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酚药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丹皮酚药理研究进展

丹皮酚药理研究进展

丹皮酚药理研究进展作者:郭齐, 李贻奎, 王志国, 张金艳, 李连达作者单位:郭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李贻奎,张金艳,李连达(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王志国(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刊名:中医药信息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年,卷(期):2009,26(1)被引用次数:5次参考文献(28条)1.Riley C M.Ben T C Simpl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aeonol in human and rabbit plasma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ultraviolet detection 1989(02)2.张卫国.张志善丹皮酚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抗膜脂质过氧化作用 1994(02)3.张广钦丹皮酚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7(04)4.陈江斌.唐其柱.黄从新丹皮酚对心肌细胞自律性和延迟后除极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9(04)5.王腾.唐其柱丹皮酚对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钙通道电流的影响[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04)6.李后开.戴敏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及丹皮酚药物作用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2005(03)7.戴敏.刘青云丹皮酚对脂质过氧化反应及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0(10)8.戴敏.刘青云丹皮酚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1(02)9.周晓霞.杨鹤梅.许倩丹皮酚对高脂血清所致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000(06)10.李薇.王远亮.蔡绍晳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影响的比较[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0(01)1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降压中药的研究Ⅱ-丹皮及丹皮酚 1960(06)12.严永庆.余传隆.黄泰康中药辞海 199613.叶志义.任邵光.李发琪丹皮酚对鼠微循环的作用及影响[期刊论文]-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1999(03)14.Li L J.Zhong Z H.Chen Q Fetal Determination of paeonol by a flow injection chemilumin escence method[期刊论文]-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2006(07)15.张广钦丹皮酚对大鼠反复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1997(12)16.孙国平丹皮酚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期刊论文]-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2(03)17.孙周平丹皮酚在体外对4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04(02)18.孙国平.沈玉先.张玲玲丹皮酚对HepA荷瘤小鼠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3(02)19.孙慧君.王晓琦丹皮酚对MDR逆转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解剖科学进展 2000(01)20.孙国平.王华丹皮酚诱导K_(562)细胞凋亡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05)21.Vasiliki P.Prokopios M.loanna C Volatiles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y fromthe roots of Greek Paeonia taxa 2002(01)22.李逢春.周晓玲.磨红玲丹皮酚注射增强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1994(01)23.朱作金.蔡福盛.杨志平丹皮酚雾化吸人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响 1994(04)24.应康.王玉珍丹皮酚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期刊论文]-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1(02)25.齐锦生.李恩.王芳丹皮酚对过氧亚硝基阴离子致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02)26.韩冰.王坚.朱荃丹皮酚对AGEs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 2002(05)27.王建刚.王学廷丹皮酚对异娴肼和利福平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1999(06)28.杨柳依.曹煜14种中药提取成分活性的抑制作用[期刊论文]-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04)引证文献(5条)1.庄华两地降压汤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 2010(25)2.史克实.王晓东.闫军丹皮酚脂质体凝胶治疗湿疹皮炎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7)3.郑艳伟.范义荣.郭晨瑛.范庆君.张庆宝浙皖两地牡丹的栽培及应用现状[期刊论文]-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6)4.王正宽.王振中.徐连明.邓彬.万琴.萧伟胶体磨法包合丹皮酚及包合物稳定性考察[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2)5.郭庆捷.曹泽伟活血化瘀片联合泌特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10)本文链接:/Periodical_zyyxx200901008.aspx。

牡丹皮中有效成分丹皮酚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牡丹皮中有效成分丹皮酚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4 调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纤 维 肉瘤 H T 一 1 0 8 0 细 胞 的活 力 , P a e 能降低H T 一 1 0 8 0 细 胞
P I 3 K、 A K T磷酸 化及 V E G F的表 达 , 效抑 H U V E C s 增殖 及 新 生 血管 形成 。 同时, P a e 还 可在人 纤维 肉瘤 细胞 中通过下 调
以抑制脂 多糖在 巨噬细胞 中诱导 的炎性细胞 因子 的表 达 ,
P a e 在巨噬细胞 R A W 2 6 4 . 7细胞 和小 鼠模 型中对脂多糖引起 的炎症具有 良好 的抗性作用…。 在牙周炎大 鼠组织 炎症 和损
近年来 , 丹皮酚在 抗肿瘤等领 域中有很 多新 的进展 , 本文将 对丹皮酚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 断与治疗 2 0 1 6 N o v 2 7 ( 2 2 )
・ 4 2 2 3・
牡丹皮 中有效成分丹皮 酚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蒋丽丽 , 张彦龙 , 王春杰 , 赵丹丹 ( 1 .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8 0 ; 2 . 黑龙江大
学医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8 0 )
摘要 : 牡丹 皮为传统 中药材 , 在药典 中早有 记载 , 具有多种 医用 功效。 丹皮酚作为 中药牡丹皮 的主要 活性成分 , 近
几年来备受药学研 究者的关注 , 药理 活性 的研究报 道较多 。 本文对丹 皮酚的抗肿瘤 、 抗菌 消炎 、 抗 氧化 、 对免疫功
mR N A的表达减少密切相关 J 。 1 . 2 抑 制瘤 细胞迁 移与肿 瘤新 生血 管 的形 成 P a e 可 降低
1 H 3 K 1 4 和H 4 K 些 发 现 说

