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之现代城市雕塑中的装置与空间的融合
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营造

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营造城市雕塑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美化了城市形象,还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
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设置雕塑,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还能够增加市民的文化素养。
因此,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营造密不可分。
首先,城市雕塑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公共空间增添文化氛围。
城市雕塑是以空间艺术为载体的,通过艺术手段将人类的情感、思想、文化等表现出来,从而为城市公共空间注入了文化的气息。
城市雕塑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使雕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增加人们在这个空间的文化体验。
其次,城市雕塑可以为公共空间增加艺术的风景线。
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品不仅可以吸引市民的眼球,还可以让游客感受到美的享受。
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雕塑可以与自然景观或建筑物相互辉映,彼此映衬,形成独特的局面。
这样的艺术布局既能够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也可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增加城市的知名度。
另外,城市雕塑的设置还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
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大多数的市民都是来休闲、娱乐和放松的。
而城市雕塑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在这里放松心情、休息身体。
同时,雕塑本身也是一个艺术品,市民可以在这里欣赏艺术品、品味文化,增加生活的乐趣。
最后,城市雕塑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实际效用。
城市雕塑设计应该注重其实际效用,不能只是为了满足视觉上的美观而设置。
应该根据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考虑如何让雕塑更好地服务于空间,如增加市民的便利性、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
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营造

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营造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和艺术景观,在公共空间的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城市的标志物,更是城市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营造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艺术品,是一种能够被市民直接感知和欣赏的艺术形式,置身于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紧密相连,不仅装点着城市的面貌,更为公共空间增添了一份艺术的气息。
城市雕塑可以与公共空间进行互动,形成一种有机的联系,为市民提供更为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和休闲方式。
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互动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城市雕塑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为公共空间增添了一份文化的氛围和艺术的气息,引导市民共享城市的文化遗产,增强市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促进了城市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
而公共空间则为城市雕塑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使得城市雕塑能够充分展现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引领市民感受城市的艺术魅力,加强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艺术营造有利于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城市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摆放,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和艺术品位,更可以丰富城市的景观,改善城市的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适当设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激发市民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为市民提供一个美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的融合

城市雕塑与公共环境的融合摘要:雕塑与环境的结合是雕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雕塑、景观雕塑等一系列放置于室外的雕塑艺术品,与环境的结合则显得尤为重要。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拥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雕塑与不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雕塑作品必须与周围环境求得相应的和谐。
本文首先对雕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从几个方面提出怎样使雕塑与环境的和谐共融。
雕塑,是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雕塑,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人类历史上的许多宝贵文化遗产,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被湮没了,但青铜铸造、石头雕刻以及采用多种硬质材料制作的雕塑,却长久地留存下来。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一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
”这一点集中体现了雕塑设计应当紧密结合环境的设计理念。
放置于户外的雕塑作品因其摆放地点具有相对永久性,因此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雕塑的艺术形式多样,结构纷繁复杂,其形式结构同样与环境息息相关。
好的雕塑作品应该是在形式设计上与环境有一定的呼应和对照,也就是说,雕塑自身通过形式结构与周围空间进行交流,依空间而成立,而周围空间也依靠雕塑来聚焦,雕塑起着凝缩、维系空间的作用,因此,雕塑的形式结构设计更应结合环境来统一考虑。
1.公共雕塑的意义城市环境雕塑的最理想效应当然是使人们步入立体性的艺术空间。
而将建筑化为雕塑的设想已有一世纪之遥,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劳动纪念碑》模型的开放性结构形式及可穿越的流向空间设计中的“建筑意识”是十分明确的;而西班牙的安东尼·高迪所设计的巴赛罗那《圣家族教堂》的造型及外观效果却完全等同于雕塑。
人们可以完全以造型的观念来审视这座奇异的建筑,它的艺术魅力是欧洲任何教堂所不可能具有——因为渗透了雕塑的灵魂。
城市环境雕塑在保持原有的审美属性和文化积累作用的同时,扩充了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关的内涵,并在其功能作用中有效价值被扩展衍化,使之导入社会性的大众化艺术的特征。
现代雕塑艺术的抽象理念与空间构成

