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产权交易:新的庞氏骗局
中国艺术市场十大黑幕

中国艺术市场十大黑幕2012年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市场的黑幕年,大量中国艺术市场的黑幕集中爆光重挫中国艺术品市场,致使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缩水50%。
艺术市场黑幕大量曝光之后,操控中国艺术市场的艺术资本的神秘黑纱被揭开。
所有黑幕的核心都指向了支撑中国艺术市场虚假繁荣的3个基础:1,腐败贪官和国企高管庞大的贪腐黑金洗钱是中国艺术市场天价泡沫的始作俑者。
2,中国艺术市场的利益链条核心由腐败贪官和国企高管和跨国洗钱组织操控,拍卖公司、美术调查,引起《纽约时报》德国《世界报》等媒体的报道和关注。
在这次查税风波中,大型拍卖行如苏富比(Sotheby's)和佳士得(Christie's)也被要求在调查过程中予以配合。
1,中国艺术洗钱历史艺术品查税直接扯下了中国艺术品泡沫市场的遮羞布,中国艺术市场泡沫的最大动因来源于洗钱。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中国每年洗钱总额占经济总量的2~5%,中国每年有1~2.5万亿的洗钱需求。
2004年7月,中国成立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监控金融机构的大额和可疑交易,2006年,中国出台《反洗钱法》。
传统洗钱途径风险暴涨之后,中国洗钱从金融机构迅速转移到艺术品、文物、古董、红木、翡翠玉石等较为隐蔽的洗钱渠道,从2005年开始,中国艺术品价格因为洗钱的泛滥而暴涨。
通过地下钱庄进行几千万内的小额洗钱的手续费是3~5%,一般从深圳地下钱庄洗钱到香港每天规模只有2000~3000万,数十亿元以上的洗钱一般通过跨国洗钱组织进行,手续费大概是10%左右。
一般涉华的跨国洗钱组织都有国企背景,通过在海外和香港成立子公司,利用国内资本对外投资和吸引国外资本到中国投资的双向资本通道来隐藏巨额黑金的流通。
2,艺术洗钱手续费与避税通过艺术品洗钱的手续费不会超过10%,一般在5%左右,艺术品的实质交易价格就作为洗钱手续费的一部分,一般在3%以内,为了控制洗钱手续费的成本,利用艺术品洗钱就必须将洗钱的艺术品价格提高30~100倍来交易,当然是艺术品提价越高,洗钱手续费成本就越低。
艺术品交易--洗钱的天堂与避税的高招(老会计人的经验)

艺术品交易--洗钱的天堂与避税的高招(老会计人的经验)根据Amma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比2011年总成交额下降了约50%,总成交件数和上拍量下降约20%,2013、2014年略有回升,2015年大幅下降。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洗钱和反洗钱的斗争数据,中国从2006年出台《反洗钱法》,传统的洗钱途径被遏止之后,中国洗钱从经融机构转移到艺术品交易,因此,2008年到2011年中国艺术品成交数据飞一般的上升,但经过2012年中国政府开启的艺术品查税风波导致2012年艺术品成交数据大幅下跌,这些事件背后影射出的是艺术品交易已经沦为洗钱的天堂。
近几年国内外拍卖市场中,中国作品的成交额不断刷新天价,吴冠中的作品《周庄》也在香港保利拍出了2.36亿港币刷新了中国油画拍卖的新纪录;2015年3月,刘益谦以1402.6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8690万元)拍得一件历经600多年历史的明代佛经,许多赝品或者疑似赝品都拍出惊人的高价,这些都涉嫌洗钱。
(以下信息来自相关媒体报道)在2012年艺术品查税风波曝光了艺术市场的大量黑幕,艺术品交易的逃税、避税丑闻也公之于众。
2012年4月6日IFAS艺术运输公司的高层被海关方面控制2012年4月8日北京诺亚艺术品运输公司负责人李某和部门经理被海关请去协助调查2012年4月13日原定出席安德鲁·怀斯重要展览的上海某著名藏家被海关约谈突然意外缺席2012年5月8日《HI艺术》主编伍劲与民生美术馆何炬星被警方带走2012年5月17日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宇杰被拘这些洗钱和逃税、避税的黑幕都指向3个基础:1.贪腐资金转移和黑金洗钱是中国艺术市场天价泡沫的罪魁祸首。
