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2017年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18

2017年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18

一.选择题11.()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

A.埙B.骨笛C.编磬D.编钟【答案】B【解析】出土于河南舞阳的贾湖骨笛被测定年代距今7920(±150)年,标志着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2.下列作曲家中,不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是()。

A.肖邦B.莫扎特C.贝多芬D.海顿【答案】A【解析】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3.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论著为()。

A.《论语》B.《乐记》C.《乐论》D.《吕氏春秋》【答案】B【解析】《乐记》是中国儒家音乐理论专著,是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的篇名他认为:“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4.“学堂乐歌”是我国音乐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产生于()。

A.新中国建立初期B.民国时期C.清末民初D.五六十年代【答案】C【解析】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开始于晚清的学堂乐歌,这些歌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以中文重新填词。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人,代表作有《送别》等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东北一带流行的一种走唱艺术形式的是()。

A.北方小调B.花儿C.二人转D.采花【答案】C【解析】二人转又称小秧歌、玩双艺、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的一种走唱类曲艺,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6.我国一般将听力损失在多少分贝(dB)以上者称为耳聋?()A.50B.60C.70D.80【答案】C【解析】我国一边将听力损失在70分贝以上者称为耳聋。

故C项为正确答案7.八度音程的频率比为()。

A.3:2B.1:2C.4:3D.6:5【答案】B【解析】当两音相差半音,那么高音的频率就是低音的约1.06倍。

当两个音相差一个全音,那么高音的频率是低音的1.06~2倍。

当两音相差1.5个全音,那么高音的频率是低音的1.06—3倍。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小学音乐——《放马山歌》一、考题二、考题解析小学音乐《放马山歌》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同学们听说过“泼水节”、“孔雀舞”吗?②你知道他们是属于我国的哪个地区吗?(2)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导入本节课的新课: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2.新课教授(1)初次聆听乐曲《放马山歌》,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进行绘画,将你听到的乐曲内容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聆听欣赏,你能感受出这首乐曲的风格特征是什么?”(3)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放马山歌》,并轻声跟随伴奏哼唱乐曲旋律。

(4)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提出演唱要求:①乐曲总共演唱4遍,请4组同学分别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舞蹈动作。

②演唱顺序是:同学们依照谱例,1、2、3组同学依次按照谱例要求按顺序演唱,第4组同学演唱时跳过1、2、3组同学的标记小节来演唱。

(5)加入乐曲歌词,并跟随钢琴伴奏,依照刚才的分组顺序进行再次演唱。

(6)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运用欢快、活泼的情感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3.拓展延伸(1)教师播放云南人民的生活场景视频,让同学们观察云南人民的生活习惯,并通过视频观察云南人民放马时的动作特征;(2)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3组,进行小组讨论,为整首歌曲编配舞蹈动作;(3)教师为同学们进行钢琴伴奏并演唱,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

4.总结作业学习演唱歌曲《放马山歌》,了解我国云南地区的民族音乐,了解云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56个民族是一家”的情感。

答辩题目解析1.为什么要求演唱第一段和第四段?【教学实施问题】【参考答案】因为本节课在教唱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反复记号”的运用原则。

在本首作品中,第1、2、3段的演唱顺序是一致的,而第4段演唱顺序与前三段的演唱顺序不相同。

2017年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

2017年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

2017年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一.挑选题11.低音谱号的中心位置应在()。

A.第四线上B.第三线上C.第二线上D.第一线上【答案】A【解析】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因其中心位置在五线谱的第四线F音的位置2.下列作品中,别是德国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的是()。

A.《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讲》B.《马捷帕》C.《英雄生涯》D.《唐璜》【答案】B【解析】交响诗《马捷帕》是李斯特的作品3.中世纪综合性的世俗音乐中有代表性的可首推()。

