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浓厚的兴趣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为取得优异成绩创造良好的条件。

所以,教师要抓住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这一特点,创造必要的条件,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一.精心设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初,总要选入一个导入新课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较快的进入佳境,以取得好的效果。

1.漫画导入出具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漫画,让学生看漫画,组织讨论,加以介绍,进而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

如讲《致橡树》这篇课文时,先在黑板上挂一幅“屋内没人”的漫画,学生看漫画是这样介绍的,画上画的是一个妇女在家中做针线活,屋外有人敲门,她回答说“屋内没人”,教师略加点拨,告诉学生在旧时代妇女没地位,进而引出诗人舒婷追求平等的爱情观,而《致橡树》是现代女性表达爱情观的宣言。

2.歌词导入在讲《林黛玉进贾府》赏析人物描写时,我先播放《聪明累》这首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让学生猜想这首歌写的是谁?学生都能答到:王熙凤3.古诗导入在讲《过万重山漫想》,我用诗歌《早发白帝城》引入新课。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很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直接介绍法在讲《威尼斯》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介绍的:现在大家都崇尚旅游。

现在“五一”长假刚过,你到过哪些地方?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纷纷回答,进而直接导入《威尼斯》是一篇游记散文,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精心设计疑问,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一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某种学习情境,才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设计求异性问题,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心理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掌握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产生疲倦,没有欢心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造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巴金先生写的《鸟的天堂》以课时,新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向一身西服着装的我,今天穿了一身运动装,脚蹬一双旅游鞋,头戴一顶太阳帽,手拿一幅中国地图,一进教室,就引起学生的骚动,还传来窃窃私语:“老师今天怎么了?”“是呀,怎么这身打扮”这一身打扮首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我接着说:“今天我不当老师了,我当以次导游”“导游?导什麽游?”此言一出,立即有学生发问。

“游《鸟的天堂》呀”.我说,“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大榕树,它是全国的旅游胜地……”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

课文讲完后,我还让学生当导游来解说。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

二、走出课本再现生活不管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还是教育教学及其它工作中,要去的最好的效果,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理论联系实际了。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在课堂是不够的,必须走出课堂,进入到生活中去。

再说,小学生的思维还是偏向于形象思维,只靠教师的讲还不行,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学语文,要让他们知道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提出几个问题:地球的面积尤其是陆地面积是多少?有多少任在上面?地球的资源现状如何?学生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我有拿出一幅漫画,上面画着一条河,河边正有一个人拿着毛笔蘸着河水写毛笔字呢。

学生立刻就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语文的作用,我让学生课下作一个小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调查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出污染的原因和造成的结果,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许多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我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几点看法。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互动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
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语文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任务,但是很多学生却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觉得枯燥乏味。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为了每个语文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

首先,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语文是一门文学性很强的学科,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故事、诗歌、文章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朗诵、演讲等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其次,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性。

学生学习语文不能只是停留在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

可以通过组织语文活动、写作比赛、朗诵比赛等形式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语文教学要注重启发性。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启示。

最后,语文教学要注重个性化。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启发性和个性化,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语文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培养10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培养10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培养10篇第一篇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传授学生知识的领导者,在课堂上起着带领作用。

教师倘若过于严肃,小学生就容易对其心生畏惧,害怕与这位教师接触,从而导致小学生失去学习该科目的兴趣。

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关系,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多交流,与他们进行有效互动,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以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讲究说话的技巧,注重风趣幽默语言的运用,以此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将精力集中到语文学习活中;最后,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位学生,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教师不能因此而冷落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而应当适当地给予鼓励,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们,给这些学习差等生更多的耐心和关爱,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自信心。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由于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并且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

