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疾病的影像诊断
眼部磁共振成像序列在眼球疾病和视神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2
通过MRI的信号特点,可以准确识别这些病变,并判断其严重
程度。
MRI还可以显示这些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
03
重要参考依据。
03
视神经疾病磁共振诊断 应用
视神经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清晰显示视神经的解剖结构 ,有助于发现视神经炎的病变部位和范围。
通过特定的磁共振序列,如T1WI、T2WI和脂肪抑制 技术等,可以准确区分视神经炎与其他类似疾病,如
眼球感染性病变诊断价值
MRI对于眼球感染性病变,如眼内炎、视网膜炎 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通过MRI的信号特点,可以判断感染的性质和程 度,如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
MRI还可以显示感染病变的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其他非肿瘤性眼球病变识别
01
MRI对于其他非肿瘤性眼球病变,如眼球内出血、视网膜脱离 等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扫描时间和舒适度
当前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时间较 长,且需要患者保持静止不动, 对于眼部疾病患者来说可能较为 困难。未来需要优化扫描序列和 参数,缩短扫描时间并提高患者 的舒适度。
定量分析和标准化
目前眼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定量 分析和标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未来需要发展更可靠的定量分析 方法,并建立标准化的扫描协议 和图像处理流程,以提高诊断的 一致性和准确性。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根据磁共振成像表现,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给出视神 经炎的诊断依据,并探讨与其他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治疗及预后
介绍针对视神经炎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光疗等,并分析预后 因素及患者随访情况。
检查操作技巧与经验总结
眼部磁共振成像检查前的 准备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神经鞘膜瘤
【MRI表现】
神经鞘瘤较小时呈一实质性肿块 。 与眼肌相 比,在T1加权图像上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在质 子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长T2加权上为稍低信号 。
Gd-DTPA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 明 显 强化, 而囊变区不强化。
神经鞘膜瘤
【诊断要点】
⒈位于肌锥内,边界较光整,形态规则类椭圆形 ⒉CT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后有均匀强化。 ⒊MRI上T1加权为均匀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质子加权
⑵泪腺混合瘤 a.部位不同,泪腺混合瘤位泪 腺 窝内。血管瘤多位于肌锥内。b.信号不同。
神经鞘膜瘤
在组织学上,神经肿瘤可分为神经鞘瘤( Neurilemoma ) 和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 )。 神经鞘瘤病人以中年人居多。此病大多位于肌 锥内。眼球向正前方突出为主要临床症状,可 伴有眼痛、头痛、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或视力 损害等,半数以上病例可在眶缘触到中等硬度 肿块。
Retinoblastoma
Retinoblastoma MRI
Retinoblastoma MRI T2W
Retinoblastoma CT
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要点
⒈发病年龄 1-3岁 ⒉临床症状 白瞳症或猫眼症为特征,单
侧或双侧发病。 ⒊X线上眼眶区内钙化灶 ⒋CT上眼球增大和球内软组织肿块并有钙
常见眼球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视网膜母细胞瘤(简称视母)是儿童最常 见的眼眶恶性肿瘤。发生率在1.5万至3万分之 一。
病理和临床表现
该肿瘤是先天性肿瘤,平均诊断时间在18个月左 右。有一定家族倾向。 视母起源于视网膜内层神经上皮 。由于血供不足 ,易产生钙化复合体结构。极少数病人可出现双 眼视母和松果体瘤。称之为“ 三边症”。 临床上典型表现:白瞳症,斜视,青光眼和视力 缺损,眼底表现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半球形肿物。
《眼眶的影像诊断》课件

主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骨折
研究眼眶骨折的影 像学特征以及诊断 方法。
肿瘤
深入了解眼眶肿瘤 在影像学上的表现 和诊断准则。
