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床本质特征与矿床成因观(刘连登)

合集下载

210978734_刍议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210978734_刍议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刍议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彭 怡,蒋 涛,邓向宗,杨华锦摘要:金矿是我国重要的矿产之一,金矿资源对于我国的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均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多数金矿在长期的开采过程中已经逐步出现了储量不足的情况,对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威胁。

在此情况下,要确保我国金矿产业的稳定,地质勘探人员需要充分地明确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从而为后续的开采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从当前我国的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入手,着重分析了地层特征、地质构造和矿床物质来源等,以期为后续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金矿矿床;矿床成因;构造环境金矿矿床的形成通常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同时金矿作为一种特殊性较强的矿物,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学术界针对金矿矿床的成因和类型划分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但相关研究成果与我国的地理环境和实际情况之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促进我国金矿的勘查和开采利用,有必要深入对我国金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1 金矿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1.1 金矿矿床类型作为一种特殊矿物,在既往研究,中国内外的学者已经针对金矿矿床分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各国之间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金矿的具体分类方面也比较多。

目前针对金矿矿床的划分方法包括按照地质作用划分、按照矿物质来源划分、按照成矿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划分等。

这些分类方法均能够从某个方面反映金矿的成矿特征和规律,因而也能够对实际的找矿和开采等工作形成相应的帮助,但需要认识到的是,金矿整体的成矿原因是极为复杂的,尤其是其成矿过程具有显著的长期性和多元性特点,因此到目前为止针对金矿矿床成因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

在当前国外针对金矿矿床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主要将其分为卡林-似卡林型、铜-金斑岩型、铁氧化物型等,这些金矿矿床类型划分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相关矿床在形成过程中的地球动力学环境而划分。

而我国在金矿矿床划分方面则将其划分为如下几类:①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②蚀变岩型金矿床;③火山岩次火山岩型金矿床;④含金砾岩型金矿床;⑤砂金矿床。

辽宁省金矿成矿规律及成矿系列

辽宁省金矿成矿规律及成矿系列

XT 4X54KT 4DM
盖县组变质砂岩 变粒岩
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毒 砂#黄铜矿#辉钼矿#方铅 矿#闪锌矿
以黄铁矿# 含砷黄铁矿# 毒 砂 为 主! 其 次 为 方 铅 矿#闪锌矿#砷黝铜矿#磁 黄铁矿#黄铜矿#银金矿
黄铁矿化# 硅化# 绢云母 化#黄铜矿化# 绿泥石化 等!在空间上常叠加出现
硅化# 黄铁矿化# 绢云母 化#毒砂化#碳酸盐化!其 中硅化在不同含矿围 岩 和不同矿化蚀变中均 有 分布!且强度较高
中心带为强硅化带!边缘 带为绢云母化和绿泥 石 化
以碳酸盐化# 绿帘石化# 硅化# 绢云母化# 绿泥石 化#黄铁矿化为主! 其次 为黑云母化和电气石化
前寒 武纪
XT 4XN4X54KT 4 IG 49S 4bP4=54 < 4KM4#P
"""".
白云

金矿 变质热液交代型 型
盖县岩组云母片 岩及大石桥岩组 三段大理岩
表 G"辽宁省典型金矿成因类型与地质特征GG<> #$%&G"M-3-()+(6B-*$385-.,.5)+$,+7$0$+(-0)*()+*./(6B)+$,5.,88-B.*)(*)3H)$.3)35 90.:)3+-)GG.<>*
矿床 名称
成因类型
矿床 规模
赋矿围岩
矿石矿物
围岩蚀变
成矿 时代
成矿元素组合
猫岭 岩浆热液叠加改 中
金矿 造型

南龙 同韧性剪切变质 小
王庙
金矿 热液型

盖县岩组二段绢 云千枚岩
变 粒 岩# 磁 铁 角 闪石英岩

金矿矿物岩石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金矿矿物岩石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金矿矿物岩石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摘要:金矿的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成矿类型种类繁多,不同地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找矿和采矿人员应重视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多方位特征,加强对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找矿的水平和效益。

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科研人员不断创新勘查方法,这样才能将现有资源高效率的开发。

关键词:金矿;矿物岩石;特征;矿床成因;措施1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1.1矿体的性质和分布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复杂,且不限于单一矿化点。

一般来说,地质环境在成矿作用的各个阶段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贯穿于矿脉形成的全过程。

此外,岩浆岩和地层因素对成矿作用也有相应的影响。

以连续分布的特殊金矿床为例,矿源常受断裂影响,断裂作用表现出多种复杂的脉状构造。

此外,就金矿本身而言,矿体与构造破碎带围岩之间存在良好的过渡。

此外,金矿体多呈弧形,矿体轮廓光滑规则,矿体呈透镜状。

同时,大多数金矿体在中部具有较大的规模,具有分支重组、挤压繁殖等特征。

过去发现的大多数金矿床具有相对简单的地质特征,尤其是粉砂岩和热液石英岩。

1.2金矿地质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金矿床富矿围岩按矿石性质可分为热液石英岩、硅化粉砂岩、硅化泥岩和硅化角砾岩。

每种岩石类型的数量是随机分布的,这使得金矿床的地质意义更加复杂。

此外,金矿床相对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多呈轴向斜向分布,具有向东延伸的特征,附近常出现轴向小角度逆冲断层。