丹皮酚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丹皮酚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丹皮酚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曹丽丽;王剑奇;朱艳琴【摘要】丹皮酚为中药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皮酚具有抗菌消炎、解热镇痛、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血栓以及抗氧化等作用.近年来,丹皮酚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其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以及减轻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应用前景广阔,现将近年来丹皮酚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以及相关机制的探讨综述如下.%Paeonol is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 of Moutan Cortex.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y revealedthat paeonol has extensive pharmacological action,such a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biosis,defervesoence andKnalgesia,immunoregulation,antitumor,antithrombus,antioxidant and so on.In recent years,the antitumor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paeonol have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paeonol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inhibiting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inducing tumor cellsapoptosis,increasing the sensitivity to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of tumor cells,and reducing adverse reactions of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ancer.It has inhibiting effect on a number of humantumor cells.The paeonol has broad prospects in application.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study progress of antitumor effect of paeonol in vitro and its relevant mechanisms.【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7(032)010【总页数】3页(P1526-1528)【关键词】丹皮酚;抗肿瘤;凋亡;放射增敏;综述【作者】曹丽丽;王剑奇;朱艳琴【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08;甘肃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兰州 730030;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08【正文语种】中文丹皮酚(Paeonol,Pae)是从中药牡丹皮的干燥根皮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镇静、催眠、解热、镇痛、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

丹皮酚的药理活性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丹皮酚的药理活性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第6卷第2期2010年2月亚太传统医药Asia—PacificTraditionalMedicineV01.6No.2Feb.2010丹皮酚的药理活性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李骅1,王四旺1,张邦乐2(1.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天然药物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2.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摘要:目的:对丹皮酚近年来的药理、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以提高对丹皮酚的研究水平。

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总结、提炼和阐明丹皮酚的研究前景。

结果:丹皮酚具有显著的改善血液流变学、降脂质、抑制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等药理活性。

丹皮酚小鼠灌胃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单室模型;大鼠灌胃丹皮酚的生物利用度仅为28.92%,存在吸收不完全或首过效应:大鼠静脉注射丹皮酚及其包合物,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率: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

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结论:丹皮酚作为有效中药分子用于开发治疗冠心病、脑卒中等药物具有良好前景.探讨其分子中药组方的药理活性及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对创制分子中药、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丹皮酚;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中药分子;分子中药。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10)02—0110—03丹皮酚(Paeonol,Pae),又称牡丹酚,是从中药徐长卿(萝蘑科植物徐长卿Cynan虻humpaniculatumKitag.的干燥根及根茎)和牡丹皮(毛茛科植物牡丹Aaeoina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中分离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

丹皮酚是一种小分子酚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2一羟基一4一甲氧基苯乙酮,分子量为166,分子式为C9H100,。

丹皮酚味苦、辛,熔点较低(51.52℃),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苯和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1提取工艺从生药徐长卿和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浸出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丹皮酚的提取与鉴定

丹皮酚的提取与鉴定

丹皮酚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摘要:丹皮酚是牡丹皮和徐长卿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医药、香料、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其药理活性广泛: 镇静、镇痛、催眠、解热、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等,提取丹皮酚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浸出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本报告主要就丹皮酚的研究状况等作了介绍,实验采取水蒸气蒸馏法从牡丹皮中提取丹皮酚。

