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之写出人物精神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七下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写作指导+范文3篇!

初中语文七下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写作指导+范文3篇!

写作指导:写人的记叙文以表现人物为主,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或是对与人物相关事件的叙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

如何写出人物的精气神(即把人物写“活”),使人读完作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细致观察分析,把握人物性格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人的生活经历、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千差万别,表现在言谈举止上,也各不相同;更不用说年龄、相貌、服饰上的外在区别了。

因此,写作时,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并联系其生活经历,发掘其性格特征。

二、撷取典型事例,展示人物性格写人离不开记事,透过人物所做的事情,我们可以窥视他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特别是那些典型事件,最能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因此,在写人时,一定要撷取与之有关的若干典型事例,集中笔墨进行具体生动的叙述,以此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

三、运用正面描写,刻画人物性格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

在写人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根据写作需要,灵活而恰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细节描写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个性风采(精气神)。

四、借助侧面描写,烘托人物性格侧面描写尽管不是直接地刻画人物,但有时候恰如其分地进行环境或气氛的渲染,更能巧妙地烘托人物的心理,将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丰满、细腻入微。

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总之,描写人物时,要在认真观察、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人物进行刻画,从而写出人物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背才能赚到的血汗钱。我送的不仅是一瓶水, 对比,同时借老板
还是这一瓶水带去的感激与尊重。你记着,尊 之口点出文章主旨。
重是待人的根本!”】❹
老板娘怔住了,吐不出半个字。 【店门外,清冷的月光洒下,驱走了街 道上的热气,整个世界都清凉了下来。】❺ 我打开水瓶,喝了一口,感到一股力量 充溢全身。因为,没有哪一种力量,比源自 心底的尊重更强大!❻
我与外婆并肩走在路上。外婆穿着一双旧布帮胶底鞋,在堆满了 雪的小路上蹒跚走着,深一脚,浅一脚。她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 但手中的伞却始终罩在我头上,紧握伞柄的手在风雪中艰难地调整着 角度。寒风夹杂着雪花不断地向她那佝偻而单薄的身体袭来,漫天飞 雪和她那花白的头发相互交织着,模糊了我的视线。我瞬间心疼了, 赶忙接过伞。我们就这样互相搀扶着,艰难地走回了那个熟悉的小院。
亮点批注
❶开篇点题,交 代时间、地点, 引出主要事件。
超市是一对夫妻开的。老板娘整日板着脸, 亮点批注
略显冷漠;老板总是笑呵呵的,爱和顾客聊上
❷ 细节描写,“蹒
几句。我正挑着水,一股热气突然扑面而来, 跚”“灰扑扑”“颤
原来是一个老爷爷蹒·跚·地走进了店里。
抖”“皱巴巴”等细
件环老卫爷工爷人脸的上黄、马手甲上。都他灰在·扑货·扑架·的前,犹身豫上了套半着天,节老爷生爷动的形年象迈地体写出弱、了
【老板转过身来,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了。
他紧紧盯着老板娘,下颚紧绷,一字一顿地说: 亮点批注
“够了!不管他是干什么工作的,我们都该尊
重他!外面那么热,你可以坐屋里吹空调,他 却要在外面一点一点地清扫我们随手乱丢的垃 圾!他这么辛苦,是在给我们每个人服务,为 社会服务!一瓶水只两块钱,可这是他汗流浃
❹通过细节描写, 体现了老板的善良 热心、懂得体恤与 尊重他人,与老板 娘的态度形成鲜明