矿床的形成有两种常见的断裂类型和层控类型。

从形态上看,断层类型:一般位于矿轴附近的逆冲断层上,多呈透镜状和板状。

相应的地层控制矿体为碳酸盐岩和强硅化围岩,与生产剖面相对应。

矿体多位于轴向剖面和水滴裂隙中,这也是矿脉分布的层间性质。

矿体呈层状或透镜状、马鞍状。

1.3金矿特征石英脉型金矿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银金矿、碲金矿等,金的赋存形态主要为天然金。

卡林型金矿床的特征和成因综述

卡林型金矿床的特征和成因综述

卡林型金矿床的特征和成因综述卡林型金矿床指产于未经区域性变质的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硅质岩中的微细浸染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又称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渗透热(卤) 水型金矿床、沉积岩型金矿床以及“化学上有利于成矿的沉积岩层中的浸染状矿床”。

该类型金矿床的贱金属含量低,具有一套中低温热液硫化物和蚀变矿物组合,形成环境以中温为主,不是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热泉型金矿床。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美国和中国,在东南亚以及南美洲的秘鲁可能也有分布。

自60年代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首先发现卡林金矿床以来,在该地区又陆续发现了30多个金矿床,内华达卡林金矿带的探明储量超过2000吨。

美国卡林型金矿床的总储量达到3075吨,随着勘探工作的进行,储量还在增加。

卡林型金矿床的规模大,形成许多大型和超大型金矿床,卡林金矿带中4个矿床的金储量超过100吨,其中,Goldstike金矿床的储量达到627吨。

该类型金矿床在我国发现于80年代,已发现的矿床主要分布于滇黔桂和川陕甘“金三角”区。

在滇黔桂地区已发现200多处矿化点、矿点和矿床,探明了一批大型和中小型矿床,少数矿床的储量接近超大型矿床的规模。

一、宏观地质背景1. 空间和时间分布卡林型金矿床具有分布局限和集中的特点,如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和犹他州形成Getchell等9个金矿集中区;在中国贵州形成黔西南金矿集中区、西秦岭地区形成川西北的松潘-平武成矿区。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科迪勒拉造山带,少数分布于科罗拉多地台上;我国矿床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中生代冒地槽。

美国西部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定年从侏罗纪到第三纪,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晚第三纪。

部分矿床形成作用持续较长,如Getchell 和TwinCreeks 金矿床早期含金矽卡岩型矿化的年龄为95Ma 和92Ma;第三期为典型卡林型矿化,形成年龄为83Ma;第四期低品位金矿化的形成年龄为75Ma;第五期为典型卡林型金矿化,可以分为3 个阶段,形成年龄42Ma。

氧化铁型铜-金(IOCG)

氧化铁型铜-金(IOCG)

和花岗岩所构成。相比之下,克朗克利铜-金矿化集 中区范围内的欧内斯-享利(ErnestHenry)、斯塔瑞 (Starra)和来特宁-柯里克(Lightning Creek)矿床均 与磁铁矿系列(I 型)闪长岩和碱性花岗岩有关。尽 管巴希萨洛博(Salobo)铜-金矿床与A-型花岗岩具 有密切成因联系, 但是人们怀疑在其深部可能存 在有二长岩、闪长岩或辉长岩侵入岩。大量研究结 果表明,辉长质、闪长质和二长质岩浆活动及相关 流体在氧化铁型铜-金矿床的形成过程中曾发挥过 重要作用。
2、 何谓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
自20 世纪70 年代起, 随着一系列高新技术在地球科学 领域的应用, 找矿勘查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 其最明显 的标志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找到一大批铜-金矿床。与此同 时,人们也开始注意到部分新发现矿床与传统铜-金矿床 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矿床包括:(1)1975 年在澳大利亚 南澳州发现的奥林匹克坝(Olympic Dam)铜-金-铀矿床; (2)1980 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找到的斯坦(Starra) 铜-金矿床; (3)1987 年在智利发现的拉坎德拉利亚 (LaCandelaria) 铜-金矿床;(4)1988 年在澳大利亚 南澳州找到的奥斯本(Osborne)铜-金矿床;(5)1991 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发现的欧内斯-享利(ErnestHenry)铜-金矿床;(6)1996 年在巴西找到的萨洛博 (Salobo)铜-金矿床。除了上述矿床之外,世界上与其 相类似的铜-金(或银、铌、稀土元素、铀、铋和钴)矿 床还有很多。
鉴于氧化铁型铜-金(IOCG)矿床无论在产出环 境和地质特征方面, 还是在形成机理上均具有多 样性和复杂性特点,因此,人们对其类型的划分尚 存在有不同的看法。这类铜-金矿床究竟是一种独 立的矿床类型还是其他类型矿床的变种? 尽管矿 床地质学家在上述问题上争议颇大,但是他们均认 为,将含有大量氧化铁(磁铁矿或赤铁矿)与含有 大量硫化铁(黄铁矿或磁黄铁矿)的铜-金矿床划 分开,对于重新认识金属矿床的形成机理和有效指 导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般 来讲,单一铁矿床和含铜、金(或铀、铌、钴、铋、 银、铂族元素、稀土元素)铁矿床均属氧化型成矿 体系,其中单一铁矿床和氧化铁型铜-金矿床是这 一成矿体系的两个端元组分。

