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1、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包括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练度和延展度。

这些条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与教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练和延展,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2、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讲授教材上的内容,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或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或者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3、新课程倡导发现研究、探究研究和研究性研究。

与接受性研究相比,这些研究方式更加问题性、过程性和开放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4、接受性研究和发现性研究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

接受性研究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而发现性研究则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

学生进行研究的心理机制或途径也不同,接受性研究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发现性研究则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5、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重视合作研究,以及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6、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

这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

7、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时反省、思考、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

8、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自然科学概论复习考试题及答案《自然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和的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自然科学的特点有:1 ,2 ,3 ,4 。

3、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

4、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一般认为是由科学、科学、科学所构成。

5、电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哪五部分组成:、、、和。

6、现代天体物理认为:一般恒星的演化都经历 - -- 四个阶段。

7.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酸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1、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是()A、金B、银C、铜D、铁2、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波义耳B、拉瓦锡C、门捷列夫D、维勒3、对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的是:()A、波义耳B、拉瓦锡C、门捷列夫D、维勒4、研究无穷维抽象空间及其分析的数学理论()A、数理统计B、运筹学C、泛函分析D、数理逻辑5、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的规律,研究正确思维所遵循的规律的学科,亦称符号逻辑的是()A、数理统计B、运筹学C、泛函分析D、数理逻辑6、地球的形状确切的是说是()A、球形B、椭球体C、梨状体D、苹果形7、“第一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这句话违背了( )A、牛顿第一定律B、机械能守恒定律C、热力学第一定律D、分子运动论8、绵羊有白色的和黑色的。

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

一只白色公羊和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绵羊,那么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应该是()A.BB BB B.BB Bb C.Bb Bb D.BB bb9、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是()A.适者生存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10、环境科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A、生态学B、物理学C、化学D、生物学三、判断(在题号前括号内填“√”或“╳”)()1、从猿到人的转变关键是劳动()2、原始时代第一个最重要的技术创造是石器的制造和发明。

自然科学概论试题

自然科学概论试题

自然科学概论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下列哪个不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A. 物理学B. 化学C. 生物学D. 历史学2. 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实验性B. 数量性C. 系统性D. 以上皆是3.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 揭示自然界的规律B. 发现新知识C. 推动社会进步D. 所有选项都对4. 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A. 牛顿B. 爱因斯坦C. 特斯拉D. 达尔文5. 如果将实验室里的化学反应放大到全球范围,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A. 全球变暖B. 自然灾害增多C. 污染扩散D. 生态系统受损...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1. 请解释科学理论与科学事实之间的关系。

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解释和描述,是科学研究的核心。

科学事实是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出的客观结果。

科学理论依赖于科学事实的验证和支持,而科学事实则是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得出的。

科学事实为科学理论提供了依据和证据,而科学理论则对科学事实进行解释和推广。

2. 请简要介绍科学研究的步骤。

科学研究的步骤包括问题提出、背景调研、制定假设、设计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得出结论等。

首先,研究者要明确研究的问题或目标,并进行相关背景调研,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理论基础。

然后,制定研究假设,根据已有知识建立起初步的解释模型。

接下来,设计实验或采集数据,收集所需的信息和观察结果。

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验证或修正研究假设。

最后,根据结果得出结论,总结研究的成果并提出展望。

3. 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有何区别?科学方法是一种严谨的思维和实践方式,以逻辑性、实证性和可重复性为特征。

它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等步骤,以系统化的方式来获取和验证知识。

而非科学方法则没有严格的逻辑性和实证性要求,常常以主观偏见、信仰或个人意见为基础,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观察和验证。

科学方法追求客观真理和普遍规律,而非科学方法则可能受到情绪、偏见或特定利益的影响。

自然与科学考试题及答案

自然与科学考试题及答案

自然与科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水能C. 风能D. 石油答案:D3.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适者生存B. 强者生存C. 最强者生存D. 随机生存答案:A4.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5. 下列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答案:B6. 牛顿三大定律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定律是?A. 第一定律B. 第二定律C. 第三定律D. 以上都不是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硫酸D. 氯化钠答案:C8.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减半发生在哪个阶段?A. 有丝分裂前期B. 有丝分裂中期C. 有丝分裂后期D. 减数分裂答案:D9.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A. 日出日落B. 昼夜交替C. 季节变化D. 时区差异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紫外线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的大气层是________。

答案:散逸层2. 爱因斯坦的质能等价公式是________。

答案:E=mc²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_。

答案:皮肤4.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氢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答案:15.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________。

答案:地核6. 光年是用于测量__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7. 植物通过________吸收水分和养分。