写出人物精神

写出人物精神

3、“这样的人”应该是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
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 情感倾向。
的主要性格或气质是什么?他的哪些外 在表现触发了你对其性格气质的某种感受?
在学生充分的切身感受的基础之上,提醒 学生把感受渗透在描写、叙事的字里行间, 同时学着在文章的结尾,把对“这样的人” 的感受以抒情、议论的方式用点睛之笔表 达出来。
4、抓住人物特征描摹人物,体现人 物的思想品格
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 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品行和技能。 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如《故乡》中的杨二嫂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 圆规。 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我站在原地,又闻到槐花的香。抬头望着那 一树槐。那盛开的槐花,被黄昏的暖光渲染上橘 黄的颜色,团团簇簇,像洁白的风铃随风舞动, 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人们总陶醉于花的美,而 忘了花的香,乃至于深藏于其中的勃勃的生命力。 其实,这片片槐香是值得敬佩的,他们就是这个 城市的灵魂!它平凡在它的渺小,却盛开在它的 朴实中。
写出人物精神
看到他,你会想到关于他的哪些事?这些 事件又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写出人物精神
人,不止一面
写人,也不能只抓住一个人的一面,要想 把一个人写得真实、鲜活,就得抓住他丰 富的个性和精神世界。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写出人物 精神”的方法。
2、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写作对象
对象性格特点 “我”的感受 写作素材(场景、 描写方法 细节、事件)
习作范例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那一树鹅白色的槐花,一嘟噜一嘟噜的,从高出泼洒下来。 那个让我敬佩的人,依然在被树枝遮蔽的小小槐花饼店忙碌着。 她穿着肥大的红色布围裙,看起来年龄并不大,可那双皱 裂而粗糙的手却让她失去了在这个年龄段应有的模样。 槐树一片片在空中旋转着,落在她的头上、肩上。她热得 满脸通红,却顾不上用手擦拭。 排队的人很多,等了许久才轮到我。一走进,槐花独有的 清香混着热气扑面而来。她熟练地把槐花饼翻了个遍,装好后 仰着头递给我,眼睛里含着笑。我伸手接过,准备付钱。身上 大大小小的口袋被我摸了个遍,却始终没有发现钱包的踪影。 细汗布满了我的额头,身后的人们都在不停探头向前探望。我 尴尬地朝女人笑了笑,准备开口道歉,把槐花饼递回给女人。 女人却突然看着我笑了,扶住我把槐花饼递给她的手,轻柔的 声音伴着风拂过我的心弦:“不要紧,钱等下次再给吧!”

专题01 写出人物精神+环境描写贯穿全文技巧指导-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

专题01 写出人物精神+环境描写贯穿全文技巧指导-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
到揭示和凸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
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邓稼先的性格品质与奉
献精神。
3.添加议论抒情。
除抓取典型细节、借助写作手法以外,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一种 有效的方法:在片段的结尾处,用一两句简洁有力的语言对人物展开 评价,并热情地讴歌人物的精神,从而达到既提炼人物精神品质又升 华文章主旨的效果。
思路指导
1.审题。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所以审题对象集中而明确。但又由于题目只有两个字,
提供的信息比较少,因此很容易让我们对文题的理解产生偏差,所以,对题目的 准确审读就成了写好本文的关键。审题时可采用“补足因素法”,就是在不改变 原意的前提下,在自己的头脑中给原题补上一些因素,使题旨显露出来。我们可 以在“争论”的前面补上人物,如,“爸爸和妈妈的”“父子的”;也可以补上 处所,如,“家庭里的”“班级里的”;还可以补上争论的性质,如,“愉快 的”“伤心的”“难忘的”;等等。补上这些新因素,题旨就更明确了,我们也 就更容易进行写作了。
同步作文课
然而写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 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写出人物的精神》习作 指导。
明确概念
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 品格、个性等。描写人物,假 若只写人的共通之点,则只能 保存人的类型,不能表现出某 一个人。要表现出某一个人, 就必须抓住他给予我们的特殊 的印象,这就是人物的精神。
抓住 典型细节
借助 写作手法
添加 议论抒情
童心便有爱书癖 手指今余把笔痕
技法指导
1.抓住典型细节。
示例: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
众物腾怨…… ——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2023年写作教案《写出人物的精神》

2023年写作教案《写出人物的精神》

2023年写作教案《写出人物的精神》2023年写作教案《写出人物的精神》1(6903字)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创意地表达,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个性。

教学过程:导入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

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

”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__,不少于200字。

写作指导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1)外貌描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明确〕鲁迅身体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一、教学内容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人写事”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运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手法,描绘出人物的外貌、行为、言语和内心世界。
2.人物精神的体现:学会在作文中通过具体事例、对比、衬托等手法,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包括品质、性格、情感等。
-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创作出具有精神内涵的人物形象。将重点训练学生如何构思、选材、布局和表达,形成完整的作文。
2.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特点: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捕捉人物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使之在作文中形象鲜明。教学中,可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描写,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和强化人物特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写作中展现人物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评价与修改:难点在于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出有效的修改建议。教师应提供评价标准和修改策略,指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等多方面对作文进行审视和优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写出人物的精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印象深刻的人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描绘人物精神的奥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优质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在练习中提升写出人物精神的能力。