【doc】中国的金矿与韧性剪切带

【doc】中国的金矿与韧性剪切带

【doc】中国的金矿与韧性剪切带中国的金矿与韧性剪切带黄金科技动态成矿l胛沦中国的金矿与韧性剪切带刘连登姚风良卿敏戴仕炳隋延辉(长春地质学院)前言正确识别金矿与韧性剪切作用(或带)的关系,对认识金矿成因和分布规律,对指导金矿勘查均有重要的意义.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关系的研究,是当前金矿地质研究的"热点"之一,已引起广泛重视.我国许多金矿区,都存在韧性剪切带太古宙变质岩区是我国金矿的主要分布区,其与韧性剪切带的关系更加密切韧性剪切带在成矿中所产生因素,根据研究成果(刘连登等,198.7,l988).可将金矿与韧性剪切带的关系概括如下三种,一,韧性剪切作用改造成矿矿体产于韧性剪切带中,韧性剪切作用导致原有矿体中的金银矿物重新富集与再分布.以及矿石组构的一系列变化,称之谓韧性剪切作用改造成矿这种矿倒不多.笔者所知辽宁省清原县的红透山,红旗山等矿床为其典型代表.红透山,红旗山矿床,为典型的太古宙绿岩带原始型zn—cu—Au—Ag块状硫化物矿床.加拿大的同类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平均含金1,3g/t;l0嘶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含金达3吨E上上在块状硫化物矿床中已采出930吨金.目前太平洋底的海山和扩张脊中心,正在进1行着这种成矿作用.许多研究者均指出,太古宙绿岩带原始型Zn--Cu--Au—Ag 矿床是绿岩带金矿的重要类型.红透山,红旗山矿床产于太古宙绿岩带的变长英质火山岩中,原矿为海底火山喷气沉积矿床(刘连登,1982),26亿年时,伴随TTG岩系的侵入,该矿床遭受了三幕强烈的变形,由于变形作用是在角闲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6oO,650.C)和压力(0.65,08Gp8)条件下进行的,故矿体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第一幕塑性流变使矿体发生强烈的紧闭褶皱,在局部地段并有矿体沿塑性断层塑性流动,其结果形成褶曲状矿体(红透山矿床)和石香肠状矿体(红旗山).第=幕强塑性流变褶皱与第一幕褶皱变形叠加,产生了竖倾褶皱.在竖倾褶皱轴部形成矿柱,在翼都原有的矿体与围岩片理进一步发生平行化,从而导致矿体转变为蟹形矿体(复杂脉状矿体).此过程矿体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剪切作用,使矿体形态和矿石物质组成发生进一步的变化(详见后述).第三幕塑性变形,对矿体及矿石物质成分影响甚徽.在第二幕塑性变形过程中,硫化物矿体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剪切作用,产生硫化物矿石糜7岩,矿石麋棱校岩的组构表现为脆性矿物黄铁矿的碎裂一碎粒一麋粒和被展.性矿物闲锌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的相继穿切"胶结而成根据闰锌矿地质温压计,得知矿石糜棱产生在温度为450,500.C压力为0.7,O-8GPa的条件下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压条什下矿石中的黄铁矿袁现为脆性,而闲锌矿,磁黄铁——闪锌矿和黄铜矿则表现为展性.上述矿物之间的再话化先后的序列为:黄铁矿矿一磁黄铁矿一黄铜矿其中黄铜矿是再话化迁移最强熟的硫化物矿物.此外,尚导致矿物相(如:六方磁黄铁矿转变为单斜磁黄铁矿黄铁矿转变为单斜磁黄铁矿高温等轴相的黄铜矿向低温四方口相转变)和矿物成分(如闪锌矿中铁的加入,形成富铁闪锌矿)的一系列转变硫化物矿体塑性变形中的物理迁移和韧性剪切作用中金属硫化物差异性再活化迁移(先后序列如上所述)称之谓"变质重就位"(刘连登1982).其结果使矿体形状,产状,矿石组构,矿物相及矿体中的铜,锌品位变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铜条一富含黄铜矿的铜脉的形成,导致了金银重新富粜和再分布铜条呈脉状或不规则的脉状在矿石麋棱岩中,沿两种岩石的界面在矿体的顶底的界面产出.但"铜条主要出现在支脉与矿柱的交接部位,这一地质位置铜条"相对集中.由于铜条"是沿裂晾面"产出的,因此其中有一些溶蚀状的"角砾"后者的主要成分浸染状矿石和石英等.根据矿石和载金矿物的禽量分析结果(表I)可以认为"铜条是造成矿床内金银重新富集和再分布的重要原因,囊l红透山红艉山矿床硫化鞠矿鞠金,银台量(ppm)AuAg矿物名称变化范围平均值变化葩目j平均值黄铁矿0.01~17.SO0.519(21)2.0,60Il5.94(24)闪镩矿0.011.56o.285(7)22.5~137.5f48.63(12) 磁黄铁矿0.054.01.0,43(4)9.00~73.030.96(6) 黄锕矿012川.490.884(7)245,612.5221.48(7) 注}黄铁矿中盎平均值包括l7.50值,括号内为样品数由表l可知,矿石中的硫化物含有不等量的金和银,即使同一矿物其金,银含量变化也很大,这可能是此类矿床伴生金的特点但矿石分析结果表明金与铜正相关.铜矿石以含铜l,5%计(其中无"铜条).12个样品铜的均值为2.98%:其含金量变化在0.14, 17-67ppm间.平均值为O.~7ppm.锎条"的铜品位较高,铜含量变化在6,336,22.58%.平均值为14,66%(12-f-样品平均);其金含量变化在0.47,4.01ppm:~L间,平均含金量为1-86ppm,说明"铜条的形成导致了铜与金的重新富集和再分布.