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技术的探讨
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分线岔运维关键浅析

DOI :10.19587/ki.1007-936x.2020.01.018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分线岔运维关键浅析郭奕辰摘 要:介绍了高速铁路无交分线岔的应用,阐述了宝兰高铁无交分线岔的工作原理,对无交分线岔检修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对提高无交分线岔的维修质量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交分线岔;检修关键点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angential overhead crossings on high speed railway, illustrates the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 tangential overhead crossings on Baoji-Lanzhou high speed railway, analyzes the key points for inspection of tangential overhead crossings, 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maintenance quality of the tangential overhead crossings.Key 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tangential overhead crossing; inspection key point+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36X (2020)01-0067-04 中图分类号:U225.40 引言整不到位易发生钻弓,同时由于始触区不同,为确保始触区内无线夹,对吊弦布置位置要求较高。
始触区示意图如图2所示。
接触网线岔的作用是使电力机车受电弓由一条股道的接触线安全、平滑地过渡到另一条股道的接触线上,从而实现电力机车从一条轨道运行至另一条轨道。
普速铁路接触网线岔均采用交分线岔型式,由于其结构复杂、线索交叉、易产生硬点、无法适应高速通过等工况,我国高速铁路正线道岔已普遍采用了无交分线岔。
高速接触网三支无交叉线岔的设计与运营维护

13 抬升 量 .
设计 要 求 。研究 三 支无 交叉 线岔 的 运 营 维 护 。 掌 握 高 铁运 行 安 全 有 对
着 重要 意 义 。
线 岔 悬 挂 点 处 接 触 线 的抬 升 应 符合 E 5 19 20 ) N 0 1 (0 1 的规定 。正
产 电气 化 客 运专 线 。为确 保 动车组
从 正 线上 高 速 通 过 道 岔 时 。 电 弓 受
在 任 何 情 况 下 均 不 与 侧 线 的接 触 线 相 接触 。 车 组从 侧 线 进 入 正 线 动 或从 正线 进 入 侧 线 时 , 电 弓能从 受 侧 线 与 正 线 接 触 线 之 间 实 现 平 稳 过 渡 , 发 生 刮 弓 现 象 , 郑 西 线 不 在 的站 场侧 线 与 正 线 相 连 的 6 k/ 0g m 钢 轨 14 /1号 高 速 单 开 道 岔 ( 称 简 4 号 道 岔 )采 用 三支无 交 叉 线岔 。 1 经 铁 道 部 网检 车 和 综 合 检 测 车 现 场 检 测 , 支 无 交叉 线 岔 符 合 高 铁 三
1 高 速 弓 网受 流 对 三 支 无 交 叉 线岔 的技 术 要 求
11 空 间几何 参数 . 111线 岔 的导高 .. 动 车 组 通 过 三 支 无 交 叉 线 岔
最 小值 : ̄= 0 N) F 2( ;
平 均 值 :m≤O 0 9 V 7 F . 0 7 2+ 0 0
常运 行 时 , 大跨 距悬 挂点 处 接 触 最
[垂 二 口 。 酉 科 铁技
高速 接 触 网三 支无 交叉 线岔 的设 计与运 营维护
线 计 算 和 验 证 的 抬 升 量 不 大 于
高速铁路无交分线岔原理分析及调整

作 宽度 1 4 5 0 m m。
受 电 弓 Leabharlann 向 摆 动 量 : 正 线 2 5 0 mm, 侧线 2 0 0 m。 受 电 弓动 态 最 大 抬升 量 : 正 线 1 5 0 mm, 侧线 l O O m m。
1 . 2 关 键 技 术
以保证 列车正线 通过 时不会接 触 到
作 范 围
图 1 接触网 1 8 #无 交 分 线 岔 平 面 布 置 图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叭一 2 2
1 1 2 科 技 创 业 月刊
2 0 1 5 年 第 5期
高 速 铁 路 无 交 分 线 岔 原 理 分 析 及 调 整
无交叉线 接 触 网 立 面 示 意 图
高 的 要 求 很
高。
1 . 5 检 测 始 触
区
1 8 #道 岔
定义 受 电弓 中 心 相 邻 一 支 接 触 线 的 距 离 为
6 0 0 —1 0 5 0 a m r
图 2 接触网 1 8 # 无 交 分 线 岔 立 面 布 置 圈
的 范 围为 始 触 通过 C B O 时 .受 电 弓接触 正线 , 由
最低 计算 温 度 : T ai r n - 一 2 5 q C,
T o = 2 5 c I 二
线 中 线 的 水 平 距 离 大 于受 电 弓在
线 路 最 外 端 可 触 及 到 的 尺 寸 限界
( 受 电 弓 工作 区 6 2 5 m m+ 水 平 摆 动
如 图 2所 示 . C A O柱 侧 线接 触 线 比正 线 抬 高 2 0 am, r C B O 柱 侧 线 接触 线 比正线 抬 高 1 2 0 mm, C C O柱
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测量方法的探讨

【 1 ] T B / T 1 0 7 5 8 — 2 0 1 0 . 高速铁路 电力 牵引供 电工程施 工质 量验收
标准【 S 】 .
