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首先,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动脉穿刺法:在皮肤上找到需要穿刺的动脉,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然后用穿刺针将穿刺点穿破,插入导管引入血样。

2.静脉穿刺法:麻醉儿童后,选择适当的静脉,通常是手背静脉、桡静脉或足背静脉,然后用穿刺针将穿刺点穿破,插入导管引入血样。

3.儿童造痛法:用刺激法,如摩擦头皮、敲打部位等,在儿童体表逐渐增加刺激感觉,并在合适的刺激强度产生刺激痛时,采集静脉血样。

接下来,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儿童的动脉和静脉血管较小,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穿刺。

通常选择手背、足背等部位较好,而避免选择关节部位。

2.保持儿童的安全和舒适:在采血过程中,保持儿童的舒适和安全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安慰,保持儿童稳定的情绪。

3.麻醉和镇静:对于年龄较小或特殊情况下的儿童,可以考虑使用麻醉或镇静方法,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4.适当的穿刺和导管选择: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和导管对于成功采血非常重要。

穿刺针需要锋利,以减少伤口大小和出血量。

导管要适合血管大小,并且能稳固地插入血管。

5.专业的操作和技术: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巧和知识,确保采血过程安全有效。

他们应该熟悉解剖学结构,熟练掌握动静脉的位置,并能够正确选择和插入导管。

6.控制出血和预防感染:采血后,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以控制出血。

此外,还应采取一些预防感染的措施,如穿戴手套、消毒皮肤等。

7.后续处理和观察:采血结束后,应保持对儿童的观察,观察是否有出血、感染或其他不适症状出现。

如果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总结起来,小儿动静脉采血是一项需要专业技术和细心操作的医疗行为。

正确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关注儿童安全舒适、掌握专业技巧、预防并发症等都是保证采血过程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医护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并始终以儿童的健康和安全为首要考虑。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临床操作中,小儿动脉采血是一项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技术。

小儿动脉采血所需的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要点是很多人都需要了解的。

本文将介绍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希望对相关行业人员有所帮助。

方法1.准备工作在操作采血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病人的信息。

器械准备• 1 无菌手套、口罩、护目镜和外科帽。

• 2 采血针头或注射器针头、针头连接器、滴灌管、无菌碘伏、无菌纱布。

• 3 麻醉药(如果需要)。

病人信息需要了解病人的年龄、病史、相关症状等,并告知病人以及家属动脉采血的具体情况和操作过程。

2.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儿童的动脉往往比成年人的要细小,因此在选择采血部位时需要格外谨慎。

较常用的采血部位有桡动脉和股动脉。

为减少手术损伤,多数情况下选择桡动脉进行采血。

如果桡动脉不适合采血(例如采血失败或对手臂进行其他操作建议采用另一侧动脉),此时需在股动脉部位进行采血。

3.护理采血部位在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清洁、麻醉、消毒等操作。

这些操作是保证采血成功的重要步骤。

清洁操作将患肢放置在固定位置上,然后进行必要的皮肤消毒,以清洁部位定位采血。

如手臂较细,可进行加压检查确保股动脉或腋动脉位置(这里需要获得医嘱)。

麻醉操作对于一些采血较困难的病人,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局部麻醉。

可选用1%的利多卡因等进行皮内注射。

消毒操作采血部位进行必要的消毒,一般将采血位,从外向内的用消毒纱布擦拭至最后一次纱布污染明显结束时为止。

消毒剂常用的有碘伏和酒精。

4.接通器具在清洁和消毒完毕采血部位后,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头(或注射器针头)和无菌滴灌管进行连接,注意保持针头的无菌状态。

