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保险基本原则
第二章 人身保险原则与合同

例2-1:2003年6月,方某为在某中学就读的“女 儿” 投保了“国寿学生、幼儿平安保险”(该险种列 明的除外责任有“被保险人投保前所患未治愈疾病及 已有残疾的治疗和康复” ),保额66000元,保费 40元。2004年2月份方娟身体出现异常,入院诊治被 确诊为“先天两性畸形”,付出医疗费9500元,且需 继续治疗 。方某向公司索赔遭拒,理由是1.方娟系带 病投保;2.没有尽到如实告知义务。 一审法院判决公司败诉,二审法院认为被保险人属 于先天疾患符合免责范围,且属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 故撤销一审判决。 分析:“先天两性畸形” 理论上符合免责条件,但 如实告知与否取决于投保单上的询问事项。
2013-7-24
3
二、保险利益原则
(一)保险利益:又叫可保利益,是投保人 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认可的 经济利益-合法性,确定性,可衡量性 (二)表现:本人,血缘与姻亲,具有“三 养”关系的亲属,其他关系人 (三)意义:防止赌博,防止道德风险,限 制赔偿金额-合同效力 (四)时效: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
2013-7-24
9
例2-6:2003年12月中旬,曾某为自己投 保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保额30000元,其妻 夏某不知情。12月26日晚,曾某死于办公室内, 法医经过尸体外表检查排除他杀,故未做尸体 解剖,依据惯例按病故登记死亡。12月28日曾 某遗体火化,12月30日夏某清理遗物时发现上 述保单,遂提出理赔申请。次年4月20日,保 险公司以夏某未提供曾某确切死因的证据材料 为由拒绝理赔。 分析要点:死因的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 的具体履行方式;通知受益人的义务规定;公 平原则的把握。
2013-7-24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2-7:张某于某年4月3日投保了一份保额80万
第二章,保险基本原则

Page 21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投保人对于被保险人的寿命和身体所具有的法律上所承认的利益。 人身保险利益的认定:本人,配偶、子女、父母,其他家庭成员、近亲属,与 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同意他人投保的被保险人
人身保险利益的存在时间:在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利益必须存在(与财 产保险相反!),否则保险合同无效;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利益是否存在, 对保险合同的效力不发生影响
Page 9
案例
刘某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肝癌,遂病休在家。第二年年7月,刘某所在 公司为全公司职员投保团体人身保险。在提交被保险人名单时,在健康状况 一栏中说明了刘某因肝癌病休的情况。保险代办员未经严格审查,即签发了 保险单,保险期限为1年。 10月30日,刘某因肝癌死亡,刘某的妻子持保险凭证向保险公司请求给 付保险金。 保险公司对刘某的死因进行了核实,提出拒付。理由是:依照保险条款第 1条规定,只有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参加本保险。在办理 投保手续时,刘某已患肝癌数月,并病休在家,显然不符合投保条件。 保险公司的拒付理由是否成立?
Page 3
分析:
《保险法》第十六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 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 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 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结论:
保险公司做法正确。
Page 4
案例
帅某为其母亲投保了当时全国畅销的‚康宁终身寿险‛,按其合同 约定‚凡7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者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当时帅的母亲 已有77岁。 三年后,其母亲身故,帅某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
第二章 保险基本原则(4)

• 回答:保险公司可以向航空公司追偿。
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 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之日起, 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 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 二、代位追偿原则的法律依据
(一)立法规定—中国 (二)合同规定 (三)司法规定——推崇判例法国家
• 三、代位追偿成立的条件
(3)保险人不能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
员或其组成成员的非故意行为行使代ຫໍສະໝຸດ 位求偿。• 案例:
某人投保船舶火灾险,一天,其妻子 在作饭时不慎引起火灾,将船舶烧毁。 问:保险公司是否赔偿该人的损失? 能否向该人的妻子追偿?
