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正式样本

合集下载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卫生 问题 ( f o o d s a 姆 )。动物 源性 食 品是指 全 部可食 平 均 较落 后 ,甚 至存在 为 数不 少 的作坊 式 加工 点 ;从 用 的动物 组 织 以及蛋 和奶 ,包括 肉、蛋 、奶 及其 制 品 。 流 通 环节 看 ,随着 产 品流通 日益 频繁 ,范 围 日益扩大 ,
影 响动物 源 性食 品安全 的 因素则 包 括 :动物 疫病 及病 运 输 和储 存 的卫 生条 件 不达标 ,冷链 系统 老化 等 因素 原微 生 物 、非法 添加 物 、兽 药及 农 药残 留 、重金 属及 均 有 可 能造成 产 品质 量 安全性 较 低 、保质 期缩 短 ;从 化学 品污染 等 。近年 来 ,我 国动 物 源性 食 品安全 问题 销 售 环节 看 ,很 多地 区还 采用 农 贸市 场或 零散 售卖 点 频发 ,严重 损 害 了人 民身体 健康 ,引发 了食 品信 任 危 的方 式进 行产 品销售 ,超 市 、专 卖店 等食 品来 源可 追 机 。大 力提 高动 物源 性 食 品质量 ,切实 保 障动物 源 性 溯 、记录 规 范齐 全 、食 品质量 易控制 的销 售形 式还 有 食 品安 全 ,是确 保 从 “ 农 田到餐 桌 ”食 品体 系 安全 的 待普 及 。
1 】 农业 部. 《 兽医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 【 Z 】 . 农业部公 告第 《 实验 室和 检 查机 构资 质认 定 管理 办法 》和 《 兽 医系 【 0 2 号. 北京: 农业部 , 2 0 0 3 . 1 0 . 1 5 . 统 实验 室考 核 管理 办法 》等 要求 ,通过 质量 技 术监 督 3 【 2 】董听欣 , 刘伟, 李文京 , 等. 浅谈我 国兽医系统 实验 室 的作用 与发展策略[ J ] . 中国动物检疫 , 2 0 1 2 , 2 9 ( 8 ) : 3 3 . 3 5 .

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大全五篇)

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大全五篇)

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大全五篇)第一篇: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中国范围内相继发生的禽流感、口蹄疫、药物残留等,直接影响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更是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我将从政府,养殖者与消费者角度,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一,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并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1,明确管理机构,完善兽药管理体制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兽药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有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还有各级地方政府等。

农业部作为国家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动物饲养阶段的防疫检疫和兽药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按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的原则,动物饲养和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在官方兽医体系的监控之下。

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应该由农业部具体负责,改变目前的多元化管理、多部门分割执法的模式。

由一个部门负责,责权明确,加大打击力度,以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2,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体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体系是技术执法体系,为此,健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体系势在必行,争取做到省市级有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县级有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

设置专门的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添置仪器设备,完善检测体系与检验方法等,做到能够满足大批量、多项目、高精度、高速度检验的需要,并要求大型生产企业逐步完善检验设备与技术,提高检测手段。

通过对畜禽产品生产者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畜禽产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实行食品召回制度。

我国从几年前开始对动物源性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对于进口的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要严格出入境检验检疫。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控制技术及建议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控制技术及建议