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这种新型的教学设备,在课文内容中插入丰富的图像和声音,将学生带入一个动态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得到有效开发,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比如在讲授《黄山》这篇课文时,如果仅靠教师的朗读以及对内容的简单言语讲解,恐怕学生难以凭空想象出黄山真实的美景,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将与《黄山》相关的内容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再配上动态的图像和与之相符的音乐,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他们能够深入地了解课本内容,这既能使学生快速掌握课本知识,又能够让他们对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等 一 系 列 活 动 , 为课 堂 补 充 , 丰 富 作 来
生 活。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范本 都 来 源 于 生活 , 是生 活 中事件 的升华 。可 学生 的生 活范
围是极有 限 的 ,这 种有 限 的生 活范 嗣又 很 容 易造 成 学生 感 悟 上 的迟 钝 和 麻 木 。
的合 影拿 来讲 述一 段难 忘 的经历 ,体会
父 子 ( ) 母 子 ( ) 间 的 深 挚 的感 女 、 女 之
语文 活动 的 目的重在 从 朗读 、听 说 和写 作方 面来 培养 学 生 的能 力 和 素 养 。
如 可 通 过 “ E一 词 , 日一 句 格 言 ” 每 t 每 活 动 , 养学 生养 成 积 累词 语 的 习 惯 ; 培 可 通 过 “ E一读 ” “ 力 朗读 ” 朗 每 l 或 接 等 读 形 式 来 强 化 学 生 的 朗读 能 力 ;可 通 过 “ 月 一 事 , 人 , 景 ” 写 作 训 每 一 一 的 练 , 培 养学 生 的 观察 和 写 作 能 力 ; 来 还
觉得 听课 是一 种乐 趣与 享受 ,因而他 们 所 教 的学 生对 语 文 学科 特 别 感兴 趣 , 能
自觉地 学 习 。 五 、 富学 生的语 文 生活 。 丰 培养 学 习
兴趣 。
的人 格 ,确信 每个 学生 都具 备 巨大 的学
习潜 力 ,以满 腔热 情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学生有 了学 习兴 趣 , 习活 动对他 们 学 来说 就不 是一 种 负担 , 而是 一种 享受 , 一
等。 同时 把文 中精彩 的段 落放 给学 生 听 , 或有 老师 声情 并茂地 讲解 ,将 学生 引入 动物世 界 , 激起 他们 的高度 热情 。 、 会 2用 有趣 的或饱 含 激情 的语言 激发 学 生感情

如何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要如何培养和训练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语文学习,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个人素养、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

而现在,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激发学习兴趣,点燃语文之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需要抓住以下几点:1. 创设情境,诱发阅读兴趣。

以情景导入、故事分解重组等方式,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意境之中,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学习《水浒传》时,可以播放电视剧片段,或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2. 注重趣味性,提升学习体验。

语文学习不应枯燥乏味,应充分利用游戏、竞赛、表演等形式,将学习内容与趣味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提高。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成语接龙、猜诗谜等活动,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又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

3. 联系实际,增加学习价值。

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明确学习语文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议论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社会问题,用议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注重方法传授,提升学习效率增强语文学习效率,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培养阅读习惯,提升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如检视阅读、精读、速读等,提高泛读效率。

2. 加强写作训练,提升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离不开写作,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多写,并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

可以通过书面表达、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的作品,学习优秀作者的写作手法,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谈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的重大研究课题。

语文教师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和研究。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呢?一、讲究授课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主要靠教师的讲课技术。

好的教师能让对语文没有兴趣的学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怎么使用教学技术的教师却可能让感兴趣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索然无味。

既然授课技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教师应该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课堂讲授时注意教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

对于讲授那些抽象的知识更应该讲究技术,如果一味按部就班地讲解书中的内容,学生就会很难理解文章,从而造成厌学情绪。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和认真理解书中抽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文章的学习,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仅仅依靠教师的描述也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书中的含义,那么我们这些“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该怎么办呢?当然要利用一些现代科技的优势来辅助教学。

例如,讲解《石钟山记》可以在讲课之前收集一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在讲授的过程中,对相关景观进行播放,并提问视频或者图片中描述的是书中介绍的是哪一部分,毋庸置疑学生在书与多媒体的结合中能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三、教师要创设情境,快乐教学“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

”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叠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

创设情境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可先通过语言描述,然后用《雨霖铃》的教学磁带,先读后唱,民乐伴奏,在悠扬悦耳的萧笛声中,学生倾听着凄楚婉转的女高音歌唱,看着课文注释,很自然地进入词的境界。

