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和钾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铵态氮肥和钾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介绍铵态氮肥和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下面是一个例子: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肥料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铵态氮肥和钾肥作为两种常见的肥料类型,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铵态氮肥是一种含有铵态氮营养元素的肥料。
铵态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它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当土壤中缺乏铵态氮时,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减慢,产量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使用铵态氮肥能够为农作物提供足够的氮元素,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钾肥则是一种富含钾元素的肥料。
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元素之一,它参与了很多植物代谢和生理活动。
通过提供充足的钾元素,钾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抗逆性和适应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钾肥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促进植物的均衡生长和发育。
综上所述,铵态氮肥和钾肥在农业生产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铵态氮肥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钾肥则能够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铵态氮肥和钾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篇文章将首先介绍铵态氮肥和钾肥的定义和作用,然后分别探讨铵态氮肥和钾肥的特点和应用。
接着,将重点讨论铵态氮肥和钾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它们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文章的整体结论,对铵态氮肥和钾肥的重要性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行总结。
通过本篇文章的阅读,读者将更加全面地了解铵态氮肥和钾肥的作用和特点,并进一步了解它们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铵态氮肥和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铵态氮肥和钾肥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将了解它们在肥料领域的作用和价值。
同时,我们将探讨铵态氮肥和钾肥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栽培技术和肥料选择建议。
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区别在哪?

四、硝态氮的优点
➢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更多地吸收硝态氮,并“贮备”于液泡中,研究表明, 硝态氮在营养器官生长期大量累积是一切植物的共性,随着植物不断生长,体 内的硝态氮含量越来越少。据了解,植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大量吸收营养物质,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当前生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供后期生长需要。
六、不可忽视的流失浪费
➢ 铵态氮和硝态氮施用后,在水田利用率一般只有30%-54%,在旱地里被作物吸 收利用要好一些。
➢ 铵态氮肥施到水田里后,落在水下的泥层(氧化层)上,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 用,通过亚硝酸菌把铵态氮氧化成亚硝酸,再通过硝酸菌把亚硝酸氧化成硝酸。
➢ 水稻是嗜铵性作物,吸收铵态氮肥的能力较强。 ➢ 亚硝酸和硝酸在水中成为带负电荷的离子,不仅很少被作物吸收,也不能被土
氮,连同硝酸铵在内,可统称为硝态氮肥料。
一、铵态氮
➢ 铵态氮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等。 ➢ 铵态氮的特点: ➢ 1、铵态氮为正电荷,而土壤是负电荷,容易被土壤胶体易被吸附,从而不易流
失(比如雨水多、漫灌等)。 ➢ 2、植物吸收铵态氮的途径分为两种:
➢ 一是直接以铵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 ➢ 二是氧化转化成硝酸盐,以硝酸根形式被植物吸收。 ➢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两者合适比例取决于施用的总浓度,浓度低时,不同比例对植物生长影响不大; 浓度高时,硝态氮作为主要氮源显示出优越性。如硝酸铵既含有在土壤中移动 性较小的铵态氮,又含有移动性较大的硝态氮,二者均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铵态氮肥

6(1)氮
愿同学们:在学习的道路上, 收获丰硕的成果, 品尝成功的喜悦!!
•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一.化 肥
• 2.你知道哪些化肥的名称?
化肥的种类与作用
想一想?
化肥是如何分类的,你知道吗?
根据所含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氮肥、 钾肥、磷肥、复合肥料等。
含氮元素的化肥叫氮肥。
含钾元素的化肥叫钾肥。 含磷元素的化肥叫磷肥。
含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元素的化肥叫复合肥料。
是不是复合肥呢?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 2、了解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学会鉴定铵根离子。 3、知道农药特性、与环境的关系及对农作物的作用。 4、了解波尔多液的配制。
学习重点:
1、常见化肥的分类、作用 2、铵态氮肥的检验
学习难点:
铵态氮肥(铵盐)的化学性质。
什么肥料 ?
实验探究
在两个研体中加入硫酸铵和硝酸铵,分别加少量 的熟石灰,用研杵混合研磨,闻一下气味。
现象: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结论:铵态氮肥与碱混合,有氨气放出。 (NH4)2SO4+Ca(OH)2==== CaSO4+2H2O+2NH3↑ 2NH4NO3+Ca(OH)2==== Ca(NO3 )2+2H2O+2NH3↑
我能使作物枝叶茂盛 、 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
没有我,作物就会得 “软骨病”,易倒伏, 常受病菌害虫的欺负。
缺 氮
缺
钾
缺
作物根系发达、耐寒 耐旱,那是我的功劳!
磷
下面给出了几种常用的化肥,分别找出它们所含的营养素, 并指出各属于上述四类化肥中的哪一类?填写到下面表格中。 氨水NH3 · H2O 尿素 CO(NH2)2 硝酸铵 NH4NO3 硫酸铵 (NH4)2SO4 氯化铵 NH4Cl 氯化钾 KCl 硫酸钾 K2SO4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钾 KNO3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铵态氮肥的定义

