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合集下载

刀具实验报告 1车刀,2质量实验

刀具实验报告  1车刀,2质量实验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实验报告书班级姓名学号机械工程系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报告一、课程名称: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二、实验名称: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三、实验设备:车刀量角仪;车刀模型四、实验目的:1.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车刀主要几何参数的测量方法;3.加深对有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了解车刀几何角度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

五、实验内容:1.熟悉和调整车刀量角仪;2.测量45°弯头外圆车刀、90°车刀、直头外圆车刀、螺纹车刀的六个主要几何角度。

(任选二到三种车刀测量)六、实验报告:1.任选一种刀具,画图标注刀具正交面内的前角γ0、后角α0、副后角α0’、主偏角κr、副偏角κr′和刃倾角λs。

2.车刀量角仪型号:3.车刀几何角度实测记录被测车刀前角γo(°)后角αo(°)副后角αo’(°)主偏角κr(°)副偏角κr′(°)刃倾角λs(°)正交平面法平面正交平面法平面副正交平面基面基面切削平面七、思考题:1.45°弯头外圆车刀车外圆和端面时,主、副切削刃分别在什么位置,画图示意(要求示意工件、刀具,指出进给运动方向、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2.为什么在车刀的工作图上不标注副前角?3.车刀按结构分常见类型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4.用车刀正交平面、法平面角度换算公式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车刀主要几何参数的测量方法;3.加深对有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了解车刀几何角度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车刀量角仪 ;车刀模型三、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一)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及特性本仪器用于测量各种车刀的正交平面参考系、法平面参考系和假定工作平面、背平面参考系的几何角度。

其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1、 盘形工作台2、 矩形工作台2a 矩形工作台指针 2c 固紧螺钉 2b 滑动刀台 2d 被量刀具 3、 主量角器 3a 量刀板与指针 3b 升降螺母4、 副量角器12 34 2a2b2c2d3a 3b4a 4b 5a 5b5c54c4a 指针 4c 摇臂 4b 固紧手轮5、 附件 5a 立柱 5c 手轮 5b 量角器支座(二)使用方法(以直头外圆车刀为例)1、测量主偏角:主偏角是在基面上测量的主切削刃S 与车刀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参考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报告参考

车刀角度测量实验一、实验概述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要从工件上切下金属,其切削部分必须具备一定的切削角度,也正是由于这些角度才决定了刀具切削部分上各刀面、刀刃和刀尖的空间位置。

用于切削加工的刀具虽然种类繁多,具体结构各异,但其切削部分在几何特征上却具有共性。

车刀的切削部分可以看作是各类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形态。

以车刀为例,给出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而刀具几何角度就是描绘切削部分几何特征的参数。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车刀标注角度的参考系以及各参考系的各参考平面的含义; 2.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结构,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 3.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学会使用量角台测量车刀静态角度; 4. 绘制车刀静态角度图,并标注出测量得到的各角度数值。

三、实验内容使用车刀量角台测量车刀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四、实验原理车刀的静态角度可以用车刀量角台进行测量,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按照车刀静态角度的定义,在刀刃选定点上,用量角台的指针平面(或侧面或底面),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或相平行、或相垂直),测量出要测量的角度。

五、实验步骤测量前,先使量角台的指针对零,即底座刻度盘上的小指针指向0;同时扇形刻度盘上的指针及右侧刻度盘上的指针均指向0,此时,刀具(杆)的中心线应与扇形刻度盘及指针垂直 。

1.测量主偏角将刀具放在转动工作台上,刀具侧面紧贴转动工作台上的工字架侧面,位置可调整,按顺时针转动工作台,使刀具的主切削刃与垂直扇形刻度盘上的指针平面贴紧,此时观察转动工作台左下方的指针所指底座圆形刻度盘的刻度,即为所需测量的主偏角角度。