创设情境,将使学生有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地获得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包含创设观察情境和想象情境两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3-10-17T13:56:27.9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9月总第96期供稿作者:王润女
[导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有兴趣学生才能领悟语文的人文性,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内涵。

◆王润女江西信丰县正平小学341600
摘要:兴趣,就是喜欢好的情绪,就是探知者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欲望的心理,想去探个究竟。

学习最初是建立在兴趣上,大部分学生为什么这门课程学的好,有很多因素,其中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培养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去感知事物。

那么,如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好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创设情境激趣
兴趣浓厚并持久是学生互动学习的不竭动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中,有些概念较抽象,如果教师只照本宣科,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就会开始厌学,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深奥难懂的知识。

在导入新课时要精心设计,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要知道教师的开场白,是整堂课的关键,若在开始就引发了学生的注意,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从内心迸发求知的欲望。

语文,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在学生当中经常听到他们说,老师,语文怎么那么多要背的,要写的,像数学很简单,就几个数字加减乘除,我还是喜欢数学。

面对这样的局面,语文老师应在课前或课中,根据具体的内容巧用故事,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影响学生的情绪。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发挥出它的魅力,在融洽的情感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及趣味,可以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赏识评价激趣
语文学习的综合特征,决定了它的学习结果,不能单一地用成绩分数这种量化评价法来进行。

俗话说“良言一句寒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善言易化敌为友,恶语易干戈相向。

如今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老师批评几句,有的就开始厌学,甚至还会逃学,这就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很被动,更不要说让学生获得新知。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

即使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中开小差,别急于批评,教师应该用幽默的语言来提醒他,这样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又能引起他的注意,或许因你的这一举动,学生从此喜欢上了你这位老师,进而对语文也会产生一定的兴趣。

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的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

我国清代教育学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这在教学中也是如此。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与学生的聊天中,常常会听到他们的争论,“我喜欢数学老师,喜欢上数学课”、“我喜欢语文老师,喜欢上语文课”。

道理很简单,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所致。

在教育教学观不断更新的今天,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与学生搞好关系,使教师的教学效果更进一步,特别是语文,这我深有体会。

在我刚毕业出来参加工作那年,我接管了一个“特殊”班级,偏科严重,数学好,语文差,而我就担任班主任上语文谭。

刚开始上课时,我有点招架不住,因为感觉一个人在那唱独角戏,学生根本无动于衷,各做各的事,或者有的干脆在那发呆。

面对这样的局面,课后我找了班上的学生询问了些情况,也做了些调查。

原来,他们原先的语文老师对他们很严格,整天板着脸,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的同学都会遭到老师的痛骂。

渐渐地,他们就对语文失去了兴趣,觉得学习语文没有乐趣。

了解到学生们的顾虑,我试着面带微笑进教室,让学生们被我的情绪所感染,让他们不再恐惧上语文课,对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即使回答错了,我也会让其他同学帮他一起指正改错,我让学生们感觉到课堂是大家的课堂,而不仅仅是语文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

课后,我与学生打成一片,也可能由于我的年龄,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他们的大姐姐,他们有什么难题都会找我解决,关于学习上的问题更是津津乐道地询问。

他们开始主动去学语文,每次课前布置的练习他们都积极完成,课堂上更是一片精彩。

教师个人学识,素质修养的提升
如果要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喝彩不断而非空洞无识,我想,教师个人的学识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不断给自己充电,在充实自己的同时结合课堂,联系实际,运用实践中。

用渊博的学识打动学生,用人格的魅力影响学生,用艺术的课堂吸引学生。

做一名学识渊博而不平庸乏味的语文教师,以学识渊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素质修养也是很重要的,其中宽容之义不可少。

在《庄子·天下》里谈到:“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

”自古至今,圣人先哲对宽容不但多有精到见解,更有垂范之例,孝文帝就是其中一例。

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更是不可或缺,若教师对学生动不动就打骂,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

当学生在课堂中犯了错误时,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去教导他,以理说教,让他打心里信服。

宽容是最美丽的一种情感,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更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得道,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有兴趣学生才能领悟语文的人文性,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内涵。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和手段多样,良好的方法和手段的有效运用离不开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营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