铵态氮肥的定义
铵态氮肥指的是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如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等。
硫酸铵简称硫铵,由氨跟硫酸反应制得,产品是白色结晶,含氮20~21%。
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所以硫酸铵属酸性氮肥。
长期施用硫酸铵,土壤里形成较多硫酸钙,会破坏土壤结构,发生板结。
在排水不良的水田中受厌氧菌的作用,SO2-4会还原成H2S,使水稻等作物的根部中毒发黑,因此,它的生产和施用日渐减少。
但是,葱、蒜、麻、马铃薯、油菜等喜硫、忌氯作物仍要施硫酸铵。
氯化铵简称氯铵。
产品是白色晶体,含氮24~25%。
它也容易水解,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也是酸性氮肥。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氯化铵,虽然有氯离子积累,影响“忌氯”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在我国降雨量较多的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盐碱地、年降雨量少以及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内,要少用或不用氯化铵,以防止氯离子积累而加重盐害。
硝酸铵简称氯铵。
产品是白色晶体,含氮24~25%。
它也容易水解,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也是酸性氮肥。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氯化铵,虽然有氯离子积累,影响“忌氯”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在我国降雨量较多的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盐碱地、年降雨量少以及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内,要少用或不用氯化铵,以防止氯离子积累而加重盐害。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也叫重碳酸铵。
它由氨水吸收二氧化碳制成,
产品是白色细粒结晶,含氮17%左右,有强烈氨臭味。
它的水溶液呈碱性,pH值约为8(只要不是太稀,浓度对pH值的影响不大)。
在20℃左右,碳酸氢铵基本上是稳定的,温度升高、湿度大时容易分解。
氮肥的种类和性质知识

氮肥的种类和性质知识根据化合物形态分: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一)铵态氮肥:含有铵根离子(NH4+)或氨(NH3)的含氮化合物。
包括碳酸氢铵(NH4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4OH)、液氨(NH3)等。
1.共同特点:(1)易溶于水,是速效养分,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
(2)NH4+被土壤胶体吸附形成交换性养分,移动性小,不易淋失。
(3)遇碱性物质分解产生氨气挥发损失。
在使用时,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在储运时防止挥发(密封、开袋后使用);石灰性土壤深施覆土。
(4)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易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
(5)肥效比硝态氮肥慢但长,可作追肥,也可作基肥。
2.常用的铵态氮肥:(1)液氨:液态氨气,成分是NH3,含N 82.3%,常温常压下气态,故储存在耐压容器中。
化学碱性,具有强烈的腐蚀、刺激性,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
做基肥,深施,不宜作追肥和种肥。
防挥发。
(2)氨水:分子式NH3·H2O,含氮12-17%,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氨臭,化学碱性(PH大于10)。
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
稀释后深施并覆土,加入吸附性物质可防挥发。
(3)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含氮17%左右。
肥料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挥发损失氨,易发生潮解、结块,不残留任何副成分,被称为“气肥”。
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
施肥时一不离土,二不离水。
(4)硫酸铵:分子式NH4SO4,一般称为标准氮肥。
含N 20~21%。
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质好(不吸湿、不结块),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单独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适宜作基肥、追肥和种肥,适宜各种作物,喜硫作物施用效果更好。
施用时不宜长期单独施用,石灰性土壤或水田要深施,水田不宜长期施用。
(5)氯化铵:分子式NH4Cl,含N 24~25%。
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状较好,吸湿性略大于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铵态氮肥混用说明