决 的 重 要 问题 。 就 此 我 们 可 以 从 以 下 几 点 着 手 控 制 动 物 源 3 1 加 强 动 物 疫 病 的 预 防 和 控 制 . 养殖 企业要 大力 发展绿 色 畜牧业 , 立 生物 安 全体 系 : 建 () 强 对 兽 药 和 饲 料 添 加 剂 的 生 产 和 使 用 的 管 理 : 1加 监 生 物 安 全 体 系 是 一 项 系 统 工 程 , 疫 病 的 预 防 体 系 , 从 建 是 它 督 企 业 依 法 生 产 、 营 、 用 兽 药 和 饲 料 添 加 剂 , 止 不 明 场 时 就 开 始 考 虑 人 、 的 安 全 。 整 个 生 物 安 全 体 系 的 每 一 经 使 禁 畜 成 分 的兽 药 进 入 市 场 , 大 对 违 禁 兽 药 的 查 处 力 度 ; 大 对 个 环 节 的设 计 宗 旨 就 是 排 除 疫 病 威 胁 , 断 畜 禽 疾 病 及 人 加 加 阻
食 品 的 质 量 安 全 的 要 求 已 成 为 主 要 的 问 题 , 民 都 要 求 吃 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最 上 “ 心 肉 ” “ 全 肉 ” 在 这 方 面 目前 的 现 状 尚 有 一 定 的 差 来 检 测 和 确 认 , 般 常 用 理 化 检 验 技 术 , 常 见 的 分 析 方 法 放 、安 , T C)气 GC 、 距 。另 外 , 药 残 留 问 题 也 是 影 响 我 国 动 物 源 性 产 品 国 际 包 括 薄 层 色 谱 法 ( I 、 相 色 谱 法 ( )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兽
No. 2O, 201 0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 rd d s y d r ui s T aeI ut ns n r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正式样本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755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正式样本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国内相继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类不应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换取畜产品量的增加,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不能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就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连国内市场也将失去立足之地。

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明确规定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细菌,药物等)的临界值,超标的一律不准上市,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量的检出,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之一,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瓶颈。

我国仅20xx年上半年就有634批出口食品因药残,食品卫生问题被美国FOA扣留;近几年,我国出口到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鸡肉中常有被检出违禁药物超标事件; 20xx年初,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虾、对虾中发现强力抗生素的药物残留,其后不久,欧盟委员会有关机构通过了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食品的决议。

试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及控制措施

试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及控制措施

试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及控制措施中国畜禽种业2014.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试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及控制措施张金玲(云南省禄劝县翠华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651500)卢玉霞(云南省禄劝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651500)无荚膜的革兰氏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单在、成对或偶尔呈短链。

符合绿脓杆菌的形态特征。

3.2分离培养结果病料接种后置37℃恒温箱中培养24h 观察。

在普通琼脂平板可见到光滑、湿润、微隆起、边缘整齐或波状的中等大小的菌落,能产生水溶性的绿色素和荧光素,并扩散到培养基中使培养基呈蓝绿色。

数日后,菌落表面有金属光泽;在血液培养基上呈现完全溶血,在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环;肉汤培养基混浊呈绿色,表面有菌膜;在SS 琼脂上也生长良好,在36h 后,可形成无色半透明的小菌落,如培养稍久后,菌落中央呈绿棕色,易与肠道致病菌混淆,观察时应加以注意;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培养基呈暗淡绿色,菌落不变红。

三糖铁培养基培养18~24h ,不产生硫化氢,试管底部不变黄。

培养特性符合绿脓杆菌的形态特征。

3.3运动性观察结果人工培养后用灭菌的接种环取液体肉汤与无菌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湿片(或悬滴标本片),将显微镜调暗观察,可见到呈直线运动的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呈放射状生长,产生绿色素使培养基上层呈绿色,有动力。

说明该分离菌具有鞭毛。

3.4生化试验结果本菌能分解葡萄糖、木胶糖、蕈糖、磷酸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其他糖类一般不分解;不能分解乳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甘露醇。

尿素水解缓慢,不产生硫化氢和吲哚。

能还原硝酸盐,V-P 试验和M.R 试验均为阴性,根据以上结果,确定该致病菌生化试验结果与绿脓杆菌相同。

3.5鸡胚接种结果经尿囊腔接种鸡胚37℃继续孵育,24~48h 内全部死亡,将收获的尿囊液再进行细菌分离,可获得接种菌培养物。

培养物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同3.1。

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措施

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措施
我国发生了 “ 三聚 氰 胺 奶 粉 ” 、 “ 红 心 鸭蛋 ” 、
“ 多宝鱼”等一系列动物源性食 品安全事故 ,而 “ 瘦 肉精 ”的非法添加也屡禁不止 。为 了逃 避监 管 ,更是出现 了 “ 瘦 肉精”的新型替代品—— 三 乙醇胺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 ,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的 不 光 是 养 殖 不 规 范 ,加 工 、运 输 条 件 差 等 原 因 ,更 是 因为 我 国的 法 制体 系 还 不 能 起 到全 面 、 深人 打击 食 品安 全 犯 罪 行 为 ,规 范 、威 慑从 业 者
心 肉” 尚有一 定 的差距 。

