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汪曾祺
五味-汪曾祺

汪曾祺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知晓作者所写到的六味(相关的菜 名、味道、产地),了解各地的饮食与民俗。
2.六味的详略安排。 3.品味文章朴实平淡、雅致含蓄的语言特点。 4.主题感悟:五味不仅是饮食中的五味,更是生
活和人生的五味。 5.爱中华美食,爱生活,注重人情道德。
作酸 菜缸的数量来考察姑 娘未来婆家的家底。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 把好好的饭捂酸(馊) 了,用井拔凉水一和, 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炎热的夏天,把刚从水 井里打出来的水称为 “井拔凉水”,意思是冰 凉的水。
吃醋(醋坛子)
房玄龄之妻
【吃醋的由来】唐太宗为了笼络人心,要为当朝宰相 房玄龄纳妾,房玄龄之妻出于嫉妒,横加干涉,死活 不让。太宗无奈,只得令玄龄之妻在喝毒酒和纳小妾 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夫人性情刚烈,宁愿一死也 不在皇帝面前低头,当场饮下“毒酒”,饮后方知是 醋。太宗无法,只得收回成命。“吃醋”一说由此传 开。
略写了“甜”、“苦”、“咸”。
“五”是“多、杂”的意思(如成语三番五次、 三五成群 ),是虚指。
“五味”,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既指酸甜苦辣咸 五种味道,又泛指各种味道。
作者在叙写全国各地特有的味道时,
思 了了几句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栩
栩如生的画面。说说哪些画面给你
考 留下了印象?为什么?
山西人下饭店, 还没有点菜,先喝三 调羹醋。
吃饺子为什么要蘸醋?
1.助消化。饺子硬皮死 面肉多菜少,不易吸收, 醋含有醋酸能补充胃酸, 促进消化。 2.调酸碱。醋是酸味食 物,但是它的最终代谢 产物为碱性,包饺子用 的肉和面是酸性食物。 醋能有效地平衡人体的 酸碱系统。
为什么人们喜欢吃甜?
人们为什么喜欢吃甜?
五味__汪曾祺

示例:酸
菜名 酸菜
产地 雁北
酸菜白肉火锅
辽宁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北京
味道 酸
酸笋 酸饭
福建、广西 延庆
细品六味
作者在叙写全国各地特
思
有的味道时,也为我们呈现
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民俗画
考
卷。哪些画卷给了你最深的
印象?请读一读,并用自己
的语言进行叙述。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山西人下饭店, 还没有点菜,先喝 三调羹醋。
1.文章明明写了“酸甜苦辣咸臭”六种味道, 可作者为什么取名为“五味”?说说你的理解。
“五”是“多、杂”的意思(类似成语“三番 五次” )。
“五味”,泛指各种味道。
2.在写“酸甜苦辣咸臭”六味时,作者有没 有平均用力?他是如何注意详略处理的?
详写“酸”、 “辣”、 “臭” ,
略写了“甜”、“苦”、“咸”。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有个同学,是 台州人,到铺子里 吃包子,掰开包子 就往里倒酱油。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一个同志为爱人从南京带臭 豆腐干回家,在火车上引起一 车厢的人强烈抗议。
生活百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
西
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 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
⑤“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 辣得不行。”连用“极”字,生动地呈现了牛肉粉的美味至极。
⑥“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 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 一吸,芯肉即入口中。”从做法和吃法两方面,描摹细腻精当, 语言干净利落。
南
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
汪曾祺五味读后感

汪曾祺五味读后感1人间有五味——酸、甜、苦、辣、咸。
在这个五一假期,我跟随汪曾祺爷爷的笔尖,“尝”遍天下美食,“品”遍人间美味。
《五味》这本书讲遍中国天南地北的美食:杨花儿萝卜、端午鸭蛋、金钱片腿、焖葱呛虾……有的是各地名菜,如臭鳜鱼;有的是民间美食,如豆腐脑儿;有的是街头小吃,如豆汁儿、锅盔……看着《五味》,一道道美食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仿佛我已尝到嘴里一般,让人哈喇子直流。
汪曾祺爷爷曾写到“谈吃,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文化的态度。
那么,谈谈何妨?”看到这段话,我倒乐了,这的确是一种生活态度。
寒假期间,我看了央视主持人康辉老师写的一本《平均分》,里面有一个片段我记忆犹新:康辉老师听说有一家卤肉特别好吃,于是花了好几十块钱坐出租车去买了一二十块钱的卤肉。
初读之时,我很是不解,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打车钱和买卤肉钱不成比例呀!在读了《五味》后,我再一想,或许这也是康辉老师对生活的一种积极心态吧。