炎性病变
探讨眼眶炎症和感 染的影像学表现和 诊断要点。
先天性畸形
研究眼眶先天性畸 形的影像学特征和 诊断方法。
案例分析
1
案例1 :鼻咽癌侵犯眼眶的影像学
影像学表现
1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 2 CT检查的正常表现 3 CT检查的异常表现
介绍常见的眼眶影像学 诊断方法,如CT和MRI。
探索正常眼眶在CT图像 上的特征和表现。
学习如何通过CT图像识 别眼眶常见疾病的异常 表现。
4 MRI检查的正常表现
了解健康眼眶在MRI图像上的正常表现和 特征。
5 MRI检查的异常表现
识别鼻咽癌对眼眶的影像学影响,并提供准确的诊断。
2
案例2 :眶内脂肪变性的影像学
了解眼眶内脂肪变性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方法。
3
案例3 :眼眶内恶性肿瘤的影像学
研究眼眶内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总结
1 影像学在眼眶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
概述眼眶影像学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眼眶的影像诊断》PPT 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眼眶的影像诊断,包括眼眶概念、解剖结构、 常见疾病以及影像学诊断等内容。
概述
眼眶概念
了解眼眶的定义和作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眼眶的解剖结构
探索眼眶内的骨骼、肌肉、神经和血管等重要结构。
眼眶的常见疾病
介绍眼眶最常见的疾病,以及它们对人体的影响。
眼CT、MRI影像表现

眼眶外伤
眼球破裂
CT
直接征象:①眼环不连续,伴有局部不规则增厚;②晶 状体脱位或者缺如;③眼球内出血、密度增高,眼内异 物、积气;④眼球变形缩小,内部结构无法辨认。 间接征象:①眼球表现,体积增大或者缩小;②眼球突 出或者内陷。
MRI
与CT表现想通,MRI还可以推测玻璃体出血时间的长短, 探查阴性异物的滞留情况。
MRI
对显示骨折继发的软组织改变较有优势,而对骨折本身 征象的展示不够充分。MRI更易观察眶内容物有无崁顿 或者疝出至邻近的鼻窦内。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
左眼眶下壁骨折伴下直肌崁顿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
视神经管THREE
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
眼球肿瘤:
MRI增强冠状位
1.颈内动脉,2.动眼神经,3.展神经,4.垂体,5.滑车神经, 6.三叉神经分支
PART TWO
眼眶外伤
眼眶外伤
眼部异物
CT
分辨率高,根据异物的密度和伪影可以大致确定异物的性 质(金属、合金或者更低密度异物),可以同时显示异物 与球壁的关系(球壁、球内、球外眶内),以及并发症, 多位学者认为,CT对异物的发现率高达100%,根据层面和 象限并利用多种后处理重建技术确定异物的位置。
CT冠状位
1.视神经管,2.视神经管内壁,3.翼管,4.翼突外侧板,5.视神经管上壁, 6.前床突,7.视神经管外壁,8.眶上裂,9.圆孔, 10.翼突根部,11.翼突内侧板
眼部解剖
CT轴位
1.眼球,2.上斜肌,3.颞肌,4.鞍上池,5.滑车,6.泪腺眶部, 7.眼上静脉,8.眶上裂,9.颈内动脉
CT轴位
1.前房,2.玻璃体,3.外直肌肌腱,4.外直肌肌腹,5.视神经眶内段, 6.角膜,7.晶状体,8.内直肌肌腱,9.视盘,10.内直肌肌腹, 11.肌椎内间隙,12.视神经眶内段
眼眶疾病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32
MRI视神经3D成像
可编辑课件PPT
33
眼内异物
图示CT轴位、冠状位、可矢编状辑位课,件P箭P头T 示左眼球内金属异物。
34
三、眼眶病变概述(2)
眼外肌病变 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外肌炎
肌锥内病变:炎性假瘤、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视神经 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炎、淋巴增生性病变
肌锥外病变:皮样囊肿、血肿、脑膜瘤 泪器疾病:泪腺区病变:泪腺脱垂、泪腺炎、囊肿、皮样囊
3岁患儿,MRI 示轴位T2WI、T1WI序列, 增强扫描轴位、冠状位T1WI序列,箭头示左眼球颞侧限
局性隆起性病变,呈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可编辑课件PPT
21
CT轴位箭头示左眼球内肿块内部伴有小钙化影,术后证实视网膜母细胞瘤。
可编辑课件PPT
22
永存玻璃体增殖症PHPV
• 胚胎原始玻璃体动脉未退化或并发增殖所致,表现为视盘与玻 璃体之间的原始玻璃体纤维和血管残余物增殖,并牵拉视网膜 致网脱
可编辑课件PPT
27
眼球开放伤 眼球破裂
图示CT软组织窗及骨窗, 箭头示右眼球破裂伤,右眼球变小,形态不规则,其内见斑片状高密度 出血影。
可编辑课件PPT
28
图示MRI 轴位T2WI、T1WI序列、T2 FLAIR,矢状位T2WI序列,箭头示右侧眼球破裂伤,右眼球
变小,形态可不编规辑则课,件其PP内T信号混杂。
可编辑课件PPT
40
眼外肌炎
图示MRI 轴位T2WI、T1WI序列、冠状位 、矢状位T1WI增强扫描,右眼下直肌明显增粗,增强扫
描明显强化,伴临近眶内脂肪不规则可强编化辑,课件符P合PT眼外肌炎性病变,治疗后明显缓解。
探讨眼部疾病诊断中运用眼眶CT检查的临床效果

