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小班进餐教研总结(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小班进餐环节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小班进餐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我园开展了小班进餐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实践,提高教师对幼儿进餐环节的指导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进餐环节的认识,明确进餐环节的重要性。
2. 探讨小班进餐环节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提升教师对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引导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进餐环节的相关内容,明确进餐环节的教育目标。
2. 分析小班幼儿进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挑食、偏食、进餐速度慢、不懂得珍惜粮食等。
3.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调整进餐环境、丰富膳食营养、加强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等。
4.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进餐环节,学习先进经验。
5. 分组讨论,分享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6. 制定小班进餐环节的改进方案,并付诸实践。
四、活动过程1. 集体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进餐环节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师对进餐环节的认识。
2. 分析小班幼儿进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幼儿挑食、偏食,进餐速度慢,不懂得珍惜粮食等。
3.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1)调整进餐环境:保持进餐环境整洁、舒适,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进餐。
(2)丰富膳食营养: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搭配膳食,确保营养均衡。
(3)加强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教育幼儿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4.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进餐环节,学习先进经验。
5. 分组讨论,分享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6. 制定小班进餐环节的改进方案,并付诸实践。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幼儿进餐环节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明确了进餐环节的教育目标。
2. 教师针对小班幼儿进餐环节中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3. 幼儿进餐质量得到提高,挑食、偏食现象明显减少,进餐速度加快,珍惜粮食的意识增强。
幼儿园进餐活动总结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反思

幼儿园进餐活动总结及反思一、活动总结1. 进餐环境幼儿园进餐活动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进餐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满足生理需求,更可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社交能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幼儿园的进餐环境进行了调查和总结。
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的进餐环境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餐具摆放不整齐、就餐场地不够整洁等。
尽管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改进,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 饮食结构在进餐活动中,我们特别关注孩子们的饮食结构。
我们根据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进餐习惯,科学搭配了营养菜单,确保孩子们摄入到足够的营养。
我们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饮食文明,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包括用餐姿势、自助取餐等方面。
3. 教育意义除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外,进餐活动还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进餐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习共享和礼仪,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而且,在进餐过程中,我们还会灌输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让孩子们在快乐享用美食的也能意识到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反思1. 进餐环境尽管我们已经对进餐环境进行了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有的餐具摆放不够整齐,容易造成混乱,影响孩子们的用餐体验。
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进餐环境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幼儿园的用餐环境。
2. 用餐习惯在前期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在用餐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用餐习惯,例如用手抓饭或者说话大声等。
这与我们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初衷相悖。
我们需要加强对孩子们的用餐礼仪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3. 营养饮食尽管我们已经制定了科学的菜单,但是仍然需要不断改进。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菜品的口味和丰富度,确保孩子们的饮食多样化,并满足他们的口味需求。