有话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呢,诗就算了,我只想带着美食去远方。
宋代词人苏东坡在当官的时候,经常自制美食。
比如红烧肉烧糊了,撒些葱花——焖,出锅,哎呀,真香!又如中药太苦了,和糖、面粉、黑芝麻一煎——东坡药饼出炉了,Yum!更是为了美食,我也曾奋不顾身,乐过也苦过。
小区楼下有卖鸡蛋灌饼,又嫩又香,一层秘制酱加一层辣子油,再夹上火腿,鸡柳和生菜,香!为了不用排长队就能买到鸡蛋灌饼,我时常早上六点左右就赶紧起床,早早去买上一个鸡蛋灌饼,找个背风之处,先闻足了香气,再大口大口咬下去,味道美极了!还记得有一年暑假,小区门口一奶茶店开业,冰激凌特价一个仅需两元,我和朋友迫不及待地去排队买,有牛奶味和抹茶味两种冰激凌特价,我先是买了个牛奶味的,看着朋友正享受着他的抹茶味,我急忙狼吞虎咽吃完牛奶味,又赶紧把两种口味各买了一份,仍旧是狼吞虎咽地吃完,贪吃的结果——拉肚子拉了两天。
回想起一件件关于“吃”的往事,再看《五味》,原来书中的种种美食都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对生活的一种追求。
汪曾祺 五味 教案

汪曾祺五味教案教案标题:《汪曾祺五味》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五味》的主题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相关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汪曾祺,是否读过他的作品,以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
阅读与理解:1. 分发《五味》的文本给学生,并要求他们默读。
2. 分组讨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主题的猜测。
3. 整个班级分享各小组的猜测和理解,进行讨论和解释。
文学分析:1.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故事结构。
2. 指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例如五味的味道和人物的内心感受之间的联系。
3.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故事传达的主题和观点。
写作练习:1. 要求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写一篇读后感或是对故事的评价。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提供相关的论据和例子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3. 学生可以交换作文,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总结与评价:1. 回顾故事的主题和情节,确保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
2. 评价学生的写作练习,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技巧和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分析其他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思维。
教学资源:1. 《五味》的文本材料2. 图片或视频资源3. 笔记本电脑或投影仪评估方式:1.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2.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3. 学生的写作表达和思维能力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汪曾祺的作品,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学展览或文学讲座,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3.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写一篇自己的短篇小说,或是根据《五味》的故事情节进行改编。
《五味》课件

2、山西人爱吃酸菜
酸菜种类多 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 3、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 4、北京人爱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 5、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 • 6、傣族人,酸笋炖鸡 • 7、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
• 中国人还特别喜欢用“酸”这个味觉词 来形容一种难以言说的苦楚。
细品六味
甜
科学证明,吃甜食能让我们感到快乐,所以全世 界几乎都用甜来表示喜悦,“甜滋滋”“甜甜 的”“sweetheart”…….
• 1、绍兴人爱吃咸菜和咸鱼 2、中国人对盐的讲究
细品六味 臭 1、上海、南京、汉口、长沙臭豆腐
2、北京的臭豆腐乳
施松卿
初识六味
浏览课文: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六味?
