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干预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疾病本身导致的血管炎性反应有关。
2.疼痛——慢性关节痛与疾病累及关节有关。
3.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与疾病侵犯肾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与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有关。
【护理要点】1.给予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
当有肾受损时,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
2.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性感染。
口腔有溃疡时,及时用药处理。
3.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注意补充液体。
4.保持关节功能位,避免局部受压,可使用夹板、石膏托协助固定。
5.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
6.保持皮肤清洁,尤其会阴部皮肤,预防感染。
7.观察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注意病人性格的改变、精神症状等。
8.对于脑病病人,观察神志、瞳孔变化。
颅压高者,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降颅压,并给予镇静治疗。
9.定期化验尿液,监测血清电解质、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改变。
10.观察病人有无腹部症状,如有顽固性腹泻,应给予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11.出院指导①避免诱发因素。
②保持个人卫生,掌握皮肤护理注意事项。
③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
④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物或停药。
观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各种副作用,如有相应症状及时就诊。
⑤加强关节锻炼。
⑥饮食上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如有肾受损,限制蛋白和盐的摄入,注意补钙,预防骨折的发生。
⑦女性病人在医生指导下妊娠。
⑧给予病人心理支持,树立治病信心,保持良好情绪。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

※ 个 案 护 理 1例 系统性 红斑 狼 疮 合并 妊娠 血 小板减 少患 者 的护理
·147·
周 娟 洪 桂 兰
摘 要 本 文总结了 1例 系统性红斑狼 疮合 并妊娠血 小板减 少患者 的护 理,包括产 前护理、分娩 期护理 、产褥期护理及健 康教育 。认
患者 ,女性 ,28岁 。6年 前 日晒后 出现 面部红 斑 ,不 伴全 身 症状 ,未予重视 。予“皮炎平”软膏 局部外涂 ,皮疹 时轻时重 。4 年前诊断为 SLE,予系统及维持 治疗 ,并定期 随访 ,病情 控制 理 想。现妊娠 38周伴下腹 痛 4h,在当地 医院查血 小板计 数 78× lO /L,于 2012年 1月 1日 8时转入本 院。追问病史 孕期偶 有
2.1.5 用药护理 糖皮 质激 素是治 疗 SLE基础 药物 ,但 长期 据医嘱正确使用抗生 素 ,减 少宫腔感 染。
应用副作用较多 ,可引起 高血压 、水肿 、药物性糖 尿病 、低血钾 、 2.3.3 饮食 和休息 保证营养 ,饮食应有规律 ,避免暴饮暴食 ;
继发感染 、骨质疏松 等并发症 。指导 患者应用 时一定要 按时服 以清淡低盐 、低糖 、低脂 、高蛋白 、高维生素饮食为主 ,不宜饮酒 ;
注胎心情况 。人 院后定期 给予胎心 监护 、B超监测 以了解胎盘 2.3.5 皮肤 和 口腔护理 保持床单整洁 、平整 ,勤更换衣裤 、被
及 羊水 情况 ,进行生物物理评分 ;吸氧 2次/d,30r ain/次 ;教会患 褥 ,及 时修剪指 甲 ;指导患者保 持未受损 的皮肤清 洁、干燥 ,用温
变化 。患者 于 2012年 1月 1日21时宫 口开全 ,送入产 房进行 定溶液 含漱 ,为 预防 口腔真 菌感 染可 用 1% ~3% 碳 酸氢 钠或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措施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措施简介血小板减少是指体内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即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
血小板是一种细小的无色细胞片状结构,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过程,以防止出血。
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骨髓抑制、药物反应、免疫系统失调等。
本文将介绍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并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不适。
护理措施安全护理1.加强室内安全措施:确保患者住院房间的环境安全,移除可能造成受伤的物品或家具。
保持地面干燥,避免患者滑倒或摔倒。
2.防止外伤:提醒患者避免参加激烈运动或活动,以防止外伤或跌倒。
确保患者使用安全设备,如手扶物、拐杖或轮椅。
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和黏膜,防止瘀伤或出血。
3.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床单、被褥、衣物、餐具等,以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
保持卫生间和设施的清洁,促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营养护理1.提供高蛋白、高营养的饮食: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以促进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
建议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麦食品、瘦肉和低脂奶制品的摄入量。
2.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建议患者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
这些食物可能导致出血或加重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3.分餐饮食:将患者的饮食分成多次进食,减少一次摄入大量食物的机会。
避免刺激食物使用后的胃肠反应,减少口腔损伤和出血的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1.避免刺激性洗涤用品:建议患者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涤用品,以防止皮肤干燥和瘙痒。
避免使用含酒精和香料的洗手液、皂液和洗发水。
2.轻柔清洁皮肤:建议患者用清水轻柔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剧烈摩擦或刺激性材料。
避免刺激性灌肠和痔疮治疗,以防止出血。
3.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建议患者定期刷牙,使用软毛刷和温和的牙膏。
避免用牙签或剪刀修剪指甲,以减少口腔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损伤。
情绪支持1.提供心理支持:与血小板减少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倾听他们的烦恼和担忧,提供安慰和理解。
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

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
对于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还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将详细介绍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护理的基础。
