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角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任意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任意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任意角”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任意角的定义;(2)掌握任意角的相关性质;(3)能够应用任意角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教学内容:(1)任意角的概念和性质;(2)任意角的弧度制和角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任意角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等。

3.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引入任意角的概念,让学生容易理解;(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和解决;(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4.教学流程:第一节:任意角的概念和性质1.引入:通过展示多个不同的角度的图片,引导学生探讨角的概念及其种类;2.讲解:介绍任意角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了解任意角与定角的区别;3.实例: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任意角来解决;4.总结:总结任意角的性质和应用,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二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讲解:介绍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相关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与任意角的关系;2.实例: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计算方法;4.拓展:引导学生了解任意角的特殊性质,如周期性等。

第三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理1.讲解:介绍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切定理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理;2.实例: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应用三角函数定理解决实际问题;3.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对三角函数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总结:总结本节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5.教学工具:(1)教材课件;(2)白板和彩色笔;(3)电子设备(如电脑、投影仪)。

6.评价方式:(1)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任意角的掌握情况;(2)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3)课后作业,提供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反思任意角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提高教学效果:2.强化基础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强化,如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式等,在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任意角的知识。

【参考教案】《任意角》(人教)

【参考教案】《任意角》(人教)

【参考教案】《任意角》(人教)第一章:任意角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任意角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任意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任意角的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任意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难点:任意角的分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任意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任意角的分类。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任意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任意角的分类。

3. 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定义任意角,并写出表示方法。

2. 分析实例,判断任意角的类别。

第二章:任意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任意角的度量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任意角的度量方法。

2. 弧度制的概念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任意角的度量方法。

2. 难点:弧度制的概念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任意角的度量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弧度制的概念及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任意角的度量方法。

2. 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弧度制的概念及应用。

3. 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解释任意角的度量方法。

2. 运用弧度制,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及性质。

2.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及性质。

2. 难点: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及性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及性质。

《任意角》教学设计

《任意角》教学设计

《任意角》教学设计《《任意角》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与区间角的概念.(二)过程与能力目标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引入:1.回顾角的定义①角的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②实际生活中出现一系列关于角的问题。

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720o”(即转体2周),“转体1080o”(即转体3周);再如时钟快了5分钟,现要校正,需将分针怎样旋转?如果慢了5分钟,又该如何校正?二、新课:1.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O,从起始位置OA旋转到终止位置OB,形成一个角a,点O是角的顶点,射线OA,OB分别是角a的终边、始边。

2.角的分类: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零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为零角。

3.象限角:在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轴重合,则(1)象限角:若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如:30o,390o,-330o都是第一象限角;300o,-60o是第四象限角。

(2)非象限角(也称象限间角、轴线角):如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例如:90o,180o,270o等等。

例1在00与360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1)-1200(2)6400(3)-950o12'例2若a=k*360o-1575o,试判断角a所在象限。

【参考教案】《任意角》(人教)

【参考教案】《任意角》(人教)

【参考教案】《任意角》(人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任意角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计算器进行角的测量和绘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对任意角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任意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任意角的测量和绘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任意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利用图形计算器,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绘制任意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图形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践操作。

2. 准备相关教案、PPT和教学素材。

3. 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角的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任意角的概念:讲解任意角的概念,并用PPT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任意角。

3. 任意角的表示方法:介绍任意角的表示方法,如用弧度制、度分秒制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图形计算器测量和绘制任意角,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任意角的测量和绘制方法,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任意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强调重点知识点。

7. 布置作业: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任意角的定义与表示方法,角的测量与绘制。

2. 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任意角的定义,能用弧度制和度分秒制表示任意角。

学生能够使用图形计算器测量任意角的度数。

学生能够绘制给定度数的任意角。

七、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活动一:引入新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钟表上的指针、车轮的旋转等)引出角的概念。

提问:我们之前学习的角都是有限制的,有没有无限大的角呢?2. 教学活动二:讲解任意角讲解任意角的定义,强调任意角可以是正向旋转也可以是反向旋转。

任意角数学教案设计

任意角数学教案设计

任意角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任意角的表示方法。

(2)掌握任意角的度量单位——弧度制,了解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关系。

(3)学会应用任意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入任意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弧度制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任意角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任意角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弧度制的概念及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2.教学难点:(1)任意角的概念的理解。

(2)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教师通过实例(如: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引导学生回顾角度的概念。