铜矿石和铜条"的Au/Cu值为0,j25和0.126,两者基本一致也说明"锕条"中的铜,金是原有矿石中的铜,金,经塑性流动和差异性再活化而造成的一即由变质重就位造成的,这与地质观察的结论是一致的金,银矿物主要为银金矿,金银矿.银金矿的金含量为52.34,70,30%,5个样品的平均值为61-47~o,银含量为40.11,59.89Yo,平均值为38.51叻.成色为615;金银矿含金40?1j%t含银59-99%.成色为401据40个颗粒的统计.晶隙金~37~o(15个颗粒)包裹金占63%(25个颗粒).矿床地质研究表明.晶隙金应是塑性流动的结果. 8可见本文所述的韧性剪切作用改造成矿是指韧性剪切作用过程中原有金矿随载金矿物变质重就位尽而重新富集和再分布.如果原有矿体不含金此过程不可能造成金的重新富集和再分布,也就无韧性剪切作用改造成矿可言.二,同韧性剪切金矿同韧性剪切带金矿指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形成之间无地质间断.韧性剪切带是直接控矿构造的金矿床.这一概念中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形成于同一地质过程的先后阶段但其问无地质体插入(如无脉岩的插入)是连续间断的产物;二是韧性剪切带直接控矿,说媚成矿与韧性剪切带是在相同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任何不满足上述条件的金矿床.均不应称之为同韧性剪切带金矿.尽管我国很多金矿区内发现了韧性剪切带.但同韧性剪切带的金矿甚步.已知的同韧性剪切带金矿仅为辽宁清原境内的南龙王庙金矿床.该矿床也产于太古宙绿岩带的变质长英质火山岩中空间上与红透山和红旗山矿床相伴产出但分属不同的绿岩包体. 南龙王庙金矿拄矿韧性剪切带呈北西向分布.形成于绿帘角闪岩和环境.与区内第二幕变形相伴形成于晚太古宙.组成韧性剪切带的为变晶糜棱岩(变余麋棱岩),为全晶质构造岩,属深构造相的韧性剪切带.矿化体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但仅在局部地段有工业矿体产出.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其侧伏方向与麋棱岩的产状一致.矿体由细脉一浸染状金硫化物矿体和金黄铁矿石英脉矿体共同组成.主矿化受糜棱叶理,褶皱核部,剪切透镜体的两端和强烈置换形成的条带状构造等控制.晚期矿化的脉体受韧性剪切带内的张性裂隙构造控制.所有控矿构造都是韧性剪切带的成员尽管矿化略晚于韧性剪切带.但两者之间无其他地质体(1无地质间断).是连续间断的过程.南龙王庙金矿床的矿化分四个阶段:无矿石英脉阶段其呈串珠状,透镜状产出.已遭受韧性剪切变形石英中具共轭剪切条纹和亚颗粒等可见其形成于韧性剪切作用的前期阶段;金黄铁矿石英脉阶段.呈断续的串珠状或透镜状产出.其脉倒的岩石有硅化;金硫化物阶段,呈浸染一细脉状单独产出或叠加在第一,二阶段的脉石英中.主要金属硫化物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和斑铜矿仅馘量存在说明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强度微弱晚期石英脉阶段.呈规模较大的脉状.但形态嘭缩明显.系受韧性剪切带中的张性裂隙控制标志着矿化的结束金矿物以显微金为主,偶尔可见明金.所见者产于第二阶段脉石英的裂隙中.金矿物为自然金.成色为946.近矿蚀变岩发育,但不强烈,且分带也不明显.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蚀变岩矿物组合与绿帘角闶岩相的矿物组合相适应.南龙王庙金矿床的相关地质事件为:绿岩一紫苏花岗岩,TTG岩系侵入一变质变形作用,韧性剪切带一金成矿作用一白云母斜_长伟晶脉(穿切矿体).未遭受金矿化,穿切矿体的白云母斜长伟晶岩脉的白云母Rb—Sr年龄为2409Ma,故南龙王庙金矿形成于晚太古宙南龙王庙金矿床黄铁矿的d"s变化在2.o5,3.19‰之间.7个样品的均值为2.53‰.该值与医内太古宙绿岩带原始型zn—cu—Au—Ag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硫同位素值一致182个微金分析表明,绿岩带岩石的金丰度为0.89ppb绿岩,细脉浸染状金矿和金黄铁矿石英脉的微量元素(Pb,Z?,As,Sb,Hg,Se,Te,C.,Ni,,jwM.和Sr,Ba等)的标准化(以克拉克值为标准)图的曲线形态相似,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谱也相似.说明它们闯有某种成困关系经计算求得的包体水的6"O值较小,为4-26,5?82‰,位于TaY1or的变质水范围:5D变化较大.为一61.5,一94.8‰,超出变质水范围的26嘶石英流体包体中含I-I2OH分别为i073.5g/g.0.6~-5g/g.(锴三阶段石英脉),978-5g/g, .3o~g/g(第二阶段石英脉),740.9g,g,0.50~.g/g(第一阶段石英脉)在2oO,700~C 时,H一HO分馏可达700叻,D0叻(BottiTtga,i969),而本区的与Taylor等的仅差26嘶,故成矿液体的变生热液(变质热液).综上所述,南龙王庙金矿床属同韧性剪切带变生热液金矿床.因矿源不充分(绿岩中缺乏科马提岩层绿岩的金丰度低)矿化不强烈(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不发育,近矿蚀变弱)和控矿韧性剪切带属深构相等原因,故未形成丈规模的工业矿床. 三,后韧性剪切带金矿床韧性剪切带为间接控矿,直接控矿构造是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之间有明显的地质间断,它们分剐为形成于不丽地质环境和不同地质作用的产物.