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器原理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连通器原理(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连通器原理(含解析)

专题11 连通器原理1.连通器定义: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2.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中只装入一种液体,在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或者说高度是相同的。

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连通器的原理可用液体压强来解释。

若在U形玻璃管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连通器的底部正中设想有一个小液片AB。

假如液体是静止不流动的。

左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右侧的压强,一定等于右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左侧的压强。

因为连通器内装的是同一种液体,左右两个液柱的密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知,只有当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时,两边液柱对液片AB的压强才能相等。

所以,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应保持相平。

3.连通器的原理有哪些应用:(1)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茶壶、水壶、酒壶等;(2)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船闸、过路涵洞;(3)卫生保健方面的应用:洗手盆、地漏与下水管道之间的U形弯管;(4)自动控制、方便控制方面的应用: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等。

【例题1】(经典题)利用所学相关物理知识证明:连通器中只装入一种液体,在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或者说高度是相同的。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证明:如图所示,在U形玻璃管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连通器的底部正中设想有一个液片AB。

专题学啥专题考法液体是静止不流动的,则液片AB受平衡力。

这时有左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右侧的压力F左,一定等于右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左侧的压力F右。

即F左= F右叶片左侧和右侧受力面积相同,即S左= S右根据压强公式P=F/S得到叶片左侧和右侧受到压强相等,P左= P右因为连通器内装的是同一种液体,左右两个液柱的密度相同。

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知,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

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是指一种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电路节点的器件,它能够提供电流、信号或信息的传输。

连通器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接触连接:连通器通常使用金属插针、插座、接线端子等来实现电路节点的接触连接。

通过插入或拔出插针,可以打开或关闭电路。

2. 导电连接:连通器的插针或插座都具有导电性,能够提供低电阻路径,使电流能够在连接器中流动。

通常使用金属材料如铜、银等作为导电材料,以提高连接器的导电性能。

3. 机械固定:连通器通常通过机械方法来固定插针和插座的连接,使其不易松动或脱落。

机械固定方式可以包括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锁定螺母连接等。

4. 屏蔽保护:为了避免电磁干扰或其他外界干扰,连通器
通常会采用屏蔽结构来保护信号的传输。

屏蔽结构可以包
括金属外壳、金属层、电磁屏蔽材料等,用来阻挡外界干
扰信号的进入。

5. 信号匹配:在某些情况下,连通器还需要对信号进行匹配,以确保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调整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以使信号在连接器中能够得到正确的匹配和
处理。

总之,连通器的原理是通过接触连接、导电连接、机械固定、屏蔽保护和信号匹配等方式,实现电流、信号或信息
的传输和连接。

不同类型的连通器在原理和应用上可能有
所差异,但都遵循以上基本原理。

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原理定义上端开口,底部相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性质两端开口或相通的目的其实是防止大气压强对液面的干扰,如果把连通器里的液体都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一深度压强相同时才会静止,如果同一深度压强不同,液体会向低压的地方流动直到平衡。

但是如果某一个液面上被施加了一个额外的力,这个位置的液体压强就会叠加(如果液体上方有气体,就是叠加气体的压强)。

为了保证两个(或多个)液面上施加的都是同一个大气压强,所以要两端开口。

其实如果把整个连通器封闭也可以,不过两个液面上的空气必须连通(就好比把两个连通器对接并密封)把一根橡皮管两头举起不让液体出来就是连通器,把两头对接在一起变成一个环也是连通器。

应用:锅炉的液位计就是在边上连通一根透明管子,上下两端都连进锅炉。

茶壶壶嘴和壶身就是好比是连通器的两个管子。

原理连通器的原理可用液体压强来解释。

若在U形玻璃管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连通器的底部正中设想有一个小液片AB。

假如液体是静止不流动的。

左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右侧的压强,一定等于右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左侧的压强。

因为连通器内装的是同一种液体,左右两个液柱的密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知,只有当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时,两边液柱对液片AB的压强才能相等。

所以,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应保持相平。

(理想模型法)特点只有容器内装有同一种液体时各个容器中的液面才是相平的。

如果容器倾斜,则各容器中的液体即将开始流动,由液柱高的一端向液柱低的一端流动,直到各容器中的液面相平时,即停止流动而静止。

如用橡皮管将两根玻璃管连通起来,容器内装同一种液体,将其中一根管固定,使另一根管升高、降低或倾斜,可看到两根管里的液面在静止时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特点。