(2)提出问题:角度能否表示所有角呢?引入任意角的概念。

2.教学任意角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讲解任意角的表示方法,如:用符号“∠”表示角,用字母表示角的度数等。

3.教学弧度制的概念及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弧度制的定义,让学生直观感受弧度制的意义。

(2)讲解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关系,如:1弧度=57.2958度,1度=0.01745弧度。

4.动手操作(1)教师发放学具(如:量角器、圆规等),让学生测量不同位置的角,并用弧度制表示。

(2)学生互相交流测量结果,讨论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关系。

5.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应用任意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任意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布置作业:设计一道应用任意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任意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弧度制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关系。

任意角教案

任意角教案

任意角教案
课题: 任意角的概念和性质
目标:
1.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性质。

2. 能够在坐标平面上画出任意角。

3. 能够计算任意角的弧度。

教学流程:
1. 引入任意角的概念:
-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角的概念。

- 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定义: 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起始点,形成的图形。

- 介绍任意角的概念: 不受限制的角度大小,可以大于360度或小于-360度。

2. 任意角的性质:
- 角的初始边可以是正角、负角或零角。

- 角的终边可以转到任何位置。

- 角度的绝对值可以大于360度,小于-360度。

3. 绘制任意角:
- 引导学生在坐标平面上画出一个零角(与x轴重合)。

- 引导学生画出一个正角和一个负角。

- 引导学生画出一个大于360度和一个小于-360度的角。

4. 计算任意角的弧度:
-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弧度的概念。

- 提供弧度的定义: 在单位圆上,所对应的弧长等于半径的弧度。

- 引导学生将角度转换为弧度: 弧度 = 角度* (π/180)。

5. 练习:
- 让学生通过绘制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 提供一些角度和弧度的转换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6. 总结:
- 回顾任意角的概念和性质。

- 强调弧度的重要性,并解释为什么使用弧度来度量角度。

扩展活动:
1. 给学生更多的练习题目,包括角度和弧度之间的互相转换。

2. 提供一些有关任意角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弧度的定义中出现了π,而不是其他数值。

高中数学试讲任意角教案

高中数学试讲任意角教案

高中数学试讲任意角教案一、教学内容:任意角的概念和相关性质二、教学目标:1. 理解任意角的定义及其性质;2. 掌握任意角的标准位置;3. 能够应用任意角的相关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任意角的定义和标准位置四、教学难点:任意角的相关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任意角的概念(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习的角的概念,引出任意角的概念,并与常见角(如锐角、直角、钝角)做对比。

2. 任意角的定义和标准位置(15分钟)解释任意角的定义:在坐标平面上,以一个边在x轴正半轴上、顶点在原点的射线为初始边,以这条射线终边在一个固定位置的角叫做任意角。

介绍任意角的标准位置:通过旋转射线,将任意角旋转至标准位置,然后测量终边与x轴的夹角(角的角度),用度来表示角的大小。

3. 任意角的性质(20分钟)介绍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并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讲解任意角的终边与x轴的夹角和终边的正弦、余弦、正切值的关系。

通过例题演示任意角的相关性质的应用。

4. 练习与拓展(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能够应用任意角的相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任意角的定义2. 任意角的标准位置3. 任意角的性质七、教学反馈:通过练习题目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检验学生对任意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2. 思考任意角的应用场景,写出相关问题并解答。

以上是本次高中数学任意角教案的范本,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课堂实陃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愿您的教学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任意角教案

任意角教案

§1.1.1任意角【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象限角的概念.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的角及构成的集合.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己勇于挑战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 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象限角的集合的书写.2. 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能在给定的范围内求出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趣味问答:放大镜不能放大什么东西?2.复习: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3.情境:生活中很多实例不在范围0º到360º内.体操运动员转体720º,跳水运动员向内、向外转体1080º……4.问题:这些例子不仅不在范围0º到360º,而且方向不同,有必要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推广到任意角?二、探索新知:1.角的有关概念:①角的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②角的相关名称:③角的分类: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形成的角练习:画出130°角与-130°角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则α =0°; 始边终边 顶点 A O B2.象限角的概念: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例1]判断下列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⑴-30°19΄; ⑵410°; ⑶90°答:⑴第四象限角; ⑵第一象限角;⑶不属于任何象限.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角;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不属于任何象限.[牛刀小试]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50°; ⑵ 405°; ⑶ 210°; ⑷ -200°答:⑴第四象限角;⑵第一象限角; ⑶第三象限角; ⑷第二象限角.3.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所有与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以构成一个集合:{}Z k k S ∈⋅+==,360| αββ即:任何一个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注意以下四点:①k 为整数;②α是任意角;③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但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例2] 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 ,并把S 中在0°到360°间的角写出来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⑴-40°; ⑵520 °解:(1) {}Z k k S ∈︒⋅+︒-==,36040|ββS 中在0°~360°间的角是-40°+1×360°=320°,为第四象限角.(2) {}Z k k S ∈︒⋅+︒==,360520|ββS 中在0°~360°间的角是520°+(-1)×360°=160°,为第二象限角.[牛刀小试]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⑴-120°;⑵640°答:⑴240°, 第三象限角; ⑵280°, 第四象限角三、回顾小结: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2.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3.你熟练掌握具有相同终边角的表示了吗?四、课后作业1.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任意角
科目:高一数学授课教师:弥渡二中高路洪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2.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
3.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0o : 360o范围内的角推广到任意角. 难点:用集合来表示终边相同的

