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积水积气报告
矿井古空情况说明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古空、积水、瓦斯、构造情况说明及安全技术措施一、情况说明根据对周边矿井调查情况分析,查明了井田周边煤矿采掘情况、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
对井下开采可能有影响主要危险源是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主要分布在我矿井田的东部、西部和南部矿井(原刁尚沟煤矿、老窑沟煤矿、中西沟煤矿、桑迪煤矿、马家梁煤矿)可能有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的危害,中西沟煤矿、桑迪煤矿、马家梁煤矿位于我矿井田西部和南部。
中西沟煤矿位于我矿井田西部,该矿采空区与我矿井田西部待开拓区段接壤,对我矿开采西部煤田可能有危害。
桑迪煤矿、马家梁煤矿位于我矿井田南部,该矿的采空区与我矿南部采空区接壤,我矿针对井田南部矿井开采采空区及小窑破坏区进行封闭,桑迪煤矿、马家梁煤矿对我矿危害不大,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蒲县豹子沟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我矿井田西北部,该矿采掘分布在主副井筒周围,距我矿井田边界较远,对我矿没有危害。
通过对周边矿井调查结果分析,我矿重点对井田相邻的原刁尚沟煤矿、老窑沟煤矿,井田西部和南部的中西沟煤矿、桑迪煤矿、马家梁煤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主要对井田东部原刁尚沟煤矿、老窑沟煤矿、中西沟煤矿的采空区积水情况、积气情况、火区情况进行防范。
二、防范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周边煤矿采空区积水、积气、火区威胁我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下:A、周边煤矿采空区积水情况防范措施⑴、做到超前探水,要采取先探后掘的原则。
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接近刁尚沟煤矿、老窑沟煤矿以及中西沟煤矿的采空区积水时,在开采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防范措施,防水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⑵随时检查、检修工作面使用及备用探水设备以充分应对突发水害,并建立可靠排水系统。
⑶留设防水煤柱,在接近刁尚沟煤矿、老窑沟煤矿、中西沟煤矿的采空区积水时要留设防水煤柱,原则是在充分考虑“安全可靠与资源补给利用”的原则,开掘方法与强度及构造与岩性之间关系,在突水区域设置防水煤柱。
⑷加强防治水安全教育,经常进行防治水安全知识培训,让职工牢固、掌握井下防水、探水知识技能,将水害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探放老空区积水设计

探放老空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本矿回采工作面9105、9107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工作面东南方向存在老空区,根据生产技术科技术人员调查和我矿有关地质报告等资料考证,确定9105回采工作面和9107进回风顺槽附近有老空区距积水。
为了加强本矿9105、9107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确保9105、9107工作面回采时的安全。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矿安全生产领导组决定在9105、9107工作面回采前,对该老空区的积水进行探放。
为确保探放水工作正常有序,特编制本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探水区地质概况1、概况本工作面所属区域位于鄂尔多斯断块、兴县~石楼南北向褶带的东侧,与离石~中阳菱形复向斜相邻,地层总体倾向南西,呈一单斜构造,由东向西出露地层依次有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碎屑岩和新生界松散岩层。
区域地貌可划分为:剥蚀构造中、低山区、剥蚀堆积黄土丘陵区和侵蚀堆积的河流谷地三种地貌形态。
区域深部奥陶系岩溶地下水属柳林泉域水文地质单元。
柳林泉出露于吕梁市柳林县城东约3km的薛家湾-寨东村三川河河谷中,为侵蚀溢流泉,泉域面积6080.54km2,其中灰岩出露面积1238km2,由大小近百个泉点组成。
泉区东西长2.4km,南北宽0.8km,分布面积约2km2,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中统。
泉水出露标高790~801m,单泉流量最大为60L/s,小者泉流量呈流线。
群泉流量 1.27~4.69m3/s,多年平均3.19m3/s(1956~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泉水流量衰减明显,1991~2003年的年平均流量仅1.97m3/s。
泉水温度15~21℃,水质类型复杂。
溶解性总固体为370~1850mg/L。
本井田位于该泉域的径流区(见柳林泉域图)。
区域地表水属黄河流域的三川河水系,季节性沟谷地表水由南向北汇入三川河,三川河由东向西径流,于柳林城西注入黄河,年平均流量2.88亿m3。
山西左权盘城岭积气积水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积水、积气、火区调查报告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兼并重组,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公司。
重组前原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面积6.2432km2,批准开采煤层为4、15号煤层,生产能力为60万t/a;原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关闭)井田面积0.6813km2,批准开采煤层为4、15号煤层,生产能力为30万/a。
