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特征优势及其价值

微博特征优势及其价值
微博特征优势及其价值

浅析微博特征优势及其价值

摘要:随着web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微博在网络中继博客、rss等之后成为web2.0技术的又一典型应用之一。本文从微博的概念和特征优势入手,分析微博作为一种传播的工具和营销手段所具有的价值。

关键词:微博特征优势营销价值

一、微博的概念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在web2.0应用中继视频网站、社交网站之后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国际上最知名的微博网站是twtter,目前twitter的独立访问用户已达3200万,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白宫、fbi、googje、htc,dell、福布斯、通用汽车等很多国际知名的个人和组织都在twitter上进行营销和与用户交流。它的出现打破了博客一统天下的传播格局。相比传统博客中的长篇大论,微博的140个字的字数限制恰恰使用户更易于成为一个多产的博客发布者。

二、微博价值的产生

在我国,微博从2009年最时髦的新玩意儿,到2010年开始普及,2011年是最盛行的网络工具了。网民们都在纷纷关注微博客,也都在想做自己的微博客。不同的微博客略有自己的不同。不过有一点绝对是一样的,就是一次发言只能限制是140个字内。只是140个

我国政府微博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考讲解

我国政府微博现状分析及建设思考 摘要:微博这一新兴传播媒介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政府开通微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政府以参考国外政府微博的使用现状,提出了笔者对现阶段政府微博建设的几点建议及思考。关键词:政府微博;现状分析;建议一、微博的传播价值及建立政府微博的意义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对于政府微博目前学术界没有明确定义,本文将政府微博这一概念界定为以政府部门或机构设立的微博为主,包括政府官员个人微博在内的微博平台的总和。建立建设政府微博对现实生活有很大意义。首先,微播传播及时性很强,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传播。由普通网民临时客串的“公民报道者”,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发布的前面,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一手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如玉树地震救灾中一条寻找藏语翻译的求助信息在微博上发布近18小时后被转发8000多次,近1500名网友热情发言,表示要帮“博主”寻找藏语翻译,救助那些青海玉树的灾民。随着现代社会突发事件及灾难的增多,政府不可能掌握全部信息,通过建立微博可以从网友那里及时发现重要情况以便处理应对;同时,政府作为微博发布主体,可以向民众传播一些信息,并更具有权威性。其次,微博传播促进了知情权与接近权的发展,开辟言论自由的新局面。网络“个个是中心,处处是边缘”的技术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体制。其交互式人机交流界面和信息超文本链接,为互动传播提供了便捷之路,为用户提供了较大的主动权。人们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接触信息,还可以及时反馈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微博”的传播方式与特征决定了任何人都有权利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传递者。建立政府微博满足了民众接近政府、了解政府的愿望,有利于拉近官民距离,提高政府透明性和公开性。再次,微博的言论平等和自由为民主监督提供了新平台。目前,微博已能和大多数通讯工具实现平滑对接,特别是几乎所有的微博都提供了手机绑定服务,用户可以像发短信一样通过手机发微博。而手机信号接收点几乎无处不在,使得信息无法屏蔽,可以自由发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言论自由。随着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政府部门开通微博,在这个言论自由、身份平等的平台之上,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与民众及时沟通,接受民众的监督。二、政府微博现状分析 (一)开通微博的机构多数为公安、交通类据新浪微博2010年8月底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已有近60个政府部门在新浪注册微博。其中包括一个省级微博(即“微博云南”),而公安微博占总数的近7成。政府部门积极开通微博,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了官方对微博这种新兴传播形式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证明官方正积极探索通过新形式、新技术与民众建立更好的关系,推动政务公开。不过相对于各级政府数目之多、机构之庞杂,政府微博的规模需要扩大,涉及的范围领域需要拓宽,以满足民众对官方信息的需求。(二)政府微博“粉丝”数目虽少,但有较强的实际影响力目前政府机构微博中,“成都发布”“粉丝”数量在半年内积累到5.3万人,高居城市政府微博之首位,然而与明星微博的百万粉丝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而官方微博影响力从直观数量上虽不及名人微博,但在实际中却可以发挥很大作用。2010年“8?13”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期间,“成都发布”发出旅游预警,粉丝们及时响应,短

微博营销的主要类型及其传播特点

保密类别编号1003781133131 毕业论文微博营销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学院电视与新闻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与新媒体 班级 2010级 姓名李彪 指导教师徐帆 中国传媒大学 2012年05月09日