• 解析:
保险船舶是被保险人与其妻所拥有的共同
财产。保险人先行给付保险金后,要求以 被保险人的名义向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追 偿损失,无异于“左手给付,右手索还”, 与财产保险“损失补偿”的目的背道而驰。 世界各国《保险法》规定,禁止保险人向 无过错的被保险人家庭成员行使保险代位
求偿权。
• 六、保险人的代位追偿权与被保险人
对第三者索赔权的顺序问题
• 案例: 投保人将一幢价值10万的房屋投保,保险 金额为5万,后因第三人不法行为使房屋遭 火灾全损。保险人在赔付5万保险金之后取 得对第三人5万的代位求偿权,而被保险人
仅得5万保险金,不足以弥补其损失,亦向
第三人索赔5万。而第三人财力仅5万,保
• 第四节 代位追偿原则
一、代位追偿原则的概念
• 在财产保险中,当保险标的发生了保险责
任范围内的事故造成损失时,根据法律或
合同,第三者需要对保险标的的损失承担
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履行了
赔偿责任后,在其已赔偿的金额的限度内,
有权站在与被保险人相同的地位向该第三
西财《保险学概论》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第二章保险的基本原则思考练习一、术语解释最大诚信——即要求保险双方当事人在订立与履行保险合同的整个过程中要做到最大化的诚实守信。
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保险合同及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影响对方是否作出缔约及其缔约条件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
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可以以此为理由宣布合同无效或不履行合同的约定义务或责任,还可以由此而受到的损失要求对方予以赔偿。
重要事实——该事实指是否会对一个谨慎的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或确定保险费率的判断产生影响。
保险——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约定风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或由此而引起的经济需要进行补偿或给付的行为。
默示保证——是习惯上或社会公认的被保险人应在保险实践中遵守的规则,而不载明于保险合同中。
默示保证的内容通常是以往法庭判决的结果,是保险实践经验的总结。
弃权——是指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项权利,通常是指保险人放弃保险合同的解除权与抗辩权。
禁止反言——是指合同一方既已放弃其在合同中的某项权利,日后不得再向另一方主张这种权利。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它体现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的经济上的利害关系。
近因——是指引起保险标的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
代位——代位在保险中是指保险人取代被保险人的地位。
代位追偿——又称代位求偿或代位请求,是指在财产保险中,当保险标的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造成损失时,根据法律规定或保险合同,第三者需要对保险事故引起的保险标的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履行了损失赔偿责任之后,在其已赔偿的金额限度内,有权站在被保险人的地位向该第三者索赔,即代位被保险人向第三者进行追偿。
保险委付——是指当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将保险标的的一切权益转移给保险人,而请求保险人按保险金额全数赔付的行为。
保险法案例

杨某因公出差,途中因长途车发生事故而死亡。
当时车票中含有旅客意外伤害险,保险公司遂支付3000元保险金给杨家属。
后其家属了解到杨所在国企按规定实行《劳动保险条例》,按该规定杨某为因公死亡,可以享受丧葬费、抚恤费等费用,遂向工厂请求。
工厂认为,杨参加的意外伤害险的保险费包含在车票中,而车票是工厂报销的,既然工厂承担了保险费,则3000保险金应当交还工厂,然后再由工厂按《劳动》条例支付相关费用第二章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弃权:保险人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权利,包括合同的解除权和抗辩权等。
禁反言:保险人既然已经放弃在合同中的某项权利或做出某种陈述,则其以后便不的再向对方主张这种权利或必须维持、履行该陈述。
例子投保人为其儿子投保寿险,其子在校担任足球队长,课余为某商品推销员。
投保人如实告知,保险人在为其子身份分类时,认定为推销员,但按常例应为业余足球运动员,后者危险度和保险费率均高于前者。
后被保险人参赛时猝死,保险人拒绝给付保险金。
法院认为,保险人不得以分类不当推卸责任我国保险法未明确规定保险人的弃权与禁止抗辩规则,但规定了保险人的说明义务。
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人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条款内容的义务。
二.保险利益原则新保险法第31条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1、本人;2、配偶、子女、父母;3、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4、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除前款规定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的,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
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的,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人。
案例1998、10、1保险公司为A单位6名女职工投保妇科癌症普查保险。
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均为该6名职工。
保险费由公司工会从工会经费中拨款。
一年后其中一名女子调往另一单位工作。
同年12月,该女子患子宫癌症,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以“单位职工调离后单位对其不具有保险利益,合同无效”为由拒付。
保险基本原则

3、违反保证的法律后果
(1)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 保险人可以在被保险人违反保证之日起,解除保险合同,但对
于该日之前发生的承保事故所致损失予以赔偿。
(2)中国《海商法》第235条: 被保险人违反合同约定的保证条款时,应当立即书面通知保险 人。保险人收到通知后,可以解除合同(对被保险人违反保证 后发生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应退还自合同解除之日至保险其
(1)故意违反: A 保险人享有解除合同的选择权; B 若解除合同,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所缴纳的保险费 不予退还; C 对解除合同前由于承保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保险 人不负赔偿责任。 (2)非故意违反: A 保险人享有解除合同的选择权; B 若解除合同,对合同解除前由于承保事故所造成 的损失,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但未告知或错误 告知的重要情况对承保事故的发生有影响者除外。 C 如果不解除合同,保险人可要求被保险人相应增 加保险费。
为了方便省事,李某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两
栏中都写了自己的名字。2000年5月,该车在
行驶中不慎与一辆卡车相撞,车身严重毁损。
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节 近因原则
一、含义
1、近因(Proximate Cause):导致事件结果 产生过程中具有支配力的、能动的、起
决定性作用的最有力的那个原因。
2、近因原则:教材P291
(4)如果家庭财产损失9万元,保险公司赔多少?
