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出性腹水和渗出性腹水的区别
腹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腹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良性腹水与恶性腹水腹水(ascites)是腹腔内游离液体的聚积。
正常人腹腔内仅有少量液体,一般不超过200ml,直到润滑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的作用。
当腹腔内积液超过500ml时,才能经腹部检查发现有移动性浊音。
腹水为全身水肿的表现之一,是一种常见临床表现,可由多种不同性质疾病引起。
一、病因根据腹水的性状、特点,可分为漏出性腹水、渗出性腹水、乳糜性腹水和混合性腹水。
关于腹水的病因,现有资料表明以肝炎后肝硬化多见(40%~50%);其次是恶性肿瘤,依次为原发性肝癌、胰腺癌和胃癌等转移癌(%~%);结核性腹膜炎居第三位(%~%);其他原因有卵巢癌、Budd-Chiari综合征、结肠癌和腹膜间皮瘤等。
乳糜性腹水、嗜酸性腹水和胰源性腹水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有关报道有逐渐增多趋势。
二、发病机制正常人的体液进入腹腔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回流进入血液循环,两者保持动态平衡。
正常腹膜每天最多只能吸收约900ml进入腹腔的体液,如果腹腔内液体的产生速度超过腹膜能吸收的限度,则体液就会在腹腔内积聚形成腹水[2]。
各种疾病腹水的发生机制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肝硬化最为常见,故对其机制的研究较为深入。
其机制如: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
2、液体静水压增高3、肝脏淋巴液外漏与回流受阻(过量的淋巴液由肝被膜进入腹腔,形成腹水)。
4、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腹腔内脏破裂5、钠水潴留三、腹水诊断通过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诊断性穿刺等容易诊断腹水。
但要确切其性质就要对腹水检查1)、漏出液与渗出液传统将总蛋白小于25克每升为漏出,大于等于为渗出。
但进来资料显示有50%不能明确。
如心源性腹水可大于,但它是漏出液、肝硬化腹水可大于50克,而自发性腹膜炎可小于25克。
SAAG--高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血清白蛋白浓度减去腹水白蛋白浓度大于等于11克每升。
几种腹水的鉴别方法

几种腹水的鉴别方法腹水是指在腹腔内积聚大量液体,造成腹部膨胀的病症。
腹水可以是不同病因引起的,因此对腹水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腹水的鉴别方法:1. 腹水的外观与检查:根据腹部的外观和触诊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腹水。
正常情况下,腹部应该是扁平或微凸的,如果触诊时发现腹部鼓胀、呈现圆球状,可能是腹水积聚的表现。
2. 腹水的性质:腹水可以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两种。
通过腹水的颜色、粘稠度、气味等特点来进行鉴别。
渗出液一般为淡黄色或无色,粘稠度较高,蛋白质含量较高,而漏出液则可能存在颜色较深、粘稠度较低的特点。
3. 腹水的分析:可以通过腹水的化验、细胞学检查等分析来鉴别不同类型的腹水。
化验可以测定腹水中的蛋白质、酶、乳酸脱氢酶、细胞因子等的含量,细胞学检查可以观察腹水中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恶性细胞等。
4. 腹水的病因分析:根据腹水的病因来进行鉴别。
腹水的病因非常广泛,包括肝硬化、恶性肿瘤、心脏病、肾病、结核等。
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水,可能会伴随着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腹痛、贫血、黄疸等,进一步帮助鉴别腹水的原因。
5. 影像学检查:腹水可以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进行鉴别。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腹水鉴别手段之一,可以确定腹水的存在、积聚程度、位置等。
而CT和MRI可以更加详细地观察腹腔内器官的状况,有助于确定腹水的病因。
6. 腹腔穿刺:对于腹水的鉴别诊断非常关键的是进行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可以直接获取腹水样本,通过化验、细胞学检查等进一步鉴别其性质和病因。
其中,细胞学检查对于判断是否为癌性腹水和判断恶性肿瘤的类型非常有帮助。
总结起来,腹水的鉴别方法包括外观与触诊、腹水性质、腹水分析、腹水病因分析、影像学检查和腹腔穿刺等。
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腹水,为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依据。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渗出液与漏出液是医学上常见的两种体液排泄方式,它们具有一定的区别和特点。
正确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对于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产生机制不同。
