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
300MW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运行优化研究

300MW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运行优化研究高背压供热将汽轮机组凝汽器内压力提高,提升汽轮机排汽压力和温度,使凝汽器成为供热系统中的热网加热器,直接对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充分地利用了汽轮机排汽的汽化潜热,将散失到环境中冷源损失降低为零,大大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
在能源紧缺和环保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北方城市的很多热电联产机组正在逐渐向高背压供热方式转型改造机组的容量级别也在探索中不断增大,努力做到更加得高效环保。
研究主要以30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为研究对象,研究纯凝机组高背压改造技术,结合机组的实际运行参数,对机组的热经济性能进行了理论的计算与分析,得出高背压改造后机组的经济参数,进而找出最佳运行方式方法。
研究以华电青岛公司的#2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项目为案例,介绍了机组的改造方案,并选取机组运行的典型工况参数进行热经济性的计算分析,结合公司供热实际,对不同外界供热条件下的运行方式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最佳运行方式。
同时还从能量利用的角度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运用总能系统理论,努力减少换热过程中高品位能量的(火用)损失。
32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

32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热动力发电装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湿冷机组在热动力发电装备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了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能源来源。
湿冷机组的高背压供热问题始终困扰着行业的发展,因此对湿冷机组进行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问题分析湿冷机组是指在发电过程中,通过冷却塔进行冷却,形成蒸汽与冷却水混合的湿空气并排出的一类机组。
由于湿冷机组排放的是湿空气,因此在供热过程中容易出现高背压问题。
背压是指在进汽过程中,把额定压力以上的压力排出蒸汽,这样的情况会导致机组发电效率下降、节能降耗问题加重。
湿冷机组的高背压供热问题亟待解决。
三、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方案1. 优化蒸汽管网通过对湿冷机组蒸汽管网进行优化,改善蒸汽传输过程中的阻力,减小蒸汽泄漏和凝结现象,从而减少了供热过程中的背压问题。
优化蒸汽管网是解决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2. 控制湿空气比例通过控制冷却水与蒸汽的混合比例,减少湿空气的排放,从而降低了供热过程中的背压问题。
控制湿空气比例是减少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问题的关键措施。
3. 提高冷却塔效率通过提高冷却塔的效率,减少湿空气的排出,进而减小供热过程中的背压问题。
提高冷却塔效率是解决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效果分析通过对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问题进行技术研究,实施了相应的改造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改造后,湿冷机组的发电效率得到了提升,节能降耗问题得到了改善,供热过程中的高背压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为湿冷机组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20MW汽轮机组冷端运行优化研究.doc

320MW汽轮机组冷端运行优化研究随着国家对火电厂单位煤耗的要求越来越高,火电厂机组冷端系统的运行优化是电厂挖掘潜在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以某电厂2号320MW亚临界湿冷机组为研究对象,该机组冷端的主要设备运行数据来分析,发现凝汽器真空度长期低于设计值,循环水泵电耗也偏高等原因,导致供电煤耗约为330g/(kWh),低于同类型先进机组的315.77g/(kWh)。
以机组运行数据为依据,结合设备和系统的设计资料、试验报告和实验测试,分析了该电厂的冷端系统的能耗水平和分布情况以及影响机组能耗水平的因素。
此电厂能耗现状与其对应的目标值差距,主要表现有:凝汽器真空度偏低、凝汽器冷却水管清洁系数偏低、循环水泵能耗高。
从运行优化、检修维护和技术改造三个方面,提出了真空泵改用冷冻水冷却、胶球清洗装置改型、循环水泵及其电机升级和采用两机三泵运行方式等成熟可靠的优化和节能措施。
(1)运行优化方面,采用真空泵工作水改为空调冷冻水,提高了真空泵的运行性能,年均凝汽器真空度提高0.1kPa,折合年均发电煤耗下降约0.2g/(kWh);采用更新循环水泵的方式,提高了循环水泵工作效率,进而降低了循环水泵电耗。
改造后效果:循环水温为18°C时凝汽器真空度平均提高约0.2kPa、循环水温为26°C时凝汽器真空度平均提高约0.4kPa、循环水温为32°C时凝汽器真空度平均提高约0.1kPa;循环水温分别为18°C、26°C、32℃时凝汽器端差平均降低约0.1°C。
(2)检修维护方面,采用胶球清洗系统的升级,改善了凝汽器冷却管清洁系数,进而提高真空和降低端差,将收球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7%,年均凝汽器真空度提高0.1kPa,折合年均发电煤耗下降约0.2g/(kWh)。
(3)技术改造方面,在未采用高低速电机前,通过机组循环水泵耗功试验和机组性能优化试验,提出了不同水温下“两机三泵”的运行方式,降低了循环水泵电耗,采用此方式下循环水泵年电耗由原来的0.913%降至0.823%。
32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

