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金融资产的比较

合集下载

金融资产组成内容及分类

金融资产组成内容及分类

金融资产组成内容及分类
金融资产是指具有一定价值并能够为持有人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

根据金融资产的不同特征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货币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票据、存款证明等。

货币资产具有流动性强、风险低的特点。

2. 证券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可转债等。

证券资产是通过购买证券来参与企业经营或债务融资的一种方式。

3. 保险资产:包括保险公司发行的各类保险产品,如人寿保险、车险、财产险等。

保险资产是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风险和获得保障的一种方式。

4. 信贷资产:包括贷款、债权、债务等。

信贷资产是通过向借款人提供资金来获取利息和本金回报的一种方式。

5. 衍生品资产:包括期货、期权、掉期等金融衍生品。

衍生品资产是以其他金融资产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

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类别的金融资产,如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s)等。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资产的组成和分类因国家、地区和金融市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上分类仅为一般的概述,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市场规则来确定。

《金融学》平时作业答案

《金融学》平时作业答案

《金融学》课程作业(1)一、汇率是如何决定的?(一)本题属于理解型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为“汇率决定理论”。

(二)解题思路:首先要明确解答本题主要是依据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汇率的决定进行阐述。

(三)解答: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货币分析说和金融资产说,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汇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

国际借贷说认为,汇率的变化是由外汇的供给与需求引起的,而外汇的供求主要源于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可分为流动借贷和固定借贷,只有流动借贷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

在一国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流动借贷中,如果债权大于债务,外汇的供给就会大于外汇的需求,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相反,则最终导致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思想是:人们需要外币是因为外币在其发行国国内具有购买力,相应地人们需要本币也是因为本币在本国国内具有购买力。

因此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应是两国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之比。

汇兑心理说认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但个人之所以需要外汇不是因为外汇本身具有购买力,而是由于个人对国外商品和劳务的某种欲望。

这种欲望由个人的主观评价决定,对各人有不同的边际效用。

因此,决定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对外汇的心理判断与预测。

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变动是由货币市场失衡引发的,引发货币市场失衡有多种因素:国内外货币供给的变化、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通过对各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而最终决定汇率水平。

金融资产说认为,一国居民可持有三种资产,即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其总额应等于本国所拥有的资产总量。

当各种资产供给量发生变动,或者居民对各种资产的需求量发生变动时,原有的资产组合平衡就被打破,这时居民就会对现有资产组合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自己的意愿持有量,达到新的资产市场均衡。

在对国内外资产持有量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之间的替换就会引起外汇供求量的变化,从而带来外汇汇率的变化。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计入投资收益的三种情况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计入投资收益的三种情况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计入投资收益的三种情况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短期获利而购买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

根据会计准则,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不同的核算处理。

以下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计入投资收益的三种情况。

1.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

在持有这些股权投资时,企业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核算。

公允价值是指在同等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公开买卖的资产的价格。

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投资收益中。

例如,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涨,企业应当按照上涨的公允价值计入投资收益中,从而实现投资利润。

2.债权投资债权投资是指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债券或债务工具,作为债权人获得借款人的债务权益。

在持有债权投资时,企业同样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核算。

与股权投资类似,企业持有的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也应当计入投资收益中。

例如,如果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上涨,企业应当按照上涨的公允价值计入投资收益中,从而实现债权投资利息收益。

3.货币市场工具投资货币市场工具是指短期、低风险的金融资产,如短期票据、商业本票、短期债券等。

企业购买这些货币市场工具时,按照摊余成本计量模式进行核算。

摊余成本是指购买金融资产时确定的成本,后续根据预定的利率和到期日按照固定的折旧方法进行摊销。

企业持有货币市场工具期间,计提的摊销金额,以及到期时摊还的本金和利息,都计入投资收益中。

除了上述三种情况外,如果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也要进行相应的核算调整。

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原始成本时,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的金额应当计入投资收益中,从而反映出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的下降。

总之,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计入投资收益的三种情况分别是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货币市场工具投资。

在持有这些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企业需要根据公允价值或摊余成本方法进行核算,并将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利息收益、减值准备等计入投资收益中。