这类金矿床称后韧性剪切带金矿在后韧性剪切带金矿床逸一概念中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分别形成于不同时代和不同地质过程,它们间有明显的地质间断.表现为有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二是韧性剪切带只是间接控矿一控制金矿带,或为导矿构造(,J,而直接控矿构造是叠挪在其上的脆性断裂.我国绝大部分与韧性剪切带有空间关系的金矿床均属后韧性剪切带金矿床,而不是同韧性剪切带金矿床.胶东地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吉林夹皮沟金矿床,小秦岭金矿床辽宁四造沟金矿床,河北金厂峪金矿床广东河台金矿和海南抱板金矿,云南大坪金矿床和浙旺璜?l金矿床等,尽管它们的成因或在成因的细节上有争议,但仅就金矿与韧性剪切带而言,均属本文所指的后韧性剪切带金矿在后韧性剪切带金矿中韧性剪切带的控矿意义在于:(1)韧性剪切带控制了矿带的产出,即金矿带与韧性剪切带的走向一致,韧性剪切带在空间上控制了金矿带的展布倒如,胶东西北部的招一平金矿带,其为一韧性剪切带,该带控制了大尹格夏匍等金矿床的展布:焦家一新城断裂也为一韧性剪切带,其控制焦家新城金矿床吉林夹皮沟NW向的韧性剪切带,其控制了十余个金矿床,组成了一个重要的金矿带;河jE桑家峪,金厂峪和黑石金矿床组成的金矿带.受NE向的韧性剪切带控制.(2)韧性剪切带是导矿构造(?),其与矿带的走向也一致.小秦岭金矿带属此列.该EW向金矿带表面上与褶皱轴的东西向一致.其宴质是与EW向的韧性剪切带有关并已初步查明,在小秦岭金矿带有Ew向的大小韧性剪切带各三条在南翼有到背岭韧性剪切带,走向EW,向s倾倾角7o,80.局部直立,宽度 i00余米,断续延伸2km左右其下盘有杨砦峪金矿床在褶皱近棱部有王牌沟一文峪韧性剪切带,走向Ew由于倾角陡立故倾向在s与N问摆动.宽200余米,断续沿伸2km以上,其南,,[匕两例均有金矿床产出在褶皱北翼有北淘Ew向韧性剪切带,向北倾,倾角较睫,宽i0度约100m.延伸2km左右.其两侧均有金矿体产出除这三条大型韧性剪切带之外,其问还有三条较小的韧性剪切带.即碾头岔EW向韧性剪切带,宽度约50m,长度不详.学龄子EW向韧性剪切带.宽10余米,长百余米;东桐峪沟口(选厂附近)EW向韧性剪切带,.宽10余,长百余米.文峪金矿和东桐峪的01号脉,8号脉和305脉.均与韧性剪切带有一定距离.从控矿构造系统分析,韧性剪切带只是间接控矿,直接控矿是叠加在其上的脆性断裂,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带中的矿床均属此倒.判定后韧性剪切带金矿的主要依据之一是,金矿与韧性剪切之同带有地质问断.也就是说韧性剪切带形成之后,经岩体,脉岩侵入脆性断裂叠加,成矿热液进入脆性断裂构造而成矿的过程.从理论上说,"韧性剪切带是地壳较深部位岩石塑性变形产物,而破碎带则是地壳较浅部位岩石脆性变形产物两者在伺一地带.在时间上有先后".(涂光炽,1989,.下面一些实例可以说明,韧性剪切带与金矿之间存在地质问断.在小秦岭金矿带.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地质间断表现为:太华群变质杂岩(包括TTG岩系)一韧性剪切带一构造片岩(脆性断裂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文峪岩体一脉岩(基性脉岩,中性脉岩,酸性脉岩一成矿期前脉岩)一构造片岩(脉岩边部有构造片岩)一脆性断裂一金矿+成矿期内的脉岩(辉绿岩和煌斑岩)一脉岩(成矿期后脉岩)显然,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之同存在地质间断.而且现有的资料可以证明文峪岩体,脉岩和金矿有成因关联.在桑家峪一金厂峪一黑石峪金矿带,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地质间断表现为;太古宙变质杂岩(包括TTG岩系和变质辉长岩)一早期基性脉岩一东西向韧性剪切带(早期韧性剪切带)一晚期基性脉岩(也经受了变质作用)一北东向韧性剪切带(穿切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一构造片岩一脉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构造片岩(脉岩边部也具构造片岩)一脆性断裂(新华夏系构造)一金矿化+脉岩(?)一脉岩在吉林夹皮淘金矿带.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地质间断表现为;晚太古宙变质杂岩(包括TTG岩系)一韧性剪切带—钾质花岗岩(其形成年龄为1.9Ga)一花岗岩(海西期,燕山期)一脉岩一构造片岩一脉岩(?)一脆性断裂一矿化+脉岩一脉岩. 在海南抱板地区金矿床中.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地质间断表现为(据俞受钧等. 1989)抱板群变质杂岩一韧性剪切带一闪长玢岩,花岗闲长斑岩一脆性断裂,矿化(燕山期).在云南哀劳山的大坪金矿区.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地质间断表现为(据金世昌1989):哀劳山韧性剪切带一闪长岩一脆性断裂+构造片岩带一金矿化由上可见,在相当一部分金矿带内,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地质间断的表现之一为存在脉岩.