渗出液是由于炎症或损伤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成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周围组织形成的液体。
常见的渗出液包括炎症渗出液和肿瘤渗出液等。
而漏出液是由于异常的体腔连接或破损引起的液体外溢,常见的漏出液包括胸腔积液、腹水等。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外观特点有所区别。
渗出液一般呈现浑浊的乳白色或黄色,有时伴有血丝或脓性物质。
渗出液的黏稠度较高,可以形成一定的凝块。
而漏出液一般呈现清亮的黄色或琥珀色,外观较为清澈,无凝块形成。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
渗出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蛋白质、细胞成分和炎症介质等。
常见的炎症介质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而漏出液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血浆成分,其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蛋白质、电解质等。
通过检查液体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
渗出液中的细胞成分主要是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而漏出液中的细胞成分主要是正常组织细胞,如胸腔积液中的胸膜细胞、腹水中的腹膜细胞等。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检查方法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渗出液检查方法包括细胞计数、细胞分类、涂片染色、培养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定渗出液的炎症性质、病原微生物感染等信息。
而漏出液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分析液体的化学成分,如测定蛋白质浓度、电解质浓度等。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临床意义也有所不同。
渗出液的产生常常与炎症、肿瘤等疾病相关,通过检查渗出液可以判断疾病的活动性、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而漏出液的产生常常与体腔疾病相关,通过检查漏出液可以判断疾病的原因和病情。
根据漏出液的特点可以判断疾病是由于炎症、肿瘤、感染、结构破坏等引起。
渗出液与漏出液具有明显的区别和特点。
通过对渗出液与漏出液的产生机制、外观特点、化学成分、细胞成分、检查方法以及临床意义的比较,可以准确鉴别二者。
胸水常规、生化指标及胸腹水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定义、特点和常见病因

胸水常规、生化指标及胸腹水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定义、特点和常见病因渗出液、漏出液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渗出液,我们经常说到一个词——炎性渗出,教材也有提到。
字面意思是有炎症,才会有渗出,一般是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也就是相当于炎症把血管烂了一个大洞,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比如池塘有个缺口,里面的鱼、水、泥什么的全都一起漏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血管内皮损伤,血液中的蛋白、细胞都渗透到血管外面,所以,渗出液,外观上颜色浑浊,检查提示细胞数量多、蛋白多、比重大。
再来说漏出液,部分原因是血管内压力过高,最常见的是心衰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或血液中的白蛋白低,比如肝硬化的病人白蛋白减少,及急性肾炎患者的蛋白排出过多。
血管里的白蛋白是亲水的(胶体渗透压),就好比胶原蛋白的面膜能锁住血管中的水分,一旦白蛋白低,对水的亲和力下降,就锁不住血管的水分,水分子就顺着血管壁的小缝隙中漏出去了,所以漏出液外观颜色清亮,检查提示细胞数量少、蛋白少、重量轻。
漏出液和渗出液特点1. 外观:渗出液是炎症或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 (感染、恶性肿瘤、外伤、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引起) 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的物质通过血管跑出来,主要是各种红细胞、白细胞、坏死物质,这些物质混在一起,外观会显浑浊。
而漏出液多为心肝肾等全身系统疾病所致,血液中白蛋白减少及丢失,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液中的水分因渗透压差就跑到胸腔了。
本身血管壁未受损,故细胞未过多混入,所以漏出液当然清澈透明。
乳糜胸的胸水呈白色牛奶样,这些「牛奶样」液体就是胸导管中的淋巴液,胸导管损伤或闭塞,这些淋巴液就流出来了。
2. 比重:渗出液里面蛋白质、各种细胞都很多,所以他重量更重啊,渗出液比重 > 1.018,而漏出液里面的蛋白、细胞少,所以较轻,漏出液比重 < 1.018。
