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 包天钦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设计技术研究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设计技术研究
Ke y wor ds: t r a f f i c e ng i n e e r i n g ;s a f e t y f a c i l i t i e s ;d e s i g n;t e c h no l o g y ;r e s e a r c h
O 引 言
响道路 通行 者 的使用 安全
Ab s t r a c t  ̄I n v i e w o f t h e h i g h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a n d n e c e s s i t y o f t r a f f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a f e t y f a c i l i t i e s i n e n t i r e t r f- a i f c s y s t e m,s o me c o mmo n d e s i g n f o r t r a f f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a f e t y f a c i l i t i e s a n d t h e i r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 a u t i o n s a r e i n t r o — d u c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I t a l s o l a y s s t r e s s o n f u l l i mp o r t a n c e t o s a f e t y f a c i l i t y d e s i g n i n t h e c o u r s e o f t r a f f i c e n g i n e e r —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o r d e r t o a d e q u a t e l y e n s u r e t h e s a f e t y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q u a l i t y o f t r a f i f c f a c i l i t y .

交通稳静化设计及应用实例分析

交通稳静化设计及应用实例分析

和具体设计两个层面 。
l 城市末端道 路交通问题的讨论
2.1 宏观 政 策规 划层 面
末端道 路包 括城 市支 路、社 区道路 等路 网最 后一环 的道

加强交通素质、交通法规 教育,宣传文 明开车 ,文明出行 ,
路 ,如 同人体 的毛 细血 管,密布 于人 们居住 的城 市 中, 目前 并强调 行人 优先 原则。近年 来我 国群众 的交 通素质 进 步是显
流 向。在 国外 的街 区中时常可见单 向行驶 的道 路,而在 我国 ,
收 稿 日期 :2018__o1_30
市政道 路基 本都 为双 向通 行 ,道 路功 能复杂 化造 成利用 率低
作者简 介 :柯 伯 钦 (1984一 ),男,安徽 歙县 人,工 程师 ,主要研 究 下 。 少 搞 或 不 搞 面 子 工 程 ,少 建 高 大 上 的 门户 道 路 、景观 大道 ,
易忽视 。这些 道路 更贴近 人们 的 日常生活 ,承担 的功 能更加 1.2 道路 功 能混 乱 ,路 边 停车 现 象严 重
复 杂 化 、综 合 化 。
居住 区 内停车位 不足 时,停车 问题就延伸 到城市道 路上 。
城 市支 路及 社 区 通路 是 居 民 的出行 道 路,是 商业 街 区 , 同 时 由于 执 法 不 严 , 街 道 周 边 的 商 铺 经 营 者 站 在 自身 利 益 角
第45卷第 10期
2018年 5月
建筑 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 筑 技 术 开 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交通稳 静化设 计及 应用实例 分析
柯 伯 钦

创建“平安大道”——记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制”项目

创建“平安大道”——记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制”项目

公路 安全 诊 断、 提 升 和管 理于 一体 的 公路安全保 障关键 技术体系。
又有足够 的灵 活 性 , 不 拘 泥于 传 统 和
形式 。
宁静 交通 建 设理 念 : 在 充 分考虑 安保 工程设 施 结 构合 理 、 坚 固耐用 的 同时, 高度 重视 景观 、自然以及每个局 部、 细节 的技 术处理 , 使其 自然和 谐。
2 1 9 4 %不等。 重大事故 减少了7 0 5 %,
事故 死 亡人 数减 少了7 9 . 2 %, 受伤 人 数减 少了7 5 . 4 5 %。 据 初步 估 算 , 一年 内由于 运行 速度 提 高、交通 量 增加 和 交通事故 减少带来 的总经 济效 益就达 1 1 0 0 多万元 , 与项 目的工程投 入 大体 持平。 浙 江 省应 用 研 究 成 果仅 在 2 0 0 9
项, 实用新型专利 1 o 项, 软件著作 权1 6
项。 在 国际 国 内核 心 期 刊共发 表 论文
“ 国家 ’ 的使命

运 用 宁静交 通设 计 方法 , 降 低 车速和
减 少横 向干扰 , 有效 解 决 穿村 镇 路段 交通 问题 。 项 目在以上理念基 础上 , 总 结 出了 “ 安全、 经 济、 环保、 有效 ” 的全 新理 念 , 赋 予公路 景观 、 人 文、 历史等

