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技术培训资料修订稿

合集下载

养蜂技术培训方案

养蜂技术培训方案

养蜂技术培训方案为了提高养蜂技术水平,提高蜜蜂养殖的产量和质量,帮助养蜂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养蜂技术,我们制定了以下养蜂技术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通过本培训,学员们将能够了解蜜蜂的基本知识、养蜂设备的使用、蜂种的选育与繁殖、蜜蜂疾病与防治、蜜蜂养殖技术等相关内容,掌握养蜂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达到能够独立进行养蜂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1. 蜜蜂基本知识1.1 蜜蜂的种类和特点1.2 蜜蜂的生活习性1.3 蜜蜂的工作分工2. 养蜂设备的使用2.1 养蜂箱的结构和功能2.2 养蜂工具的使用方法2.3 养蜂设备的维护保养3. 蜂种的选育与繁殖3.1 优良蜂种的选择和引种方法3.2 蜂王繁殖技术3.3 人工授粉技术4. 蜜蜂疾病与防治4.1 常见蜜蜂疾病的诊断与防治4.2 预防蜜蜂寄生虫的方法4.3 蜜蜂健康管理与免疫技术5. 蜜蜂养殖技术5.1 蜂蜜的采集与处理5.2 蜂产品的加工和销售5.3 蜜蜂养殖的生态环境建设三、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对养蜂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

2. 实践操作在培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学员们亲自操作养蜂设备,学习养蜂的实际技术。

3. 互动交流培训期间,设置互动环节,让学员们进行经验分享和问题解答,促进学员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为期5天,具体时间和地点将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确定。

培训地点将在市区附近的养蜂基地进行。

五、培训收费标准本次培训收费为每人2000元,包含培训期间的讲义、工具等费用。

培训结束后,可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六、报名方式有意参加本次养蜂技术培训的人员,请通过电话联系我们,并提供个人基本信息进行报名登记。

七、培训保障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将配备专业的培训讲师和实践指导员,确保学员们能够获得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八、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养蜂技术培训,相信学员们将能够在养蜂技术方面有所收获,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大全

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大全

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大全蜜蜂养殖是一项涉及繁育、管理和收获蜂蜜的技术活动。

蜜蜂养殖可以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有助于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蜜蜂养殖者,掌握一定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蜜蜂养殖的基本技术和培训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蜜蜂养殖技术。

一、蜜蜂养殖的基本要素1. 蜂箱选择与布局蜜蜂养殖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蜂箱,并合理布局蜂箱的位置。

蜂箱应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适宜的通风条件,以确保蜜蜂的生存和繁殖。

同时,蜂箱之间的距离应适中,便于管理和操作。

2. 种蜂选购与繁育种蜂的选购对于蜜蜂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优质的种蜂能够提高蜜蜂的产量和质量。

在选购种蜂时,应关注蜜蜂的品种和血统,并严格遵守相关的防疫措施。

此外,繁育工作也是蜜蜂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掌握合适的繁育方法和时机。

3. 日常管理与疾病防治蜜蜂养殖需要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

这包括对蜜蜂进行巡查、观察,检查蜂箱和蜜蜂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蜂箱的清洁和消毒也是保持蜜蜂健康的关键步骤。

二、蜜蜂养殖的培训要点1. 基本理论知识蜜蜂养殖的培训应从基本理论知识开始,包括蜂种的分类、养蜂设备的使用和养蜂技术的应用等。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员了解蜜蜂的生态习性和养殖要点,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2. 实践操作技巧蜜蜂养殖的培训还应注重实践操作技巧的培养。

这包括蜂箱的组装和放置、种蜂的选购和繁育、蜜蜂的巡查和管理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员掌握养蜂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3. 疾病防治知识蜜蜂养殖中的疾病防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培训中应介绍蜂蜜中常见的疾病和害虫,并讲解相应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同时,教授学员如何识别蜜蜂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4. 市场销售与经营管理蜜蜂养殖的最终目的是产出高质量的蜂蜜,并将其销售给市场。