2.中国艺术市场的利益链条核心由贪腐集团和跨国洗钱组织操控,拍卖公司、美术馆、画廊等只是被操控的工具。
3.艺术品本身并不具备实质性的经济价值,其获利来源于类似传销性质的庞氏骗局。
一、艺术品洗钱。
骗局升级:购画返还式理财靠谱吗

骗局升级:购画返还式理财靠谱吗作者:来源:《收藏界》2015年第08期近日,重庆臻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臻纪”)法定代表人马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重庆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据了解,重庆臻纪以字画销售、认购收藏、代为保管、委托销售为幌子,以承诺年利率22%至34%投资回报为诱饵,吸纳客户资金,其行为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类似的融资手段在国内艺术品行业中并不是个案,由于艺术品市场机制和环境尚不完善,使得融资骗局有机可乘。
“升级版”骗局“加价回购”、“保值回购”、“增值回购”之类的“回购”式艺术品投资理财模式其实并不新鲜。
不过,重庆臻纪的“预付订金+原价回购”堪称升级版模式。
今年初,重庆警方接群众举报,反映臻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重庆臻纪以字画销售、认购收藏、代为保管、委托销售为幌子,以承诺年利率22%至34%的投资回报为诱饵,在2013年至2014年5月间吸纳客户资金达3亿余元。
大致过程为,投资者须先在重庆臻纪购买一幅字画成为会员,所购字画可以自己收藏也可以委托臻纪销售,但委托销售的藏品必须价值在2万元以上。
如果半年时间未能成交,重庆臻纪可以向收藏者支付画作原价一定比例的“定金”,来对画作进行锁定,并在合同到期后以原价进行收购。
重庆臻纪将签约艺术家的字画价格虚标了10倍甚至几十倍,有的甚至假冒艺术家的名义进行推销。
可想而知,这样的字画很难如期售出,对此重庆臻纪的员工表示公司背后的“团购方”会收购这些画作,但他们在与投资者签订的委托销售合同中并未提及此事。
随后公安机关发现,马某某等人承诺的所谓“第三方团购增值”,系虚构的第三方公司,并无任何真实字画交易,实际是用后签约者的资金支付前签约者定期分红,其非法吸收的巨额资金大部分被挥霍。
增加了判定难度据了解,重庆臻纪是一家注册资本500万元的企业。
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
揭秘骗子拍卖行艺术品公司的六大套路

揭秘骗子拍卖行艺术品公司的六大套路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收藏艺术品的人也逐渐变多起来。
收藏的类别也是五花八门:珠宝玉器、书画瓷器、钱币珍邮、文玩杂项等等。
收藏艺术品讲究以藏养藏,所以很多收藏爱好者都有出售自己手中宝贝的需求。
这种需求恰好被无良商家和诈骗团伙所利用,从2006年开始以古今通宝为首的各种收藏公司、拍卖公司、文化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
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揭露一下国内艺术品诈骗的手段和细节。
请收藏并发给您的家人朋友,以防上当受骗。
一、直接收购很多藏家看到直接现金收购艺术品的广告,或者接到过类似的电话。
艺术品公司会让藏家直接带藏品过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直接收购。
但之前要求客户去指定的鉴定机构去做鉴定真伪后才收购,而鉴定机构不是这家公司自己开的“傀儡公司”就是相互勾结的三无诈骗鉴定机构。
二、保证金艺术品公司会和藏家讲有“买家”看中了某件藏品,需要在艺术品公司和所谓的“买家”见过交易。
“买家”看过后会表示想要购买,但以金额过高需要几天筹备资金为由暂缓交易。
艺术品公司会让双方都支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金额从三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当藏家支付了“保证金”以后,“买家”和艺术品公司就会用各种理由不继续交易并且将责任推到藏家和所持的藏品身上。
侵吞之前交付的大额“保证金”。
三、文化产业包文化产业包类型的艺术品欺诈更为复杂多变,名称各不相同。
这种欺诈模式结合了虚假股市大盘+艺术品欺诈+非法集资+偷换概念等多种模式。