[ 2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铁道部 . 高速铁路 电力 牵引供 电工程施工技
术指 南【 M ]. 北京 : 中 国铁 道 出版 社 , 2 0 1 0 .
接 触 网无 交 叉 线 岔 测 量 方 法 的 探 讨
5 1 . 太原 铁 道科技
用 一种 较 为合 理 的测 量方 法 是很 有 必要 的 , 正确 地测
量 方 法 能 够 准 确 地 反 映 出无 交 叉 线 岔 各 部 参 数 变 化 情 况 ,从 而 为 接 触 网无 交 叉 线 岔 的及 时 检 修 提 供依 据 。通过 现 场实 践 , 上述 对 接触 网无 交叉 线 岔 的测 量 方 法 能够 较 准确 地测 量 出无 交叉 线 岔 的参 数 变 化 , 为 大 西 高 铁 线 接 触 网无 交叉 线 岔 的 日常 维 护 和 检 修 提
的处 理措 施 , 防 止 由于部 件 故 障 引起 的机 车 故 障 。可
S K S 3 = 2 4 一 A 3 0 . 1 1 模块及线路。 通过分析发现高压隔离开关的高故障率较高的组
件 为辅 助联 锁 、 高 隔气缸 , 在 制订 机 车 c 4 、 c 5 、 c 6 修 程 时可 加强 对 以上 两组件 的检修 , 提高 机车检 修质量 。
供 了重要 的依 据 。
图 7 接 触 网 无交 叉线 叉 ( C柱 ) 现 场 图
参 考 文 献
综 上所述 , 在 接触 网不停 电情 况下 , 使 用上述 方法 通过对 接触 网无交叉 线 岔各 部设备参 数 的测 量 , 可 以很 好地 对接触 网无交 叉线岔 的运行 隋况进行分 析和判断 。
接触交叉线岔【浅谈接触无交叉式线岔的工作机理及调整方法】

接触交叉线岔【浅谈接触无交叉式线岔的工作机理及 调整方法】
1、交叉线岔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的接触网在站场轨道道岔上方普遍接受限制管 将汇交于此的 2 支接触悬挂予以固定,这是现阶段主要的方式。这一固定
装置称为线岔(并称之为有交分线岔)。交分式道岔布置方式对侧向通过速
摘要:高速铁路进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要想快速的进展必需实 度有限制,经过多年的实际讨论发觉,这种方式能使之产生接触压力峰值,
施有效的建设方案,接触网无交叉式线岔的应用特别重要。本文在分析接 会导致严峻的后果,比方易发生拉弧现象,全部这种方式,不太适合在较
触网无交叉式线岔的工作机理的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的建设提出几点建 高速度(160km/h 以上)的线路上接受。
最大,现实其优势。
100nun(对正线)。
无交叉式线岔就是在道岔悬挂处,正线和侧线 2 支接触悬挂在平面上
2、工作原理的相关问题
不相交,由于这种方式的使用特别适用于高速铁路,其优点是正线和侧线
1〕正线通过工作原理。机车从正线通过时,机车高速通过正线道俞
2 支接触线不交叉、不接触、没有线岔设施。把正线在道岔处简化成一个 时,受电弓在与正线接触线接触的同时,还要与侧线接触线接触,在定位
设性意见。
2、三线关节式道岔定位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叉式线岔;工作原理
帮助三线关节式道岔定位在国外客运专线的实际运营效果令人中意,
无交叉线岔调整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开发是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要 对于高速铁路上的使用并不是常见的一种方式。由于该方式实质上接近锚
想提高铁路的效率必需加强这一项技术的利用。接触网道岔定位是关系行 段关节式的过渡原理,故弓网取流的质量和安全性最简单得到保证。但是,
地铁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工程实践与研究

地铁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工程实践与研究发布时间:2022-06-07T02:56:32.81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4期作者:张龙飞[导读] 无交叉线岔是地铁接触网较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的单元,张龙飞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摘要:无交叉线岔是地铁接触网较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的单元,其设计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接触网的拉出值、高度布置,正线通过线岔的受电弓只接触正线接触线,不与侧线接触线接触,从而使高速通过的轨道车辆组受电弓在线岔处获得与区间正线一致的弓网关系,满足高速运行要求。