摘要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营销,简单讲就是借助微博这个媒介进行各种方式的营销活动。微博营销是刚刚推出的一个网络营销方式,随着微博的火热,即催生了有关的营销方式,就是微博营销。每个个体或者政府组织都可以在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注册一个微博,然后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每天的发布内容就同时与其他用户交流,或是相关产品信息,或是社会热门事件,再或是跟大众生活中相关的一些话题,引起更多关注和讨论以此来达到营销的目的,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的微博营销。本文试从微博营销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对微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详细对微博的特点进行了说明,从而使读者对当代流行的网络营销工具,即微博营销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微博;网络营销

ABSTRACT Micro-blog is an online social platform for broadcasting and sharing short information based on follow relationship mechanism.Micro-blog marketing is an approach of brand communication, event planning, personal branding, and product promotion on Micro-blog. As Micro-blog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Micro-blog marketing has been an emerging and widely used online marketing approach.Everyone has access to register an account onSina, Netease, or other Micro-blog providers and update/share his own content or interested topics with other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brand marketing are involving those frequent interactions among users.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clarify and analyze detailed content of micro-blog marketing with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micro-blog. In this article, characteristics ofmicro-blog will be analyzed tohelp readersdeeper understand micro-blog marketing. Key words: micro-blog; online brand marketing

浅析新浪微博的优缺点及前景

仿佛在一夜之间,那些曾经神秘的明星、名人和社会名流仿佛通过新浪微博一下子来到了我们面前,我们甚至可以去评论他们的所说所想,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得到其回复,曾经的遥远感觉不再遥远。由于微博规定的单条状态发布字数不超过140个,很多文化较为欠缺的名人也纷纷开微,几句感想,几句随笔,不用再有小学生凑字数的感觉了。如果真有长篇大论,长微博也可以轻松 搞定,博客在这种大背景下也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可以说是名人和明星为微博的“燃烧”点起了第一把火。在这方面,腾讯微博就没有他的优势了,由于腾讯微博嵌入QQ,没有哪个名人愿意把自己的个人隐私聊天软件账号泄露出去,这也导致了腾讯微博在互动性上的劣势。 2、即时性 新浪微博惊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满足了很多希望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的用户的“虚荣心理”。随 着3G、4G网络的部署,数据流量的速度不再是用户使用移动端app的障碍,人们更愿意将自己的碎片时间用到刷微博上,享受着压力释放、最新新闻资讯、幽默漫画等给他们带来的生活享受。 3、自主性 微博是一个内容自创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传播的平台。人人都可以通过微博来表达和传播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一个自己的受众群落。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转发等形式来和自己的朋友、同学或者是同事进行沟通和互动。 缺点 1、广告与营销越来越多 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到了其潜在的巨大利益和商机,他们不断的把广告内容发到微博中,包括其中的一些旅行、英文等专题类微博也越来越多的充斥着各种广告,这不免让给用户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对微博的好感度下降。 2、有价值的信息越来越少 随着用户不断的发表自己日常的衣食住行,同时转发一些大V的生活琐事,微博内容的信息量正在逐渐减少,其他用户在刷微博的时候难免会对这些事情产生反感心态。 3、盈利点较少 目前,微博主要依靠广告和向用户企业收费来盈利,但上面也说过,这种方式无疑会增加用户的反感度,所以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说,新浪微博现在除了为网站集聚大量人气之外,其尚无明确的盈利模式,长此以往,其自身的运营将会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微博营销的优点和缺点

快递运营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微博营销的优点和缺点 一、微博营销的优点 1、快递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成本低廉。建立微博的成本几乎为零——注册完全免费,申请会员只需每月10元左右,负责微博运营的团队只需几个人,甚至快递员自己利用等用户取包裹的时间就能进行微博维护,因此,开展微博营销几乎没有什么成本,特别适合资金有限又想要宣传自己的快递企业使用。 2、快递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有利于加强用户对企业的信任。用户选择快递公司时,首先考虑的是寄出的快件能否按时安全到达,其次才是价格问题、服务问题。快递企业开通微博可增强用户对快递公司的经营状况、经营理念、以及快递员的责任心的了解,增强公司的透明度,从而增强客户对公司的信任,愿意与公司合作。 3、快递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有利于将有限的营销费最大化利用。微博营销“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营销和主动式服务营销,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的营销理念,以及“一切同绕客户”的营销原则,将有助于快递企业对潜在客户的寻找,并将有限的营销费用花在这些潜在的客户身上,促使其转化为实际客户,从而使营销费用使用效果最大化。 4、快递企业开展微博营销有利于企业的鲜明、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鲜明、良好个性的企业将更容易得到客户的认同,能够长久健康发展。中国快递企业间竞争激烈,甚至不惜打价格战而两败俱伤,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许多快递企业缺少个性,缺乏核心竞争力。快递企业开通微博,通过微博与客户的互动,可以为企业塑造鲜明、良好的个性,从而加深客户对公司的认知,这将有助于快递企业的做强和做大。 二、微博营销的缺点 1、微博难以完全表达快递企业营销意图。快递企业在使用微博营销时,由于微博字数(140 字以内)、视频形式的限制,许多服务和活动难以得到全面的展示。快递企业微博管理人员通常自身的文字素养有限,加上发表微博时间紧急,以及微博数的限制,微博内容表述常不能详尽。