重组整合后生产能力为90万t/a,采矿证证号:C1400002009121220049236,批采4-15号煤层,井田面积为8.0421km2。
一、概况1. 原山西左权盘城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盘城岭煤矿始建于1984年,井田面积6.2432km2,批准开采煤层为4、15号煤层,2007年批准开工60万t/a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工程。
现采4号煤层,采用斜—立井开拓,主、副井均为斜井,回风为立井,采煤用壁式炮采。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两进一回,主、副井进风,立风井回风。
井底车场设中央水泵房,主水仓容量600 m3,副水仓容量400 m3(未与吸水井贯通,不能使用),在排水井铺两趟φ75mm排水管路。
4号煤层正常涌水量50m3/d,最大涌水量为70m3/d。
15号煤层正常涌水量750m3/d,最大涌水量为930m3/d。
2. 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来为左权县西关煤矿, 2002年改为山西左权平兴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0.6813km2,批准开采煤层为4、15号煤层。
4号煤层为斜井开拓,主井进风,副井回风,采煤采用壁式炮采,已于2009年12月19日关闭。
15号煤层采用一对立井单水平分区开拓,主立井进风、副立井回风,采煤采用壁式炮采放顶煤。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立井进风、副立井回风。
4号煤层生产能力9万t/a,目前正常涌水量约40m3/d,最大涌水量为60m3/d。
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制度范文

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制度范文1. 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的编制与管理工作,确保矿井采空区气体监测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保障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
全部从事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从事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分析报告编制与管理的人员。
3. 管理标准3.1 采样和监测1.采样:依照煤矿采空区气体监测规程的要求,每个采样点必需进行3次采样,并记录采样点的位置信息。
2.监测:采用专用气体检测仪器对采空区的气体进行监测,包含重要气体成分(如甲烷、二氧化碳等)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3.2 报告编制1.报告格式:依照统一的格式要求编制报告,包含报告编号、采样点信息、监测结果、分析看法等内容。
2.报告内容:报告应包含每个采样点的监测数据,包含各种气体的浓度、采样时间、采样地方等信息。
3.报告审核:报告编制完成后,应由特地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报告管理1.报告归档:每份报告都应依照肯定的分类方式进行归档,以便于后续查询和管理。
2.报告保管:报告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应分别进行备份和保管,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报告查询:任何人员在需要查询某份报告时,应提交书面申请,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查询。
4. 考核标准4.1 监测操作1.采样:采样点位置准确、采样过程规范、采样数量符合要求。
2.监测:监测仪器操作准确、监测数据记录完整、监测过程符合规定。
4.2 报告编制1.报告格式:依照规定的格式编制报告。
2.报告内容:报告中包含每个采样点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看法。
3.报告审核:报告审核人员完成审核工作,并记录审核看法。
4.3 报告管理1.报告归档:每份报告依照规定的分类方式进行归档。
2.报告保管:报告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进行备份和保管,并进行定期检查。
3.报告查询:申请人提交书面申请,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查询。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

前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矿每季度结合本矿实际采掘布置情况,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排水设施、涌水点情况、水源井、井筒、矿井采空积水、积气以及火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井田周边矿井(关闭或生产矿井)情况调查时充分利用查阅资料、图纸分析、走访调查等手段进行分析是否对我矿有威胁。
将调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告编写人、地测防治水科长、地测副总、矿总工程师、矿长签字后,存档备查。
并将调查结果标注在矿井充水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井田范围内及周边矿井采空区位置和积水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及安全技术措施一、基本概况山西柳林xxxxxx焦煤有限公司是山西xxxx焦煤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主体矿井之一,位于柳林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km的**村,行政区隶属于柳林镇。
柳(林)—石(楼)公路从井田内工业广场边通过,和1.5公里外的307国道连接。