探讨眼部疾病诊断中运用眼眶CT检查的临床效果【摘要】眼部疾病对视力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眼眶CT检查作为诊断眼部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眼眶CT检查在眼部疾病诊断中的优势和影响,以及在不同眼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筛查作用。
结合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阐述了眼眶CT检查在眼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价值。
未来,眼眶CT检查在眼部疾病预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眼眶CT检查在眼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眼部疾病诊断、眼眶CT检查、临床效果、优势、影响、临床应用、筛查、检查方法、注意事项、治疗、预防、应用前景1. 引言1.1 眼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性眼部疾病是指影响眼睛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包括眼睛本身和其周围组织的疾病。
眼部疾病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有效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眼部疾病可能导致视力受损、眼球疼痛、眼压异常等症状,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危及视力和生命。
眼部疾病的诊断涉及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部位,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眼部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等因素。
眼部疾病的症状多样复杂,有些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准确诊断眼部疾病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1.2 眼眶CT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眼眶CT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是眼部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眼眶CT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眼眶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CT扫描可以清晰地展现眼眶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为医生提供直观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诊断。
眼眶CT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眼眶CT可以帮助医生对眼部疾病进行初步筛查和排除。
通过CT扫描可以发现眼眶内部的肿块、畸形、炎症等情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眼眶CT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基于CT的中国汉族成人眼眶测量与分析

基于CT的中国汉族成人眼眶测量与分析基于CT的中国汉族成人眼眶测量与分析摘要:眼眶是人体头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眼球及其周围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CT技术对中国汉族成人眼眶进行测量与分析,以建立该人群的眼眶正常范围,并为眼眶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40名汉族成年人的头部CT影像,测量了眼眶的尺寸,包括眶长、眶高和眶宽,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性别差异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汉族成人眼眶的平均尺寸为眶长37.5±1.6 mm,眶高40.2±1.4 mm,眶宽38.0±1.8 mm,且男性眼眶尺寸略大于女性。
关键词:CT;眼眶;成人;汉族;测量;分析1. 引言眼眶是人体头部的突出区域,位于颅骨后部的上方,具有保护和支持眼球及其周围组织的重要作用。
准确了解眼眶的尺寸和形态对眼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眼眶的测量和定量分析,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解剖信息。
2. 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40名年龄在20-60岁之间的健康中国汉族成年人,男性20人,女性20人。
排除有眼眶畸形、眼科疾病、眼外伤等情况的个体。
2.2 数据采集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研究对象进行头部扫描。
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5 mm,层距5 mm,图像重建厚度1 mm,图像重建间隔1 mm。