微博传播的特征和规律分析

微博传播的特征和规律分析 摘要:自2006年Twitter诞生以来,微博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发展。中国也逐渐形成了一批出色的微博网站,如新浪、腾讯、网易等。至此,人们进入了一个微博时代,网络舆论传播也因此进入了微博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传播形式,微博不仅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在公共舆论方面也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微博在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已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载体,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正逐渐改变网络舆论载体格局。 关键词: 正文:微博即微型博客(即时博客),是web2.0时代新兴起的一种集成化、开放化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它打通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界限,让用户通过手机、IM软件(MSN、QQ、skype、gtalk)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即时向外发布140字以内的文本。 2011年3月2日,新浪公布的2010年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中称:“新浪微博用户基础在2010年扩大了25倍多,现在微博的注册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国内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4亿,按这个数字计算,全国约至少有20%的互联网用户在使用新浪微博。 微博的传播特性 1.操作简易,收发方式多样 微博注册简单,网民只需填写电子邮件地址,设置登陆密码即可成为微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微博实行低门槛制:寥寥数语、发发感慨、情绪宣泄、灵感突现即使没有受过严格中文训练的人,只要会发短信,用户就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只言片语的形式发送到个人微博上。简单的记录方式降低了对用户的文字功底要求,也节约了时间成本,契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2.原创性强,叙事风格独特 微博的简易操作和低门槛进入制,吸引了众多的草根民众。简易的信息操作机制和随性的记录方式,催生了用户的个人表达欲。个体化、私语话的叙事风格在微博中较为凸显,大量原创性的内容爆发性地生产出来。一些源于普通民众的语句经过微博的传播后,被网民称为“经典”,丰富了百姓生活。如“经典语录”告诉我们:“人生朋友分三种:一辈子的、一杯子的、一被子的。得意时,朋友们认识了你;落难时,你重新认识了朋友。”“当全世界都要我放弃的时候,我还是期待有人轻语一声:“再试一次。” 3.即时传播,占据信息发布制高点 2008年11月印度孟买的恐怖袭击事件、2009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都由Twitter首发。在国内,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当天下午2点35分33秒Twitter上出现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比彭博社、路透社等的通讯社电稿都要快; 2011年高铁事件“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

微博的应用与发展

微博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微博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了微博的功能与优势。在简单地对目前微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之后,通过对微博的盈利模式与用户行为的研究,展望了微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针对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微博简述 1、微博的含义与特点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是最近新兴起的一个web2.0表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可以使得用户通过的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微博客发布消息。 2、微博的起源与在中国的发展 2006年3月https://www.360docs.net/doc/3b18998340.html,的创始人推出了Twitter,英文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用户能用如手机短信等数百种工具更新信息,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微博。Twitter 被Alexa网页流量统计评定为最受欢迎的50个网络应用之一,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微博作为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产品,目前仍然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微博要作为一种成熟地产品走进用户的生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美国微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中国微博处于起步阶段。从总体上来看在微博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必然会经历被夸大的预期峰值以及预期与现实幻灭的低谷两个阶段,只有进行不断地产品创新才能保证微博产品长久、可持续的生命力,并最终达到稳定与成熟。

论微博营销的优势以及劣势

论微博营销的优势以及劣势 来自:月光博客编辑:胡绪宜标签:微博 随着互联网迅速崛起以及发展,互联网新型产业也在高速发展,微博的利用得到了数百家企业品牌的关注,微博成为企业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的纽带,同时企业还可以在微博上组织宣传活动,发布促销信息。通过这些方法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有很大帮助。 微博已经成功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逐渐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成为了网民关注身边焦点事件的工具,微博的使用率越来越大,不仅获得了数百家企业品牌的进驻,更加诱惑者无数的网名朋友,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在这种形势下,微博营销的优势以及劣势已经充分体现出来,具体指那些方面呢? 微博营销的优势特点: 1、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微博的应用非常简单,自身考虑到用户行为模式,一键转发、评论较为方便,并且每一条微博的内容都比较精炼,没有以往的长篇大论,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而言最适合不过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关注到焦点事件。不仅如此,微博开通的多种API能够让用户与用户之间实现即时分享,用户可以通过手机、E-mail、Web等方式发布短消息,分享身边的事和物,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2、多媒体信息,审美阅读 微博营销过程中注重创意,创意内容中往往需要利用都多媒体技