工业广场距孝(义)—柳(林)铁路穆村站约3km,交通便利。
矿井井田面积*******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北纬**********。
批准开采4-10号煤层,现开采4号、5号煤层。
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为证照齐全有效的合法生产矿井。
二、矿井采掘布置情况目前,我矿采掘布置主要集中在轨道下山大巷北翼及南行人大巷以东。
矿井在4号煤层集中轨道下山北翼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5号煤层三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
三、水文地质简述1、水力性质井田边界为人为划定,地表大部被黄土覆盖,沟谷有上石盒子组零星出露。
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沿边界无自然河流及构造,采掘揭露的F1断层,落差约8m,近东西走向,东延伸到东边界,并且沿西南方向落差逐渐减小,并逐步消失。
因其落差小,不致沟通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
地表水系属黄河水系。
三川河是区内最大的一级黄河支流,它的上游是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据井田以西的后大成水文站1956~1980年观测资料,三川河平均年径流量2.88亿m3,平均径流模数2.23L/s·km2,洪水期最大流量为2260m3/s。
鑫峪沟采空区调查报告最后的

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二〇一〇年十月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井下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有关人员一览表一、调查对象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二、调查时间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五日三、调查人刘志成贾浩四、调查成果1、开采现状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1号《关于晋中市介休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为重组后保留矿井,由原山西介休沟口煤业有限公司、山西介休沟底煤业有限公司、山西省介休板峪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张兰振兴煤业有限公司及新增资源整合而成。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签发的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651号)《采矿许可证》和之后的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签发晋煤重组办发〔2010〕76号文件,采矿权人为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名称山西介休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地址晋中市介休市,批准开采煤种为煤2#-11#,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90万吨/年,矿区面积9.5551平方公里。
井田内原有振兴煤业、沟口煤业、沟底煤业和板峪煤业等4座正规煤矿开采,南部边缘地带曾有众多小煤窑开采。
(1)振兴煤业(山西省介休市振兴煤矿)山西省介休市振兴煤矿原为张兰镇上梁村村办集体煤矿。
原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420778,批准开采2号、3号、4号和5号煤层,原设计生产规模为9.00万t/a,2004年拟建成21万t/a矿井。
井田面积为2.625 km2。
始建于1995年8月,2006年投产,开采5号煤层。
采用两个斜井开拓,采煤方法采用短壁式。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矿井属低瓦斯矿井。
排水主水泵为阳泉水泵总厂生产的D85*8离心泵,备用3吋泵,两台抽排。
采空区位于井田东南部。
(2)沟口煤业(山西介休沟口煤业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证号为1400000622911的采矿许可证,设计生产规模为15万t/a,批准开采2、3号煤层。
矿井周边及上、下组煤层积水情况

3#、9#、15#煤层积水相互影响调查分析报告一、矿井充水特征井田内原有3号煤矿井矿坑充水含水层主要为矿坑之上顶板冒裂带内的二叠系砂岩或基岩风化带岩石,充水方式主要为沿矿坑顶板岩石裂隙滴水,部分地段可见淋水或小的股状出水点,井筒出水沿井壁进入井下。
部分地段矿坑围岩呈潮湿状。
矿坑涌水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较大。
二、矿坑充水因素分析依据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对9号煤层充水因素分析如下:1.充水来源及其影响程度①大气降水、地表水据收集区域降水资料,高平地区1961年以来的年降水量变化在306.9~870.7mm之间,平均年降水量为586.1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9月份,较大暴雨时沟谷内可形成地表洪水。
据勘查资料计算并结合地区经验分析,15号、9号、3号煤矿坑之上冒落导水裂隙带之间在多数地段可相互沟通或很可能沟通,3号煤层矿坑顶板冒裂带在部分地段已与基岩风化带沟通,甚至发育到地表。
此类地段的大气降水、季节性地表水将与各矿坑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水力联系,从而对矿坑立生充水影响。
②冒落导水裂隙带裂隙水对矿坑充水的影响据勘查资料,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分别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
