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相关概念及运算法则(二)

合集下载

数学教学四年级四则运算的口诀与技巧

数学教学四年级四则运算的口诀与技巧

数学教学四年级四则运算的口诀与技巧在数学教学中,四则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它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好四则运算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关键。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掌握四则运算的口诀与技巧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为四年级学生介绍一些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口诀与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四则运算。

1. 加法口诀与技巧:加法是最简单的运算之一,下面是一些加法口诀与技巧供四年级学生使用:- 0+0=0:两个零相加得零。

- 末位相加进位:当两个数的末位相加大于等于10时,需要进位。

- 十位及更高位相加时,从左到右逐位计算:先计算十位,再计算个位,依次类推。

2. 减法口诀与技巧:减法是相对于加法而言的,下面是一些减法口诀与技巧供四年级学生使用:- 0-0=0:零减零得零。

- 末位不够减时,向高位借位:当被减数的末位小于减数的末位时,需要向高位借位。

- 十位及更高位相减时,从左到右逐位计算:先计算十位,再计算个位,依次类推。

3. 乘法口诀与技巧:乘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运算,下面是一些乘法口诀与技巧供四年级学生使用:- 乘法口诀表:四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背诵乘法口诀表来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记忆。

-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

这个定律可以帮助学生简化乘法计算过程。

- 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

这个定律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乘法顺序,使计算更加灵活。

4. 除法口诀与技巧:除法是四则运算中相对较难的一部分,下面是一些除法口诀与技巧供四年级学生使用:- 整数除法:当被除数除以除数能够整除时,商为整数,余数为零。

- 除数的范围:四年级学生在计算除法时,可以从小到大依次尝试除数,找到能够整除的最大除数,以减少计算次数。

- 括号法: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除法计算,可以使用括号法先计算括号内的式子,再进行除法运算。

最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

最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

最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2021年最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是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带来的精品学习资料,希望帮到你。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那么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设只要加、减法或许只要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那么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设只要加、减法或许只要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外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外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照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那么运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2021年最新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四那么运算为您带来了,希望你从中失掉了你想要了解的知识。

小学数学:整数四则运算法则

小学数学:整数四则运算法则

小学数学:整数四则运算法则
1、整数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整数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

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一个因数 =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整数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小学数学第 1 页共1 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归纳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归纳在小学四年级学习数学时,我们主要学习了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对这四种运算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的规则与性质。

一、加法运算加法运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进行相加的过程。

在加法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顺序不影响结果: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即改变加法式中数值的顺序不会改变结果。

例如,3 + 4与4 + 3的结果都是7。

2. 加零不变:任何数与零相加,结果仍是原数本身。

例如,5 + 0 = 5。

3. 结果唯一:对于任意两个数,它们相加的结果是唯一的。

二、减法运算减法运算是指将一个数值从另一个数值中减去的过程。

在减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顺序影响结果:减法运算不满足交换律,即改变减法式中数值的顺序会改变结果。

例如,3 - 2与2 - 3的结果分别是1和-1。

2. 减自身得零:任何数减去自身的结果是零。

例如,6 - 6 = 0。

3. 结果唯一:对于任意两个数,它们相减的结果是唯一的。

三、乘法运算乘法运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乘的过程。

在乘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顺序不影响结果: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即改变乘法式中数值的顺序不会改变结果。

例如,2 × 3与3 × 2的结果都是6。

2. 乘一不变:任何数乘以1,结果仍是原数本身。

例如,5 ×1 = 5。

3. 结果唯一:对于任意两个数,它们相乘的结果是唯一的。

四、除法运算除法运算是指将一个数值除以另一个数值的过程。

在除法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顺序影响结果:除法运算不满足交换律,即改变除法式中数值的顺序会改变结果。

例如,6 ÷ 2与2 ÷ 6的结果分别是3和1/3。

2. 除以自身得一:任何数除以自身的结果是1。

例如,8 ÷ 8 = 1。

3. 除以零无意义: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

例如,8 ÷ 0没有意义,是不可计算的。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在四年级数学中,混合运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混合运算就是将不同种类的数学运算混合在一起进行的运算。

