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知识大全
浮选知识要点

1)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润湿性)的差异,并借助浮选药剂的作用从矿浆中浮出某种固体,从而使不同矿物有效分离的一种选矿方法2)油团浮选:3)泡沫浮选:是在矿浆中引入气泡,使疏水性矿粒与气泡附着着并借助气泡的升浮运动,使其在矿浆液面得到富集4)浮选基本过程:①磨矿—即先将矿石磨细,使有用矿物与其他矿物或脉石矿物解离;②调浆加药—调整矿浆浓度适合浮选要求,并加入所需的浮选药剂,以提高效率③浮选分离—矿浆在浮选机中充气浮选,完成矿物的分选;④产品处理—浮选后的泡沫产品和尾矿产品进行脱水分离。
5)矿物结构及性质:矿物是由离子、(或原子、分子)等质点组成离子晶体。
1、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离子之间以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离子键。
此类矿物断裂时,沿离子界面断开;矿物表面形成不饱和离子键;一般此类矿物表面极性较强。
2、原子晶体,由原子组成,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共价键具有方向性、饱和性。
此类矿物断裂后其表面形成强极性。
3、金属晶体。
晶格质点为金属阳离子,金属阳离子间以金属键结合。
其断裂面为强不饱和键,呈强极性。
4、分子晶体。
晶格质点为分子,分子之间形成分子。
其断裂后表面为分子建,属弱键,极性很弱。
6)矿物表面性质由于矿物断裂后暴露在表面的键不同,使矿物表面具有不同的性质,此性质对矿物可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当矿物表面有较强原子键、离子键时,矿物表面有较强的极性和化学活性;矿物表面对水分子有较大的吸引力;矿物表面表现为亲水性。
当矿物表面有极弱的分子键时,矿物表面有较弱的极性和化学活性;矿物表面对水分子有较小的吸引力;矿物表面表现为疏水性。
不同晶格结构的极性顺序极性由强到弱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建。
矿物表面极性越强,矿物亲水性越强;疏水性越弱;矿物天然可浮性越差。
7)煤的结构和性质: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煤不是晶体结构,组成复杂。
丝炭、暗煤、镜煤、亮煤。
.煤的结构(万-克列维廉模型)煤是多环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有机质的基本结构单元主要是带有支链和各种官能团的缩聚稠环芳香系统由多层平面碳网组成,并存在有侧链煤化程度不同,层间距不同。
浮选工艺知识

浮选工艺知识1、什么叫浮选法?浮选法是以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为基础来进行选分的一种方法。
2、浮选过程?(1)、先将矿石磨细;(2)、调整矿浆的浓度;(3)、浮选矿浆的加药处理;(4)、在浮选中充气浮选,使矿化泡沫分离。
3、什么是正、反浮选?浮选作业中浮起的矿物如果是有用矿物(也就是这步我们想浮选起来的矿物),这样的浮选过程称之为正浮选。
反之,成为逆浮选(也称为反浮选)。
4、浮选药剂的分类及例子(1)、捕收剂,例如我们厂的黄药、AT-406、MA、xw-b45等;(2)、起泡剂,例如2#油;(3)、调整剂,调整剂又包括活化剂(例如L1、L2)、抑制剂(例如选铜处加的石灰)、介质PH调整剂(石灰等)、分散与絮凝剂(例如加的水玻璃)。
5、浮选机按充气和搅拌矿浆的方式分类分为三类: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充气搅拌式浮选机和充气式浮选机。
常用的一般是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我们厂选用的是机械搅拌式浮选机BF系列)。