A.神奇剧B.奇迹剧C.礼仪剧D.喜歌剧【答案】C【解析】题目要求选出中世纪世俗音乐的代表,C项礼仪剧包含AB两项,D项为巴洛克阶段法国流行的喜歌剧。

故选C4.《阿诗玛》是长期流传于()人民之间的故事。

A.云南彝族B.云南纳西族C.广西壮族D.东北满族【答案】A【解析】《阿诗玛》是流传在云南彝族撒尼人民口额头的一支漂亮的歌,它充分体现了撒尼人民的日子适应和风俗人情5.琵琶曲《楚汉》的最早演奏者是()。

A.成玉B.汤应曾D.李云迪【答案】B【解析】汤应曾,邳州人,绰号“汤琵琶”,明朝万历年后的北方着名琵琶演奏家。

汤应曾早年随军在嘉峪、张掖、酒泉等地,熟悉军旅生涯,弹奏《楚汉》(即《十面潜伏》)时表现很深刻。

6.我国古代的音乐机构“乐府”是从()成为特意的音乐机构。

A.夏B.周C.秦D.汉【答案】D乐府是秦代开始创建,但真正成为特意的音乐机构是从西汉武帝时开始7.《诗经》中属于民间音乐部分的是()。

A.赞B.风C.雅D.颂【答案】B【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包括15个国家的民歌,“雅”普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多为古老的祭歌和舞曲小调终止四六和弦的低音是()。

音音音音【答案】D【解析】普通终止四六和弦基本上指此调式的I级和弦,它的五音算是终止四六和弦的低音。

d小调的I级和弦是d、f、a,它的五音是a,因此d小调终止四六和弦的低音是a9.()别是戏剧四个要素之一。

最新2017年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11

最新2017年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11

一.选择题1211.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

3A.南戏4B.昆曲5C.京剧6D.豫剧7【答案】8B9【解析】10昆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11122.莫扎特创作上最重要的领域是()。

A.歌剧1314B.交响曲15C.艺术歌曲16D.奏鸣曲17【答案】18A【解析】1920莫扎特的主要创作领域是歌剧。

他大部分时间都从事了歌剧创作,共写了2120余部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具代表性。

故A项为正确答案2223243.13世纪后,欧洲复调音乐艺术走向繁荣,()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复调音乐体裁。

2526A.奥尔加农27B.狄斯康特C.经文歌2829D.克劳苏拉【答案】3031C32【解析】注意题目“13世纪后”。

经文歌是从13世纪流行的克劳苏拉基础上形成的3334无伴奏复调音乐,是中世纪复调音乐的高峰。

可直接选出C项为正确答案354.虽然以山歌体裁为主,但又兼具号子和小调体裁特征的是()。

36A.田秧山歌37B.放牧山歌38C.信天游39D.山曲40【答案】41A42【解析】43田秧山歌在体裁上具有复杂性,虽以山歌为主,又兼具号子和小调的体裁44特征455.音有四种物理基本属性,在音乐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其中有两种属性46在音乐表现中更为突出,分别是()。

47A.音高和音量48B.音高和音色C.音高和音值4950D.音色和音值51【答案】C5253【解析】54音高决定音乐中声音的高低。

音值又称时值,决定音延续时间的长短。

所55以,音高和音值是音乐中最为突出的部分566.在合奏乐中,《平沙落雁》属于()。

57A.江南丝竹B.广东音乐5859C.福建南音60D.潮州弦诗【答案】6162D63【解析】64《平沙落雁》属于合奏乐中的潮州弦诗65667.湘剧属于()腔系。

67A.弋阳腔B.青阳腔6869C.高腔70D.梆子腔【答案】7172C73【解析】74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剧目以高腔、75乱弹为主768.《莱丽古力》是()民歌。