将藏家的藏品估一个动辄上千万乃至上亿的高价,并将这庞大的虚高金额像股份一样拆分成数份。
向藏家宣称将收购这件藏品99%的产品股份,由藏家自己出钱持股1%。
四、退费合同这种诈骗形式和第一种拍卖服务费相似,也需要藏家支付各种前期费用。
但不同的是,这种艺术品公司会向藏家承诺一定卖到所预计的金额,如果约定时间内买不到指定金额,艺术品公司会全额返还前期费用,乃至双倍赔偿。
但是这本身就是一种非法集资的庞氏骗局,到一定的时间段公司会倒闭跑路,之前交付的钱就会血本无归。
触目惊心的“艺术品洗钱”手法和步骤

触目惊心的“艺术品洗钱”手法和步骤(1)艺术品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最便利的洗钱工具之一。
艺术品的价值认定没有权威机构也没有估价标准,可以轻易炒成天价.加之艺术品交易不透明,这些都决定了艺术品成为某些人洗钱工具的首选。
艺术品拍卖背后进行的洗钱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黑钱洗白。
例如,甲需要将数亿元黑金变成合法收入,那么就可以在市场上以10万元每张的价格购入艺术家乙的作品,再肆意炒作,将这批画作的价值炒成天价,并将画送拍,通过洗钱组织在不同的拍卖场安排不同的人用1000万元甚至更高的天价拍走,这些钱由甲的黑金来支付,这样黑金就以艺术投资的名义被洗白了。
二是贪污式洗钱。
假设甲手中可以操控1亿元公有资产,就可以成立艺术投资机构或美术馆。
接下来,甲就找到乙联手做局,将乙送拍的价值1000万元的艺术品炒至1亿元,那么多出来的9000万元就可以化公为私,由甲和乙协商分享.三是关联洗钱.有些天价交易并非买卖双方获益,而是为与之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关联方洗钱.甲提前一两年大量吃进艺术家乙的画,把黑金变成艺术品,然后由洗钱组织安排丙和丁联手为乙炒出一波上涨行情,接下来甲可以随时在拍卖场或画廊出售乙的作品,并将收益转移给关联方,达到洗钱的目的。
为了达到洗钱的资金获利最大化,一般用来洗钱的货价格要被炒高100倍左右,货的真实价格也就是作为洗钱的手续费的一部分了.有些洗钱交易可以分为真实交易和虚拟交易2部分,比如一个4.3亿的交易,真实交易部分是3000万,需要实际支付,虚拟交易是4亿,那么虚拟部分的4亿就是用来洗钱的。
如果文物被用来洗钱,拍卖行上的文物真伪并不重要,而且是假的更好,因为假的真实价格更加低,而减少洗钱的手续费。
如伪造的汉代玉凳2亿成交,假的宋徽宗千字文1亿成交,假的齐白石虾1。
2亿多成交,假的徐悲鸿油画7000万成交.由此可见,艺术品洗钱是个颇为复杂的勾当,有需求并能调动这么大规模资金的人并不多,主要是问题富豪、企业高管和腐败官员。
虚假艺术品交易诈骗如何辨别真伪艺术市场

虚假艺术品交易诈骗如何辨别真伪艺术市场艺术品交易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魅力与机遇的领域,但是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虚假艺术品交易诈骗问题也愈发突出。
如何辨别真伪成为了每一位艺术品爱好者和投资者的关切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几种常见的虚假艺术品交易诈骗手法以及辨别真伪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识别和避免艺术品交易诈骗。
一、虚假艺术品交易诈骗手法1. 伪造艺术家作品:诈骗者通过仿制、涂改、篡改等手段,以假乱真地出售伪造的艺术家作品。
他们可能会选择一些知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伪造,或是虚构一些从未存在的艺术家,以牟取不义之财。
2. 网络虚假交易: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诈骗者会在网上广泛宣传并销售虚假艺术品。
他们可能制作虚假的艺术品图片和描述,吸引买家下单并支付款项,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艺术品存在。
3. 过度夸大价值:诈骗者通常会夸大虚假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以此来吸引投资者购买。