“ 土洋 结 合”, 寻 求最 佳 的投 入产
治理的系统化理论。
鉴 定 验 收 一 课 题 组 组长 发 言
系统 化 理论 认 为 , 道 路 交通 系统 是人、 车、 路 、环境 , 以及管理 等 多因 素 耦合 作用下 的复 杂系 统 , 交 通事 故 是 这个系统 运行 不协调导 致 的结果 。 因此 , 交 通安全 问题 的解决 要从 系统 协 调 的 角度 出发 , 对 “ 人、 车 、路 、 环 境、 管理 ”多方面 因素实施多管齐 下的 系统化治理 才能 实现 既定 的目标。 在这一理论 的指 导下, 本项 目提 出

探究道路设计过程中交通安全因素的思考

探究道路设计过程中交通安全因素的思考

探究道路设计过程中交通安全因素的思考发表时间:2020-11-20T10:51:10.99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3期作者:班光启[导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交通环境、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班光启45070219830508**** 广西防城港 538000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交通环境、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然而,近年来,交通安全隐患逐年增加,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其中其中部分原因是道路安全设计问题。

交通事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交通事故的伤亡人数逐年增加,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投资的不足,传统的道路设计工作是为了满足交通条件,而与道路有关的设计概念尚未得到充分理解。

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交通运输更高的标准,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才能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做好工作。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我国的道路交通设计体系还不十分清晰,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本文从道路设计开始,从交通安全影响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道路设计;交通安全;影响;改善前言:有时很多交通事故隐藏的危险不仅是人为造成的,而是不合理的道路设计所造成的。

因此,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找到提高道路安全性和合理使用方式的方法,并做好道路技术设计,全面考虑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隐患,进一步优化道路技术设计,杜绝一切可能的道路隐患。

1道路设计中遇到的安全问题的在交通事故的地点中,十字路口的事故比例很高,在平交路口驾驶会更加复杂,因为在此交叉路口会有更多的交通冲突,驾驶时,驾驶员不仅必须考虑道路上车辆的轨迹和速度,还必须考虑迎面而来的车辆甚至道路上的车道,前方车辆的行驶状态,在平交路口的设计过程中,良好的视距、合理的控制方法、速度控制、交通组织设计都是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水平交叉点的位置最好设置在一条直线上,将其设置在水平曲线上时,曲线的半径应大于没有超高的圆形曲线的最小半径;水平相交的位置不应设置在凸垂直曲线的顶部及其附近,出入口相交处的纵向坡度以及相交范围内的纵向坡度变化不应太大,设计合适的交叉路口面积。

公路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质量管控研究周鑫燚

公路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质量管控研究周鑫燚

公路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质量管控研究周鑫燚摘要:近几年,我国公路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低等级公路交通或山区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更为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控制公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为了提高公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作用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质量管控;管控方法引言公路交通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是连接城市间经贸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公路交通中安全防护设施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通过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公路交通工程的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因此,施工企业应在通过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的基础性上,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质量的控制水平,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原则1.全局性在设计和建设公路时,必须要严格地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在开始设计之前,设计人员需要站在全局的层面上,进行公路的设计和建设,充分参考当地居民的建筑分布状况,和我国相关运输网络分布等因素。

2.系统性为了使城市发展速度和交通工程的实际建设相互协调,需要首先确保建筑设计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并充分考虑当地的环保工程和卫生控制等因素,从而提高重工业城市公路设计的合理性,有效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和交通快速发展。

3.稳定性与安全性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之前,需要仔细地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制定相关条例,把控工程所用料件质量,采用稳定性较强的设备和建设系统,充分考量当地经济情况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

4.融合性为了保证交通工程的实际建设具备较强的融合性,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仔细考察当地路段的经济状况、车流量和人流量等因素。

在进行交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进行长远布局,严格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期完成,当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遇到难题,要协调工作可以顺利地进行。

重庆市第15届期刊好作品评比结果揭晓《公路交通技术》6篇技术论文获奖

重庆市第15届期刊好作品评比结果揭晓《公路交通技术》6篇技术论文获奖

重庆市第15届期刊好作品评比结果揭晓《公路交通技术》6
篇技术论文获奖
《公路交通技术》编辑部
【期刊名称】《公路交通技术》
【年(卷),期】2016(032)001
【总页数】1页(P52)
【作者】《公路交通技术》编辑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根据重庆市文化委员会要求,重庆市期刊协会于2015年9─11月开展了第15届重庆市期刊好稿、好封面、好插图、好栏目、好标题等好作品评选活动,《公路交通技术》6篇技术论文获奖。

