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答案版)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哪一种说法是对的A.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仅受乳糖阻遏子的负调控B.当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大肠杆菌可以同时都利用C.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在结合ATP之前对转录没有影响D.一个相同的mRNA编码的不同蛋白在胞内有相同的数量E.在原核生物,位于染色体上许多不同位置的DNA修复基因仅被一个阻遏物调控【答案】E【解析】略2.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乙表示DNA转录②共有5种碱基③甲、乙中的A表示同一种核苷酸④共有4个密码子⑤甲→乙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③⑤【答案】B【解析】甲→乙表示DNA转录形成RNA的过程,①正确;共有5种碱基,即A、T、G、C、U,②正确;甲乙中的A表示同一种碱基,但由于五碳糖的不同,所以是两种不同的核苷酸,③错误;RNA中只有6个碱基,所以只有2个密码子,④错误;由于DNA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甲→乙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⑤正确。

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某DNA片段含腺嘌呤25个、胞嘧啶35个,则该DNA片段共含有碱基的数是()A.50B.60C.70D.120【答案】D【解析】依题意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某DNA片段中,A=T=25个、C="G" =35个,所以该DNA片段共含有碱基的数是A+T+C+G=120个,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少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根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RNA是遗传物质C.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通过假说—演绎等方法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D.沃森和艾弗里运用威尔金斯、查哥夫等人的成果,成功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答案】C【解析】摩尔根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通过假说—演绎等方法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前人的成果,成功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D错误。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1.经抗药性遗传标记法筛选出的转化体中,往往会出现无载体或无重组DNA分子的菌落,其原因很可能是A.标记基因发生突变B.载体或重组DNA分子整合到了受体染色体C.载体空载D.载体或重组DNA分子不稳定E.筛选药物诱导受体细胞产生抗体【答案】C【解析】略2.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运载体重组,所需要的两种酶是①限制酶②连接酶③解旋酶④还原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略3.已知某mRNA有90个碱基,其中A+G占40%,则转录成mRNA的一段DNA分子应有嘧啶A.28个B.42个C.56个D.90个【答案】D【解析】略4.5’ACG’密码子的反密码子是A.5’uGC3’B.3’uGC5’C.5’CGu3’D.3’CGu5’【答案】B【解析】略5.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 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从结果C、D看DNA复制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若发现该细菌细胞中有一个含4000个碱基对的DNA,其中A有1350个,则:该DNA的杂合链DN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重链DNA小___________,该DNA连续复制三次需要____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写两个)。

【答案】(1)对照(2)半保留复制(3) 4000 18550 酶、ATP、适宜的温度、PH(至少写2个)【解析】(1)实验一与实验二是分别获得14N、15N的DNA分子离心后在试管中的位置,与实验三作对照。

(2)实验三,结果C是15N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一次后处于结果A与结果B之间,结果D是15N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DNA分子在中带和轻带位置,说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遗传的分子基础参考答案

遗传的分子基础参考答案

遗传的分子基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 C【解析】根据题意,腺嘌呤的数目是10000×20%=2000个,则G的数目是3000个,则释放100个子代噬菌体需要的G为3000×(100-1)个,A错误;噬菌体增殖不需要细菌提供模板;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2、A【解析】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应该是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不会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32P标记噬菌体DNA。

3、B4、B5、A解析:A,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6、B解析:某种酶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说明控制编码该酶的基因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才有,在其他突变体中没有该基因。

野生型和突变体①共有的基因有a、b、c,突变体②、③中分别有a、c和d基因,都没有b基因,而b基因野生型和突变体①都有,说明编码该酶的基因就是b基因。

7、D解析:A项中尿嘧啶参与构建核糖核苷酸,不参与构建脱氧核苷酸。

进行DNA复制的场所除了细胞核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b中(A+G)/(T+C)的比值一定与c中的是互为倒数关系,D选项是正确的,因为复制后的DN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平分子细胞中。

二、填空题8、I.(1)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第二步:把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2)大肠杆菌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Ⅱ.(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2)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3)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②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4) DNA是遗传物质9、①排除干扰②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2)①核糖体此时核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②同位素标记法(3)①酶的活性②(环境仅影响了酶的活性,)遗传物质没有改变③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略10、(1)噬菌体致流感病毒瘤病毒(2)复制解旋聚合 ATP及四种脱氧核苷酸(3)转录翻译(4)逆转录逆转录酶对中心法则的补充(5)DNA→DNA RNA 蛋白质细菌解析: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进入细菌后的DNA能够自我复制,转录形成信使RNA,并利用细菌的核糖体翻译形成蛋白质;由此推知甲为噬菌体。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1.根据基因工程的定义,下列名词中不能替代基因工程的是A.基因诱变B.分子克隆C.DNA重组D.传工程E.基因无性繁殖【答案】A【解析】略2.下图是人体中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过程①称为,催化该过程的酶是。

