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PPT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部编)《三国鼎立》ppt公开课课件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 业。
三国鼎立
国名
建立时间
都城
魏
220年
洛阳
蜀汉
221年
成都
吴
229年
建业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意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现了局部地区统一,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
曹魏重视
国
兴修水利
的
治
蜀 锦 销 往
理 与 开 发
参战方兵力
官
袁绍——约10万人
曹操——2万人
渡
之
曹操赤脚迎许攸
战
公元200年
袁绍
官渡 之战
曹操
夜袭乌巢,烧毁 袁军粮草
乌巢
二、赤壁之战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
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曹军不习水战,采取了错误的战术 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分析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取胜原因:
曹操方面: 1、官兵多是北方人,水土不服,不习水战。 2、因实力强大而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孙刘联军方面: 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 (策略得当)。
客观方面:南北统一的条件不成熟。
战争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原因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战争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三
吴国造船业发达,
国
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部编)《三国鼎立》ppt课件

国家
魏国
蜀国 吴国
建立时间
220年 221年 229年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假设你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谋士,你当年会辅助谁一统天下呢?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又抢夺了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蜀: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司空袁逢之子,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 之一。 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葬于首阳陵。 252年孙权病逝,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同年,受禅登基,建立魏国。 思考: 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少胜多的原因? 第16课
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
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后依附曹 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刘备于赤 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 了蜀汉政权。后因关羽被东吴所害,不 听群臣劝阻,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 兵败夷陵。章武三年病逝于白帝城,终 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葬于惠陵。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 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 阳区)人,孙坚之子,孙策之弟, 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
之一。
州的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
点。但在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占据黄河以北,先后占据冀、青、幽、并州四州之地,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曹曹操操扫 :平占关据中河统南一一北带方,。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招揽人才操。 。202年,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
阅读课本第一目,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如果你是刘备的谋臣,你会怎样出谋划策,让刘备不被强大的曹操势力消灭呢?
部编版《三国鼎立》ppt课件完美版

部 编 版 《三国鼎立》课件完美版(PPT优秀 课件)
23
部 编 版 《三国鼎立》课件完美版(PPT优秀 课件)
三分天下 谋求统一
两三
朝 开顾 频
济烦 老天
蜀
臣下
心计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 改善民族版(PPT优秀 课件)
24
你还穿开裆裤呢!
周瑜: 快来人,把他拉出去斩了!
众人: 请大都督息怒啊!宽恕黄老将军吧!
周瑜: 看在大家的面子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推出帐外痛打50 脊杖!
我是小小剧作家
13
群雄斗智 决战赤壁
小剧场 ·黄盖诈降
剧中人物: 黄盖、蔡和、蔡中
场景二: 黄盖营帐
旁白: 入夜,蔡和、蔡中兄弟来到黄盖的营帐中。 蔡和: 这周瑜不管你是三代元老,打的皮开肉绽,真是手狠! 蔡中: 他这样无情无义,老将军为何不归降曹丞相? 黄盖:我也想啊,苦于无人引荐。哎…… 蔡中: 不如我们来做个引荐,现在就修书一封,把此事告知丞相。
随堂检测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 州即今天的( B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部 编 版 《三国鼎立》课件完美版(PPT优秀 课件)
29
旁白: 双方约定三日后黄盖投曹。 这正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黄盖诈降曹操,这才上演了火烧连营的重头戏。
我是小小剧作家 14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作用
孙刘联军胜利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15
赤壁之战分析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一个联系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两个战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
响分别是什么?) 三个国家 (魏蜀吴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Fra bibliotek件1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1战略战术要得当 2指挥者的心态 3虚心接受好的建议,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曹操 刘备 孙权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鼎
请你设计一个三国鼎 立的示意图。 (国名、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 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这是诸葛亮对什么时候形势的分析? (2)“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 (3)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怎样的历 史作用?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 、孙刘联军及正确战术; 4 、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 观条件尚未成熟。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一个联系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两个战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
响分别是什么?) 三个国家 (魏蜀吴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Fra bibliotek件1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1战略战术要得当 2指挥者的心态 3虚心接受好的建议,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曹操 刘备 孙权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鼎
请你设计一个三国鼎 立的示意图。 (国名、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 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这是诸葛亮对什么时候形势的分析? (2)“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 (3)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怎样的历 史作用?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 、孙刘联军及正确战术; 4 、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 观条件尚未成熟。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历史部编版《三国鼎立》实用课件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PPT优秀教学课件