6、各个选别的作用粗选是初次选别,将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石较大限度地分离;精选是对粗选矿进行再选以得到合格精矿的作业,精选目的是提高精矿品位,得到合格产品;扫选是对粗选尾矿进行再选,进一步回收有用矿物的作业,是为了减少金属流失,最大限度地回收有用矿物。
7、影响浮选的主要因素浮选粒度、矿浆浓度、药剂制度、浮选流程、矿浆PH值、浮选时间、温度、水质等。
8、一般浮选过程加药顺序PH调整剂—活化剂或抑制剂—捕收剂—起泡剂。
9、多金属矿石的浮选流程按选别分几类(1)、优先(选择)浮选流程(2)、混合浮选流程(3)、部分混合优先浮选流程(4)、等可浮流程。
本厂选用部分混合优先浮选流程。
10、中矿处理流程中精选作业的尾矿和扫选作业的泡沫产品一般统称为中矿。
中矿的处理方法有3种:依次返回、合并返回、单独处理。
本厂选用依次返回,其回收率相对较高。
11、对粗粒矿物的浮选(就本厂而言)(1)、采用捕收能力较强的捕收剂(如本厂目前用过的捕收剂,相对而言捕收能力较强的是AT-406)。
浮选

1.浮选: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2.泡沫浮选:以泡沫为载体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分选细粒物料的方法。3.可选性:矿物浮选的难易程度。4.品位:目的物在矿石中所占有的百分比。5.精矿产率:矿物浮选精矿产品在原矿中所占有的百分比。6.润湿:润湿是自然界中常的现象,是由于液体固体表面排挤在固体表面所产生的一种界面作用。7.三相润湿周边:当气泡附着浸入水中的矿物表面,达到润湿平衡时,气泡在矿物表面所形成三相接触点围成的周边。8.润湿接触角:过三相润湿周边上任一点P作气液界面的切线,与固液界面之间所形成的包括液相的夹角。9.润湿阻滞:润湿过程中,润湿周边展开或移动受到阻碍,使平衡接触角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润湿阻滞。10.水化作用:水分子在矿物表面(或离子表面)定向排列。11.疏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差、接触角大的疏水表面。12.亲水矿物表面:润湿性好、接触角小的亲水表面。13.疏水性矿物:矿物表面极性弱,对水分子的引力小,水化作用弱的矿物。14.粘附功:矿粒与气泡附着只有单位面积时,附着前后体系的自由能的变化。15.定位离子:在双电层内层吸附的离子。16.配衡离子:颗粒表面带电后,吸引溶液中的反号离子,即双电层外层吸附的反号离子。17.总电位:指矿物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也称表面电位。18.斯特恩电位:斯特恩层与溶液的电位差。19.动电位:滑动面上的电位和溶液内部的电位差,也称Zate电位。20.零电点:矿物表面的静电荷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21.等电点:矿物表面电动电位为零时,溶液中定位离子的负对数值。22.正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大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正吸附。23.负吸附:吸附后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小于溶液内部的浓度,这种吸附称为负吸附。24.物理吸附:由分子间力引起的吸附。25.特性吸附:双电层吸附中除静电吸附以外的吸附。对溶液中某种组分有特殊的亲合力。26.半胶束吸附: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矿物表面吸附捕收剂的非极性端发生缔合作用形成类似胶束的结构。27.捕收剂:作用在固液界面上,且有选择性可以固体表面提高疏水性,增加可浮性,促使气泡附着,增强附着的牢固性浮选药剂。28.起泡剂:作用于气液界面上,降低表面张力,具有起泡作用的表面活性物质。29.