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和缓冲溶液

合集下载

实验17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

实验17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

大 学 通 用 化 学 实 验 技 术
8/11
酸 碱 应 与 缓 冲 溶 液
在线答疑: 在线答疑:wyuchemwx@ wyuchemygm@
17.4
问题讨论
(1)如何配制SbCl3溶液、SnCl2溶液和Bi(NO3)3溶液? 如何配制SbCl 溶液、 溶液和Bi(NO 溶液? 写出它们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写出它们水解反应的方程式。 (2)缓冲溶液的pH由哪些因素决定?其中主要的决定 缓冲溶液的pH由哪些因素决定? pH由哪些因素决定 因素是什么? 因素是什么?
pH=pKa-lg c(酸)
(盐)
c
大 学 通 用 化 学 实 验 技 术
4/11
pOH=pKb-lg c(碱) c
(盐)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与组成缓冲溶液的弱酸(或弱碱)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与组成缓冲溶液的弱酸(或弱碱)及 其共轭碱(或共轭酸)的浓度有关,当弱酸(或弱碱) 其共轭碱(或共轭酸)的浓度有关,当弱酸(或弱碱)与它的 共轭碱(或共轭酸)浓度较大时,其缓冲能力较强。此外, 共轭碱(或共轭酸)浓度较大时,其缓冲能力较强。此外,缓 的比值有关,当比值接近1 冲能力还与c(酸)/c(盐)或c(碱)/c(盐)的比值有关,当比值接近1时, 其缓冲能力最强。 其缓冲能力最强。
大 学 通 用 应 与 缓 冲 溶 液
在线答疑: 在线答疑:wyuchemwx@ wyuchemygm@
2. 盐类的水解 (1)A,B,C,D是四种失去标签的盐溶液,只知它们 A,B,C,D是四种失去标签的盐溶液, 是四种失去标签的盐溶液 溶液, 是0.1mol·L-1的NaCl,NaAc,NH4Cl,Na2CO3溶液,试通过测 0.1mol L 定其pH并结合理论计算确定A,B,C,D各为何物。 定其pH并结合理论计算确定A,B,C,D各为何物。 pH并结合理论计算确定A,B,C,D各为何物 (2)试验常温和加热情况下0.5 mol L-1Fe(NO3)3的 试验常温和加热情况下0.5 mol·L 水解情况。 水解情况。 中加一滴0.1mol 0.1mol·L 溶液, (3)在3mLH2O中加一滴0.1mol L-1BiCl3溶液,观察 现象。再滴加2mol·L HCl溶液 观察有何变化, 溶液, 现象。再滴加2mol L-1HCl溶液,观察有何变化,写出离子 2mol 方程式。 方程式。 溶液和3 (4)在试管中加入2滴0.1mol·L-1 CrCl3溶液和3滴 在试管中加入2 0.1mol L 0.1mol·L 溶液,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0.1mol L-1 Na2CO3溶液,观察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的实验报告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的实验报告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的实验报告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的实验报告引言:酸碱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测量酸碱反应的现象和性质,以及制备缓冲溶液的方法,来深入了解酸碱反应和缓冲溶液的特点和应用。

实验一:酸碱指示剂的使用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而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

我们首先准备了几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溶液、甲基橙溶液和溴蓝溶液。

然后,我们将这些指示剂滴加到不同的酸碱溶液中,并观察颜色的变化。

结果显示,酚酞溶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无色。

甲基橙溶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橙色。

溴蓝溶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黄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

通过这些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出溶液的酸碱性质。

实验二:酸碱反应的中和作用酸碱反应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就是中和作用。

我们选择了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反应物,将它们按不同的摩尔比例混合,并测量了反应后溶液的pH 值。

实验结果表明,当酸和碱的摩尔比例为1:1时,反应后溶液的pH值接近中性。

随着酸和碱的摩尔比例的改变,溶液的pH值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表明酸碱反应的中和作用是通过酸和碱的摩尔比例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质的。

