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发表时间:2015-11-25T13:57:25.050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孙玉琴[导读]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 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迅速缓解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生命体征及恢复时间等差异。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P<0.05);心率及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体温、憋喘、肺部啰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迅速缓解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力衰竭;小儿肺炎;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of infantile pneumonia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selected in March 2013 -March 2015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70 patients with infantile pneumonia with heart fail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35). Contras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the difference of vital signs and recovery time. Results: 85.71% 97.14% efficient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Heart rate and breathing rate a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ody temperature, suppress asthma, lung's return to normal time children with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quickly relieve clinical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with heart failure,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promoting disease rehabilitation, have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小儿肺炎在临床十分常见,以婴幼儿为主要患病对象,严重者可合并心力衰竭。
5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护理

2 . 3 . 1 发 热 的护理
5 2例 患儿 均有 不 同程度 的发 热 。 其 中≥3 8 . 5 c I =
以上者 4 7例 。 应每 小时观察体 温 1 次, 遵 医嘱给予小
儿 退 热栓塞 肛 、 泰诺林 口服 或布 络芬 混悬 液 口服 . 6 8 h可重 复 使用 , 同时给 予 物理 降 温如 温 水擦 浴 、 头 部冷 敷 、 减 少 衣物 等 。 2 - 3 。 2 保 持 呼吸道 通 畅 4 , J L 肺 炎 合 并 心力 衰竭 患 儿 其 呼 吸道 分 泌 物 较多 , 故 定 时 给予 翻 身 拍 背 、 雾 化 吸人 药 物 以稀 释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2 6
人 液量 控 制在 6 0 ~ 8 0 m L・ k g ・ d ~ 。 药 液 滴速 3 ~
・
1 0 8・
实用临床医学 2 o 1 3年 第 l 4卷 第 1 期
P r a c t i c a l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2 o l 3 , V o l 1 4, No 1
断, 早期 治疗 并 配合 积 极 的护 理干 预 可 提高 患 儿 的 治愈 率 。 具 有重要 意义 。
5 2例 患 儿 均 给予 了酚 妥 拉 明 0 . 5 m g ・ k g ・ 次 加入 1 O %葡 萄糖注 射液 2 0 m L中静 脉滴 注 。酚妥拉 明起 扩 张 血 管 作 用 , 能 降低 心 脏 后 负 荷 , 改 善 心脏
5 mL ・ k g - ・ h 一 , 以免加 重心 肺功 能的 负担 。
2 . 4 . 2 洋 地黄 的应用
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摘要:目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采用规范流程护理措施的效果观察。
观察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表现,采取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儿的康复。
方法:选取我院64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优化流程,个性化护理模式。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两组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两组护理模式下,观察组(优化护理模式)平均心衰纠正时间为,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平均医疗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儿科护士要早期观察发现重症肺炎的症状表现,观察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指征,采取优化护理流程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观察;小儿肺炎;心力衰竭;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44-02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国内小儿肺炎占住院人数的24.5%~56.2%,住院病死率1.7%~6.4%[1]。
肺炎时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可致心肌损害,易合并心力衰竭,它是儿科特别是婴幼儿危重症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可以有效的抢救患儿生命。
如抢救不及时,常导致患儿死亡。
因此,在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救治中,时间就是生命。