他们可能会制造一些虚假的市场行情,以造成投资者抢购的心理,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二、辨别真伪的方法1. 谨慎选择交易平台:良好的交易平台通常会对所售艺术品进行严格的鉴定和验证,确保艺术品的真实性。
在购买艺术品时,建议选择有良好声誉和信誉的知名交易平台。
2. 观察作品细节:仔细观察艺术品的细节,包括颜色、构图、线条等,真实的艺术品通常具有细腻的工艺和高超的技巧。
同时,还可以比对作品与艺术家风格或时期的一致性,以确定其真伪。
3. 寻求专业鉴定:如果对艺术品的真伪存在疑虑,可以寻求专业鉴定机构或艺术品鉴定专家的帮助。
他们会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鉴定,给出专业的结论。
4. 研究市场行情:艺术品交易市场行情是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买家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讯和市场动态,了解当前艺术品市场的行情和热点,避免盲目投资。
5. 谨慎购买高价艺术品:对于高价艺术品的购买,更要谨慎小心。
建议与专业顾问或机构合作,进行多方面调查和了解,确保资金的安全和艺术品的真实性。
艺术品拍卖中的骗局和乱象丛生应该被监管吗

艺术品拍卖中的骗局和乱象丛生应该被监管吗艺术品拍卖中的骗局和乱象丛生应该被监管吗1、不要去做所谓的物理检测或者什么证书之类的,各位藏友留心了,请理解文物备案的意思,不要给一些不正当的公司蒙骗了,备案证书是在国家文物局认可盖的,不是盖着自己公司的章就正规了。
2、艺术品收藏、投资行业的黑幕,对北京“忠信方成”知假售假、安徽“汇德文化公司”欺诈性拍卖等不法行为予以曝光,具有积极的警世作用。
事实上,知假售假、欺诈性拍卖这两种手段,只是艺术品市场诸多骗局中的常见伎俩,在这个深不见底的圈子里,以非法牟利为目的的骗术比比皆是,道行浅的藏友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圈套。
而随着行业无序、诚信缺失状况益发加重,购买的风险也日益增大,一旦藏品价格超过10万元,付款之前一定要抱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八字方针”慎之又慎,避免上当受骗。
3、一些不正规的拍卖行、传媒公司会给藏家虚高估价后把藏品送往世界各地展览拍卖。
但大多数无法藏品实物报关出境,列如:新加坡,迪拜,美国,英国等等,只能图片,毫无意义!这种拍卖公司往往披着合法正规公司的外衣和资质,收费标准包括前期费用(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和后期成交后的佣金(8%~12%)。
但这样的公司后期费用只是聋子的耳朵,他们根本不需要成交后的佣金,因为他们骗取前期费用已经足够了,而且也根本成交不了。
4、艺术品容易跨国交易和转移。
国内用来洗钱的艺术品主要是油画、国画这些便于携带和转移的类型,并且容易进行更隐蔽的跨国操控,将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在两三年内从十几万元炒到几千万元。
这次查税风暴就爆出曾梵志在纽约拍卖场操控自己的作品价格,这让人怀疑,谁是他的幕后老板?他在为谁做局?5、电话沟通说公司老板高价收购,或着:图片找到买家高价收购,电话里说直接现金收购,前期一分钱不需要交钱就能交易了!非常狡猾!6、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在这劝告那些天天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无知之人,没有付出就没有得到,成天叫着要免费交易的人,你们用你那还算是大脑的东西想想,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很多年,就算他复活了,难道也会倒贴钱来帮你卖东西吗?那些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黑心的人,你们要么就穷一生,要么就是注定养活马扁子的“好心人”!想要真正卖掉手里藏品的朋友们,特别是那些资金不是很宽裕的人,我建议你们脚踏实地的安安稳稳卖藏品,卖个实在价格改善下你的生活或者再投入到古玩艺术品投资收藏的市场里去以小搏大,赚取更多的钱,这才是正道,王道!7、古玩古董其实是无价的,但主要看卖给谁,喜欢的人有那个经济实力,花多少钱都愿意,不喜欢的人价格再低也不会去买。
数万收藏爱好者被“鉴宝公司”忽悠