获奖情况如下:
一等奖(1篇)
尚婷唐伯明邵毅明汪鹏《高速公路景观安全协调性研究》2014(1) 二等奖(2篇)
陶丽娜阎宗岭贾学明柴贺军《库水位变化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2014(1)
熊斌丹林钦国吕勇衡《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力学性能分析》2014(4) 三等奖(3篇)
乔东华张晓航严秋荣《植物根系和化学类有机高分子灌浆材料固坡机理及适
用范围对比研究》2014(2)
郑佳艳吕玺琳李冯缔《高水位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数值模拟》2014(3)
谢耀华付建胜祖晖《云计算技术及其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2014(6)。

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研究

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研究

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研究
许晓宇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18(037)02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做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工作,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质量,满足人们通行的基础.本文针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工作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总页数】2页(P245-246)
【作者】许晓宇
【作者单位】南通景成交通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如皋226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5
【相关文献】
1.浅析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 [J], 邵超
2.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 [J],
3.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 [J], 曹智强
4.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 [J], 余旋
5.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 [J], 潘桥泓;胡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张佳佳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与设计》
【年(卷),期】2017(0)23
【摘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是整个公路工程设计中的关键内容之一,且对公路通行的质量及安全服务发挥了其独特的功能.论文就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了简要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公路交通安全防护标志及设施设计的具体方法,以期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的功能.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张佳佳
【作者单位】衡水市公路勘测设计所,河北衡水0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31
【相关文献】
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探讨 [J], 侯锡平
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J], 余志芳
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J], 姚传勇
4.试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J], 袁旭阳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探究 [J], 武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包天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交通行业发展趋
势也逐渐得到了好转。

在当前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都会选择交通工具
出行,这对于交通行业而言,既形成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安
全挑战。

对此,强化道路安全,就成为相关从业者应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

基于此,本文将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相关设计展开分析以及探究。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设计思路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
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形成了较多的交通安全事故,影响了社会和谐。


开展道路建设任务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道路所处的环境都比较恶劣,地形情况
比较复杂,所以很容易会产生安全隐患。

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们就应该加强对安全设施的关注程度,通过合理设计方式对其进行完善。

一、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类型
(一)护栏
首先,护栏的主要作用并不是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而是要降低事故所引起
的损失程度。

在当前的护栏设计中,可以使用旋转防撞桶的设计。

这种防撞护栏的颜色采
用高辨识醒目的橙黄色非常人性化,在安装旋转防撞桶的地段,当汽车撞上护栏,汽车并不会失控冲出护栏,这就产生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当前这种技术在韩国、
日本、美国等国家被广泛使用,我国已经开始在一些地区推广,使用地段的交通
事故死亡率降低90%以上,有着良好的效果。

当交通事故产生时,护栏可以对车辆进行拦截,对其所形成的冲力进行缓解,以此尽量提升车内驾驶人员的安全概率。

同时,相比于其他道路安全设施来说,
护栏的特殊性比较强。

并不是所有的路段都适合安装护栏。

比如,当某些路段产
生安全事故时,倘若没有护栏的拦截,那么车辆可能会由于摩擦力较小而自动停止,不会造成经济损失。

但由于护栏的存在,其与车辆会产生接触,而造成不必
要的事故问题。

所以在进行护栏设计时,工作人员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针对于
一般的护栏,工作人员应将其整体的设计角度控制在20度到25度之间,并保证
其所形成的碰撞力能够在130kn到210kn之间;其次,在进行护栏长度设计时,
工作人员应保证:针对于行车速度为50~70km/h的行车路段,护栏长度应在
28~30m之间;针对于行车速度在80~100km/h的路段,护栏长度应在48~50m之间;针对于行车速度大于100km/h的路段,护栏长度应在60~70m之间。

(二)隔离栅
首先,隔离栅指的是在公路上所形成隔离作用的构造设备。

其主要的作用是,将行人与道路进行隔离,防止其突然冲入公路路面,造成公路事故。

其次,在进行隔离栅设计时,工作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工作人
员应保证隔离栅具备一定的间隔性,并保证间隔之间的能够形成统一的距离标准;第二,工作人员应保证隔离栅的稳定性,保障其不会由于环境问题以及天气问题
受到影响,丧失隔离功能;第三,针对于桥梁位置以及通道位置处的隔离栅,在
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应在端口处进行围死处理,防止人员以及动物的误入;最后,针对于地形起伏性较大的公路,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波段设计法对隔离栅进行
设计安装。

