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温州五年级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话说温州》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话说温州》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地校课程——话说温州》第六单元教案单元主题:创业之路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家庭小作坊》、《专业市场》、《打造国际行轻工城》让学生了解温州家庭小作坊兴起的原因和经营的特点;了解温州轻工业发展的种类和速度,轻工业给温州带来了经济效益;让学生了解温州人在家乡以及全国建立的专业市场;感受温州人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欣喜。

感知温州人为打造工业城所付出的努力,作出的贡献;感知温州人建立专业市场凭借的条件和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就业背景,掌握就业常识,了解创业素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和思维活动,概括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创办公司等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观念,大力宏扬创业精神。

教学重点:1.就业形势、就业常识;2.创业素质、创业方式。

教学难点:创业素质教学时间:3课时累计课时:第10课时第一课家庭小作坊教学目标1.了解温州家庭小作坊兴起的原因和经营的特点。

2.感受温州人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欣喜。

3.萌发对艰苦创业的家乡人的热爱和崇敬。

教学重点:1.了解温州家庭小作坊兴起的原因和经营的特点。

2.感受温州人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欣喜。

教学难点:1.了解温州家庭小作坊兴起的原因和经营的特点。

2.感受温州人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欣喜。

教学准备走访家庭小作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温州最大的资源就是温州人。

温州人的“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走出了具有温州特色的创业之路。

二、认识“家庭小作坊”学习“温州在线”,初步了解什么是家庭小作坊以及它的特点。

三、故事会1.四人小组自由学习文中的三个故事。

2.谈谈发生在身边的这样的故事。

四、讨论交流1.小组自由探讨企业家们的成功之道,抓住故事中的三个关键词:艰辛、美丽、传奇。

刘基庙-话说温州-五年级

刘基庙-话说温州-五年级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过冬夏也不腐 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 金灿灿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卖),价格高出(普通柑橘) 十倍,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 我买了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 干得像破烂的棉絮。我对此感到奇怪,问他说:“你卖给别 人的柑橘,是将要用来装满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灵、 招待宾客的吗?还是要炫耀它的外表用来迷惑傻瓜和瞎子的 吗?你做这种欺骗人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分了。” 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 我依靠这个用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 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的要求吗?世上做欺骗的事的 人不少,难道只有我一个吗?你没有好好的思量啊。现在那 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将军坐席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 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给出(有)孙武、吴起的谋 略吗?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器宇轩昂的样 子像是朝
• 刘基是元明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诗文 大家,其诗文理论力主讽喻之说,提倡理、 气并重,重视时代风格。 • 刘基的寓言文学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还阐 明了他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伦理、 道德等观点,还表现了他的审美观和价值 观。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 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 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 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 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 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 耶? 峨大冠、 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 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 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 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 者耶?了木构架 艺术、技术,官式建筑形象较为严谨稳重, 其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 设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不同 材质的作品,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 明代,中国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话说温州五年级第四单元第三课----刺绣工艺

话说温州五年级第四单元第三课----刺绣工艺

毛志玉作品---------乾隆八骏图
施成权作品------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走进古朴的十字花
十字花,就是充分利用棉布的经纬原理,以纱支交叉未 下针点,四个针点的两条斜线交叉交接组成一个十字“×” 针法,用许多个“×”组成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
十字花有什么特点
十字花是温州地区广大 的劳动妇女创造的
我们也来试试吧
欣赏精美的花边
花边,也叫万缕丝。它的制作方法是在牛皮纸上印刷虚线图案样稿,然 后在纸上进行刺绣锁边。图案的设艺术性。
花边又有什么特点呢?
刺绣发展
温州的刺绣历史悠久,在唐代时就已出现, 宋代已经成熟。刺绣在劳动妇女中广为流传,是 劳动妇女的智慧结晶、精神的财富,也是温州民 间工艺美术中最具普及型的女性艺术。 19世纪中叶温州出现专业绣铺,20世纪20 年代设立刺绣局,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鹿城及乐清 等地相继创办了一些刺绣厂家。修工以女性为主, 加上厂外加工的妇女人数多达30万人,遍及全 市各地。主要制作桌布、台布、靠垫、被罩、枕 套、床额、窗帘、围裙、肚兜、手巾、头巾等用 品。
瓯绣大师施成权
施成权(1957年-)女,浙江 省工艺美术大师(瓯绣)。2007 年创办温州市施成权瓯绣艺术工作 室,现任该室精品主创人员和技术 指导。其从事艺术瓯绣艺术创作 36年,创作了以飞禽、花卉、山 水、人物、书法为题材的瓯绣作品。 是瓯绣《红楼梦十二金钗》主创人 之一,在香港展览引起轰动。《五 德图》获得浙江省新优名特工艺品 展览会金鹰奖,《集瑞图》获得第 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 精品博览会银奖。
知识问答
1、十字花,就是充分利用( )的经纬原理? A 棉布 B 尼龙布 答案: A 2、四个针点的两条斜线交叉交接组成一个()针法? 答案:十字“×” 3、图案的设计大多数以()为主要题材? 答案:花卉 4、花边,也叫( )? 答案:万缕丝

