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试题和答案(练习题)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作业名称:第二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25内容:(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

A、阅读教学B、写作教学C、口语交际教学D、综合性学习学员答案:B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25内容:合作学习的分组形式,一般采用( ),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

A、同质分组B、同异混合分组C、异质分组D、其他学员答案:C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25内容:写作教学强调( ),引导学生写放胆文。

A、低起点B、高起点C、说实话D、会想象学员答案:C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25内容: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准备阶段,首先要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其次要( )。

A、分组B、创设问题情境C、讨论议题D、研制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案学员答案:D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25内容:习作教学要与( )密切结合。

A、综合性学习B、口语交际教学C、识字写字教学D、阅读教学学员答案:D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25内容:国外小学作文教学,强调研究性写作的国家典型是( )。

A、英国B、中国C、加拿大D、美国学员答案:D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25内容:观察事物进行口语交际要在指导观察上下功夫、( )、教师要注意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A、要把握好说话的节奏B、要注意说话得体C、要设计好引导的思路D、要注意想象合理学员答案:C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25内容:( )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初中数学教材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法D. 以上都是答案:D2.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个概念是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A. 有理数B. 无理数C. 函数D. 几何图形答案:C3.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哪种评价方式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只注重结果的评价B. 只注重过程的评价C. 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D. 以上都不是答案:C4.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个章节通常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A. 数与式B. 方程与不等式C. 几何图形D. 统计与概率答案:C5.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个概念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A. 点、线、面B. 角的分类C. 三角形的内角和D.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答案:A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A. 直接指出错误B. 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C. 忽略错误D. 以上都不是答案:B7.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个概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A. 代数式B. 几何证明C. 统计图表D. 函数图像答案:B8.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哪种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 单一讲授B. 多媒体教学C. 传统板书D. 以上都不是答案:B9.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个概念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基础?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分析D. 数据的呈现答案:A1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A. 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B.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C. 只关注教学进度D. 以上都不是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初中数学教材中,________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答案:应用题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观察力、想象力3. 初中数学教材中,________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A. 图文并茂B. 内容丰富C. 难度适中D. 缺乏趣味性2.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A. 仅通过讲解B. 结合生活实际C. 只让学生自己阅读D. 完全依赖教材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A. 创设情境B. 引导发现C. 机械记忆D. 互动讨论4.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记忆能力B. 想象力C. 语言表达能力D. 逻辑思维能力5. 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教材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A. 应试能力B. 阅读能力C. 写作能力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______和______,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5.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描述一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教材。

3. 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4. 说明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的策略。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小学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

2. 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C4. B5. D二、填空题1. 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2. 讨论、探究、实践3.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4. 阅读、写作5. 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三、简答题1. 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知识,拓宽视野;教材中的练习和活动设计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教材教法标准试题及答案

教材教法标准试题及答案

教材教法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B. 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结合C.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D. 以上都是答案:D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正确处理教材内容?()A. 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B.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C. 忽略教材内容,完全依赖教师的个人经验D. 仅在考试前教授教材内容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目标?()A. 提高教学效率B.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D.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C二、填空题4. 教材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要具有一定的________,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案:挑战性5.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灵活运用,避免________的教学方式。

答案:一刀切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答案:批判性思维三、简答题7. 简述教材教法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答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围绕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学习特点展开,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8. 描述一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答案: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工具丰富教学内容,使学习更加直观和生动。

其次,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实时反馈。

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支持协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在线讨论和项目合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论述题9. 论述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答案: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成的。

教材提供了教学的基础资源,而教学方法则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手段。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初中数学教材中常见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探究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计算能力B. 逻辑推理能力C. 空间想象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种类型的题目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基础题B. 应用题C. 开放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难点?A. 直接跳过B. 简化处理C.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D. 忽略不计答案:C5. 初中数学教材中,哪种教学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课堂教学B. 小组讨论C. 实验操作D. 数学游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应该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答案: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2.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应该注重_______和_______的结合。

答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3.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应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典型性、代表性、启发性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5.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习题应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合理分配。

答案:难易程度、知识点、学生能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初中数学教材中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答案:初中数学教材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和实验操作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来传授知识,其特点是信息量大,但学生参与度较低。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探究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生物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生物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 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D. 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器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染色体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5.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A. 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B. 23对常染色体C. 24对常染色体D. 22对常染色体+2对性染色体6. 以下哪个是生物体的第二遗传密码?A. DNAB. RNAC. 蛋白质D. 氨基酸7.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是:A. 减半B. 倍增C. 不变D. 随机变化8. 以下哪个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A. 自然选择B. 人工选择C. 突变D. 基因重组9. 人类的血型系统主要包括:A. A型、B型、AB型和O型B. A型、B型、AB型和Rh型C. A型、B型、AB型和MN型D. A型、B型、AB型和P型10.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个体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1. B2. C3. C4. C5. A6. B7. A8. A9. A 10.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基因是_________的遗传单位。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_________中。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5.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_。