三相泡沫:由液、气、固三相构成的泡沫。30.两相泡沫:由液、气两相构成的泡沫。31.抑制作用:破坏和削弱矿物对捕收剂的吸附,增强矿物表面的亲水性,从而降低矿物可浮性的作用32.活化作用:能促进和增强矿物与捕收剂的相互作用,提高矿物的可浮性。33.气泡矿化:浮选过程中,颗粒附着在气泡上的现象。34.矿化气泡:附着矿粒的气泡。35.浮选动力学:泡沫产品随浮选时间变化的数量关系。36.浮选速度常数:浓度为1时的浮选速度。是一个比例常数。37.接触时间:从碰撞瞬间到发生脱落瞬间所经历的时间。38.诱导时间:从碰撞瞬间到发生附着瞬间所经历的时间。39.接触曲线:同一种矿物,同一种药剂,气泡能否与矿物附着的药剂用量与pH值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接触曲线。40.充气量:浮选机正常工作,单位时间、单位浮选槽面积所能吸入气体的数量。41.矿浆通过能力:浮选机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矿浆量立方米数。42.充气均匀度:气泡在矿浆中分布的均匀性。43.浮选段数:浮选中磨矿与浮选相结合的次数。44.浮选循环:回路,经过一次浮选,得到一种产品称一个循环。45.浮选流程:矿石浮选时,矿浆流经各作业的总称。46.二次富集作用:在泡沫层中上层气泡破灭和机械夹带的水形成下泻水流,随下泻水流机械夹带的非目的物重新返回矿浆中,这种在泡沫层中发生的富集作用称为二次富集作用。47.精选作业:对处选粗选作业的精矿进行分选的作业。48.扫选作业:对粗选(或扫选或前序浮选)作业的尾矿进行的分选作业。49.粗选作业:浮选工艺中第一次对矿浆进行的分选作业。
浮选

1. 浮选:一般而言,从水的悬浮液(称矿物和水的悬浮液为矿浆)中浮出固体的过程称为浮选。
有用矿物进入泡沫,成为精矿称为正浮选,反之称为反浮选2. 晶体化学中根据内部质点和键的性质将矿物分为:1.离子晶体(NaCl(食盐)、PbSO4 (方铅矿)、CaCO3(方解石))2.原子晶体(金刚石、SiO2(石英)、SnO2(锡石))3.金属晶体(自然金和自然铜)4.分子晶体(石墨、煤、硫)3. 矿物的表面键能,极性与天然可浮性的关系:(1)当断裂面以离子键为主,表面不饱和键具有强的静电吸引力,为强不饱和键(2)当断裂面以共价键为主,表面不饱和键多为原子键,该类表面有较强的静电力或偶极作用,亦为强不饱和键(3)当断裂面以分子键为主,表面不饱和键多为弱键,,如矿物表面以定向力,诱导力为主4. 矿物的表面不均匀性与天然可浮性的关系:矿物表面的不均匀性使药剂在矿物表面分布不均,呈斑点状,从而造成了矿物表面各区域浮选性质的差异5. 煤的结构特征:煤是由有机质和多种无机矿物组成的混合物。
煤中有机质主要是碳、氢、氧,它们占有机质的95%以上;此外还有氮、硫和少量的磷以及一些金属元素。
煤中还含石英、高岭土、黄铁矿、碳酸盐(方解石)、黄铁矿等杂质。
煤的可浮性特征:①组成不同,各组分实际无法分离,浮选好坏与各组分含量和性质有很大关系②煤的主体是多苯芳香核,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疏水性。
所以,煤的主要表面是疏水的。
③在芳香核的碳网上,有数量不等的侧链,在氧化过程中很容易生产含氧官能团,使煤的某些部位具有亲水性④煤含有一定数量的极性矿物质,煤的芳香核碳网侧链上易生成含氧官能团,使煤的部分表面具有亲水性。
⑤煤表面的部分极性表面可通过杂极性分子捕收剂吸附,以提高疏水性。
⑥煤的变质程度影响煤的可浮性。
中等变质程度的煤具有最好的可浮性。
⑦煤表面易氧化。
6. 润湿现象:由于液体从固体表面排挤空气并吸附在固体表面所产生的一种界面作用,(其相反的作用则是空气从固体表面排挤液体)。
浮选知识

§1.4气泡的矿化气泡的矿化,也就是气泡与矿粒的粘附,是浮选的基本行为。
实现这种行为有两种方式:(1)气泡与矿粒碰撞附着的矿化过程;(2)溶解气体在矿物表面以微小气泡析出的矿化过程。
两个概念:附着时间——气泡完成矿化的时间叫附着时间,也叫感应时间(书上叫诱导时间)。
接触时间——气泡从形变开始到恢复形变所需的时间叫接触时间,也就是矿粒和气泡开始接触到离开气泡的时间叫接触时间。
颗粒要附着气泡,必须满足:附着时间< 接触时间。