5.获取样本在采血针头插入动脉并确定血液回流良好的情况下,将滴灌管接在针头连接器上,并缓慢传输血样到预先准备好的收集管里。

6.结束操作在采集完血样后,拔出针头并快速用消毒液消毒采血部位。

然后固定压缩部位(采血处),并观察血样出血情况和病人不适症状。

新生儿动脉采血术

新生儿动脉采血术
新生儿动采血术 3.注意事项

经桡动脉组采血术
操作方法: 一、直接触摸桡动脉的搏动点。 操作者左手食、中指并齐扪准 桡动脉最明显处,即桡侧腕横纹肌上2CM,
二、目测定位法:从新生儿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做一水平线,
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做一铅直平行线,即成一"十"字,于"十"字的交叉点 向掌根部约0.5cm于第1腕横纹处或第1~2腕横纹之间,即为进针点。
经股动脉采血术 将患儿置于辐射台,解开包被或衣服,露出 腹股沟,将采血侧臀部稍垫高,大腿外展外旋, 将腹股沟处胎脂清洁处理干净,按常规局部消毒 并消毒左手示指和中指,在腹股沟股三角区触摸 动脉搏动点,并定位,右手持针垂直刺入针头的 2/3,然后边往上提边抽吸,见回血后固定针头, 抽取所需血量,拔针后按压约10 min。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防感染,常规用0.5%碘伏消毒皮肤。一次性注射器使用 前要检查有效期。
2.固定和保持新生儿体位是采血中最关键的一步,新生儿易动不合作,而体位一旦 变动,穿刺肯定要失败。因而操作时必须固定好体位,即可避免误伤新生儿,也有利 于顺利采血。一般都采用采血针,因尾部有一软管,起到缓冲的作用。
3.采血时要细心,动作要轻柔,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拔针后针眼按压一定要准确、力量有 效、
时间充足至穿刺点无渗血为止,防止血肿的发生。 护士要10分钟后要检查穿剌点,确保无渗血,并做好记录, 对接班护士做好交接。
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左手掌托住患儿穿刺侧手掌反面拇指自然放于其掌心然后将患儿手掌略抬高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在腕横纹肌上05cm桡动脉上方以1520角斜刺进针当针头进到1223时即进入桡动脉如不见回血可稍移动针头的方向和深度再慢慢后退遇到一股冲动感鲜血即流出穿刺成功抽取所需血量后迅速按针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5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新生儿动脉采血技巧 PPT课件

新生儿动脉采血技巧 PPT课件
其他辅助用品
如棉球、纱布、胶布等,用于采血过程中 的止血和固定。
医护人员手卫生与防护措施
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和进行动脉采血前,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进行手部 清洁和消毒。
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等,以防止交叉感染和 职业暴露。同时,应注意对患儿和自身安全的保护,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制定操作流程图
根据采血步骤和注意事项,制定详细 的操作流程图,方便医护人员快速了 解并掌握采血过程。
加强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指导
告知采血目的和注意事项
向患儿家长详细解释动脉采血的必要性、目的及可能的风险,取 得其理解和配合。
指导家长正确护理
教育家长在采血前、中、后如何正确护理患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处理建议
若确认异常结果与标本质量无关,则应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告知相关风险。临床医师应 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及实验室结果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同时,实验室应保留
异常标本以备复查或进一步分析。
05
新生儿动脉采血安全管理策略
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培训
理论学习
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新生儿 动脉采血相关理论知识, 包括解剖位置、采血方法 、并发症预防等。
局部血肿
采血后按压不当或凝血功能障碍 导致。
感染
消毒不严格或采血后护理不当引 起。
动脉痉挛
采血时刺激动脉壁所致。
假性动脉瘤
反复穿刺或血液外渗引起。
并发症预防措施制定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确保采血环境清洁,使用一次性 采血针,避免交叉感染。
01
提高穿刺技能
02 熟练掌握动脉穿刺技巧,减少反 复穿刺造成的损伤。
实验室接收核对流程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准备所需材料:一次性采血针头、采血管、消毒棉球、透明胶布、无菌手套等。

(2)准备工作环境:保持采血室空气清洁,确保操作台面干净整洁,消毒操作区域。

(3)确认患儿身份:核对患儿姓名、出生日期以及病历号码等信息,避免操作失误。

2.术前准备(1)告知患儿家属:告知患儿家属采血的目的和过程,让他们配合操作。

(2)婴儿体位:选择适合的体位,一般建议将婴儿平躺或侧卧,确保操作的稳定性。

(3)消毒操作部位:将桡动脉的采血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进行局部麻醉处理。

3.采血操作(1)穿戴无菌手套:在进行采血操作之前,医务人员需穿戴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2)握持采血器具:将采血器具(一次性采血针头和采血管)握持于手中,确保操作的灵活性。

(3)找准采血位置:找到桡动脉的位置,通常在婴儿的桡骨内侧,用手触摸可感到脉动。

(4)穿刺桡动脉:用一次性采血针头穿刺桡动脉,注意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5)采取血样:将采血管连接到针头上,以慢速抽取血液,确保血样的质量和准确性。