2017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4

2017小学音乐教师考试试题4
42.下列中的( )有大小之分。
A.一度音程
B.二度音程
C.四度音程
D.八度音程
【答案】
B
【解析】
自然音程有:纯一、四、五、八;增四、减五;大小三六、二七。可直接选出B项为正确答案
43.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文学作品( )开始的。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被缚的普罗米修》
D.《美狄亚》
20.以下不属于“八音”分类法的是( )。
A.金
B.石
C.玉
D.匏
【答案】
C
【解析】
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
21.下列歌唱家中,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是( )。
A.卡拉斯
B.迪里拜尔
C.卡鲁索
D.卡雷拉斯
【答案】
D
【解析】
世界三大男高音:卢恰诺·帕瓦罗蒂、普拉西多·多明戈、何塞·卡雷拉斯。玛丽亚·卡拉斯是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中国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卡鲁索的歌唱成就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是世界第一个把歌唱节目录制成唱片的歌唱家
一.选择题
11.下面哪个不属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B.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C.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D.提倡学科综合,完善评价机制
【答案】
D
【解析】
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17.劳动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歌曲,是我国民歌主要体裁之一。下列歌曲中不属于劳动号子的是( )。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小学音乐——《放马山歌》一、考题、考题解析小学音乐《放马山歌》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同学们听说过“泼水节”、“孔雀舞”吗?②你知道他们是属于我国的哪个地区吗(2)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导入本节课的新课: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2.新课教授(1)初次聆听乐曲《放马山歌》,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进行绘画,将你听到的乐曲内容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聆听欣赏,你能感受出这首乐曲的风格特征是什么(3)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放马山歌》,并轻声跟随伴奏哼唱乐曲旋律。

(4)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提出演唱要求:①乐曲总共演唱4 遍,请4 组同学分别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舞蹈动作。

②演唱顺序是:同学们依照谱例,1、2、3 组同学依次按照谱例要求按顺序演唱,第4组同学演唱时跳过1、2、3 组同学的标记小节来演唱。

(5)加入乐曲歌词,并跟随钢琴伴奏,依照刚才的分组顺序进行再次演唱。

(6)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运用欢快、活泼的情感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3.拓展延伸(1) 教师播放云南人民的生活场景视频,让同学们观察云南人民的生活习惯,并通过视频观察云南人民放马时的动作特征;(2) 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3 组,进行小组讨论,为整首歌曲编配舞蹈动作;(3)教师为同学们进行钢琴伴奏并演唱,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

4.总结作业学习演唱歌曲《放马山歌》,了解我国云南地区的民族音乐,了解云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 56 个民族是一家”的情感。

答辩题目解析1. 为什么要求演唱第一段和第四段?【教学实施问题】【参考答案】因为本节课在教唱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反复记号” 的运用原则。

在本首作品中,第1、2、3段的演唱顺序是一致的,而第4 段演唱顺序与前三段的演唱顺序不相同。

2017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017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017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答案】C。

解析:首先从题干可以得出这道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于基本乐理中常用记号与装饰音的使用。

其次用数字8写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表示移高或移低八度。

用记号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范围内的音移高八度。

用记号8-------记在五线谱下面表示移低八度。

2.【答案】B。

解析:首先从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于基本音乐术语的认识,其次我们了解到A选项ragtime为散板;B选项Andante为行板;cresc.为渐强;Grave为庄板,最后经分析得出正确答案为B。

3.【答案】A。

解析:首先从题干中得出题眼为#3与4之间的关系,其次:3到4之间为半音关系,#为升半音,所以#3=4,故,#3与4之间为等音关系,最后经分析得出正确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首先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曲式结构中带再现单二部曲式的了解,其次要清楚带再现单二部曲式的概念。

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B乐段的最后一个乐句一定要再现A乐段当中的任意一个乐句。

最后经分析得出C正确。

5.【答案】C。

解析:首先从题干中得出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和声连接法与旋律连接法的作用。

其次了解和声连接法,指两个和弦连接时,将和弦中的共同音保持在相同的声部内,没有共同音的和弦不能使用和声连接法。

这里的关键词为“共同音”。

我们可以看下A选项,以C大调为例,SⅡ56(462)与D2(4572)的共同音为“2”,故可以使用和声连接法;B选项TSⅥ(613)与S(246)的共同音为“6”,故也可以使用和声连接法;C选项T(135)与SⅡ(246)这两个和弦之间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没有共同音,故不可以使用和声连接法,只可以使用旋律连接法;D选项DⅦ7(7246)与D34(2457)之间的共同音为“2”与“4”,故可以使用和声连接法。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小学音乐——《放马山歌》一、考题二、考题解析小学音乐《放马山歌》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①同学们听说过“泼水节”、“孔雀舞”吗?②你知道他们是属于我国的哪个地区吗?(2)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导入本节课的新课: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2.新课教授(1)初次聆听乐曲《放马山歌》,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进行绘画,将你听到的乐曲内容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聆听欣赏,你能感受出这首乐曲的风格特征是什么?”(3)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放马山歌》,并轻声跟随伴奏哼唱乐曲旋律。