现代雕塑艺术的抽象理念与空间构成在现代雕塑艺术的领域中,抽象理念与空间构成是两个核心的元素,它们共同塑造了作品的形态与意义。
抽象艺术摒弃了传统雕塑对于具象形象的依赖,转而探索形式、色彩、线条与空间的内在联系,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视觉语言。
抽象雕塑艺术的核心在于对“形式”的探索。
艺术家们不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是通过简化、夸张或变形等手法,将观者的视觉焦点从具体形象转移到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形式上。
这种形式上的探索,往往能够引发观者对于作品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空间构成则是现代雕塑艺术的另一大特色。
雕塑家们不再将作品局限在单一的视角和静态的形态上,而是通过立体的构造和空间的布局,创造出一种动态的视觉体验。
这种空间构成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也使得观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体验作品,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
在现代雕塑中,抽象理念与空间构成的结合,往往能够产生出一种超越传统艺术的魅力。
例如,亚历山大·卡尔德的动态雕塑,通过精细的平衡和微妙的运动,创造出一种既抽象又充满生命力的视觉效果。
而亨利·摩尔的作品则通过对人体形态的抽象化处理,探索了空间与形态之间的和谐关系。
此外,现代雕塑艺术还常常与环境相结合,成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艺术家们利用抽象理念和空间构成,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作品,既美化了城市景观,也提供了人们思考和互动的平台。
总之,现代雕塑艺术的抽象理念与空间构成,是艺术家们探索形式美、表达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
它们不仅丰富了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观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在当代艺术的多元发展中,这种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将继续推动雕塑艺术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现代雕塑艺术的空间观念

现代雕塑艺术的空间观
哎,说起现代雕塑艺术的空间观,那可真是有点意思嘞。
你晓得不,现在的雕塑家些,他们整出来的作品,不光是摆在那儿好看,还要让人家感觉到一种“空间”的味道。
啥子叫空间的味道哦?就是说,你站在雕塑面前,不光是眼睛在看,心里面还要感觉到有好多好多东西在里头转。
比如说,有个雕塑像个扭麻花的样子,弯弯绕绕的,你一看就觉得它不光是立体的,好像还把周围的空间都扯得动起来咯。
还有那种大大的、空空的雕塑,里头没得啥子实体东西,但你就是觉得它装满了啥子。
有时候你往里头一望,嘿,好像看到另外个世界样。
这种感觉,就是现代雕塑艺术要给你的空间观。
更神奇的是,有些雕塑它还要跟你互动。
你走到它跟前,它就要根据你的动作、你的位置,变个样子给你看。
你说这雕塑是不是成精咯?其实啊,这都是艺术家们用高科技手段搞出来的。
所以说,现代雕塑艺术的空间观,就是要让你在看雕塑的时候,不光是用眼睛,还要用心去感受。
你要想象自己是个宇航员,在太空里头飘来飘去,看到好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那种感觉,就是现代雕塑艺术要带给你的。
总之啊,现代雕塑艺术的空间观,真的是个很深奥的东西。
你要是有兴趣,不妨亲自去看看那些雕塑,感受一下那种让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空间之美。
城市雕塑艺术与环境空间的融合

城市雕塑艺术与环境空间的融合作者:宋书魁来源:《设计》2016年第03期摘要: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具体表现,也是加强城市与人类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
本文以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作为出发点,分析了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与空间特征,并探讨了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的有效融合,以期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关键词:城市雕塑环境空间融合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148-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雕塑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
相较于传统的城市雕塑艺术表现手法而言,现代城市雕塑在艺术表现手法与方式表达方面更加自由和非对称。
因此,如何加强城市环境空间与城市雕塑艺术的有效融合是当前国家规范城市景观设计蓝图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一)城市雕塑相关简述21世纪是以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加快城市生活节奏和提高城市艺术品为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
因此,城市雕塑作品的艺术审美化和功能化是当前城市景观设计师们探讨的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逐渐转移到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化艺术环境方面。
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国家雕塑博物馆,城市文化和城市艺术文化已经逐渐与城市生活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将城市艺术文化逐渐深入至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人类情感与城市雕塑的有效融合。
作为城市空间视觉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城市雕塑,也是城市文化领域的重要载体,在城市艺术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较于视觉艺术三维立体表现手法而言,城市雕塑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艺术语言特色。
不仅加强了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社会公众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且一个城市的雕塑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空间生命力。
(二)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空间的作用城市雕塑对城市环境空间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还表现在一个城市是否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安东尼奥高迪经典语录名人名言

