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狄金森诗二首

合集下载

我喜欢的一首诗——读狄金森《造一个草原》

我喜欢的一首诗——读狄金森《造一个草原》

【我喜——读狄金森《造一个草原》◎叶玉琳那是多年以前,一个阳光充足的午后,当我阅读到狄金森那首犹如天籁一般的小诗《造一个草原》,我的心灵被震撼了。

这是一首非常短小精悍的诗歌,短小精悍得犹如中国古代一首意境优美、意蕴深刻的绝句——“造一个草原,要一株苜蓿加一只蜜蜂,I一株苜蓿,一只蜜蜂,I再加一个梦。

I要是蜜蜂少,/光靠梦也成。

”的确,要造一个草原。

从科学的角度,一株苜蓿加一只蜜蜂在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完全是有可能的:苜蓿生长、蜜蜂传粉、苜蓿繁衍,再生长、再传粉、再繁衍……造一个草原绝非只是诗人的一个白日梦。

然而,狄金森想暗示世界的是,即使遭遇不幸而天折,光靠梦也成。

在这里,诗人仅仅凭借着草原、苜蓿、蜜蜂、梦等几个简单的、琐细的、偶然的、略显零乱的意象,就把支离破碎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把藏在生命深处的奥秘揭示出来,让人看清真相把握规律。

一个“梦”字,把诗人对人生对未来的乐观与执著的态度表现得一览无余,那浓厚纯酽的诗意可谓直抵深邃和未来,让人在阅读之后不得不保持一b境的宁静、意志的坚定,让生活的热情得到了补充,让生命向上的力量得到焕发。

一个“梦”字,道尽了人间的种种可能,生活的种种可能。

也就是在那一时刻,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开始有了创作梦。

我想在诗歌的园地里,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草原,没有苗蓿,没有蜜蜂,我就让梦长出青草,长出野花,长出不息的流水。

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我常常用它来激励自己:现实可以改变,只要想象力足够丰富,只要拥有足够的乐观与执著,就能成就心中想要的那一片草原,即使遥遥无期,拥有诗歌拥有梦,也总比~事无成强过百倍。

是的,有梦真好。

许多时候我都在想,也许就是因为信奉“光靠梦也成”这一人生理念,这位美国意象派的“女保姆”才会心甘情愿地弃绝社交,蜗居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康乃狄格河流域的一个普通小镇艾默斯特的一个律师家的庭院里,与她的梦单独相对,她要她的诗成为她的牧师、法官、世界和上帝的灵魂交流的隐秘证语,成为一种“神圣的安慰”,成为“一种不同的繁衍方式”。

狄金森的诗歌

狄金森的诗歌

狄金森的诗歌狄金森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作品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具有深厚的人文气息和哲学思考。

狄金森的诗歌被誉为现代诗歌的先驱,影响了后世的许多诗人。

独特的语言风格狄金森的诗歌风格独特,她经常使用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表达出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

她的诗歌充满了象征、隐喻和意象,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许多含义层次的存在,这种方式使她的诗歌更显深刻。

例如,《因为我不能停留》是狄金森的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诗歌。

这首诗歌以“因为我不能停留”为主题,表达了一个人无法停留在世间的无奈和疲惫。

这首诗歌中,狄金森使用了众多隐喻和意象,比如“日落之后”“晚霞从苍翠里提取”“微风的裹胁”等,这些象征性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具诗意和内涵,也赋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深刻的人文思考狄金森的诗歌中充满了深刻的人文思考,她对人生的探索和对人性的思考都体现在她的诗歌之中。

她的诗歌中经常探讨生命、死亡、爱情、孤独、自由等主题,充满着对人类存在的关注和哲学思考。

例如,《我有一块小墓地》就是狄金森探讨死亡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歌中,狄金森通过对寂静的小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她对生命的无奈和恐惧,并对死亡提出了许多深刻但又朦胧的思考。

她用“无语于那静寂的小墓”这样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可奈何,也呼吁读者应该珍惜生命。