3. Rivalta 试验:李凡他试验,执医考试高频考点,其实,他就是黏蛋白定性试验,是检测黏蛋白的,黏蛋白是什么?他的重要特征是,容易形成凝胶,如果积液中黏蛋白达到一定数量,它就呈现出阳性,反之阴性,渗出液中白蛋白和黏蛋白都多,所以,渗出液的Rivalta 是阳性的,漏出液蛋白少,当然为阴性。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的新阐释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概念的新阐释在传统的医学术语中,我们常常听到渗出液和漏出液这两个概念。
它们通常用于描述人体组织中的液体移动和流动。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演变和扩展。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新解释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概念,并探讨它们在实际临床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渗出液的概念渗出液是指由于毛细血管或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使得血管内的液体成分(如水、电解质、蛋白质等)渗出到周围组织中。
这种液体渗出的过程被称为渗出。
渗出液的成分取决于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以及渗出的速率和量。
通常情况下,渗出液富含蛋白质,这是由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导致血浆蛋白溢出所致。
二、漏出液的概念与渗出液相比,漏出液是指由于血管壁受损或破裂,导致血液直接漏出进入组织间隙。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创伤、炎症或血管疾病等情况下。
与渗出液不同,漏出液中包含的成分更接近血液本身,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
三、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通过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渗出液和漏出液在成分和产生原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渗出液主要是由于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引起的,导致血浆中的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中。
而漏出液则是由于血管壁的破损或损伤导致血液直接流入组织间隙。
渗出液和漏出液在临床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渗出液呈现为组织肿胀、局部瘀血和水肿等症状。
而漏出液则可能伴随明显的出血现象,如外伤或手术创伤引起的大面积出血。
四、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应用与意义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概念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渗出液和漏出液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炎症性疾病中,观察渗出液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炎症的程度和类型。
某些疾病的治疗也可以通过控制渗出液的产生和减少其量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漏出液来说,重点在于及时控制出血和防止感染。
对于外伤或手术导致的大面积出血,对漏出液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可以防止进一步的血液流失和感染。
腹腔积液中渗出液和漏出液如何鉴别

腹腔积液中渗出液和漏出液如何鉴别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腹腔积液中渗出液和漏出液如何鉴别腹腔积液中渗出液和漏出液如何鉴别是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可能用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漏出液:非炎性积液,形成因素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静脉回流受阻和心力衰竭引起的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阻塞压迫淋巴管道,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常见肝硬化、肾病综合症、营养不良。
渗出液:多为炎性积液,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化脓性及结核性腹膜炎。
也可见于非感染性原因,如外伤、化学系刺激(胆汁、胰液等),还可见于恶性肿瘤。
颜色漏出液多为淡黄色;渗出液常呈深黄色。
血清腹腔积液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病急性期等。
透明度漏出液多透明;渗出液呈不同程度的浑浊比重漏出液比重多低于;渗出液比重多高于.凝固性漏出液不凝固;渗出液易于凝固 pH结核性pH常<;急性胰腺炎所致腹水pH>;若pH>,应考虑恶性腹水。
细胞计数漏出液低于100×106/L;渗出液高于500×106/L;血性腹水红细胞数高达5×1012/L以上。
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多提示急性炎症;淋巴细胞为主为结核性或恶性腹腔积液;寄生虫感染或结缔组织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性腹水多有结核或恶性肿瘤所致。