实验三:缓冲溶液的制备与性质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够稳定溶液酸碱性质的溶液。

我们选择了乙酸和乙酸钠溶液作为缓冲溶液的反应物,按不同的摩尔比例混合它们,并测量了溶液的pH值。

实验结果显示,当乙酸和乙酸钠的摩尔比例接近1:1时,溶液的pH值变化较小。

这说明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外界酸碱物质的加入,保持溶液的酸碱性质相对稳定。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反应和缓冲溶液的特点和应用。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能够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酸碱反应的中和作用可以通过酸和碱的摩尔比例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质。

缓冲溶液能够稳定溶液的酸碱性质,抵抗外界酸碱物质的干扰。

酸碱缓冲溶液

酸碱缓冲溶液

酸碱缓冲溶液
二、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缓冲溶液一般由浓度较大的弱酸及其共轭碱所组成,如HAc-Ac-、 NH4+-NH3等,在不要求十分准确的情况下,由于缓冲剂本身的浓度 较大,故而求算缓冲溶液的pH值时可以用近似方法计算。
假设缓冲溶液由一元弱酸HA(浓度为ca)和相应的强碱盐MA (浓度为cb)组成,由于同离子效应,可认为未解离的HA浓度近似等 于HA的分析浓度,即[HA]=ca,同时HA的大量存在使MA的水解 作用受到抑制,可认为A-的浓度近似等于MA的分析浓度,即[A-] =cb,把这些关系代入HA的解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得
酸碱缓冲溶液
【例4-6】
计算下列[JP2]溶液的pH值:(1)由0.10 mol·L-1NH3和0.20 mol·L-1 NH4Cl所组成的缓冲溶液(KNH3=1.8×10-5);(2)向400 mL该溶 液中加入10.00 mL 0.050 mol·L-1HCl溶液。
解:(1)根据式(4-2)得
分析化学
酸碱缓冲溶液
一、 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以HAc和NaAc溶液组成的缓冲体系为例说明。在此溶液中, NaAc完全解离,溶液中存在着大量Ac-,因而降低了HAc的解离度 α,HAc则部分解离为H+和Ac-,溶液中还存在着大量的HAc分子。 反应式如下:
当向溶液中加少量强酸(如HCl)时,H+和溶液中大量的Ac-结合 成难解离的HAc,使HAc的解离平衡向左移动,因此,[H+]几乎 没有升高,pH值几乎没变。
根据式(4-8)得
(2)由于加入10.00 mL的HCl,则发生如下反应:
酸碱缓冲溶液
【例4-6】
根据式(4-8)得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HCl)时,溶液 的pH值只改变了0.01,基本上保持不变。常用的缓冲溶液如表4-1所示。

实验17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230

实验17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230

实验17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230
实验17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是一个关于酸碱反应的实验,旨在通过测试和观察来阐明以下几点:1.酸碱反应如何影响pH值;2.缓冲溶液如何工作;3.如何制备缓冲溶液;4.如何用缓冲溶液稳定pH值。

实验步骤如下:
1.使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三种不同浓度的碳酸氢根溶液的pH值,并记录数据。

2.将0.2M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相同浓度的碳酸氢根溶液中,观察pH值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碳酸氢根溶液的缓冲容量。

4.使用0.1M碳酸氢根溶液和0.2M氢氧化钠溶液,制备一种pH值为7的缓冲溶液,并记录缓冲溶液的浓度。

5.将0.1M碳酸氢根溶液和稀硫酸混合,观察pH值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6.将制备的缓冲溶液加入稀硫酸中,观察pH值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本实验旨在阐明酸碱反应如何影响pH值,以及如何制备缓冲溶液并用它稳定pH值。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酸碱反应进行,pH值会发生变化,而缓冲溶液可以缓冲pH值的变化,从而稳定pH值。

各种缓冲溶液原理

各种缓冲溶液原理

各种缓冲溶液原理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够维持溶液pH值稳定的溶液。

在化学和生物学实验中,缓冲溶液被广泛应用于调节和稳定实验条件。

本文将对不同种类的缓冲溶液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酸碱缓冲溶液:酸碱缓冲溶液是最常见的一类缓冲溶液。