4. 教育教学在进餐活动中,我们除了强调饮食文明外,还应该注重营养饮食教育。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营养讲座、组织亲子烹饪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孩子们饮食健康的教育,让他们在快乐享用美食的也能学到更多的饮食知识。
三、结语通过对幼儿园进餐活动的总结与反思,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进餐活动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
教育随笔: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集合4篇

教育随笔: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集合4篇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育随笔: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集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随笔: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1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在进餐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即根据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历来比较重视“吃”的。
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孩子们的“吃”更是令家长们操心的问题,但如果没有形成与之相应的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光有丰富可口的食物也是徒然的。
目前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了吃饭挑剔、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进而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个性的培养。
教育随笔: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2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位孩子生活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但如今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的吃饭问题是个头疼问题,有的家长采取各种物质奖励哄骗孩子吃饭,有的采取威吓打骂的方式;有的家长更有耐心,干脆追跑喂饭等等,使尽了无数招数,仍不尽人意,吃饭原本是一种享受,这样一来,像是一场灾难,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吃好饭呢?在小班的一学年里,我尝试着运用以下几种方法,逐步培养幼儿进餐时的良好习惯。
1.餐前诱导法从快乐的游戏到安静的进餐,这中间幼儿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我就利用餐前诱导作一个过渡。
如,有一天午餐吃的是火腿青菜,对于很多小朋友来说,都不爱吃,吃完饭剩下的只是青菜。
这是,我就借助“小白兔“来帮忙了,我以”小白兔“的口吻与幼儿谈话,以生动的语言告诉幼儿,使他们知道小白兔想让小朋友更可爱,更聪明,所以带来了一样礼物——青菜,“小朋友能不能吃完?小朋友可来劲了,都想吃青菜,吃的可香了。
幼儿园进餐礼仪教学总结范文三篇

幼儿园进餐礼仪教学总结范文三篇幼儿园进餐礼仪教学总结范文三篇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下面是本人收集的幼儿园进餐礼仪教学总结范文,欢迎阅读。
幼儿园进餐礼仪教学总结范文(一)1、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共同配合教育幼儿学习文明礼貌在召开班级家长会时,将文明礼仪的内容与要求作为重点给家长讲解,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同时,在家园联系栏中,教给家长一些在家文明礼仪的方法,使家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2、通过故事、儿歌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我们专门进行了一个主题《文明礼仪人人讲》,设置了一些内容:如语言儿歌《轻轻地》,教育爱护青草,歌表演:好娃娃,激发幼儿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小红花找朋友》故事让幼儿分辨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
又如在故事《亲亲长颈鹿》中,当出示小兔向幼儿问好时,幼儿会高兴地向小兔问好,当长颈鹿帮助了小兔,在老师的暗示下幼儿就会主动学说小兔和长颈鹿的对话“谢谢你,长颈鹿阿姨。
”“不用谢。
”当活动结束时,我会有意识地和幼儿互说“再见”,幼儿也会跟小兔和长颈鹿说“再见”。
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幼儿礼貌用语和文明礼貌的习惯。
3、在游戏中贯穿文明礼仪教育第一、文明礼仪教育除了专门的教学活动外,我们还将其放到角色游戏中。
我们发现在《娃娃家》中,幼儿扮演的爸爸、妈妈、孩子时,很少用礼貌用语,我们就有意识地启发孩子们主动运用礼貌用语,如“妈妈”把东西拿给孩子吃或玩时,孩子要主动说声“谢谢”,“妈妈”送孩子上幼儿园,孩子要主动地向老师问早、问好。
客人来娃娃家做客,要说“欢迎光临,你好,请坐!”等礼貌用语。
客人走了要说“再见!”等。
通过启发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能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渐渐地主动运用。
第二,通过歌曲表扬培养幼儿要做文明礼貌的孩子。
结合小班年段开展的文明礼仪的比赛,我们班排练《山羊踩痛小公鸡》的节目,让幼儿知道不小心踩到别人要说“对不起”,一个要会原谅说“没关系”。
幼儿用餐习惯总结

幼儿用餐习惯总结引言幼儿的饮食习惯对其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能够保证幼儿摄入营养均衡,促进消化吸收,预防肥胖等健康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总结幼儿用餐习惯应注意的事项,并为家长们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正文1. 制定有规律的用餐时间表幼儿需要有规律的用餐时间,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饥饿感和饱足感。
家长可以制定每天固定的用餐时间表,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两餐之间的小吃。
同时,还要注意让幼儿在用餐前保持适当的饥饿感,避免过度进食或过度饥饿。
2. 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选择给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选择,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不同食物的口味和偏好。
家长可以选择不同的水果、蔬菜、肉类、谷物等食物,以满足幼儿不同营养素的需求。