术,而微博本身就借助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企业或者营销者可以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展现形式将产品进行描述,让创意更加生动,更加有内容,从而使潜在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信息,对于树立企业形象更加有力。不仅如此,丰富多彩的创意内容更加防止出现审美疲劳,利于用户阅读以及体验。 3、用户群体广,更易传播 微博用户本身在日益剧增,用户群体比较广泛,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的寻找到受众目标,针对性较强,能够精准到营销受众,通过对粉丝的积累,能够有效利用众多粉丝的关注进行病毒式传播,不断提高影响力。不仅如此,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名人明星之间同样能够进行合作,这样产生的效益更广,更为突出,会获得更多微博用户的关注以及更广泛的传播。微博的功能也较为强大,一键转发便能够实现分享。 4、成本较低,效益高 微博营销之所以得到数百家企业品牌的青睐,不仅是用户群体广,更加考虑到营销成本问题。微博营销注重线上活动策划,在这上面上相对而言,消耗的人力以及物力成本较小,正因为用户群体广泛,能够精确锁定受众目标,因此在营销过程中更加高效,收益上面自然较高。当然,成本高低,收益高低还需要考虑主题策划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需要慎重做出选择以及全面思考。 微博营销的缺点体现:

微博营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微博营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微博营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姓名:宋锐 学号: 专业年级:营销1102 申请学位:学士 指导教师:任娟 1月23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遵守严肃求实的科学精神,独立进行研究所得的成果。论文中除以注明引用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它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宋锐

日期: 1月23日 微博营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专业:级市场营销学号: 姓名:宋锐指导教师:任娟 摘要: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从最初的口口相传到现如今利用互联网,人们实现了地球村的美好愿望。而微博的诞生更是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朝着快速化、便捷化、简洁化的方向飞奔,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之后的微信、陌陌的发展更是让人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过就在手指之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造就了营销方式的不断发展,微博营销与微信营销更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流行说“微博营销没落”了,特别当微信如火如荼之际,很多企业都会发问:“做微博营销还有用吗?”面对着这些质疑,我想从一些新的角度去探讨,并运用一些案例,数据去阐述我的一点愚见。 关键词:微博营销监察创新互赢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浅述微博营销 (一)微博及微博营销的定义 (二)微博营销发展的现状。 (三)微博营销发展的原因分析。 (1)微博使用者的基数庞大。 (2)微博传递信息的快速便捷与营销所追求的不谋而合。(3)企业、明星、消费者的“三角恋”。 (4)公共平台及发布平台,企业广告投放成本低。 第二章微博营销的对策研究 (一)造成微博营销疲软的原因。 (1)对微博营销的认识不足。 (2)恶意造势,发布虚假信息,使得人们渐渐失去信任。(3)缺乏专业化团队,缺乏创新。 (4)新营销方式的冲击。 (二)微博营销的对策分析 (1)营销团队专业化。 (2)营销服务人性化。 (3)营销监管法制化。 (4)营销方式多元化。

微博现状讲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微博分析 1 综述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分享、获取以及传播的平台,以其快速传播、实时搜索等特点,已成为当代人们抒发情感,分享信息,获取资源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主要对近两年国内微博信息搜索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2 微博使用现状 2.1 微博使用情况 根据中国物联网信息中(CNNIC)公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6.7亿,使用微博用户2.49亿,网民使用率38.4%,相较2013年底下降7.1%(如图 2-1所示)。而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2013年-2014年中国网民各类互联网使用过的使用率统计表”(如表1所示)显示同为交流沟通类应用中即时通信应用使用率增长率10.4%,微博应用使用率下降11.4%,电子邮件应用下降 2.9%,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微博、电子邮件等交流沟通类应用使用率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则在于其在即时通信上的劣势导致。 图2-1 2013年-2014年微博客/手机微博客用户国模及使用率(数据来源:CNNIC)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表 1 2013年-2014年中国网民各类互联网使用过的使用率统计 2.2 微博信息检索 2.2.1 微博信息检索概况 尽管2013年-2014年网民对微博的使用率存在下降的趋势,但微博自身快速传播、实时搜索等特点依然使微博在信息检索中存在一定优势。 根据中国物联网信息中(CNNIC)发布的《2014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截止2014年6月,95.4%的搜索用户通过综合搜索网站搜索信息,除此之外搜索用户在购物网站、视频网站、资讯类网站、微博上进行搜索的比例分别达到78.5%、75.2%、57.2%和57.1%(如图 2-2所示)。而随着手机的快速发展,网民从PC 端向手机端持续转移,更多的人使用手机进行搜索,而用户实际微博搜索的比率则为58.1%高于PC端48.8(如图2-3所示)。