初识六味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细品六味
酸
有一种神奇的味道,不仅舌头能感觉到,而且,我们的 鼻子对它也十分敏感。它可以增进我们的食欲,促进消 化,这种味觉就是酸味。
1、山西人能吃醋
• 点菜之前喝醋 • 过年时,油盐店贴出条子:“供应老陈
醋,每户一斤。”
不管是甜蜜还是苦涩能够调和着一切的就是咸咸的味觉来自盐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维持着体内水量的恒定也激发和平衡着每道菜里的各种味道
五味
汪曾祺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 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讲究吃的一个国 家,食材的多样性,料理手法的繁琐性, 都让全世界为之惊叹。
• 说说你家乡的小吃
作者简介
汪曾祺 (1920—1997),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 家。其小说多写童年、 故乡,写记忆里的人 和事,在浑朴自然、 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 的意趣。
主要作品:
文集:《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 《汪曾祺文集》(共四卷,《小说卷》 《散文卷》《文论卷》《戏曲剧本卷》 199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社);《汪曾 祺全集》(共八卷,《小说卷》《散文卷》 《戏剧卷》《其他卷》1998年,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汪曾祺》(共五卷, 《说戏》《五味》《谈师友》《文与画》 《人间草木》,山东画报出版社)。
汪曾祺:五味2篇

汪曾祺:五味汪曾祺:五味精选2篇(一)汪曾祺是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真实生活为题材,以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打动读者。
其中,《五味》是他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味道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子,他和家人一起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他们经常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然而,尽管生活贫困,他们却有一种对味道的特殊感受能力。
这个男孩有一个特别热爱吃东西的妹妹,常常会发现一些特别美味的食物,带给家人们无尽的惊喜。
男孩和妹妹发现,他们能够通过品尝食物的味道来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味道的变化。
故事中讲述了五种不同的味道:咸、甜、酸、苦、辣。
这五种味道对应着人们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情感和经历。
例如,咸代表着辛酸和苦涩,甜象征着人情味,酸则代表着困难和挫折,苦意味着人生的苦难,而辣则具有勇气和激情之意。
故事通过五种味道的描述,揭示了人生无常和各种情感的多样性。
通过家庭中的贫穷和困境,人物们通过品尝食物的味道,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同时,故事也传达了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勇敢面对的精神。
《五味》这篇小说以质朴的笔调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汪曾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通过味道的描述,他将现实中的琐碎和无常融入到故事中,使读者能够通过味觉的感受,感知到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性。
汪曾祺:五味精选2篇(二)《故乡的鸟》是中国作家汪曾祺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远离故乡的人在城市生活中对故乡鸟的怀念和追寻。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远离故乡的人,他来到城市谋生,过着繁忙而孤独的生活。
在城市的喧嚣中,他时常想起故乡的景象,特别是那些自由自在的鸟儿。
他对这些鸟儿产生了浓厚的怀念和追寻。
主人公在城市的房间里安放了一个鸟笼,希望能够将一些小鸟养在里面,以此弥补自己内心的缺失。
然而,这些被困在鸟笼中的鸟儿失去了往日自由飞翔的欢快,变得憔悴而无精打采。
主人公观察到这一点后,感到自己并没有实现对故乡鸟的追寻,反而将它们限制在了另一个小小的牢笼之中。
五味汪曾祺读后感

五味汪曾祺读后感《五味》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一部散文集,书中以五味为线索,探讨了生活中的甘苦酸辣咸五种滋味,以及这些滋味所代表的人生哲理。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书中的“甘”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甜美和幸福。
作者以甜味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恩和对美好的追求,让我明白了幸福并不是奢华的享受,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
无论是一杯甜甜的奶茶,还是一次与家人朋友的聚会,都能让人感受到甜蜜的滋味。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些小小的幸福,而《五味》则提醒了我,要珍惜每一次甜蜜的滋味,让生活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其次,书中的“苦”让我思考了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
作者以苦味来表达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让我明白了苦并不是生活的终结,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苦涩的滋味,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在读完《五味》后,我明白了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苦涩,用坚强和勇气去面对,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再次,书中的“酸”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酸楚和无奈。
作者以酸味来表达对生活中的无奈和遗憾,让我明白了生活并不总是如人意,总会有一些事情让人感到心酸和无奈。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痛心的事情,但正是这些酸楚的滋味,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在读完《五味》后,我明白了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酸楚,用乐观和坚强去面对,才能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此外,书中的“辣”让我思考了生活中的挑战和冒险。
作者以辣味来表达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冒险,让我明白了生活并不总是平坦和安逸,而是充满了挑战和冒险。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辣味的滋味,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
在读完《五味》后,我明白了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挑战和冒险,用勇气和决心去面对,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五味汪曾祺(课堂PPT)

大白菜主义也就是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 在于他的保守和封闭。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 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 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17
2、21-29节:
(1)文中举周作人、闻一多为例,有什么好处? 周作人、闻一多都是大作家,文化名人,选择他
们来写,既增加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又增加了文化 含量。通过周作人的口说出家乡人爱吃咸,时间上 是“整体”,程度上用两个“极”,食物为“咸菜 ”和“咸鱼”,选材极富典型性和表现力,也为下 文写浙东人铺垫。
中表现生活气息的?