4.术后处理(1)拔除采血器具:当采血完成后,拔除采血器具,用消毒棉球进行压迫止血。

(2)保持血管通畅:检查采血部位是否有出血,用透明胶布固定伤口,保持局部通畅。

(3)记录采血信息:将采血的时间、量和异常情况等信息记录在病历中,便于后续跟踪和分析。

5.操作注意事项(1)注意术前准备:确保采血器具的无菌性和采血环境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2)选择适当位置:找准桡动脉的位置,注意插针的深度和角度,避免误伤周围组织。

(3)采血技巧熟练:医务人员需熟练掌握采血技巧,避免反复插针和损伤血管。

(4)监测并发症:术后需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如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二、评分标准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操作技能、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等方面。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
第三页,讲稿共五十一页哦
股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但又必不可 少的一项基本操作。尤其是小儿股静脉采血 。采血失败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又破坏了 护患关系。 下面从小儿股静脉的解剖特点、采血前准备 、穿刺点定位、进针角度、持针方法、注意事 项各方面进行系统学习:
第四页,讲稿共五十一页哦
小儿股静脉的解剖特点
2 告知家长采血量 许多家长采血后往往抱怨采血量过多,而与护
士发生争执,如果事先告知采血量,则能避免此 矛盾。
第十页,讲稿共五十一页哦
3 需家长按压肢体者,应告知按压目的、方法及重要性 小儿静脉采血的成功,有效地肢体按压是基础,若肢 体按压不稳,即使采血者水平再高,也难于成功。
第十一页,讲稿共五十一页哦
第五页,讲稿共五十一页哦
第六页,讲稿共五十一页哦
新生儿把其下肢呈屈髋、屈膝、外展、外旋位,在腹 股沟处,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处,此就是股静脉的体 表投影。注意左右两下肢股静脉存在明显差异,左股 静脉位置较浅,而右股静脉位置较深。
第七页,讲稿共五十一页哦
第八页,讲稿共五十一页哦
采血前准备
采血前宣教 1 告知家长采血目的及重要性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五十一页哦
进针角度
右手持注射器沿股静脉的体表投影方向进针,由浅入 深,进针手法呈20-30 °,(肥胖儿童加大角度为3040°),见回血时抽取所需血量 。斜角进针法,针沿着
股静脉走向由浅入深进针,进入皮下及血管内针的长度 较多,活动范围大,易于固定,抽吸时不易滑出。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五十一页哦
小儿股静脉采血时,经常会遇到家长的拒绝,即使同意并配合 者,也给家长留下了不良印象,甚至可以说是刺激,患儿年龄 越小刺激越大。所以,当护士不能一针见血时,当护士工作稍 有疏忽时,当家长对治成医疗纠纷。因此,采血前的宣教 工作至关重要。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二、注意事项
除一般采血需注意的如无菌操作,严格消毒,注意保护穿刺 处,减少血肿形成,采血部位皮肤不应有外伤,感染等以外 ,小儿采血特别注意以下7点: 1 做好小儿身体固定工作,既可避免误伤小儿,也有利于顺 利采血,最好将穿刺针头改为输液用的针头。因其尾部有一 软管,起到缓冲作用。可减少因小儿乱动而出现刺破静脉或 针头从静脉中脱出的情况。 2 颈静脉采血不适用于新生儿,一般用于出生6个月以上的 小儿,并且要在有经验的人员指导下进行,采血后小儿要呈 垂直立体,并嘱家属轻按采血处,不能用力揉,按压时间为 5-10分钟。
二、注意事项
3 采血前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 合。 4 采血时要细心,动作要轻柔,以防对小儿造成不必要的 伤害,特别是股静脉斜刺时向上刺入不可过猛,以免伤及 小儿髋关节或腹腔内组织。 5 冬天采血要注意保暖,一是保护患儿,二是在温暖环境 中可使患儿静脉充盈扩张,有利于静脉暴露。
其它
小儿静脉血管还包括额正中静脉,颞静脉,耳后静 脉,手背及足背静脉。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剃去 局部头发,取额静脉或颞静脉,常规消毒后,取采 血针头与皮肤成5°~15°角,针头斜面向上进行穿 刺,见回血后把采血针头另一端针头插入真空采血 试管,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按压针眼。