微博传播特点

微博的特点分析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 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是一种互动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传播速度甚至比媒体还要快。这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是最近新兴起的一个web2.0表现,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你可以通过你的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你的微博客发布消息。微博客的另一个特点是“微”,通常消息的发布是片段式的,像Twitter这样的微博客平台,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而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这样,就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也没有博客的要求那么高,只需要反映自己的心情,不需要长篇大论,更新起来也方便,与博客相比,字数也有所限制;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信息。 微博除了集成化和开放化2大特点外,还具有便捷性,原创性和背对脸3种重要的特点。便捷性即指博客的出现,已经将互联网上的社会化媒体推进了一大步,公众人物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网上形象。然而,博客上的形象仍然是化妆后的表演,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这样大的工作量对于博客作者成为很重的负担。“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客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这种简单便捷的方式,让人群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网络。 原创性即微博网站利用现在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的内容,哪怕你就在事发现场。类例于一些大的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如果有微博客在场,利用各种手段在微博客上发表出来,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所有媒体。 背对脸,其实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就好比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背后看着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当你follow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时,两三天就会上瘾。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使得微型博客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 下面,就让我们从几个事例来分析微博的特点。 新浪网是国内第一家引进微博的网站,在2009年8月份率先推出新浪微博后,腾讯、搜狐、人民网、网易等都跟进推出了微博。微博的信息发布和传播,不再依赖于传统专业媒体,个人可以成为信息发布传播的主角。早在博客时代,一些博主就开始在自己的博客上独立发布一些社会热点和重要信息。但是,就时效性和影响力来讲,还是落后于更加先进的微博客。微博在简短的140字容量内,逐渐形成一种“新新闻文体”。如果说论坛发帖回复有纵向特征,那么微博就呈现一种横向特征,更能体现一种新闻“转”和“传”的特点。微博对新闻信息的传递和转发,在语言使用上出现了个性化、生活化、零碎、全景的特点,新闻进入微博渠道后,新闻语言显得原汁原味,更贴近了社会实际生活,更适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新浪网的微博上,草根与明星间的交流和关注情况,充分的体现了微博的开放化和集

浅析微博的发展

前言 2011年或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微博时代元年。微博正呈现出全方位介入和改变现实生活的态势。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微博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乍舌。据美国投资银行报告,尽在中国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微博用户数量达到5000万,并预计2010年有望达到1.2亿。微博较之统传播方式,为大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 1.什么是微博客 1.1微博客的概念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客的草根性更强,并且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有多种商业模式并存。 1.2微博客的特点 微博具有三大特性:便捷性、追踪性、原创性。与传统博客,便捷性无疑是是微博客再短时间风靡全球的法宝之一。微薄的用户们可以再任何场合,任何地点发表自己对任何事物的看法,不用在乎它有没有逻辑性,甚至一些闲言碎语都可以。与博客上面对面的交流不同,为博客是背对脸的交流,并不需要你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如果用户发表新年的评论和留言,不光朋友可以看到,当朋友转发或则评论之后,别人也可以追踪到用户的信息并浏览。微博网站在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对现场新事件的实时报道上力胜一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甚至在没有网络的地方用手机进行更新。

2.微博客的产生及发展 2.1微博客的产生 2006年埃文·威廉姆斯创建最初的Twitter,这是最早也是最著名微博客。据相关数据,截止到2010年1月份,该产品再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国内微波企业无一例外吧学习的榜样都定在了Twitter上,由于本土中文服务,与其他网站互通性更强。 2.2微博客的发展现状 从校内网起家的王兴于2007年建立了饭否网,开启了中国的微博时代。早期的饭否与Twitter本身的功能几乎没什么区别,仍旧是C2C的应尽路径。从2008年开始Twitter工具在奥巴马竞选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巨大作用,使得中国的仿Twitter类型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的推出。开心网,校内网等社区添加了类似的功能。包括前迅龙的创始人李松作为天使投资人的嘀咕网,优酷网,前首席科学家李卓恒创立的叽歪网,以及做啥、忙否等专业微博客网站纷纷出现。 2009年,饭否、叽歪等中国市场最早的微博产品相继停止运营,一些新产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在2009年2月到8月的这半年时间里,及时客、9911微博客、同学网、贫嘴网等一大批微博网站上线。 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并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微博网站。新浪对Twitter做了一些中国本土化的改进,用户可以发表讨论话题,还可以在发送的信息中附加图片。新浪微博还网络了几乎覆盖所有领域的知名人士,使其驻入新浪微博,带来了强大的明星效应。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 2010年9月,新浪发表了《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这是份针对国内微博市场的白皮书。白皮书中披露,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达到6500万个,2011年还将突破1亿。到2013年,国内微博市场将进入成熟时期。微博在中国的巨大发展不得不令人惊讶,惊讶的背后却有带些疑问,微博客的快速发展有什么意义?