2.刃倾角的测量测完主偏角后,使大指针底面与主切削刃紧密贴合,此时大指针在扇形刻度上所指刻度即为刃倾角。

指针在0゜左边为+s λ,指针在0゜右边为-s λ。

3.测量副偏角逆时针转动工作台,使车刀的副切削刃与扇形刻度盘上的大指针平面贴紧,此时旋转底盘上指针所指刻度数值,即为需要测量的副偏角角度。

车刀的几何角及其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的几何角及其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其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数据四、按测得的数据绘制外圆车刀的工作图(按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绘制)五、讨论和分析实验二车削力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数据记录ƒ = mm/转a p = mm(2)数据处理 1)图解法将表二,表三数据画在双对数坐标中C 1=z F Xlog a plog F zC 2==z F Y221C C C z F +== zF z F z Y Xp F z fa C F ==2)一元线性回归法log ƒlog F zp 五、讨论分析实验三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实验原始数据2. 绘制实际分布图(1)剔除异常数据==∑=ni i x n x 11=--=∑=ni i x x n 12)(11σ 若σ3>-x x k ,认为k x 为异常数据,应剔除。

(2)确定尺寸间距和分组数(3)制作频率分布表表二 频数分布表(4)绘制实际分布图(5)加工误差统计分析(误差性质、改进措施、工序能力、合格品率等)3. 制作R X 图(1)取小样本容量nƒ 频数x (直径)(2)数据处理①计算各样组的平均值X和极差R,填入表三。

表三样组的均值X和方差R②计算X和R的平均值X和RX-图控制线。

③计算RX-控制图(3)绘制RX 控制图(工艺过程稳定性、误差性质、改进措施等)(1)分析R五﹑讨论分析实验四切削温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及设备三实验原理和方法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进给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2.吃刀深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3.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4.求出经验公式5.分析各因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1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1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车刀几何角度测量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的标注坐标系平面与车刀几何角度坐标系的基本定义的了解;2、了解车刀量角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3、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设备1、SJ34型车刀量角仪、SJ25型车刀量角仪;2、实验用车刀教具:45°外圆车刀、75°外圆车刀、外圆车刀、45°弯头车刀、切断刀等。

所用车刀教具的刀杆的截面为矩形。

三、车刀量角仪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1、SJ34型车刀量角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图1所示为SJ34型车刀量角仪。

它能测量各类型车刀的任意剖面中的几何角度。

其结构与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1—底座 2—立柱 3—滑块 4—小扇形刻度盘 5—小转盘 6—大扇形刻度盘 7—测量片 8—转盘 9—滑板 10—转盘底 11—旋钮 12—旋钮图1 SJ34型车刀量角仪结构立柱2上有三条间隔90°且铅垂的V形槽,靠近顶部有一条水平的圆环V形槽。

滑块3可轻便地沿立柱2上下移动。

通过调节滑块3中钢珠的弹簧压力(钢珠被压在立柱2的V 形槽中),能保持装在滑块3上的小扇形刻度盘4、大扇形刻度盘6、测量片7等零件停留在任意高度位置上,且不需要锁紧。

当滑块3向上移动到顶端时,钢珠落入圆环V形槽中,滑块3即可自由转动,以供选择合适的测量工作位置。

由于有三个相互垂直的测量工位,使测量角度时调整极为方便。

特别要注意的是:滑块3只有上移到顶端时才可转位,否则钢珠将会拉毛立柱2的表面。

被测车刀放在转盘8的载刀台(在旋钮11大两侧各有一个载刀台)上贴紧相互垂直的两个承刀面上,可将其在转盘座10上回转或在底座1及滑板9上纵、横向平移,并调整滑块3的位置,以使被测车刀的被测面或被测刀刃能与测量片7接触。

这样,可分别测得在主剖面坐标系内的被测车刀的偏角、前角、后角和刃倾角。

若调整转盘8,使转盘8的指示针在转盘座10的刻度盘上所指示的数值为零,并用旋钮11锁紧。

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其测量实验报告

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其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其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数据四、按测得的数据绘制外圆车刀的工作图(按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绘制)五、讨论和分析实验二车削力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数据记录ƒ = mm/转a p = mm(2)数据处理1)图解法将表二,表三数据画在双对数坐标中log F zlog a pC 1==z F XC 2==z F Y221C C C z F +== zF z F z Y Xp F z fa C F ==log ƒlog F z2)一元线性回归法表四一元线性回归用表= mm/表五一元线性回归用表p = mm 五、讨论分析实验三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实验原始数据表一测量数据表2. 绘制实际分布图(1)剔除异常数据==∑=ni i x n x 11=--=∑=ni i x x n 12)(11σ 若σ3>-x x k ,认为k x 为异常数据,应剔除。

