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随堂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卷

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 下图是1915年在上海创办的一本杂志创刊号封面。

这本杂志的创办者是()A. 蔡元培B. 陈独秀C. 鲁迅D. 李大钊【答案】B2.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这段话中的“两位先生”指()A. “自强”和“求富”B. “民主”和“共和”C. “民主”和“科学”D. “民权”和“民生”【答案】C3. 北京大学记录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很多次革命运动的爆发, 同时也是众多先进思想的诞生地。

回溯到1917年的北京大学, 当时听到最多的两个词应该是( )A. 自强、求富B. 维新、变法C. 复古、尊孔D. 民主、科学【答案】D4.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他学习的主题是( )A. 近代化探索B. 侵略与战争C.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答案】A5.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断了其枝叶, 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 但树墩还在, 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 戊戌变法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答案】B6.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满本写着两个字“吃人”。

从材料中你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 首倡民主与科学B. 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C. 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D. 宣传马克思主义【答案】C7. 《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A. 鲁迅B. 陈独秀C. 胡适D. 李大钊【答案】C8.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 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 响起一声春雷, 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 《新民丛报》B. 《民报》C. 《新青年》D. 《新华日报》【答案】C9.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 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练习题第12课新文明运动【达标练习】1.右图是1915年在上海兴办的一本杂志的封面。

这本杂志的兴办者是()A.蔡元培B.陈独秀C.鲁迅D.李大钊2.新文明运动中,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方式结合起来的代表性作品是()A.«文学改良刍议»B.«庶民的成功»C.«文学革命论»D.«狂人日记»3.历史往往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

新文明运动时期的主题是()A.〝自强〞〝求富〞B.民主、迷信C.独立、自主D.战争、开展4.对新文明运动评价正确的选项是()A.新文明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新文明运动是维新派支持顽固派而掀起的社会言论C.新文明运动是孙中山指导的支持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D.新文明运动是陈独秀等提高知识分子指导的倡议民主与迷信的思想束缚运动5.阅读资料,回答以下效果。

资料一要支持那德先生,便不得不支持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支持那赛先生,便不得不支持旧艺术、旧宗教;要支持德先生又要支持赛先生,便不得不支持国粹和旧文学……我们如今认定只要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品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资料二西洋近代文明可以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水平,远非西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关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1)资料一所反映的陈独秀先生宣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是哪一运动的中心思想?(2)为处置〝文明上〞的缺乏,这一运动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主张有哪些?(3)你如何看待资料二中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西洋旧文明〞的态度?【才干提升】1.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宣布文章说:〝要稳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一切支持共和的旧思想洗刷洁净不可。

〞这反映了新文明运动()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约束B.要在中国树立民主政体C.要在中国树立共和政体D.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知道未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

”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A.原因 B.性质 C.内容 D.影响2.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3.某学者指出:“一日,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

”该史料涉及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4.“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

”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劳动界》5.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A.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D.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6.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

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

”“她”字的创造反映了()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7.“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8.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八上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八上历史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训练1.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

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

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表中的思想主张体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为争取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做出各种努力。

其中把④处的主张付诸于实践的行动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

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D.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4.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

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

这说明()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B.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D.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5.有人说,《新青年》杂志较早地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了“五四”新文化和爱国运动《民报》较早地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

材料表明《新青年》《民报》A.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介绍了陈独秀的理论主张C.表达了要求民主和进步的愿望D.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6.对比学习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

阅读下面两位中外历史名人的名言,从中可得出他们共同的思想主张是()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测试题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测试题河北胡雄英一、单选择题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B.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D.《青年杂志》改称《新青年》2.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A、宣传马克思主义B、与洋务派论战C、与立宪派的论战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3. 北大有一座著名的红楼,在20世纪初,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这里广泛宣传民主和科学。