即在接触时间内颗粒和气泡应能完成水化层的薄化、破裂、三相润湿周边扩展及颗粒稳定地粘附于气泡之上几个过程。
气泡的矿化有两种表现形式:气泡矿化形式1:矿粒与气泡的碰撞附着气泡矿化形式2: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在矿物表面析出一矿粒与气泡的碰撞附着矿粒与气泡的碰撞附着分三个阶段:两者接触→水化层破裂→气泡粘上矿物(一)气泡与矿粒的接触气泡与矿粒的接触是气泡矿化的前提。
影响矿粒与气泡接触几率的因素有:浮选机的搅拌强度、充气量、矿浆浓度、颗粒的粒度等。
外界(如浮选机)给予动力,使矿粒与气泡接近。
接触的条件:矿浆的浓度要适中。
浓度太低,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不合算;另外矿浆中矿粒过少,自然矿粒与气泡的接触几率;矿浆浓度太高,单位体积中的矿粒是多了,但同时也影响了矿浆中的充气量,也就影响矿粒与气泡的接触。
(二)气泡与矿粒间的水化层破裂气泡矿化的第二个阶段是:气泡与矿粒之间的水化层破裂,这是矿化的决定性条件。
水化层的厚度决定于矿物表面得剩余力场。
剩余力场大,水化层就厚。
要使气泡与矿粒间的水化膜破裂,需要外界做功,克服水化层的阻力。
(1)曲线1 随着气泡与矿粒的接近,水化膜表面自由能增加;除非外加能量,否则水化膜不会自发薄化。
说明表面亲水的极性矿物不易与气泡接触附着。
(2)曲线3说明疏水性表面水化膜比较脆弱,有一部分自发破裂,此时自由能降低。
但到离矿粒表面很近的一层水化膜,仍很难排除,曲线3在左侧急剧上升说明了这一点。
浮选工艺基本知识

彩宏公司浮选工艺应知应会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矿石品位的含义是什么?矿石品位是指矿石中所含某种金属或有用组分的多少,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有的用每吨或每立方米矿石中含多少克表示(克/吨、克/米3)。
矿石的品位应以取样化验的结果来求得。
在选矿过程中,要经常掌握矿石品位、精矿品位及尾矿品位的变化情况,才能更好地分析选矿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
原矿品位就是指进入选矿厂处理的原矿中所含金属量占原矿数量的百分比。
它是反映原矿质量的指标之一,也是选矿厂金属平衡的基本数据之一。
精矿品位是指精矿中所含金属量占精矿数量的百分比。
它是反映精矿质量的指标之一。
尾矿品位是指尾矿中所含金属量占原矿数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了选矿过程中的金属的损失情况。
2、常用的选矿方法有哪几种?常用的选矿方法有:重选法、浮选法、磁选与电选法。
重选法是根据矿物相对密度(通常称比重)的差异来分选矿物的。
密度不同的矿物粒子在运动的介质中(水、空气与重液)受到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的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层和分离条件,从而使不同密度的矿粒得到分离。
浮选法是根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经浮选药剂处理,使有用矿物选择性地附着在气泡上,达到分选的目的。
有色金属矿石的选矿,如铜、铅、锌、硫、钼等矿主要用浮选法处理:某些黑色金属、稀有金属和一些非金属矿石,如石墨矿、磷灰石等也用浮选法选别。
磁选法是根据矿物磁性的不同,不同的矿物在磁选机的磁场中受到不同的作用力,从而得到分选。
它主要用于选别黑色金属矿石(铁、锰、铬);也用于有色和稀有金属矿石的选别。
电选法是根据矿物导电率的差别进行分选的。
当矿物通过电选机的高压电场时,由于矿物的导电率不同,作用于矿物上的静电力也就不同,因而可使矿物得到分离。
电选法用于稀有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的选别。