三、派生原则
(一)代位追偿(Subrogation)原则
1、含义:
发生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由第三者责任造成的损
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履行赔偿义务后,享有以被
保险人的地位向在该项损失中的第三者责任方索赔
的权利(right of subrogation)。
保险第2章保险合同与原则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保险原则与合同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保险利益: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保险合同及在合同的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影响对方作出是否缔约及缔约条件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
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可以以此为理由宣布合同无效或不履行合同的约定义务或责任,还可以对因此而受到的损害要求对方予以赔偿。
告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将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事实如实向保险人陈述,以便让保险人判断是否接受承保或以什么条件承保。
保证:保险人在签发保险单或承担保险责任之前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某一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某种事态的存在或不存在做出的承诺或确认。
明示保证:以文字或书面的形式载明于保险合同中,成为保险合同的条款。
默示保证:习惯上或社会公认的被保险人应在保险实践中遵守的规则,而不载明于保险合同中。
弃权:合同一方任意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的某种权利。
禁止反言:合同一方既然已经放弃某种权利,今后就不得反悔,再向对方主张这种权利。
损失补偿原则: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当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标的遭受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要对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且补偿的数额以弥补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为限,被保险人不能获得额外利益。
代为追偿: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事故造成损失,依法应当由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人自支付保险赔偿金后,在赔偿金额的限度内,相应取得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物上代位: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事故,发生全损或推定全损,保险人在全额给付保险赔偿金之后,即拥有对保险标的物的所有权,即代位取得对受损保险标的的所有权利与义务。
实际全损: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致使保险标的完全损毁或完全灭失。
推定全损:保险标的遭受保险事故尚未达到完全损毁或完全灭失的状态,但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修复和施救费用将超过保险价值;或失踪达一定时间,保险人按照全损处理的一种推定性损失。
2第二章 保险公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保险公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依法、独立、客观、公正,是保险公估执业的基本原则。
依法,要求把遵循保险法规和原则贯彻于保险公估执业始终;公正,要求保险公估人以独立客观为基础、使保险公估程序公正、结论公正。
与保险公估直接关联的保险学知识就是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其在公估实践的运用,重点是对各原则内涵的精确掌握。
本章“保险公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节阐述保险公估应遵循的业务基本原则与保险基本原则;第二节阐述保险基本原则在公估的实践运用。
第一节保险公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保险公估经营活动的开展,总体须在符合国家、行业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之下,其执业必须坚持依法、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
保险公估人接受公估委托要解决的问题实质就是该赔否、如何赔、赔多少的问题,直接关联的保险学知识就是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
一、保险公估应遵循的业务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保险活动当事人可以委托保险公估机构等依法设立的独立评估机构或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对保险事故进行评估和鉴定。
接受委托对保险事故进行评估和鉴定的机构和人员,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和鉴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
”(一)依法原则保险公估的依法原则,是指公估机构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权利,对其公估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的原则。
依法公估,是指保险公估活动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其中最基本的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
