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 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 对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

4.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5. 动物会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冬眠、迁徙等。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

1. 船的发展经历了从独木舟到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内燃机船再到现代轮船和潜艇的历程。

2. 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让船更加稳定。

3. 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大小、结构以及所使用材料的性能有关。

4. 给小船装上动力时,要合理安装,减小阻力。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

1. 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

2.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3. 减少垃圾的方法有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4. 淡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要节约用水。

第四单元热。

1. 热是一种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2.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3.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4. 物体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体积变化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第五单元环境与我们。

1. 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2. 保护地球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必须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3.对于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我们可以从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等方面进行究。

4.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使其中一组有土壤,另一组没有土壤,其他条件包括水、阳光、空气、温度等都要相同。

5.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用至少3粒种子做实验,是为了避免种子自身不能萌发的可能性,减少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

6.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可以保障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绿豆种子的发芽不需要土壤。

2.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时,一组放在冰箱内另一组放在常温下,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3.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一组用包着黑纸的杯子盖住,另一组用透明的杯子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4.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绿豆苗的生长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阳光下的绿豆苗茎更粗壮、矮小,呈紫色或绿色,叶片呈绿色,看上去更健康;黑暗处的绿豆苗茎细长,是白色或泛黄,时片是黄色的,看上去处于病态。

4.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肥料等。

5.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6.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于宽大。

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计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朝,基肥限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沉和浮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4、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增大)。

9、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0、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5、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9、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0、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完整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沉和浮姓名: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必定的标准。

2、同一种资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它在水中的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己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一枚回形针在水中会沉,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在水中会沉。

5、一块橡皮在水中会沉,把这块橡皮切成本来的1/8 ,橡皮会沉。

6、胡萝卜在水中会浮,把他切成一半大小会浮。

第二课:沉浮与什么要素有关1、 1、不一样样资料构成的物体,假如体积相同,重的物体简单沉,轻的物体简单浮 ; 假如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简单沉,体积大的物体简单浮。

2、相同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经过改变它的重量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经过改变它的体积大小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潜水艇靠改变自己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潜水艇在水中既能在水面航行,也能在水下航行。

潜艇有个很大的压载舱,往压载舱里注满海水后,潜艇会下沉;将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会上调。

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将一块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会沉。

4、将橡皮泥捏成船或碗(空心)样的形状就简单浮起来。

5、为何铁块在水中会沉,而钢铁造的大船却能浮在水面上?答:铁块的体积小,在水中的排水量小,因此简单沉。

而钢铁制造的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原由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第四课:造一艘小船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简单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第五课:浮力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2、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遇到水的浮力。

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遇到的浮力等于它遇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3、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遇到的浮力就越大。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包括4个单元共12个章节,具体的科学知识点整理如下:第一单元:动力与能量1.动力的概念:力是物体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机能是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形状的动力。

2.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弹力、摩擦力、重力。

3.动力的传递:力的传递通过物体的接触或力的传递介质实现。

4.动力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电能的转化(电能与动能、电能与热能)。

5.能量的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总能量守恒。

第二单元:物质的四态变化1.物质的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物质的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可以通过降温或增加压力实现。

3.物质的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4.物质的蒸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或增加表面积实现。

5.物质的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6.物质的溶解: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

第三单元:暖和和生命1.温度和测温: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

2.温度的传递: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3.温度与物体热胀冷缩:物体在加热时热胀,退热时冷缩。

4.生命体的特点: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5.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4.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水资源、食物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精华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

第二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中,我们首先观察到的变化是种子膨胀。

2.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阳光,保持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水分、多粒大小的相同的种子。

第三课《绿豆苗的生长》1.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3.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放在干土和湿土中间的蚯蚓会向湿土方向爬,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第五课《当环境改变了》1.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2.动物越冬时,丹顶鹤、燕子、大雁等会迁秽,青蛙、刺猬、熊等会冬眠。

第六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之间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由许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⒉.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第七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1.对于每种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温度、水、空气、阳光、土壤等。

⒉.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3.适当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但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所以在做生态瓶时,要注意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五下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科学知识点

五下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科学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四年级我们曾经学过《种植凤仙花》,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阳光、营养(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没有阳光、营养(土壤)种子照样萌发。

这一课主要就是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证明这个结论,认识到植物生长与环境(环境因素包括阳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等)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

以绿豆种子为例,它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举例1 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计划研究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壤吗?预测: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相同的条件:分成两组,两组的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种子的个数和大小都相同(两组种子各3粒,种子越多实验越有说服力,一般选奇数粒。

)如果只放一颗,假如这颗绿豆是坏的,实验就不能成功。

不同的条件:1号组有土壤,2号组没有土壤实验方法:1号组种子一半埋在土壤里,保持湿润。

2号组种子不提供土壤,种子一半埋在纸巾上,也保持湿润。

两组实验同时进行。

这组实验种子除了土壤以外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例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

实验结果:两组种子都萌发了,实验说明种子萌发与是否有土壤没有关系。

结果和预测的一致实验中只能改变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化,这样的实验方法叫做对比实验。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实验计划。

研究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当的温度吗?预测: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当的温度相同的条件:分成两组,两组的阳光空气水分种子的个数和大小都相同(两组种子各3粒,种子越多实验越有说服力,一般选奇数粒。

)如果只放一颗,假如这颗绿豆是坏的,实验就不能成功。

不同的条件:1号组放常温下,2号组放在冰箱冷藏柜中实验方法:1号组种子放在纸巾上,保持湿润,放在常温下。

2号组种子放在纸巾上,也保持湿润,放在冰箱冷藏柜中。

两组实验同时进行。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
1.1 物质的分类
- 固体:拥有一定形状和体积,不易变形。

-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可以流动。

-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能够自由流动。

1.2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物质的形状、体积或状态发生改变,但其组成成分没有变化。

- 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成分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

2. 火的产生和燃烧
2.1 火的产生条件
- 可燃物:能够和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等。

- 氧气:空气中的一种气体,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火源:引发可燃物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如火柴、打火机等。

2.2 燃烧的过程
- 点燃:将火源接触到可燃物上,使其开始燃烧。

- 进一步燃烧:燃烧物质与氧气进行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热和光。

- 消失:当可燃物燃烧完全,燃烧过程终止。

- 灭火:采取适当的措施将燃烧过程停止,如用水、灭火器等。

3. 地球运动和太阳系
3.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自转: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一天。

- 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一年。

3.2 太阳系的组成
- 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的主要能量来源。

- 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火星等。

-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月球围绕地球运行。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复资料,希望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加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沉和浮
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
2、
3、
4、
5、一块橡皮在水中会沉,把这块橡皮切成原来的1/8
6、
浮。

4、潜水艇在水中既能在水面航行,也能在水下航行。

潜艇有个很大的压载舱,
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
2、
3、
4、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沉,而钢铁造的大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铁块的体积小,在水中的排水量小,所以容易沉。

而钢铁制造的船能够
第四课:造一艘小船
1、
第五课:浮力
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
2、它
3、
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是不一样的,那么,它
5、
6、
7、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
小。

第六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1我们能够感受到浮力的存有,
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3、
4
5
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1、
2、
3、
4、马铃薯在清水里会下沉,在浓盐水里会上浮,这说明不同的液体也能改变
物体的沉浮状态。

5、将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取一滴滴在铁片上加热后,我们发现变干后出现
6、“死海”能使人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里含有大量的盐。

第八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1
2
3、
4、
5、
6、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