本院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对儿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治护理模式进行了改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前来我院儿科就诊的64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均具有典型肺炎及合并心力衰竭表现,诊断均符合卫生部制订的小儿肺炎防治方案重症诊断标准(1987) [2]。
年龄最小30 d,最大5岁,平均10~25个月,其中6个月以内者35例,占55%,6~12个月者19例,占28%。
小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的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的护理小儿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是由不同病原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性反应,如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微循环障碍、休克、中毒性脑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既为重症肺炎[1-2]。
重症肺炎是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可高达21%[3]。
因此,合理高效的专业护理对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治愈率意义重大。
标签:重症肺炎;心力衰竭;护理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见于婴幼儿,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时发病多见。
本病可原发,也常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之后,其临床表现多为高热咳嗽伴有白色泡沫黏痰,还有呼吸困难、鼻翼煽动、缺氧发绀、肺部啰音等。
肺炎时由于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
可因毒素、缺氧代谢异常引起心力衰竭、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
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
1临床表现1.1呼吸系统(轻症):发热、咳嗽、气促(三凹征)。
1.2循环系统(重症):心肌炎的表现: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ST段下移T波倒置;心力衰竭的表现:心率突然加快>180次/分;呼吸频率加快>60次/分;突然季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灰白,指甲微血管充血时间延长;肝肿大,颜面部、下肢水肿,少尿或者无尿[4]。
1.3神经系统:烦躁或者嗜睡,意识障碍,前囟隆起,脑膜刺激征阳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者消失等。
1.4消化系统:轻者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呛奶、呕吐腹泻。
重者发生中毒性肠麻痹,严重腹胀、肠鸣音消失、亦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2护理诊断2.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2.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排痰功能不足有关2.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2.4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脓胸等。
3护理措施3.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对痰液粘稠者应雾化吸入,利于痰液稀释。
医院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应急预案

医院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应急预
案
(一)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半坐位,抬高头肩部,下肢低位。
(二)通知医生,并备急救药物及抢救器械。
(三)持续心电监护。
(四)根据医嘱给予吸氧1—2L∕min,保持患儿安静,必要时按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五)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强心昔、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输液速度宜慢,一般不超过5ml/kg-h,静脉注射强心昔类药物时速度要缓慢,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
(六)严密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呼吸、脉搏、心率、心律、血压、尿量、肢体温度的变化。
(七)积极治疗原发病。
(八)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52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具 有统计学意义 。
参考文献
[ 1 】 史 银娟 . 人 工鼻 泪 管 支架 植 入 治疗 慢 性 泪 囊炎 5 5 例【 J ] . 中 国 眼
耳 鼻 喉科杂 志 , 2 0 1 0 , 1 O ( 1 ) : 3 2 — 7 1 .
1 . 5 效果评价
主要 通过观察 术后并 发症 ,如果 出现 眼眶肿痛 或者视力 受损 ,则 视 为出现并发症 。 2结 果 5 3 例 调查对象 中 ,观察 组一次性 手术成功率 是9 5 . 2 3 %,对 照组 一
使 用S P S S I 1 . 0( S t a t i s t i c a l P r o d u c t a n d S e r v i c e S o l u t i o n )统计软 件 ,数据 用 ( x±S _ )表示 ,两组 比较使用方 差分析 。 ’ P≤0 . 0 5 为差异
通过 以上调查研究 ,我们可 以发现人工 鼻泪管支架植入 术是有效
随意擦 眼睛以免引起 感染 ,饮食 上要注 意清淡 ,也不能 吃过于辛辣 的 食 品 ,洗脸 时不能用 力擦 眼和鼻子 ;要注意保暖 ,防止感 冒咳嗽打 喷
嚏 ,影响患者 的眼睛恢复” J 。 1 . 4 统计学方法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分析

【 关键 词 】 小儿肺 炎 ; 心 力衰竭 ; 全 面护理
A J H 炎是儿科 常见病 、 , L¥ 多发病 , 中婴幼儿所 占比例较 高。 其 肺炎发病 时 , 因为有 效交 换气 体 面积减 少 从而 可能 并发 低 氧血 症、 高碳 酸血症和酸 中毒 , 情况严重可致心肌损 害 , 极易合并 心力 衰竭 , 威胁 患儿生命安全 的儿科危 重症 之一 。在临床 的护理过 是