(2)确定尺寸间距和分组数(3)制作频率分布表 表二 频数分布表(4)绘制实际分布图(5)加工误差统计分析(误差性质、改进措施、工序能力、合格品率等)ƒ 频数 x (直径)X 图3. 制作R(1)取小样本容量n(2)数据处理①计算各样组的平均值X和极差R,填入表三。

表三样组的均值X和方差R②计算X和R的平均值X和RX-图控制线。

③计算RX-控制图(3)绘制RX-控制图(工艺过程稳定性、误差性质、改进措施等)(1)分析R五﹑讨论分析实验四切削温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及设备三实验原理和方法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1.进给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2.吃刀深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3.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1)填写数据记录(2)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曲线(3)计算4.求出经验公式5.分析各因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指导书

车刀几何角度测量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车刀几何角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车刀几何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的定义及参考平面的解。

2、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通过对剖面角度的测量,加深了解各剖面角度之间相互关系。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车刀量角台(8台);
2、90°外圆车刀、45°弯头车刀、切断刀各4把
三、实验内容: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
1、主偏角kγ的测量。

(基面中测量的主切削刃与进给运动方向间夹角)
2、刃倾角λs的测量。

(切削平面中测量的切削刃与基面间夹角)
3、前角γo的测量。

(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间夹角)
4、后角αo的测量。

(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面间夹角)
四、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
要求:1、测量3种车刀的基本角度。

2、将75°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用图表示。

注意:必须先辨明车刀的主、副切削刃,前、后刀面,假定走刀方向。

然后才能确定测量某一角度时量角台的调整方法;测量时防止测量的刀口与量角台工作面撞击。

测量数据记录表
五、作图表示 75°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

车刀角度实验报告

车刀角度实验报告

实验一车刀的几何角度及其测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车刀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根据车刀几何角度的定义测量车刀的几何角度。

2.了解车刀测角仪的结构,学会使用车刀测角仪测量车刀几何角度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加深理解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各坐标平面的位置(静态的)。

2.进一步熟悉各剖面之间的角度关系。

三、车刀测角仪的结构:测量刀具几何角度的量具很多,如万能量角器、摆针式重力量角器、车刀测角仪等等。

车刀测角仪是测量车刀角度的专用量角仪,它有很多种型式,本实验采用的是既能测量车刀主剖面参考系的基本角度,又能测量车刀法剖面参考系的基本角度的一种车刀测角仪,其结构如图所示。

圆形底盘的周边上刻有从0°起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各100°的刻度盘1。

其上面的支撑板可绕小轴转动,转动的角度由固连与支撑板上的指针指示出来。

支撑板上的导块和滑块1、2固定在一起,能在支撑板的滑槽内平行滑动。

升降杆固定安装在圆形底盘上,它是一根矩形螺纹丝杠,其上面的升降螺母可以是导向块沿升降杆上的键槽上、下滑动。

导向块上面用小螺钉固定装上一个小刻度盘3,在刻度盘3的外面用滚花手轮将角铁的一端锁紧在导向块上。

当松开滚花手轮时,角铁以滚花手轮为轴,可以向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其转动的角度用固定在角铁上的小指针在刻度盘3上指示出来。

在角铁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扇形刻度盘2,其上安装着能顺时针转动的测量指针,并在刻度盘2上指示出转动的角度。

当支撑板指针、小指针和测量指针都处于0°时,测量指针的前面和侧面b、c垂直与支撑番的平面,而测量指针的底面a平行于支撑板的平面。

测量车刀角度时,就是根据被测角度的需要,转动支撑板,同时调整支撑板上的车刀位置,再旋转升降螺母使导向块带动测量指针上升或下降而处于适当的位置。

然后用测量指针的前面(或侧面b、c或底面a),与构成被测角度的面或线紧密贴合,从刻度盘2上读出测量指针指示的被测量角度数值。

实验一:刀具的标注角度

实验一:刀具的标注角度

精密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报告信息工程学院光机电测控专业13级1班 学号 姓名 (合作者 ) 实验日期 实验室实验一 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一、 实验目的1.了解车刀量角台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掌握车刀主要几何参数的测量方法;3.加深对车刀各几何角度、各参考平面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并了解车刀几何角度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