脉岩的研究不仅为地质间断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也为金矿的成因研究提供了论据(刘连登.姚凤良,1980,l984)胶东西北部地区.小秦岭地区.夹皮沟地区和金厂峪地区的地质研究表明,金矿与脉岩地质地球化学相关性,为金矿的成因论证提供了坚实基础在相当一部分金矿带内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地质间断其次表现为成矿前存在构造片岩或构造片理化带.在小秦岭金矿带,金厂峙金矿床,夹皮沟金矿带和拖板金矿床都存在脉岩的构造片理化带(或构造片岩).构造片岩或构造片理化带是脆性断裂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能反映其形成时有一定的深度.或因叠加在挪性剪坷带上的脆性断裂面继承了麋穰岩叶理的产状,这些破裂面平行且密集时,形成片理化带(胡安国.1989).片理化带和构造片岩的发育程度,与糜棱岩带的规模和强度并无对应关系,也说明它是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脆性断裂.进一步的研究证明直接控矿构造并不是片理化带或构造片岩,而是叠加(穿切)在其上的脆性断裂.在金厂峪金矿床则为新华夏系的脆性断裂控矿涂光炽教授(1989)曾强调指出:在中国东部的具体地质条件下,韧性剪切带的控矿是间接的.破碎带控矿是直接的判定后韧性剪切带金矿的另一主要依据是.成矿时代可以这样认为.我国主要脉状金矿的成矿时代尚缺乏直接的同位素年龄资料.目前确定的成矿时代,主要是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间接推断的刘连登(1987)曾提出我国脉状金矿的主要成矿时代为中生代,尤其是燕山期.这一结论的获得是:根据金矿与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的时空和成因关系.金矿与中生代脉岩的时空和成因关系金矿的控矿构造系统的特征主要为中生代. 中国境内的与脉状金矿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韧性剪切带.往往形成于太古宙或元古宙.而金矿的成矿时代为显生宙.因此,从成矿的时代上也可以说明韧性剪切带与金矿之间有长时期的间断.而并不是一种连续间断.即非同韧性剪切带金矿.当然,如果考虑金矿与有关岩俸的大时差(刘连登.1986.1989涂光炽,1989).也更能说明是后韧性剪切带金矿了总之,笔者提出后韧性剪切带金矿并非贬低韧性剪切带在控矿中的意义,事实上,本文已经总结了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并认为韧性剪切带与脆性断裂交汇处往往是脉状金矿有利的产出部位后韧性剪切带金矿的阐述.只是为了强调在查明控矿构造时,既要重视韧性剪切带的研究.更要重视控矿的脆性断裂构造.以及两者的叠加控制矿体的意义.结论韧性剪切作用本身难以形成工业意义的矿床,因为此过程岩石中的金是流失的.而不是增加的而且韧性剪切作用也难以直接提供足够的矿质与流体.只有原有矿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韧性剪切作用的改遣成矿.zn—Cu?Au—Ag块状硫化物矿床在塑性变形和韧性剪切作用中的变质重就位是韧性剪切作用改造成矿的一种机制同韧性剪切带金矿与后韧性剪切带垒矿并不是一种新的金矿分类.而只是强调金矿与韧性剪切带时,空关系的描述性术语同韧性剪切带金矿与韧性剪切带空间上一致,时间上是连续间断.但形成于同一地质环境.后韧性剪切带金矿与韧性剪切带空间上部分一致或毗邻.时间上是地质间断.且形成于各不相同妁环境在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关系的研究中一正确查明成矿地质序列一白韧性剪切带形成至金矿化形成之间构地质事件.对认识矿床成因和矿床分布规律有重要的意义在成矿地质序歹lj未查明之前.是不可能确定其为同韧性剪切带金矿或岳韧牲剪切带金矿的. 尽管我国主要脉状金矿分布予太古宙变质杂岩区而且与早期的韧性剪切带有一定关系, 但中生代构造一岩浆强烈话动.它在金成矿作用中的意义不可低估.甚至可以认为,中生代岩浆热液成围的后韧性剪切带金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类型. 本文引用了涂光炽教授等的论着,谨表感谢。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的相关研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的相关研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的相关研究严卸平(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福建 福州 350181)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金矿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矿产资源,这也就决定了金矿开采的重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金矿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加之金矿矿床地质本身就比较复杂,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金矿开采难度。