小学五年级《话说温州》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话说温州》第五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地校课程——话说温州》第五单元教案单元主题: 实业名家缝纫工到发明家李毓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提起李毓蒙, 在瑞安乃至温州, 几;“我的弹棉机成功啦!”;1916年初夏, 在瑞安城郊的乡间小道上, 有位衣冠;眼见为实;也许人们难以想象, 一个小裁缝怎么与弹棉机的发明联;18岁那年, 李毓蒙出师回老家开了一间裁缝铺, 凭他;李毓蒙想制造一种机械, 使弹棉郎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双麒麟”誉满全国;弹棉机制试成功消息很快传遍浙南大。

许漱玉清光绪十八年(1892)到温州益大布店充学徒, 时年13岁。

二十三年, 在县城殿巷(今公园路)自开小布店, 4年后稍有积蓄, 在曹仙巷租房开许云章绸布店, 规模稍大, 开始雇用店员、学徒、司账等三四人。

货真价实, 顾客盈门, 积21年之久, 资财益富, 遂于1917年买下五马街平屋店面七间, 独出心裁, 拆建成温州第一座3层楼店面, 当即轰动全城。

吴百亨出生在温州市的一个城市贫民家, 家住温州市沙帽河街, 家境困难, 只读了3年书, 当过放牛娃、西药房学徒。

1921年与他人合股开办一家由他任经理的西药房百亨药房。

经过几年的锐意经营, 药房在温州同行业中享有声誉, 业务不断扩大, 吴百亨因此积累了一笔资金。

1925年前后, 温州同全国一样, 在“五四”运动和“五卅”惨案之后, 有些知识分子大声疾呼, 要使国家富强。

吴百亨从百亨药房制造本牌新药, 获利较厚的经验中, 也觉得办实业更有意义。

爱国心切的吴百亨坚定了自己要“振兴实业, 抵制洋货”的决心。

单元教学目标⒈初步了解实业名家的创业历程, 体会其创业的艰辛与成功。

2. 学习实业名家艰苦创业、善于创业、诚信经营、爱乡爱国的精神。

3.培养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教学重点: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教学难点: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3教时累计课时: 第6课时第一课许漱玉教学目标1.了解许漱玉的艰苦创业历程, 体会人们对其的多元评价。

话说温州五年级整册教案

话说温州五年级整册教案

第一单元自然资源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活动,了解温州水土资源紧缺的现状,以及家乡人民为克服资源紧缺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措施。

2、在活动中体会家乡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努力培养节约、珍惜水土资源的良好习惯。

3、在搜集、交流有关水土资源的过程中,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一课:淡水资源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了解温州是严重缺水的地方之一。

2、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

教学准备:1、八只苹果,八把小刀。

2、制作标语用的彩纸。

3、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4、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谜语,请大家开动脑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课件:1、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升起像青烟,遇冷结成小冰点)二、联系实际,感受淡水对生活的重要性师:同学们猜对了,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水”,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生活中那些地方需要水?师:除了生活用水,还有其它的地方用到水吗?比如在工业、农业的生产中(发电、造纸、种田、盖楼房、生产钢、铁、洗衣粉、奶粉)师:听你们这么一说呀,我觉得这水的用处可真大呀!看来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水,因为有了水,才有了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

(课件:美丽景色)师:刚才的景色美吗?可是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随意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有一天地球上没有水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又会变的怎样呢?你们想一想,然后告诉老师。