(1)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 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 行前称了二斤白糖,说她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既写了食物的滋味,也写了生活的滋味:清贫的 生活之中温暖的人情味,既有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 和辛酸。
(2)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酸菜缸多 ,说明家底子厚
9
细品六味
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菜名有近四十 种,请用圈点的方法找出这些菜名,并 与同学合作,按照菜名、味道、产地三 个方面列出一个表格。
10
味道
饮食
产地
民俗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11
味道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饮食 酸菜 酸菜白肉火锅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酸笋 酸饭 炒蟮糊 夹沙肉 芋头扣肉 番薯糖水 苣荬菜 则尔根 牛肉粉 涮涮辣 麻辣 咸鱼 臭豆腐 苋菜秸子(苋菜咕)
4、行文如行云流水,语言冲淡而有味
23
主旨
本文叙写了全国各地的不同味道,作 者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全国各地美食。地 域不同,食物的味道不同,表达了无限 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辣的地理差异
在我国,吃辣最多的是四川、湖南、湖北、江西 、 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由于受亚热带气候影响, 这里多雨潮湿,适宜人们吃辛辣食物。中医认为, 辣椒味辛性大热,有很强的发散作用。吃辣椒可以 御寒去风湿,并可杀灭容易在潮湿环境下滋生的细 菌。另外,这些地方的人终年以米饭为主食,辣椒 可直接开胃刺激食欲,很下饭。 在西南地区,人们吃辣有道理也有好处,但在北方 吃辣就会吃出问题。在北方干燥地区,人如果吃辣 太多就会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上火等问 题。即便是从南方到北方的人,也会因北方气候和 环境变化的影响,体质逐渐发生改变,吃辣的习惯 也应随之改变。
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现在王致和的臭 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装,很不方便,一瓶100块,得很长时间才 能吃完,而且卖得很贵,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这种包装能改进, 一器装5块足矣。 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 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 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菜农 也有种的了。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瓜卖,属于“细菜”,价颇 昂。 北京人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爱吃。 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 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 倒的。 北京人初春吃苣荬菜。苣荬菜分甜荬、苦荬,苦荬相当的苦。 有一个贵州的年轻女演员上我们剧团学戏,她的妈妈远迢迢给她 寄来一包东西,是“者耳根”,或名“则尔根”,即鱼腥草。她 让我尝了几根。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 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 剧团有一干部,是写字幕的,有时也管杂务。此人是个吃辣的专 家,他每天中午饭不吃菜,吃辣椒下饭。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 的,各种辣椒,他都千方百计地弄来吃。剧团到上海演出,他帮 助搞伙食,这下好,不会缺辣椒吃。原以为上海辣椒不好买,他
五味
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 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坐的客人直瞪眼。 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过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 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这在 山西人是大事。 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酸,除了萝卜白菜,还 包括杨树叶子,榆树钱儿,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那家 有几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 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 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 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 肉丝汆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
山西人和醋有着深厚的感情,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 4000年之久,所以在山西又有这么一说:男人不吃醋 感情不丰富,女人不吃醋家庭不和睦,小孩不吃醋学 习不进步,老人不吃醋越活越糊涂。
痛的快感——辣味
辣这种感觉,是指热与痛的混合感觉。辣其实是一 种疼痛,每个人对于辣的感觉都会有所不同,也就 有了有人怕辣,又有人不怕辣。 国人最爱的10种味道 《2013年中国美食网络发展及趋势报告》评出了中 国2013年度十大味道,依次为辣、甜、酸、椒盐、 蒜香、香酥、奶香、苦、孜然、咖喱。 其中,辣味排在了第一位。无独有偶,《小康》杂 志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2012年底展开的" 中国饮食小康指数"调查也显示,老百姓最喜欢 “辣味” 十大最能吃辣城市——成都、长沙、贵阳、武汉、 重庆、南昌、北京、桂林、太原、西安。
“臭”名远扬
皮蛋——把鸭蛋表层涂 上盐、石灰石和草木灰 等物质后放置一段时间 后形成的。因为其独特 的味道和外表很多人就 会选择敬而远之,但说 不定你也会爱上这种食 物哦。
臭豆腐是豆腐中纳豆菌和酪 酸菌发酵后静置一晚上形成 的。臭豆腐就如其名一样独 特,味道也十分有特征。因 为各个地方的制作方法都有 细微差别,有机会请都去尝 尝吧。
安徽臭鲑鱼
臭鲑鱼俗名臭级鱼, 流行于徽州地区(今 黄山市一带),是一 道皖南地区汉族传统 名肴,作为徽州名菜, 制法独特,食而得异 香。别有一方风味, 吃过的人都会留下很 深的印象。臭桂鱼属 于徽菜菜谱,主要原 料是桂鱼;工艺是腌, 制作简单。