因此,培训中还应包括市场销售和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

学员需要了解蜂蜜的品质要求和市场需求,学习如何进行蜂蜜包装、营销和渠道拓展。

养蜂技术培训汇报材料

养蜂技术培训汇报材料

养蜂技术培训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会议上向大家做养蜂技术培训汇报。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大家对养蜂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帮助大家在蜜蜂养殖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提高产量和质量。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养蜂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养蜂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养蜂过程中常见的技术困难包括:1.蜜蜂蜂群管理不当,导致亲蜜蜂数量不稳定;2.采蜜方法不当,损伤蜜蜂和蜜源;3.蜜蜂病虫害防控方法不当,导致养蜂损失较大;4.养蜂设备和工具维护不善,影响工作效率和蜂蜜质量。

二、养蜂技术要点1.蜜蜂蜂群的管理:(1)选择优质种蜂进行繁育,保持蜂群的健康状况;(2)合理安排蜜蜂的饲养和活动空间,维持蜂群的稳定;(3)注意蜜蜂的温度调控,保持蜂群的舒适状态。

2.蜂蜜的采集和处理:(1)选择合适的采蜜时间和方法,减少对蜜蜂的伤害;(2)采集蜂蜜后,及时进行过滤和处理,确保蜂蜜的卫生和质量;(3)储存蜂蜜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防蜂蜜变质。

3.蜜蜂病虫害防控:(1)加强蜜蜂疾病的防治工作,定期检查蜜蜂的健康状况;(2)采取科学、安全的方法控制蜜蜂病虫害的传播;(3)定期消毒蜂箱和工具,杜绝病虫害的滋生。

4.养蜂设备和工具的维护:(1)定期检修和清洗蜂箱、蜜蜂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2)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养蜂设备,提高工作效率;(3)保持养蜂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和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三、培训效果与建议通过这次养蜂技术培训,我相信大家对养蜂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技巧。

但培训只是一个起点,实践和不断学习才是提高自身技术的关键。

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建立一个养蜂技术交流平台,大家可以互相帮助解决养蜂过程中的问题;2.多参加养蜂技术培训和学术讲座,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养蜂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养蜂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不断提高养蜂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蜂学大伙儿园养蜂员培训教材

蜂学大伙儿园养蜂员培训教材

中国蜂学大伙儿园养蜂员培训教材养蜂生产李海金编著中国蜂学大伙儿园论坛二○○五年十一月第一章蜜蜂生物学特性第一节蜂群的结构一、三型蜂及其要紧职能蜜蜂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形态(三型蜂)。

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

通常蜂群中所有的工蜂和雄蜂均是蜂王的子代(新王刚组成的蜂群除外),蜂王的头部正面观呈心脏形,单眼明显,复眼比雄蜂小,但比工蜂大,复眼间距比工蜂大。

蜂王的上颚专门发达,喙短,体形较长,腹部呈长圆形,螫针强壮,略为有点倒刺。

蜂王不参与哺育和搜集饲料工作,它周围有“侍卫蜂”不断以触角摸蜂王,舔它、喂它和搬走它的排泄物。

工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

工蜂在蜂群中数量最多,个体最小。

它的头部正面观呈三角形,复眼较小,上颚发达,喙长。

每Kg工蜂(意蜂)约有一万只,每只工蜂爬在巢脾上约占三个巢房的面积,一个标准巢框两面爬满工蜂约有2500只。

工蜂担负起蜂群内外各项工作,如搜集花蜜和花粉;酿制蜂粮,哺育幼虫和蜂王,分泌蜂蜡修造巢房,守卫蜂巢;调剂群内温湿度,清理巢房等。

因此,工蜂的数量及个体素养决定着蜂群的生产力。

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雄性个体。

它体魄粗壮,复眼发达。

雄蜂有效来从工蜂和巢内蜜房中摄取食料的短舌,它不从花中搜集食料。

雄蜂没有螫针、花粉筐、泌蜡腺,也没有产动气味的臭腺。

它唯一的功能是在空中与适龄处女王交配而后丧生。

二、蜂巢蜂巢是蜂群繁衍生息、存贮饲料的场所,它是工蜂用腹部蜡腺分泌的蜡鳞片修造而成。

巢房可分为工蜂房、雄蜂房、王台、过渡型巢房和边沿巢房。

工蜂房在巢脾上的数量最多,每一个巢房都呈六角形的筒状,底面由三个菱形面组成,巢房口略为向上,是哺育工蜂和贮藏蜂蜜蜂粮的。

一个标准巢框的巢脾约成心蜂工蜂房6600~6800个。

意蜂的工蜂房宽5.3~5.4mm,深度为12mm左右;雄蜂房多散布在巢脾的下边,意蜂的雄蜂房宽为6.25~7.0mm,深度为15~16mm;王台是专门培育蜂王的巢房,是工蜂临时建造,多在巢脾的下面。