因此,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高金矿开采的效率和质量,让我国的矿产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本篇文章主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点和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金矿开采有所启发。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2-0039-2收稿日期:2019-02作者简介:严卸平,男,生于1980年,福建福州人,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

金矿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开采出的含金矿石通过工业冶炼的方式,就可以得到纯度比较高的黄金,然后加工成金制品,以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应用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矿开采技术取得了较大突破,金矿开采的能力也有明显提升,可是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矿床地质特征缺乏认识,没有掌握矿床的成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矿开采的速度,也不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点和成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但可以为金矿开采提供可靠参考依据,还能促进我国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1]。

1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1.1 矿体特点我国土地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金矿矿产资源的分布范围比较广,而且矿产资源所处的地质结构也普遍较复杂,这也给金矿开采带来了很大障碍。

研究金矿矿床地质特征首先要从矿体入手,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有与之相关的三个方面特征,分别是矿石构造、地层和岩浆特点。

金矿矿体分布比较独特,通常是在地质构造的交汇地带,或者在破碎地带中,这个区域的地层缺乏完整性,只有抓住了这些矿体特征,才能更快的勘查出金矿资源,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

210978610_甘肃省西和县三洋坝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210978610_甘肃省西和县三洋坝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甘肃省西和县三洋坝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宋紫明摘要:该矿床位于西成铅锌矿田西部,秦岭褶皱系西秦岭西秦岭海西褶皱带东段,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群地层中,成矿条件较好。

本文重点通过对三洋坝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阐明矿体赋存特点,研究矿床成因。

关键词:三洋坝;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矿区位于甘肃省西和县城东南,西秦岭厂坝—页水河华力西—印支期铅、锌、金、银成矿带内,西成铅锌矿田西部。

为了进一步分析三洋坝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三洋坝矿区以往勘查成果、科研资料,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矿区地质特征及成因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可以对今后的勘探与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对下一步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大地构造位于秦岭褶皱系西秦岭西秦岭海西褶皱带东段,北部为秦岭加里东褶皱带,南部为秦岭印兴褶皱带。

地层区划属秦祁昆地层大区,秦岭地层区,中秦岭地层分区。

区域成矿区属西秦岭Pb-Zn-Cu-Au-Hg-Sb成矿带之厂坝-页水河铅锌金银成矿亚带,西成铅锌等多金属矿田位于该成矿带,三洋坝金矿床位于该成矿带西部。

1.1 地层区域内出露地层较全,由老到新主要有志留系(吴家山组Sw)、泥盆系(安家岔组Da、黄家沟组Dh、红岭山组Dhl、双狼沟组Dsl)、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第四系。

1.2 构造本区位于区域西秦岭海西褶皱带中,礼县-柞水海西褶皱带闾井-高桥复向斜南翼,岷县-宕昌复背斜之北翼,该区南界被岷县-石峡-凤县断裂所切,北部由俞家庄-黄渚关大断裂控制。

