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2014_钻井液液气分离器安装与使用规范
油气分离器安全操作规程

油气分离器安全操作规程油气分离器是石油、天然气开采生产中重要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将产出的混合流中油气进行分离。
分离出来的油和气再经过相应的处理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
为了确保对油气分离器的安全操作,减少事故发生,本文制定了以下油气分离器安全操作规程。
前期准备首先,在操作油气分离器前应首先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认其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
如果发现存在问题需及时处理,禁止在故障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第二,操作人员要通过规范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掌握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了解不同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同时,为确保安全,操作人员应遵守岗位职责,不得违规操作。
第三,准备工具和检测设备,包括测量仪器、泄漏检测器、气体探测仪等,并确保这些设施正常工作,以便随时使用。
操作方式在使用油气分离器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一:启动1.操作人员应按下启动按钮,开启油气分离器。
2.关注油气分离器运行情况,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设备并排查原因。
步骤二:监测1.定期对油气分离器进行监测,观察操作指示器和监测装置的工作状态。
2.定期对油气分离器进行检测,确定分离率和油含量等数值是否正常。
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设备并排查原因。
步骤三:安全防护1.操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鞋等。
2.在对油气分离器进行维护或清洗时,应先切断其电源,然后遵循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步骤四:应急措施1.当油气分离器发生突发故障时,操作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执行相应措施。
2.当发现油气泄漏时,应尽快切断设备电源,开启风道通风,并按照应急预案对泄漏处进行封堵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在操作油气分离器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1.操作时应时刻关注油气分离器和设备周围环境的情况,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
2.不得越权使用油气分离器,如非专业人士不得操作设备。
3.禁止在工作过程中跨越设备、攀爬设备等危险行为。
4.防止阳光照射设备,避免设备老化,热胀冷缩过度等情况。
QSY 1506-2012 钻井液液气分离器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 1506—2012钻井液液气分离器Driling fluid liquid gas separator2012—07—03发布 2012—09—01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Q/SY 1506- 2012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型号与基本参数 (1)3.1 型号表示方法 (1)3.2 分离器基本参数 (2)4 基本要求 (2)4.1材料 (2)4.2设计、制造要求 (2)4.3安全阀 (4)4.4压力表 (4)4.5涂装 (4)5 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4)5.1 试验方法 (4)5.2 检验规则 (4)5.3 判定规则 (5)6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5)6.1 标志 (5)6.2 包装、运输及贮存 (6)Q/SY 1506- 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石化设备与材料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成装备制造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谈献英、王树龙、艾绍磊、魏忠华、张恒、张振峰、柴占文、郭亭亮、石健、刘标、王红月、李鹤。
Q/SY 1506- 2012钻井液液气分离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钻井液液气分离器(以下简称分离器)的型号与基本参数、基本要求、设计、制造、试验、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进行钻井作业时,对钻井液进行液气分离处理的承压分离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GB/T 1226 一般压力表GB/T 12241 安全阀一般要求GB/T 13306 标牌GB/T 9115 对焊钢制管法兰JB/T 4711 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JB/T 4730.2 射线检测JB/T 4730.3 超声检测HG/T 20592 钢制管法兰(PN系列)HG/T 21520-2005 垂直吊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3 型号与基本参数3.1型号表示方法改进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原型不注。
006-2014_钻井液液气分离器安装与使用规范.