这需要孩子们掌握多种数学运算,并且能够正确地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点,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

一、加减乘除基础首先,孩子们需要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

只有当孩子们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得十分熟练时,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的口诀也需要孩子们掌握,以方便记录和计算。

二、混合运算的顺序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孩子们需要知道不同运算的优先级。

一般来说,乘法和除法的优先级高于加法和减法。

因此,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先计算乘法和除法,再计算加法和减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同级运算中,需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小括号的作用在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十分重要。

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先后顺序,从而影响整个运算结果。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孩子们需要注意小括号的作用,特别是当小括号出现了嵌套的情况时,需要根据小括号的嵌套顺序依次计算。

四、小数和分数的计算在混合运算中,小数和分数的计算也是十分常见的。

对于小数和分数的计算,孩子们需要掌握相关的转换方法,以将小数和分数转换成相同的形式,便于计算。

同时,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小数、分数和整数之间的相互转换,以便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孩子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混合运算常常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孩子们需要能够将问题转化成数学运算式,然后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这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四年级数学学习中,混合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只有当孩子们掌握了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常学习中的数学难题。

通过以上的知识点介绍,相信家长和孩子们都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

在日常学习中,家长和孩子们也可以通过练习和讨论,不断提升混合运算的能力和水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
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知识点,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
为大家整理了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并祝各位同学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四则运算,更多精彩请进入小学频道。

四年级四则运算律

四年级四则运算律

四年级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公式一、交换律①加法:A+B+C=A+C+B例子:9+6+1=9+1+6②减法:A-B-C=A-C-B例子:15-9-5=15-5-9③乘法:A×B×C=A×C×B例子:1×2×3=1×3×2④除法:A÷B÷C=A÷C÷B例子:6÷2÷3=6÷3÷2二、结合律①加法:A+B+C=A+(B+C)例子:6+9+1=6+(9+1)②减法:A-B-C=A-(B+C)例子:15-1-4=15-(1+4)③结合律:A×B×C=A×(B×C)例子:9×5×2=9×(5×2)④结合律:A÷B÷C=A÷(B×C)例子:90÷5÷2=90÷(5×2)三、分配率①乘法:A×(B+C)=A×B+A×C例子:5×(6+8)=5×6+5×8A×B+A×C=A×(B+C)例子:5×17+5×3=5×(17+3)A×(B-C)=A×B-A×C例子:5×(8-6)=5×8-5×6A×B-A×C=A×(B-C)例子:5×24-5×4=5×(24-4)②除法:(A+B)÷C=A÷C+B÷C例子:(9+6)÷3=9÷3+6÷3A÷C+B÷C=(A+B)÷C例子:9÷3+6÷3=(9+6)÷3(A-B)÷C=A÷C-B÷C例子:(9-6)÷3=9÷3-6÷3A÷C-B÷C=(A-B)÷C例子:9÷3-6÷3=(9-6)÷3四、去括号①只有“+”“-”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 去括号后,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A+(B+C)=A+B+C例子:9+(2+1)=9+2+1A+(B-C)=A+B-C例子:9+(2-1)=9+2-1②只有“+”“-”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 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 A-(B-C)=A-B+C例子:9-(5-1)=9-5+1A-(B+C)=A-B-C例子:9-(1+8)=9-1-8③只有“×”“÷”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 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不变: A×(B×C)=A×B×C例子:3×(2×6)=3×2×6A×(B÷C)=A×B÷C例子:3×(6÷2)=3×6÷2④只有“×”“÷”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 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C例子:12÷(2×6)=12÷2÷6A÷(B÷C)=A÷B×C例子:12÷(6÷2)=12÷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
2、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
(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
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
①(a+b)×c=a×c+b×c;a×c+b×c=(a+b)×c;
②a×(b—c)=a×b—a×c;a×b—a×c=a×(b—c)
6、连减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
a—b—c=a—c—b;a—b+c=a+c—b
7、连除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
a÷b÷c=a÷(b×c);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乘除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
a÷b÷c=a÷c÷b;a÷b×c=a×c÷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