养蜂技术培训方案

养蜂技术培训方案
2.培训地点:设在养蜂主产区,便于学员实地操作和交流。
七、培训师资
1.邀请具有丰富养蜂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
2.邀请养蜂能手、示范蜂农进行实践经验分享。
3.邀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解读养蜂产业政策。
八、培训效果评估
1.对学员进行培训前后的测试,评估培训效果。
2.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培训质量。
2.增强蜂农对蜂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提高蜂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培养一批养蜂技术能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养蜂产业发展。
4.推广养蜂新技术、新设备,促进养蜂业转型升级。
三、培训对象
1.养蜂从业人员。
2.有志于从事养蜂行业的人员。
3.养蜂合作社成员。
4.养蜂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四、培训内容
3.培养一批具备一定养蜂技术水平的示范蜂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4.推广养蜂新技术、新设备,促进养蜂业转型升级。
三、培训对象
1.养蜂从业人员。
2.有志从事养蜂事业的人员。
3.养蜂合作社成员。
4.养蜂技术推广人员。
四、培训内容
1.养蜂基础知识:
(1)蜜蜂生物学特性。
(2)蜜粉源植物。
(3)养蜂设备与工具的使用。
九、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成立培训组织委员会,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
3.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培训质量。
4.提供必要的培训设施和设备,保障培训顺利进行。
5.建立培训档案,对学员进行长期跟踪服务。
十、总结与展望
五、培训方式
1.面授培训: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授课,结合实际操作,使学员掌握养蜂技术。

现代养蜂技术

现代养蜂技术

中国南方养蜂技术培训资料一:秋季管理1菊花繁2月上旬关蜂王2茶花不要早离场最早11月下旬3这个季节是烂子最主要的是流蜜但是在11月中旬霜降导致冻花停产上流蜜可以减缓。

4秋季茶花可以采但是油茶不能采5南方季节最早繁殖期8月份开始扣王时间标准在茶花结束之前的一个星期原因是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装备更多的蜂花粉脾以备春繁。

秋季繁殖选王纯蜜王(不能养的双王群原因是容易失王王子打油菜蜜失王工蜂也会攻击蜂王。

二:打蜜的路线养蜜粉王双王群才不易失王蜜粉王选种分别抓三只种王中性王秋季繁殖时抓蜜好的偏黑色的为种王春天时抓粉好的王子做种王用三只分别抓来的蜂王中的一只用作母本另一只作为父母(下雄蜂匹做雄蜂应在40到50天前)三:秋季繁殖治蜂螨在秋季繁殖断子期间利用查王的时间打水剂治大蜂螨效果最好第二次放胶囊粉小蜂螨秋繁时间升华硫撒箱底用量标准是6到8克如果小蜂螨比较严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刷脾秋繁饲喂饲喂标准:脾上应该有三指宽的封盖糖粉充足秋繁控制盗蜂方法一:将盗群被盗群同时搬走,搬到树林下或者竹林下最好因为遮阴光线暗,如果几箱就不用搬方法二:将全场的盗蜂搬到500到1000米之外原场地放上三到十个以上的小蜂群搬离的蜂群再有盗群就用第一种方法荞麦场葵花场荷香场地下车时间应选择晚上上下车不能白天白天蜂场容易偏蜂易盗蜂场应该小一些脱粉器不要轻易上下掉打蜜不能随意打荞麦要下午或者晚上打也可以做一些喷烟器继箱上沙盖(荞麦葵花荷香)要通气越冬春繁的蜂场如果有白恶病麻皮病一定要放在阳光下繁殖甘露蜜有马尾松的地方就有甘露蜜把继箱上的糖脾放下去把下面的脾抽掉把蜂露放大扣王三天一张皮不产子过三天后放王产子育王蜂王要大这样才优良选三种种王育王每一种育三分之一挂王台也挂三分之一储王试用方法蜂群的蜂是好准是六到八框足蜂放四张脾(粉糖足)蜂群内15到20天调一次封盖子脾到储王群中储王器在春夏秋都必须盖上储盖扣住越冬期应把扣板取掉百胜三弟兄蜂场是南方专业养蜂培训学校随到随学学会为止。