狄金森还经常探讨爱情、孤独和自由等主题。

例如,《心灵的寂静》中狄金森写道:“千万次的死亡在我身边悄然过去,只有我的灵魂可以陪伴我孤独的静坐。

”这些语言表达了狄金森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结语狄金森的诗歌充满了思想性和内涵性,她的诗歌既深刻又朦胧,让人在阅读中产生许多想象和思考。

她的诗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诗歌的先驱。

【经典荐读】艾米丽·狄金森诗十首

【经典荐读】艾米丽·狄金森诗十首

【经典荐读】艾米丽·狄金森诗十首艾米莉·狄金森,是我一直以来就特别喜欢的女诗人。

手中的一本《艾米莉·狄金森诗选》,不知翻阅了多少遍了,以至于每一次打开阅读,就感觉,这首诗好熟悉,那首诗也好熟悉。

艾米丽·狄金森是美国著名女诗人,她在生前默默无闻,诗歌很少发表,当然,更没有获得什么奖。

从25岁开始,艾米莉·狄金森就弃绝社交,足不逾户,她勤勤恳恳地做家务,是父亲的“专职面包师”。

在家务劳动之余,艾米莉·狄金森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埋头写诗,偶尔,也会和一两位诗人保持着通信联系。

艾米莉·狄金森创作量可谓不小,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一千八百多首诗歌。

艾米莉·狄金森一生没有婚嫁,独身终老,有“埃默斯特修女”之称。

也许因此,她的诗歌自成一格,风采独具,在诗坛上独放异彩。

虽然艾米莉·狄金森生前没有什么名气,去世后却享誉世界,被视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这里精选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十首,与大家分享,供大家欣赏。

《要造就一片草原》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需要一株苜蓿,一只蜂,一株苜蓿,一只蜂,再加上白日梦。

有白日梦也就够了, 如果找不到蜂。

《我没有时间憎恨》我没有时间憎恨,因为坟墓会将我阻止,而生命并非如此简单能使我敌意终止。

我也没时间去爱,仅因为必须有点勤奋,我以为爱的那少许辛苦对我已是足够莫大难忍。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

《你留给我两份遗产》你留给我,亲爱的,两份遗产一份遗产是爱,天父也会满足如果赠给天父—你还留给我痛苦的边界—痛苦浩阔如海—横亘在永恒、和时间—你的知觉、和我,之间—《我一直在爱》我一直在爱我可以向你证明直到我开始爱我从未活得充分我将永远爱下去也可以向你论证爱就是生命生命有不休的特性如果,亲爱的,对此也抱怀疑我就无从举证,除了,骷髅地《七月回答》七月回答哪里是蜜蜂哪里是红色哪里是干草? 啊,七月说哪里是种子哪里是萌芽哪里是五月我让你回答不-五月说示我白雪示我钟铃示我松鸦!挑剔的松鸦哪里是玉米哪里是薄雾哪里是芒刺? 这里,年说到。

狄金森优美英语诗歌欣赏(2)

狄金森优美英语诗歌欣赏(2)

狄金森优美英语诗歌欣赏(2)"Sic transit gloria mundi,"尘世荣华,容易过"How doth the busy bee,"“忙碌的蜜蜂又如何""Dum vivamus vivamus"生时且做生时的事,I stay mine enemy!我的敌人,我阻止!Oh "veni vidi vici!"来了见了,征服了!Oh caput cap-a-pie!哦,十足合法全权!And oh "memento mori"哦,“记住生必有死",When I am far from thee!当我远离你的身边。

Hurrah for Peter Parley!乌拉,彼得·巴力Hurrah for Daniel Boone!乌拉,但尼尔·布恩Three cheers, sir, for the gentleman三呼万岁,为观测Who first observed the moon!月亮的第一位先生。

Peter, put up the sunshine;收拾起阳光,彼得!Patti, arrange the stars;安排好星星,帕蒂,Tell Luna, tea is waiting,告诉露娜茶已备妥And call your brother Mars! 再叫上玛斯你哥哥。