(4)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提出演唱要求:①乐曲总共演唱4遍,请4组同学分别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舞蹈动作。

②演唱顺序是:同学们依照谱例,1、2、3组同学依次按照谱例要求按顺序演唱,第4组同学演唱时跳过1、2、3组同学的标记小节来演唱。

(5)加入乐曲歌词,并跟随钢琴伴奏,依照刚才的分组顺序进行再次演唱。

(6)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运用欢快、活泼的情感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3.拓展延伸(1)教师播放云南人民的生活场景视频,让同学们观察云南人民的生活习惯,并通过视频观察云南人民放马时的动作特征;(2)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3组,进行小组讨论,为整首歌曲编配舞蹈动作;(3)教师为同学们进行钢琴伴奏并演唱,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

4.总结作业学习演唱歌曲《放马山歌》,了解我国云南地区的民族音乐,了解云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56个民族是一家”的情感。

答辩题目解析1.为什么要求演唱第一段和第四段?【教学实施问题】【参考答案】因为本节课在教唱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反复记号”的运用原则。

在本首作品中,第1、2、3段的演唱顺序是一致的,而第4段演唱顺序与前三段的演唱顺序不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1.低音谱号的中心位置应在()。

A.第四线上B.第三线上C.第二线上D.第一线上【答案】A【解析】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因其中心位置在五线谱的第四线F音的位置2.下列作品中,不是德国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的是()。

A.《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B.《马捷帕》C.《英雄生涯》D.《唐璜》【答案】B【解析】交响诗《马捷帕》是李斯特的作品3.中世纪综合性的世俗音乐中有代表性的可首推()。

A.神秘剧B.奇迹剧C.礼仪剧D.喜歌剧【答案】C【解析】题目要求选出中世纪世俗音乐的代表,C项礼仪剧包含AB两项,D项为巴洛克时期法国流行的喜歌剧。

故选C4.《阿诗玛》是长期流传于()人民之间的故事。

A.云南彝族B.云南纳西族C.广西壮族D.东北满族【答案】A【解析】《阿诗玛》是流传在云南彝族撒尼人民口头上的一支美丽的歌,它充分体现了撒尼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5.琵琶曲《楚汉》的最早演奏者是()。

A.成玉B.汤应曾D.李云迪【答案】B【解析】汤应曾,邳州人,外号“汤琵琶”,明朝万历年后的北方着名琵琶演奏家。

汤应曾早年随军在嘉峪、张掖、酒泉等地,熟悉军旅生涯,弹奏《楚汉》(即《十面埋伏》)时表现非常深刻。

6.我国古代的音乐机构“乐府”是从()成为专门的音乐机构。

A.夏B.周C.秦D.汉【答案】D【解析】乐府是秦代开始创建,但真正成为专门的音乐机构是从西汉武帝时开始7.《诗经》中属于民间音乐部分的是()。

A.赞B.风C.雅D.颂【答案】B【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包括15个国家的民歌,“雅”一般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多为古老的祭歌和舞曲小调终止四六和弦的低音是()。

音音音音【答案】D【解析】一般终止四六和弦都是指此调式的I级和弦,它的五音就是终止四六和弦的低音。

d小调的I级和弦是d、f、a,它的五音是a,所以d小调终止四六和弦的低音是a9.()不是戏剧四个要素之一。

A.演员B.剧本C.观众D.行动【答案】D戏剧四要素为:演员、观众、剧本、剧场10.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

A.音节B.音名C.音级D.音列【答案】C【解析】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11.以下是江南丝竹代表曲目的是()。