蜜蜂养殖培训方案

蜜蜂养殖培训方案

蜜蜂养殖培训方案一、背景介绍蜜蜂养殖是一项古老而又重要的农业活动,通过培训学习,可以掌握蜜蜂养殖的技术和知识,从而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蜜蜂养殖培训方案,旨在帮助有意培养蜜蜂养殖技能的人士系统学习和实践。

二、培训目标本培训方案旨在让学员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 1. 了解蜜蜂的基本生态和行为特点; 2. 学习蜜蜂养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掌握蜜蜂养殖的管理技巧和疾病防治措施; 4. 学会对蜜蜂产品进行收获和加工。

三、培训大纲1. 蜜蜂基础知识•蜜蜂的分类和生活习性;•蜜蜂社会结构与职责分工;•蜜蜂的生命周期与繁殖方式。

2. 蜜蜂养殖基础•蜜蜂养殖场的选址和布局;•蜜蜂养殖场的建设和设备;•蜜蜂种类的选择和引种;•蜜蜂群的繁殖与增殖。

3. 蜜蜂养殖的管理技巧•蜜蜂巡查及饲料管理;•蜂群的治疗与预防;•蜜蜂蜜箱的维护与保养;•蜜蜂养殖的季节管理。

4. 蜜蜂产品的收获和加工•蜜蜂蜂蜜的采集和蜜房的提取;•蜜蜂蜜的检验和贮存;•蜜蜂蜂王浆的收获和处理;•蜜蜂蜜蜡的提取与利用。

四、培训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员介绍蜜蜂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实践操作:在讲授的过程中,安排学员进行蜜蜂养殖的实操练习,加强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实地考察:安排学员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实际的蜜蜂养殖场,学习实际操作经验和管理技巧。

五、培训评估与证书1.培训期末进行知识和技能考核,达到一定分数即可获得培训证书。

2.培训证书为期满一年有效,证书上注明蜜蜂养殖技术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六、培训师资及设施要求1.培训师资:培训师应具备蜜蜂养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培训设施要求:具备课堂讲授和蜜蜂养殖实操的场地及设备。

七、培训时间与地点安排•培训时间:根据学员的可用时间和培训计划,选择合适的培训时间安排。

•培训地点:根据报名人数和培训需求,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培训。

八、总结蜜蜂养殖是一项有潜力的农业产业,通过蜜蜂养殖培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蜜蜂养殖培训方案

蜜蜂养殖培训方案

蜜蜂养殖培训方案背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蜂蜜作为一种天然、营养丰富的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蜜蜂养殖也成为了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

为了提高蜜蜂养殖的效率和质量,需要详细的培训方案,让培训者能够全面学习蜜蜂养殖的技术和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养蜂实力。

培训内容1. 蜜蜂养殖基础知识了解蜜蜂养殖的历史、目的、蜜蜂种类、生态环境等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2. 蜜蜂生长发育与行为深入了解蜜蜂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蜜蜂的行为特点,从而更好地了解蜜蜂的生态环境和日常行为习惯,为合理养殖提供更多科学指导。

3. 蜜蜂养殖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详细介绍蜜蜂养殖设备的种类、选择标准、使用方法、养护等,帮助培训者更加熟悉养殖设备,方便后续实操。

4. 蜜蜂养殖管理技术涉及到蜜蜂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蜂箱的管理、蜜蜂的繁殖与饲养、蜂产品的收获和加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提升蜜蜂养殖者的技能和研究水平。

培训形式1. 线下实体培训利用线下培训班、现场实践等方法,让学员通过近距离接触蜜蜂和养殖设备,更加直观感受到蜜蜂养殖的全过程,吸收更多实际操作技能和知识。

2. 线上远程培训通过网络直播、视频讲解等方式,在家中进行学习,解决时空上的局限,使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地获取养蜂知识。

培训计划1. 基础培训时间:1天内容:蜜蜂生态环境、蜜蜂种类及其特点、蜜蜂生长发育、蜜蜂行为特点2. 技术培训时间:3天内容:蜂箱使用与维护、蜜蜂繁殖和饲养、蜂产品的收获和加工、病虫害防治3. 实践培训时间:2天内容:蜜蜂养殖设备的组装和使用、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蜜蜂产品加工体验结语通过本培训方案,相信广大蜜蜂爱好者和养殖者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蜜蜂养殖的技术和知识,打造高效、高质量的蜜蜂养殖团队,促进蜜蜂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蜂技术培训资料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新建镇桥塘村蜜蜂养殖技术学习资料2017年6月13日1、选择养蜂场地有哪些条件?要想搞好养蜂生产,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养蜂场地,场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蜂的成败和蜂产品的收成。