酸和碱以碳酸氢根离子(HCO3-)或磷酸氢根离子(H2PO4-)等为例,在一定比例下存在于溶液中,可以通过吸收或释放H+离子来维持溶液的pH值稳定。

当溶液向酸性方向偏移时,缓冲系统可释放H+离子,中和溶液的酸性。

相反,当溶液向碱性方向偏移时,缓冲系统可吸收H+离子,中和溶液的碱性。

2.配位缓冲溶液:配位缓冲溶液是通过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稳定络合物来实现。

配位缓冲溶液的pH值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最常用的配位缓冲剂是EDTA(乙二胺四乙酸)和相关化合物,它们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当酸或碱添加到配位缓冲溶液中时,配体的配位结构改变,从而吸收或释放H+离子来维持溶液的pH值稳定。

3.磷酸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溶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缓冲剂之一、磷酸有三种离子形态:正离子(H2PO4-),负离子(HPO42-)和双负离子(PO43-)。

在pH值低于4时,磷酸以正离子形态存在;在pH值介于4和6之间时,磷酸以负离子形态存在;在pH值大于6时,磷酸以双负离子形态存在。

通过调节磷酸的比例可以在不同pH值下实现缓冲作用。

4.氟化物缓冲溶液:氟离子(F-)具有强力的缓冲性能,因为它与水形成的氟化水(HF/H2O)体系能够同时释放H+和F-离子。

在氟化物缓冲溶液中,HF与F-的比例可以调节H+离子的浓度,从而维持溶液的pH值稳定。

氟化物缓冲溶液的pH范围通常在2~7之间。

5.非水缓冲溶液:非水缓冲溶液是由有机溶剂或无机盐溶解在非水溶剂中形成的溶液体系。

有机溶剂如醇类、酮类和酯类具有缓冲性能。

在非水缓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平衡反应可以调节离子和分子的浓度来维持溶液的pH值稳定。

酸碱反应和缓冲溶液实验报告

酸碱反应和缓冲溶液实验报告

酸碱反应和缓冲溶液实验报告酸碱反应和缓冲溶液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特征;学习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和颜色变化规律;掌握制备缓冲溶液的方法和原理。

实验原理: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的过程。

酸和碱的反应特征是酸能够中和碱,碱能够中和酸,产生的盐在水中能够溶解,同时伴随着产生热和气体。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在酸碱中能够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合物,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溶液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甲酚等。

缓冲溶液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稳定pH值的溶液,能够抵抗外界酸碱性物质的影响。

制备缓冲溶液的方法是将弱酸和其共轭碱或弱碱和其共轭酸混合在一起,使其形成缓冲体系。

实验步骤:实验一:酸碱反应的观察(1) 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盐酸、氢氧化钠和纯水;(2) 用滴管将酚酞指示剂滴入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3) 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溶液的温度。

实验二:制备缓冲溶液(1) 取一定量的乙酸和其钠盐,分别加入到两个不同的烧杯中;(2) 分别加入少量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3) 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值。

实验结果:实验一:酸碱反应的观察试管中加入盐酸后,酚酞指示剂的颜色变为红色;加入氢氧化钠后,颜色变为紫色;加入纯水后,颜色无变化。

温度计测量的结果表明,酸碱反应产生了热。

实验二:制备缓冲溶液加入乙酸和其钠盐后,颜色变为橙色,pH值为4.5左右。

实验分析:实验一结果表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了热和水,同时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也说明了反应的发生。

纯水没有发生酸碱反应,颜色无变化。

这些结果都符合酸碱反应的特征。

实验二结果表明,乙酸和其钠盐的混合产生了缓冲溶液,酚酞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PH 值的测试结果都表明了这一点。

这是因为乙酸和其钠盐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缓冲体系,抵抗外界酸碱性物质的影响。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特征,以及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和颜色变化规律。

酸碱溶液的水解与缓冲溶液

酸碱溶液的水解与缓冲溶液

酸碱溶液的水解与缓冲溶液酸碱溶液的水解是指酸碱盐在水中分解产生酸、碱或盐的过程。

溶液中的酸碱水解会影响溶液的酸碱性质和化学反应。

而缓冲溶液是指其在加入少量酸碱或强酸碱时,具有抵抗酸碱强度变化的能力的溶液。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酸碱溶液的水解与缓冲溶液的相关知识。