足跟采血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儿童残疾的三级预防措 施,是在新生儿期对一些严重危害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施行专项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母婴保健技术。新生儿 足跟血的采集是筛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操作方法:把新生 儿置于操作台上,暴露一足。可先按摩足跟,使局部充血红 润。用75%酒精棉签或棉球消毒采血部位,消毒直径在5cm 以上,待酒精干后,右手持采血针沿新生儿足踝外侧向足底 外侧缘做垂直线,此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为采血点,沿此点 进针,针头与皮肤呈40°~45°斜刺进针,深度15~115mm ,不要用力挤压,用干棉签擦去第一滴血,以免酒精与血液 相混而产生溶血,第2滴血让其自然流出,使血自然渗透至 滤纸背面,血斑标本合格。采血后用消毒干棉签轻压取血部 位贴上创可贴使其止血。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参考PPT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参考PPT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防感染,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置5ml无菌注射器一具、 肝素,消毒用品,软塞,无菌手套一付等用物 。
3 携用物至患者处,核对,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 方法, 让病人建立信任与安全感,以取得病人 的合作。嘱病人全身放松,平静呼吸,避免过 度呼吸或屏气而影响检验结果。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范围大于5cm待干,操作者立于穿 刺侧,戴手套左手示指在已消毒的范围内摸到欲穿刺 动脉的搏动最明显处,相对固定,右手持注射器沿左 手示指内侧搏动明显处60度刺入皮肤,缓慢进针,见 鲜红色血后,右手固定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左手协 助抽取所需血液量,迅速拔针,局部加压止血510min,针头立即刺入软塞以隔绝空气,然后用手搓 动注射器以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避免凝血,立即送 检。
6 穿刺后时注意事项 穿刺后应按压穿刺点3-5分钟 ,对出血、凝血异常的患儿,按压时间延长510分钟,按压时切忌一压一松,按压力度要适 宜,勿造成下肢青紫;穿刺后注意保护穿刺处 ,以防粪尿污染。
7 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腹股沟有伤口、糜 烂或感染者不作此操作。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穿刺点定位是股静脉穿刺的难点,也是关键所在 。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定采血能否成功。目 前,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 下几种: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股动脉与股静脉平行走行的特点,于腹股沟 中、内1/3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自股动脉内侧 0.5cm处为穿刺点或穿刺点选在腹股沟韧带中、 内1/3交点下方1.0-1.5cm,股动脉搏动内侧 0.3-0.5 cm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新生儿把其下肢呈屈髋、屈膝、外展、外旋位 ,在腹股沟处,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处,此就是 股静脉的体表投影。注意左右两下肢股静脉存在 明显差异,左股静脉位置较浅,而右股静脉位置 较深。
采血前宣教
1 告知家长采血目的及重要性
小儿股静脉采血时,经常会遇到家长的拒绝,即使同 意并配合者,也给家长留下了不良印象,甚至可以说是 刺激,患儿年龄越小刺激越大。所以,当护士不能一针 见血时,当护士工作稍有疏忽时,当家长对治疗及服务 稍有不满时,采血就可能成为医患矛盾的一个导火索, 造成医疗纠纷。因此,采血前的宣教工作至关重要。
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动脉 走向与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其内侧。或将 膝关节正中点与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作为股 静脉穿刺的定位标志,两下肢有差异。左下肢位 于膝关节正中点至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向内 0.2-0.3 cm作为穿刺点,右下肢位于膝关节正中 点与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正中作为穿刺点。
2 告知家长采血量
许多家长采血后往往抱怨采血量过多,而与 护士发生争执,如果事先告知采血量,则能避免 此矛盾。
3 需家长按压肢体者,应告知按压目的、方法及 重要性 小儿静脉采血的成功,有效地肢体按压
是基础,若肢体按压不稳,即使采血者水平再高 ,也难于成功。
1常规采血物品
5-10ml注射器 消毒棉签、安尔碘、消毒棉 球
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内。 股三角位于大腿的前