观察组 , 对照组采 用常规护理 ,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 的基础 上全面评估每 个患儿 的具体情 况, 出相 应的护理 措施 。结 果 对照组和观 做 察组在体 温恢复正常时 间和症状体征 改善 方面比较 , 观察组 明显优 于对照组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P<00 ) . 5 。结论 全 面护理可 以有 效改善 小儿肺 炎合并心力衰竭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 能有效控制病 情 , 缩短 治疗时间。
程 中, 果早期能够掌 握病情 变化 , 到早 期诊 断 , 期 治疗 , 如 做 早 能
酶抑制剂综合治 疗) 对照组采 取常规护理 , , 观察组在 常规护理基 础上 , 配合不 同年龄进行心理护理 , 与患儿父母积极交 流 , 加强 教
育, 配合医生 、 士工作。 护
14 观察指标 . 分别记录两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 衰竭患儿从 开
l 资 料 与 方 法
(R R )结果作对 比。同时统计两 组患儿 的心 衰纠正 时间 、 均住 平 院 日、 平均住 院费用 。心衰被 纠正 的有效表 现为患J l 够安静 入 il 睡 , 吸逐渐平稳 , 呼 心音强壮有力 , 肝脏开始缩 小等等 。与治疗 前 比较 , 发绀消失 , 心力 衰竭 纠正 2 4h后无 复 现者 为准 。痊 愈 : 临 床症状 , 体征消失 , 胸透 、 血常规均正常 ; 好转 : 临床主要症状 消失 或减轻 , 心力衰 竭纠 正 , 胸透 肺部 阴影 仍 未消 失 , 常规 正常 或 血
3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3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胡京梅摘要:总结3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即保持环境安静、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患儿心脏负荷、掌握用药剂量、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密切观察病情、记录出入量等。
关键词:小儿肺炎;心力衰竭;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9.016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0B-2713-02 在我国儿科全年住院的人数中婴幼儿肺炎占24.5%~56.2%,5岁以下死亡的小儿中约有23%的小儿是因为患有严重肺炎,因此肺炎成为小儿死亡的第一原因[1]。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尽管有恰当的治疗方法,但是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护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的康复。
为进一步提高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存活率和治愈率,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采取了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30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均符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3];男21例,女9例;1个月~6个月13例,7个月至1岁15例,1岁以上2例。
1.2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①呼吸突然加快每分钟超过60次;②每分钟心率突然超过180次;③患儿突然极度的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他并发症解释;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⑤肝脏迅速增大;⑥尿少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2,3]。
1.3 方法 本组患儿在急诊就诊时一旦发现疑似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立即通知病房接诊。
患儿一旦进入病室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留取血标本、遵医嘱抢救及用药、评估病情、常规处理医嘱、制订护理计划。
1.4 结果 30例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治愈率为100%,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
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
全部患儿入院后进行紧急治疗,同时评估患儿具体情况,给予患儿全面护理。
结果:32例患儿肺炎体征消失,胸透正常,心功能显著改善,护理显效,5例患儿肺炎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有待进一步恢复,护理有效,总有效率93.37%。
结论: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全面护理,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儿肺炎症状,帮助患儿心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小儿;肺炎;心力衰竭;临床护理
肺炎属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多由致病微生物导致肺部感染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可发病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小儿性肺炎是儿科常见严重疾病之一,存在一定死亡率,加之小儿肺炎病症表现不明显,故临床诊治需加以重视[1]。
心功能不全是小儿肺炎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能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又往往始于左侧心脏,首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这会进一步加重肺功能障碍,诱发肺炎加重,对小儿生命健康威胁极大[2]。
临床研究表明,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控制病情、提高救治率。
文章现以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其它肺部疾病和心脏疾病。
患儿肺炎诊断符合《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心衰诊断标准如下:1)非发热或缺氧所致心率加快,每分钟心跳次数160次以上;2)呼吸困难,频率每分钟60次以上,青紫加重;3)肝脏短时间内增大;4)舒张期奔马律或心音低钝;5)下肢水肿,面色灰白,口周发绀。