其中不少名人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些人物包括( )①康有为②陈独秀③鲁迅④梁启超⑤孙中山⑥李大钊⑦胡适A.①③⑤⑦B.②③⑥⑦C.②④⑤⑥D.①②⑥⑦4. 右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

该漫画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一项内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供民主,反对专制C.提供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5. 一般说来,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6.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读经”B.宣传维新变法C.宣传推翻清王朝D.宣传民主、科学7. 新文化运动解除了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动。

下次关于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二、非选择题8. 阅读下列图片:图一图二图三请回答:(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2)图二是《青年杂志》,该杂志从第二卷即改名为什么?它在这场运动中具有怎样的地位?(3)图三中的人物给这场运动添加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色彩,他是谁?(4)从整体来说,这场运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2年部编版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指出:青年应“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立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材料旨在说明()A.《新青年》得到广阔青年的认可B.李大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C.李大钊希冀新青年勇担重任D.青年学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2.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下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挑选出来()A.李大钊B.陈独秀C.李鸿章D.胡适3.以下城市中,见证了《新青年》杂志产生、开展的是()①上海②北京③天津④广州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4.“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聂耳5.在某校八年级(8)班的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以下小伟同学的观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那么国民死,专制活那么自由亡。

〞材料说明李大钊主张()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7.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

你认为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A.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B.出国留学的青年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D.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8.孩子给父母写信的称呼,由“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变为“亲爱的爸爸妈妈〞,得益于()A.鲁迅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D.孙中山的《讨袁檄文》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练习

第12课新文化运动练习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陈独秀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这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A.自强、求富 B.爱国救亡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2.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3.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4. 在新文化运动前,胡适宣称:“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因此,新文化运动主张()A.改造国民性 B.传播马克思主义 C.推广白话文 D.全盘照搬西方5.“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6.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

根据漫画可知,这场运动是( )A.地主阶级革命B.思想解放运动C.农民革命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7.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练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练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

第12课新文化运动一、选择题1.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埋儿孝母”“割股奉亲”这些旧思想糟粕被中国近代的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激烈抨击?()A. 维新变法运动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2.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向一个新时期的人物是()A. 鲁迅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胡适3.史学家陈旭蔍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班都伴随着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D.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4.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

”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5.(2020·四川省攀枝花市七历上期末卷·1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以上说法,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6.(2020·内蒙古赤峰·7)下图所示是小强同学学习历史某单元的内容,该内容的主题应该是()A.近代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B.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7.(原创)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的()历程。

A.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近代民主化C. 近代化D. 推翻三座大山8.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如果是你来完成,你会参考哪一报刊?()A. 《万国公报》 B. 《新青年》 C. 《民报》 D. 《申报》9.1918年,山西省在省长阎锡山的推动下开展教育改革,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

这就是历史上的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维新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
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3.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A.专制与愚昧 B.封闭与自大 C.落后与野蛮 D.迷信与盲从
4.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A.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 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 D.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
5.“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

”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A.原因 B.性质 C.内容 D.影响
6.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

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企业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

这主要是因为( )
A.它是一场文化运动 B.它是一场反封建运动
C.它是一场反复辟运动 D.它要求民主与科学
8.在新文化运动前,胡适宣称:“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因此,新文化运动主张
A.改造国民性 B.传播马克思主义 C.推广白话文 D.全盘照搬西方
9.《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份,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篇小说
A.作者是陈独秀 B.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C.是文言文长篇 D.发表在《每周评论》
10.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核心内容是( )
A.反对尊孔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进化论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

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

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

(2)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青年》杂志
材料二李大钊和《庶民的胜利》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产生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个历史时期。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谁?《新青年》杂志的主要宣传内容有哪些?
(2)李大钊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的发表说明当时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什么新内容?
参考答案
1-10:ACABC CBABB
11.(1)鲁迅的《狂人日记》。

(2)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倡导文学革命。

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3)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精神应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思想要进行否定。

总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辩证地看待。

(言之有理即可)
12.(1)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

民主、科学。

(如答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亦可)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