上部,其上界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外上是 髂前上棘,内下是耻骨结节),内侧界为长收肌 的外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在股三角 上缘,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 。大腿外展外旋,自腹股沟中点至股骨内侧髁上 方连一线,连线的上2/3为股动脉的体表投影。 股静脉伴随股动脉,就在其内侧。
即可找到股静脉。抽血时不易发生溶血和凝血。
故利用小儿股静脉斜刺的方法采血效果好,患儿 痛苦小。
股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但又必 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操作。尤其是小儿股静 脉采血。采血失败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又破坏了护患关系。
下面从小儿股静脉的解剖特点、采血前 准备、穿刺点定位、进针角度、持针方法 、注意事项各方面进行系统学习:
穿刺点定位是股静脉穿刺的难点,也是关键所
在。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定采血能否成功。目 前,对此方面的研究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 几种:
根据股动脉与股静脉平行走行的特点,于腹股 沟中、内1/3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自股动脉内 侧0.5cm处为穿刺点或穿刺点选在腹股沟韧带中 、内1/3交点下方1.0-1.5cm,股动脉搏动内侧0.30.5 cm处。
右手持注射器沿股静脉的体表投影方向进针,
由浅入深,进针手法呈20-30 °,(肥胖儿童加 大角度为30-40°),见回血时抽取所需血量 。 斜角进针法,针沿着股静脉走向由浅入深进针,
进入皮下及血管内针的长度较多,活动范围大, 易于固定,抽吸时不易滑出。
1 右手固定针头,左手回抽法。操作者右手持针 筒,垂直或斜刺入针梗的1/2,右手固定针头, 左手拔注射器之针栓,边退边抽,直至有回血后
从脐部引一直线垂直于腹股沟,垂直交叉点内 侧0.3-0.5cm处为穿刺点;或以脐窝为中心向耻 骨联合上缘与髂前上棘的联线作垂线,与腹股沟 交叉点就是穿刺点。肥胖儿、哭闹较剧及各种原 因所致循环不良,使股动脉难以触清者,可采用 此方法。
患儿仰卧,大腿外展,小腿屈曲,在大腿内侧肉眼即 可看到一个三角区,此三角区由缝匠肌与长收肌所形成 ,在此三角区下角顶点向内2/3处即为进针处。或将新 生儿的下肢呈屈髋、屈膝、外展、外旋位,在腹股沟处 见一食指腹大小的凹处,此处就是股静脉的穿刺点。由 于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 较少,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触摸股动脉搏动不明显 ,尤其是循环衰竭的新生儿,所以,目测法适用于新生 儿。
固定针头,抽足所需血量。此法适用于垂直及斜 角进针者。
2 左手固定针头,右手回抽法。操作者右手持针 筒,针头朝下,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由上 到下握于针筒的顶端,大拇指和食指则分别置于 针栓顶端的内外面(大拇指方向朝上,与食指共 同控制针栓向上移动),垂直进针,当针头斜面 进入皮下后,即可一边缓慢进针,一边用大拇指 和食指向上移动针栓,见回血后,停止进针,用 左手固定针头,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继续向上移 动针栓直至采血毕。此法适用于垂直进针者,特 别是需要再次复针者,
较胖的患儿穿刺点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 较瘦的患儿可直接在搏动点明显处穿刺,因较
瘦的患儿皮下脂肪薄,股动脉和股静脉较贴近 ,
且因股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好,不易误入。触 摸
法是股静脉穿刺点定位的首选方法,也是临床 上
最常用、最可靠及穿刺成功率最高的方法,但 有
些较胖的或病情危重的患儿因股动脉触摸不清 而
有条件者备助手一名,按压患儿。助手站在患
儿头侧,用两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四肢,两 手分别固定患儿两腿。
主要是心理准备。患儿家长对采血的心理是复
杂而又多变的,若护士又不能一次采血成功,很 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所以,采血护士一定要树立 信心,尽心准备,把每一次采血都当做是家长给 予的最后一次机会。
1. 采用小儿股静脉斜刺采血,穿刺成功率 高,采血量大,并且在同等采血量的情况 下所需要的时间短,弥补了头皮静脉采血 法、四肢浅静脉采血法、颈外静脉采血法 的不足。
2.股静脉斜刺安全性大,不易刺透血管而引起 血肿.特别是对于呼吸困难,气喘重的患儿,股 静脉粗大,血管充盈丰富,只要能触及到股动脉
需提前消毒瓶塞并上压无菌棉球,旁边备无菌
针头;抗凝瓶,需提前打开瓶塞。因小儿年龄小 ,血管细,而采血量与成人相似,故采血的时间 相对较成人长,标本易于凝血,所以,采血前应 做好一切准备。
采血时患儿正确的体位是穿刺成功的基础。一
般来说,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外旋、外展 与躯体纵轴成45°角,臀下垫一小枕,使腹股沟 展平,小腿弯曲与大腿成90°角,另一腿伸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