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现状与对策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89) [摘要]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机构和干部开通了微博,政务微博已发展成为政府信息公开、为民服务、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亟需根据互联网发展和政务公开的实际情况,采取七个举措来促进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政务微博;政府信息公开;政民互动 目前,我国网民的互联网应用习惯发生显著变化,包括新型即时通信、微博等在内的新兴互联网应用迅速扩散。据腾讯与新浪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两大微博平台用户数据已分别达到3.2亿和4.25亿。同时,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也变化明显,一方面,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目前有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到48.7%。另一方面,传统的交流沟通类应用则出现下滑:电子邮件使用率从2010年的54.6%降至47.9%,论坛/BBS则由32.4%降至28.2%,博客/个人空间从64.4%降至62.1%[1]。微博作为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具有信息传递快、保真性强的特点,微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的生成演变机制和传播格局,对中国网络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伴随着微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机构和党政干部开通了微博,政务微博网站已发展成为政府政务公开、为民服务、了解民意、政民互动的重要平台。 一、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现状 (一)政务微博成为政府互联网应用的新渠道 从2011年开始,政务微博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据2011年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中国政务微博评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网站上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为50561个,较年初增长776%,其中党政机构微博32358个,党政干部微博18203个[2]。政务微博虽然发展比较快,但其总量相对还比较少。目前开通微博的党政机构和党政干部的总体比例还比较低,预计政务微博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目前已开通微博的部委和地方政府正积极在为公众提供服务、引导舆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公安系统微博已经发展成为政务微博的领跑者,目前公安微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集群效应,在维护社会稳定、案件侦破、改善警民关系等方面起到明显作用。外交部“外交小灵通”精心打造“外交动态”、“外交小知识”、“外交史上的今天”等栏目,分类发布权威外交知识和信息,充分发挥了政务微博信息公开平台的功能。“北京微博发布厅”在信息传达、民意沟通、发动动员等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微博发布厅”整合了北京市各大政府部门资源,除及时全面传达最新权威政令外,还直观地向市民展示工作进度和阶段效果;利于民意征集、调查工作展开;并可有效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全面宣传推广城市活动。 (二)政务微博发展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新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与政府工作的融合,政府网站成为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载体。[3]政务微博中的机构微博已经成为继政府网站之外公开信息和发布新闻的新平台。微博一方面为政府信息的及时发布、快速传播有了更好的条件和平台;另一方面,一些热点事件信息不断聚焦,对政府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利用微博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如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于2010年6月开通其官方微博“成都发布”(https://www.360docs.net/doc/3b18998340.html,/xwfbc),受到了广大“粉丝”和媒体的较高关注。又如2011年9月新疆开通了“新疆政府信息公开”官方微博,主要发布来自新疆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b18998340.html,)主动公开的信息,以实时动态类和关注度高的信息为主,包括政务动态、通知公告、新闻发布会等信息,丰富了传播渠道。

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

浅谈微博传播的八大特性 微博仅用数年时间就实现了传统媒体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用户积累。微博兼具媒体与社交功能,集合了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和即时通信工具等四大产品的优点。它将播客、博客、社交网站整合为一体,并能够与手机终端以及诸多即时通信工具无障碍对接。微博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媒体的鲜明的传播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融合性。微博是媒体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不仅融合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传播符号,而且打通了传播渠道的融合之路——手机、计算机都成了微博信息传递的工具,电信和互联网在微博业务上实现了互通。 草根性。Twitter创始人之一伊万·威廉姆斯认为,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即使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微博实现了草根阶层拥有自己的媒体和像专业媒体人员一样发言的愿望。 便利性。首先是技术门槛低。不仅字数简短,文字表达随意,而且注册简单,只要会发短信,就可以通过个人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其次是微博设计界面友好,实现了多种传播终端和发布方式的创新整合。微博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W AP等多种手段发布信息和接受信息。微博信息真正实现了“4A”发布,即Anytime、Anywhere、Anyway、Anyone的便捷特性。 及时性。特别是在各种突发性事件中,微博的及时性表现都出类拔萃。微博不仅在第一时间向网友发布了很多第一手信息,甚至成了一些专业记者发现新闻报道素材的信息源。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11月印度孟买的恐怖袭击事件、2009年6月迈克尔·杰克逊的死讯,都由Twitter首发。在国内,2008年汶川地震后,Twitter上出现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比彭博社、路透社等的通讯社电稿都要快。拉登之死的消息,也是由美国前防长的助理Urbahn 用手机抢先通过微博发布的,这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电视讲话早了12个小时。 独特的互动性。微博提供了关注(收听)、转发、评论、回复、私信、对话、邮件分享等互动功能,用户可以用文字,也可以通过“表情”,还可以通过不着一字的“@”的提醒和转发来实现各种形式的互动。 微博不仅互动性强,而且互动方式独特。有人将微博的互动方式总结为“背对脸”的“创新交互方式”,“与博客上面对面的表演不同,微型博客上是背对脸的交流,就好比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背后看着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这种互动方式总体上带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非强制性,同时也因为粉丝或听众的逐级转发而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多样性。 碎片化。随意化、情绪化的表达使微博内容呈现出很强的碎片性。据调查,在Twitter 上有40.55%的内容属于“我在吃三明治”之类的无意义的嘀咕。关于个人琐事的信息占据Twitter传播内容的80%以上。