目前主要用于混合粗精矿的分离和精选:如白钨和锡石的分离:锆英石精选、钽铌矿的精选等。
3、选矿过程有哪些基本作业组成?来自采场的矿石要经过选矿过程的各个作业,最后才能得到符合冶炼要求的精矿。
浮选知识点总结期末

浮选知识点总结期末一、浮选原理1.1 浮选原理概述浮选是一种以气泡将有价值的矿物颗粒与杂质颗粒分离的工艺。
在浮选过程中,向含有矿石颗粒的搅拌桶中通入气泡,气泡附着在有价值的矿物颗粒表面,使其产生浮力,从而使有价值的矿物颗粒浮到液面上,形成浮渣;而杂质颗粒则沉入液面下,形成废渣。
这样就实现了有价值矿物和杂质的分离。
1.2 浮选原理详解浮选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矿石中的有价值矿物和杂质之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来实现分离。
在浮选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矿石粉碎研磨成一定粒度的颗粒,然后用浮选药剂处理,使有价值矿物和杂质颗粒表面产生一定的亲湿性差异。
接着,通过气泡将有价值矿物颗粒从杂质颗粒中分离出来,浮到液面上形成浮渣,而杂质颗粒则沉入液面下形成废渣。
最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浮渣和废渣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有价值矿物。
1.3 浮选原理的应用浮选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矿石的提取和选矿过程中。
在金属矿石的浮选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矿石的性质差异,选用不同的浮选药剂和浮选设备,以实现最佳的分离效果。
通过浮选原理,可以显著提高金属矿石的品位,降低提取成本,使得矿业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浮选设备2.1 浮选机的分类浮选机是用于实现矿石浮选分离的重要设备,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浮选机、气浮机、搅拌浮选机、浮选槽等多种类型。
2.2 浮选机的工作原理机械浮选机是利用机械搅拌将气泡和矿物颗粒充分混合悬浮于液面,通过气泡的附着使有价值的矿物颗粒浮到液面上形成浮渣,而废石颗粒则沉入液面下形成废渣。
气浮机是通过喷射气泡使矿石颗粒与气泡形成悬浮状态,从而实现分离。
搅拌浮选机是通过机械搅拌将气泡和矿石颗粒充分混合,形成气泡矿浆,从而实现浮选分离。
2.3 浮选机的选择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浮选机对于提高浮选效果至关重要。
在选择浮选机时,需要考虑矿石性质、处理能力、设备成本、能耗等因素,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浮选机,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浮选基础知识

浮选的基础知识一、五熟知问:“五熟知”有哪“五熟”?重点是什么?答:“五熟知”即“一要熟知煤,知同水亲疏 ; 二要熟知水,量质成效殊 ; 三要熟知气,全力促升提 ; 四要熟知药 ; 五要熟知机,刮排扩大气“。
我们经过五熟知,概括构成复浮选过程的一些主要条件,借以理解煤为何能浮起来,矸石为何会沉下去的初步道理。
一要熟知煤,知同水亲疏2、问:如何理解亲水,疏水与煤矸分别?答:为了陈述煤与矸的疏水、亲水问题,多年来人们经过化学、煤地质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从煤的氧化、煤岩构成、碳化程度、气体吸附、矿物杂物综述了矿物表面的水化问题,确定了浮选赖以进行的“湿润性”这个疏水、亲水的基本论点,我们讲浮选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始的。