铵态氮肥混用说明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要量最大的化肥品种,它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氮肥种类越来越多,很多农民朋友对接连不断出现氮肥的施用方法更是不太了解,还没总结出什么氮肥好呢。
因此了解氮肥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从而采取合理的施用技术,对减少氮素损失及减轻氮肥对环境的危害,提高氮肥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氮肥的分类化学氮肥有着很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一种的按含氮集团进行分类,将化学氮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氰胺态氮肥4类。
常用的铵态氮肥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等。
目前农业生产常用的铵态氮肥是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三种。
二、铵态氮肥的肥效作用生产上,碳酸氢铵、氯化铵等含有铵态氮的肥料,施入土壤中后必须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铵态氮肥具有:1、易溶于水、肥效快,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2、氮肥中的NH4+ 容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氮素不易流失;3、施用在碱性土壤中会造成氨的急剧挥发;4、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铵态氮可以经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容易造成氮素的淋失和流失。
三、铵态氮肥混用说明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
如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等铵态氮肥,如果与碱性肥料草木灰、钢渣磷肥、石灰等混用,会明显降低肥效。
速效性磷肥,也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
速效性磷肥中的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与碱性肥料混用后,会减少水溶性磷的含量,降低磷肥的肥效。
硫酸钾、氯化钾呈弱酸性反应,施入土壤后钾离子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
所以尤其是山地、贫瘠地和新开垦的荒地等缺磷地块,施用钾肥应与氮肥、磷肥混用。
1.铵态氮肥配合硝化抑制剂施用,可以降低铵态氮肥转化成硝态氮的速度。
铵态氮肥在土壤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容易被氧化成硝态氮,在多雨天气下,氧化后的铵态氮易流失,降低了氮素利用率。
2.铵态氮肥在碱性环境条件下易挥发。
因此,铵态氮肥应避免与碱性肥料,如氨水、液氮、石灰氮和草木灰等混合施用。
铵态氮肥定义

铵态氮肥定义铵态氮肥:为绿色农业注入活力的高效肥料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
其中,高效的肥料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肥料——铵态氮肥,并探讨其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一、铵态氮肥的定义与特点铵态氮肥是一种含有铵态氮(NH4+)的化肥,通常以氨气或尿素的形式存在。
铵态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可以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
与硝态氮(NO3-)相比,铵态氮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氮肥。
此外,铵态氮肥还具有以下特点:1. 易于储存和运输:由于铵态氮肥呈固态,因此不易受潮、变质和挥发,有利于长期储存和稳定供应。
2. 施用方便:铵态氮肥可以直接撒在土壤表面或通过灌溉系统施用于作物根部,操作简便。
3. 价格相对较低: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氮肥(如硝态氮肥),铵态氮肥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市场价格较为亲民。
二、铵态氮肥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前景1. 提高农作物产量:研究表明,适量施用铵态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这是因为铵态氮能够促进植物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从而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吸收能力。
2. 改善土壤质量:铵态氮肥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透气性。
这些优势有助于维持土壤生态平衡,减少化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采用铵态氮肥替代传统的化肥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压力,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铵态氮肥还可以与其他绿色农业技术相结合,如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中国在铵态氮肥研发方面的成就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农业发展,加大了对铵态氮肥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铵态氮肥生产企业,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还远销海外。
铵态氮肥