Q/SYCQZ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YCQZ 006—2014代替Q/SYCQZ 006-2011钻井液液气分离器安装与使用规范2014-08-18发布2014-09-18实施目次前言.......................................................................II 1 范围 (12 安装前的准备 (13 安装 (14 使用 (25 检查 (2前言本标准是对Q/SYCQZ 006-2011《钻井液液气体分离器安装与使用规范》的修订,与Q/SYCQZ 006-2011相比,除进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差异如下::——适用范围增加了欠平衡钻井、充气钻井现场使用的分离器。
——取消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要求。
——增加了分离器安装准备要求“绷绳为均布的4根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丝绳;固定地脚螺栓或绷绳用水泥基墩坑尺寸长×宽×深为0.8 m×0.8 m×1.0 m ,遇地表松软时,基墩坑体积应大于1.2m3”(见2.3。
——修改了分离器安装固定要求“就位后用地脚螺栓或绷绳固定。
地脚螺栓宜固定在底座四个吊装位置处”、“地脚螺栓或绷绳的正反螺栓应在浇注凝固后紧固”(见3.1。
——增加了排液管的安装要求“安装后应测量U型管的有效高度H并记录”(见3.4.8。
——增加了“充空气钻井作业时”排气管线的安装要求“充空气钻井作业时可接至距井口30m以远的井场污水池或沉砂池”(见3.5.3。
——增加了点火装置的安装要求“点火装置应垂直地面安装,用地脚螺栓或直径12mm钢丝绳固定,钢丝绳不少于3根”(见3.5.7。
——增加了分离器使用要求“使用前应按测量的U型管高度及钻井液密度计算出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max=U型管的有效高度H×钻井液密度ρ”(见4.4;“排气管线压力表的读数大于计算出的最大工作压力”(见4.5.2。
油气分离器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油气分离器安全操作规程油气分离器是石油钻采过程中的常见设备,用于将产出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分离。
由于其操作涉及到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下面是油气分离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共2000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油气分离器的安全运行,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合理利用设备资源,延长设备寿命,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必须由油气分离器作业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并由单位领导审定后下发实施。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油气分离器的日常作业和例行维护保养,以及设备故障处理等方面。
第四条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内容,并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有关管理人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操作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第五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检查油气分离器的各项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并进行测试确认。
第六条在操作前,必须熟悉油气分离器的工艺流程、操作程序和设备参数,了解各种事故处理方法,确保知晓应急措施。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以防止事故发生时的伤害。
第八条油气分离器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接触高温、高压介质,因此必须确保相关管道和阀门的可靠性和完好性。
第九条油气分离器涉及到易燃易爆气体,吸烟、明火等行为禁止在操作现场进行。
第三章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第十条操作人员在开始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各项操作装置和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需要熟悉操作程序,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
禁止操作人员擅自更改设备工艺流程或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注意观察设备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密封性能、泄漏情况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当发生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停止设备运行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员。