细胞学检查检出肿瘤细胞是诊断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的重要依据粘蛋白定性漏出液多为阴性;渗出液多为阳性。
蛋白定量漏出液蛋白总量多在25g/L以下,以白蛋白为主;渗出液蛋白总量多在30g/L以上。
血清白蛋白与同日内测得的腹水白蛋白之间的差值(SAAG),是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最佳指标。
SAAG≥11g/L提示门脉高压性腹水,SAAG葡萄糖测定⑴漏出液与血糖接近;渗出液低于血糖;⑵癌性腹水可与血糖接近,但癌细胞有广泛腹膜转移时,糖含量可减少。
类脂测定⑴乳糜性腹水呈乳状混浊,苏丹Ⅲ染色成红色;⑵三酰甘油含量较高(>L),但胆固醇含量不高。
腹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显微镜检查
3. 脱落细胞检查及寄生虫检验:
癌细胞的检出是诊断肿瘤的 重要依据(查找肿瘤细胞作HE染色)
腹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腹水的确定
正常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不超过 200ml,超过此量称为腹水。腹水超过 1000ml可引起移动性浊音。少量腹水易 经B超检查才能发现。
★腹水的分类
1.漏出性腹水 2.渗出性腹水
(一)漏出液(transudate)
漏出液的发生机制有:
A.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大:
渗出液蛋白质 >30g/L ;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 白比值≥ 0.5;
漏出液蛋白质 <25g/l ;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 白比值<0.5;
蛋白质如为25-30 g/L ,则难以判明其性质(中 间型积液)。
(二)化学检查
4. 葡萄糖测定
漏出液:含量与血糖相近或稍低些。 渗出液:葡萄糖含量降低(〈2.22mmol/L)
LD5H增高可疑为恶性肿瘤。
(二)化学检查
5.腺苷脱氢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 ADA大于40U/L应考虑为结核性,结核性>癌性> 非炎症性积液,当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时,其 胸腹炎内ADA也应随之下降,因此也能作为抗 结核治疗效观察指标。
(二)化学检查
6.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 )
(四)细菌学检查
➢ 无菌操作离心沉淀,取沉淀物 ➢ 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查找病原菌 ➢ 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
一文秒懂: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一文秒懂: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来源:医考之声公众号作者:医考君说到胸腹水的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这个考点几乎每次考试必考数值这么多,他们是什么哪个指标是高还是低很多老铁就懵逼今天,医考君给你讲个通透让你彻底明白!开始我的表演……渗出液我们经常说到一个词“炎性渗出”有炎症,才会渗出一般是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相当于炎症把血管烂了一个大洞(内皮损伤)搞得大河决堤大河决堤,所以血液里面的蛋白、细胞都跑出来了所以,渗出液颜色浑浊、细胞数量多、蛋白多、重量重漏出液漏出是水管内压力过高(心衰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或白蛋白低了(肝硬化、急性肾炎排出多了)白蛋白吸水的(胶体渗透压)能锁住血管中的水分白蛋白低,锁不住血管的水分就从小缝隙中漏出去了看图一个小缝隙能出多少东西?所以漏出液颜色清亮、细胞数量少、蛋白少、重量轻看图来我们先大概看一下表然后咱们再一一解析理解了各项指标,记忆才更深最后再教大家记忆方法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表下面,我们来逐个掰扯一下他们为什么会高,为什么会低①病因这个上面已经说过了“炎性渗出”渗出液是炎症、肿瘤导致的漏出液是心肝肾疾病所致(心衰、肝硬化、肾综、肾小球肾炎)②外观渗出液是炎症、肿瘤导致的大河决堤,血管通透性增高了大量的物质通过血管跑出来各种红细胞、白细胞、坏死物质混在一块,当然会浑浊啊漏出液是心肝肾疾病所致他只是血液中白蛋白低了管不住血管中的水分血管中水分就跑到胸腔了他又没多少其他细胞当然清澈透明其中乳糜胸的胸水呈白色牛奶样这些“牛奶”就是胸导管中的淋巴液胸导管损伤或闭塞,这些淋巴液就流出来了看图血性胸水可见于结核和肿瘤肿瘤破了或结核破坏血管厌氧菌感染,有臭味儿③比重比重就是跟水相比同样都是100ml,看哪个重?渗出液里面蛋白质、各种细胞都很多所以他重量更重啊渗出液比重>1.018而漏出液里面的蛋白、细胞少所以较轻漏出液比重<1.018④ Rivalta试验他的中文名字叫做李凡他试验不要烦他,他在考试中经常考其实,他就是黏蛋白定性试验是检测黏蛋白的黏蛋白是个啥?