△ ++OH-→NH ↑+H O NH4 3 2 NH4+、NH3的检验方法? 的检验方法? △ △
c.铵态氮肥的使用与保存 c.铵态氮肥的使用与保存
物理性质
•溶解性 各种铵 溶解性:各种铵 溶解性 盐都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利于植物吸收 保存于阴凉 处 不可与碱性 物质共用
•受热易分解放出 受热易分解放出 NH3 •与碱反应放出 与碱反应放出NH3 与碱反应放出
1.有 1.有A、B、C三种气体,A气体在一定 三种气体, 条件下能与O 反应生成B 不溶于水, 条件下能与O2反应生成B;B不溶于水,但 气体皆易溶于水, 易与O 反应生成C 易与O2反应生成C;A、C气体皆易溶于水, 所得的溶液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 所得的溶液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 NH3 NO2 __,B NO 则A是__,B是__ ,C是__。
氮肥——农作物的增色素
能够被植物吸收的化合态氮有 哪几种形式? 哪几种形式?
NH3、NH4+ 铵态 NO3- 硝态
氮肥的种类: 氮肥的种类: NH4Cl 铵态化肥
铵态氮肥都来源于NH3 铵态氮肥都来源于
NH4HCO3 (NH4)2SO4
硝态化肥:硝酸盐 硝态化肥 硝酸盐 尿素( 尿素(CO(NH2)2)
演 示 实 验----氨气的喷泉实验 氨气的喷泉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微练习]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 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 SO2 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可吸附性颗粒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答案:D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6)赤潮和水华—形成原因是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及其废水的任意 排放,会使藻类过度繁殖,鱼类死亡,水质恶化,若发生在淡水中称 为“水华”,发生在海水中称为“赤潮”。 (7)家庭居室污染—家庭装修材料中释放的甲醛,油漆中释放的苯、 二甲苯对室内空气造成的污染。装修石材、瓷砖释放出的放射性元素 如氡等也会造成空气污染。
NO2 __红__棕__色__气__体__
无味
_无__味__ __有__刺__激__性__气___味___
密度(与空气相比) 略小
略大
大
溶解性
难溶于水 不溶于水
易溶于水
毒性
无毒
有毒
有毒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放电或高温
(1)N2 与 O2 反应: N2+O2=============2NO 。 (2)NO 与 O2 反应:2NO+O2===2NO2。 (3)NO2 与 H2O 反应:3NO2+H2O===2HNO3+NO。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微知识点] SO2、NO2 污染的防护措施 (1)除 SO2: A 用氨水吸收:2NH3+SO2+H2O===(NH4)2SO3 B 用 NaOH 溶液吸收:2NaOH+SO2===Na2SO3+H2O (2)除 NO2: 用碱液吸收,方程式为 2NO2+2NaOH===NaNO3+NaNO2+H2O。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Hale Waihona Puke 2 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大气污染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演练 课时作业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知识点一 N2、NO 和 NO2 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色态 气味
N2
NO
__无__色__气__体__ _无__色__气___体_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演练 课时作业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常见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 (1)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 SO2 和氮氧化物;能酸化土壤,腐蚀建筑 物等。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 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衍生种种二次污染物。由一次 污染物和二次污染 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 雾。NOx 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危害: ①引起大气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②溶于水形成 酸雨 。 (3)防治: ①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②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③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 ④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尾气排放。
人教版化学·必修1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微练习] 1.用图示表示“雷雨发庄稼”的原理。 答案:N2―O―2/放―电→NO―O―2→NO2―H―2O→HNO3―土―壤→硝酸盐(氮肥)。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知识点二 SO2 与 NO2 对大气的污染
1.SO2 与 NO2 的主要来源、危害和防治 (1)来源: ①SO2:主要来源于 煤、石油 和某些含硫的金属矿物的燃烧或冶炼; ②NO2:主要来自于 汽车尾气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臭氧层空洞—主要是氮氧化物、氟氯代烃等的排放引起的;将使 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加剧。 (4)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 CO2 含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的;会使全球 气候变暖。 (5)白色污染—形成原因是聚乙烯塑料的大量使用,随意丢弃;会破 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酸雨 (1)概念: pH<5.6 的降雨。 (2)成因:主要是大气中的 SO2 与 NO2
溶于水形成的。
(3)类型:
①硫酸型:SO2→H2SO3→H2SO4
化学方程式: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
人教版化学·必修1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②硝酸型:NO2→HNO3 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4)危害: 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