3、问:为何煤不被湿润,而矸石却被湿润?答:用物理化学的观点来说,煤的湿润接触角大,矸石的湿润接触角小。
这里我们借助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更好的认识这一问题。
如,将一滴水滴在玻璃上,一下子就散开了,若滴在白腊上,就仍成球状。
俗语说:“矸同璃煤似蜡”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煤矸湿润性的差别,我们能够用浮选剂去扩大这个矛盾,促进分别作用的快速完美。
4、问:什么状况下煤浮不上来,矸石沉不下去?答:这里指的是一种特别状态。
一是指的两者具备,如入料浓度一大,清水又缺时,会有此现象,二是指的独自出现,如煤层开采风化带或易氧化煤时,则煤浮不上来,又如捕食剂过度时,矸石沉不下去。
这些都是我们要认识、鉴识和解决的。
5、问:煤矸石分别难易的评论尺度在哪?答:所说评论尺度,我们的见解是个相对的观点。
一靠煤料的基本条件,二靠药、气、机的配合。
特别是药的选择,扩大了精、矸质量间相背的差距,就更为使得我们非具备必定辩证的认识不行。
近来,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常把“质量同一性”即必定原料煤条件下,所获取的不一样精、矸质量对应起来,去表现浮选性的难易。
二要熟知水,量质成效殊6、问:构成煤浆的水对浮选的作用?答:构成煤浆的水,主假如调整质量、回收和控制生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铜矿也会被氧化。
23
4.1药剂制度
浮选过程中添加药剂的种类、用量、添加顺序、地点和方式以及药剂
Gt
特点:准确,耗时长; 浓度壶法:取1升矿浆,称重,记作Gt,按 q 计算,得到矿浆的克/升浓度。 特点:快速、简单,准确度不如烘干法。 ②自动法(仪器法): 超声波浓度计/ 放射性同位素密度计(测试技术中介绍)
11
1
(Gt 1000)
3.3.1 矿浆浓度的影响
3. 矿浆浓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通常以水中的Ca2+,Mg2+含量来衡量。
水的总硬度= [Ca
] [ Mg 2 ] 20.04 12.16
2
,mmol/L
1mmol/L 为 1 度,硬度小于 4°称为软水, 4~8°称为中硬水,
8~12°称为极硬水。
17
3.3.3 矿浆液相组成对浮选的影响
2. 硬 水
④浮选机处理能力:矿浆浓度增大,相同时间所处理的干矿石量增加, 浮选机处理能力提高;
⑤浮选时间:矿浆浓度增加,浮选时间将延长。
⑥水电消耗:矿浆越浓,吨矿石的水电消耗越低。
12
3.3.1 矿浆浓度的影响
4. 浮选作业适宜的矿浆浓度范围
实践表明:浮选作业适宜的矿浆浓度范围,与所处理矿物的比重、 矿粒的大小、浮选作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所用浮选机的类型等有关。 (1)矿物的比重和粒度 浮选比重大、粒度粗的矿物,宜采用较浓的矿浆;反之,浮选比重 较小粒度细的矿泥时宜采用较稀的矿浆。 (2)浮选机类型 对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可采用较浓的矿浆;而压气式浮选机适合采 用较低浓度的矿浆。 (3)浮选作业的性质和任务 粗选应采用较高的矿浆浓度,以提高精矿回收率并减少药剂消耗; 精选或混合精矿分离时,应采用较稀的矿浆浓度,以获得质量较高的精 矿;扫选浓度受粗选影响,一般不另行控制。
7
细粒浮选的工艺措施
(1)消除和防止矿泥对浮选的有害影响
脱泥:根除矿泥影响的一种方法。如,分级脱泥和泥沙分选; 添加矿泥分散剂; 分段加药:保持矿浆中药剂的有效浓度,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性; 降低矿浆浓度,减少对矿泥的机械夹带; 加强泡沫层的二次富集作用,提高精矿品位。
( 2 )采用选择性好的捕收剂,最好能与颗粒表面形成化学吸附或产生 螯合作用。