并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丹皮酚进行了结构鉴定。

关键字:丹皮酚水蒸气蒸馏法薄层色谱法一、文献综述1 前言丹皮酚( paeonol, 简称Pae) , 又称牡丹酚, 主要是从萝摩科植物徐长卿干燥根或全草和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芍药的根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活性成分, 其成分单一、纯度高、质量控制良好、药理作用明确、毒副反应小,而且临床使用安全。

是一种小分子的酚类化合物, 化学式为,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呈白色针状结晶, 具有镇静、镇痛、解热、解痉、抗炎等作用, 并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保护缺血组织、抗菌和抑制皮肤色素合成等作用。

近年来还发现丹皮酚具有抗肿瘤作用, 同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且无明显副作用。

2.研究进展丹皮始载于《本经》, 具有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的功效, 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

药理活性广泛、高效、低毒,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肿瘤防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市场上对丹皮酚的需求量较大,除用于医药制剂原料外,还广泛用作牙膏及护发、护肤、美容等日化产品的原材料。

对于丹皮酚的研究,早在1964,Doifode 等就合成了α-溴代的丹皮酚。

Rehman等合成了丹皮酚5-位的卤化衍生物,并且发现均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性。

1995年,徐鸣夏等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丹皮酚酯,即2-(乙酰氧基)苯甲酸-2-乙酰基-5-甲氧基苯酯,其药理作用与乙酰水杨酸酯类药物相似,但抗血栓形成作用较强,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

丹皮酚的药理作用、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丹皮酚的药理作用、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员圆 澡
员援 苑愿 依 园援 愿圆 猿援 员圆 依 圆援 园苑 员援 源猿 依 园援 远远 圆援 苑愿 依 员援 员圆 圆援 缘猿 依 园援 怨苑 圆援 员源 依 园援 怨圆 员援 园远 依 园援 猿缘 员援 员猿 依 园援 猿苑 圆援 圆圆 依 园援 苑愿
圆源 澡
员援 源远 依 园援 缘愿 圆援 愿愿 依 员援 缘愿 员援 猿苑 依 园援 源苑 猿援 圆源 依 员援 员源 圆援 缘猿 依 园援 怨圆
分优于手术结束前 员园 皂蚤灶 给药。与 悦 组比较, 术前 员园 皂蚤灶 静 注地佐辛患者术后地佐辛的镇痛剂量降低, 不良反应也少。 总之,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 手术前预先给予地 佐辛, 不仅能改善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 而且能减少用药量, 降低不良反应。
感受伤害前先制止中枢神经兴奋性, 可降低或消除阻止损伤 后导致的中枢神经敏感化, 起到超前镇痛作用的, 且 灾粤杂 评
· 愿怨远·
安 徽 医 药摇 粤灶澡怎蚤 酝藻凿蚤糟葬造 葬灶凿 孕澡葬则皂葬糟藻怎贼蚤糟葬造 允燥怎则灶葬造摇 圆园员员 允怎造; 员缘 (苑)
◇专论◇
丹皮酚的药理作用、 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摇 圆员园园怨缘 ) 摘要: 牡丹皮是中国传统大宗中药材,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其主要药用成分丹皮酚近年来也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就近年来有 关丹皮酚的理化性质、 药理作用、 检测提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丹皮酚; 理化性质; 药理作用; 检测提取
霉变率, 较大程度上维护贮果细胞中 杂韵阅 的活性, 有效抑制 圆摇 丹皮酚的提取方法摇 主要有醇提法、 水蒸气蒸馏法、 悦韵圆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丹皮酚的酮基衍生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_刘强