选择场地的原则是有利于全年的蜂群繁殖并获得养蜂经济效益。

按照这一原则,理想的场地全年至少要有两个主要蜜源可供蜜蜂采蜜,生产商品蜜,辅助蜜源比较丰富,这样有利于蜂群繁殖,节省饲料开支。

此外,还应交通便利,水源清洁,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场地开阔,无畜、禽干扰等。

2、筹办一个蜂场需要哪些基本条件?无论要创办什么规模的蜂场,都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养蜂场所在地有可供蜜蜂生产商品蜜的蜜源植物和蜜蜂正常繁殖需要的蜜粉源植物,特别要求春、夏、秋、三季基本不缺粉或只是短暂缺粉;二是购进的蜜蜂品种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三是要置备一些必须的养蜂用具。

3、新建蜂场时怎样排列蜂箱?新建蜂场应如何摆放蜂箱没有固定模式,养蜂者可根据养蜂场地的大小、地势、蜂群的数量以及不同季节灵活摆放,原则上要因地制宜,在方便蜜蜂出巢飞行的同时兼顾管理方便。

饲养中蜂宜采用无规律的摆放形式,饲养意大利蜂则提倡阵列摆放,一般2箱为一组,1列数箱,按场地大小可适当调整,两排之间间隔3-5米。

早春和秋、冬季节蜂箱应摆放在坐北朝南,北侧有挡风之处,夏季蜂箱要放在有树荫的场所,不要让阳光终日暴晒蜂箱。

交尾群实行平箱摆放,有利于处女王交尾。

4、购进蜂群后要做好哪些工作?购进蜂群并在蜂场布置完毕后,一是打开巢门,让蜜蜂认巢飞翔1-2天,待蜂群安定,适应周围环境后,再开箱检查,开箱是动作要轻,不要激怒蜂群。

开箱检查时,首先要看蜂群是否有蜂王。

二是要看蜜源饲料是否充足。

只有蜂群内每张脾上都有封盖蜜,且巢脾上有许多花粉房,才能算蜜源充足。

三是要看蜂群是否健康,有无患美洲幼虫腐臭病和寄生大蜂螨等。

最后要看蜂脾数量的多少,多了要抽出空脾,少了要加脾扩巢。

蜜蜂生物学1、什么是蜂脾蜂群是由哪几种蜂组成的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单只蜜蜂脱离群体就不能生存下去,蜂群是蜜蜂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单位。

夏季蜂群通常由1只蜂王,几万只工蜂以及几百只甚至上千只雄蜂组成。

除蜂王外,工蜂和雄蜂的数量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蜂种不同,蜂王的优劣不同,蜂群的大小也不一样。

群势较强的意大利蜂群在强盛季节可维持蜂群工蜂数量高达6万只以上,而在恢复繁殖时,较差蜂群的工蜂数量可少至数千只。

中蜂群在强盛季节,较好的蜂王也只能维持3-4万只的群势。

2、何谓三型蜂三型蜂各有什么特点蜂群中的蜂王、工蜂和雄蜂称为三型蜂,习惯上统称为蜜蜂,实际上三型蜂有着不同的职能。

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的生殖器官发育健全的雌性蜂,专职产卵,不会采蜜,控制着蜂群的部分活动和分蜂性;工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的雌性蜂,他不会产卵,但担负着蜂巢内外的绝大部分工作,如采集、清洁卫生、筑巢、蜂蜜酿造、调节巢温、饲喂、守卫等;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雄性蜂,除了与处女王交配之外,他不担负蜂群中的任何职责。

3、蜂王在蜂群中担负什么职责?蜂王是蜂群中唯一能繁殖后代的雌性蜂,是蜂群中成千上万只工蜂的“母亲”,在繁殖高峰季节,蜂王一昼夜产卵1500-2000粒。

蜂王是蜂群中寿命最长的蜂,在自然情况下蜂王能活5-6年,但通常在3-4年后产卵力逐渐衰弱,从而被自然交替,在养蜂生产中,蜂王一般使用1-2年后被人为更换掉。

蜂王的产卵力对蜂群的繁殖力和生产力影响很大,生产上提倡使用产卵力强的育种蜂王。

4、蜂群在什么情况下会培育新王?蜂群通常在下列3种情况下会培育新王:一是蜂群十分强壮,准备分蜂,分蜂多出现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个别地区秋季也会出现。