实践中,调节矿浆温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药剂的性质,有些药剂需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有 效发挥其作用; 二是有些特殊的工艺(硫化矿浮选),提高矿浆温度,促 使矿物达到有效分离。
15
3.3.3矿浆温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温浮选工艺有很多优点,但实践中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注意改善劳动条件 矿浆加温会使厂房温度升高,水蒸气和药物分解产物如 CS2等增多,劳动条件变差。
R W G
② 固体百分含量:矿浆中固体质量(或体积) 所占的百分数
C G 100% Gt
③ 固体含量:每升矿浆中所含固体的克数,又称克/升浓度
q
1
(Gt 1000)
各指标间可相互转换
10
3.3.1 矿浆浓度的影响
2. 矿浆浓度的测定
①人工法 主要有烘干法和浓度壶法 烘干法:取一定量矿浆,称重,记作Gt,烘干后再次称重, 记作G,按 C G 100% 计算矿浆的百分比浓度。
4
2.2 粒度特性的影响
粗粒和微细粒矿物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使 得它们的浮选行为与一般粒度的矿粒有所不同。
粗粒矿物颗粒在一般的工艺条件下浮选效果较差,原因是粗粒矿 物较重,在矿浆中不易悬浮,与气泡碰撞的几率相对较少;与气 泡附着后,因脱落力大而易于脱落。粗粒损失于尾矿,导致有用 矿物回收率降低。
18
3.3.3 矿浆液相组成对浮选的影响
3. 咸水
海水和部分湖水属于咸水,其特点是含盐量较高(0.1~0.5%)。
天然疏水性好的矿物,在咸水中浮选甚至可以不加任何药剂。
某选煤厂浮选用水中含有下列离子( mg/L ): Na + 1789.6 , Cl2141.3,Mg2+28.4,SO42- 131.6,浮选时不加药剂就可以得到很好的 指标,且浮选速度比淡水还高60%。
4. 回水(循环水)
从环保和节省药剂、节约用水的角度,浮选尾矿水 ( 又称回水 )
复用已成为必需。浮选尾矿水的特点是:含有较多的有机和无 机药剂,组成较复杂,特别是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细矿粒, 使用时必须考虑它们对浮选的影响。
回水中的浮选药剂,有时能比新鲜水高出很多倍,利用回水可
节省浮选药剂。如铜镍硫浮选时,回水全部复用,捕收剂(黄 药)的用量可降低23%。
(2)注意机械的润滑与防腐
加温会使浮选机受热,轴承润滑油易熔化流出,应采用 耐高温润滑油,并注意定期对浮选机运转部位进行检查。
16
3.3.4 矿浆液相组成对浮选的影响
1.软水
大多数江河、湖泊水都属于软水,特点是含盐量较低 (<0.1%),
含多价金属离子较少,是浮选中使用最多的水。
水的硬度是表示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很多表达方式。国内
(3)微细粒浮选新工艺
选择絮凝浮选:采用絮凝剂选择性絮凝目的矿物微粒或脉石细泥,然后用 浮选法分离。此法已用于细粒赤铁矿的分选,如美国帝尔登选厂; 载体浮选:利用一般浮选粒级的矿粒作载体,使目的矿物罩盖在载体上浮。 典型实例:用石灰石作载体,浮除高岭土中的锐钛矿杂质等; 团聚浮选(乳化浮选):细粒矿物经捕收剂处理后,在中性油作用下,形 成带矿的油状泡沫,现已用于选别细粒的锰矿、钛铁矿和磷灰石等。
13
3.3.1 矿浆浓度的影响
5. 浮选有色金属硫化矿和煤的矿浆浓度
矿石类型 致密硫化矿 浮选 硫化铜与硫化铁 的浮选 硫化铅矿浮选
粗选作业,%
范围 28~40 30~40 20~30 18~33 18~40 平均值 34 35 25 25 35
精选作业,%
范围 10~30 10~25 10~25 10~23 18~30 平均值 20 20 18 16 24
药剂制度
浮选中使用药剂的种类、用量、添加地点与方式等的总称。 浮选机性能
浮选机的矿浆通过能力、充气程度、搅拌强度等。
浮选工艺流程 包括浮选原则流程和内部流程。
3
2.1 粒度特性的影响
浮选粒度确定,主要有两个依据 (1)矿物和脉石嵌布特性所需的单体解离度; (2)矿物密度确定的气泡负载能力。