金融资产会计三分类

金融资产会计三分类

金融资产会计三分类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例如贷款、应收账款、债权投资等,这些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被划分为以难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会计科目为“债权投资”。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该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时到终止确认,除了分得的现金股利计入损益,其他自始至终不得影响损益,全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终止确认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留存收益,科目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在持有金融资产的过程中会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不是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其目标,因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对实现该业务模式目标来说只是附带性质的活动,该金融资产为兜底分类,会计科目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他类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差异比较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他类金融资产会计核算差异比较

可 以认为是暂时性的 ,此时就不将其确认为相应的收益或损
失, 而是计 入所有者权益 中, 等到处置 时再通过计人 当期 损益 来确认相应的收益或损失。相 反, 在活跃的二级 市场上 , 交易
因在数天内发生较 大幅度 的价格波动 ,企业在此期间对其 进
行数次加仓或者减仓 的操作 ,最后 的结果有可能是股票 市价
交 易 性 金 融 资 产 与 其 他 类
金 融 资 产 会 计 核 算 差 异
覃 国铮
( 东 工 业 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 院 广 州 50 9 ) 广 1 00
比 较
【 摘要】 交易性金融 资产是最具特点的金 融资产。本 文就 交易挂金融资产在初 始计 量、 后续计量与减值 处理 方面的核 算与其他类金融资产作 差异 比较 。 【 关键 词】 交易性金融资产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减值 处理
究其原因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金融衍生工具企业通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可知企业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常以短期获利方式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所属的金融工具组不像对持有至到期投资那样具有明确持有目的而不能随意处合进行管理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目的是近期内置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缺乏灵活出售因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对于其他类金融资产来说具有性企业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时间通常比交易性金融资更强的灵活性在市场上通常是作为短线投资的一种工具
转 出 , 后 计人 当期 损 益 。 然

初始计量
按 金融工具 准则的规定 ,金融资产在取得时都按公 允价
值 计 量 ,交 易性 金融 资产 与其 他 类 金 融 资 产 在 初 始计 量 时 的
唯一差别体现在取得 时发生 的相关交易费用的处 理上 。对 于

金融资产概述

金融资产概述

第一节 结晶基本原理
在上述三个区域中,稳定区内,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没有结晶;不稳区内,晶核形成的速度较大,因此产生的结 晶量大,晶粒小,质量难以控制;介稳区内,晶核的形成速 率较慢,生产中常采用加入晶种的方法,并把溶液浓度控制 在介稳区内的养晶区,即AB线与C′D′线区域内,让晶体逐渐 长大。
第一节 结晶基本原理
结晶过程和晶体的质量都与溶液的过饱和度有关,溶 液的过饱和程度可用过饱和度S(%)来表示,即:
C C
1
00%
(9-1)
式中 C——过饱和溶液的浓度,g溶质/100g溶剂;
C′——饱和溶液的浓度,g溶质/100g溶剂。
结晶的首要条件是产生过饱和,采用何种途径产生过 饱和会对目标产品的规格产生重要影响,制备过饱和溶液 一般有四种方法。
第一节 结晶基本原理
(1)稳定区 又称不饱和区,为AB曲线以下的区域。此 区溶液尚未饱和,没有结晶的可能。
(2)介稳区或亚稳区 为AB曲线与CD曲线之间的区域。 在此区内,如果不采取措施,溶液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如 遇到某种刺激,则会有结晶析出。另外,此区不会自发产生 晶核,但如已有晶核,则晶核长大而吸收溶质,直至浓度回 落到饱和线上。介稳区又细分为两个区,第一个分区称第一 介稳区或第一过饱和区,位于平衡浓度曲线与超溶解度曲线 (标识溶液过饱和而能被诱导产生晶核的极限浓度曲线 C‘D’)之间,在此区域内不会自发成核,当加入结晶颗粒 时,结晶会生长,但不会产生新核,加入的结晶颗粒称为晶
第一节 结晶基本原理
第二个分区称第二介稳区或第二饱和区。位于超溶解度 曲线和过饱和曲线之间,在此区域内不会自发成核,但极易 受刺激(如加入晶种)而结晶(主要是二次成核),在结晶 生长的同时会有新核生成。因此,习惯上也将第一介稳区称 为养晶区,第二介稳区称为刺激结晶区。

1, 金融资产分类

1, 金融资产分类

1, 金融资产分类:
金融资产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按金融资产的性质和风险特征,可以分为固定收益类金融资产、权益类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

2.按投资期限,可以分为短期金融资产和长期金融资产。

短期金融资产通常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资产,而长期金
融资产通常是指期限超过一年的金融资产。