法治在线·案件聚焦42法治在线数万收藏爱好者被“鉴宝公司”忽悠文/顾健代卖藏品是假,骗取服务费是真自己手里的古董值多少钱?如何找到古董买家?这是令许多藏品爱好者非常头疼的问题。
藏品爱好者许琪偶然上网发现有专门帮助鉴宝和推销藏品的公司,慕名上门咨询后,得知自己的藏品很值钱,于是交了1.3万元的服务费,委托对方帮忙推销。
然而在约定的服务期限届满后,许琪却被告知藏品尚未卖出,并且服务费不能退还。
据查,类似许琪这样被忽悠的藏品爱好者在全国有几万人。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么多人委托鉴宝公司拿到展销会上拍卖的上万件藏品,竟然一件都没有成交!这些受害人在网上签约的两家鉴宝公司分别叫江苏旭宝轩艺术品有限公司和江苏亚中艺术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中公司”),分别于2013年和2019年注册成立,注册成立这两家公司的都是江苏滨海人徐旭成。
这两家鉴宝公司的实体店看上去都很正规,配备了前台、业务部、人事部和咨询处。
其中咨询处就是核心的鉴定部门,主要职责就是负责艺术品鉴定以及与客户沟通。
事实上,徐旭成开这两家公司的目的是打着私人藏品交易或拍卖的幌子骗取客户服务费。
其营销模式就是打时间差,在约定期内组织拍卖,期满无论是否成交,客户都需支付服务费。
为吸引客户,两家公司在互联网上投放了广告,客户有需求要联系公司时,可以通过网上留言的方式。
公司业务员看到客户留言后,便会主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客户,并故意抬高藏品的价格,以吸引客户上门进一步“勾兑”。
一旦客户拿着藏品到公司来,业务员便会同所谓的鉴定师、评估师,按照公司编排的固定话术诸如“藏品罕见、稀有、价值高”之类的话,肆意抬高客户藏品估价,提升客户期许。
同案犯曾江涛(另案处理)事后供述称,客户拿来的藏品价值大多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很少有价值上万元的。
但公司的“鉴定师”会通过让客户翻阅公司拍卖年鉴中对应的藏品,令客户将自己的藏品和年鉴上的藏品形成对应关系,估价自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品产权交易:新的庞氏骗局 2012年01月16日15:15 艺术界漫画文化产权交易所成立的初衷是想架构起文化与资本对接服务平台,为文化产业打通更广泛的融资渠道,为各类出资主体进入文化产业提供便捷、规范、有效的服务和支持,并以期用这种区别于传统艺术品市场交易产权的模式吸引艺术品收藏者和投资者参与其中,但从2009年至2011年各家文交所操作实践的效果却与文化产权交易所成立的初衷有点背道而驰。
艺术品类证券化,靠谱吗?2009年6月、9月、11月,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微博)相继成立。
进入2010年,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广州文化产权交易所、广州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也先后挂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成立和正在筹备成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已有20余家,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
目前,国内文化产权交易模式都是建立在将挂牌艺术品资产包进行“权益拆分”基础之上的。
所谓的“权益拆分”就是将一件实物的所有权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种收益进行拆分,投资人可以通过认购拆分的份数,来获得投资标的物部分所有权和相关权益,从而也就获得了基于这些权益所带来的当期或长远的收益。
投资者可以申请购买被拆分成若干份等值股份,通过购买的份额也就等于获得了该物品相应比例的所有权。
投资者可以通过文交所的平台定期交易手中持有的份额,从而获得资产增值的回报。
一个资产包的上市挂牌交易的流程如下:艺术家作品的发行代理商将一件或多件艺术品组合成一个资产包,向文交所提出产权交易申请,然后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资产包作品进行真伪和价格评估,之后交由文交所上市委员会审核,保险公司承保作品,发行代理商对拟上市交易艺术品进行路演,最终发行代理商在文化产权交易所平台上公开发售产品。