除臭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 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里。— —我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 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杆。苋菜长老 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 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 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苋菜秸子”,湖南人 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 北京人说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过去是小贩沿街叫卖的:“臭豆腐, 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
下车第二天就找到一家专卖各种辣椒的铺子,上海人有一些是能吃 辣的。
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 火上烧烧,蘸盐水下酒,平生所吃辣椒之多矣,什么朝天椒、野山 椒,都不在话下。我吃过最辣的辣椒是在越南。1947年,由越南转 道往上海,在海防街头吃牛肉粉。牛肉极嫩,汤极鲜,辣椒极辣, 一碗汤粉,放三四丝辣椒就辣得不行,这种辣椒的颜色是桔黄色的, 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得 了,把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云南佧佤族有一种辣椒, 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
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是名菜。
延庆山里夏天爱吃酸饭。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拔凉水一和,呼 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都说苏州菜甜,其实苏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无锡,无锡炒鳝糊 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
四川夹沙肉用大片肥猪肉夹了洗沙蒸,广西芋头扣肉用大片肥猪肉 夹芋泥蒸,都极甜,很好吃,但我最多只能吃两片。
广东人爱吃甜食,昆明金碧路有一家广东人开的甜品店,卖芝麻糊、 绿豆沙,广东同学趋之若骛。“番薯糖水”即用白薯切块熬的汤, 这有什么好喝的呢?广东同学曰:“好耶!”
北京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 乡下人,60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 亲,临行称了二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四川不能说是最吃辣的省份。川菜的特点是辣面而且麻,--搁很 多花椒。四川的小面馆的墙壁上黑漆大书三个字:麻辣烫。麻婆豆 腐、干煽牛肉丝、棒棒鸡,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捣碎, 菜做好了,最后再放。
周作人说他的家乡整年吃咸极了的咸菜和咸极了的咸鱼,浙东人确
是吃得很咸,有个同学,是台州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掰开包子 就往里倒酱油。口味的咸淡和地域是有关系的,北京人说南甜北 咸东辣西酸,大体不错。河北、东北人口重,福建菜多很淡。但 这与个人的性格习惯也有关,湖北菜并不咸,但闻一多先生却嫌 云南蒙自的菜太淡。 中国人过去对吃盐很讲究,如桃花盐、水晶盐,“吴盐胜雪”, 现在则全国都吃再制精盐。只有四川人腌咸菜还坚持用自贡产的 井盐。 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国家的人爱吃臭。 过去上海。甫京、汉口都卖油炸臭豆腐干。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 因为一个大人物年轻时常吃而出了名,这位大人物后来还去吃过, 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 火宫殿的影壁上就出现了两行大字: 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我们一个同志到南京出差,他的爱人是南京人,嘱咐他点臭豆腐 干回来。他千方百计,居然办到了。带在火车引起一车厢的人强 烈抗议。
散文特点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 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 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 婉而又有弹性的语言,反拨了笼罩一切的“毛话语” 的僵硬;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暴露了滥情的、 夸饰的文风之矫情,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 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散文的 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 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 千部一腔”,功不可没。
文章明明写了六种味道(酸甜苦辣咸臭),可作者 为什么取名为五味?
❖ “五”是“多”、“杂”的意思,类似成语三番五次。 ❖ 五味可以用来泛指各种味道。
作者在文章中详写了酸、辣、臭; 略写了甜、苦、咸
酸味——醋味
十大最爱吃醋Biblioteka 市太原、重庆、贵阳、镇江、昆明、宁波、沈 阳、大连、青岛、西安。
醋:是由古代酿酒大师杜康的儿子黒塔发明而来, 食醋,又称为醋、醯(xi)、苦酒等。我国著名的 醋有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河南老鳖一特醋、天 津独流老醋、保宁醋、红曲米醋。
五 味
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
汪曾祺
作者简介
❖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 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 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 “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 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 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他 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 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 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 文狐,修炼成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