(课件:缺水的景象)师:同学们,通过你们刚才的汇报让我知道了水真的是很重要,生活中真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水可是,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我们生活中所用的水是淡水还是海水呀?(淡水)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海水洗脸、刷牙、洗衣服呢?师:海水又咸又涩是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课件:海水与淡水的比例图)尽管70%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3.5%,剩下的96.5%全部都是海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资源都可以直接利用吗?(不能)因为大部分淡水资源都以固体形式存在于北极和南极,其余的在我们身边的又有一大部分被污染了,那么人类实际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还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三、小游戏—体验淡水资源严重匮乏1、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苹果)今天我们不把它看成苹果,看成是地球淡水资源的总量。

话说温州《刘基庙》五年级

话说温州《刘基庙》五年级

为何称刘基为“王佐”、“帝师”? 人们为什么建纪念他?
一代帝师——
《中国影像方志》文成篇
刘基给后人留下的是什么? “
达 则 一兼 生济 廉天 洁下 穷 则 独 善 其 身 ”
,
民俗类
刘基文化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 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焉。 悬崖峭壁使人惊,百斛长空抛水晶。 弱者不可示弱,要立之以刚强; 强者不可逞强,要辅之以圆通。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文物古迹?
面对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遗产,我们 应精心呵护,继承发扬。杜绝不文明 行为和破坏行为。
实践活动
1、搜集民间有关刘伯温的故事,并以班级 为单位开展讲故事比赛。 2、参观家乡的名人古迹,用你喜欢的方式 表达对家乡名人的景仰和怀念。

刘基庙,旧称诚意伯祠,位于自古被誉为“天下七十 二之第六福地”的文成县南田镇华盖山东南麓,敕建于明 天顺二年(1458年),是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 事家、文学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刘伯温 而修建。现存的刘基庙由天顺三年建成,祠庙占地面积约 3000平方米,规制恢宏,古朴肃穆,由两座木坊及头门、 仪门、正厅,还有庙后的追远祠构成。刘基庙在建筑设计 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且保存完好,是 浙江境内罕见的由皇帝敕建的家庙之一,也是浙南现存最 具研究价值的明代木构建筑群。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在瓯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过无数的 名人,与他们有关的古迹也将永远留在我们脚下 的这片土地上,让我们铭记。这个单元,我们去 寻访一个个历史名人留下的足迹……
文物古迹是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

【五年级作文】学说温州话

【五年级作文】学说温州话

【五年级作文】学说温州话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讲温州话,可见温州方言十分复杂。

在我们班级里,也没几个讲得溜的。

有些是“大舌头”,说得怪里怪气的,要么就说着说着咬到了自己的舌头。

尤其是叽里咕噜讲一大串的,更是觉得别扭,常常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几个词语。

我平时习惯了说道普通话,在家里,除非爸爸妈妈强烈要求,我才不能主动说道温州话呢!我一说,爸爸妈妈确实可以笑得前仰后合。

再说了,还不是因为你们没专门教导过我。

“啊嘛”“啊八”听到着就像老人,叫做也叫做不出口。

综上,我学不会温州话就是语言环境不利,周围的人大多都讲普通话,还有就是家人不够重视。

讲起温州话,我的英语水平基数排序它不好太多了。

温州话不是常常把词语和句子反过来说吗?例如“饭焦”“针金菇”“我跑先”“人客”“鞋托”等等……这不就是英语中的“倒装句”吗?例如,我们中国常说道“王先生”而在英语中“mrwang”就变为了“先生王”。