2010年7月,中国第一个基于权益拆分模式的艺术品资产包—深圳文交所1号资产包正式推出,该资产包将画家杨培江的12件作品打包作价200万元上市,资产包被拆分成1000份,每份价格2000元,挂牌认购。
2010年12月,上海文交所推出的资产包是艺术家黄钢创作的“红星和箱子系列”作品,2011年1月,天津文交所将画家白庚延作品《黄河咆哮》和《燕塞秋》挂牌上市,2011年5月,成都文交所推出了当代艺术家钟飚的23件作品,组成资产包进行发售。
这四家在具体操作上又有所不同。
天津文交所的模式面向大众,投资门槛很低,采用“T+0”的方式,即标准类证券化模式对资产包的作品进行买卖,当天买入的份额在当天就可以卖出。
而上海和深圳两地的文交所却不是这样类证券化的方式,并且发售的资产包拆分数较少,面向特定的客户群体发售,并且参与投资的门槛较高。
天津文交所的这种将作品进行类证券化的方式遭到的诟病最多。
2011年1月上市的画家白庚延作品《黄河咆哮》和《燕塞秋》经两家机构评估,估价分别定为600万元和500万元,按照份额交易模式这两件作品分别被拆分成600万份和500万份,每份为1元。
投资者申请的资金门槛只要5万元,最低可以申购1000份。
据统计,这两幅画作份额申购的资金总量超过了2000万元,中签率为40%。
这两件作品上市首日涨幅就超过了100%,并且在上市短短两个月之内,这两件作品每份的交易价就暴涨到了每份17元,产生了17倍的净回报率。
如果按照每份17元的价格计算,白庚延的作品《黄河咆哮》的市值已经突破亿元。
而在公开的拍卖市场上,白庚延目前拍卖价格最高的一件作品《千峰接云图》(2005年作),成交价是392万元。
迄今为止,白庚延作品也只有4件作品的成交价格在百万元之上。
变成份额交易之后,很多业内专家学者认为白庚延作品市值突破亿元显得颇为滑稽和不符合常理。
天津文交所在3月份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不断地修改交易规则更引起媒体的关注和投资者的极大不满。
截止到9月2日,《黄河咆哮》价格为3.05元,《燕塞秋》为3.04元。
这令不少前期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2011年3月,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被迫暂停交易。
在经过三个月的业务调整之后,2011年7月29日天津文交所第三批上市作品包括了当代油画家杨飞云作品《生命祭》、《百合花》、翡翠珠链2个资产包上市,但30日这两个资产包便跌破了发行价。
这个现象也充分反映出投资者对这种模式的谨慎态度。
深圳文交所也在2011年3月份停牌,8月22日才重启产权交易。
文交所,好还是坏?几年前,北京华辰拍卖(微博)公司董事长甘学军(微博)在上海、深圳两家文交所还没有挂牌时候,曾参加过一次关于“艺术品步入产权交易化”的可行性研讨会,在很多与会人员表示怀疑的时候,他对于文交所的成立是持欢迎的态度的,甘学军认为文交所的门槛较低,普通买家可以选取一件的部分“股份”来拥有,主观意识是为了投资,这与传统“有多少钱买多少货”的拍卖不同。
文交所的出现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艺术品行业,艺术品行业的“蛋糕”被不断做大,那么参与其中的每个成员所分得的份额也相应会增大,但他也认为目前文交所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没有解决,其中包括缺乏权威的评估体系来定价,也并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监管。
北京匡时(微博)拍卖的董国强(微博)也认为文交所不会让拍卖公司的藏家流失,相反会对整个艺术品行业的群众基础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目前各个文交做资产包获取方式不同,有的从艺术家手中征得、有的从画家家属手中征得,有的从与艺术家合作的画廊获得。
因此画廊在不同文交所的作用和地位都有所不同。
在深圳文交所的模式中,画廊的参与很重要,画廊负责为交易商提供艺术家优秀的作品变成资产包,并通过对艺术家的持续经营,保障艺术家作品市场的稳定。
例如深圳文交所第一个资产包—杨培江作品的代理画廊宏宝斋画廊总经理张宏就认为:“深圳文交所的交易模式对画廊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广告效应。