此外,注意避免给幼儿提供过多的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以保证他们的饮食均衡。
3. 餐桌礼仪的培养培养良好的餐桌礼仪对幼儿的成长和教育意义重大。
家长可以教导幼儿要坐端正、安静地用餐,不要说话吃东西,不乱丢食物和碗筷等。
同时,家长要带头示范和遵循良好的餐桌礼仪,以起到引导和榜样作用。
4. 慢慢嚼食物慢慢嚼食物有助于幼儿的消化吸收和口腔健康。
家长可以教导幼儿将食物细嚼慢咽,避免匆忙进食。
此外,教导幼儿饭后刷牙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预防蛀牙和口臭等问题的发生。
5. 做好食物卫生安全食物的卫生安全对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要确保给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食物,包括购买新鲜的食材、正确储存和处理食物、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措施等。
此外,避免给幼儿食用过期食品和不洁净的食物,以预防食物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6. 鼓励幼儿参与食物准备让幼儿参与食物准备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意识。
家长可以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食物准备活动,如洗水果、剥蒜、搅拌食材等。
同时,家长可以借机向幼儿传授一些关于食物和营养的知识,让他们了解食物的来源和重要性。
结论养成良好的幼儿用餐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过程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进餐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进餐环节对于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在这个环节中,我不仅负责监督幼儿的饮食,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饮食观念。
以下是我从事幼儿园进餐教学以来的心得体会。
一、注重饮食安全在幼儿园进餐教学中,饮食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我始终坚持以下几点:1.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确保幼儿饮食健康。
2. 食材清洗、烹饪过程严格把关,确保食品卫生。
3. 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确保食堂卫生、设施齐全。
4. 教育幼儿不乱吃零食,不喝生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培养良好饮食习惯1. 教育幼儿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
在进餐过程中,我耐心引导幼儿,让他们认识到按时进餐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能力。
从简单的自己动手夹菜、用勺子吃饭开始,逐步提高他们的进餐技能。
3. 培养幼儿良好的餐桌礼仪。
教育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不吵闹、不争抢,保持安静,专心用餐。
4. 鼓励幼儿多尝试新食物,拓宽他们的饮食范围。
三、关注幼儿心理健康1. 在进餐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2. 对于挑食、偏食的幼儿,耐心引导,让他们逐渐接受各种食物。
3. 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食物,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4. 适当开展进餐主题活动,如“光盘行动”、“美食分享”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进餐的乐趣。
四、与家长沟通合作1. 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的进餐情况,了解幼儿在家中的饮食习惯。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进餐活动,共同关注幼儿的饮食健康。
3. 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观念,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4. 鼓励家长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与幼儿园形成合力。
总之,幼儿园进餐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我的努力,我发现幼儿的进餐习惯有了明显改善,他们的饮食健康也得到了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饮食健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进餐是人类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尤为重要。
良好的进餐习惯不仅能保证幼儿的健康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幼儿进餐习惯的重要性、进餐环境的营造、进餐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家园合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培养幼儿进餐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够保证幼儿摄入均衡的营养,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
进餐过程中,幼儿需要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幼儿的大脑发育、免疫力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够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进餐过程中,幼儿需要自己动手拿碗筷、盛饭菜等,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最后,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在进餐过程中,幼儿与他人共享食物,学会与他人一起吃饭、说话、分享,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进餐环境的营造1.餐具的选择餐具的选择应以安全、适合和易清洁为原则。
幼儿使用的餐具应该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毒、无害。
此外,餐具的大小、形状应该适合幼儿使用,容易抓握和操作。
餐具的清洁也要注重,保持餐具的干净卫生。
2.餐厅的布置餐厅的布置应该温馨、整洁,并能够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餐厅的座位要宽敞、稳定,以保证幼儿的安全和舒适。
餐厅的氛围应该愉悦、轻松,激发幼儿的食欲和主动性。
此外,餐厅的色彩搭配要舒适,不宜过于刺眼或冷淡。
3.进餐时间的设定进餐时间的设定应该定时、定量,遵循规律。