安东尼奥高迪经典语录名人名言安东尼奥高迪是西班牙著名建筑师,他的很多经典语录对于想学建筑的小伙伴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安东尼奥高迪经典语录,仅供大家参考!安东尼奥高迪经典语录——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只因大自然已为人类创造出最独特魅力的造型。
——直线属于人,曲线属于上帝——我接受拜占庭主义留下的建筑学。
——如果将来,这座建筑(指的是Casa Mila,米拉公寓)变成一个大宾馆,我丝毫不会感到吃惊,因为改变里面的布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住宅楼应该有双重屋顶,这跟大人物既戴帽子又打伞是一个道理。
——我有感受事物和看到空间的本事,因为我是铜匠的儿子,他们是会把平面变成容器的人。
——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的诱-惑。
安东尼奥高迪个人简介西班牙著名建筑师,他生于1852年,1926年在巴塞罗那逝世。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他形成了自己的,曲线的、几乎是超现实主义的风格,从而奠定了他的西班牙艺术革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巴塞罗那,以独特的建筑艺术称荣。
城市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一人之手。
这位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名叫高迪。
安东尼奥·高迪·伊·克尔内特(Antoni Gaudi i Cornet),1852年7月26日生于离巴塞罗那不到100公里的一个小镇。
出身于金属工艺师家庭的高迪,青少年时代做过锻工,又学过木工、铸铁和塑膜。
1878年高迪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这一年,他为巴黎万国博览会设计的一些橱窗展台,使他崭露头角。
可以说,高迪是个幸运儿,正当他在建筑设计界小有名气的时候,一个名叫戈埃尔的富商把自家未来的宅邸和一个以戈埃尔名字命名的城市花园的设计交给了高迪。
“高迪是如何在西班牙建筑领域里挥洒着智慧的汗水?”观光导游搬起手指一一列举,“只要看看巴塞罗那已列入西班牙国家文物的17幢各具特色的建筑物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4年将戈埃尔城市公园宣布为国际纪念碑性建筑,就知道高迪没有辱没作为一个天才建筑家的使命。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融合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融合作者:徐楠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07期摘要:城市雕塑与其环境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达成一种融合的状态。
两者的表现力在彼此的融合中得到释放和阐释,环境为雕塑提供了表现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平台。
应为雕塑提供展示艺术影响力的空间,使空间艺术与立体艺术互相依存,联结融合,相互表现。
关键词:雕塑艺术环境艺术融合联结合理安置[中图分类号]:J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4-0164-01有人请贝铭先生在紫禁城附近设计一座庞大的高层建筑。
他说“我不能这么做,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
如果你从紫禁城的墙往上望,你看到的是屋顶金色的琉璃瓦,往上望就是天空,一览无余,那就是紫禁城的别具一格的环境。
假如你破坏了它,你就摧毁了这件艺术品。
”同样,城市空间雕塑也和建筑设计一样,也要和环境达成一种和谐状态,使彼此互相依存,共同释放和阐释艺术表现力。
“城市建设的三个理念:设计尊重自然,设计尊重人,设计尊重地方文化。
城市空间雕塑的设计同样应该遵照。
”一、城市雕塑与其环境的联结现如今,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当地主管部门总会在某些场所放置一些大大小小的雕塑。
但有些雕塑的安置显然没有起到作用,有的甚至还是对城市视觉上的干扰和破坏。
这就涉及到了雕塑与其环境的关系问题。
城市雕塑应为特定的环境而设计和安置,彼此是一个整体,不可分离,其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雕塑的艺术表现力的正常发挥和城市文化品味的确立。
城市雕塑是一种公共艺术,要为公众所接受,溶入公众的生活中,应和周围的空间环境高度一致,在主题表现、艺术形式、结构类型、自身材质、场地选择、安置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使其彼此真正能够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中,雕塑主题得到表现,环境得到优化。
所以城市雕塑必须是环境的产物而不是环境的附属物。
“城市雕塑应为特定的城市环境设计和创制的,与所在环境结合成有机整体是其基本特征和起码要求,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城市环境,或者没有处理好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不仅雕塑自身的意义发生畸变,而且它所处的城市环境亦会缺乏完整,甚至雕塑还成了城市环境的负担,非但没有提升城市环境的美学价值,反而破坏了城市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城市雕塑中的装置与空间的融合
摘要:装置艺术是“特定时空环境+作品元素+要阐述的情感态度”的综合艺术展示形式,其无拘无束的创作形式使得创作者更好地将
自己的艺术理念、情感态度融入到所创作的作品中。
这或许是装置
艺术独有的展示特点,给欣赏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多方位的特殊
视角来欣赏作品。
而空间营造中的光线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空间
中的光线可以改变空间的格局使得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性。
其光线对
主体物的映射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引导性,光线所营造出来的特殊空
间与主体物之间形成更好的呼应。