孙权称王
三国鼎立
SANGUODINGLI
发展概况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翻车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
发展概况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锦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 蜀锦行销三国。
发展概况
孙吴开发江南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概况
孙刘联军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 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 降并用火攻。
CHIBIZHIZHAN
赤壁之战
二十多万人 曹
孙刘联军(五万人) 刘
赤壁大战
赤壁
孙
赤壁之战 C H I B I Z H I Z H A N
赤壁之战 C H I B I Z H I Z H A N
5300万
东汉末年
760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里行》
官渡之战 GUANDUZHIZHAN
背景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东汉王朝已形同虚设,各地出现了盘踞一方的军阀。占据河南一带的 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 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三国鼎立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官渡之战
GUANDUZHIZHAN
赤壁之战
CHIBIZHIZHAN
三国鼎立
SANGUODINGLI
你心目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戏剧舞台上的曹操
史书里的曹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42张PPT)

随堂演练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 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D)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 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 ) A、B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第16课 三国鼎立
新课讲授
一、官渡之战
结合课本内容及下列材料,归纳官渡 之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曹操为什 么能赢?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
思考:
东汉末年 的社会状 况如何?
农民起义, 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
东汉末年,中央朝廷无力征讨起义军,放任各 地幕兵镇压。
B.统一北 D.废掉汉
二、赤壁之战
阅读课文,指出赤壁之战的背景、时间、交 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和影响: 背景:
(1)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 统一全国。
(2)刘备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3)孙权、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赤壁前天下形势示意图
赤壁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 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 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 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胜
曹操 败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 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PPT优秀课件