12.()是一种日本古典市民艺术,形成于17世纪。

A.歌舞伎B.甘美兰C.盘索里D.伦巴【答案】A【解析】歌舞伎是日本的古典市民艺术;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民族乐器,是传统印度尼西亚锣鼓合奏乐团的总称;盘索里是朝鲜曲艺的主要艺种,出现于18世纪:古巴伦巴是一种拉丁舞项目13.刘天华对中国近代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二胡音乐B.笛子音乐C.美学音乐理论D.琵琶音乐【答案】A【解析】刘天华最重要的贡献是二胡音乐,创作有10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闲居吟》《光明行》《良宵》《烛影摇红》《苦闷之讴》《悲歌》《独弦操》14.下列歌曲,不是由施光南创作的是()。

A.《祝酒歌》B.《边疆的泉水清又纯》C.《多情的土地》D.《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答案】B【解析】《黑三角》主题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由作曲家王酩作曲、王凯传作词15.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权编印的()。

A.《弦索备考》B.《神奇秘谱》C.《乐府传声》D.《溪山琴况》【答案】B【解析】《神奇秘谱》是明太祖之子朱权编纂的古琴谱集,是现存最早的琴曲专辑16.以下音乐家中都属于奥地利的是()。

A.巴赫、莫扎特、舒伯特B.海顿、莫扎特、舒伯特C.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D.海顿、贝多芬、舒伯特【答案】B17.音乐术语中,“atempo”在乐曲中表示()。

A.按原来速度进行B.较原来速度慢些C.恢复原来的速度D.较原来速度快些【答案】C【解析】节奏、速度:tempo;快节奏:fasttempo;慢节奏:slowtempo;主题速度:tempoI;回到原速:atempo18.下列属于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的是()。

A.《悲怆奏鸣曲》B.《1812序曲》C.《军队进行曲》D.《欢乐岛》【答案】B【解析】A项为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C项为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钢琴四手联弹作品;D项为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作品。

B项《1812序曲》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19.“三分损益法”中产生的大全音的音分值为()。

【答案】B把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就是所谓的“十二律”。

生律的方法不同,则所得到的十二律也就不同。

“三分损益法”所得到的十二律,是不平均律。

它所形成的古代大全音(204音分)比十二平均律的全音大,小半音(90音分)比十二平均律的半音小20.()的《第八交响曲》编制奇特,被称为“千人交响曲”。

A.马勒B.李斯特C.肖邦D.贝多芬【答案】A【解析】马勒的《第八交响曲》被称为“千人交响曲”21.下列()是德鲁克创造的歌剧。

A.《达芙妮》B.《伊菲姬尼在奥利德》C.《四季》D.《奥菲欧》【答案】B【解析】德鲁克是德国作曲家,歌剧是他的主要创作领域,他的代表歌剧有《伊菲姬尼在奥利德》《阿尔米德》等22.()是从身心两方面同时人手训练,学习用听觉感受音乐,用肌体和心灵感受节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

A.练习法B.创作教学法C.游戏教学法D.律动教学法【答案】D23.下面()为纯音程。

一1一5一7一7【答案】A【解析】只有一、四、五、八度音程可以构成纯音程。

A项为纯一度。

故A项为正确答案24.舒伯特是奥地利着名的()。

A.作曲家C.歌唱家D.演奏家【答案】A【解析】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25.达尔克罗兹是()音乐教育家。

A.德国B.瑞士C.英国D.捷克【答案】B【解析】迭尔克罗兹是瑞士的音乐家、教育家,提出“体态律动学教学法”2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酒歌是在民间喜庆之日饮酒时所唱的风俗歌曲,我国各民族都有,但名称不同B.蒙古族的民歌从音乐特点和风格上可概括分为长调和短调C.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是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D.冬不拉弹唱是民歌与哈萨克族弹拨乐器冬不拉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答案】C【解析】C项表述错误,应定义为山歌27.下列属于挪威民族乐派的是()。

A.巴托克B.格林卡C.格里格D.德沃夏克【答案】C【解析】巴托克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人物;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格林卡和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五人团(强力集团)”、柴可夫斯基是俄国民族乐派28.《青春舞曲》用的是()地区的音调。