1. 酸碱溶液的水解酸碱溶液的水解是指酸碱盐在水中的离解过程。

酸溶液水解时可产生氢离子(H+),而碱溶液水解则产生氢氧化物离子(OH-)。

酸和碱溶液之间的水解作用可以互相抵消,因此,酸碱溶液的水解会影响溶液的酸碱性质。

当酸盐水解时,产生的酸根离子会增强溶液的酸性。

例如,氯化氢酸盐(HCl)在水中水解成氯化物离子(Cl-)和氢离子(H+),产生酸性溶液。

而碳酸盐(例如碳酸钠Na2CO3)在水中水解成碳酸根离子(CO32-)和氢氧化物离子(OH-),产生碱性溶液。

当碱盐水解时,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会增强溶液的碱性。

例如,氢氧化钠(NaOH)在水中水解成氢氧根离子(OH-)和钠离子(Na+),产生碱性溶液。

2. 缓冲溶液缓冲溶液是指在加入少量酸碱或强酸碱时,能够抵抗酸碱强度变化的溶液。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溶液中存在的酸碱对或酸碱盐对中的一个进行水解来吸收或释放氢离子,从而维持溶液的酸碱性质基本不变。

常见的缓冲溶液包括酸碱对缓冲溶液和酸碱盐缓冲溶液。

酸碱对缓冲溶液是由酸和它的共轭碱或碱和它的共轭酸构成的。

当加入少量酸,过剩的碱会与其反应产生盐,从而减少酸性增加碱性。

当加入少量碱,过剩的酸会与其反应产生盐,从而减少碱性增加酸性。

例如,乙酸和乙酸钠构成了乙酸/醋酸根缓冲溶液。

酸碱盐缓冲溶液是由弱酸盐和其共轭碱盐或弱碱盐和其共轭酸盐构成的。

当加入少量酸,酸性盐会水解产生弱酸和酸根离子,从而减少酸性增加碱性。

当加入少量碱,碱性盐会水解产生弱碱和氢氧根离子,从而减少碱性增加酸性。

例如,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构成了柠檬酸/柠檬酸根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医学领域。

弱酸弱碱的酸碱平衡与缓冲溶液

弱酸弱碱的酸碱平衡与缓冲溶液

弱酸弱碱的酸碱平衡与缓冲溶液酸碱平衡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溶液中酸性和碱性物质浓度的平衡状态。

在溶液中,酸和碱会互相反应,形成盐和水,这个反应被称为中和反应。

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弱酸和弱碱时,就涉及到弱酸弱碱的酸碱平衡问题。

一、弱酸的性质弱酸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酸,例如乙酸、醋酸等。

弱酸在水中溶解时,会部分转变为氢离子(H+)和对应的阴离子。

这种反应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HA ⇌ H+ + A-其中,HA代表弱酸分子,H+代表氢离子。

弱酸的电离常数表征了弱酸的酸度,酸度越大,弱酸电离的程度就越高。

电离常数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pKa来得到,pKa越小,弱酸的酸度越高。

二、弱碱的性质弱碱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碱,例如氨水等。

弱碱在水中溶解时,会生成氢氧离子(OH-)和对应的阳离子。

这种反应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B + H2O ⇌ OH- + BH+其中,B代表弱碱分子。

与弱酸类似,弱碱的碱度可以通过计算pKb来得到,pKb越小,弱碱的碱度越高。

三、酸碱平衡与弱酸弱碱的互相反应当弱酸和弱碱同时存在于溶液中时,它们会互相反应,形成水和盐。

这种反应被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可以用以下表示:HA + B ⇌ H2O + AB在这个反应中,HA代表弱酸,B代表弱碱,H2O代表水,AB代表盐。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达到动态平衡,当反应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反应会向着消耗较多反应物的一侧进行。