由此可见,学温州话不仅对学英语有好处的。

同时,它对理解古诗句是十分“helpful”的。

例如古文中的“新”,是“刚刚,才”的意思。

温州话“饭新吃
沃”“囊卡新走”的意思都是完全一致的。

温州话就是温州的魂宝,它贯穿着温州古老的历史,同时涵盖着我们祖先的了不起智慧,使温州话变成了每个温州人的必修课。

《话说温州》五年级教材分析

《话说温州》五年级教材分析

.
12
3、教材中的重点活动
▪ 如何设计让学生理解“温州各地的人均拥有 水资源量”的活动
▪ 思考点:
▪ 国际红色警戒线
▪ 温州与世界、中国之比较
▪ 温州各地之比较
▪ 如何引发学生对“六个地区远远低于国际红 色警戒线”的思考
.
13
《传统民俗》单元结构图
逛会市 查历史
谈会市
参观 开渔节
畅谈 开渔节
调查 农贸市场
土地资源
自查
▪ 布置学生做课前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 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生活中做哪些事需要用到水?
(讲出十种以上) ▪ ②在你的身边在哪些地方发现了水被污染的情况? ▪ ③你能在你的家庭生活中五处以上浪费用水的现象
吗? ▪ ④你经历过停水的日子吗?能举两个例子谈谈你的
体会吗? ▪ ⑤根据以上的调查,你能制定出五种以上适合你的
家庭生活实际的节约用水措施吗?
.
11
2、体验活动:切苹果
▪ 背景:世界淡水只占总水量的3.5%,3.5%的0.3%是全球60亿 人可以利用的淡水总量,相当一个苹果1/16苹果片的苹果皮。
▪ 活动;五切苹果 ▪ 从1/2到1/4、从1/4到1/8、从1/8到1/16 ,一次一次地切,剩
.
25
教材中隐含的重点活动
▪ 1、关于专业市场的调查研究 ▪ 2、国字号与当地经济 ▪ 3、与六年级教材的结合
.
26
三、问题探讨
.
27
1、地方课程的开发过程是动态性、开放性 的过程,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研究和完善.
2、课程力求面向全市,选取某一典型是在 某地范围内,但通过综合研习活动则将此 课题引申为关注学习者身边的典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话说温州》教学计划指导思想: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

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温州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温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1、认识温州地理地貌的特点和温州气候特点。

2、了解温州率先发展工业、专业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

3、了解温州的风俗民情,领悟温州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人简性和人文倾向性。

4、了解温州的文物古迹,领悟温州社会的变迁,温州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动因。

5、了解温州的地方语文和民间艺术,领悟永嘉学派经世致用观点赋予温州商贸文化的思想理念。

6、激发爱我温州的情感,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学生主动参及学习活动的时空,并加强学法设计和学习指导。

2、重视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录象、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波。

运用观察、信息搜集、现场考察、参观访问、讨论、制作、调查、社区活动、专题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要转变教师即是知识权威的错误观念,让乡土课程的教学能得到各层面的支援,如家长、老前辈,专家学者、社区相关机构等。

因为要将乡土课程教好,非单一教师的能力所能完成,它必须结合社区、家庭的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益。

我们采用“问问别人”方式,让学生回家了解一些本地情况,上课时又相互介绍,相互补充,以达到家庭、社区资源的结合,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具体安排: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然资源(一) [第二周——第四周]1、淡水资源(第二周)2、土地资源(第三周)3、It’s Clean and Clear Again ! 14 (第四周)第二单元:传统民俗 [第五周——第八周]1、会市(第五周)2、开渔节(第六周)3、节令风俗(第七周)4、Let Me Have a Try! (第八周)第三单元:文物古迹(一) [第九周——第十二周]1、刘基庙(第九周)2、玉海楼(第十周)3、池上楼(第十一周)4、What Building Is It? (第十二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间工艺美术 [第二周——第六周]1、细纹剪纸及现代剪纸(第二周)2、黄杨木雕及石雕艺术(第三周)3、刺绣工艺(第四周)4、现代工艺美术(第五周)5、Look, It’s a Butterfly!(第六周)第五单元:实业名家 [第七周——第十周]1、许漱玉(第七周)2、李毓蒙(第八周)3、吴百享(第九周)4、Are They Wenzhounese? (第十周)第六单元:创业之路 [第十一周——第八周]1、家庭小作坊(第十一周)2、专业市场(第十二周)3、打造国际性轻工城(第十三周)4、It’s very Successful! (第十四周)五年级《话说温州》教案第一单元自然资源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活动,了解温州水土资源紧缺的现状,以及家乡人民为克服资源紧缺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措施。

2、在活动中体会家乡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努力培养节约、珍惜水土资源的良好习惯。

3、在搜集、交流有关水土资源的过程中,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一课:淡水资源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了解温州是严重缺水的地方之一。

2、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道德情感。

教学准备:1、八只苹果,八把小刀。

2、制作标语用的彩纸。

3、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4、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谜语,请大家开动脑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课件:1、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升起像青烟,遇冷结成小冰点)二、联系实际,感受淡水对生活的重要性师:同学们猜对了,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水”,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生活中那些地方需要水?师:除了生活用水,还有其它的地方用到水吗?比如在工业、农业的生产中(发电、造纸、种田、盖楼房、生产钢、铁、洗衣粉、奶粉)师:听你们这么一说呀,我觉得这水的用处可真大呀!看来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水,因为有了水,才有了这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