他重要特征是容易形成果冻(凝胶)如果积液中黏蛋白达到一定数量他就呈现出阳性,否则阴性渗出液中白蛋白和黏蛋白都多所以渗出液的Rivalta是阳性的漏出液蛋白少,当然阴性咯这个只能定性(阴性或阳性),不能定量蛋白定量,就是到底有多少蛋白这个就要做蛋白定量检查⑤蛋白定量检查这个也是检查蛋白的李凡他只能给黏蛋白定性而蛋白定量可以检测到黏蛋白和白蛋白他可以精确到多少克渗出液因为毛细血管完整性破坏里面的蛋白跑出来更多所以渗出液蛋白含量>30g/L漏出液因其毛细血管是完好的所以漏出来的蛋白质不多漏出液蛋白含量<30g/L⑥凝固性上面说到,黏蛋白最重要的特点是可以形成凝胶样的胶冻物质渗出液中,就含有大量的黏蛋白所以,渗出液常凝固漏出液的黏蛋白含量少所以,漏出液不凝固⑦葡萄糖含量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比细胞小多了细胞都能出来,葡萄糖很容易出来渗出液和漏出液都可以出现一般情况下,他们与血糖的浓度近似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细菌爱吃糖(糖尿病人最怕感染)所以,胸水中的糖被细菌吃掉了所以,有细菌感染的渗出液,血糖可降低⑧细胞计数渗出液是炎症、肿瘤把毛细血管搞坏了就像决堤的大河,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都可以跑出来你说,细胞总数能不高吗所以渗出液细胞数>500*10的6次方漏出液是因为血管压力高或白蛋白少毛细血管并没有遭到破坏水分被挤出来或逃出来了水在挤出来/逃出来的同时哪些小个头的淋巴细胞可以出来一点但是不会很多,所以漏出液的细胞数<100*10的6次方如果中性粒细胞多,提示急性炎症如果淋巴细胞多,常提示结核如果红细胞多可能是肿瘤破了或结核破坏血管⑨细菌渗出液是因炎症、肿瘤所致当然,炎症分为细菌性炎症(脓胸)和非细菌性炎症(SLE)如果是细菌性炎症当然在胸水中可以找到细菌如果是非细菌性炎症,以及心肝肾疾病导致的漏出液那就找不到细菌了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有细菌感染嘛⑩ LDH(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就是细胞中的一种酶他是干啥的呢把乳酸的氢脱掉,变成丙酮酸如果炎症导致细胞坏死,或肿瘤细胞坏死那么,LDH就会从坏死的细胞中出来随着血流,跑到胸水中去渗出液本来就是炎症和肿瘤导致的可以导致很多的细胞坏死,很多LDH跑出来所以说,渗出液的LDH常常大于200如果大于500的时候说明坏死的细胞较多要考虑肿瘤坏死或细菌感染导致大量细胞坏死⑪胸水LDH/血清LDH胸水中的LDH就是从血液中来的渗出液,洞大出来得多所以胸水中LDH数值更接近血清胸水LDH/血清LDH>0.6漏出液则反之⑫胸水蛋白/血清蛋白跟LDH同理,不解释但比值不一样胸水蛋白/血清蛋白>0.5为渗出液乳酸脱氢酶的界限是0.6白蛋白的比值界限是0.5怎么记?六枚卤蛋六(6)枚(酶)卤(5)蛋(蛋白)⑬ ADA(腺苷脱氨酶)ADA是个啥呢?他与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密切相关我们在讲结核的时候说到结核感染4-8周后,出现T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被结核杆菌激活,大量增值分化从而引起结核性胸腹水中的ADA增多胸水中,ADA>45U/L时,考虑胸膜结核再回顾一下鉴别表这么多,怎么记?记住四句话炎症肿瘤导致的是渗出液心肝肾疾病导致的是漏出液渗出液各项数值都是多的(大于/阳性)漏出液各项数值是少的(小于/阴性)over,明天见获取更多原创执医干货关注我,让你轻松备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德中医药研究所
漏出性腹水和渗出性腹水的区别
漏出性腹水
肝源性:常见于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各型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
营养不良性:已较少见。
长期营养不良者血浆白蛋白常降低,可引起水肿及漏出性腹水。
肾源性:见于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
心源性:见于慢性右心功能不全或缩窄性心包炎等。
胃肠源性:主要见于各种胃肠道疾病导致的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的疾病如肠结核、胃肠克罗恩病、恶性淋巴瘤、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先天性肠淋巴管发育不良、儿童及成人乳糜泻等。
静脉阻塞性:常见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下腔静脉阻塞或受压、门静脉炎、门静脉阻塞、血栓形成或受压等。
黏液水肿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症等所致的黏液性水肿。
渗出性腹水
腹膜炎症: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导致的急性感染。
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包括腹腔或盆腔内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真菌性腹膜炎、嗜酸性细胞浸润性腹膜炎等。
胰源性:多见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管发育不良等。
胆汁性:多见于胆囊穿孔、胆管破裂,胆囊、胆管手术或胆管穿刺损伤等。
乳糜性:引起乳糜性腹水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见于腹腔内或腹膜感染(结核、丝虫病)、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胃癌、肝癌)、先天性腹腔内或肠淋巴管发育异常、淋巴管扩张或局部性受压腹部外伤或腹腔内医源性损伤及少数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肾病综合征等。
明德中医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