Put down the apple, Adam, 放下那苹果,亚当And come away with me,一起走吧,跟着我,So shalt thou have a pippin 你该从我父亲树上From off my Father's tree!得到个培育的成果!I climb the "Hill of Science," 我攀登“科学山峰"I "view the Landscape o'er;" 我“遍览山水田园"Such transcendental prospect, 像这样宏伟的景观,I ne'er beheld before!为我此生见所未见!Unto the Legislature进入那个立法机关My country bids me go;是国家对我的召唤,I'll take my india rubbers,我会带上橡胶套鞋In case the wind should blow! 以备大风万一刮来。

狄金森和余光中爱情诗比较——以《暴风雨夜,暴风雨夜》和《等你,在雨中》为例

狄金森和余光中爱情诗比较——以《暴风雨夜,暴风雨夜》和《等你,在雨中》为例

028《名家名作》·评论[摘 要] 爱情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而诗歌所特有的语言感染力和形象吸引力通常更适用于抒写美丽而神奇的爱恋。

因为社会、历史、人文、习俗、语言等的不同,中英文诗作中的爱情诗也各具风格,呈现了不同的文学特征。

狄金森在现代诗歌写作中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不懈的探索,创造了自己的美国现代诗歌体系和迪金森学院风格。

余光中在现代艺术世界中,融合了西洋文学的灵性与我国传统古典文学的神韵,构成了更具传统历史的新的美国现代诗歌特点。

通过对两位诗人的诗歌进行解析,总结了两人诗歌的特点,并启示读者不断取其精华和创新。

[关 键 词] 狄金森;余光中;爱情诗狄金森和余光中爱情诗比较——以《暴风雨夜,暴风雨夜》和《等你,在雨中》为例陈业鑫《暴风雨夜,暴风雨夜》是一首爱情诗。

从形式上来看,狄金森的这首诗歌与她所写作的其他诗歌相似,简短而精练,共43个单词。

这首诗歌的大意是:在大风交加的夜晚,假如我能与你在一块,那暴风雨夜便是“豪奢的欢乐”。

而狂风大雨也对漂泊在海港里的爱之舟无可奈何,船也不急需罗盘和海图了。

这只小船可以尽情地在伊甸园荡漾,在海水中停泊。

余光中的诗词艺术,融合了西洋文学的灵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神韵,构成了具有古典背景的现代诗歌特征,他的作品《等你,在雨中》便是一种成熟的实践,选择了大量寓意丰富、具有古代人文色彩的词语,强调词语的巧妙结合,营造词与句之间的空灵意境,想象空间丰富,情感张力深厚。

一、两首诗歌的语音特征诗歌通过声调、格律和旋律的变换达到特殊的声美效果,表现了独特的情绪和不同的风貌。

这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是都通过韵律节奏变化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不同的是所采用的方式不一样,所要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

前者的感情更加浓厚强烈,而后者更加委婉含蓄。

《暴风雨夜,暴风雨夜》这首诗歌总共三节,每节四行。

第一个诗节的诗行数比较规律,每行四音节;而第二个诗节和第三个诗节的音词数比较不规律,依次是四、五、五、四和三、三、六、二。

我喜欢的一首诗——读狄金森《造一个草原》

我喜欢的一首诗——读狄金森《造一个草原》

我喜欢的一首诗——读狄金森《造一个草原》读狄金森《造一个草原》
当夜幕低垂迎着夕阳余晖
我要把一个草原造出来
看那无尽的天边一望无际的大地
绿色的草原就如夕阳熠熠
山里空有羊群动物在窝巢中欢乐
水潭里有清泉清气弥漫
远处又拉开了天空林间不断飘扬的歌声
清楚的歌声在晚霞中追飞
风吹过的草原就如镶钻透明的湖泊
光线透过水面舞出弥漫的影子
苍茫的天际也为它轮廓画上另一番绚丽
这里有夕阳前的狂放舞蹈
野花开放着诗的香气在芳草的滋润中
那是智慧和博爱生命任它荡漾
山鸟扬起它的歌声带着微风越过树梢
唤醒了一片清幽蒙蒙,送去祝福
把一个草原造出来在夕阳里心旷神怡
一切美好都可以重现,重现草原的祝福。