(课件:美丽景色)师:刚才的景色美吗?可是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随意的浪费和污染水资源,有一天地球上没有水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又会变的怎样呢?你们想一想,然后告诉老师。

(课件:缺水的景象)师:同学们,通过你们刚才的汇报让我知道了水真的是很重要,生活中真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水可是,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我们生活中所用的水是淡水还是海水呀?(淡水)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海水洗脸、刷牙、洗衣服呢?师:海水又咸又涩是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课件:海水及淡水的比例图)尽管70%的面积覆盖着水,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3.5%,剩下的96.5%全部都是海水,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资源都可以直接利用吗?(不能)因为大部分淡水资源都以固体形式存在于北极和南极,其余的在我们身边的又有一大部分被污染了,那么人类实际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还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三、小游戏—体验淡水资源严重匮乏1、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苹果)今天我们不把它看成苹果,看成是地球淡水资源的总量。

那么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到底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开始做游戏。

(每个小组派组长上台领一个苹果,老师交待注意安全等问题)2、把苹果切至十六分之一,再取一块薄薄的苹果皮师:同学们,实际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也就是相当于这个大苹果上一张小小的薄薄的苹果皮,而我们中国淡水资源占有率还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再切下苹果皮的一半)看吧!这么一小片就相当于13亿中国人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由此可见,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

而我们温州属于中等缺水地区,地域分布很不均匀,此外,每年降水时间分布不均。

师:同学们,看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呢?想说点什么吗?师:淡水资源如此匮乏,可是还有一些人不注意节约用水,同学们,你想不想说一说你自己或是你身边的人有那些浪费用水的现象!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浪费用水的现象,真是让我触目惊心,本来我们的淡水资源就非常有限,许多人还不注意节约用水。

我们真应该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杜绝那些浪费水的现象,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淡水资源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节水小卫士一起走进节水总动员(出示课件—节水总动员)(1)、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吗?(小组讨论,制定节水金点子)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节约用水的好办法,节水小卫是他有什么好办法吗?(2)、节水金点子。

(3)、设计节水广告标语。

我们每个同学都想了那么多的好办法来节约用水,可是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不知道水的宝贵,所以我们就来设计一条节水广告标语来提醒大家。

(直接用彩笔写出一句话,花边课后再画,展示节水广告标语)(4)、参观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出示课件内容)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今后打算怎样做呢?结束语:同学们,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们不但自己要节约用水还要向你身边的人宣传节水的好办法,让所有的人都能珍惜水源,爱护环境。

第二课:土地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温州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2.初步了解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在减少的情况下,说明人口及土地资源的关系。

3.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点: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教学过程:一、温州的地理环境特征“七山二水一分田(出示图片“)师:根据上面的数据,你能算出温州市的各地地形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吗?1.温州耕地总量变化(出示图片)2.温州人均耕地变化?(学生回答)3.根据土地利用的情况,土地资源主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学生回答: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下面同学们读P9温州土地类型分布情况示意图,找出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总结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呢?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呢?(先找同学回答,教师总结,我国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因而土地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它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师:虽然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及人均比例却不尽合理,下面看P91 6.9图。

从这几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回答:1.世界人均量是多少亩?(49.5亩)2.中国人均量是多少?(15亩)3.温州人均量是多少?(2.67亩)由读图大家总结一下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有什么特点?(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看P10-11图。

耕地越来越少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应对吗?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耕地、林地、草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些土地的比重小,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现在利用却不合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那么具体措施是什么呢?(读课文回答)。

采取的措施:1.用法律法规约束。

2.开源、节流。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

还有其它好办法吗?A.改造.整治土地B.滩涂围垦C.发展立体农业第三课: It’s Clean and Clear Again! 14教学目标:1、掌握四会单词rubbish,waste,can;2、掌握句型Don’t…Please…的用法,并学会说英语标语;3、这是一篇关于环保的小故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温州的母亲河是温瑞塘河,同时了解河水被污染的现状,让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复习学习用品2、复习已学动词词组二、新课展示(Presentation)及趣味操练(Practice)1、呈现一枝即将用尽的铅笔,教师做出要扔的动作,引出新词:can。

让学生描述各种各样的垃圾桶,看谁想象最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