32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一、引言我国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所产生的废热大多被排放到大气中,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为了充分利用余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国内外已经开始研究并推广采用余热供热技术,以将燃烧废热转化为供热、生活热水和工业热水等多种用途,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而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二、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的原理湿冷机组是利用水冷却方式对火电厂机组进行冷却的一种技术。
在湿冷过程中,水从水箱中提升至冷却塔下部,并由旋流器喷淋到冷却塔上部的水幕塔层。
当热水由塔顶雾化后,即遇置放入冷却塔内的空气而蒸发,吸收大量的热,达到冷却目的。
湿冷机组的热效率较高,但在供热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是指在湿冷机组的基础上,通过改造部分设备和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使得湿冷机组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余热资源进行供热。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改造换热器、引入热泵、提高循环水温度等手段,使得湿冷机组在发电的同时可以为周边居民和工业企业提供供热服务。
三、技术研究内容1. 换热器改造换热器是湿冷机组供热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对其进行改造是提高供热效率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改造方式包括增加换热面积、采用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等。
通过优化换热器设计,可以提高换热效率,并减少能源损耗。
2. 热泵引入热泵是一种可以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的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余热的利用率。
在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中,将热泵引入供热系统,可以使得湿冷机组在提供电力的利用废热进行供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循环水温度提高提高循环水温度是另一种有效的提高供热效率的手段。
通过提高循环水的温度,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热能的散失,提高了供热系统的效率。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通过换热器的改造,实现了供热系统的能效提升,同时减少了运行成本。
热泵的引入使得湿冷机组能够更好地利用废热资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火电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热力性能研究 金玺

火电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热力性能研究金玺摘要:高背压循环水供热使将凝汽器中的乏汽压力提升,是凝汽器中的真空度降低,提升冷却的水温。
通过凝汽器的改造,对供热系统进行改造,增加热网加热器。
充分结合凝汽式机组的排气性能,有效的降低冷源损失,提升机组的热循环效率。
在供热的基础上,不断的增加机组的规模,有效的减小供热时的抽气量,缩短工期,增加经济效益。
本文对高背压供热改造方案进行分析,并且结合试验,分析改造后的热力性能。
关键词:火电机组;高背压供热;热力性能高背压循环水供热机组使近年来提出的一类采暖供热技术,由抽凝式机组改造而成。
此类供热方式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出现,经过改造后,机组运行非常稳定。
在国家节能减排理念提出后,各类发电企业对纯凝机组进行改造,从而实现热电联产。
一、高背压供热改造方案(一)整体改造方案在高背压供热改造之前已经对热网进行更换,但是换热站与改造机组之间还存在差异。
因此通过建立新的换热站,有效地减少管道输送热量中产生的耗损。
采用一期和二期机组进行分层供热,提升供热的稳定性。
图1 供热改造示意图(二)循环水系统改造方案一期循环水供热改造工程应该结合凝汽器冬季供热的情况,只有确保辅机顺利运转的情况下提升循环水量,确保循环水量可以达到1000立方米每小时。
由于原有的水泵太大,不能满足供水的要求,需要建设两台小型的水泵才能起到效果,其中一台处于运行状态,另一台处于备用。
辅机循环水系统的操作流程实施中,主要先将辅机循环水泵的进水管打开,采用冷却塔将水冷却,然后将钢闸门和平板滤网启动。
辅机循环水泵可以采用两台,用百分之百容量定速循环的方式,确保水容量充足。
两台辅机循环水泵应该在原循环水泵房间内,从冷却塔水池将水抽出后进入循环水泵中,从循环水泵房到汽机房,实现进水管内水的循环。
结合冬季辅机的冷却性能,将循环水回水管直接引入到水母管处。
将热网循环水压力设置为 1.5兆帕。
,升原有的设计压力,因此要对凝汽器的热网管道进行升级,提升其承压能力,确保其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300MW机组超高背压供热分析

300MW机组超高背压供热分析
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对蒸汽供热需求的持续增长,建设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作为能源系统能够为多个蒸汽系统提供自耗电协调服务,同时降低了现有能源供应能力方面的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300MW火力发电厂界定了极高的电网质量标准,并要求当负荷作出大规模变化时发电机组应用的振荡模式能够响应现有能源系统的变化。
首先,电力公司可以通过采用超高备用背压方案优化发电机组的控制,通过预先建立的功率因数的控制来提高稳定性。
当电厂加载能力发生变化时,可以采取功率因数控制策略,并且可以将备用背压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另外,在300MW火力发电机组超高背压供热分析中,电力公司可以采取“浮动-调节-调速”的模式进行控制,其中,浮动的模式可以用于处理电力公司的突发负荷变化,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安全性;调节模式可以实现在特定转换点发生溢出时能量有效地释放;而调速模式则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蒸汽压力。
此外,考虑到全息式发电机负荷特性,可以划分负荷,使负荷分布按照预定义的发电机模型分布,以减少进入系统内的能量失衡。
最后,在300MW火力发电机组超高背压供热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如稳定器参数设置、紧急机组投**等,以确保负荷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用多台发电机分而加载,以减少发电厂的能耗,降低负荷的变化率,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损耗。
总之,在300MW火力发电机组超高背压供热分析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负荷稳定性,实现对发电机组的控制,有效降低整体电力能耗,为蒸汽供热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能源保障服务。
32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

