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主要灾害与预防讲解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灾害始终是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和企业正常生产的重大隐患。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矿井灾害,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
一、矿井灾害的类型及特点矿井灾害主要包括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火灾、水灾、顶板事故等。
瓦斯爆炸是煤矿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通常由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遇到火源引发。
其特点是破坏力极大,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煤尘爆炸与瓦斯爆炸类似,当煤尘浓度达到爆炸界限,遇到火源即可引发爆炸。
煤尘爆炸的危害不仅在于爆炸本身,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内因火灾是由于煤炭自燃引起,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外因火灾多由明火、电气火花等引起,发展迅速。
水灾是由于地下水涌入矿井,超过排水能力所致。
其特点是来势凶猛,可能造成矿井淹没。
顶板事故则是由于顶板支护不当或地质条件变化导致顶板坍塌,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二、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一)瓦斯爆炸预防1、加强通风管理,确保矿井内通风良好,使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安装瓦斯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瓦斯浓度,一旦超限立即报警并采取措施。
3、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对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进行定期检查。
4、杜绝火源,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防止电气火花产生;严禁在井下明火作业。
(二)煤尘爆炸预防1、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如喷雾洒水、煤层注水等,降低煤尘浓度。
2、定期清扫巷道和设备上的煤尘,防止煤尘堆积。
3、加强通风,将煤尘排出矿井。
(三)火灾预防1、加强对易燃物品的管理,严禁在井下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防止电气火灾。
3、对煤层自燃进行监测和预报,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四)水灾预防1、做好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掌握矿井周边的水文地质情况。
2、修筑防水堤坝和排水设施,确保排水能力满足要求。
3、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止透水事故发生。
(五)顶板事故预防1、加强顶板支护,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材料。
煤矿主要灾害及主要防治措施

1
尽快了解事故现场情况,为 制定救援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顶板继续 塌陷,如使用支撑柱、加固 顶板等。
对受灾人员进行疏散和安置 ,保障其生命安全和基本生 活需求。
冲击地压灾害应急救援措施
01
立即启动冲击地压灾害应急预案 ,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02
尽快了解事故现场情况,为制定 救援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解危措施
采取钻孔、爆破等方法释放煤岩体的压力。
卸压爆破
在煤岩体中爆破一定数量的孔洞,降低煤岩 体的冲击危险性。
冲击地压灾害应急预案
制定冲击地压灾害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冲击 地压灾害,能够迅速组织救援和撤离。
03
煤矿灾害应急救援措施
瓦斯灾害应急救援措施
立即启动灾害应急预案 ,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 援工作。
,遇火即会发生爆炸。
03
瓦斯泄漏还会导致人员中毒,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
水灾
水灾是煤矿中另一种 常见的灾害,主要由 地下水或雨水涌入矿 井引起。
水灾还可能引发其他 灾害,如瓦斯爆炸、 顶板垮塌等。
水灾容易导致淹没矿 井、损坏设备、冲走 人员等问题。
火灾
01
煤矿火灾也是常见的灾害之一, 主要由煤炭自燃、电气设备故障 等原因引起。
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新装备应用
推广应用新型的矿山机械设备、安 全防护装备和智能化监测监控系统 等,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
绿色开采技术推广
积极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产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提升矿山可持续发展水平。
感谢观看
TH
在采煤前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地 下水的分布和水量。
五大灾害预防措施和矿井事故应急处理计划

五大灾害预防措施和矿井事故应急处理计划一、灾害预防措施:1. 地质灾害预防:在矿井选址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评估,确保矿井建设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
同时,定期进行地质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2. 水害预防: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细致的水文地质勘察,了解矿井周边地下水位和水流方向。
