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大学考研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0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考试范围: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2.事物的联系和发展3.唯物辩证法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1.实践与认识2.真理与价值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3.改革和科学技术4.人民群众和个人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1.垄断资本主义2.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1.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2.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3.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样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30分) 1.实践2.唯物辩证法3.量变4.认识论5.资本6.通货紧缩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60分)1.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2.简述货币的职能?3.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4.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5.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6.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0分,总计60分)1.试论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为什么说重点论内在地包含了两点论?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9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9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有关概念、范畴以及各种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考查内容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4.相对静止
5.时间
6.空间
7.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8.意识
9.意识的能动作用
10.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1.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2.联系及其特点
13.发展
14.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5.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6.矛盾
17.矛盾的同一性
1。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差不多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概论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34分〔17小题,每题2分〕分析题50分Ⅳ、考查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进展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哲学、世界观概念,理解哲学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及其理论品质。

深入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与其内容以及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掌握物质、实践、运动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理解意识的本质,深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深入理解实践的特点及其基本形式,深入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条件,深入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掌握发展矛盾、质、量、度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理解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深入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深入理解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深入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掌握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概念,理解,理解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区别,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理解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二次飞跃及其条件,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深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深入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深入理解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第五章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掌握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地理环境概念,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解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理解社会意识的构成,理解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深入理解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深入理解地理环境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深入理解社会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第六章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掌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国家概念,理解生产力的要素,理解生产关系的要素,理解上层建筑的构成,理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深入理解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辽宁大学哲学基础理论2019年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辽宁大学哲学基础理论2019年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2019年辽宁大学考研专业课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试行)
Ⅰ.考试科目:哲学基础理论。

Ⅱ.考试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Ⅲ.考试目的:检验考生是否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史过程中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是否较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关原理。

Ⅳ.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Ⅴ.题型范围:概念题、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

Ⅵ.考试时长:180分钟
Ⅶ.考试内容:(如下)
一、物质与世界
1、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3、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4、从物质到意识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二、实践与世界
1、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3、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三、个人与社会
1、人的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
2、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3、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1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部分组成。

课程考核目标主要考察考生能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占30%,简单理解和应用占40%,综合分析和应用占30%。

三、考试范围及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部分组成。

考生首先应认真通读教材,从总体上全面把握教材的内容;其次,按照大纲要求,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以熟练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再次,要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能运用有关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各章内容按照不同层次要求如下: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世界和实践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2.真理与价值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部分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6.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从新民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十一。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3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制订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修订日期:2018年9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要求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机统一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着重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掌握、理论分析、实际运用的能力,尤其注重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诸多热点问题,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解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与逻辑表达能力,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二、考试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2.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辩证法的理论形态。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及意义;世界统一于物质。

4.规律的本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区别;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辨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质特征及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7.实践和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8.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2019年辽宁师范大学7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2019年辽宁师范大学7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I.考试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总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本考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专业的必考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三大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概念体系、现实应用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考生应具备如下基本能力: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念、理论、体系和目标。

2.具有对社会现象、事件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能准确判断所列现象反映的基本原理。

3.具有准确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能对社会现实、社会现象进行原理分析和指导。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内容及题型结构1.简答题:马克思主义总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基本概念、观点、原理。

本部分约占总分的60%。

2.论述题:马克思主义总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重要理论问题,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理论与实际问题。

本部分约占总分的40%。

Ⅲ.主要考察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总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实践与认识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所有制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二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第二节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第一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一、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第二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第一节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一、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第三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二、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业务课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试大纲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一)科学性
(二)革命性
(三)实践性
(四)人民性
(五)发展性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结合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一、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二、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第三节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三、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第一节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一、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二、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备注:
参考书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