(2)过程②需要的原料是,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3)与过程①相比,过程②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4)过程②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

【答案】(1)转录 RNA聚合酶(2)氨基酸 GCU (3)U-A(4)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或肽链)【解析】(1)图中过程①表示以胰岛素基因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所以过程①称为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

(2)图中过程②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再结合题图可知,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

(3)与过程①(转录)相比,过程②(翻译)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

(4)多聚核糖体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或肽链)。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花生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B.T2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初步被水解将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答案】C【解析】花生的遗传物质是DNA,故A错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元素有C、H、O、N、P,故B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故C正确;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初步水解能得到4种核糖核苷酸,故D错误。

高中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能量B.需要酶C.需要原料D.不需要模板2.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有()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通过直接控制激素的合成来调节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③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④通过控制全部核糖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这一单链DNA就可以代替mRNA翻译成多肽,这说明()A.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DNAB.遗传信息可由蛋白质流向DNAC.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蛋白质D.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蛋白质4.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1∶3∶5.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共有2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1∶1∶2∶2C.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排列方式最多有4200种D.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则需480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5.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A.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C.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间期6.下列有关真核生物体内核基因转录与翻译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能在同一场所同时发生B.都存在碱基A与U配对C.在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均会发生D.只要碱基配对出错就会引起性状改变7.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都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B.密码子、反密码子均存在于mRNA上C.tRNA上只有3个碱基,其余RNA上有多个碱基D.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3种RNA共同发挥作用8.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NA复制时只有一条链可以作为模板B.DN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C.DNA复制的场所只有细胞核D.DNA复制的时间只能是有丝分裂间期9.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导致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现象。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试题答案及解析1. DNA复制过程所需要的物质是()A.酶B.脱氧核苷酸C.ATP D.DNA【答案】ABCD【解析】略2.经抗药性遗传标记法筛选出的转化体中,往往会出现无载体或无重组DNA分子的菌落,其原因很可能是A.标记基因发生突变B.载体或重组DNA分子整合到了受体染色体C.载体空载D.载体或重组DNA分子不稳定E.筛选药物诱导受体细胞产生抗体【答案】C【解析】略3.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有40个,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胞嘧啶(C)为m个,则n、m分别是( )A.3 900 B.3 420 C.4 420 D.4 900【答案】D【解析】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子代DNA分子的总数为2n,根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在2n个子代DNA分子中,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不含15N的DNA分子有(2n-2)个,依题意则有(2n-2):2=7:1,解得n=4;在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中,A+T+C+G=200个碱基,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题意,则有A=T=40个,C=G=60个,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需游离胞嘧啶(C)的个数m=(2n-1)×60,因n=4,所以解得m=900个。

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10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人的生发层细胞来说,能发生甲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

对于甲图来说在正常情况下,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④的合成,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_。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B.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假定肠道病毒基因+RNA含有100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60%。以病毒基因 +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共800个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染色排除法,被台盼蓝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活细胞,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向高考要高分(一)
必修二 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们通过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研究发现,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等病原体而对人体无害,其原因是抗生素能够有效地阻断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而不影响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人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许多假设,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转录过程,而不影响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下图圆圈中画出亲本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
(3)将一个报春花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含14N的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进行有丝分裂2次,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中有_____条染色单体被15N标记。
(4)科学工作者欲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报春花品种,宜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21.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 (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生化机制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的表达过程包括。据图判断,报春花的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2)若基因型AaBb×AaBb的亲本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高考生物专题专练:遗传的分子基础有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专练:遗传的分子基础有答案

遗传的分子基础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密码子B.每一种密码子都与一种反密码子相互对应C.DNA上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密码子和氨基酸不一定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答案:D2.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 loop结构有关。

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 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的非模板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loop结构中杂合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B.R-loop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C.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也可转录形成相同的mRNAD.R-loop结构的形成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答案:C3.CFTR基因编码跨膜蛋白(CFTR蛋白),CFTR基因发生突变,使CFTR蛋白缺少第508位的氨基酸,导致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肺功能受损,引起囊性纤维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FTR基因缺失1个碱基对使mRNA少一个密码子B.CFTR基因突变后,该DNA片段不再具有遗传效应C.该基因突变前后分别以不同模板链控制合成CFTRD.翻译时,核糖体读取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时终止答案:D4.如图表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⑨既容易断裂又容易生成,所以DNA稳定性与之无关D.该DNA片段有两种碱基配对方式,四种脱氧核苷酸答案:D5.用32P 或35S 标记T 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

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 还是蛋白质 B .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 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 .搅拌不充分会使35S 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D .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 ,而部分可含有32P 答案:B6.将S 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鼠体内,会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题1.(2017·全国卷Ⅱ)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C)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2.(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C)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3.(2016·江苏卷)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4.(2018·西安二模)科学理论的得出离不开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的支持。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B)A.艾弗里及其同事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运用了物质分离、提取和鉴定技术B.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被感染的大肠杆菌C.威尔金斯等提供的DNA衍射图谱数据,为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供了支持D.1958年,科学家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5.(2018·天津市五区县高三期末)DNA能通过玻璃滤器,但细菌不能。