油气分离器安全操作规程

油气分离器安全操作规程油气分离器是石油钻采过程中的常见设备,用于将产出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分离。
由于其操作涉及到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下面是油气分离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共2000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油气分离器的安全运行,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合理利用设备资源,延长设备寿命,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必须由油气分离器作业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并由单位领导审定后下发实施。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油气分离器的日常作业和例行维护保养,以及设备故障处理等方面。
第四条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内容,并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有关管理人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操作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第五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检查油气分离器的各项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并进行测试确认。
第六条在操作前,必须熟悉油气分离器的工艺流程、操作程序和设备参数,了解各种事故处理方法,确保知晓应急措施。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以防止事故发生时的伤害。
第八条油气分离器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接触高温、高压介质,因此必须确保相关管道和阀门的可靠性和完好性。
第九条油气分离器涉及到易燃易爆气体,吸烟、明火等行为禁止在操作现场进行。
第三章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第十条操作人员在开始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各项操作装置和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需要熟悉操作程序,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
禁止操作人员擅自更改设备工艺流程或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注意观察设备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密封性能、泄漏情况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当发生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停止设备运行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员。
液气分离器的安装方法

常用液气分离器安装拆卸方法
正常情况下,钻井液液气分离器安装在泥浆罐旁边的地面上,地面要求水平、坚实,并预置地脚螺栓坑。
安装过程中,用吊车吊住主体顶部吊耳吊起与地面垂直,缓慢地放下,然后用钢丝绳从主体上部三处(均布)与地面绷紧,保证主体与地面垂直,浇注地脚螺栓、紧固。
钻井液液气分离器工作原理
设备安装完成之后,再将排气管汇引至距离井口50-80m处。
其进浆口与旋转防喷器或节流管汇连接,关闭排污蝶阀,打开出浆口蝶阀,用管线接到泥浆罐内即可。
钻井液气液分离器钻井液气液分离器
设备使用完,搬运时,首先将连接管汇拆除,再将绷紧钢丝绳松开,然后用吊车吊住主体顶部,松开地脚螺栓放置水平,此时的梯子可做为搬运支架。
钻井液气侵设备钻井液气侵设备
液气分离器是在石油钻井中处理钻井泥浆气浸的专用设备。
气浸钻井泥浆从分离器进液口切线进入分离器内,顺着罐体内壁落在专业设计好的内挡板上,发生对此碰撞,从而增大暴露表面积,向下流动,造成紊流状态,使钻井泥浆里含有的气体和液体分离开来。
游离在罐内的气体通过灌顶的气体出口排出,排气管长度由现场确定及配套,并引到安全处,而脱气后
的钻井液排入循环罐。
(整理)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新版3-5章

第三章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和使用第十九条井控装置的安装(一)井口装置1.防溢管一律采用两半式法兰密封连接。
其直径应比所用套管加大一级,管内不应有台肩。
2.防喷器每次安装完毕后,应校正井口、转盘、天车中心线,其偏差不大于10mm。
用直径16mm钢丝绳和正反螺丝在井架底座的对角线上固定绷紧。