文章主要阐述了装置艺术的艺术
特点、空间营造中光线的运用及装置艺术与空间光线的结合,再到
本人对于二者不同艺术形式的思考及融入到本人的毕业创作中的具
体表现形式的具体操作的实施。
关键词:装置艺术;空间营造;碰撞
一、现代雕塑中的装置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其表现形式
(一)雕塑形式的发展
雕塑形式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史前雕塑我们可以看出创作者对
人类历史社会的发展进程、对物象造型艺术的研究有着丰富多彩的
建树。
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大部分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
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
这个时期的雕塑虽然受到技术、材料的限制,但这些外部因素的局限并没有阻碍艺术者的创作
思路和天马行空的艺术表现欲望。
再到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们对于艺术形式观念上的改变,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
也在不断形成百花齐放的姿态,在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变化中出现
了区别于传统雕塑形式的多维度雕塑、多媒体雕塑、光影雕塑等等。
这是由于受到了现代科技的革新,在传统雕塑表现形式中注入了新
的现代元素,这些新鲜元素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雕塑的陈旧认识启
发了新的理念,让雕塑的形式向着多元化、多角度的时间、空间意
识形态等方面不断探索。
其中现代雕塑主义形式的代表——装置艺
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也称为“环境艺术”。
同时伴随着装置艺
术的发展及广泛进入人们的艺术视野,装置艺术成为当下的热门。
(二)现代雕塑中的装置艺术的定义、发展
装置艺术的定义是指创作者在筛选能契合本身作品的艺术理念
和里层情感态度并能使其产生关联的特定的时空环境里,选取符合
创作者艺术表达的各种元素实体进行合理的运用、重塑、再组合,
以创造出新的蕴含更高层面的艺术文化形式。
“特定时空环境+作品
元素+要阐述的情感态度”的综合艺术展示形式就是装置艺术。
作为一种新颖的时代性形式和观念的艺术载体,该艺术形式与
六七十年代的“观念艺术”有着相应联系。
其中观念艺术,起源于西
方美术流派。
观念艺术不注重对艺术元素的实体进行创造,进而采
用直接表现形式来传达创作者的创作观念。
对生活中的各种元素采
用直接的实体、摄影、语音表达等方法,创造出一些鲜活的场面,
使得在观者的内心和精神层面表达出来。
观念艺术的表达体现在两
个方面:其艺术表现形式由创作理念演化为具体的整个过程,让观
者能够沿着创作者的思路来欣赏;其二通过声学、影像或具体实物
来引导观者的欣赏角度,使其参与整个艺术作品本身。
而艺术语言
则是观念艺术的阐述媒介,观念艺术一开始的展示形式与语言紧密
关联,语言被运用陈述及重复使用。
杜尚的代表作品《泉》的问世,为观念艺术打开了新的视野,其艺术的体现形式变得多样化,但凡
是创作者观念上认为是有意义的、有艺术的事物,都可以当作艺术
作品进行展示。
在一段时间中的发展,装置艺术已经渐渐步入到了
当代艺术中的抢手表现形式。
许多艺术家借用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
将内心中的创作思路和情感表达来依附于其中,这或许是装置艺术
独有的展示特点,给欣赏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多方位的特殊视角来
欣赏作品。
与展示作品之间零距离、多角度的接触,引发欣赏者自
身对作品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二、现代雕塑中的空间营造与光线在空间环境中的融合
(一)现代雕塑中的空间营造
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革新之前,雕塑中的“空间”都是一个特定
的封闭空间的概念,作品本身往往局限于单一个体之间的联系,并
没有考虑融入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科技进步及人们对待艺术
的审美的拓展,经过一代代优秀雕塑家的不断开拓创新,将雕塑封
闭空间的概念打破,直到当代,雕塑三维封闭空间的概念已经拓展
为三维的开放空间。
在新的空间概念中,创作者不单单只是考虑作
品本身的关系和联系,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衬托作品的空间环境
的营造上面,将作品本身与之展示的空间联系成一个整体,考虑的
层面涉及到整个空间中的元素、氛围、与作品之间形成的效果。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物质存在的体量、位置与
形态,不同空间影响著人们的视觉感受,对于空间中的作品来说同
样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
其中主要涉及到了景观空间,景观空间主
要是指建筑的内、外部空间,它没有具体的形状和明确的界限,因
此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这种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空间的模糊性、
开放性、透明性和层次性。
而我选取的空间为半私密性空间、私密
性空间来衬托作品,其中半私密性空间领域感更强,尺度相对较小,围合感较强,人在其中对空间有一定的控制和支配能力。
而私密性
空间是几种空间中个体领域感最强,对外开放性最小的空间,一般
多是围合感强、尺度小的空间,有时又是专门为特定人群服务的空
间环境。
(二)当代艺术形式下的光线装置艺术
艺术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艺术创作的表现形
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从杜尚所代表的观念艺
术主义的那种不受限制、约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打开了新视野。
加之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当今世界多元化为时代特征,孕
育出来的当代艺术形式中的光线装置艺术体现的正是新的艺术观念
的融入和现代科技创新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