同时,地铁无交叉线岔还应满足轨道车辆组受电弓以较低速度从正线到侧线以及从侧线到正线安全通过的要求。
关键词:地铁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工程21世纪初我国开始大规模地铁建设,为消除交叉线岔自身结构缺陷,满足正线通过的受电弓高质量、安全可靠通过,无交叉线岔在我国高铁正线开始广泛采用。
在开始大规模地铁建设伊始,国内没有相关通用设计图,且由于国内各设计单位设计理念的差异,国内高铁无交叉线岔定位存在大拉出值布置和小拉出值布置两种方式。
十余年高铁运行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均满足高铁安全运行要求,但在安全可靠性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收集和分析了国内外地铁无交叉线岔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我国高铁无交叉线岔设计的优化完善提供参考。
1 国外无交叉线岔应用情况法国采用的无交叉线岔接触网布置见图1。
图中,WM为理论岔心,P为支柱B可以偏离理论岔心的距离,定位支柱一般位于道岔区两股道线间距500~600 mm处,其具体位置与道岔号大小有关,18号道岔P为4 m左右。
图1 法国无交叉线岔设计接触网布置在邻近岔心的支柱处,如果直股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100 km/h,则侧股与直股的导线高度相同,更高速时则需增加侧股导线的高度。
该形式是世界上最早的接触网两支式无交叉线岔形式。
当侧股允许速度超过一定值时,法国采用了带辅助悬挂的无交叉线岔。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柴红旗【摘要】Rapid transit railway is the trend of world railway development. With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serious competi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many countries take rapid transit railway as the objectiv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ntact networks of rapid transit railway and railway line for passenger traffic is the main body and key of rapid transit railway tractiv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railway line for passenger traffic.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deep research,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factors of limiting general railway contact networks, expounds general contact networks and rapid railway contact networks comparatively, and makes a summarization and research with purpose.%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争,高速铁路以其独特的优点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接触网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和铁路客运专线的主体和关键.论文在以讨论和辨证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弓网关系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总结了抑制普通铁路接触网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比性的将普通接触网与高速接触网进行了阐述,具有针对性的概括与研究.【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1(030)019【总页数】2页(P45-46)【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作者】柴红旗【作者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三公司,郑州45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21 接触网简介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对哈大高铁无交叉线岔技术的探讨分析论文