二、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对策
1 . 加强动物 源性食 品安全 立法工作 。完善的
法律法规体系是杜绝食 品安全问题 的一把利剑。
目前 的兽药 残 留检测 方法 研发 较 晚 ,存 在 必须进一步完善我 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些不足 。首先 ,检测方法覆 盖面不够广 ,未能 尽快制定更 多配套 的法律法规 ,形成覆盖生产 、 涵盖 目前我 国动物源性食品中可能存在 的大多数 加 工 、流通 和消 费 各 个 领 域 的食 品安 全 法 律 和制
有 统 一 的管 理 且 高 度 协 作 。以 丹 麦 为 例 ,丹 麦 政 认方法。在发达 国家 ,质谱法已经在多残 留检测
府实行 从 “ 从农 田到餐 桌 ” 、 “ 从养 殖场 到餐
( 几 十 种残 留组 分 的 同时 检 出 )、快 速 检 测 ( 前
桌”的全过程食 品安全控制体系 ,以单一的机构 处 理 简 单 ,仪 器分 析 时 间 短 )方 面得 到 了长 期 、 体系 ,即丹 麦食 品 、农业和渔业部 ( 简称丹麦农 大 量 的 研 究 和 应 用 。美 国F DA ( F o o d a n d Dr u g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障措施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猪肉、牛肉、禽肉等成为我们日常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食品安全对每个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制定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对于确保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措施1. 养殖标准的制定:制定合理的养殖标准,包括饲养环境、养殖密度、饲料合成等方面。

养殖场应该遵守相关规定,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2. 动物疫病防控:建立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要求畜牧业者加强动物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隔离疫病动物,防止疫病的传播。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确保添加剂从源头到终端的安全。

二、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措施1. 食品加工设备的卫生条件:食品加工企业应该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无菌,避免交叉污染。

2. 加工过程的监管:加强对食品加工过程的监管和把控,确保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受到细菌、有毒物质等的污染。

3. 质量监测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制度,对每一批次的食品进行检测,杜绝有问题的食品流入市场。

三、食品销售环节的安全措施1. 进货渠道的管理:确保供应商具备相应的资质,进货渠道来源安全可靠。

2. 储存条件的控制:储存食品时要注意温度、湿度等条件,避免变质和细菌感染。

3. 有效期的管理:食品销售商要定期检查食品的有效期,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销售。

四、消费者个人的安全措施1. 合理选择食品: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资质的品牌和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 留意食品标签信息:仔细阅读和理解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选择合适的食品。

3. 健康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动物源性食品的摄入量。

总结: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其质量和安全。

从食品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监管和有效的控制。

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措施

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措施

控制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措施1、要尽快理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建立新型的畜牧兽医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更新检测设备,抓好畜禽饲料的质量、兽药的经营管理和使用、加强休药期药物残留的检测、疫病的预防、饲养环境的监控、屠宰检疫出证等诸多环节的工作。

2、建立科学、标准、规范养殖场,彻底改变人畜混居、猪禽混养、家禽水禽共育等落后的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之路,提高畜牧养殖效益,使生产环境、生产方式符合动物饲养卫生条件,减少畜禽疫病的发生。

3、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环节,必须严格依照有关管理要求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只有规范畜禽饲料产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对各环节加强管理,才能保障畜禽饲料的安全卫生,保障动物性食品对人类的安全,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饲料、兽药管理必须成立专门结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常抓不懈。