孙权(182—252),字仲谋。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共同支持下,团结 旧部,延揽人才。对江东的统治日益稳固。 曹操评价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赤壁之战
刘备(161—223),字玄德。汉朝远支皇族。东汉末年起兵,参加镇压 黄巾起义军的战争。 曹操评价他:“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操耳”。
二、赤壁之战
2、官渡之战
➢时间: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 ➢特点: 以少胜多 ➢意义:曹操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长期以来
割据战乱的局面。
袁绍
官
公元200年
十万人
渡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之
乌巢
官渡
战
曹操
以少胜多
三四 万人
二、赤壁之战
历史背景: 曹操统一北方,孙刘势力有所发展。
曹
孙
操
权
二、赤壁之战
主 最终观在原赤因壁:兵曹年败军阀操北贸撤然。挥b师、南客刘下观,备原以因己:之当联短(时合攻统2抗敌一0之曹8全年长国,的)再客加观上条曹件操蜀尚骄未傲成轻熟西晋敌,,这战是术其失失当败的,
根本原因。当混时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与发展,无论是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
够完成统一的力战量对比,都孙尚未权成熟。
不可以得意忘形,要时刻保持警惕;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当时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与发展,无论是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都尚未成熟。
A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都对政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胜方取胜的原因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的策略等因素
)
A、赤壁之战 1、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曹操
曹
刘备
二、赤壁之战
刘备(161—223),字玄德。汉朝远支皇族。东汉末年起兵,参加镇压 黄巾起义军的战争。 曹操评价他:“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操耳”。
二、赤壁之战
2、官渡之战
➢时间: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 ➢特点: 以少胜多 ➢意义:曹操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长期以来
割据战乱的局面。
袁绍
官
公元200年
十万人
渡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之
乌巢
官渡
战
曹操
以少胜多
三四 万人
二、赤壁之战
历史背景: 曹操统一北方,孙刘势力有所发展。
曹
孙
操
权
二、赤壁之战
主 最终观在原赤因壁:兵曹年败军阀操北贸撤然。挥b师、南客刘下观,备原以因己:之当联短(时合攻统2抗敌一0之曹8全年长国,的)再客加观上条曹件操蜀尚骄未傲成轻熟西晋敌,,这战是术其失失当败的,
根本原因。当混时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与发展,无论是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
够完成统一的力战量对比,都孙尚未权成熟。
不可以得意忘形,要时刻保持警惕;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当时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与发展,无论是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都尚未成熟。
A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都对政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胜方取胜的原因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的策略等因素
)
A、赤壁之战 1、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曹操
曹
刘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0年,孙权派卫温 率船队到达夷洲,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 系的最早记录。同时 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军东
阀汉 混末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吴
战年
联合抗曹
蜀
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_水__利_
蜀 蜀国 发展经济 ,改善 民族 关 系,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 造船业 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 的发展。230年孙权派_卫_温___ 到 夷洲 ,加强了内地和台_湾__ 的联系。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刘备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曹操怀有雄心壮志, 他要统一天下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形势图
赤壁
刘备(161~223年) 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在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 先后投奔公孙瓒、陶谦等 人。后采用诸葛亮的主张 联孙抗曹,在赤壁大败曹 操后占领荆州,势力不断 壮大。221年称帝,都成 都,国号汉,222年彝陵 之战中失败,不久病死。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阅读77页第二段] 部编版《三国鼎立》ppt优秀课件
国家 经济发展情况
孙权(182~252年)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由 于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 受到百姓欢迎,势力不断 壮大,孙策死后,继续经 营江东。208年联刘抗曹, 在赤壁之战中获胜。229 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 不久迁都建业。
周瑜(175~210年) 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少时与孙策为友,帮助 孙策在江东创建孙氏政 权。孙策死后,与张昭 一起辅佐孙权。208年, 曹操率军南下,他坚决 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 兵于赤壁。后病死。
3、招贤纳士,善听正确意见
4、袁绍骄傲轻敌
从比较战 前双方实 力和战争 中两人的 所作所为
分析
请思考: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统 一北方啊?
他下一步又怎么做呢?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龟虽寿》 老骥(jì)伏枥(lì),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从诗句中我 们可以看出 曹操有什么 志向呢?
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2、曹 操骄傲 自满。
4、当时
原因
统一全国 的条件不
成熟。
3、孙刘联军 (根本)
战术正确。
影响:赤壁为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 刘备 孙权
在战役官渡大官战渡中之胜利战的 赤壁之战
曹时间操,为公什元么2在00赤年壁 公元208年
大地点战失败了呢官渡?
赤壁
作战 双方
曹操VS袁绍
曹操VS孙刘联军
图中的人物 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 了一个什么成语 故事?
三顾茅庐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合
曹操
曹操 二十万 刘
刘
刘刘
赤壁之战 208年
以少胜多刘曹军赤壁 来自战孙孙、刘联军
五万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 双方
地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赤壁
结果
战争 特点
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 以少胜多
1、曹军来自北方, 不习惯水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 魏,定都洛阳。
魏
蜀吴
221年,刘备称 皇,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pī)
特点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 奠定了三国鼎 一北方的基础 立的基础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到76页]
为什么 呢?
1、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 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2、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 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76页]
第16课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地点
官渡
结果
曹胜袁败。为曹操统一北方奠 定了基础。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官
渡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之
夜袭乌巢,烧
战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各抒己见
曹操取胜的原因:
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 主动 2、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 士耕田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 系的最早记录。同时 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军东
阀汉 混末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吴
战年
联合抗曹
蜀
魏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_水__利_
蜀 蜀国 发展经济 ,改善 民族 关 系,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吴 造船业 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 的发展。230年孙权派_卫_温___ 到 夷洲 ,加强了内地和台_湾__ 的联系。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刘备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曹操怀有雄心壮志, 他要统一天下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形势图
赤壁
刘备(161~223年) 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在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 先后投奔公孙瓒、陶谦等 人。后采用诸葛亮的主张 联孙抗曹,在赤壁大败曹 操后占领荆州,势力不断 壮大。221年称帝,都成 都,国号汉,222年彝陵 之战中失败,不久病死。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阅读77页第二段] 部编版《三国鼎立》ppt优秀课件
国家 经济发展情况
孙权(182~252年)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由 于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 受到百姓欢迎,势力不断 壮大,孙策死后,继续经 营江东。208年联刘抗曹, 在赤壁之战中获胜。229 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 不久迁都建业。
周瑜(175~210年) 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少时与孙策为友,帮助 孙策在江东创建孙氏政 权。孙策死后,与张昭 一起辅佐孙权。208年, 曹操率军南下,他坚决 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 兵于赤壁。后病死。
3、招贤纳士,善听正确意见
4、袁绍骄傲轻敌
从比较战 前双方实 力和战争 中两人的 所作所为
分析
请思考:
曹操是不是就满足于统 一北方啊?
他下一步又怎么做呢?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龟虽寿》 老骥(jì)伏枥(lì),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从诗句中我 们可以看出 曹操有什么 志向呢?
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②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2、曹 操骄傲 自满。
4、当时
原因
统一全国 的条件不
成熟。
3、孙刘联军 (根本)
战术正确。
影响:赤壁为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曹操 刘备 孙权
在战役官渡大官战渡中之胜利战的 赤壁之战
曹时间操,为公什元么2在00赤年壁 公元208年
大地点战失败了呢官渡?
赤壁
作战 双方
曹操VS袁绍
曹操VS孙刘联军
图中的人物 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 了一个什么成语 故事?
三顾茅庐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刘联合
曹操
曹操 二十万 刘
刘
刘刘
赤壁之战 208年
以少胜多刘曹军赤壁 来自战孙孙、刘联军
五万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 双方
地点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赤壁
结果
战争 特点
曹操失败,孙刘联军胜。 以少胜多
1、曹军来自北方, 不习惯水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220年,曹丕自 称皇帝,国号 魏,定都洛阳。
魏
蜀吴
221年,刘备称 皇,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部 编版《 三国鼎 立》ppt 优秀课 件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pī)
特点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曹操失败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 奠定了三国鼎 一北方的基础 立的基础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到76页]
为什么 呢?
1、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 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2、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 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分析赤壁之战[阅读75——76页]
第16课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地点
官渡
结果
曹胜袁败。为曹操统一北方奠 定了基础。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官
渡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之
夜袭乌巢,烧
战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各抒己见
曹操取胜的原因:
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 主动 2、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 士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