在矿井运营期间,定期检查矿井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有效。
另外,加强矿井附近水源的保护,防止水质污染。
3. 瓦斯灾害预防:矿井中瓦斯的积聚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为了预防瓦斯灾害的发生,必须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瓦斯积聚的迹象。
同时,加强通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确保矿井中的空气流通,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此外,加强瓦斯检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提高瓦斯检测的准确性。
4. 火灾预防:矿井中存在着火灾的隐患,如电气设备故障、矿井中的可燃物质等。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必须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及时处理潜在的火灾隐患。
此外,建立完善的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报警和进行灭火。
5. 爆炸灾害预防:矿井中存在着爆炸的危险,如煤尘爆炸、瓦斯爆炸等。
为了预防爆炸灾害的发生,必须加强爆炸隐患排查,采取措施防止煤尘和瓦斯的积聚。
此外,加强瓦斯和煤尘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爆炸的发生。
二、矿井事故应急处理计划:1. 应急组织:建立矿井事故应急指挥部,明确应急组织的职责和人员,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进行。
指挥部应包括矿长、安全主管、救援队伍负责人等。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矿井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救援行动等。
演练过程中,要模拟真实情况,提高应急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事故报警:矿井中应设立多个报警装置,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
报警装置应包括声光报警器、呼叫器、应急电话等。
此外,还应建立与当地应急机构的联系,确保能够及时获得援助。
煤矿五大灾难的征兆与预防

煤矿五大灾难的征兆与预防——煤矿安全,警笛长鸣。
煤矿生产一般是地下作业,除了工作环境的恶劣,工作地点经常移动外,还要随时受到矿井瓦斯、煤尘、矿井火灾、矿井水灾和冒顶等五大自然灾害的惊扰,其中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最常发生的灾难事故。
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管理,防治灾难事故的发生,是关系到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大事。
第一大灾难:冒顶(顶板事故)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等事故。
顶板事故,冒顶前的预兆:1、响声。
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木支架会发生劈裂声,紧接着出现折梁断柱的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会发出很大响声。
有时也能听见采空区顶板断裂的闷雷声。
2、掉渣。
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会出现顶板掉渣的现象。
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
在人工顶板下,掉下的碎矸石和煤渣更多,这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
3、片帮。
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的松软,片帮煤比平时多。
4、裂隙。
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
若裂隙加深加宽,说明顶板继续恶化。
5、脱层。
顶板冒落前,往往出现脱层现象。
检查脱层要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顶板发出“空空”的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层。
6、漏顶。
破碎的伪顶或者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之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或者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
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使得棚顶托空,支架松动,顶板岩石继续冒落,就会造成没有响声的大冒顶。
顶板事故的防治技术措施:1、局部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在采煤过程中发生局部顶板事故大多是由于采煤过程中悬漏破碎顶板得不到及时支护;或虽及时支护,但因支护方式不正确和支护质量不好;或对顶板情况未经查明,未采取针对性措施而造成的。
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做好顶板破碎的预测预报;合理选择工作面推进方向;减少空顶面积和采取正确的支护方式,加强地质工作等。
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及应急措施矿井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和灾害。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正常运行,预防和应对矿井主要灾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一、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措施1. 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瓦斯是矿井中常见的可燃气体,一旦积聚到一定浓度,就会形成爆炸的条件。
