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精神的概念,认识到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精神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人物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2. 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3. 观察与分析人物精神的方法4. 写作表达人物精神的技巧5. 实践练习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精神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示范: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精神的表达方式。

5. 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提出改进意见。

7. 展示: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与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分析、表达等方面。

2. 学生作品的内容完整性、结构合理性、语言准确性等方面。

3. 学生对人物精神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优秀文学作品示例2. 人物精神分析表格3. 写作评价标准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精神的表达方式。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位同学进行观察与分析。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精神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示范: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精神的表达方式。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位同学进行观察与分析。

5. 指导:教师解答学生练习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7. 展示: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与反馈。

九、课后作业十、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精神的表现和描绘方法。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人物精神,互相学习和借鉴。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5.学生用红笔在原文中修改描写。
6.随堂拍摄几位同学的作品上传,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共同点评指出其修改亮点。
1.欣赏同学习作,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
2.小组合作在平板上圈划板书中的关键字词句,并及时推送到白板。
3.学生交流所圈划的关键字词句背后的人物精神。
4.用红笔在原文中修改描写。
5.欣赏同学习作,点评指出其修改亮点。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写出人物的精神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人教版语文(2016部编版)
章节第一单元写作学时1学时年级七年级下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
2.学习运用具体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学习借助对比、议论抒情等手法来突显人物精神。
三、学习者分析
3.请用蓝笔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对比片段,或增添几句抒情、议论句。
4.四人小组选出最佳文章用平板拍摄上传。
5.作品观摩,老师和同学共同点评指出其修改亮点或不足。
1.回答问题
2.齐读板书
3.用蓝笔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对比片段,或增添几句抒情、议论句
4.小组交流讨论,选出最佳文章用平板拍摄上传
5.欣赏同学习作,点评指出其修改亮点或不足。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激趣导入
开始—0’50”
激发写作兴趣
1.出示人物图片
师:这是老师在自修课抓拍的一幕,猜猜他是谁?
预设:胡博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预设:坐姿……
看图猜人名,并说出理由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精神的概念,认识到人物精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精神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刻画人物精神,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精神的概念与作用2. 人物精神的观察与分析3. 写作技巧: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方面来刻画人物精神4. 课堂练习:编写一个片段,通过具体人物的精神刻画,展现人物特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人物精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人物精神的概念,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示范:以一篇优秀作品为例,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人物精神刻画展现人物特点。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组人物的精神特点,并编写一个片段进行刻画。

5. 反馈: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课后作业1. 编写一篇短文,通过具体人物的精神刻画,展现人物特点。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写作中更好地运用人物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精神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刻画人物精神的能力。

3.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以及对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精神特质。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特定人物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创造性写作: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将所学的人物精神分析技巧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七、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通过表演来展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分析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精神特质,并创作一个短篇故事或剧本,展现这些特质。

3. 作品分享: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讨论如何通过写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八、教学资源1. 文学作品:收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用于分析和讨论人物精神的描写技巧。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一、教学内容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人写事”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运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手法,描绘出人物的外貌、行为、言语和内心世界。
2.人物精神的体现:学会在作文中通过具体事例、对比、衬托等手法,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包括品质、性格、情感等。
-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创作出具有精神内涵的人物形象。将重点训练学生如何构思、选材、布局和表达,形成完整的作文。
2.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特点: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捕捉人物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使之在作文中形象鲜明。教学中,可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描写,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和强化人物特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写作中展现人物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评价与修改:难点在于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出有效的修改建议。教师应提供评价标准和修改策略,指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等多方面对作文进行审视和优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写出人物的精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印象深刻的人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描绘人物精神的奥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优质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在练习中提升写出人物精神的能力。

2课时第1课时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基本方法。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老师描述,你们来猜。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着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生:猜不出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为什么同学们猜不出前一句描写的人物,却能猜出后一句描写的人物呢?因为后一句描述了这个人最典型的特征: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此处利用外貌描写突出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这正好符合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写人要抓住特点”。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但是我们写人物,除了要抓住其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将人物的内在精神刻画出来呢?(板书文题)【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接,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次的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学习中,有利于激起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习得方法1.回顾课文,掌握方法。

师: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一单元,就有四篇写人的名作,请同学们回顾这四篇课文,看看作者分别展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预设《邓稼先》展现了邓稼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研究、不畏艰辛、大义凛然、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展现了鲁迅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内心的感悟。

3. 提升学生写作技巧,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有关人物精神描写的理论知识。

2. 分析优秀作品中人物精神的表现手法。

3. 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进行生动的人物精神描写。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描写,让学生从中领悟写作技巧。

2.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优秀作品,用于分析和讲解人物精神描写的方法。

2. 准备实践训练素材,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

3. 准备课堂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动有趣的人物描写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写出人物的精神》。

2. 讲解: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描写方法,讲解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物精神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通过对其外貌、举止、言谈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性格和的精神世界。

2. 案例二:《草原》中的小草,通过对其生长过程的描绘,表现了其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八、课堂实践:1. 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尝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其精神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外貌、举止、言谈等方面的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心世界。