应用常见的连通器常见的连通器连通器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水渠的过路涵洞、牲畜的自动饮水器、锅炉水位计,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壶、洒水壶等都是连通器。

初中物理连通器原理

初中物理连通器原理

初中物理连通器原理连通器是一种用于连接电路中不同部分的电子元件。

在电路中,连通器的作用是将电路中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使电流能够顺畅地流动。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连通器,如导线、电池、开关等。

本文将介绍这些连通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 导线导线是一种用于连接电路中不同部分的电子元件。

导线的作用是将电流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

导线的原理是利用导体的导电性质,将电流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

导线的材料有铜、铝、铁等,其中铜是最常用的导线材料。

导线的使用方法是将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两个部分。

在连接导线时,需要注意导线的长度和直径。

导线的长度越长,电阻就越大,电流就越难通过。

导线的直径越大,电阻就越小,电流就越容易通过。

2. 电池电池是一种能够产生电流的电子元件。

电池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将电能转化为电流。

电池的材料有干电池、碱性电池、锂电池等,其中干电池是最常用的电池。

电池的使用方法是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两个部分。

在连接电池时,需要注意电池的极性。

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不能连接反,否则电池会损坏。

3. 开关开关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的电子元件。

开关的原理是利用开关的机械结构,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

开关的材料有机械开关、电子开关等,其中机械开关是最常用的开关。

开关的使用方法是将开关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两个部分。

在使用开关时,需要注意开关的状态。

开关有开和关两种状态,开关处于开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可以通断;开关处于关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无法通过。

连通器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它们的作用是将电路中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使电流能够顺畅地流动。

在使用连通器时,需要注意连通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连通器的工作的原理

连通器的工作的原理

连通器的工作的原理连通器是一种用于连接电路中两个电子设备或电子元件的器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号和电力,确保电流的顺畅流动。

连通器通常由插头和插座两部分组成,插头可插入插座中,通过接触和导电材料的连接实现信号的传递。

连通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接触材料:连通器的插头和插座一般都采用金属材料如铜或钢来进行电接触。

这是因为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能够确保信号的高效传输和连接的稳定性。

2.接触方式:连通器的插头和插座的接触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插入式,另一种是压力式。

直接插入式是将插头直接插入插座中,通过插头和插座上的接触片或插针进行电连接,适用于一次性连接或需要频繁插拔的场景。

而压力式是通过压力将插头上的连接片或插针与插座上的插槽进行紧密接触,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防护手段:连通器通常还会使用一些防护手段来保护接触端子,增加使用寿命和防止插头或插座受损。

例如,在插头和插座的接触端加入金属罩或套管,以防止外界的干扰和引起短路。

同时,还可以在插头和插座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防水、防尘,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4.插接方式:连通器的插接方式也有多种,常见的有直插式、扭转式和推拉式。

直插式是最常见的插接方式,只需要将插头插入插座即可实现连接。

扭转式则需要旋转插头使之固定在插座中,可以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推拉式则是通过推拉插头来实现连接,适用于一些需要迅速拆卸的场合。

5.传输信号类型:连通器可以传输不同类型的信号,如电源信号、数据信号、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

不同类型的信号需要使用不同的连通器和传输协议来进行连接。

例如,USB连通器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传输数据,HDMI连通器用于连接音视频设备传输高清信号。

总的来说,连通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插头和插座的接触实现电连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保证信号的传递和电流的流动。

连通器的种类繁多,各种插接方式和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到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连通器工作原理

连通器工作原理

连通器工作原理
连通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建立电连接,以实现不同电路之间的连通和通信。

连通器通常由金属或导电材料制成,具有导电性能和电连接功能。

连通器内部通常包括插座和插针两个部分。

插座是凹槽式结构,用于接收插针的插入,并确保插针与插座之间的良好接触。

插针是金属柱状结构,通过插入插座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

当插针插入插座时,插座和插针之间会建立电连接。

电信号传输会通过插针进入插座,并通过连通器进行传输。

连通器的内部结构会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可靠传输。

插座和插针之间的接触点通常采用弹簧或其它弹性结构实现,以确保良好的接触和导电性能。

连通器可以用于不同领域的应用,例如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硬件等。

在这些应用中,连通器的作用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电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信号传输、电源供应等功能。