二、 实验内容和要求1.熟悉车刀结构及其相关基本概念,熟悉车刀量角台的使用;2.测量记录四把不同类型的车刀(包括直头外圆车刀、弯头外圆车刀、偏刀、切断刀)的几个主要几何角度,读数要求精确至0.5度;3.在测量过程中应小心细致避免车刀伤及身体及碰坏刀刃。

三、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车刀量角台;被测量用车刀。

四、 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刀具相关概念的回顾(1)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三面两刃一尖”(见图1-1)前刀面A γ:切屑沿其流出的刀具表面。

主后刀面A α: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副后刀面'A α: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序号考勤情况预习情况操作情况数据处理成绩判定 教师签名图1-1主切削刃S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承担主要切削工作,也称为主刀刃。

副切削刃'S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它协同主切削刃完成切削工作并最终形成已加工表面,也称为副刀刃。

刀尖:连接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一段刀刃,它可以是一段小的圆弧,也可以是一段直线。

(2)刀具角度参考坐标系——正交平面参考坐标系(见图1-2)刀具角度是确定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形状的重要参数,要确定刀具的角度,必须先确定用于定义和规定刀具角度的各种基准坐标平面,组成各种参考坐标系。

根据有无考虑进给运动与安装条件,参考坐标系可分为标注(静止)参考坐标系和工作(动态)参考坐标系。

标注参考系中最常用的是正交平面参考坐标系,其主要有以下三个平面组成。

基面P γ: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几种常用车刀(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的几何形状,分别指
出其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
2.掌握车刀标注角度的参考平面,静止坐标系及车刀标注角度的定义;
3.掌握量角台的使用方法;
4.通过车刀角度的具体测量,进一步掌握车刀角度的概念,为学习其他刀具
打好基础。

二、实验设备
1.刀具: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等。

2.刀具角度测量仪器:量角台等。

三、实验内容
用量角台测量几种常用车刀(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刀)的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副后角、刃倾角等。

四、实验步骤
按照车刀实物,观察、研究其结构,辩明切削部分各面及几何角度。

量角台的结构如图所示。

图量角台实物及其示意图
1—定位板;2 —台面;3 —螺钉;4 —指针;5 —螺帽;6 —旋钮;
刻度盘7可籍螺帽5在立柱11上移动,指针4可用螺钉3固定在刻度盘上,
可以绕螺钉中心移动,指针的“ A”和“B”两个测量面互相垂直,当指针对准刻度盘上的零线时,“ A”面与量角台的台面垂直,“ B”面平行于量角台的后面。

测量时,车刀安放在定位板1上,台面刻度盘用来测量主、畐9偏角。

小刻度盘10
用于测量法向角度。

图主偏角的测量图刃倾角的测量
测量主偏角时(图),按照安装位置将车刀放在定位板上,转动定位板,使指针平面与主切削刃选定点相切,此时台面刻度盘上指示的转动度数即为主偏角的数值。

同理可测出副偏角。

测量刃倾角时(图),使指针平面与切削刃在同一方向内,将测量面“B
与主切削刃相重合,即可读出的数值。

测量前角时(图),转动定位板,使刻度盘位于车刀主剖面上,转动指针测量面“B”与车刀的前刀面重合,此时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的度数,即为前角的数值。

测量后角时(图),使车刀保持在测量前角时的位置上,只需转动指针,将指针测量面“ A”与车刀的后刀面重合,即可读出的值。

同理可测出副后角的数值。

7—刻度盘; 8 —弯板;9 —小指针;10—小刻度盘; 11—立柱
法剖面前角和后角的测量。

测量车刀法剖面的前角和后角,必须在测量完主 偏角和刃倾角之后才能进行。

将滑体(连同小刻度盘和小指针)和弯板(连同刻 度盘和指针)上升到适当位置,使弯板转动一个刃倾角的数值, 这个数值由固连 于弯板上的小指针在小刻度盘上指示出来 (逆时针方向转动为+,顺时针方向转 动为-),如图所示,然后再按如前所述的测量主剖面前角和后角的方法(参照 图和图),便可测量出车刀法剖面角和后角的数值。


法前角、法后角的测量
图前角的测量 图后角的测量
五、实验结果记录1:
记录2:画出外圆车刀简图,并在图上标注出所测量的具体角度数值。

刀具角度标注(以外圆车刀为例)如图所示。

图外圆车刀主切削刃的角度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