狄金森最著名的2首诗

狄金森最著名的2首诗

狄金森最著名的2首诗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诗人之一,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尽管她生前几乎没有发表过作品,但狄金森的诗歌在她去世后不久被发现并出版,立即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在她的众多作品中,有两首诗被认为是狄金森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分别是《因为我不能够同时存在》和《劝告》,下面将分别对这两首诗进行探讨。

首先是狄金森最著名的诗之一,也是她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那就是《因为我不能够同时存在》。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个人认知和生命的无限性。

狄金森通过对自我存在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意识和存在的深入探讨。

诗中的重要一句是:“因为我不能够同时存在,所以我选择了停止呼吸。

”这句话表达了狄金森在人存在的无限可能性和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感。

她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存在的边缘徘徊,试图通过语言来捕捉和表达这无法定义的存在状态。

通过这种对存在的探索,狄金森让读者思考了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另一首狄金森最著名的诗是《劝告》。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许多反复和挣扎,以及人们应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

诗中的开头几句“如果我们能够为一个人带来微笑,那么我们对世界的意义就已经足够了。

”表达了狄金森对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和帮助的看法。

狄金森通过这首诗,向读者传达了关于勇气和希望的信息,鼓励他们在一切困难和挫折面前坚持下去。

无论是《因为我不能够同时存在》还是《劝告》,狄金森的诗歌都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深刻的内涵。

这些作品既反映了狄金森对存在和意义的思考,也传达了她对人性的观察和洞察。

她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表达了情感和思想,并引导读者思考和探索生活的意义。

狄金森的诗歌创作不仅吸引了众多读者的注意,也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在诗歌形式上具有独特性,她运用了短小精悍的语言,以及非传统的节奏和韵律。

这使得她的诗歌有着独特的美感和感染力,并且不拘一格的风格也鼓励了后来的诗人在创作中大胆尝试。

狄金森诗选读后感

狄金森诗选读后感

狄金森诗选读后感读狄金森的诗啊,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奇奇怪怪又超级迷人的小世界。

狄金森这人可真有意思,她的诗感觉就像是她躲在自己小角落悄悄跟你说的心里话。

有些诗短得很,就那么几行字,可就像一颗颗小炸弹一样,在你心里“轰”地炸开一片新天地。

比如说她写关于死亡的诗,没有那种阴森森让人害怕的感觉,反而像是在平静地描述一场奇特的旅行。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他殷勤停车接我——/车厢里只有我们俩——/还有‘永生’同座。

”你瞧瞧,这死亡就像个有礼貌的车夫,带着她驶向永生呢。

这想法可真够奇特的,一般人哪能这么想啊,可她就这么轻松地写出来了,还让你觉得死亡好像也没那么恐怖了。

她写自然的诗也特别棒。

感觉她就像个大自然的超级粉丝,对花花草草、日月星辰观察得细致入微。

一朵小花在她笔下就有了灵魂,好像能跟你聊天似的。

她可能会看到一只小蜜蜂在花上采蜜,就能写出一首充满生机的诗来。

她对自然的热爱就像我对冰淇淋的热爱一样,赤裸裸又毫无保留。

而且她的诗里充满了好多大道理呢,不过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说教。

就像是你跟一个很聪明的朋友聊天,她不经意间就给你抛出来一个让你能琢磨半天的想法。

有时候读着读着,我就会突然停下来,心里想:“哇,还能这么想啊!”就好像她在诗里悄悄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思维世界的门。

不过呢,她的诗也不是那么好懂的,有些地方就像谜语一样。

我读的时候就像在走迷宫,一会儿觉得自己找着路了,一会儿又晕头转向的。

但这也是她诗的魅力所在嘛,就像在跟你玩一场智慧的小游戏。

总之呢,读狄金森的诗选就像一场冒险,有时候会遇到惊喜,有时候会被难住,但不管怎样,这个过程都超级有趣,让我感觉自己的小脑袋瓜都变得更灵光了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读狄金森诗二首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女诗人,生前少为人知,直到20世纪她的诗歌才广为流传,其在诗坛的地位也才不断提升。