传播迅速、互动性强是微博营销的优势所在

随着四大门户将微博作为标配,微博这种新的媒体形式已在中国迅速积累起大量人气,在此基础上,借助病毒式的传播能力以及极强的互动性,微博逐渐成为商家营销的必争之地。在此,艾瑞咨询从四个维度对六类网络营销媒体的特征做出对比: ● 营销成本:营销活动所花费的费用(不考虑人工成本); ● 传播性:信息传播的方便及快捷程度; ● 互动性:与用户双向沟通的顺畅性; ● 精准性:覆盖目标用户的准度; 由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微博在传播性、互动性和精准性方面都极具优势: 传播性:转发方便,用户可随时将感兴趣的内容转发给自己的粉丝,且由于是“一句话”博客,借助手机渠道传播更加可行,具备病毒式传播的前提; 互动性:在微博平台上,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两种角色交错,极大地提高了多方交流的互动性,且企业可利用这种交互性,加强对目标用户的舆论引导; 精准性:由于只有对企业感兴趣的用户才会去关注企业的微博,因此受众都是企业的相关用户,精准性强。 综上所述,微博营销是一条低成本拓展和主动管理目标客户的全新营销方式,微博的特性能够帮助银行与客户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以便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以及对银行服务的评价。通过这种人性化的交流,银行可获得足够多的跟随者,进而提升品牌价值。 艾瑞建议:

强调互动性,提高银行微博营销效果 微博营销的优势在于传播与互动,但艾瑞注意到,不同的博文内容所带来的传播和互动效果不同。鉴于此,艾瑞结合光大及招商银行微博中的博文及反馈,对不同类型博文的传播与互动效果做出对比。 不同类型博文的传播性与互动性对比 由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银行直接发布新产品或公布银行相关动态,用户的转发率和评论率都不高。而通过发起互动话题,或回答用户疑难问题的形式,获得的传播和互动效果却比较好。由此艾瑞建议,银行在通过微博营销时,需注意以下点: 微博内容切忌全部都是产品推荐的广告,可以增加一些体现公益形象或娱乐元素的内容,以降低用户对微博营销的反感度; 在进行银行产品或促销活动推荐时,尤其是一些相对重要的产品,可多尝试通过发起话题或回答用户疑问的形式,而不仅是直接发布产品的内容; 对用户的疑难或建议,银行需积极参与回复讨论,以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避免形成一种单向交流; 对银行微博的维护,不应仅是一个微博管理员的职责,可引导银行内部员工多关注银行微博,并参与互动,以提升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氛围。

微博营销对企业营销品牌推广的五大好处

云商互联-自助式电商爆款孵化器! 天猫、京东、微商、苏宁、蘑菇街...站外推广新模式!https://www.360docs.net/doc/3b18998340.html, 微博营销随着微博的出现也相继展开,利用微博这个平台与用户进行即时的互动和即时的沟通,并且即时获得用户反馈。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140字以内的文字以及图片、视频来解决或转发分享传播。那么在利用微博进行营销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好处呢?下面葫芦和尚将会来跟大家分享利用微博进行营销的五大好处。 一、低成本、操作简单、互动性强 对于小型的公司而言,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宣传推广带来好的效果那是非常不错的事,如果操作能变得简单,又能即时得到用户的反馈信息,那就再好不过了。所以利用微博进行营销,对于小公司而言好处就在于低成本、操作简单、互动性强这些方面,但是怎么把微博这个工具用好那就需要细细研究了,以后笔者也会跟大家分享。