再者,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参数标准:第一,一般
隔离栅的安装高度应该控制在1.6-1.8m之间,而针对于地形情况较为复杂的公路,工作人员可以酌情进行高度调整;第二,工作人员应将隔离栅的截面直径参数控
制在9-12cm之间;第三,在对隔离栅的网孔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
焊网对其进行调整制作。

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一)确定事故多发点的方式设计
就我国的《公路交通法》以及一些常识性的事故判断标准而言,在对事故多
发点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式进行综合性的判断:首先,事故多发点指的是,一个所产生的事故频率超出了一定的标准界值的路段。

而对此进行评判的主要方式就是事故率法。

虽然,事故率法的鉴别精准性比较高,但是也经常会产生错误判读的问题。

比如针对于一些交通量较低的路段,尽管其
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并不多,也有可能会被视为一个事故多发点;其次,工作
人员可以借助矩阵法对公路中某一个路段的交通情况以及安全情况进行检查,以
水平轴为事故的次数,以纵向轴作为事故的产生概率,通过函数图像的方式,对
事故情况以及路段情况进行辨别;最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频率曲线法,对事故
多发路段的事故情况进行绘制,直观的为群众展现某一路段的事故次数,以此进
行综合性的事故多发点评价。

(二)安全设施的设计
当工作人员确定事故多发点后,就可以对该路段的日常交通情况以及行车状
况进行检查,并结合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安全设施设计以及防护设施设计,有
效强化路段交通的安全可能性。

第一,在对震动减速带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减速带存在的作用
就是降低驾驶车辆的行驶速度,使驾驶人员能够在此情况下,形成高度集中的注
意力,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概率。

同时,工作人员应保证减速带之间的间距能够
控制在3~5米之间,以此有效的对驾驶人员形成警示。

第二,在对车距确认标识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需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针对于行驶速度大于80km/h的车辆,标识内容应为:两车距离应小于100米。

针对于行驶速度低于80km/h的车辆,标识内容应为:两车距离应大于30千米。

而针对于天气较为恶劣的行驶条件,车距标识上不仅要明确标记出车辆的行驶速度,同时也要对车辆的间距范围进行明确规定。

第三,在设计视线诱导标识时,工作人员应注意以下3点内容:首先,这一
标志应具备较强的反射性,能够将路灯以及车照灯所照射出的光反射到驾驶人员
的眼前,使之能够了解当前的路况,并能够合理的调整自己的行驶状态;其次,
针对于应用于分流诱导以及合流诱导工作中的标志,工作人员应将其放置在进出
口的闸道附近,以此对驾驶人员形成提示;最后,针对于放置在曲线路段的标志,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标志之间的距离进行有效控制。

第四,在对防眩设施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应保证以下两点标准:首先,防
眩设施应具备较强的防眩效果,能够给予驾驶人员真实的体验,并能够缓解其自
身的驾驶疲劳,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概率;其次,针对于凹曲线较强路段的防眩
设施来说,在设计期间,工作人员应尽量提升设施的高度,降低漏光问题的产生。

第五,缓冲设备是道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通常会被安装在主线
交接出以及护栏起点的位置上。

而在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应注意:首先,一定
要对设备的防撞系统进行完善处理,并将其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控制好护栏的
区域性;其次,针对于防撞桶的摆放位置,工作人员应对设备摆放位置进行事前
检查,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提升设备的缓冲效果。

第六,在进行过渡护栏设计时,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内容:首先,在
选择护栏材料时,应选择刚度较强、硬度较大的材料,保证其能够对道路交通安
全形成保障;其次,在设定过渡护栏位置时,工作人员应保证其能够对事故车辆
进行有效拦截;最后,工作人员应注意对过渡护栏段的端头进行有效处理。

结论:综上所说,交通环境的恶劣以及驾驶人员自身的人为因素,是导致道
路交通安全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

并且人为的主观因素所形成的事故比例比较多。

因此,在开展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们就需要对事故频发的
原因以及情况进行了解,以此为基础,合理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设施设计,改
善交通的发展情况,推动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

参考文献:
[1]岳志豪.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研究[J].交通世界,2019(16).
[2]许晓宇.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