二是由于偶然事故蜂群失去蜂王,这时蜂群会急造王台培育新王。

三是蜂王衰老或生理上有缺点,准备自然交替时,无论何种情况下培育新王,通常从出现王台至新蜂王产卵均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

5、处女王出房几天后能交尾并产卵?刚出房未交配的新蜂王叫做处女王,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处女王出房5-8天进行婚飞,若天气不好,交尾就会被迫推迟,有时出房10-15天才交尾,一般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

处女王交尾,产卵时间的早晚除与天气因素有关外,还与性成熟的雄蜂数量有关,在天气正常,雄蜂数量充足的情况下,超过15天不交尾,产卵的处女王应予以淘汰。

6、蜂王的产卵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蜂王的产卵力是蜂群繁殖能力的决定因素之一,产卵力强的蜂王能使蜂群保持较强的群势,从而显着提高蜂群的生产力。

因此,生产上要选择和使用产卵力强的蜂王。

决定蜂王生产力强弱的内因是品种及亲代的遗传性,外因在于培育条件,一只已产卵(定型)的蜂王,不同时期产卵量的变化取决于蜂群内部状况,如群势、饲料、空巢房的多少以及外界气温和蜜源条件等。

可以说,蜂王的产卵力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意大利蜂王为例,一般日产量是700-1500粒,最高可大3000粒(以羽化新蜂统计),一年内可产卵20万粒以上。

7、蜂群失掉蜂王后会出现什么状况?一个蜂群中有几万工蜂,他们在黑暗的蜂巢内怎么知道蜂王的存在与不存在呢?原来,蜂王身上会不断分泌外激素(俗称蜂王物质),通过工蜂舔食并不断传递这种蜂王物质,全体工蜂便会得知蜂王的健在信息。

一旦蜂群失王,蜂王物质的传递便会中断,工蜂得知无王信息,几十分钟内就会出现不安情绪,工蜂会在蜂巢内外到处寻找蜂王,巢内的正常工作秩序很快被打乱,无王大约12小时后,巢内会出现急造王台,工蜂开始培育新蜂王,如果巢内没有幼虫,蜂群无王时间久了(一般是几天至20多天)工蜂蜂卵巢就会发育起来,产下未受精卵,这些卵培育出来的都是雄蜂,此时,如果不采取补救措施,这群蜂将无法维系,最终灭亡。

8、工蜂的寿命有多长它一生要承担哪些工作9、在繁殖和采蜜季节,工蜂的寿命是很短暂的,一般只有40天左右,最长也不超过60天,但在越冬期工蜂能活4-6个月,甚至更长。

工蜂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哺育幼虫的负担,采蜜的强度以及花粉供应充足与否,通常哺育幼虫少和参采蜜少的工蜂,花粉供应充足时,工蜂寿命也要长些。

工蜂一生依据日龄变化自觉承担起巢内外的各项工作,基本上是按出房日龄依次承担清扫巢房、保温、饲喂幼虫、饲喂蜂王、酿蜜、泌蜡筑巢、采集以及守卫巢门等工作。

出房18日龄以内的工蜂主要负责巢内的各项工作,出房18日龄之后开始从事巢外工作,主要负责有采蜜、采花粉、采树胶、采水及守卫蜂巢等。

工蜂这种依日龄而分工的现象是本能的,但也不算一成不变的,在非常情况下,蜂群也会按群体生存的实际需要自行调整相应的分工,使群体的生存与繁衍有条不紊地进行。

10、工蜂能在多大范围内进行采集?在蜜源较丰富的情况下,工蜂采集活动大体在蜂巢周围半径2.5千米的范围内,采集面积在1200公顷以上,如果蜂群附近缺少蜜源,采集的距离会扩展到半径3-4千米范围内,工蜂的飞行高度可达1000米左右,掌握这些数据对估计有效蜜源面积、选择场地和安排蜂群数量非常重要。

11、工蜂的飞行速度有多快?工蜂的飞行速度与其日龄、蜜囊装载量、花粉携带量以及风向、风速有关。

在无风的情况下,满负荷载量时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0-25千米,最高可达每小时40千米,在逆风风速为每小时20千米时,工蜂会贴着地面飞翔,但不能久飞,在多风地区,蜂场一定要设置在下风处。