对哈大高铁无交叉线岔技术的探讨分析论文对哈大高铁无交叉线岔技术的探讨分析论文设计时速为350km/h的哈大高速铁路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至辽宁省大连市,纵贯东北三省,哈尔滨西站至大连北站间运营里程921公里,是我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
哈大高铁与正线相交的18号道岔采用无交叉线岔布置方式,站线18号道岔和12号道岔采用交叉线岔。
本文重点对18号道岔处无交叉线岔的原理及调整进行探讨。
1接触网道岔概述我国的普通线路上使用的是普通交叉线岔,而在武广、京沪、哈大等高速铁路接触网上,除部分交叉线岔外,大多数都采用高速无交叉线岔。
交叉线岔是我国电气化铁路创建之初便采用的结构形式,实践证明,这种线岔布置方式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和维修。
交叉线岔由于限制管的存在,当列车高速通过正线时,由于接触线抬升量较大,受电弓必然要接触两支接触线,在交叉点附近形成相对硬点是难免的,成为改善接触网弹性的制约因素,从而制约了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发展,为了适应电气化铁路提速的需要,无交叉线岔应运而生。
2哈大高铁无交叉线岔的布置2.1平面布置道岔柱C在道岔开口方向距离理论岔心不小于25m的位置,现场一般是在线间距1320mm处。
道岔柱B设置在靠近岔尖方向距离理论岔心10m-15m位置,现场一般位于线间距120mm处。
转换柱A满足相邻跨距差的要求。
在线间距1320mm定位处两线都往正线方向拉,正线拉出值150mm,侧线拉出值150mm。
在线间距120mm定位处,两线对拉,侧线往正线拉1100mm(对侧线),正线往侧线拉400mm(对正线)。
2.2立面布置A. B. C三个腕臂均采用双腕臂的悬挂形式,即两个锚段的接触悬挂相互独立,当温度变化时,两支悬挂可独立纵向移动。
正线永远是正常导高为5300mm,不设置坡度变化,保障了电力机车以时速350km/h通过道岔的设计目标。
侧线在线间距1320mm(支柱C)处抬高20mm,在线间距120mm(支柱B)处定位点抬高120mm,在线间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定位支柱一般位于线间距500~600 mm 处, 其具体确定与道岔号大小 有 关。18# 道 岔 一 般 取 P=4
m,对应于线 间 距 500~600 mm 的 位 置。 交 叉 吊 弦 是 否安装未提及。 3 我 国 接 触 网 无 交 叉 线 岔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形式各异。主要 表 现 在 (1)道 岔 定 位 支 柱 位 置 不 统 一 。 广 珠 城 际 无 交 叉 线岔定位柱位 于 线 间 距 300 mm,郑 西、武 广 高 铁 位 于 150mm,而 京 沪 高 铁、广 深 线、京 广 线 (小 商 桥 站 )为 600mm,石太客运专 线 为 666 mm。 (2)设 置 交 叉 吊 弦 不统一。广珠城 际、郑西、武 广 高 铁 设置 了 交 叉吊 弦,而 京沪高铁、广深线、京广线(小 商 桥站)、石太 客 专 不设置 交叉吊弦。(3)侧线接触线在始触区是否 需要 抬 高 不 统 一。广深线在始触区,侧 线接 触线 比 正线 高。而 京 广 线 (小商桥站)侧线接触线则比正线低。 4 几 点 建 议
无 交 叉 线 岔 检 测 ,建 议 在 施 工 和 检 修 中 推 广 模 拟 受 电 弓 的使用,检验受电弓通 过 无 交 叉 线 岔 时 的 弓 网 关 系,为 养护维修工作提供直观的判断。 5 结 束 语
运 行 实 践 表 明 ,无 交 叉 线 岔 显 示 了 保 证 高 速 弓 网 关 系 安 全 的 优 越 性 和 较 好 的 适 应 性 ,我 国 既 有 无 交 叉 线 岔 的各种形式均满足了相应线路运行速度要求。为便于 养护维修,我国应尽 快 建 立 和 统 一 无 交 叉 线 岔 的 设 计、
[3]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 网 [M].中 国 铁 道 出 版 社, 2003.