导水带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计算公式:H f=11.2+100M/(2.4n+2.1) ————①其中 H f为导水裂隙带(m)M为累计采厚(m)n为煤分层层数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计算公式:H li=30(∑M)1/2+10 ————②3号煤层按一次采全高,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①式得冒落导水裂隙带高度为56.76~130.09m,平均高度为94.76m;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②式计算冒(垮)落带与导水裂隙带高度之和为63.80~101.53m。
3号煤层在井田北部及东南部埋深较浅处仅20m左右,小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因此导水裂隙带会在大部地段导通基岩顶部基岩风化带及煤层、采区、甚至发育至地表,从而与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联系。
某煤矿采空区调查报告

大同煤矿集团同生浩然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调查单位:矿井:时间:20 年12月大同煤矿集团同生浩然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一、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2号《关于忻州市原平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大同煤矿集团作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主体,对山西省原平市石豹沟煤矿二沟井田、山西原平大万梁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原平浩然煤业有限公司三矿进行兼并重组整合,整合后的煤矿名称为大同煤矿集团同生浩然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的井田面积为3.616 km2,批准开采石炭系2-5号煤层,兼并后生产规模为90万t/ a,净增能力15万t/ a。
1、山西原平浩然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该矿为2006年资源整合后的在建矿井。
由原平市长梁沟镇神山堡煤矿、原平市长梁沟镇大联办煤矿和原平市长梁沟镇二沟煤矿及周边部分空白区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后的井田面积为0.8403km2,批准开采石炭系2、3、5号煤层,批采标高1460~1250m,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2、山西原平大万梁煤业有限公司:该矿为2006年资源整合后单独保留的机械化升级改造矿井,机采后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
2006年11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622443,批准开采石炭系2、5号煤层,该矿原采用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机械负压通风,采煤方法采用长壁式开采,该矿为低瓦斯矿井,开采2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m3/d,最大涌水量为10m3/d,开采5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m3/d,最大涌水量为60m3/d。
3、山西省原平市石豹沟煤矿二沟井田:该矿为2006年资源整合后单独保留的生产矿井,属国有企业,2007年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722211,批准开采2、3、5号煤层,生产规模为15万t /a,井田面积为1.6449km2,开采标高1600~1200m,该矿原采用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机械负压通风,采煤方法采用长壁式开采,该矿为低瓦斯矿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空积水积气报告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
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山西克瑞通实业有限公司(公章)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
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文“关于长治市沁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原30万吨/年提升至90万吨/年,矿区面积、开采煤层均不变。
现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以晋煤整合办核【2006】15号文批复,由沁源县王陶乡凤凰台煤炭有限公司和沁源县王陶乡东沟煤矿整合而成。
重组整合后,该矿至今一直处于基建。
重组整合前,各矿已对1、2号煤层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开采,为了详细了解各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本次工作在矿方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对各煤矿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各煤矿生产情况
1.山西沁源凤凰台煤矿
2006年山西省资源有偿使用兼并重组整合,该矿为设计能力21万t/a的基建矿井,井田面积为1.2768km2,,批准开采1、2、3、6、9+10、10下、11、11下号煤层,持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4年9月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400000431108,有效期限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