12、工蜂是怎样将采得的花蜜酿造成蜂蜜的?蜂蜜和花蜜有本质区别,采集蜂从花朵上采来的甜汁为花蜜,他是酿造蜂蜜的原料,需要经过工蜂酿造才能转变为蜂蜜,酿造工作主要由内勤蜂承担,酿制过程相当繁琐,主要包括不断加入转化酶和蒸发水分两道工序。

花蜜需要经过几十个小时不停酿制才会变成蜂蜜,最后被集中于巢脾上部或边脾的空巢房内,用腊封盖,即成所谓的成熟蜂蜜。

13、蜜蜂的巢房有什么特点?蜜蜂巢脾上的巢房绝大多数为正六角形,多个巢房的6面房壁各为周围相邻6个巢房的一个房壁,巢房底由3个菱形拼成120o的锥形角,3个菱形又各自为巢脾另一面3个巢房的一个底面。

蜜蜂采用这种几何形状筑造巢房,整齐、美观、结实、耗费材料最少,而巢房的容积最大,据计算,使用1公斤蜂蜡筑造的巢房,可盛40公斤蜂蜜,1张巢脾两面都装满蜜的重量约为2.5公斤。

14、蜜蜂的发育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需要多少天15、蜜蜂是全变态的昆虫,它的生长发育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通常看到会飞的蜜蜂是成虫,蜜蜂的发育历期会因蜂种、温度等条件的影响而有差异。

以意大利蜂为例,蜂王、工蜂和雄蜂的各阶段发育期为:意大利蜂各阶段发育期单位:天三型蜂的发育历期是蜂场生产安排的重要依据之一,每个养蜂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13、蜜蜂发育适宜的温、湿度是多少?蜜蜂卵、幼虫、蛹对温度要求很严格,必须保持在34℃-35℃之间,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给发育带来不利影响。

在临界温度范围之内,巢温偏高(相比最适温度)会造成蛹期缩短,从而出现羽化出的幼蜂残翅或残脂肢,甚至死亡;巢温偏低,会使蛹期延迟,甚至蜂蛹不能发育而死亡。

蜜蜂对湿度的要求较低,育虫区的相对温度为35%-45%,当蜂群湿度过大时,蜜蜂靠扇风除湿;当湿度较小时,蜜蜂靠采水增加巢内湿度。

保持蜂群适宜温、湿度是养蜂管理必须注意的问题。

14、蜜蜂能耐受的最高、最低温度是多少?蜜蜂是变温昆虫,单个蜜蜂在静止状态下,体温与周围的气温是一样的,在群体状态下,蜜蜂依靠群体的活动能够调节巢温,当外界气温低于13℃,意大利蜂便不能飞行,低于7℃时便被冻僵,温度高于38℃,幼虫便开始死亡,温度高于40℃以上时,幼虫全部死亡,当温度超过45℃,单只蜜蜂就会死亡。

在高温时,蜂群会依靠大量采水,扇风蒸发水分降低巢温,以维持蜂群的正常活动,严寒的冬季,户外气温零下几十摄氏度,蜂群会依靠吃蜜,用聚合运动来提高蜂群的温度,抵御寒冷,保障群体不被冻僵。

15、蜜蜂的发育需要哪些物质?蜜蜂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等,在有蜜源时,这些营养物质都能从所采集的花粉和花蜜中获得,在蜜源缺乏季节,尤其是缺少花粉时,蛋白质明显供应不足,工蜂寿命缩短,影响幼虫的哺育,因此,在缺少花粉的季节,应及时补足蛋白质饲料,还应经常补齐矿物质,可结合喂水适当喂些低浓度盐水。

16、什么是分蜂蜂群产生分蜂的原因是什么17、当气候温暖,蜜源充足,群势强大时,蜜蜂为了繁衍群体,就会培育雄蜂和新王,在新王即将出房时,本群的老蜂王就带着大部分飞翔蜂涌出蜂巢,飞离原箱,另寻新场所营造新巢,这种新、老蜂王自然分家的现象就是分蜂。

促使蜂群发生分蜂的内在因素是群体强大、群内卵虫少、哺育蜂大量过剩;外在因素是巢内拥挤、通风不良、蜜蜂多、缺少造脾的空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