为了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矿井应采取以下措施:- 安装瓦斯检测仪器,定期检测瓦斯浓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加强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保证矿井中的空气流通,及时排除瓦斯积聚。
- 严格控制火源,禁止在易积聚瓦斯的区域使用明火和电器设备。
- 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瓦斯爆炸危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 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煤尘是另一种常见的可燃物质,当煤尘积聚到一定浓度时,也会形成爆炸的条件。
为了预防煤尘爆炸事故,矿井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煤尘的湿化处理,减少煤尘的扬尘和积聚。
- 定期清理矿井中的煤尘,防止煤尘积聚到危险浓度。
- 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效果,保持矿井中的空气清新。
- 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煤尘爆炸危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 矿山火灾事故的预防矿山火灾是指矿井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可能由于电气设备故障、火源引发或其他原因引起。
为了预防矿山火灾事故,矿井应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矿井中的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易燃区域使用明火和电器设备。
- 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及时发现和扑灭火灾。
- 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火灾危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矿井主要灾害的应急措施1. 矿井透水事故的应急措施矿井透水事故是指矿井中发生的水涌、水突等事故,可能导致矿井内部水位上升、矿工被困等情况。
在发生矿井透水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立即启动矿井透水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
- 封堵透水源,阻止水涌进一步扩大。
地下矿山灾害及防治技术(三篇)

地下矿山灾害及防治技术地下矿山灾害是指在地下矿井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和灾害,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顶板坍塌、矿井水灾等。
这些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矿井设备损坏、采矿生产受阻,甚至导致整个矿井的关闭。
为了防止和减少地下矿山灾害的发生,矿山防治技术必不可少。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下矿山灾害及其防治技术。
1. 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是地下矿山中常见的灾害之一。
煤矿瓦斯主要由甲烷组成,是一种易燃气体。
当煤矿中的瓦斯浓度超过特定范围时,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排瓦斯技术:通过排放瓦斯,减少煤矿中瓦斯浓度,降低爆炸风险。
- 通风技术:合理设计和管理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中空气流通,有效控制瓦斯浓度。
- 火源控制技术:采取防火措施,减少火源的发生和存在,如使用防爆设备、加强火源管理等。
2. 煤尘爆炸煤尘爆炸是地下矿山中的另一种常见灾害。
煤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状固体物质,具有易燃性和爆炸性。
当煤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遇到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
为了防止煤尘爆炸,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煤尘控制技术:通过湿式喷雾等方法控制煤尘的扬尘和积尘,减少煤尘的堆积和浓度。
- 防火技术:加强火源管理,使用防爆设备,如防爆电器、防爆灯具等。
- 标记技术:在矿井中设置标记,提示工人注意防火和防尘。
3. 顶板坍塌顶板坍塌是地下矿山中常见的顶板事故之一,出现顶板坍塌会对矿山施工和人员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为了防治顶板坍塌,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采用支护技术:采用支护技术对矿井顶板进行支撑和加固,如锚杆支护、拱形支护等。
- 顶板预紧技术:通过预紧顶板,提前消除顶板变形和裂缝,减少顶板坍塌风险。
- 顶板监测技术:采用顶板监测设备对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顶板变形和裂缝的迹象,做出相应的处理。
4. 矿井水灾矿井水灾是地下矿山中最常见的灾害之一,当矿井中的地下水突然涌入,会造成矿井的淹水和倒塌。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一、引言矿井灾害是指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和灾害,包括瓦斯爆炸、矿井火灾、顶板坍塌等。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制定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二、矿井灾害预防措施1. 瓦斯爆炸预防措施瓦斯爆炸是矿井中最常见的灾害之一。
为了预防瓦斯爆炸,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瓦斯检测和监控,安装高灵敏度的瓦斯检测仪器;(2)定期进行瓦斯抽放,保持矿井内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3)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畅通。