总之,连通器通过建立电连接,使不同设备之间能够进行连通和通信。

它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连通器的原理及结构特点

连通器的原理及结构特点

连通器的原理及结构特点连通器是一种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电缆、线缆或其他导电物的装置。

它主要通过导体的接触或连接来传递电流、信号或数据。

连通器一般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插头、插座、导体、外壳等,不同类型的连通器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原理。

连通器的原理主要包括导电原理和连接原理。

导电原理是指连通器内部的金属导体能够有效地传递电流或信号。

连接原理是指连通器的插头和插座能够准确地连接,并在连接状态下提供良好的导电路径。

连通器的结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插头和插座:连通器通常由插头和插座两个部分组成。

插头是连接线缆或导线的一端,插座是连接设备或器件的一端。

插头和插座之间通过插拔来实现连接和断开。

2. 导体:连通器内部的导体承担着传递电流或信号的任务。

导体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铝等。

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有效地传递电流或信号。

3. 外壳:连通器的外壳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如塑料、橡胶等。

外壳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内部部件,防止电流和信号外泄,同时能够提供结构强度和防水、防尘等功能。

4. 锁定机构:一些连通器具有锁定机构,能够确保插头和插座在连接状态下不会意外拔出。

锁定机构一般包括扣环、按扭等,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连接或断开插头和插座。

5. 导向机构:一些连通器具有导向机构,能够确保插头正确地插入插座,防止因插头插入不正确而导致短路、断路等故障。

导向机构一般包括凸槽、凸块等,能够准确地引导插头进入插座。

6. 防护措施:一些连通器具有防护措施,能够防止意外触电。

例如,一些电源连通器在插拔状态下会自动断开电源,避免电流对插头和插座造成伤害。

不同类型的连通器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

例如,USB连通器是一种通用的数字连通器,具有小巧、可插拔、热插拔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音频设备等领域。

而电源连通器则主要用于电源供应领域,具有高电压、高电流、耐高温等特点。

总之,连通器是一种用于连接电缆、线缆或其他导电物的装置。

连通器,大气压强分析

连通器,大气压强分析

连通器,大气压强一,考点、热点回顾 (一)、连通器及其原理1、什么是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3、连通器水面相平的原因。

如图所示,设想容器底部有一薄塑料片CD ,当液体不流动时,薄片CD 处于静止,则其受力平衡,即F 左=F 右,F 左是薄片左边的液体对它的压力,F 右是薄片右边的液体对它的压力。

可知P 左·S 左=P 右·S 右,对于薄片CD ,其受力面积一定,即S 左=S 右,故P 左=P 右,由液体压强公式得:ρ左gh 左=ρ右gh 右。

当连通器里注入的是同种液体(例如水)时,ρ左=ρ右,得:h 左=h 右,即液面(水面)相平。

※ 特别注意:要判断连通器中各液面是否相平时,首先要知道连通器里装的是不是同种液体。

如果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液体时,要进行讨论:(1)、以两种液体为例,如果装入的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相同,则液面最终会相平;(2)、如果两种液体密度大小不同,但相互间可互溶,可构成均匀的混合液,则液面依然相平;(3)、如果连通器里装有密度不同的且不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不相平。

(二),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3、 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Pa 10013.15 。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 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 ×0、76m=1、013×105Pa ;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 ,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通器原理主讲人:黄冈中学高级教师 方红梅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在学习了液体的压强特点及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本周我们探讨有关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

第一课时学习连通器及其原理;第二课时用连通器原理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交通、自然中的相关物理现象,例如茶壶、船闸、喷泉等;第三、四课时讲解当连通器里注入两种不同液体时的相关问题。

本周知识实质上是对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望特别关注,下周将学习大气压强。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连通器及其原理1、什么是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3、连通器水面相平的原因。

如图所示,设想容器底部有一薄塑料片CD ,当液体不流动时,薄片CD 处于静止,则其受力平衡,即F 左=F 右,F 左是薄片左边的液体对它的压力,F 右是薄片右边的液体对它的压力。

可知P 左·S 左=P 右·S 右,对于薄片CD ,其受力面积一定,即S 左=S 右,故P 左=P右,由液体压强公式得:ρ左gh 左=ρ右gh 右。

当连通器里注入的是同种液体(例如水)时,ρ左=ρ右,得:h 左=h 右,即液面(水面)相平。

※ 特别注意:要判断连通器中各液面是否相平时,首先要知道连通器里装的是不是同种液体。

如果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液体时,要进行讨论: (1)、以两种液体为例,如果装入的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相同,则液面最终会相平; (2)、如果两种液体密度大小不同,但相互间可互溶,可构成均匀的混合液,则液面依然相平; (3)、如果连通器里装有密度不同的且不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不相平。