四、突破方法: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通过数形结合来认识
角的几何表示和终边相同的角集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提问:初中所学的角是如何定义的?角的取值范围如何?(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范围:0°~360°)
2.课件出示跳水与体操比赛以及齿轮传动的图片,感受生活中与角有关的现象。

(体操:“转体720o”,“转体1080o”。

齿轮:被动轮与主动轮的旋转方向(顺、逆时针).)
【设计意图: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说明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必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强调:虽然我们过去学习了0°~360°范围内的角,但在上述问题中我们发现了仅有0°~360°范围内的角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将角的概念进行推广.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任意角的相关概念:
角的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角的名称:
齿轮:被动轮与主动轮的旋转方向(顺、逆时针)】
角的分类: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零角: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所形成的角
强调说明: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⑵零
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2、象限角结合上述任意角的定义,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问题 1:度量一个角的大小,既要考虑旋转方向,又要考虑旋转量,通过上述规定,你能用图形表示=210o,= -210o, = -660o这些角吗?你能总结一下作图的要点吗?
(教师演示作图,让学生概括作图要点)画图表示一个大小一定的角,先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始边,再由角的正负决定旋转方向,再由角的绝对值大小确定角的旋转量,画出角的终边,并用带箭头的螺旋线加以标注.
问题 2:如果把上述角放在直角坐标系中,那么怎样放比较方便、合理?(让学生画图、探究、讨论和交流给出合理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尝试培养学生处理数学问题的动手能力及其猜想、探究能力】
(课件出示象限角的概念)定义:若将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练习:试在坐标系中表示 300 °、 390 °、- 330 °角,并判别在第几象限?)(讨论: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属于哪一个象限?)
结论: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 , 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 称为非象限角(或轴线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角的概念推广以后,初中的有些相关概念也要发生改变.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象限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为下面引入终边相同的作好铺垫.】
3、终边相同的角(1)请在坐标轴上画出30°,390°,-330°,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三个角的终边相同,两两之间相差360o的整数倍)结论:具有这样特点的角我们把它称为终边相同的角。

与30o终边相同的角的一般形式为30o+k g360o,k N
2)讨论:与60°终边相同的角有哪些?都可以用什么代数式表示?写成集合呢?
(3)讨论:与α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如何表示?结论: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集合表示为:
S ==+ k g360o , k N
强调:(1)k N;
(2)是任意角;
( 3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数多个,它们相差360 的整数倍.
(三)、例题精讲,深化概念:
1、出示例 1:写出与60o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写出-720°~360°间角.
(讨论计算方法:直接写,分析 k的取值→试练→订正)
2、讨论:上面如何求 k的值?(解不等式法)
3、练习:写出终边在 x轴上的角的集合,y 轴上呢?坐标轴上呢?第一象限呢?
(四)、当堂检测1、下列各角:-50°,405°,210°,-200°,-450°分别是第几象限的角?
2、以下四个命题: ①第一象限的角一定不是负角
②小于90°的角是锐角③锐角一定是第一象限的角④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A.1 个
B.2 个
)
C.3 个
D.4 个
(课件展示)五)、课堂小结:
1、角的分类: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
零角: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所形成的角
2、象限角
1)置角的顶点于原点
2)始边重合于 X 轴的非负半轴
3 )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象限角
3、终边与角α 相同的角
S ==+ k g360o , k N(六)、作业设计
1.课本 p5 页练习 3、4 做在课本上;
2. 课本 p9 页习题 1.1A 组 1、2 做在作业本上;
3.完成《全优设计》的相关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