答案:根8.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________成正比。

答案:质量9. 人体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生物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生物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生物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 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D. 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器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染色体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5.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A. 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B. 23对常染色体C. 24对常染色体D. 22对常染色体+2对性染色体6. 以下哪个是生物体的第二遗传密码?A. DNAB. RNAC. 蛋白质D. 氨基酸7.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是:A. 减半B. 倍增C. 不变D. 随机变化8. 以下哪个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A. 自然选择B. 人工选择C. 突变D. 基因重组9. 人类的血型系统主要包括:A. A型、B型、AB型和O型B. A型、B型、AB型和Rh型C. A型、B型、AB型和MN型D. A型、B型、AB型和P型10.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个体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1. B2. C3. C4. C5. A6. B7. A8. A9. A 10.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基因是_________的遗传单位。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_________中。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5.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_。

答案:1.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2. DNA3. 叶绿体4.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5. XY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两个基本定律。

科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能量储存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A. 蛋白质B. 氨基酸C. 核苷酸D. 核酸答案:C3.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热层D. 散逸层答案:D4.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相反的C. 总是同向的D. 总是同向且相等答案:D5. 以下哪个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答案:B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会: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保持不变D. 随机变化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答案:D8.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质量会: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变为零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答案:C10.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2. 人体骨骼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颅骨和躯干骨3.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地幔,地核4.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反应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葡萄糖,氧气5. 人体中的DNA分子呈________结构。

答案:双螺旋6.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7.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答案:248. 人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小学自然课程教学》习题与答案

《小学自然课程教学》习题与答案

《小学自然课程教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系统,包含各种生物种群及其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整体。

2.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群按照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条式结构,如草→兔→狼,表示狼吃兔,兔吃草。

3. 水循环: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降水、径流和渗透等过程,在海洋、大气、陆地之间不断转化与循环的过程。

4.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借助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有机物质)的过程。

5. 地壳变动:地壳因内部热能驱动及外部力的作用引起的地壳构造形态和位置发生持续变化的现象,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山脉隆起等地质运动。

二、填空题1. 地球上大部分的淡水存在于______中。

(答案:冰川)2.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导致______现象加剧。

(答案:生态环境破坏)3.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

(答案:物质循环)4. 植物的根系主要起到固定植株和吸收______的作用。

(答案:水分和养分)5. 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活动能量的______。

(答案:最终来源)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地球的自转现象?( )A. 昼夜交替B. 四季更替C. 极昼极夜D. 星星东升西落(答案:A. 昼夜交替和D. 星星东升西落)2. 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 阳光B. 空气C. 水分D. 重力(答案:D. 重力)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植物的主要器官?( )A. 根B. 茎C. 叶D. 种子E. 花(答案:D. 种子,种子是植物繁殖的结构,但不是植物的主要器官)4.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被称为?(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改造者(答案:A. 生产者)5. 地球上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主要存在于?( )A. 河流B. 海洋C. 冰川D. 地下水(答案:C. 冰川)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因素?( )A. 温度B. 光照C. 水分D. 土壤肥力E. 空气质量(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A. 太阳能B. 风能C. 水能D. 石油E. 天然气(答案:ABC,DE为非可再生能源)3. 关于动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北极熊的白色皮毛帮助它们在雪地中伪装B. 骆驼通过储藏脂肪在体内来适应干旱环境C. 莲藕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适应水生环境D. 仙人掌的叶片演化成刺以减少水分蒸发E. 长颈鹿的长颈是为了更好地获取高处树叶(答案:ACDE)4.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坚硬岩石外壳B.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C.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呈液态,内核呈固态D. 地壳厚度在全球各地均相同E. 地震波经过地幔与地壳交界处时速度加快(答案:ABC,D错误,地壳厚度在全球各地并不均匀;E错误,地震波经过地幔与地壳交界处时横波会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5. 下列有关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有?( )A. 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B. 食物链中的能量逐级递减C. 食物链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食物关系D.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代表一个营养级E. 食物链中消费者数量一定大于生产者数量(答案:ABCD,E错误,食物链中消费者数量不一定大于生产者数量)五、判断题1. 所有生物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才能生存。

科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1、自然科学课程体系的中心概念是A、环境保护B、人与自然 C 、科学、技术与社会 D、科学方法2、现行的浙江省自然科学教材共有六册,其中第六册分必修本和选修本两类。