首先,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和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尤其是口腔、鼻腔、牙龈等容易出血的部位。
其次,要观察患者的大小便颜色,是否有黑便、血尿等情况。
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无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
二、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一)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受到摩擦和刺激。
患者应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和化妆品。
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二)口腔护理指导患者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
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如有口腔溃疡,可给予局部涂抹药物治疗。
(三)鼻腔护理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和挖鼻。
如鼻腔干燥,可使用滴鼻液或油剂滴鼻。
如果出现鼻出血,应立即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稍向前倾,用手指按压鼻翼两侧 10-15 分钟,同时可用冷毛巾敷额头或鼻部。
(四)消化道护理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硬、粗糙的食物,以防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出血。
如有消化道出血,应暂时禁食,并给予止血、补液等治疗。
(五)颅内出血的预防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症状。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
三、休息与活动血小板减少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在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四、饮食护理(一)营养均衡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以免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出血。
血小板低的护理措施

血小板低的护理措施引言血小板低(Thrombocytopenia)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特征是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
血小板是重要的血液成分,负责在机体出血时形成血栓以止血。
当血小板数量不足时,患者易于出现过度出血的风险。
因此,对于血小板低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小板低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1. 观察病情对于血小板低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其病情。
包括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颜色、呼吸状况、体温等常规观察指标,以及是否有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异常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是否恢复正常或继续下降。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并报告给医生。
3. 减少出血风险对于血小板低患者,要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出血风险。
立即呼叫医生、按下急救按钮等,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预防跌倒由于血小板低患者的止血功能较差,造成有时会出现皮肤褥疮。
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的行走情况,协助患者走动,提供稳定的辅助工具,以降低跌倒的风险。
避免损伤皮肤血小板低患者皮肤脆弱,容易受到损伤。
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皮肤情况,避免使用过于刺激性的护肤品或药膏。
对于破损的皮肤,要及时进行处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4. 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血小板低患者的饮食护理建议:增加血小板生成食物摄入血小板低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摄入,如肝脏、蛋类、瘦肉等。
这些食物有助于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血小板低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凉茶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血小板功能。
建议患者食用温热或煮熟的食物,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注意饮食卫生血小板低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卫生教育,提醒患者勤洗手,避免食用生食或半熟食物,减少感染风险。
5. 心理护理血小板低患者常常会对自己的疾病状态感到担忧和焦虑。
1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郁 因 子分 为 30 3 高于 常 规 (.0 . 9 , 虑 因子 为 2 7高 .1. I5 土0 5 )焦 .,
于 常 规 ( . 94 . 3 。与 患 者 进 行 深 入 交 流 , 析 患 者 心 理 I3 -0 4 ) - 分 状 忿 主 要 以 下 特 点 ;) 情 突 发 、 、 重 , S 的 恐 惧 心 1病 急 危 对 I E
护 理 及 健 康教 育 , 者 病 情 好 转 出院 。 患
1 病例 介绍
者 认为 自己 是 家 庭 的 负 担 , 疚 感 沉 重 , 疚 心 理 强 烈 愧 负 2 12 心 理 护 理 】 建 立 良好 的 护 理 关 系 , 者 入 院 后 , ._ ) 患 患 者 人 院后 , 情 接 待 患 者 , 细 介 绍 科 室 的 医 护 水 平 和 技 术 力 热 详 量 , 极 主 动 地从 生 活 上 关 心 患 者 , 得 其 信 任 ; ) 高 患 者 积 取 2提 对 s 的认 识 , 供 S I E 提 I E治 疗 的 信 息 . 加 其 安 全 感 , 理 人 增 护 员 及 时 向 患 旨介 绍 疾 病 的 原 因 、 疗 、 防 , 告 知 患 者 只要 治 预 并
积极配合 , 全可以将疾病 控制 在理想状态 , 高了患者战胜 完 提
疾 病 的信 心 ;) 用 家 庭 社 会 支持 系 统 的 帮 助 , 极 抵 御 患 者 3利 积
的 良情 绪 , 患 者 深 刻 体 会 到 只 有 战 胜 疾 病 , 日康 复 , 让 早 才
能 从 根 本 上 减 轻 经 济 压 力 , 高 家庭 生 活 质 量 。 提 2 2 出血 的 预 防 与 护 理 S . I E合 并 T r P发 病 急 、 情 重 , 病 容 易 误 诊 。临 床 } 观 察 狼 疮 表 现 外 , 需 严 密 观 察 患 者 的 精 除 还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朱庆云;陈佩玲;魏霞;谢伦芳【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6(031)008【总页数】4页(P730-733)【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作者】朱庆云;陈佩玲;魏霞;谢伦芳【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合肥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9;R593.24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较少见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损害和发热[1]。