该断裂控制了近东西向排列的古岛屿式水下高地。

1.2.1 断层区域主要断裂有:(1)阎家庄-俞家庄断裂带,分布于北部,区内主要金、铅、锌矿床均分布于断层之南。

(2)烂泥沟门下断裂带分布于南部,是区域大断裂。

除上述断裂之外,还有北东向、北西向多属次级断裂,分布较广,但规模多小,生成时间晚,部分为喜山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CHENLI
28
CHENLI
29
CHENLI
30
CHENLI
31
CHENLI
32
CHENLI
33
CHENLI
34
CHENLI
35
CHENLI
36
CHENLI
37
CHENLI
38
CHENLI
39
CHENLI
40
CHENLI
41
CHENLI
42
CHENLI
43
CHENLI
金矿地球化学类型有重要理论意义,其不仅
深化金矿地质和成因的认识,而且对金矿勘查有
重要指导意义。五龙铋型金矿据铋为指示元素,
预测深部未知矿体获良好的勘探效果(林名河,
1992)即为例证。 CHENLI
46
小西南岔矿床的铋-金富矿脉,呈缓倾斜脉 产出而不同于其他矿脉(刘向友等,2007),包 村和朝山铋型金矿的铋-金成矿在狮子山铜矿田 亦见(唐永成等,1998;任云生等,2004);因 此铋型金矿的成矿细节尚须专题研究。
前述的澳和加的两个碲型金矿的确认,说明 部分太古代绿岩带后生脉型金矿属岩浆热液成因 ,而非习称的变生(质)热液成因。我国贫太古 代绿岩带金矿(刘连登,1996)的原因之一,是 未见太古代碲型金矿。国外有些学者也认为,太 古代绿岩带脉型金矿的类型要重新认识。
CHENLI
7
矿例 : (2)吉林小西南岔浅成系脉型铜金矿
CHENLI
8
CHENLI
9
CHENLI
10
1.2 中国最重要金矿类型:中深成脉型金矿 与浅成脉型金矿
矿床类型,是矿床工业类型和矿床成因类型 相结合的用语(钟汉等,1985;涂光炽,1987) , 其具有地质和经济双重属性。矿床地质根本属性 即金矿类型的地质属性;在全球或国内或地区的 金矿产量或储量中至少占5%,并具良好勘查前景 的,即金矿类型的经济属性。
准则 1:组成金矿的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同
时还有碲金矿或黑铋金矿(或自然铋与自然金呈
固溶体分解结构,或铋质自然金)或方锑金矿。
已知仅(美)克里普克里克碲型金矿例外,其几
乎不含自然金(博伊尔,1979)。
CHENLI
20
准则 2:矿石矿物成分有碲或铋或锑的矿物 ,以及含碲或铋或锑的矿物,而且它们是主要载 金矿物。
(1)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 (2)金矿产出地质背 (3)金矿地质本质特征--矿脉与矿质成分和组构、
围岩蚀变、脉岩与矿体、成矿深度和成矿时代 (地质时代和同位素年龄) 矿例: (1)胶东烟台浅成网脉型金矿
(2)吉林小西南岔浅成系脉型铜金矿
CHENLI
5
CHENLI
6
矿例: (1) 胶东烟台浅成网脉型金矿
16
CHENLI
17
CHENHale Waihona Puke I18CHENLI
19
1.3 金矿的碲型、铋型和锑型地球化学类型
一类(一组) 金矿与另一类(另一组)金矿 相区别的地球化学根本属性,即金矿地球化学本 质特征。据金矿地球化学本质特征,已确认铋型 金矿(刘连登等,2004)、碲型金矿(刘连登等 ,2005)和锑型金矿。金矿地球化学类型是据下 列准则,对金矿类型的重新归类。
《中国金矿床:进度与思考》(张贻侠等,
1996)对我国主要金矿类型已有论述。脉型金矿
实施(型、亚型、次亚型)三级分类,对理论
CHENLI
11
研究和应用均有重要意义。中深成脉型和浅成脉 型是我国最重要的两种金矿亚型,它们均有若干 次亚型。
笔者自1998年以来,建议将习称是脉状金矿改
称脉型金矿。这不仅突出其是一种金矿类型,而
44
CHENLI
45
1.4 金矿地球化学类型相关问题的讨论
碲型金矿有,东坪、哈达门沟、小营盘、后 沟、上宫、金驹山、三道湾、平邑、双旺、(美 )克里普克里克、(澳)卡尔古利戈登迈尔、( 加)克克兰湖和斐济瓦库图拉等一系列矿床。铋 型金矿有,小西南岔、(吉林)岚家、(皖)包 村和朝山、(辽)五龙和祁雨沟等金矿。锑型金 矿有,沃溪和黄金洞金矿,龙山可能也属锑型金 矿。国外的铋型和锑型金矿待补充。
CHENLI
2
金矿床本质特征与矿床成因观
--兼论金矿与韧性剪切带时空及成因的三种关系
1 金矿床本质特征与金矿类型 2 金矿床本质特征是诠释成因的目的物 3 金矿与韧性剪切带三种时空和成因关系的
进展与思考 4 结论
CHENLI
3
1 金矿床本质特征与金矿类型
在逻辑学中,本质特征称“根本属性”、“独 特属性”、“具有区别事物的属性”。金矿床本质 特征分为:金矿地质本质特征和金矿地球化学 本质特征。
金矿床本质特征与矿床成因观
--兼论金矿与韧性剪切带时空及 成因的三种关系
刘连登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CHENLI
1
金矿的根本地质属性和根本地球化学属 性,通称金矿床本质特征。据前者划分的金 矿类型,并确认中深成和浅成的脉型金矿, 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类型;据后者划分的金 矿地球化学类型,确认碲型、铋型和锑型三 种类型。多源成矿说认为,以 “环境”、“背 景”、“条件”和“物源”四要素为制约,诠释“特 征”成生的原因、方式和过程,即矿床成因。 后生脉型金矿与韧性剪切带,有三种不同的 时空和成因关系,回顾1988年以来笔者和各 家在此领域研究的进展,并作些思考。
且强调金矿脉及其中的金矿体是两个概念。脉型
金矿指,金矿脉中金矿体形态并不一定以脉状为
主,金矿脉中的金矿体在走向和侧伏方向(垂向
)均呈分段富集、分段重现。脉型金矿的金矿体
在矿脉中的分段律和重现样式,是其第三级重现
(成矿)规律。
CHENLI
12
CHENLI
13
CHENLI
14
CHENLI
15
CHENLI
准则 3:金与碲或铋或锑含量具正相关性, 系数在0.5~0.9间。
准则4:碲型金矿与碱性、偏碱性岩浆时空相 随成因相关,铋型金矿与偏碱性岩浆岩时空相随 成因相关,锑型金矿可能与花岗岩类相关。
CHENLI
21
CHENLI
22
CHENLI
23
CHENLI
24
CHENLI
25
CHENLI
26
CHENLI
1.1金矿地质模型的地质本质特征描述内容
1.2 中国最重要金矿类型:中深成脉型金矿和
浅成脉型金矿
1.3 金矿的碲型、铋型和锑型地球化学类型
1.4 金矿地球化学类型CHE相NLI关问题的讨论
4
1.1 地质模型的金矿地质本质特征描述内容 一类(一组)金矿与另一类(另一组)金矿相区别
的根本地质属性,称金矿地质本质特征。据地质模型的 思维和方法,金矿地质本质特征描述内容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