4、建立健全畜产品生产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对饲料、兽药等畜牧投入品切实抽检,对即将出栏上市的畜禽在离开饲养地前,进行药物残留指标检测,切实做好产地检疫和畜产品安全准出准入制度。

改变为收费而检疫检验的不良行为,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增加实验室的科技含量,确保检疫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切实消除畜产品安全隐患。

5、畜禽屠宰必须定点,监督管理必须到位。

那种野蛮屠宰、质量无保证、管理体制不顺的办法应该加以改革,各部门要分清主次,重点管理,让社会监督,使人民满意。

定点屠宰可划片区,少设点,多配送,严管理,确保畜产品卫生安全。

6、加快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强制市场准入。

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定认证体系、安全信用体系和质量安全溯源机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7、要提高国民对畜产品安全的意识,合理规划工业区(冶炼厂、化工厂、化肥厂),畜产品生产区。

正确使用兽医兽药,尽量使用没有工业污染和兽药、农药残留的饲草饲料,不在工业污染严重区域里发展畜禽养殖,确保生产的畜产品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303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
对策和措施正式样本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
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广泛宣传,提高对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应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社会对畜产品
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兽药
饲料生产者、养殖者和畜禽屠宰加工销售者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只有全民的认识提高了,才能自觉执行国
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只有广大群众
的共同参与,才能筑牢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

二、健全法制,完善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解决畜产品安全的根本措施是健全和完善立法,
严格执法。

要针对当前畜产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少
的实际,加快立法步伐。

参考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畜产品安全法律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规范动物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行为。

三、完善机制,加强畜产品安全体系标准化建设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畜产品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在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大力推广建设以HACCP为核心的IS09001安全管理体系。

兽药生产企业大力推行GMP标准,兽药经营实行GSP连锁经营模式。

同时应加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及认证工作,积极推行畜禽标准化养殖,保障生产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

四、严格管理,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测加强对畜产品生产过程及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动物源性
食品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制度,即对饲料、兽药、环境、水源和肉品等动物食品各环节进行控制。

相关部门应完善市场管理办法,严格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畜产品监控检测网络体系。

为了保证网络体系的有效运行,国家主管部门应该保证专项资金供给及技术人员的配备,并不断完善手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动物疫病化验室,并逐步建立药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室,对畜禽及其产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检测工作,对重金属、药物、饲料添加剂超过规定标准的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经销户进行严厉打击。

五、加强监控,切实搞好动物养殖环节的疫病防治工作
根据《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动物免疫标识追溯制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一要
坚持“预防为主”,抓实动物基础免疫。

重点抓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完善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要改变畜禽养殖方式,推行健康养殖。

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强标准化生产、动物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监督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发展规模经营,加快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六、强化治理,确保畜产品的屠宰加工质量
《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国家对生猪等动物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推进“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杜绝私屠乱宰,另一方面要对辖区屠宰场的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做到规模适度,技术先进,以利动物产
品安全生产和加工。

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对屠宰场、肉联厂、经营加工贮藏场所的动物防疫条件均作了明确规定,经营者必须符合条件方能经营,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必须先严审后办证,并开展经常性督查,对不合条件者予以吊销《动物防疫合格证》。

七、严格执法,坚决打击违法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行为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机关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加强流通领域监管,对动物防疫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

要严格执行动物运输检验检疫制度,对入场屠宰的动物必须搞好产地检疫证明的验证回收和宰前检疫工作,屠宰后严格把好检疫关,做到“一猪一章三证”才能出场。

加强对肉品市场的监督检查,严防不
合格肉品上市销售。

同时还应加强对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加大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合理用药制度和休药期制度,规范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从源头上控制违禁药物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超标使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八、充实队伍,为动物源性食品卫生监管保驾护航
畜产品安全监管必须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去实现。

确保动物产品安全,建立一支技术精湛、依法行政的执法队伍,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省正在进行市、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改革,各地应抓住时机,把兽医业务技术骨干充实到执法队伍,夯实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动物源性产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必须从饲料生产、动物饲养、疫病防治、屠宰加工、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抓起,只有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进行全程监控,才能确保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才能让广大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