A.蒙古B.西藏藏族C.新疆D.广西【答案】C【解析】《青春舞曲》本是一首新疆地区短小精悍的歌曲,后被王洛宾收录29.在和声小调中,由不稳定音级构成的增二度,其解决到稳定音级构成的音程为()。

A.大三度B.小三度C.纯四度D.纯五度【答案】C【解析】以a和声小调为例,不稳定音级构成的增二度是f-#g,解决到稳定音级e-a,是纯四度30.音乐进行的快慢称为()。

A.力度B.速度C.变化速度D.基本速度【答案】B31.《鳟鱼》是()的室内乐。

A.弦乐四重奏B.钢琴四重奏C.钢琴五重奏D.弦乐五重奏【答案】C32.《弥渡山歌》是()民歌。

A.陕西B.湖北C.云南D.四川【答案】C【解析】弥渡是云南省的一个县,《弥渡山歌》是云南省的花灯名曲33.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是()。

A.清唱剧B.歌剧C.交响曲D.钢琴曲【答案】B【解析】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34.歌曲《南泥湾》的曲作者马可还曾创作秧歌剧()。

A.《白毛女》B.《兄妹开荒》C.《牛永贵挂彩》D.《夫妻识字》【答案】D【解析】马可写了200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广35.威尼斯乐派的创始人是()。

A.帕勒斯特里那B.拉索C.维拉尔特D.班舒瓦【答案】C【解析】维拉尔特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乐派的创始人36.音乐术语中,“Moderato”用来表示()。

A.快板B.中板,C.急快板D.慢板【答案】B【解析】音乐术语中,“Moderato”表示中板37.音乐()是培养创作性人才的途径之一。

A.创作教学B.欣赏教学C.律动教学D.合唱教学【答案】A38.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家有着“少年风流倜傥、青年为人师表、中年皈依佛门”奇特人生经历的是()。

A.赵元任B.李叔同C.曾志志D.沈心工【答案】B39.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性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被誉为“()”。

A.钢琴诗人B.钢琴之王C.钢琴王子D.西方音乐之父【答案】B【解析】李斯特被誉为“钢琴之王”。

“钢琴诗人”是肖邦,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40.在五线谱中,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三线谱号,低音谱号又称()。

谱号谱号谱号四线谱号【答案】A【解析】高音谱号又叫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中音谱号又叫C谱号,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记在五线谱第四线上音是D宫调式清乐音阶的()。

A.变宫B.变徵C.清角D.闰【答案】C【解析】D宫调式清乐音阶的音阶是D、E、#F、G、A、B、#C、D。

G是第Ⅳ级音,是清乐音阶中的清角42.被誉为“圆舞曲之父”的是()。

A.莫扎特B.亨德尔C.贝多芬D.(老)约翰·施特劳斯【答案】D【解析】“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43.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它采用管弦乐的形式,加上简练的解说表现童话故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作者是()。

A.丁善德B.徐仪C.史真荣D.段时俊【答案】C【解析】《龟兔赛跑》是史真荣为儿童创作的一部音乐童话世纪意大利的音乐创作中,被称为“教会音乐的救星”的罗马乐派代表是()。

A.帕勒斯特里那B.维拉尔特C.安德拉·加布里埃利D.乔瓦尼·加布里埃利【答案】A【解析】罗马乐派以创作宗教音乐为主,帕勒斯特里那是该乐派的创始人。

他是教会复调音乐的救星,其宗教音乐作品肃穆纯净、匀称清新,节奏简洁而和谐,他还开创了无伴奏合唱的先例。

以乔瓦尼·加布里埃利为代表的威尼斯乐派的形成,不仅是创造最早的“呜奏曲”的乐派,更为器乐体裁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二.多选题11.舒伯特最着名的两部“声乐套曲”作品有()。

A.《天鹅湖》B.《胡桃夹子》C.《美丽的磨坊女》D.《冬之旅》【答案】CD【解析】AB两项均为柴可夫斯基的舞剧作品,故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