Analysis of Non-crossing Layout of OCS in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张 宝 奇 (1969— )男 ,河 南 荥 阳 人 ,高 级 工 程 师 (修 回 日 期 :2011-07-04)
第1期 对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技术的探讨 1 11
在道岔定 位 支 柱 C 岔 尾 方 向,第 一 定 位 点 处 侧 线 接触线高度 比 正 线 低 200 mm。 正 线 接 触 线 垂 直 投 影 距侧线线路中心950mm 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 触线 低100~150mm。正线接 触 线 垂 直 投 影 距 侧 线 线 路 中 心550 mm 处,侧 线 接 触 线 比 正 线 接 触 线 低 50~80 mm。两支接触 线 等 高 点 位 于 正 线 接 触 线 投 影 距 侧 线 线路中心400~350mm 处。线岔定位 C 处侧线接触线 比 正 线 接 触 线 高 70~80 mm。
(3)石 武 (石 家 庄 — 武 汉 )客 运 专 线 无 交 叉 线 岔 正线18# 道岔,其道岔区接触网布置方式如图3。
图3 石武18# 无交叉线岔接触网布置图
图 1 广 珠 城 际 无 交 叉 线 岔 接 触 网 布 置 综 合 图
特点:采用 交 叉 吊 弦,即 正 线 承 力 索 在 此 悬 挂 侧 线 接触线,侧 线 承 力 索 交 叉 悬 吊 正 线 接 触 线,始 触 区 前 550~600mm 处安装交叉吊弦。
(2)统一无 交 叉 线 岔 设 计 标 准。 京 沪 高 铁 和 京 广 线(小商桥站)无交 叉 线 岔 的 实 践 已 证 明 不 设 置 交 叉 吊 弦 也 是 安 全 的 ,建 议 取 消 交 叉 吊 弦 。 即 使 是 郑 西 客 专 无 交叉线岔,因现场不 能 按 设 计 要 求 找 到 交 叉 吊 弦 位 置, 荥 阳 南 站 、巩 义 南 站 和 洛 阳 龙 门 站 部 分 线 岔 未 设 交 叉 吊 弦,已安全运 行 一 年 有 余。2011 年 3 月 为 检 验 交 叉 吊 弦 的 作 用 ,笔 者 委 托 现 场 人 员 对 郑 西 高 铁 洛 阳 龙 门 一 组 无交 叉 线 岔 进 行 了 测 试。 在 始 触 区 处,正 线 分 别 用 100,150N 抬升力抬升,结果侧线抬升不超过4mm;侧 线分别用100,150N 抬升力和150mm 抬升量抬升,正 线抬升量不 超 过 4 mm。 这 也 证 明 交 叉 吊 弦 的 作 用 微 乎其微。
张宝奇 (郑州铁路局 机务处,河南郑州 450052)
摘 要 介绍了我国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多种形式,总 结 了 主 要 技 术 特 点 和 存 在 的 问 题,对 建 立 和 统 一 我 国 无 交 叉 线 岔 的 设 计 、运 营 和 维 护 标 准 提 出 了 建 议 。 关 键 词 接 触 网 ;无 交 叉 线 岔 ;高 速 铁 路 中 图 分 类 号 :U225.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接 触 网 交 叉 线 岔 使 用 交 叉 部 件 (线 岔 限 制 管 等)固 定正线接触线与侧线接触线的交叉部分,在高速 铁路 使 用主要存在以下 问 题:受 电 弓 在 高 速 通 过 线 岔 时,由 于 需同时抬起两条接触线从而在交叉点处也 形 成 硬点,所 以会产生比其他地方接触线大的应变,成 为 高速 铁路 正 线接触线 局 部 磨 损 的 原 因,并 影 响 高 速 弓 网 安 全。 同 时,由于接触线交 叉 在 一 起,为 保 证 正 线 和 侧 线 受 电 弓 均能安全运行,对 交 叉 点 位 置、过 渡 区 (始 触 区)两 接 触 线的相对位置(抬高、水平)提出了 更高的 要 求。 而接 触 网无交叉线岔正线高速行车不受站线接触悬挂 影响,侧 线接触线不会影响到高速通过正线的受电弓,为保证 高 速铁路线岔处接触网安全运行创造了条件。除京津城 际铁路外,我国在200km/h 及 以 上 高 速 铁 路 普 遍 采 用 了无交叉线岔。 1 我 国 高 速 铁 路 接 触 网 无 交 叉 线 岔 的 主 要 形 式