在公估核算理算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和保险合同的规定执行。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等。
保险公估人,不得有《保险公估机构监管规定》第四十八条的禁止行为:“项保险合同当事人出具虚假或者不公正的保险公估报告”、“隐瞒或者虚构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通过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者故意夸大已经发生保险事故的损失程度等,进行虚假理赔”等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近因是一种原因,近因原则是一种准 则。根据近因的标准去判定数个原因 中,哪个是近因,哪个是远因的准则 就是近因原则。近因原则确定近因, 在实践中,须运用近因原则去分析各 种原因,最后找出损失的近因。
• 案例:
隆兴公司购买宏兴公司一批柑橘,隆 兴公司买了保险。货到后发现:一节 车厢门被撬开,保温棉被被掀开2米, 货物丢失120篓,冻坏变质240篓。气 温为零下20度。保险公司同意赔偿120 篓,拒绝赔偿被冻坏的240篓。认为造 成该240篓损失的原因是天气寒冷,不 在保险责任范围内。
• 典型案例: 一投保人只是投保了火灾险而没有投 保盗窃险,当发生了火灾时,有的财 产被抢救出来放在露天又被盗走。 问保险公司是不是对被烧毁部分及露 天被盗窃部分都承担赔偿责任?(前 因与后因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
• 该案中: 虽然是事出火灾,但保险标的被放在露天, 不是火灾的必然结果,即使放在露天,如 果加强监管,也不必然会被盗走,可见火 灾与盗窃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 第五节 重复保险分摊原则 一、分摊原则
1、重复保险的定义: 指投保人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保 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 故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订 立保险合同的保险。
• 二、分摊方式 1、比例责任分摊 又称保险金额比例分摊制(我国多采 用这种方式),计算公式如下: 某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该保险人的 保险金额/所有保险人的保险金额总和 ×实际损失。
A、B保险公司各赔偿多少? (按限 额责任分摊)
• 参考答案: A公司的赔偿额=130/(130+80)
×130=80 B公司的赔偿额80/(130+80) ×130=50
• (3)连带责任分摊方式 • (4)顺序责任分摊方式 • (5)平均分摊方式
第六节 近因原则 一、近因的含义 近因:非指时间上或空间上最接近损 失的原因,而是指直接促成结果的原 因,效果上有支配或有效的原因。 近因原则在我国法律上称为因果关系, 在英美法中才称为近因原则。
• 法院的分析:
老鼠在航行于海上的船舶上咬坏管道, 才会出现海水进货舱湿损货物的后果, 如果在岸上的码头仓库里,老鼠咬破 管道只有空气从管道漏洞中进入仓库 的可能,货物不会因此遭受损失,由 此推断海水进舱是该案的近因,保险 公司赔偿货损。
(四)数个原因先后间断发生而导致的损失
数个原因先后间断发生而导致的损失,是 指造成损失的各原因之间在发生时间上存 在着先后顺序,但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内 在联系,彼此不形成因果关系,是完全独 立的。
该案损失的近因是战争而不是船体进 水。
(三)数个原因先后连续发生而导致的 损失
如果保险标的损失的发生是由多种事 件连续发生而导致的,前后因之间存 在因果关系,则持续起决定和支配作 用的事件就是损失的近因,如果该近 因属承保风险,保险人则予以赔偿; 反之,不赔。
• 案例:
装运着货主一批货物的船舶在海上航 行途中,由于船上的老鼠把船舶的一 条管道咬破,海水从管道的破洞处渗 进来,浸湿了管道下货舱内的货物,造 成损失,货主向保险人索赔,为保险 人拒绝。拒赔的理由:货损的近因是 鼠害,而不是海水进舱。
盗窃行为介入了火灾,而独立地导致保险 标的的灭失。故保险人不必承担露天被盗 窃部分货物的赔偿责任。
• 案例:
宏兴公司购买了130万元的化工原料, 向A保险公司投保,保险金额120万元。 之后,宏兴公司又向B保险公司投保, 保险金额为80万元。后因职工违规操 作,引起火灾。化工原料全部被烧毁。
问:A、B保险公司各赔偿多 少? (按比例责任分摊)
• 本案参考结论 1.A、B保险公司应该向宏兴公司赔付72 万元与48万元。 计算公式:
多种原因同时发生而无先后之分,若同时 发生导致损失的原因皆为承保危险,则保 险人承担全部损失的保险给付义务;
若同时发生导致损失的多种原因不全属于 承保危险范围内,则应严格区分何种原因 属于承保危险,何种原因不属于承保危险, 保险人只对其承保危险所致的损失承担保 险给付义务。
如:
船舶遭(战争)炮火袭击受损,船体 进水沉没。船体进水是战争行为的直 接后果,该投保人未投保战争仅投保 一般海上风险是无法得到保险公司的 赔偿。
• 本案涉及几个问题: 1、本案造成货物损害的原因有
几种?
2、如何处理多种原因?
造成本案货物损害的原因有3种: 盗窃、保温棉被被掀开、天气 寒冷。
本案中,盗窃是前因,棉被被掀开是 后因,天气寒冷、棉被被掀开冻坏货 物是盗窃的必然的结果,合理的连续, 自然延续的结果。
法院认为:冻坏的原因是盗窃,不是 天气寒冷。判保险公司全额赔偿,并 负担诉讼费。
A公司的赔偿额=120/(120+80) ×120=72 B公司的赔偿额80/(120+80) ×120=48
(2)限额责任分摊方式:也称独立责 任法。
计算公式为:
某保险人承担的赔偿责任=该保险人单 独承保时的赔款金额/所有保险人单独 承保时的赔款金额的总和×实际损失
• 案例:
宏兴公司购买了130万元的化工原料, 向A保险公司投保,保险金额140万元。 之后,宏兴公司又向B保险公司投保, 保险金额为80万元。后因职工违规操 作,引起火灾。化工原料全部被烧毁。
三、近因原则的应用 (一)单一事件导致的损失 如损失原因只有一个,此原因即为 近因。该近因属于保险范围的,保 险人对损失负责。
案例:
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雨淋浸泡损失, 若按中国保险条款,加保了淡水雨淋 险,保险人对该损失予以赔偿(淡水 雨淋这个近因且是唯一原因导致货物 损失)。
(二)数个原因同时发生而导致的 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