这种平衡状态使得溶液中保持一定的酸碱浓度,形成酸碱平衡。

四、缓冲溶液的形成与应用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够抵抗酸碱浓度变化的溶液系统。

它由酸和碱的共存以及酸碱平衡所构成。

缓冲溶液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弱酸弱碱的互相中和反应。

在缓冲溶液中,当加入酸性物质时,其中的弱碱能够中和酸性质子,保持溶液的酸碱性不发生大的变化。

同样,当加入碱性物质时,其中的弱酸能够中和碱性氢离子,起到缓冲作用。

缓冲溶液在许多科学和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单独存在;在酸给出质子的瞬间,质子必然迅速与
另一个质子受体(碱)结合。
例如,HAc在水溶液中:
HAc(aq) H+(aq) + Ac-(aq) 酸1 碱1 酸碱半反应2 H+(aq) + H2O(l) H3O+(aq) 碱2 酸2 H+ 总反应 HAc(aq) + H2O(l) H3O+(aq) + Ac-(aq) 酸1 碱2 酸2 碱1 酸碱半反应1
碱: B- + H O 2
HB + OH-
-
[H B][OH ] Kb = [B ]
酸的解离常数: 符号:Ka 意义:Ka是溶液中酸强度的量度,在 一定温度下,其值一定。它的大小表 示酸的强弱。Ka值愈大,酸性愈强。 反之亦然。 碱的解离常数: 符号:Kb 意义:Kb是溶液中碱强度的量度,在 一定温度下,其值一定。它的大小表 示碱的强弱。Kb值愈大,碱性愈强。 反之亦然。
H+
H+ H+ H+ H+
H2PO4[Al(H2O)6 ]3+
HPO42-
+
H+
[Al(OH)(H2O)5]2+ +H+
共轭酸
共轭碱
由上述关系可知: (1)、酸越强,共轭碱越弱,酸越弱共轭碱越强。 如:HCl、HAc
(2)、酸和碱可以是分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酸和碱具有相对性。在某个共轭体系中是酸,而
[Η ] = K a (c - [Η ])
2 K + K + 4 K c a a a 或写成: [Η + ] = 2 + +
ca 当弱酸的 ≥500或α<5%时, Ka c- [H+]≈c
+
∴ [ H ] = K a • c( pH 计算的最简式)
总结
[H ] 解一元二次方程: K a = + ca - [H ] 求得[H+]
H2O + H+
H3PO4
H3O +
H2PO4- + H+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质子转移反应
质子酸碱反应的实质:共轭酸碱对的半反应不能单独存在。
酸碱半反应式: 酸 H+ + 碱
这种酸碱共轭关系的表达形式,并不是一种实际 反应式,酸不能自动放出电子,碱也不能自动接受电
子。质子(H+)非常小,电荷密度非常大,在溶液中不
def pH def pOH def -lg[H3O+] -lg[OH-] -lgKa
pKa def
pKb def pKw
-lgKb
-lgKw
§3-3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和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标准解离常数
1、一元弱酸和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 HB + H2O H3O+ + B+ [H 3O ][ B ] Ka = [H B]
酸碱的中和反应: HAc + OHa1 a1 b2 b2 H2O + Aca2 b1
HCl + NH3
NH4+
a2
+ Clb1
盐类的水解反应:
Ac- + H2O
b1 a2
HAc + OHa1 b2
NH4+ + H2O a1 b2
NH3 + H3O+ b1 a2
酸碱反应中存在争夺质子的过程:
导致 强酸+强碱
Kw
=1.00×10-7 (mol· L-1) 水的离子积的关系也适用于所有的 水溶液: [H3O+] · [OH-] = Kw
如:纯水中加入盐酸使其浓度为0.1mol· L-1
由[H 3O + ] • [OH- ] = K w 得 Kw 1.0 × 10 [OH ] = + = [ H 3O ] 0.1
HAc 的解离度为:
Ka (HAc) 1.8 105 (HAc) 1.3% c(HAc) 0.10
同理可推导出一元弱碱溶液pOH的 计算方法:
cb 而当 cb • K b ≥20 K w , 但 < 500时 Kb
[OH ] 解一元二次方程:K b = cb - [OH ] 求得[OH ]
第三章 酸碱和缓冲溶液
第一节
酸碱理论的历史沿 革:早期: 用感观 来区分酸和碱。
酸碱质子理论
酸:有酸味,能使兰色石蕊变成红 色;碱: 有涩味、滑腻感,使红色 石蕊变成兰色。
酸碱理论发展史:
1887年瑞典科学家 阿仑尼乌斯提出: 酸碱电离理论
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全部阳离子 都是 H + 的 物质叫 酸 ;电离产 生的 全部阴离子都是 OH - 的物质叫碱。
(1)与电离理论相比,扩大了酸碱的 概念,不再把酸碱局限在水溶液; (2)把酸碱的性质与溶剂的性质联系 起来,指出了酸碱强度的相对性。
§3-2 水溶液的解离平 衡和溶液的酸度
一、水的解离平衡
半反应1 半反应2 H2O H2O + H+ OH - + H&##43;
H2O + H2O
酸1 碱2
H3O+ + OH酸2 碱1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H 3O ] • [OH ] K= [H 2O] • [H 2O]
+
∴ K W = [H 3O ] • [OH ]
水的离子积: Kw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常数, 也叫水的离子积。与温度有关,温度 升高Kw增大。
+
-
25℃时的纯水中为1.00×10-14,且有 [H3O+] = [OH-] =
+ +
将[HA ]代入得: KW [Η ] = K a (c - [Η ] + + ) + K W [Η ]
+ +
或写成: [Η + ]3 + K a [Η + ]2 - ( K a c + K W )[Η + ] - K a K W = 0
当: K a • ca > 20 K w时
水解离生成的H+很少,水的解离 可以不忽略不计。 [H+ ] ≈[A-]
- 2
cb α 或: K b = ⇒得: [OH ] = cb • α 1- α
2
当Kb· cb ≥ 20Kw,且
-
cb K b≥500时,
[OH ] = K b • c b
例 3-4已知:25℃时Kb,NH =1.0×10-5,今有该温度下
3
100 ml 0.10 mol/L氨水,问此氨水溶液的pH是多少?
H+
HAc + NH3
H+
NH4+ + Ac-
酸1 + 碱 2
酸2 + 碱1
酸碱反应的实质就是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 的质子传递反应。
酸碱的电离反应: HAc + H2O a1 a1 b1 b2 b2 a2 H3O+ + Aca2 a2 a1 b1 b1 b2
HCl + H2O NH3 + H2O
H3O+ + ClNH4+ + OH-
在另一个共轭体系中却是碱,可称为酸碱两性物
质。如:HCO3- 、H2O (4)、没有“盐”的概念。 酸中有碱,碱可变酸,有酸才有碱,有碱才有酸。
酸碱半反应
H+ + 碱 酸、碱得失质子的反应式是酸碱半反应式。 酸碱半反应两边是共轭酸碱对。 NH4 + CO3 2-+ H+ NH3 + H+ HCO3酸碱半反应式: 酸
[H 3O ] • [B ] [HB] • [OH ] 而:K a ×K b = × [HB] [B ] = [H 3O ] • [OH ] = KW
+ -
+
-
-