定时进餐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规律,使他们具备较强的时间观念。
定量进餐能够让幼儿有意识地掌握自己的饮食量,避免过量或贪吃。
三、进餐时间的合理安排1.引导幼儿保持正确的用餐姿势正确的用餐姿势对于幼儿的消化和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保持坐直、肩部放松、手臂放在餐桌上等正确的用餐姿势,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用餐姿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幼儿进餐安全教育小结

一、引言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幼儿营养均衡、健康进餐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发生进餐安全事故。
为了提高幼儿的进餐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此开展幼儿进餐安全教育。
以下是对幼儿进餐安全教育的总结。
二、幼儿进餐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保证幼儿身体健康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通过进餐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饮食卫生意识,预防食物中毒等疾病,有助于保证幼儿身体健康。
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通过进餐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食物的种类、营养价值和饮食习惯,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食物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幼儿进餐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让幼儿了解进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学会如何避免事故发生,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幼儿进餐安全教育内容1. 饮食卫生教育(1)教育幼儿注意食物的来源,不吃过期、变质、有毒的食物。
(2)教育幼儿在进餐前要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3)教育幼儿不要用嘴接触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2. 食物种类与营养教育(1)教育幼儿了解食物的种类,如蔬菜、水果、肉类、谷物等。
(2)教育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3)教育幼儿均衡搭配膳食,不挑食、不偏食。
3. 饮食习惯教育(1)教育幼儿进餐时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2)教育幼儿进餐时不要边吃边玩,以免食物误入气管。
(3)教育幼儿不浪费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进餐环境与设施教育(1)教育幼儿在进餐时选择干净、卫生的场所。
(2)教育幼儿不要在进食过程中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
(3)教育幼儿爱护餐具,不随意损坏。
四、幼儿进餐安全教育方法1. 课堂讲解通过教师讲解,让幼儿了解进餐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幼儿进行进餐安全实践活动,如洗手、用餐具、正确进食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进餐安全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小结: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在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中,有好多家长问到:“我家的孩子吃
饭怎么样?”“今天吃什么?”“我家皮皮今天的菜全吃完了没有?”等,一此类的问题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
现在幼儿正处
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
长的基本物质条件。
但目前有很多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
注重智力开发,吃得“好”,而忽视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所以现在的许多幼儿就形成了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的饮
食习惯,时间长了,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发各种营
养不良症状,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而且我班的幼儿一大
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独立能力弱,依赖性强,脾气倔强,多数幼
儿在家还需成人喂,有的甚至是追着喂,哄着吃,甚至打骂等等,更别提良好习惯的培养了。
因此我准备了以下几条解决策略:
一、穿插语言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习惯餐前洗手。
比如我准备了很多洗手的小儿歌,如“自来水,清又清。
小
朋友,讲卫生。
伸出
手洗一洗,看谁洗的最干净。
这样幼儿对餐前洗手的充满了
兴趣。
二、设计多姿多彩的活动,初步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常规。
在餐前准备的时候我会准备很多有关于小朋友挑食的小故事,
比如说主人公图图不吃蔬菜脸开始变得又黄又黑,将孩子在平时
看的动画片的主人公引用到生活谈话故事里,让幼儿觉得亲切真实。
三、餐前介绍菜谱,引发幼儿食欲。
为此我画了很多的蔬菜卡通形象,以手偶的形式展示,蔬菜
卡通形象自我介绍,介绍自身很多的营养成分,让孩子即了解了
知识有增加了对今天的菜肴的好奇心理。
四、激励严重偏食的幼儿,激发幼儿进餐自觉性。
但对于一些偏食现象严重的幼儿采用鼓励的方式,并且循序
渐进,今天多吃一口菜,明天多吃两口菜,再过几天吃一半的菜,这样又没把孩子逼的很近,让幼儿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并且鼓
励偏食严重的幼儿来当小老师,榜样法鼓励幼儿积极用餐。
四、家长与幼儿园积极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多与家长沟通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重要一点,我班
的孩子一般都是父母比较宠爱,自理能力比较差,很多幼儿在家
用餐时还需要家长来喂饭,这一点我们与家长要求让孩子自己尽
量自己用餐,锻炼孩子的自主性。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用餐习惯培养,总体来说我班的孩子还是
做的很棒的,经常能听到吃饭时候一些孩子小声的督促声音“老
师说了吃这个会变白的”我们老师和家长也是暗暗自喜。
希望我
的孩子们能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