扫描后,将所得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后续处理和分析。
2.3 测量方法在图像重建软件中选择眼眶切面(冠状位),标注眼眶尺寸点,并通过软件自动计算尺寸。
测量参数包括眶长、眶高和眶宽。
3. 结果3.1 眼眶尺寸测量结果本研究得到的中国汉族成人眼眶尺寸的平均值如下:眶长37.5±1.6 mm,眶高40.2±1.4 mm,眶宽38.0±1.8 mm。
3.2 相关性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发现眶长与眶高呈正相关(r=0.68,P<0.001),眶长与眶宽呈正相关(r=0.63,P<0.001),眶高与眶宽呈正相关(r=0.74,P<0.001)。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邵毅;马建民;黄晓明;《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专家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裴重刚;谭钢;吴桐;黄锦海;杨新吉;刘小伟;李光宇;周莉;李世迎;迟玮;张铭志;胡亮;陶文思;杨卫华;许言午;杨文利;谭佳;王耀华;施策;李凯军;张慧;蔡建奇;计丹;马健;接英;石文卿;彭娟;李程;刘光辉;邹文进;邓志宏;刘昳;温鑫;田磊;刘华;易湘龙;文丹;杨瑞波;董诺;李中文;吴恺;林志荣;王沙;胡建斌;康刚劲;廖萱;宋秀胜;张青;黎颖莉;葛倩敏;戴西件【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24(24)2【摘要】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
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MRI等成为眼眶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最主要手段。
规范眼眶病常用检查设备的操作及总结眼眶病变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眼眶病诊疗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减少眼眶病的误诊和漏诊,对眼眶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总结了眼眶病的常用检查设备原理、操作流程及影像特征,为规范眼眶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提高基层医疗眼眶病诊断效能提供参考指南。
【总页数】11页(P171-181)【作者】邵毅;马建民;黄晓明;《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专家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裴重刚;谭钢;吴桐;黄锦海;杨新吉;刘小伟;李光宇;周莉;李世迎;迟玮;张铭志;胡亮;陶文思;杨卫华;许言午;杨文利;谭佳;王耀华;施策;李凯军;张慧;蔡建奇;计丹;马健;接英;石文卿;彭娟;李程;刘光辉;邹文进;邓志宏;刘昳;温鑫;田磊;刘华;易湘龙;文丹;杨瑞波;董诺;李中文;吴恺;林志荣;王沙;胡建斌;康刚劲;廖萱;宋秀胜;张青;黎颖莉;葛倩敏;戴西件【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科;四川眼科医院;不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眼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美国Bascom Palmer眼科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中南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厦门眼科中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宁波市眼科医院;成都爱尔眼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脑血管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及其临床价值2.青光眼常用检查设备规范操作指南(2023)3.眼表疾病常用非接触式影像学检查设备规范操作指南(2023)4.角膜屈光手术术前视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规范操作指南(2023)5.X线平片与CT检查对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ppt
15
淋巴瘤(二例)女 34岁
医学课件ppt
16
淋巴瘤(二例)女 34岁
医学课件ppt
17
淋巴瘤(三例)男 61岁
医学课件ppt
18
淋巴瘤(三例)男 61岁
医学课件ppt
19
淋巴瘤(三例)男 61岁
医学课件ppt
20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一种特发的非特异性肉芽肿(临床症状体征类似肿瘤, 实为炎症)
• 病因不清 多认为自身免疫疾病 • 眼眶常见疾病,几乎可以累积眶内所有结构 • 最多见于眼眶内脂肪组织内肿块
其次为一侧或两侧泪腺肿大 可以眼外肌为主的肥大性肌炎
医学课件ppt
21
病理pathology
• 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的多形性炎细胞侵润及纤维血管 增生
己的区域 。
医学课件ppt
2
眶隔眶 隔
眶缘 上睑板