3.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应安装手动操作杆,靠手轮端应支撑牢固,操作杆中心线与锁紧轴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挂牌标明开、关方向和圈数。
手轮离地高度超过2m,其下方应安装操作台。
4.安装完后,绘制井口装置示意图,图中应标注各半封闸板和剪切闸板距转盘面的距离。
5.远程控制台(1)安装在面对井架大门左侧、距井口不少于25m的专用活动房内,距放喷管线应有1m以上距离,10m范围内不应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
(2)控制管汇安放并固定在管排架内,管排架与放喷管线应有一定的距离,车辆跨越处应装过桥盖板,不应在管排架上堆放杂物和以其作为电焊接地线或在其上进行焊割作业。
(3)总气源应与司钻控制台气源分开连接,并配置气源排水分离器,不应强行弯曲和压折气管束,气源压力保持在0.65MPa~1.00MPa。
(4)电源应从总配电板处直接引出,用单独的开关控制,并有标识。
(5)非工作状态下,液压油油面距油箱顶面200mm;工作状态下,液压油油面距油箱底面不小于200mm。
气囊充氮压力7.0MPa±0.7MPa。
(6)蓄能器压力17.5MPa~21.0MPa,环形防喷器压力8.5MPa~10.5MPa,管汇压力10.5MPa±1.0MPa,并始终处于工作压力状态。
(7)各控制阀的操作手柄应处于与控制对象工作状态相一致的位置。
控制剪切闸板的三位四通阀应安装防误操作的防护罩和定位销,控制全封闸板的三位四通阀应安装防误操作的防护罩。
(8)半封闸板防喷器的控制液路上均应安装防提安全装置,其气路与防碰天车气路并联。
石油钻井行业液气分离器安装使用标准

三、液气分离器各部件名称
四、液气分离器安装标准
1、液-气分离器安装 在1#罐边地面上,地面要 求水平、坚实,并预置地 脚螺栓坑。安装时用吊车 吊住主体顶部吊耳吊起与 地面垂直,缓慢地放下, 然后用钢丝绳从主体上部 三处(均布)与地面绷紧, 保证主体与地面垂直,浇 注地脚螺栓、紧固。
四、液气分离器安装标准
六、液气分离器维护
1、使用前检查下部缓冲挡板,如果磨损超过10mm必须同时更 换2块挡板才能使用。 2、每次使用后将分离器内的钻井液放空(尤其冬季,以防罐体 冻裂),打开清洗口或入口清洗干净。
能满足钻井要求;液气分离器主要用于清除钻井液中直径3-25mm的大
气泡,严重时若不及时处理将引起井涌、甚至发生井喷事故。液气分离 器与电子点火装置联合使用可确保钻井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液气分离器特点
1、液气分离器采用底部排液排污来控制工作液面高低,以保证分 离器内液位恒定,同时排空通畅,提高 了气体的处理效果; 3、液气分离器采用离心分离、物理冲击分离、真空分离等多项分 离技术相结合,确保了气体分离效果; 4、液气分离器供液管各弯角处均安装有缓冲装置并加装了可更换 耐冲击挡板,可根据磨损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更换,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 命; 5、液气分离器防硫型液气分离器整体采用特种材料进行制造和处 理,可完全防止气体中的硫化氢气体对设备的损坏。
液气分离器原理、安装及使用标准
井控管理办公室
2014年9月7日
一、液气分离器原理
液气分离器是气浸除气的专用设备,属于常压除气原理,它能有效
防止有害气体的侵蚀,保证人机安全生产。液气分离器主要靠重力冲撞
作用来实现液气分离的,液气分离器可以从旋转防喷器进液,也可从节 流管汇进液。 当钻井液产生气侵时,其比重、粘度产生较大偏离,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SYCQZ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CQZ 006—2014
代替 Q/SYCQZ 006-2011钻井液液气分离器安装与使用规范
2014-08-18发布2014-09-18实施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安装前的准备 (1)
3 安装 (1)
4 使用 (2)
5 检查 (2)
前 言
本标准是对Q/SYCQZ 006-2011《钻井液液气体分离器安装与使用规范》的修订,与Q/SYCQZ 006-2011相比,除进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差异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了欠平衡钻井、充气钻井现场使用的分离器。
——取消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要求。
——增加了分离器安装准备要求“绷绳为均布的4根直径不小于16
mm的钢丝绳;固定地脚螺栓或绷绳用水泥基墩坑尺寸长×宽×深为0.8 m×0.8 m×1.0 m ,遇地表松软时,基墩坑体积应大于1.2m3”(见2.3)。
——
修改了分离器安装固定要求“就位后用地脚螺栓或绷绳固定。
地脚螺栓宜固定在底座四个吊装位置处”、“地脚螺栓或绷绳的正反螺栓应在浇注凝固后紧固”(见3.1)。
——增加了排液管的安装要求“安装后应测量U型管的有效高度H并记录”(见3.4.8)。
——增加了“充空气钻井作业时”排气管线的安装要求“充空气钻井作业时可接至距井口30
m以远的井场污水池或沉砂池”(见3.5.3)。
——增加了点火装置的安装要求“点火装置应垂直地面安装,用地脚螺栓或直径12
mm钢丝绳固定,钢丝绳不少于3根”(见3.5.7)。
——
增加了分离器使用要求“使用前应按测量的U型管高度及钻井液密度计算出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max=U型管的有效高度H×钻井液密度ρ)”(见4.4);“排气管线压力表的读数大于计算出的最大工作压力”(见4.5.2)。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勇军、罗琼英、苏庆、王志坚、吴琦、李刚、罗整。