TTP的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妊娠、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骨髓移植和遗传有关[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与TTP有共同的临床、生物学特点,两者并存时诊断困难[1-3],导致有效治疗措施的延误。
且SLE-TTP病情严重、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达34.1~62.5%。
患者如果合并肾功能、神经功能受损及感染,预后更差[3]。
SLE合并TTP非常少见,发生率为0.5~2%,国内外相关病例报道较少[4]。
我科2010年1月-2015年5月共收治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51岁。
除2例刚确诊SLE外,其余均有1年以上SLE病史。
所有患者诊断均采用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5],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TTP。
6例患者均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现象,6例患者均为中、重度贫血,1例患者出现黄疸。
ITP患者的护理
ITP患者的护理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数目明显减少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护理目标是保证患者的安全,防止出血,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对ITP患者的护理措施:1.出血风险评估: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了解患者的出血风险。
对于低血小板患者,特别是出现黏膜出血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出血预防:编制出血风险评估表,包括相关医护人员,提醒他们注意患者的出血风险。
协助患者保持皮肤完整,防止摔伤或划伤皮肤。
尽量减少注射和穿刺的次数,同时注意使用细针。
定期检查患者的黏膜出血情况,如出现口腔溃疡或鼻血等,及时处理。
3.药物管理: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对于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或其他可能引起出血的药物,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并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出血风险。
4.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均衡的饮食,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摄入,以促进血小板的合成和凝血功能的改善。
同时,避免患者摄入过多的酒精和食用过辛辣食物,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5.体位护理:对于患有ITP的低血小板患者,尽量减少翻身和移位的次数,以防止发生出血。
适当提高床头,维持头部和上肢的升高位置,有助于减少眼部和颅内出血的风险。
6.疼痛管理:对于患者出现关节或肌肉疼痛的症状,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并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使用冷敷或热敷。
7.预防感染:ITP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感染。
指导患者和家属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及时处理患者的局部感染病灶,避免感染的扩散和加重。
9.交流与教育: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的关系,提供相关疾病知识和护理技术的教育,以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ITP患者的护理目标是通过全面的评估和综合的护理措施,提供安全保护,防止或减少出血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关注和持续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副作用、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仍是未来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 题。同时,加强多学科协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等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THANKS
感谢观看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疾病活动度评估
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进行评估, 该指数涵盖了多个方面的临床表现,如皮疹、关节炎、发热 等。根据SLEDAI评分,可将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器官受累评估
针对受累器官进行评估,如肾脏受累可采用狼疮肾炎活动指 数(LNAI)进行评估,神经系统受累可采用神经系统狼疮活 动指数(NLAI)进行评估。这些评估有助于了解病情严重程 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良的患者,可通过口服或静脉补充营养物质来改善营养状况。同时鼓励
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高血压控制
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 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 运动等,有效控制高血压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血脂管理
根据血脂水平,合理选用 降脂药物,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
抗凝治疗
对于存在高凝状态的患者 ,给予抗凝药物,如华法 林、低分子肝素等,预防 血栓形成。
肾脏损害预防与处理
早期识别
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 ,及时发现肾脏损害迹象。
控制狼疮活动
积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控制病 情活动,减轻对肾脏的损害。
肾脏保护治疗
根据肾脏损害程度,选用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 拮抗剂等保护肾脏功能。
02
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 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分类标准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 件:至少一项临床标准(如蝶形红斑、 盘状红斑、光过敏等)和至少一项免疫 学标准(如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抗 体阳性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攻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性表现为各种疼痛、关节炎、皮疹和全身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淋巴结增大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患者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的重要性