在一底部烧结了玻璃滤器的U型管(已灭菌)的左支加入R型肺炎双球菌活菌菌液,右支加入杀死的S型菌菌液,两管口用无菌脱酯棉塞紧,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 D)A.在U型管的左、右支均能检测到R型活菌B.在U型管的左、右支均能检测到S型活菌C.在U型管的左支能检测到S型活菌,遗传物质和原S型菌完全相同D.在U型管的左支能检测到S型活菌,具有R型和S型菌的遗传物质6.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

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 S型)。

现用Penr 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D)A.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B.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 S型细菌D.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7.(2018·山东省高三期末)科学家设计并合成了由47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DNA-E47,它可以催化两个底物DNA片段之间的连接。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E47中,嘌呤数一定等于嘧啶数B.在E47分子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C.E47作用的底物和DNA聚合酶作用的底物是相同的D.在E47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8.(2018·江西省高三期末)下列有关双链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D)A.DNA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B.DNA分子两条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C.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D.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9.(2018·辽宁沈阳期末)下图中DNA分子片段中一条链由15N构成,另一条链由14N构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A.Ⅱ处为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Ⅱ处B.Ⅱ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若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G+C=56%,则无法确定整个DNA分子中T的含量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10.(2018·全国卷Ⅱ)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11.(2017·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C)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12.(2017·江苏卷)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13.(2018·山东省高三期末)有关大肠杆菌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C)A.DNA复制出现差错,必定导致遗传性状改变B.转录时RNA聚合酶必需先与基因上的起始密码结合C.运输氨基酸的tRNA是某些基因的表达产物D.核糖体必须在转录完成后就与mRNA结合14.(2018·广东省高考生物)下列关于密码子、tRNA和氨基酸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D)A.mRNA上每3个相邻的碱基都决定一种氨基酸B.密码子的简并性是指每种氨基酸都有多种密码子C.tRNA分子内部均不存在氢键D.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15.(2016·江苏高考改编)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密码子CGG和AGA均对应着精氨酸),由此发生的变化不可能有(A)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B.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C.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D.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16.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A.ⅡⅡⅡ过程分别需要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B.ⅡⅡ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Ⅱ过程发生在寄主细胞内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Ⅱ过程,子代含15N的DNA占50%D.ⅡⅡⅡ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17.囊性纤维病的致病原因是由于基因中缺失三个相邻碱基,使控制合成的跨膜蛋白CFTR缺少一个苯丙氨酸。

CFTR改变后,其转运Cl-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肺部黏液增多、细菌繁殖。

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正确的是(C)A.CFTR蛋白转运Cl-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该致病基因中缺失的3个碱基构成了一个密码子C.合成CFTR蛋白经历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肽链的盘曲、折叠过程D.该病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18.(2018·河南省安阳一模)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C)A.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B.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能说明“作为遗传物质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C.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均会发生的碱基配对是:A—T、C—GD.利用酶的专一性可探究某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19.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噬菌体只提供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 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 2n-120.(2018·江西省赣州市高三期末)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21.(2018·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期末)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

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实验目的为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22.(2018·贵州省贵阳一模)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B)A.DNA转录的产物就是mRNAB.导致性状改变的基因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子代C.某碱基在DNA单链中所占比例与在双链中所占比例相同D.某个含100个碱基对的特定基因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有4100种23.枯草芽孢杆菌(细菌)可分泌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

某科研小组对几丁质酶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注:+表示含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B.诱导物促进了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录,从而促进几丁质酶大量合成C.有诱导物时,一个几丁质酶的mRNA可能会结合多个核糖体D.诱导物使基因转录时,DNA两条链同时作为模板,从而提高酶的产量24.(2018·河北唐山一中月考)图1和图2是基因控制胰蛋白酶合成的两个主要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图1和图2所示过程的进行方向都是从右往左B.图1中乙与丁是同一种物质C.图2中共有RNA、多肽和多糖三种大分子物质D.图1和图2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25.下图表示菠菜体细胞内的四个重要生理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A.细胞核内能完成甲、乙、丙、丁生理过程B.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完成甲、乙、丙、丁生理过程C.根细胞核糖体内进行乙、丙过程D.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能进行甲、乙、丙生理过程26.如图表示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C)A.图1可发生在绿藻细胞中,图2可发生在蓝藻细胞中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图1翻译的结果是得到了多条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D.图2中ⅡⅡⅡ的合成均与核仁有关27.(2018·东北三省三校一模)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如有异常mRNA会被细胞分解,如图是S基因的表达过程,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异常mRNA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图中所示的Ⅱ为转录,Ⅱ为翻译过程C.图中Ⅱ过程使用的酶是反转录酶D.S基因中存在不能翻译成多肽链的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