丹皮酚的酮基衍生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_刘强
ff
康 建 军 等[8]合 成 丹 皮 酚 的 铜 配 合 物 (CuPae)以 及丹皮酚 Schiff 碱 铜(CuBl)、钌金属离 子配合物 (见 图 10),MTT 法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CuB1 与 CuPae 对 K562,HL60 的抑制活性最高,且呈现出明显的浓度 效应关系。
ffff
许 同 桃 等[7]用 溶 剂 法 合 成 了 5 种 丹 皮 酚 Schiff 碱铜配合物和丹皮酚缩乙醇胺三核锰配合物,用水 热 法 合 成 了 三 种 丹 皮 酚 Schiff 碱 锌 配 合 物 ( 见 图 11), 抑 菌 活 性 及 抗 氧 化 性 研 究 表 明 [CuL4]、[Cu2L5] 与 [Cu2Ln]类 化合物 ,对短 小芽孢杆 菌和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在三类丹皮酚 Schiff 碱金 属 配 合 物 的 抑 菌 性 试 验 中 得 出 [ZnLnCl2]>[Cu2Ln]> [Mn3L2]。 在清除 DPPH 自由基试验中,相同的物质量 的浓度下,[ZnLnCl2]>[Cu2Ln]。
ffff
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图 10 丹皮酚铜配合物以及丹皮酚 Schiff 碱的铜、钌配合物
图 7 四丹皮酚缩多胺类 Schiff 碱
ÁÂÁÁ1.4 丹皮酚及其Schiff碱的金属配合物 丹皮酚及其 Schiff 碱衍生物易与许多金属离子 发生配位,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且在抗菌、抗氧化、 抗肿瘤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丹皮酚的 Schiff 碱腙类化合物合成容易,且螯合能力强,其过 渡金属配合物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癌等作用[21-22]。 尹 德 帅 等 [23]采 用 水 热 法 成 功 合 成 了 一 种 丹 皮 酚 缩 乙 二 胺 Schiff 碱-Co(II)配合物(见图 8)。 利用琼脂扩散法 测试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它对大肠杆 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 活性。 吝敏等[24]合成了丹皮酚缩乙醇胺 Schiff 碱-Ni (II)配合物(见图 9),并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了其抑 菌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丹皮酚缩乙醇胺 Schiff 碱-Ni (II) 配 合 物 对 大 肠 杆 菌 、金 黄 葡 萄 球 菌 和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的 抑 制 作 用 明 显 强 于 金 属 配 离 子 和 Schiff 碱 配 体,特别是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最佳。 Offiong 等[25]合成了丹皮酚缩甘氨酸 Schiff 碱 以及其 Pd (II) 和 Pt (II) 配合物, 这些配合物对于 Ehrlich ascites 肿瘤细胞均有很强细胞毒性的活性。