Ka· Kb = Kw pKa + pKb = pKw
例1 已知25℃时麻黄碱(一元碱)的 Kb为1.4×10-4,试求其共轭酸的Ka。 解:由 Ka· Kb = Kw
溶液的 pH 为:
pH 14.00 lg1.0 103 11.00
二、多元弱酸/碱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和pH
(一)多元弱酸、多元弱碱的标准解离常数 多元酸:H2SO4 、H2CO3 、H2S 、H3PO4 、 H2C2O4等
H3PO4 + H2O
-
H3O+ + H2PO4-
+
[H 2 PO 4 ][H 3O ] -3 K a1 = = 6.92 ×10 [H 3 PO 4 ]
HCl(aq) + NH3(aq)
弱酸+弱碱
NH4+(aq) + Cl-(aq)
相互作用的酸碱愈强,反应进行的愈完全。
反应强烈地向右进行
Ac-(aq) + H2O(l)
HAc(aq) + OH-(aq)
反应明显地偏向左方
酸碱质子理论的局限性:
必须有质子的转移才能是酸碱 反应或才是酸碱。
酸碱质子理论的优点:
6 c (NH ) K (NH ) 1.0 10 20Kw , 解: 3 b 3 4 且 c(NH3 )/Kb (NH3 ) 1.0 10 500 ,可利用最简
公式计算。
[OH ] c(NH3 ) K b (NH3 ) 0.10 1.0 105 1.0 103 mol L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