例1、如图所示,一U 型管下端有一个阀门,阀门开始时关闭,U 型管一侧装有煤油,另一侧装有水,并且两液面相平,那么当把阀门打开时,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

解答:首先判断U 型管是一个连通器,因两管中装入的是不同液体,且密度大小关系ρ水>ρ煤油,根据P=ρgh ,由于液体相平,即h 相同,所以P 左>P 右。

在阀门处取一薄液片,则其受左、右液体的压力F 左>F 右,当打开阀门时,部分水将经过阀门到达右侧,直至压强相等。

注意:此题中打开阀门时,部分水将流入右管。

当连通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知左管中水面比右管中煤油液面要低一些,应满足ρ水gh 左=ρ煤油gh 右,h 左和h 右指的是水和煤油的分界面到水面、油面的竖直高度。

例2、如图所示,U 型管内装有水银,向右管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后,两管中水银面相差2cm ,求此时两管的液面高度差是多少?解析:由连通器原理可知,当水和水银静止时,U 型管两侧液体压强应相等,如图所示,设水和水银的交界面为MN ,水面、水银面到MN 的距离为h 1、h 2。

P 左=ρ水银g(h 2+h 3)=ρ水银gh 2+ρ水银gh 3 P 右=ρ水gh 1+ρ水银gh 4又因为h 3=h 4,则有ρ水银gh 2=ρ水gh 1将已知量代入可求得·h 2=13.6h 2=13.6×2cm=27.2cm则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为Δh=h 1-h 2=27.2cm -2cm=25.2cm 反思:此类题关键是根据连通器原理,抓住液体静止平衡时U型管左、右两侧压强相等的规律列方程求解。

如果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时,一般以两种液体最低交界面为平衡面,列平衡面上方两侧液柱压强等式,代入已知量算出未知量ρ或h。

例3、根据图中所示各容器两侧管中液面的高度,判断同一容器中的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

(选填“>”、“<”或“=”)A图中ρA_____ρB;B图中ρA_____ρB;C图中ρA_____ρB;D图中ρA_____ρB。

解答:分别取两种液体的交界面为平衡面,应满足P左=P右,即ρA gh A=ρB gh B对A图:h A<h B,则可知ρA>ρB。

同理,B图、C图中h A=h B,则ρA=ρB;D图中h A>h B,则ρA<ρB。

点评:本题告诉我们一种比较液体密度大小的方法,如果将此题作一些改变,题中已知ρA、h A、h B,则可以求出液体的密度ρB,因此连通器也可用来测定液体的密度。

(二)、连通器在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应用。

1、茶壶:壶嘴应略高于壶口,不然茶壶不能装满茶水。

2、工业锅炉内水位计:锅炉内水位不能直接观察,用与锅炉连通的玻璃管制成连通器,则管内与锅炉水面相平。

3、农田输水管:有的地方把农田输水管埋在地下,穿过公路,这也是利用连通器原理。

(农业涵洞见在线测试6)4、船闸:在船闸整个工作过程中,当打开上游阀门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当打开下游阀门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

例4、图中是轮船通过船闸时的示意图,可以知道下一步先打开的是________,再打开的是_______。

解答:由图中轮船船头指向可知船是从上游驶往下游的,而且已经进入闸室。

此时,应打开阀门B,则闸室与下游构成连通器,水从闸室流向下游,当闸室中水面与下游相平时,闸门D打开,船驶往下游。

点评:要知道船闸有两个闸门、两个阀门;知道船从上游驶往下游(或从下游驶往上游)时各阀门和闸门的开、闭顺序;理解船闸整个工作过程中两次构成连通器。

例5、洗手池的排水管如图所示,为什么设计成弯曲的?答案:排水管弯曲的部分实际上是一个连通器,水池的水排出后,弯管会存留一定量的水,这样管中存留的水帮助我们隔绝了地下水道中的臭气进入室内的通道。