32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湿冷机组是一种常见的电力发电设备,其在燃煤或燃气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余热。
为了利用这些余热资源,将湿冷机组改造为高背压供热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对32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进行研究。
需要对湿冷机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
湿冷机组是通过将燃烧产生的废热转化为蒸汽来推动汽轮机发电的。
在这个过程中,废热会被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
对湿冷机组进行改造,利用废热进行供热是一种经济、环保的选择。
需要对高背压供热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高背压供热系统是指将湿冷机组产生的废热利用起来,通过加高汽轮机出口压力,使得废热能够以蒸汽的形式供给其他能源系统,如供热系统、工业过程等。
在设计高背压供热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能源的利用效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对湿冷机组的汽轮机、锅炉和余热回收系统进行改进。
可以通过优化汽轮机的设计来适应高背压供热系统的需求,包括调整汽轮机出口压力、温度等参数。
可以改进锅炉的燃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废热产生。
还可以对余热回收系统进行改造,增加蒸汽回收量和压力。
还需要对高背压供热系统进行运行参数优化。
包括优化热力网的设计、增加供热负荷的运行灵活性、提高整体系统的能效等。
通过运行参数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供热成本。
还需要对改造后的高背压供热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
在系统集成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联动和优化,确保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整,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安全。
32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有效利用湿冷机组的废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超临界间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技术的应用分析

超临界间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高背压供热作为一种高效供热形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回收汽轮机的冷源损失。
本文介绍了高背压供热的原理,并以喀什热电2X350MW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高背压改造为例,介绍了高背压改造的主要内容,同时现场进行了各主要工况试验,并依据试验数据对机组效益进行分析,证明高背压供热能够有效减低机组发电煤耗,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关键词】:超临界机组;间接空冷;高背压;供热0引言我国自进入“十二五”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以煤炭为燃料的热-电联产企业在此期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的压力,节能降耗政策的深入推进,能源互联网、高效、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国家“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发展方向。
随着电力工业矛盾的日益突出,关闭高能耗、重污染的小火电机组需求迫切。
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供热技术,是在原有抽汽供热机组的基础上对主、辅设备及热网系统进行改造,以达到部分甚至全部利用汽轮机的冷源损失的目的。
同时,供热机组的供热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的热耗及发电煤耗得到大幅降低。
随着此项技术的深入推进,间接高背压供热改造的技术关键点及适合本地区的改造技术路线日益凸显。
1高背压供热系统的原理1.1 纯凝机组高背压供热目前,汽轮机按照排汽压力分为凝汽式汽轮机与背压式汽轮机。
北方大部分的机组采用抽凝式汽轮机,机组夏季采用纯凝工况运行,冬季供热采用抽汽供热运行。
抽凝式机组无论运行在任何工况,低压缸做功后的乏汽均需要循环水系统的冷却,乏汽凝结后排入机组凝结水系统。
在此过程中,低压缸排汽余热大量损失,造成机组综合热效率下降。
抽凝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是将热网循环水引入抽凝机组的循环水系统,冬季供热期间,利用凝汽器作为热网循环水的基本加热器,充分利用凝汽式机组排汽的汽化潜热来加热热网循环水,再利用本机或邻机的抽汽作为热网循环水的二次加热汽源,将热网循环水加热至热源点所需的温度向用户供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MW湿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研究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传统能源日益减少,人们对替代能源和节能减排的重视与
日俱增。
利用热电联产技术进行高效利用能源,在减小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方面具有极大
的优势。
然而传统的高温高压燃气锅炉存在着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等问题,湿冷机组的背
压供热改造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以某320MW湿冷机组为例,探讨了背压供热技术的适用性和优势。
通过对发电机
组的热力分析和负荷特性分析,确定了该发电机组在部分负荷时的背压供热操作参数,包
括发电机组负荷率、背压、排气温度和进气温度等。
在背压供热改造中,我们将传统的高温高压燃气锅炉替换为低温低压锅炉和余热锅炉。
燃气热值的利用效率由15%提高到45%,节约燃气成本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燃气的排放量。
在利用余热进行供热方面,我们使用了二次循环供热技术,将余热加以利用,提高了能源
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能源的浪费。
在背压供热系统中,为保证运行效果和安全性,我们还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如安装
了多重安全阀和压力传感器,实现了系统的快速反应和稳定运行。
经过一定时间的试运行,我们验收了该系统的运行效果。
发电机组的负荷率和背压均
达到了预期目标,供热效果良好。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发现背压供热改造
后可节约大量的燃气成本,回收的余热也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背压供热技术对于高能耗、高排放的湿冷机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技
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和环境污染,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