3.按投资目的,可以分为投资性金融资产和融资性金融资产。

投资性金融资产是指以获取投资收益为主要目的的金融资
产,而融资性金融资产是指以融资为主要目的的金融资产,如银行间拆借等。

4.按投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直接参与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经营,而间接投资是指
投资者通过购买证券等方式进行投资。

5.按是否具有可交易性,可以分为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不可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可以在市场上买卖
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不可交易性金融资产则是指不能在市场上买卖的金融资产,如存款、贷款等。

金融市场中的资产定价模型比较研究

金融市场中的资产定价模型比较研究

金融市场中的资产定价模型比较研究第一章:引言金融市场中的资产定价模型是理解和评估资产价格的重要工具。

它们是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以及其他相关方决策的基础。

本文旨在比较研究三种重要的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费雪资产定价模型(FAPM)和套利定价理论(APT),以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第二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M是最为常用和广为接受的资产定价模型之一。

它通过衡量资产的风险与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CAPM基于两个主要的假设:有效市场假设和投资者风险厌恶假设。

根据CAPM,资产的预期回报与市场风险溢价以及其自身的系统性风险相关。

CAPM的优点包括简单易懂、易于计算和广泛适用性。

然而,它的局限性在于忽视了一些重要因素,如非系统性风险和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第三章:费雪资产定价模型(FAPM)FAPM是由费雪提出的一种资产定价模型,旨在修正CAPM的局限性。

与CAPM只考虑系统性风险不同,FAPM将非系统性风险也纳入考虑范围。

FAPM通过将资产价值与期望现金流量的贴现值相比较,确定资产的合理价格。

FAPM的优点是它能够考虑到更多的风险因素,并提供更准确的资产定价。

然而,与CAPM 相比,FAPM的计算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数据。

第四章:套利定价理论(APT)APT是另一种重要的资产定价模型,它是在CAPM和FAPM 之后提出的。

APT认为资产的价格取决于各种因素的线性组合,如市场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和行业因素等。

与CAPM和FAPM相比,APT不需要假设市场是有效的或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是已知的。

APT的优点是它考虑了更多的因素,能够更好地解释资产价格的波动。

然而,它的局限性在于它需要更多的因素和参数来进行计算,相对于CAPM和FAPM来说更为复杂。

第五章:比较分析在比较CAPM、FAPM和APT时,可以发现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CAPM简单易用,但忽视了一些重要因素;FAPM 修正了CAPM的局限性,但计算较复杂;APT考虑了更多因素,但需要更多信息来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面值*票面利 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应收利息与实际利 息的差额)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备注:摊 余成本=期初成本+利息调整)
当与实际的投资收益
应计提利息收入
238056.2 -120056.2
持有期间核算 应收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 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分次支付利息 借: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暂无需核算 持有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应收利息与实际利息的差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额)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备注:摊余本 本=期初成本+利息调整)
项目:三种金融资产的比较 初始计量方法比较 比较项目 初始计量 交易费用的处理 核算方法
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直接购买 不包含交易费用 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 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债券为例) 初始成本计量包含交易费用 --利息调整 (面值与投入之间差额) 贷:银行存款等
分次支付利息计算方法如下:
公允价值变化损益核算计 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 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 借: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应收利息与实际利息的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 差额) 贷:投资收益(摊余 积(备注:公允价值比较成本*实际利率)(备注:摊余本本=期初成本+利息调 成本+利息调整) 整)
实际利息相当与实际的投资收益
间核算
到期一次还本付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面值*票面利 率) 持有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应收利息与实际利息的 差额)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备注:摊 余成本本=期初成本+利息调整)
到期一次还本付利息计算方法如下
可 供 出 售 金 融 资 产
公允价值计 交易费用直接计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量的可供出 成本+交易费 入可供出售金融 贷:银行存款 售金融资产 资产
债券
交易费用应该放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成本为债 到可供出售金融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券的面值 资产-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书本P50面摊余成本核算方法
票面利息 2012年1月 2012年12月31日 2013年12月31日 2014年12月31日 2015年12月31日 2016年12月31日 118000 118000 118000 118000 118000 200000 208200 217220 227142 -82000 -90200 -99220 -109142 实际利息 票面利息与实际 摊余成本 利息的差额 2000000 2082000 2172200 2271420 2380562 25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