入选病例中,男20例,女18例,患儿年龄4个月~37个月,平均年龄(19.8±7.4)个月,患儿病程3~17天,平均病程(6.3±2.1)天。
1.2 方法
全部患儿入院后立即进行给氧、强心等基础抢救。
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给予患儿血管活性药物或抗感染药物。
给予发热患儿物理降温,必要者用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治疗期间密切给予患儿生命体征检测,给予患儿全面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患儿入院后,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建立循环系统检测,定期测量记录肝下缘,以实现心衰早期判断,尽早治疗。
2)控制好病房温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安静舒适;日常巡视病房动作轻缓,打扫使用湿拖布,尽量避免灰尘飞扬;针对没有特殊护理要求者,日常治疗和护理应尽量集中进行,避免频繁刺激患儿。
3)充分让心力衰竭患儿卧床休息是减轻患儿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
日常护理尽量不要打扰患儿休息,严重哭闹以致无法正常休息者,可酌情给予镇静药物,但必须遵照医嘱。
心衰好转时,可辅助患儿缓慢活动并逐渐调整运动量,避免过度卧床导致静脉血栓,也严防活动过度,加重病情。
4)给予患儿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少进多餐,注意营养均衡,同时控制盐分摄入量,防止食物摄入不当影响心肺功能;哺乳期婴儿母乳喂养,哺乳量每次可酌情减少;日常喂养患儿时尽量将其上身抬高,不可过急过猛,防止食物呛进呼吸道,引发咳嗽或继发感染;5)通过物理降温方式帮助患儿调节体温,体温严重过高者可遵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期间密切观察药物效果;患儿发热期间所用床单、被罩及衣物要勤换洗,定期为患儿进行口腔、皮肤清洁;长期发热大汗有导致患儿虚脱的可能性,护理期间要严密防治;6)患儿呼吸困难、憋喘时,及时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患儿氧气,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辅助患儿呼吸;通过翻身、拍背等方式帮助患儿呼吸道畅通,适当使用化痰、祛痰制剂,辅助患儿排除痰液。
给予患儿宽松衣着,避免影响呼吸。
7)患儿全部治疗用药都必需遵照医嘱按时、定量给予。
两种及两种以上口服用药需分开服用,不得混合用药,同时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儿体征变化,如心率、血压、尿量等;用药呕吐者上报医生,由医师决定后续用药办法。
8)给予患儿温柔、体贴的照顾,给予家长心理护理;积极指导家长配合院方护理工作,同时言语安慰、鼓励患儿家长,避免患儿家长情绪过激影响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给予患儿家长健康教育,叮嘱家长定期给予患儿身体检查,加强患儿营养,适当增强活动锻炼,换季时节注意保暖等,防止肺炎复发。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儿肺炎体征消失,胸透正常,心功能至少改善II级;有效:患儿肺炎体征基本消失,胸透偶有阴影,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患儿肺炎体征、心功能无改善甚至恶化或患儿死亡。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7.0系统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百分数表示,结果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临床治疗与护理,38例患儿中,10例患儿1周内治愈,19例患儿2周内治愈,3例患儿3周内治愈,5例患儿连续治疗4周后肺炎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仍有待恢复,1例患儿于治疗第3周急性肺水肿死亡,治疗总有效率97.37%,详见表1。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心肺功能发育不健全,小儿因感染等因素发生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障碍。
当患儿出现心率≥160次/分、肝脏增大、面色灰白、呼吸急促、奔马律等症状时,应考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能,临床需及时诊断救治[1]。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属儿科急危重症,患儿急性发病时病情复杂,需要重症监护。
及时有效地给予患儿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是降低肺炎合并心衰患儿死亡率的关键,心力衰竭通常在肺炎发病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出现。
因此,接诊小儿肺炎后,要密切观察患儿体征变化,切不可因为已经用药或患儿病症有所好转而忽略心力衰竭发生的可能性[34]。
护理人员要熟知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病症特点,确保日常护理期间患儿出现心力衰竭征象能够及早发现,为早诊断、早治疗奠定基础[5]。
本次临床研究给予患儿全面护理,护理内容不仅包括常规的饮食指导、环境清洁、用药指导等。
还注重根据患儿实际病症特点开展针对性护理服务,如肺炎属呼吸系统疾病,为减少患儿粉尘等异物吸入量,保持呼吸道清洁,采取了护理工作尽量集中、减少人员流动、湿拖布清洁卫生等措施,这能够为小儿养病提供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专业治疗和精心的临床护理,38例患儿中有32例患儿在3周内完全治愈,5例患儿病情显著好转,治疗总有效率97.37%,提示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全面护理,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儿肺炎症状,帮助患儿心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兰,张丽英,钱海燕,等.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03):622623.
[2] 杨剑.44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7):144146.
[3] 颜振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321234.
[4] 赵丽娟.浅谈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04):21192120.
[5] 宋莉辉.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