医学课件ppt
3
眼眶间隙Orbital gap
一、肌锥内间隙:四条直肌及肌间膜围成, 内包括有视神经、眼球运动、感觉、交 感副交感神经、血管及其分支、球后脂 肪;
二、周围间隙:肌锥内间隙与骨膜之间的 间隙,内含有脂肪、血管神经通过;
医学课件ppt
医学课件ppt
33
医学课件ppt
34
泪腺良性混合瘤 ( • 绝大多数起Ple源om于or泪phi腺c a眶den部om。a 典of l型acr症im状al g为lan泪d 腺) 区无痛
性包块,缓慢长大,病程较长。
• MRI表现:为眼眶外上象限的椭圆形或圆形肿块, 边界清楚,多数信号均匀,与眼外肌等信号,较大 的肿瘤内常有囊变或坏死表现,信号不均匀,内有 高T2信号,少数肿瘤内有钙化。增强后肿块轻至 中度强化。眶骨改变为受压性改变或由于骨质吸收 而呈现眶骨凹陷但无骨质破坏。
4
医学课件ppt
5
眼眶间隙Orbital gap
三、骨膜下间隙:骨膜与骨壁间的潜在腔 隙,系皮样囊肿、鼻窦粘液囊肿、筛窦 炎形成骨膜下脓肿以及肿瘤眶侵犯的好 发部位;
四、巩膜表面间隙:眼球筋膜和巩膜之间 一潜在间隙;
医学课件ppt
6
• 眼动脉:颈内动脉C3段(膝段)发出,行 海绵窦穿出脑膜,在视神经下与视神经 一并进入视神经管和框内,CT及MR不 易显示,MRA-TOF可见
质破坏 • 症状 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下垂,扪及无痛性肿物,
眼球突出,一侧移位,球结膜水肿
医学课件ppt
10
淋巴瘤(一例)男 66岁
医学课件ppt
11
淋巴瘤(一例)男 66岁
医学课件ppt
12
淋巴瘤(一例)男 66岁
医学课件ppt
13
淋巴瘤(一例)男 66岁
医学课件ppt
14
淋巴瘤(二例)女 34岁
医学课件ppt
30
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 近年来国外已经有部分研究者使用MRI 弥散加权成像对眼眶淋巴瘤进行研究
• 郭建等研究发现眼眶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显著低于癌、 良性实性肿块、脉管性肿块、囊性肿块
• DWI和ADC可以提供一些辅助诊断信息, 但多数研究样本例数较少,还需要大量 样本进一步研究证实
• 眼静脉:上下静脉
• 框内神经:II、III、IV、VI、三叉神经第 一、二支及交感神经
医学课件ppt
7
眼眶各解剖间隙常见疾病
医学课件ppt
8
眼眶淋巴瘤
(orbital lymphoma )
修正的欧美淋巴瘤分类按恶性度从低到高分为: • 1)眼眶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 • 2)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 • 3)滤泡性淋巴瘤 • 4)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 5) 其他组织类型淋巴瘤
25
炎性假瘤医学一课件例ppt54岁 女
26
53
好女 转
岁
大 剂 量 激 素 治 疗
炎性假医瘤学第课件二ppt例
27
外女 累 及岁
, 炎 性 假 瘤 伴 眼 眶
38
炎性假瘤第二例
医学课件ppt
增 强 扫 描
28
炎 性 假 瘤 第 四 例
医学课件ppt
29
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部分眼眶疾病的MRI表现
医学课件ppt
1
眶部解剖分区
• 眶隔
屏障作用
位置
从眶缘的骨膜向睑板伸展并附着在睑板之上的坚
硬的筋膜突起, 它是各种眶内病理过程包括感染扩散的屏障
眼眶分区
眶隔前区及眶隔后区,眶隔后区以4块眼外肌组成的肌锥和眶骨骨膜为界分成骨膜 下区、肌锥外间隙、肌锥、肌锥内间隙、 再把泪腺、眼球及视神经各单独划分自
多属于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 可以是原发于眼眶的节外淋巴瘤,也可是是系统淋巴瘤蔓延至眼部 • 眼眶MALT淋巴瘤是眼眶最常见淋巴瘤,约占35-80% • 眶内淋巴组织仅分布眼睑、结膜、和泪腺,框内其他部位无淋巴组织
医学课件ppt
9
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
• 年龄 30-90岁 平均60岁,女:男=1.5-2:1; • 常为单眼发病 慢性病程 • 位置 眶隔前区 多位于泪腺区>眼睑>结膜 • 特点 铸形性生长 无压迹或凹陷,眼环无增厚 无骨
医学课件ppt
31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
病因概述 错构瘤 病理
类圆形或者是肾形 紫红色 完整包膜 由大小不等的血窦构成窦
窦壁是平滑肌 间质为结缔组织间隔
医学课件ppt
32clinical fe源自ture临床概述 • 无痛性、慢性进行性眼球突出 • 视力不受影响 • 眶前部肿瘤 局部隆起 蓝紫色 • 眶深部肿瘤 压迫眼球有弹性阻力 • 眶尖部肿瘤 视神经萎缩 • 眼球运动障碍、复视 • 眼底视网膜压迫条纹
• 年龄 中青年多见,老人儿童少 • 性别 男女无差别 • 单眼多见 约1/4累及双眼 • 病情反复 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后好转 停药后反
复 • 最主要症状:疼痛;眼突出移位(和眶内组织
炎症水肿、细胞侵润有关); • 累及范围:广 常位于肌锥内、或仅累及泪腺、
球壁、肌肉等
医学课件ppt
24
炎性假医瘤学课一件p例pt 54 女
• 三个类型 (1)淋巴细胞侵润型 多见;脂肪组织及泪腺区 (2)纤维增生型; 眶内多种组织受侵 (3)混合型 慢性炎性肉芽肿
医学课件ppt
22
• 影像上分为四类 1、肿块型 2、弥漫炎症型 眼环增厚 3、慢性泪腺炎型 基本保持泪腺形态 4、肌炎型 一条或多条 累及肌腱
医学课件ppt
23
临床特点clinical 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