在文交所进行公开的市场交易,可以起到对艺术家和画廊的宣传作用,引起大众对艺术家的关注,更好地挖掘作品的艺术价值;第二,融资作用。
文交所为画廊提供了一个融资平台,可以解决画廊的资金问题;第三,对艺术品交易的规范作用。
”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已经发行了当代艺术家钟飚作品的资产包,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正在筹备发行当代艺术家徐唯辛作品的资产包。
艺术家的作品在文交所上市交易可以提高艺术家在公众范围内的知名度,艺术家的作品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白庚延。
白庚延属于天津地方名家,此前并不被广泛熟知,但经这次作品上市之后其个人社会认知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
徐唯辛在接受《艺术市场》杂志采访时就表示:“艺术家不应该一味迎合市场,但是艺术作品又要市场化,因此艺术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市场监管、制度等各方面要健康,社会舆论也要有健康的氛围。
从总体来讲,艺术品金融化是一件好事,我个人作为艺术家是乐观其成的,希望艺术市场健康发展。
”3对于艺术家来讲,作品权益拆分并不会使艺术家作品像在画廊和拍卖公司那样真正被交易出去,这对艺术家来讲是没有任何损失的事情。
但客观来讲,艺术家让自己的作品在文交所进行交易也是把“双刃剑”,因为在文交所的平台上作品的价格波动会更透明,如果作品定价太高或者由于目前的交易规则所限导致上市作品交易价格的大起大落,反倒不利于艺术家作品未来的市场表现,难道艺术家不在意这样的风险吗?都是“拆分”惹的祸?即便排除上市资产包评估标准缺乏科学性与权威性等一系列技术性负面因素,天津、深圳、上海文交所究其本质都是做“权益拆分”。
但无论是风生水起的权益拆分还是以画廊、拍卖为主的传统艺术品交易模式,其现金流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投资带来的收入流,而非艺术品本身所内生的现金流。
换言之,如果没有收藏家或者投资者出更高的价钱把艺术品买走,该艺术品就无法产生出现金流。
艺术品产权拆分或是类证券化交易实际上是唯有投资者前赴后继地向上撮合竞价才能带来投资收入流,才有可能让前期艺术品产权拥有者获得溢价,而这无疑带有典型的庞氏金融特征。
最终,已经没有人关心究竟上市的是谁的作品,打包出售的艺术品被拆分成多少份,每份值多少钱,价格是否合理,这些交易中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已经可以被忽略不计,即只要有更高的出价者接手,这种产权交易的把戏就可以继续下去,售出者就得以获利退出,而其所获得的收益则取决于接盘者以何种价格购买艺术品的部分产权。
当然这其中充满不确定性,如果潜在的买家出价低于售出者的出价,那么交易将失败。
天津文交所不断的跌停就是这种不确定性真实的写照。
从本质上来讲,目前这种产权交易拆分出的是虚拟产权,而不是艺术品的实物产权,通过这种方式投资者根本不可能通过收购作品拆分出的绝大多数份额实现对作品的“控股”,想要真正获得作品的所有权按照现行交易规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作品实物产权的转让应该是文化产权交易所下一步合理的发展方向,否则,“产权拆分”就变成了击鼓传花的投机游戏。
并且,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有关部门对各地的文交所进行监管,而缺乏有效监管,投资者权益就得不到有效保证。
虽然,国务院正准备出台政策对文交所进行整顿,规范文交所的发展,这无疑对文交所未来的发展和保证投资者的权益都是一件好事。
但最后还是要提醒想参与艺术品产权交易的投资者,购买拆分成若干份的艺术品产权实际上你很难真正拥有一件艺术品,更获得不了收藏艺术品所能得到精神层面的享受,这完全是一种投资行为,并且它还不像看上去那么美!相关名词解释:庞氏骗局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旁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
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