硬水中含有较多Ca2+,Mg2+等多价金属离子,可与脂肪酸类药剂 发生反应,生成难溶化合物,导致捕收剂失效; 铁矿石浮选时,Ca2+,Mg2+能够活化石英和硅酸盐脉石,破坏浮 选过程的选择性。
浮选用水须严格控制高价金属的离子浓度。
硬水软化的方法
⑴ 化学法:药剂软化法是加入苏打等物质使Ca2+,Mg2+转为沉淀; ⑵离子交换法:将水中的 Ca2 + , Mg2 + 与交换剂中可扩散的 ( 主要是 Na+)离子进行交换作用,使水得到软化。该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型号的交换树脂。 2RNa + Ca2+ → RCa + 2Na+ ; 2RNa + Mg2+ → RMg + 2Na+ ⑶ 物理法:电磁处理、超声波处理都可作为硬水软化的手段。
以保证浮选过程正常、有效地进行。
调浆过程通常在搅拌桶或矿浆准备器、矿浆预处理器中完成。
调 浆
22
3.3.4 调 浆
充气调浆
利用各种硫化矿物在充气搅拌时表面
氧化程度的不同,以扩大不同矿物的 可浮性差异,促进下一步分选。
例如,硫化铜矿石浮选时,在加药前
进行30min的充气调浆,矿浆中的黄铁 矿和磁黄铁矿受到氧化,而黄铜矿仍 保持其原有的可浮性。
8
3.1 矿浆性质的影响
3.1.1 矿浆浓度
矿浆浓度的表示、测定; 矿浆浓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矿浆浓度的选择依据。 3.1.2 矿浆温度 非硫化矿的加温浮选; 硫化矿加温浮选; 3.1.3 矿浆液相离子组成
不同浮选用水的性质和影响;
9
3.3.1 矿浆浓度的影响
1. 矿浆浓度的表示方法
① 液固比:矿浆中液体与固体的质量(或体积) 之比
回水中不但有剩余药剂,还有细粒的矿泥,对浮选有害,影响
浮选过程的选择性。
一般对回水中的固体含量有一定要求,需经过一定处理后才能
复用。
20
3.3.3 矿浆液相组成对浮选的影响
4. 回水
煤 泥 浮 选 尾 矿 回 收 流 程
21
3.4 调 浆 (矿浆准备)
调浆就是把原矿配成适宜浓度的矿浆,并加入浮选药剂,搅拌混匀,
6
粗粒浮选的工艺措施
改进药剂制度
选用捕收性强的药剂、合理增加药剂浓度,提高矿物与气泡的附着强度; 完善加药方式(如药剂乳化、气溶胶等)提高药剂与粗粒的作用效果。 适当增加矿浆浓度 Q一定时,增大矿浆浓度可形成较多大气泡,提高其对粗粒的承载能力。 浮选机的选择与调节 实践证明,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内矿浆的强烈湍流运动,是促使矿粒 从气泡上脱落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矿浆运动的湍流强度是保证粗粒 浮选的根本措施。 (1)对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可降低槽深以缩短矿化气泡的升浮路程; (2)在叶轮盖板上方加格筛,减缓矿浆涡流强度,保持泡沫区平稳; (3)提高充气质量,使大、小气泡共存,将粗颗粒“拱台”上浮; (4)选择适于浮选粗粒的浮选机(如,喷射式浮选机)。
细粒矿物在一般的工艺条件下浮选效果也比较差,其原因主要是 矿泥污染,降低了浮选过程的选择性,影响精矿品位。
粗粒和细粒在浮选中应采取特殊的工艺条件。
5
2.3 粒度特性的影响
细粒浮选困难的原因: (1)从微粒与微粒的作用看,由于微粒表面能显著增加,不同矿 物颗粒之间容易发生互凝。矿泥吸附在有用矿物颗粒表面,形成 细泥覆盖,降低颗粒表面的疏水性。 (2)从微粒与介质的作用看,微粒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高表面能, 因此具有较高的药剂吸附能力,吸附选择性差;表面溶解度大, 使矿浆中的“难免离子”增加;质量小,容易产生机械夹带(细 泥被矿化气泡包裹进入精矿); ( 3 ) 从微粒与气泡的作用看,由于接触效率降低,使气泡对颗 粒的捕获率下降,同时产生气泡的矿泥“装甲”现象,影响气泡 的运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