丹皮酚的药理活性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丹皮酚的药理活性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丹皮酚的药理活性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李骅;王四旺;张邦乐【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年(卷),期】2010(006)002【摘要】目的:对丹皮酚近年来的药理、药物动力学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以提高对丹皮酚的研究水平.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总结、提炼和阐明丹皮酚的研究前景.结果:丹皮酚具有显著的改善血液流变学、降脂质、抑制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等药理活性.丹皮酚小鼠灌胃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单室模型;大鼠灌胃丹皮酚的生物利用度仅为28.92%,存在吸收不完全或首过效应;大鼠静脉注射丹皮酚及其包合物,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率: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结论:丹皮酚作为有效中药分子用于开发治疗冠心病、脑卒中等药物具有良好前景,探讨其分子中药组方的药理活性及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对创制分子中药、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3页(P110-112)【作者】李骅;王四旺;张邦乐【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天然药物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天然药物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相关文献】1.丹皮酚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孙言才;沈玉先;孙国平2.牡丹皮中有效成分丹皮酚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蒋丽丽;张彦龙;王春杰;赵丹丹3.丹皮酚的酮基衍生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刘强;刘文彬;张玉芳;林仕桑;季洁;盛文兵;彭彩云4.丹皮酚提取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孙志锋5.丹皮酚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孙言才;沈玉先;孙国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皮酚 ( P aeono ,l Pae) 又称牡丹酚, 是中药牡丹皮 [ 芍药科植物牡丹 ( Paeon ia su ffruticosa) 的 根皮 ] 和徐 长卿 [萝摩科植物徐长卿 ( Cynanchum pan iculatum ) 的 全草 ]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化学式为 2- 羟基 - 4- 甲 氧基苯 乙 酮, 分子 式 为 C9H 10 O 3,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166. 18, 具有熔点低 [ m p ( 51+ 1) e ]、易挥发及水溶 性差的特性 [ 1] 。丹皮酚药理活性广泛, 临床多用于心 脑血管、肿瘤、炎症、变态反应及免疫系统等疾病。本 文对其近年来实验和临床药理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1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1. 1 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作用 研究发现, 丹 皮酚能显 著降低 心肌缺血 组织 MDA 的 含量及 血中 CPK 浓度, 并能明显保护心肌组织 SOD活性和心肌细 胞超微结构, 从而增加内源性氧自由基的清除率, 减轻 脂质过氧化, 达到保护心肌损伤的作用 [ 2] 。 1. 2 抗心律失常作用 通过对丹皮酚抗心律失常作 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发现, 丹皮酚具有明显对抗大鼠心 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律失常的作用。 80m g# kg- 1、160 m g# kg- 1 丹皮酚能使大鼠室颤 ( V F ) 及室性心动过速 ( VT )的发生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并可有效地缩短持 续时间, 缩小心肌缺血和梗死的范围, 拮抗心肌损伤, 降低了心律失常发生的严重性 [ 3 ] 。
的恢复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而减轻迟发性脑损害的严 重程度 [ 15] 。
2 抗肿瘤作用 研究显示, 丹皮酚对体内、体外的多种肿瘤细胞增
殖具有抑制作用。与大多数 抗肿瘤药物作用 特点相
同, 丹皮酚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株的增殖表现出不同的 抑制作用, 其半数抑瘤浓度 ( IC50) 也相差较大 [ 16] 。丹 皮酚对某些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药物
通过观察丹皮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中性粒细 胞浸润和坏死神经元数目的变化以及对细胞间黏附分
子蛋白 ICAM - 1表达的影响, 推测丹皮酚可能通过抑 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 ICAM - 1蛋白表达而减轻了 神经元损伤 [ 4] 。
此外, 丹皮酚可抑制反复脑缺血再灌注而引起的 细胞 Ca2 + 内流, 保护 Ca2 + - ATP ase活 性及抗自由基 的氧化作用, 从而抑制 Ca2+ 超负荷对脑细胞的损伤及 超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为缺血后脑组织
丹皮酚具有减轻脂质过氧化和减少血浆 LDL 氧 化修饰 ( ox- LDL )的作用。丹皮酚这种较全面的调整 脂质代谢, 减轻高脂血症动物血清、主动脉及肝脏脂质 过氧化反应, 降低血浆 ox- LDL 生成量, 抑制 LDL 体 外氧化反应及改善血流状态的功能有效地保护了血管 EC, 可能是其抗 A S的重要环节 [ 7] 。
伯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球拟
酵母菌, 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尤其是对致病性真菌效 果最好 [ 21] 。
3. 2 抗变态反应作用 研究表明, 丹皮酚对 Ò、Ó和 Ô变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丹皮酚不抑制特异性抗体 的形成, 但能抑制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溶血活性。其 对变态反应的抑制无抗原特异性, 作用于 T 细胞对抗 原的感应和效应阶段 [ 21 ] 。
摘 要: 丹皮酚药理活性广泛, 主要用于心脑血管、肿瘤、炎症、变态反应及免疫系统疾病。近年来, 对
丹皮酚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因此对其近年来实验和临床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牡丹皮; 丹皮酚; 药理作用; 综述
中图分类号: R28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2406( 2009) 01- 0020- 03