钻井液液气分离器安装与使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钻井液液气分离器(以下简称分离器)安装前的准备、安装、使用、维护与检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钻井(含欠平衡钻井、充气钻井)、修井作业现场使用的分离器。
2 安装前的准备
2.1 分离器主体及安全附件应在有效期内。
2.2 分离器应安装于节流管汇J8号或J10号闸阀之后。
2.3 分离器应采用地脚螺栓或绷绳固定。
地脚螺栓直径应不小于20 mm,长度应不小于500
mm,压板厚度应不小于 8 mm,宽度应不小于50 mm;绷绳为均布的4根直径不小于16
mm的钢丝绳;固定地脚螺栓或绷绳用水泥基墩坑尺寸长×宽×深为0.8 m×0.8 m×1.0
m,遇地表松软时,基墩坑体积应大于1.2 m3。
2.4 应检查分离器主体、管线及附件是否有裂纹、损伤、堵塞等缺陷,有缺陷的不应安装。
2.5 分离器安装位置的基础应平整。
3 安装
3.1 应在分离器就位后用地脚螺栓或绷绳固定。
地脚螺栓宜固定在底座四个吊装位置处,应加弹簧垫或锁紧螺帽。
地脚螺栓或绷绳的正反螺栓应在浇注凝固后紧固。
3.2 分离器所用管线弯管角度不小于90°。
3.3 进液管线
3.3.1 采用法兰连接、钢圈密封。
3.3.2 压力等级不低于14 MPa,通径不小于 78 mm,不应形成节流。
3.3.3 使用高压软管连接应使用保险绳或安全链。
3.4 排液管线
3.4.1 通径不小于203 mm,采用法兰或由壬连接。
3.4.2 应接至振动筛前的分配箱上,不应将管口埋于箱中液体内。
3.4.3 安装应保证分离器罐体内的液面高度在 1.3 m至 1.6 m之间。
3.4.4 应使用 90°弯头和直管从地面接至分配箱,可使用一根长度2 m、额定压力2 MPa 软管连接。
3.4.5 地面管线至少用地脚螺栓固定一处;“U”形单法兰弯头出口应固定。
3.4.6 地面管线与接至分配箱的管线用偏心三通连接,偏心三通偏心的一端接蝶阀、排污管线。
3.4.7 内置式U型管分离器,排液管线接至分配箱时应水平或向下接出。
3.4.8 安装后应测量 U 型管的有效高度 H 并记录。
3.5 排气管线
3.5.1 通径应不小于150 mm。
3.5.2 排气管线上便于观察处应安装一块测压法兰,安装截止阀及压力表。
截止阀压力等级 4 MPa,压力表测量范围 0 MPa~0.16 MPa,表盘直径100 mm。
3.5.3 应接出距井口50
m。
充空气钻井作业时可接至距井口30 m以远的井场污水池或沉砂池。
3.5.4 应处于畅通、无堵塞状态,在低洼处应安装三通,旁通上安装阀门。
3.5.5 出口端应安装防回火装置及点火装置(充空气钻井作业除外)。
3.5.6 直管段不大于15 m、拐弯处应做水泥基墩固定, 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 20 mm,长度不小于 500 mm,基墩坑长×宽×深(0.5 m×0.5 m×0.8 m),遇地表松软时,基墩坑体积应大于0.4 m3。
3.5.7 点火装置应垂直地面安装,用地脚螺栓或直径 12 mm钢丝绳固定,钢丝绳不少于3根。
3.6 安全阀和压力表
3.6.1 安全阀
3.6.1.1 应安装在罐体顶部位置。
3.6.1.2 出口应朝向井场外侧,不应连接泄压管线。
3.6.1.3 压力等级应与分离器的压力等级相匹配。
3.6.2 压力表
3.6.2.1 测量范围0 MPa ~ 6 MPa,表盘直径150 mm。
3.6.2.2 压力表前应安装截止阀。
3.7 不应在分离器罐体、进液管线及排气管线上施焊。
3.8 安装后应检查进液管线、排液管线和排气管线的畅通情况。
4 使用
4.1 压力表截止阀应处于常开状态。
4.2 安全阀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阀手柄与地面垂直)。
安装前、打开油气层前以及油气层中作业每30天,应采用逆时针方向扳动手柄的方式活动安全阀。
4.3 使用前将清水或钻井液灌入分离器内至排液管出口有液体排出为止。
4.4 使用前应按测量的U型管高度及钻井液密度计算出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max=U 型管的有效高度H×钻井液密度ρ)。
4.5 分离器使用后,应及时排出分离器内残留的钻井液,并冲洗分离器内部。
4.6 分离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
4.6.1 排液管口有气体排出或排气管线有液体排出;
4.6.2 排气管线压力表的读数大于计算出的最大工作压力;
4.6.3 分离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出现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缺陷;
4.6.4 安全附件失效;
4.6.5 进液管线、排液管线、排气管线、紧固件等损坏;
4.6.6 分离器与管线发生剧烈振动。
5 检查
5.1 作业队应每日对分离器主体、管线、安全阀、压力表、紧固件等进行外观检查。
5.2 井控车间井控装备巡检时对分离器进行外部检查。
5.3 每三年应由检验机构对分离器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
分离器主体材料的腐蚀速率大于0.3毫米/年的,应适当缩短内外部检验的期限。
5.4 分离器外部检查和内外部检验的内容参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执行。
5.5 安全阀应至少每年校验一次。
5.6 压力表应至少每年检定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