(2)京 沪 (北 京 — 上 海 )高 铁 无 交 叉 线 岔 18# 道岔,其道岔区接触网布置方式如图2。
特点:定位柱 A1 位于线 间 距 不 小 于 1 320 mm 处, 定位柱 B1 位于线间距150mm 处,定 位 柱 C1 按 满 足 相 邻跨距差和抬高要求设置;交叉吊弦 设置在 始 触 区 前线 间距550~600mm 范围。
第 32 卷 第 1 期
铁道机车车辆
Vol.32 No.1
2012年2月 RAILWAY LOCOMOTIVE & CAR Feb. 2012
文章编号:1008-7842 (2012)01-0110-03
对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无交叉线岔技术的探讨
(4)京 广 (北 京 — 广 州 )线 小 商 桥 站 无 交 叉 线 岔 京广线小商桥站(18# 道 岔,250km/h)无 交 叉 线 岔 如 图 2(与 京 沪 高 铁 相 同 )。 特点:道岔定位支柱 C 位于岔 尾方 向 距 理 论 岔 芯 6 ~7m 处。正线 采 用 正 定 位,拉 出 值 为 350 mm。 侧 线 采用反定位,拉出值为-370 mm(接 触 线位 于 道 岔 侧 线 中 心 的 外 方 向 )。
(1)广 珠 (广 州 — 珠 海 )城 际 无 交 叉 线 岔 道 岔 区 接 触 网 布 置 方 式 如 图 1。
图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京 沪 无 交 叉 线 岔 接 触 网 布 置 图
特点:C 柱一般 设 置 在 线 间 距 为 600 mm 处;H1= H+(60~80)mm,H2 =H +500 mm;不 采 用 交 叉 吊 弦。
运 营 和 维 护 标 准 ,更 好 地 满 足 铁 路 发 展 的 需 要 。 参考文献
[1] 王世龙,程洪兵,等.电 气 化 准 高 速 铁 路 无 交 叉 线 岔 受 电 弓 配 套 技 术 [J].中 国 铁 路 ,2005(2):35-36.
[2] 韩兰贵.道岔 上 方 接 触 网 布 置 方 式 综 述 [J].中 国 铁 路, 2010,(11):36-40.
运 行 实 践 表 明 ,我 国 既 有 线 岔 的 各 种 形 式 均 满 足 了 相 应 线 路 运 行 速 度 要 求 。 但 根 据 上 述 介 绍 可 知 ,由 于 设 计思路不同,无交叉 线 岔 布 置 形 式 差 异 较 大,给 标 准 化 和运行维护工作带来了难度。为更好地满足安全运行 的需要,建立和统一我 国 无 交 叉 线 岔 标 准,根 据 运 行 经 验提出以下建议:
(3)改进无 交 叉 线 岔 检 测 方 式。 无 交 叉 线 岔 的 原 理 是 利 用 了 受 电 弓 可 工 作 区 与 正 侧 线 接 触 线 拉 出 值 、高 度布置实现受电弓在正侧线之间的过渡。为做好现场
11 2 铁 道 机 车 车 辆 第32卷
(1)建立无 交 叉 线 岔 区 段 受 电 弓 准 入 制 度。 实 际 上我国无交 叉 线 岔 的 设 计,一 般 都 是 基 于 国 标 宽 度 为 1 950mm的受电弓(与 UIC608-4a标准中宽度 为1 950 mm 的受电弓吻合)。该受电弓尺寸和 外 形 与 无 交 叉线 岔匹配特性好,但实 际 上 无 论 是 既 有 线 还 是 高 铁,运 营 中 都 可 能 出 现 非 标 准 受 电 弓 的 机 车 ,如 客 货 共 线 的 货 运 机车、高铁上抢修救 援 机 车、打 冰 车 等。 因 此 应 健 全 制 度,确保无交叉线岔 区 段 只 运 行 国 标 宽 度 为 1 950 mm 的 受 电 弓 ,才 能 确 保 弓 网 的 安 全 。
线岔转换柱 B 处 非 支 接 触 线 抬 高 350~500 mm, 非 支 接 触 悬 挂 投 影 距 正 线 线 路 中 心 1 000 mm。
(5)石 太 (石 家 庄—太 原 )客 运 专 线 无 交 叉 线 岔 (18# 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