答案:1.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2. DNA3. 叶绿体4.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5. XY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两个基本定律。

小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项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方法?A. 记忆公式B. 观察实物C. 反复练习D. 背诵定义答案:B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A. 直接告诉学生答案B. 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讨论C. 只强调课文的字词教学D. 只关注课文的语法结构答案:B二、填空题1.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________,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答案:实验操作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________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手段。

答案:情景对话三、简答题1. 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答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现象,发现规律。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答。

- 通过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逻辑推理。

- 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2. 描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答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有趣读物。

- 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减少阅读压力。

- 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内容。

四、论述题1. 论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答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

- 设计开放性的艺术项目,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

-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

- 组织艺术欣赏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 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集体创作激发创意。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

教学案例:某小学音乐教师在教授一首民歌时,首先播放了这首民歌的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教学评价2.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下列哪一项属于最高级别的目标?A. 知识B. 理解C. 应用D. 评价3. 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练习法4. 以下哪种评价方式属于形成性评价?A. 期末考试B. 期中考试C. 课堂提问D. 学期报告5.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A. 直接告诉学生答案B. 让学生自己阅读并讨论C. 只让学生背诵课文D. 教师逐句解释课文6.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A. 观看科学视频B. 进行科学实验C. 完成科学作业D. 听科学讲座7.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A. 完成教学任务B. 提高教学质量C. 获得教学奖励D. 满足学生需求8. 以下哪种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A. 教师主导型B. 学生自主型C. 教师讲授型D. 学生被动型9.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活动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A. 朗读课文B. 角色扮演C. 完成语法练习D. 做选择题10. 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表现?A. 只关注学生的错误B. 只表扬学生的优点C. 客观评价,既表扬优点也指出不足D. 完全由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答案:1-5 ACBDB 6-10 BBCC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答: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竞赛等,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支持。

-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教法试题和答案一、填空题。

1、《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态度领域。

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

2、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

4、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5)撰写教学案例.5、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

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6、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其二,教师提供问题;其三,学生提出问题;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问题。

7、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8、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9、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式、半圆式、双翼式、席地式等。

10、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11、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结构。

它将教学的诸因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完整性、中介性、针对性等特点”。

1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

二、辨别题。

(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1、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2、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3、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以合作者、引导者为主。

4、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

(×)让学生能够探索、学会探索,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

5、《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6、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7、“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应该区分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

8、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简答题。

1、分析教学对象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要点:一是学生的年龄、学段情况。

二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

三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况。

2、哪些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3、使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应注意什么?①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

对提的问题,提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谈话所需的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洁,使学生能理解。

③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准备,然后再点名某个学生作具体回答,以利于全班同学积极思维,发展智力。

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回答。

4、使用探究法应注意什么?①精选探究材料②注重教师的引导③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④所设立的问题难易要适中5、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①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②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③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④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⑤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6、举例说明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

答:(1)有些基本知识的学习经过这一过程根本行不通。

例如:“兀代表圆周率”这一知识,只能采用配对联想记忆来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过程性目标。

(2)有些数学知识、技能经历这一过程则没有必要。

如,“年月日”中闰年、平年的概念,产生闰年的原因,这些知识,尽管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可以获得,但是如果教师手头有详尽的文献,课堂上可以直接抛出。

(3)有些知识、技能经历探究过程的习得效果则更差一些。

例如,46÷5的竖式写法,现代学习心理学一致认为,采用接受学习的效果要比发现学习的效果更好。

如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重心放在经历、探究等过程性目标上,往往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实际的学习效果。

因此,对于过程性目标的落实,需要根据学习内容的具体特点而定,而不必任何时候都要刻板地去落实这一目标。

7、用教材教有哪些策略?要点:(1)比较—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2)还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形象;(3)转化——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4)开发——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再加工;(5)调整——运用更换、增删、归并等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6)挖掘——充分挖掘教材含蕴,发现教材新意义。

8、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要点: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主体性,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9、举例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

举例:《小数加减法》让学生尝试计算11.5+3.2或《9加几》尝试计算9+5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第二步:自学课本第三步:尝试练习。

第四步:学生讨论。

即讨论解题策略。

第五步:教师讲解归纳一、新课程考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运用)为主题。

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减),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4、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5、“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8、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2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新课程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 三、教材计算综合题1、2009+200.9+20.09+2.009+991+99.1+9.91+0.991=(3333)。

2、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2009的积的个位数是(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