2.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矿井火灾是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之一。
为了预防矿井火灾,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易燃区域使用明火;(2)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3)配备灭火器材和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3. 顶板坍塌预防措施顶板坍塌是矿井中常见的灾害之一,可能导致矿工被埋压和生命危(wei)险。
为了预防顶板坍塌,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顶板支护和巷道加固工作,确保矿井巷道的稳定性;(2)定期进行巷道检查和测量,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松动和变形情况;(3)加强矿井巷道的排水工作,防止水分对顶板的侵蚀。
三、矿井灾害处理计划1. 矿井灾害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在矿井灾害发生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括:(1)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矿工疏散和自救;(2)即将报警并通知相关救援部门;(3)组织救援人员进行灾害现场的救援工作。
2. 矿井灾害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在灾害事故处理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包括:(1)对灾害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2)总结事故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3)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灾害再次发生。
四、总结矿井灾害预防措施与处理计划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
通过加强瓦斯爆炸、矿井火灾和顶板坍塌的预防措施,以及制定灾害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和事故调查分析计划,可以有效提高矿井的安全性,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四篇)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矿井是人类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然而,矿井环境的特殊性质和高风险性使其存在各种灾害隐患。
为了防止矿井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安全和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本文将以我国为例,分析我国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一、矿井主要灾害分类在制定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前,首先需要对矿井主要灾害进行分类,以便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控制。
我国将矿井主要灾害分为以下几类:1. 矿井瓦斯灾害:包括瓦斯爆炸和瓦斯突出两种类型。
2. 矿井煤尘灾害:包括煤尘爆炸和煤尘引起的热灾害两种类型。
3. 矿井水害:包括矿井涌水、矿井突水和矿井顶板突水等类型。
4. 矿井火灾:包括矿井电器火灾、矿井储煤场火灾等类型。
5. 矿井顶板灾害:包括顶板垮落和顶板冒落两种类型。
6. 其他灾害:包括矿井风险、瓦斯渗漏、矿井地震等其他类型的灾害。
二、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的主要内容为了预防和控制矿井主要灾害,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具体内容如下:1. 法律法规体系:我国通过立法,制定了一系列矿山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包括《煤矿安全法》、《矿山安全监察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矿山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规定了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的基本要求。
2. 矿山安全管理体系:我国要求矿山企业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等。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矿山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矿山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3. 矿井主要灾害预警预测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预测矿井主要灾害的发生,我国矿山企业普遍建立了矿井主要灾害预警预测系统。
这些系统通过瓦斯浓度、煤尘浓度、地应力、地下水位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4. 矿井主要灾害防治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井主要灾害,我国矿山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二、防火
•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火灾发生的 "三要素"是可燃物、引火源和氧气,发生 火灾的原因:
• 1、坑木、煤炭会自然瓦斯与防治
• 瓦斯的管理: 5、 搞好通风工作,不断完善矿井的通风系统,使
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性, 6、保证各用风地点风量满足要求;严格各项管理
制度,加强瓦斯检查和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的管 理工作;
5
一、瓦斯与防治
7、加强管理,尤其是巷道贯通后通风管理和局部 通风管理工作杜绝巷道出现无风、微风和局部 通风机出现循环风的现象;
3
一、瓦斯与防治
• 瓦斯的管理: 1.做好矿井通风工作,合理分配风量,不让瓦斯积聚