每一册的编写都有一个主题,下列那一个主题最适合第二册A、神奇的大自然B、物质和运动C、生命运动D、自然原理的运用3、兴趣、态度、意志等等属于自然科学课程的哪一教学目标A、认知B、技能C、科学方法D、思想情感4、根据对科学教育本质功能的认识,自然科学课程的教育目的是A、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B、发展智力、培养能力C、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自身5、下列不属于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的是A、自然界的层次结构B、自然界的无限发展C、自然界的相互作用D、人类要征服自然6、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方法所产生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的实验:第一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第二步: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第三步: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变化上述的实验计划存在不足之处。

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①观察在培养时没有添加干扰素的癌细胞生长情况③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③7、如图所示是将铁(相对原子质量56)、锌(65)、铝(27)、银(108)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

图中直线a表示A、锌B、铁C、铝D、银8、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当P片从a向b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值的变化倍数各不等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将变大,两者的比值不变C、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将变小,两者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值的比值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到“热”,下面三句话中的热各表示什么物理量①今天天气很热②物体吸收热,温度升高③摩擦生热A、①内能②热量③温度B、①内能②温度③热量C、①温度②内能③热量D、①温度②热量③内能10、自然科学实验实习册中有“液泡色素变色实验”,实验中用醋酸溶液和氨水分别滴加在洋葱表皮临时装片上,观察到液泡的颜色发生变化,这是由于A、细胞液的pH发生变化,使得液泡色素的颜色发生变化B、细胞液与醋酸溶液和氨水都会发生化学反应,改变了液泡的颜色C、醋酸溶液和氨水都会使液泡色素染色,因此观察到液泡颜色变化D、醋酸溶液和氨水都会使液泡色素失去活性,因此液泡颜色会变化二、简答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3分,共30分)11、《自然科学教学指导纲要》对各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均作了具体规定,其中认知目标分为了解、和;技能操作目标分为练习、12、自然科学课程是综合课程,其学科知识体系与原来分科的学科体系相比,有了本质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1、自然科学课程体系的中心概念是
A、环境保护
B、人与自然C 、科学、技术与社会D、科学方法
2、现行的浙江省自然科学教材共有六册,其中第六册分必修本和选修本两类。

每一册的编写都有一个主题,下列那一个主题最适合第二册
A、神奇的大自然
B、物质和运动
C、生命运动
D、自然原理的运用
3、兴趣、态度、意志等等属于自然科学课程的哪一教学目标
A、认知
B、技能
C、科学方法
D、思想情感
4、根据对科学教育本质功能的认识,自然科学课程的教育目的是
A、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B、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C、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自身
5、下列不属于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的是
A、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B、自然界的无限发展
C、自然界的相互作用
D、人类要征服自然
6、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方法所产生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的实验:
第一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
第二步: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
第三步: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变化
上述的实验计划存在不足之处。

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你认为
其中正确的是①观察在培养时没有添加干扰素的癌细胞生长情况
③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7、如图所示是将铁(相对原子质量56)、锌(65)、铝(27)、银(108)分别插入足量的CuSO4溶液后,金属溶解的质量与析出金属的质量关系。

图中直线a表示
A、锌
B、铁
C、铝
D、银
8、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当P片从a向b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值的变化倍数各不等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将变大,两者的比值不变
C、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读数将变小,两者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值的比值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到“热”,下面三句话中的热各表示什么物理量
①今天天气很热②物体吸收热,温度升高③摩擦生热
A、①内能②热量③温度
B、①内能②温度③热量
C、①温度②内能③热量
D、①温度②热量③内能
10、自然科学实验实习册中有“液泡色素变色实验”,实验中用醋酸溶液和氨水分别滴加在洋葱表皮临时装片上,观察到液泡的颜色发生变化,这是由于
A、细胞液的pH发生变化,使得液泡色素的颜色发生变化
B、细胞液与醋酸溶液和氨水都会发生化学反应,改变了液泡的颜色
C、醋酸溶液和氨水都会使液泡色素染色,因此观察到液泡颜色变化
D、醋酸溶液和氨水都会使液泡色素失去活性,因此液泡颜色会变化
二、简答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3分,共30分)
11、《自然科学教学指导纲要》对各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均作了具体规定,其中认知目标分为了解、和;技能操作目标分为练习、12、自然科学课程是综合课程,其学科知识体系与原来分科的学科体系相比,有了本质的不同。

自然科学的内容安排以“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线索展开。

在具体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时,课程安排了横向的三个水平和纵向的三条线索。

横向的第一水平为第一册,让学生综合地认识;第二水平是第
册,用分析的方法分别学习生命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第三水平学习现代综合科学的基础知识,是更高层次上的综合。

纵向的第一条线索是对自然界物质的认识,包括物质的存在形态、物质的特性和物质结构;第二条线索是对的认识,包括运动的普遍性、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运动的前进性以及运动状态的量度——能量;第三条线索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