作为普通读者,英语不是母语,反复阅读,勤于查阅词典和其他工具书,比较不同译本,搜索网站上的资料,才可以加深理解,也才会有新的发现。

对于翻译诗歌的人,更需如此。

近日笔者又读了她的一些诗,现选取两首诗,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1
Nobody knows this little Rose-
It might a pilgrim be
Did I not take it from the ways
And lift it up to thee.
Only a Bee will miss it-
Only a Butterfly,
Hastening from far journey-
On its breast to lie-
Only a Bird will wonder-
Only a Breeze will sigh-
Ah Little Rose-how easy
For such as thee to die!
该诗分为三节,每节四行,几乎没有一个大词,乍看浅近平白,再读引人思忖。

一朵小小的玫瑰,自我修炼自春色,或如空谷幽兰。

花开花落无问津,零落成泥碾作尘――很多花儿就是这样的命运,然而这朵小小的玫瑰,却有幸得到诗人的捡拾,在诗中永远芬芳。

第一节:knows含义丰富,不是简单的“认识”,还包含了解、欣赏、赏识等意味。

第二行的pilgrim耐人寻味:rose是不会运动的,它如何去朝圣呢?又去哪里朝圣呢?诗人把rose人格化了?第三行的ways 用的是复数形式,指的是朝圣的一条又一条艰辛路程,而不是某一条路的路边,诗人在旅途中注意到了这朵玫瑰,捡拾起来,才思泉涌有所感念,写了这首诗?第四行的thee指的是谁?
第二节:朋友千千万,知音一二三,人走茶凉。

想念这朵玫瑰的,只有蜜蜂。

赶来的,只有蝴蝶,匆匆地从远行之旅折过来,依偎片刻,瞬间亦永恒。

第三节:只有小鸟感到困惑和惊诧,只有微风发出一声叹息――小小的玫瑰,不经意间就死掉了!生来不易,死何其易!
完整地还原作者的心路历程、全面地理解文本意义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诗歌,诗无达诂,所以诗歌有时候是令人费解的,有时候又是多解的。

把各种中文译本和英文原作对照,反复地细度原文,也许能对诗人和诗理解得更多一些,这首小诗是爱情诗?是哲理诗?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浑然物外,欣然忘食。

2
’T was such a little-little boat
That toddled down the bay!
’T was such a gallant-gallant sea
That beckoned it away!
’T was such a greedy-greedy wave
That licked it from the Coast-
Nor ever guessed the stately sails
My little craft was lost!
小小的船儿,沿着海湾的边缘,摇摇摆摆晃晃悠悠,像蹒跚学步的婴儿――心也打战身也摇摆。

这是诗的开头两行,饱含着喜爱、怜惜和担忧。

“toddled down the bay”,有的译本译为“颠荡着驶下港湾”,这是说“小船颠簸着驶出港口”吗?其实诗人是描绘小船摇摇晃晃顺着海湾的岸边而行(对远
处的大海心有胆怯)。

殷勤的大海殷勤地向它招手:离岸远航,快到这里来,一起摇摆!
贪婪的波浪贪婪地舔舐着小小的船(禁不住海洋的殷勤招引和波浪的贪婪舔舐,终于向大海深处进发),然而(我自己未曾想到)那一面面壮丽的风帆也不曾想到我的小小的船竟“失联”了!
三四两行大海殷勤招手,殷勤之后的意图还不明朗。

中国有句俗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五六两行贪婪的、舔舐,其心已昭然若揭,就是想吞噬这艘小船,也为下文小船“失联”埋下伏笔。

有的译本把原文的greedy,licked翻译为热切的、轻轻拍着,译者是为了和上文的殷勤相照应吗?进一步表达海浪的拳拳之心?这种误译不但把其中包藏的祸心完全抹去了,而且变成了相反的意思。

没有准确理解原文,就贸然动笔,这类想当然的译文只能让汉语读者困惑和误解,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诗人的创作意图是什么?想发出什么样的喟叹?做几首诗吟咏性情,体会乐天知命的道理?有的事不是你该做的能做的?甘于做小?小小的船不必羡慕阔大的风帆?浅浅的海湾也自有风景。

不能为言语所引
诱;不能为表象所迷惑,一时不察而铸下大错?
狄金森的诗清新隽永,小中见大,回味悠长,值得再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