。 2.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消灭电气火花和明火 3.按规定定时检查瓦斯,发现超过规定,立即处理
。 4. 认真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切实把防治瓦斯的各 项管理规定及瓦斯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8
三、防治水
• 矿井水害是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 渗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 工作面的任何水源以及井巷工作面与 含水层,被淹巷道,地表水或含水的 裂隙带、溶洞、洞穴、陷落柱、顶板 冒落带、构造破碎带等接近或沟通而 突然导致的出水事故,矿井水害是煤 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大安全隐患。 矿井水害事故主要与以下四种因素有 关:
济损失
11
三、防治水
• 安全措施: • 1、慎重周密的选择井口的位置 • 2、积水区或地面有河流处井下留下安全煤柱 • 3、雨季前要集中力量修整排水沟,筑好防水
堤 • 4、在掘进到可疑积水区域时,一定要采取探
水措施 • 探放水八字方针是:先探后掘、有疑必探
12
三、防治水
• 透水前的征兆: • 1、煤层里有“吱吱”水叫声和向外滋水现象 • 2、煤层“挂汗”煤壁上有一个个的小水珠 • 3、工作面发潮,甚至有淡淡的雾气 • 4、闻到臭鸡蛋味,用舌头舔水感发涩 • 5、煤壁“挂红”顶板压力加大,瓦斯加大
13
四、粉尘与防治
• 矿井煤尘事故是煤矿极其严重的灾害之一,一 旦发生,容易引起连环爆炸,不仅会造成大量 人员伤亡,还会严重摧毁井下生产设施,中断 生产。
• 矿井煤尘在掘进作业时大量产生,当浓度较高 时会引发尘肺病,条件具备时可发生燃烧爆炸 ,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高温和冲击波,造 成人员伤亡。
14
9
三、防治水
• 水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和 地下水。
• 透水通道:主要包括井筒、巷道、塌 陷坑、开采沉陷裂隙、断层裂隙,废 旧钻孔等。
• 失控是指对矿井老空水源和充水通道 的管理达不到预案的要求。
• 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缺陷。
10
三、防治水
• 井下水的来源: • 1、地面雨水流入井下 • 2、井下老巷和老窑的积水 • 3、井下含水层的水 • 4、矿区靠近地面的河流、湖泊、水库 • 危害:淹没矿井,威胁安全,造成经
煤矿主要灾害与预防
2015
1
五大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瓦斯与防治 二、防火 三、防治水 四、粉尘与防治 五、顶板事故与防治
2
一、瓦斯与防治
• 瓦斯是一种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的总称 • 它无色、无味、无嗅、无毒,随煤的开采而涌
出,如果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火就会燃烧或爆 炸,含量过多时还会使人窒息 • 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 • 1、瓦斯的浓度达到5%-16% • 2、有引火火源(550℃--650 ℃) • 3、与空气混合的氧气浓度大于12%
火灾的种类:、 由煤炭自然而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 由外部明火引起的火灾——外因火灾 7
二、防火
• 防治火灾的四项措施:
• 1、内因火灾防治 • 2、电缆破坏了要及时修理,以免漏电着火
,杜绝过负荷作业 • 3、爆破工要严格按照规程作业 • 4、发现火灾后一要及时报告,二要采取可
能的方法救火,防治事故扩大。
15
四、粉尘与防治
• 危害:一是吸进肺里,引起矽肺病
•
二是煤尘还有爆炸危险
• 措施:1、湿式打眼
•
2、采煤机割煤时喷雾洒水、
•
3、放炮使用水泡泥充填炮眼
•
4、容易积存煤尘的地方冲洗和清扫
•
5、巷道里设置水棚和岩粉棚
16
五、顶板事故与防治
•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掘过程中,由于 冒顶、片帮、煤炮、冲击地压、顶板掉矸 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终止事故
道交叉点附近10m内,冒顶处附近10m内都是 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 • 回采工作面上、下端、顺槽超前支护地段,是 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
18
五、顶板事故与防治
• 危害:
• 1.推倒支架、埋压设备造成停电停风给安 全管理带来困难 • 2.引发透水事故 • 3.容易造成瓦斯事故
4.一旦人员被堵或被埋将造成人员伤亡 分类:按冒顶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 按力学原因分为:压垮型、推跨型、漏跨型
四、粉尘与防治
• 矿井煤尘的主要来源有回采区、掘进区和转装 卸过程,受风向影响煤尘不断扩散,煤矿井下 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煤尘燃烧和爆炸事故。 掘进工作面浮尘浓度高、排放冲洗煤尘不及时 ,容易发生煤尘事故;采空区、密闭内和一些 通风不良的巷道中可能堆积有大量落尘,也可 引发煤尘事故。
• 煤矿的开采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煤尘和岩尘
• 原因:1.95%的属于地下开采,岩层采动
•
2.有36%的属于破碎顶板,极易冒落
•
3.有15%的属于坚硬顶板,垮落迅猛
•
4.矿井冲击地压严重
•
5.管理落后,工程质量低劣
17
五、顶板事故与防治
• 矿井顶板事故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 采掘工作面顶板岩石性质; • 采掘工作面选用的支护方式; •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布置及装药量; • 采掘工作面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变化时; • 在掘进工作面10m内,断层破碎带附近风,巷
19
五、顶板事故与防治
综采工作面预防措施: 1.破碎顶板下使用掩护式支架不至于漏矸和 冒顶 2.采高不能超过支架允许的高度,否则顶板 下沉引起冒顶
• 3.梁端距不能大于300毫米,太大了容易 冒顶
• 4.根据采掘工作面顶板岩石性质,严格控 制控顶距,掘进工作面应有临时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