矿井21万t/a建设有三条斜井,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筒特征见表7-1。
在主斜井见2#煤处建有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及主、副水仓。
在1号和2号煤层分别形成一个长壁回采工作面,并进行了短时间的试生产。
2007年7月,矿井因30万t/a改扩建手续不全,被停工、停建。
到2008年3月份,矿井30万t/a改扩建手续批复后,矿井建设没有启动,一直到今天,矿井一直处于正常通风、排水状态。
2.山西沁源东沟煤矿
该矿建于1984年,属王陶村办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t/a,持有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321893,批准生产规模3万t/a,批准开采1、2号煤层,井田面积0.4946km2。
该矿采用一对斜井开拓。
在2号煤进行生产,采煤方法为倾向长壁,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瓦斯等级鉴定为低沼气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9.7m3/t,绝对涌出量0.81m3/min。
巷道中水不大,经矿方实测矿井涌水量为30m3/ d。
二.采空区分布情况
重组整合前各矿经过多年开采,井田内1、2号煤层资源量已开采不少,形成大量面积不等的采空区吗。
另外,在井田西北部还发现2对废弃的小窑,也分别对该处1、2号煤层的露头进行深入的挖掘,形成小窑破坏区294390m2。
三.采空积水区分布情况及积水量
根据本次调查,井田内各煤矿采空区分布较少,其中部分采空区因有泄水巷道连通,其采空区内积水可顺泄水巷道渗出流向其它低凹巷道处排出地表,而部分采空区则因无泄水巷道连通,采空内积水无法排出而聚集于低凹处形成积水。
经与矿方共同调查和分析,井田内1、2号煤层相距仅23.37-25.14m,推断1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透过2号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渗入2号煤层采空区,故1号煤层采空区存在少量积水。
初步查明,井田内1号煤层共分布积水区1处,为原小窑破坏
区积水,另外井田外原东盛煤矿存在采空积水区一处。
井田内2号煤层共分布积水区3处,另外井田外存在4处采空区,其中,原东盛煤矿1处,原小岭沟煤矿3处。
对于上述采(古)空区积水,本次采用《矿井安全手册》中老空区
积水计算公式,进行了积水量估算,采用公式如下:
估算公式: Q=α
cos F M K ⋅⋅ 式中:Q 为采空区积水量(m 3)
F 为积水区面积(m 2)
M 为煤层采空厚度(m)
K 为积水系数,本次取K=0.30
估算结果详见采空区积水量估算结果表。
采空区积水量估算结果表 煤层 积
水区编号 积水区位置
积水区 面积 (m 2) 煤层 厚度 (m) 积水 系数 煤层 倾角(°) 积水量 (m 3) 备注 1 1 原东盛煤业公司采空区
11800 0.96 0.30 7 3424 相邻矿 2 小窑采空区
80000 0.96 0.30 7 23213 本井田 小计 91800 26637 2 1 原东盛煤业公司采空区
15125 0.72 0.30 7 3337 相邻矿 2 原小岭沟煤业公司采空区
3500 0.79 0.30 6 834 3 原小岭沟煤业公司
3250 0.79 0.30 6
774
采空区 4 原小岭沟煤业公司采空区 2600 0.79 0.30 6 620 小计 24475 5565 5 本矿井 8544 0.78 0.30 7 2014 本井田 6 6932 0.75 0.30 7 1571 7 14175 0.75 0.30 7 3213 小计 29651 6798 合计 54126 12363
四.采空区积气情况
由于采空区长期处封闭状态,采空区残留煤柱和顶底板岩石裂隙
中残存的瓦斯气体不断释放和逸散到采空区内。
经长期集聚,采空区内应存有一定量的瓦斯气体。
因此在临近采空区开采时应防范采空区内积气外泄造成危害。
五.火区情况
据调查,重组整合前各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均未发生过煤自燃现象,
井田内现无火区分布。
六.相邻煤矿开采情况
据调查,本井田北与原沁源东盛煤业有限公司为邻,南与原沁源
小岭沟煤矿为界,现2个矿分别被山西潞安集团东盛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沁源康伟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整合。
井田西北部有2个小窑,均已关闭。
井田北部山西潞安集团东盛煤业有限公司已对1、2号煤层进行开
采,形成大小不同的采空区。
经本次调查,查明东盛煤业1号煤、2号煤采空区各一处,积水量分别为3424m 3、3367m 3。
井田南部山西沁源康伟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原小岭沟煤矿)对2
号煤层进行不同程度的开采,形成大小不同的采空区。
经过本次调查,查明小岭沟煤矿2号煤采空区3处,积水量分别为834m3、774m3、620m3。
井田内对1、2号煤存在不同开采。
经过本次调查,查明2号煤层采空区积水区3个,积水量分别为2014 m3、1571 m3、3213 m3。
查明了1号煤层小窑破坏区积水区1个,积水量为23213 m3。
总之,查明了井田内西北角及相邻北部东盛煤矿、南部小岭沟煤矿存在采空积水区;查明了井田内1号煤层存在小窑破坏区积水区,并估算了积水量,建议矿方在其附近开采或在采空区、小窑破坏区下部煤层开采时,要注意积水区水沿导水裂隙带渗入下层工作面,做好预防及安全工作。
七.结论
经本次调查,查明了本井田及周边矿井采(古)空区积水情况和积气情况,查明井田内现无火区分布。
八.存在问题和建议
由于采空区积水、积气为动态变化过程,本次调查的采空区积水、积气情况只反映目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开采范围的扩大,采空区积水范围会不断扩大,积水量也会不断增加。
因此,建议该矿在今后开采中应随时调查探测本矿和邻矿采空区积水、积气情况,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