1、重视患者的身心健康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疲劳、关节炎、活动障碍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应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鼓励他们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比如放松活动、体育锻炼等,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还应引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发展。
2、强化环境护理
1)应注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净,多通风,避免空气污染,保护病人免受病毒和细菌的侵害。
2)要注意毛发的均匀,避免头皮发痒,大的部位需要定期清洗。
3、注意护理遵医
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应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不可自行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护理干预
摘要】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观察和研究,采取了相应的护
理干预措施:突出个性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
理能力;加强病情观察,做好预见性护理和对症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
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护理干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打球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
多样,常常发生血液系统损害,约占75-86.2%,而血小板减少占7-30%[1],成
为狼疮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顽固性血小板减少在治疗护理上均比较困难,
是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2],从2006年起,我们对收治
的SLE病血小板减少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42例SLE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均为女性,年
龄在18岁至46岁之间,有的是以皮肤瘀点瘀斑,牙齦出血,发热等症状入院,
经系统检查诊断为SLE并血小板减少;有的。
曾有SLE病史,病程中出现血小板
减少或出现血少症状。
2、护理
2.1 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突出个性化,根据患者的病情,生活习惯,文化
背景进行相应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SLE的基本知识,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心理护理本病为慢性病,病程长,易复发,不同的患者表露出不同的情绪,有的心情郁抑,情绪低落;有的脾气暴躁,见人就骂;有的恐惧,惊慌失措;此时,护士要了解并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并给给予帮助和指导。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对症处理
观察出血部位,范围,程度,监测血小板记数,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保存室内
安静,舒适,根据血小板计数程度,嘱患者减少活动或卧床休息(血小板
≤20×109/L者),防止受伤。
给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质,禁食过硬
过粗的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
2.3.1 观察体温变化,发热者按发热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2.3.2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保持床铺平整,被褥轻软,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操,洗澡
时禁忌用力擦搓皮肤,勤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进行各种穿刺及治疗时,要做
到轻准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局部加压时间在10分钟以上,并观察局部
有无渗血;注意观察皮肤瘀点、瘀斑的消长情况,嘱咐病人用软牙刷刷牙,切忌
用牙签掏牙,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睡觉前及起床后、三餐前后用生理盐水或专用
漱口液漱口,牙齦出血不止时可用肾上腺素或明胶海绵贴敷牙龈,用1%过氧化
氢液清除口腔内血块,禁用手挖鼻腔;有眼底出血时,嘱病人减少活动,尽量卧
床休息,禁忌擦揉眼睛,以免加重出血;若病人出现头晕头痛、喷射性呕吐甚至
昏迷,提示颅内出血,应及时与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若患者月经量
多时,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勤换卫生护垫,每日会阴护理2次,保持会阴清洁,观察月经量的增减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若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相应处理,观察呕血及黑便量,并监测生命体征,以判
断病情转归。
血小板低,出血明显,需要输血或成分血者,严格遵守输血的规章
制度,按输血病人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4 药物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用于质量SLE的各种药物均有不同的副作用,所以必须加强对病人在用药期
间的指导和观察。
皮质类固醇激素时目前治疗SLR的首选药物,病人应在医生知
道下用药,不可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否则易病情复发或加重。
激素的服药时间
应安排在早餐后早8点之前,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给药时要严格遵守给要
时间、剂量,治疗过程中应记录每次减药的时间和减药量,服药期间宜进清淡饮食,多食含钾高的食物,适量补充钙片,多食牛奶等含钙高的食物。
同时观察有
无感染、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出现,一但出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及
时处理,同时观察肝肾功能及血象变化;使用环磷酰胺治疗时,应嘱病人多喝水,以免发生出血性膀胱炎,使用免疫抑制剂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通过SLE并患者血小板减少采取了严密的病情观察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好心
理护理,以及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对症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
员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雄燕,吴凤霞,武丽君.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系统异常的机制及研究发展,中华现
代内科杂志[J]. 2010. 7﹙4﹚
[2]崔丽珍,徐向.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8﹚
[3] 翟梅玲,郭福燕,白林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一般护理及用药指导[J]. 河北医药. 2006(1)
[4] 王瑞花.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J].甘肃中医. 2010(12)
[5] 张珂. 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的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