2课时第1课时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基本方法。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老师描述,你们来猜。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着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生:猜不出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为什么同学们猜不出前一句描写的人物,却能猜出后一句描写的人物呢?因为后一句描述了这个人最典型的特征: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此处利用外貌描写突出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这正好符合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写人要抓住特点”。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但是我们写人物,除了要抓住其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将人物的内在精神刻画出来呢?(板书文题)【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接,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次的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学习中,有利于激起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习得方法1.回顾课文,掌握方法。

师: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一单元,就有四篇写人的名作,请同学们回顾这四篇课文,看看作者分别展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预设《邓稼先》展现了邓稼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研究、不畏艰辛、大义凛然、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展现了鲁迅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

专题 单元作文导写-【同步作文课】-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

专题 单元作文导写-【同步作文课】-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

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精神》写作实践作文导写作家老舍学生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人记事的作文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要想写出人物精神除了特定的动作描写还需要一些其它的技巧。

中学生作文绝大多数与人物有关。

中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写人的课文,在课外阅读中,也认识到不少人物形象。

而当同学们下笔时,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缺少个性。

没有个性的形象便无法打动读者。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写活人物?首先,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以形传神。

细节是作品的灵魂,好的文学作品是很注重细节描写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在细节处得以彰显。

因此,平时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展示精神,如用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表现人物特征。

1.通过语言展示精神在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

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语言虽简练,却能体现出鲁迅先生对待客人的关怀与体贴,手腻与否要远重要于自己的校样,更体现出鲁迅先生随性而谦和的特点。

2.通过动作展示精神高尔基说过,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动作往往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

《水浒传》有一段这样的动作描写:李逵并不使箸,便把手去碗里捞起鱼来,和骨头都嚼吃了。

一个“捞”,一个“嚼”,把一个粗鲁率性、不拘小节的莽夫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3.通过外貌展示精神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三国演义》中这样描写张飞的外貌,可谓未见其人,先识其形,一个活脱脱的强悍武夫形象跃然纸上。

4.通过神态展示精神人物的神态最能直接凸显人物的精神。

如《孔乙己》中有这样的描写:“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指导之写出人物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典型,围绕主题写作;
2.理解并学会人物描写中运用对比、夸张、比喻等写作技法;
教学重点:
以人物题材为例,培养学生写作的整体意识、大纲意识,理解并践行写作时一切为主题、主旨服务;
教学难点:
分析写作技法、不同表达方式在写作时的妙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鉴赏好的人物片段描写,感受好在哪儿
展现片段“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忧愁、美
神态、动作描写:“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忧愁、体弱
总结性评论(议论):“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聪敏、病美人
总结:同学们一读就知道了,这是一段对林黛玉的描写,可以写的内容非常多,可作者曹雪芹只抓住典型,外貌上的眉眼、神态上的“两靥之愁”、动作上“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全都围绕着林黛玉“聪敏、病美人”的性格特征。

开头
二.写作步骤:审题,立意中间典型【事例、细节】
结尾
典型事例、细节的选取,一定要为了“立意”环节确定的主题而服务,紧紧扣住主题。

例如在写人的文章中,不求全面描写人物,但一定要想清楚要表现人物的什么精神?什么特点?抓住一个点,深入描写刻画,全文布局、内容只为主题服务。

第二课时
复习:写文章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围绕中心、围绕主题展开的。

在写人的作文中,围绕人物的一个特征,抓住典型事例展开,进行典型的细节描写,除此之外,结合我们刚刚看的片段,想想还可以怎么做?
一.借助写作技法
点明常用的写作技法:对比、比喻、夸张、正侧面结合(讲评作文的时候需要讲)等
举例说明,写作技法用得妙能使人物鲜活、生动:
“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比喻既凸显了杨二嫂瘦高的身形,也和文章杨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相呼应)二.注重抒情议论
回顾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恰当的抒情、议论,能表达思想,更能进行点睛式概括
板书设计:
如何写出选取典型事件
人物的精神描摹人物特征
借助写作手法
注重抒情议论
教学反思:
1.两节作文课,课上练笔时间不够,在讲解“写作技法”、“抒情议论”部分时,除了少量的
分析、体会外,还可引用一些材料,学生练笔“写作技法”“抒情议论”的运用。

2.每节课训练的内容不求多,但求学生能理解运用,因此可参考的方式是:作文一强调了“立
意”、“审题”并教授如何拟大纲后,作文二即开始写作练习;下一周作文一讲评写作情况,并进一步讲授第二课时内容,作文二抓住练习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