另外,万一洗手池中有一些堵塞的异物,它们将停留在弯曲的管道中而不致堵塞地下水道。

并且,这段弯管往往做成活动连接或底部装有可取的塞子,很容易从这里打开清理管道中堵塞的杂物。

中考解析(一)、中考要求由于连通器是液体压强知识在实际中的重要应用,在中考中经常出现以连通器为命题情景,以连通器原理为依据,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的试题。

另外,运用连通器原理判断、解释物理问题也是中考热点。

(二)、中考试题例说例1、(河南)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中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戏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力相等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力相等答案:A解析:底部相连的通容器,才能叫做连通器,由题图可知:当阀门B闭合,A打开时,闸室与上游构成连通器,与下游不构成连通器,C、D两项错;图中闸室与上游液面相平,所以对阀门A产生的压力相同,故正确。

例2、(福建莆田)树叶落在马路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路面时,树叶将()A.从路中间飞向路边B.只向上扬C.从路旁被吸向汽车D.不受影响答案:C解析: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雨点小,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路面时,车身周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树叶就从路旁被吸向汽车。

例3、(哈尔滨)某同学利用自制水气压计(如图)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他拿着气压计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将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

答案:逐渐升高(上升)离地面越高,大气压越小(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解析:拿着气压计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过程中,离地面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瓶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差值变大,所以水柱逐渐升高。

例4、(山东威海)某中学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制作出如图甲所示的水火箭。

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

水火箭构造如图乙所示。

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

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

(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知识来解释。

从能量转化角度来看,水火箭的动能是由高压气体的_____________能转化来的。

(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a:瓶塞插入尝试不同;猜想b: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猜想c:可能与瓶子的开关有关;你认为影响因素除上述三点外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有关(写出一条)(3)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300mL,实验发现,瓶塞插入尝试不同,用气筒充气次数就不同(设每一次充入气量相同),目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瓶塞塞入浅深更深尝试高度(m) 3 6 12可难水火箭上升高度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案:(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2)瓶中气体的压强(或瓶子质量、风速大小、空气阻力、瓶子的容积等)(3)瓶塞插入尝试(或瓶内气体压强、或猜想a)解析:(1)水火箭是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空的,所以应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

水火箭的动能是由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来的。

(2)由水火箭结构可知大致有:瓶塞、瓶、水、高压气体,而猜想a、b、c分别就瓶塞、水及瓶子提出,所以还可以根据瓶内气体进行猜想。

(3)由题设及表格数据易知:水火箭上升高度与瓶塞插入深度有关。

例5、如图所示的连通器,甲管的横截面积是2cm2,乙管的横截面积是0.5cm2,连通器中装有一些水,水面高度是15cm,现向甲管中装入10cm3的水,问甲管中水面的高度是多少?对甲管中间距管底8cm处的M点的压强增加了多少?解析:甲管中注入ΔV=10cm3的水,根据连通器原理,静止后两管液面仍然是相平的,可知甲、乙两管水面升高的高度Δh相同,且满足关系式ΔV=(S甲+S乙)·Δh,则∴甲、乙两管中水面高度变为h′=h+Δh=15cm+4cm=19cm,M点增加的压强ΔP=ρgΔh=1.0×103kg/m3×9.8N/kg×0.04m=392Pa拓展:此题若改为“向甲管中注入10cm3的煤油,其它条件不变,且甲管中仍有水,求乙管中水面到管底的距离是多少?”呢?(ρ煤油=0.8×103kg/m3)第一步:作出示意图,MN为煤油和水的交界面,h1为MN上边甲管中煤油柱的高,h2为乙管中(MN上方)水柱高。

第二步:求出h1,h2。

①、已知煤油体积V油=10cm3,则②、由连通器原理,对MN平衡面有P左=P右,即ρ煤油gh1=ρ水gh2,得h2=4cm.第三步:求出h4(h3).根据水的体积不变列等式,未加煤油时水面高为15cm,则V水=h水(S甲+S乙)=15cm×(2cm2+0.5cm2)=37.5cm3;加煤油后,V水=S甲·h3+S乙(h2+h4)=S甲·h4+S乙(h2+h4)=h4(S甲+S乙)+S乙h2=2.5cm2×h4+2cm3=37.5cm3乙中水柱高h乙=h2+h4=18.2cm例6、图示为喷泉的示意图,试解释喷泉为什么会涌出?解答:由于地形关系,喷泉两端有较高水位,与喷泉出口处构成了连通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