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是学生在掌握了写作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的篇目。

本节课通过分析人物的精神面貌,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例分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训练机会。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基本的写作技巧进行文章创作。

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精神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帮助学生突破写作瓶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人物精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3.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

3.实践训练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优秀作文示例,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写作素材,如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等。

3.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精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作文示例,让学生分析其中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精神的。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的作用,并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人物精神描写。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我也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并通过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些知识点仍需进一步巩固。因此,我决定在下一节课前,设计一份针对性的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并分析教材中的人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精神,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人物写作技巧,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造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创作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人物写作作品。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细节,学会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3.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尝试以身边的人或熟悉的人物为原型,进行写作练习,注重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4.通过课堂讨论、互评、修改等环节,提高学生对人物写作的认识和技能,激发创作潜能。
二、核心素养目标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4.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通过学习人物描写,了解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5.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互评等环节,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提升人际沟通与协作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写作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质。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教学设计:郭道香
步骤1 明确目标要求
【目标导航】
1.回顾、讨论例文,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性格与品质的方法,进一步把人物写生动。

3.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人物的精神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步骤2 课前自主学习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太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

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

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

不少于500字。

三、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
500字。

步骤3 课堂互动探究
【新课导入】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精神品质,因此我们在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独特的地方,写出人物的精神。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写作要求】
1.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并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内容上可以叙述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2.抓住争论者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展开描摹,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吵中的不同表现,想象并尝试进行鲜活的心理描写。

3.“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某一类的人。

关键是所选对象应该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

动笔时,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技法点拨】
写人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标识出他与众不同之处。

但仅仅如此不够,还应深入人物的内心,写出他的个性与精神品质。

1.详述典型事例。

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通过他所做的事情得以彰显,写作时可以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时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通过他“废寝忘食”“足不下楼”等典型事例来表现的,而他作为民主战士不畏强权的
一面则通过他参加示威游行等行为突显出来。

2.丰富写作手法。

写人时,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共同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

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3.妙用抒情议论。

记叙人物,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战士”,“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范文引路】
这样的人让我佩服
瞧,这位身穿黑华达呢中山装,戴着黑色宽边眼镜,脸上带着微笑的中年教师,就是我们敬佩的语文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上起课来总是那么轻松、活泼、生动、有趣。

我们尤其爱听他的作文课。

他讲起课来总是那么风趣、幽默,引人入胜,使我们兴趣盎然。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作文,逐步懂得很多写作的“奥秘”。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这一节是作文课。

陈老师大步跨进教室。

今天他显得格外兴奋,走到讲台前,笑嘻嘻地说:“同学们,今天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高兴吗?”我们都咧开嘴,摇摇头。

陈老师接着说:“早上,我到贸易市场,一元钱买到了两只老母鸡,你们说我能不高兴吗?”
同学们哄的一声笑了。

我想:陈老师准又在开玩笑了。

哪知陈老师却一本正
经地说:“真的,我从来不说假话,不信,我读给你们听。

”说着,他拿起一本作文本大声念了起来。

原来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他跟爸爸到贸易市场去买鸡,爸爸只付了一元钱,买到两只肥壮的大母鸡。

同学们恍然大悟,陈老师在批评有的同学写作文不顾事实,胡编乱造。

陈老师说:“不管你的描写多么生动,词语多么丰富,不真实的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就不是好作文。

”打这以后,同学们写作文时,总要细心琢磨,深入了解,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问老师、家长或者查阅资料,类似的错误就大大减少了。

又是一堂作文课。

今天,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老师,忽然一把拉着陈俊同学拖出了门外。

我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哪知陈老师关上门,转过身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大家不要紧张,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记忆力。

你们熟悉陈俊吗?”
“熟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陈老师接着问大家:“你们说陈俊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式样的衣服?脚上穿的是皮鞋,布鞋,还是跑鞋?”
这一问,大家都怔住了,谁也不吭声。

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叫陈俊走进教室,我们这才打量起来:他上身穿一件天蓝色拉链衫,下着海蓝色的裤子,脚穿一双白球鞋。

陈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这就叫仔细观察。


接着陈老师又讲了几个仔细观察的小故事,还让我们自由地去校园的花园参观。

这次我们看得更仔细了。

对花圃里的每一种花草,从它们的颜色到形状都进行了深入的观察,有的还翻查有关参考书。

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得较好。

通过这件事,我们懂得: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

陈老师就是这样指导我们学习和作文的。

大家说,我们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吗?对写作这块“硬骨头”又怎会不越啃越有滋味呢?
点评:作者对两次作文课进行详细的描写,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件,反映出了陈老师生动的教学风格,写作文像画画一样;我们写人,反映一个人的特征,应该巧妙地选择角度,作者就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通过对陈老师在课堂上动作、
语言的描写,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教师的形象。

步骤4 课堂学以致用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

(1)同桌互评。

(2)教师点评。

步骤5 课后达标检测
1.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2.将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供大家分享。

步骤6 课后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写作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描写人物的常用方法。

要将一个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就要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将人物特点展现出来。

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的精神。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