丹皮酚抗肿瘤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 还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和对多种 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其逆转 MDR 机制可能与阻断 P 糖蛋白的药物排除泵功能, 使化疗药物在细胞内浓 度增加有关。提高化疗药物抗肿瘤作用, 同时也降低 化疗药物剂量, 减少常规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 19] 。
3 抗菌、抗变态反应及免疫作用 3. 1 抗菌作用 早期研究发现, 在体外 1B15000浓度 的丹皮酚溶液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1B20 00 浓 度 的 丹 皮酚 溶 液 对 金 黄 色葡 萄 球 菌 具 有 明 显抑制作用, 对流感病毒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 抑制作用。近年有研究通过比较 3种不同牡丹根的挥 发性成分的抗菌作用, 显示丹皮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
事中医中药、药理学、心脑血管病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08 - 09- 26 修回日期: 2008 - 10- 29
动 ( triggered activ ity, TA ) [ 4] 。另外, 400ug# m l- 1 丹皮 酚可使分离的单个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 ) 明显缩短, 而静息电位和动作 电位幅值无明显改变。从电生理方面显示出丹皮酚抗
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心肌细胞 AM、DAD及 TA 有关 [ 5] 。
近年来从膜离子通道水平研究发现, 丹皮酚可浓 度依赖性阻断钙离子通道电流 ( IC a), 并使 IC a的 IV 曲线上移, 但不发生偏移, 也不改变 IV 曲线的形状, 说 明丹皮酚可能对钙离子通道有抑制作用, 提示它具有 钙拮抗剂作用, 表明丹皮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其对 钙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 对钙离 子通道电流的阻断作用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主 要机制之一 [ 5] 。
中医药 信息 In fo rm ation on T raditiona l Ch inese M edic ine
# 21#
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
察发现, 丹皮酚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平滑肌细胞的 增殖并对高脂血清刺激的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有显著 的抑制作用 [ 9] 。
此外, 丹皮酚还可以影响多种血液流变学指标, 主 要表现在降低全血表观浓度, 使红细胞压积降低, 同时 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和血小板黏附性, 增强了红细胞的 变形能力, 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 10] 。 1. 4 抗高血压作用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发现丹 皮酚具有降压作用。将丹皮酚溶于丙二醇中给犬静脉 注射 40m g# kg- 1, 可出现短暂降压作用; 注射 80~ 120 m g# kg- 1时 降 压作 用 达到 41% ~ 61% , 维持 10 ~ 12m in。给肾性高血压犬 口服丹皮酚, 降压幅度 超过 2. 7kPa, 持续 9 ~ 14d, 降压期间 伴心率减 慢, 心 电正 常; 用丹皮酚的花生油溶液 0. 7g# kg- 1灌胃 20d, 血压 下降 2~ 2. 7kPa[ 11 ] 。后来的研究证实, 丹皮酚降压作 用与其结构中酮基、羟基有关, 当改变结构中的酮基, 降压作用消除, 而去羟基则作用减弱 [ 12] 。 1. 5 抗血栓作用 通过丹皮酚和阿司匹林两个药物 对实验动物血液流变学影响的比较发现, 丹皮酚在降 低全血表观浓度, 降低红细胞压积, 降低红细胞聚集性 和血小板黏附性, 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方面跟对照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而阿司匹林改善血液流变学能 力较为局限, 显示丹皮酚作为防治心血管病特别是抗 血栓方面潜力更大 [ 10] 。 1. 6 促进微循环的作用 建立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模型, 测定微循环动态参数: 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平均速度 ( V)和 毛细管管径 ( D t)。实验中将丹皮酚溶液滴在肠系膜上, 毛细血管中红细胞 V增快, Dt增大,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 差异, 表明丹皮酚对局部微循环有促进作用 [ 13] 。 1. 7 抗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作用 丹皮酚可减轻 脑缺血再灌注后迟发性脑损害的严重程度, 降低脑缺 血再灌注后增加的周围血白细胞数, 亦能使脑实质中 的小胶质细胞和白细胞数明显减少 [ 14 ] 。
# 20#
中医药信息 Inform a tion on T rad itional Ch inese M ed icine
2009年第 26卷第 1期 V o l1 26, N o11, 2009
Hale Waihona Puke 中药研究进展丹皮酚药理研究进展
郭齐1, 李贻奎 2, 王志国 3, 张金艳 2, 李连达 2*
(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2.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 100091; 3.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 100700)
电生理研究表明, 丹皮酚在体外可抑制豚鼠右心 室乳头心肌细胞自律性 ( autom at ic ity, AM ) 、折返及延 迟后除极 ( delay afterdepolarization, DAD ) 及其 触发活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青年科学基金 ( 30801531) 作者简介: 郭齐 ( 1979- ) , 女, 博士, 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 通讯作者: * 李连达 ( 1934- ) , 男, 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 研究员, 主要从
丹皮酚还可通过升高血清一氧化氮 ( NO )和血浆前 列环素 ( PG I2), 降低血管内皮素 ( ET ) 作用来保护血管 EC, 逆转内皮功能障碍, 减轻主动脉病变程度, 从而减缓 A S进程, 这可能是其防治 AS的另一重要机制 [ 8] 。
丹皮酚抗 AS作用还与抑制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
2009年第 26卷第 1期 V o l1 26, N o11, 2009
近年来研究发现, 丹皮酚在体外可诱导肿瘤细胞 凋亡, 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 效关系, 这可能是其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 20] 。
此外, 从免疫学方面探讨丹皮酚抗肿瘤作用机制 的研究, 也有了一定的 进展。已有研 究显示, 丹皮酚 ( 50、200、800 m g# kg- 1 ) 可使 H epA 荷瘤小鼠血清 IL - 2量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 使脾细胞产生 IL - 2 的 能力明显超过正常组及模型对照组, 并呈现一定的剂 量效应关系, 还可提高其血清 TNF - A水平, 增加腹腔 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TNF 浓度, 推测丹皮酚抗肿瘤 作用与提高 H epA 荷瘤小鼠 IL - 2及 TNF - A的生成 密切相关 [ 1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