二、提升企业、品牌亲和力 对一些想改变自身公众形象的公司或单位,非常适合用微薄来做宣传推广。比如广东省肇庆市开通了第一个公安微博,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此举极大的改观了公安部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极大的拉近了警民之间的关系。 如果公司想把自身的产品理念以及价值观等方面传达给用户,来使用户更进一步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可以利用微博这个平台。 三、拉近用户距离,即时获得反馈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正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做公司、做产品也是如此,企业一定不能失去了用户的心。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与用户拉开距离,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用户的感受和声音。如果用户在选择关注或者收听你的微博,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反收听或者关注用户的微博,将会给用户一个不错的感觉,用户会觉得你在乎他。有任何的问题可以再第一时间跟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微博即时通讯的优势。

微博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动机分析

课程设计 微博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动机分析 姓名: 班级: 2012年12月

微博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动机分析 摘要:微博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网络应用形式,在诞生不久就以强大的影响力和迅速攀升的用户数量引发了一场“微革命”。本文主要研究这一网络新现象,并以微博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究微博用户的行为特征和用户使用微博的动机,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关系。 关键字:微博;微博用户;行为特征;使用动机;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微博习惯上被理解为“微型博客”,但与博客不同,它更类似于一种引入了社交网络关系结构的即时书写平台。在微博上,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发布文字(不超过140个字符)、图片和视频,也可以实时关注及转发其他用户发布的信息。 微博具有发布、转发、关注、评论等功能,传播内容具有碎片化和多样性的特点,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以及裂变式、背对脸式的传播特点使得微博用户通过相互关注而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微博是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整合在一起的平台,这使得微博上的信息能够借助人际圈快速扩散,扩展了微博用户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人的自我呈现和表达[1]。 在微博出现后三到四年的时间里,其用户数量迅速攀升,影响力不断扩大,被认为引发了一场极具意义的“微革命”。微博以强大的用户粘度、交互性和随时随地的信息传播等特点,一方面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等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给传统媒体的发展、信息把关等旧问题带来新挑战,成为很多学者和社会媒体广泛关注的对象[2]。 1.1.1 微博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1)微博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美国的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和俗利兹.斯通(Biz Stone)于2006年3月创办最早的微博Twitter时只是为了促进公司工作成员之问的沟通,以便及时地了解员工动态,随着该平台的信息发布优势显现,他们看到了其所蕴含的潜在价值,于是他们向全世界推出了正式版本的Twitter。在最初阶段,Twitter 的功能十分有限,只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2006年底,obvious公司对Twitter进行了升级,此后,Twitter用户可以通过即时信息服务和个性化

微博的发展和前景

2007年5月,中国本土微博服务商开始出现,在至今三年多的时间内,我国微博发展经历了引入期、沉寂期和成长期等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我国微博的发展历程 (1)引入期(2007年5月-2008年初) 2006年,Twitter的横空出世把世人引入了一个叫“微博”的世界。在国外大红大紫的Twitter也成为国内企业效仿的对象。从校内网起家的王兴于2007年5月建立了饭否网,开启了中国的微博时代。随后不久,叽歪网、做啥网相继上线,拥有数亿用户的腾讯也于2007年8月13日推出了腾讯滔滔。 从2007年5月到2008年初,是我国微博发展的引入期。这一时期的微博以独立微博网站为主体。 (2)沉寂期(2008年初-2009年2月) 从2008年初开始,国内微博客发展进入了一年的沉寂期。期间,没有新的微博服务商出现,用户规模增幅也不大。 (3)成长期(2009年2月-至今) 经过一年的沉寂,从2009年2月开始,国内微博焕发出新的活力。大量微博网站相继上线,用户规模激增,微博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的热点。国内微博发展进入了快速成长期,这一时期又分为独立微博二次崛起和全面成长期两个阶段。 ①独立微博二次崛起(2009年2月-8月)

在这半年时间内,嘀咕网、即时客、Fexion网、9911微博客、同学网、我烧叨叨、贫嘴、Follow5、雷猴等一大批微博网站上线。这些微博网站以独立微博网站为主体。 ②全面成长期(2009年8月至今) 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并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微博。在新浪微博的带动下,综合门户网站微博、垂直门户微博、新闻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微博、SNS微博、独立微博客网站纷纷成立,甚至电视台、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涉足微博业务。中国真正进入微博时代。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我国微博将向工具化、细分化、移动化和开放化等方向发展。如下图所示。 中国微博的发展趋势 (1)工具化 微博已成为门户网站吸引用户、增加用户黏性的重要手段,将成为门户网站继博客之后的又一标配。SNS推出“动态”功能、QQ邮箱推出广播等都是这一趋势的开始。 (2)细分化 一方面,目前我国微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新浪为代表的四大门户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其他微博服务商难以在全面竞争中取胜。另一方面,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容易被淹没于海量信息中,用户也迫切需要专业细分微博的出现。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