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海拾贝: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

合集下载

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技术参数

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技术参数

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技术参数
1.类型:数码眼底照相机、免散瞳型
2.观察角度:45度
3.▲传感器分辨率: 2020万像素或更高
4.▲数码相机连接方式:外接式医疗EOS专用相机
5.▲眼底照相机与数码相机为同一品牌,兼容性好
6.最小瞳孔直径¢4mm(SP模式:约¢3.3mm)
7.工作距离:物镜前35mm
8.无补偿透镜:-10D到+15D 负补偿透镜:-7D到-31D
正补偿透镜:+11D到+33D
9.工作距离调整:眼前部指示劈裂线调整
视网膜指示工作距离点
10.曝光补偿:自动
11.对焦方式:直线式劈裂线对焦、自动对焦
12.外眼显示:分离瞳孔调节:;视网膜显示:工作距离点调节
13.▲具有红外眼前节拍摄功能,可拍摄睑板腺图像
14.▲内固视目标:72个LED点矩阵,绿色
15.光源:红外LED/白色LED
16.ISO:400/800/1600/3200/6400 具有低闪光模式。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和直接检眼镜在眼底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和直接检眼镜在眼底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 摘要 】 目的 探 索免散 瞳眼底 照相技 术 和 直接 检 眼镜 在 眼底 检 查 中的优 缺 点 。方 法
时 行免 散 瞳 眼底 照 相检 查和 直接 检 眼镜 检 查 , 并 对检 查 结 果进 行分 析 。结 果

对 来本 院体 检 的2 8 6 5 例体 检 人 员同
免 散 瞳 眼底 照相 技 术与 直接 栓 眼镜 检 查 结果 的
【 5 】余 哲 , 韩宁 , 范 勇斌 . 7 4 5 例 老 年 患 者 的 口 腔 疾 病 调 查
[ J ] . 中华 老年 E l 腔 医学 杂 志 , 2 0 0 7, 5( 3 ) : 1 4 6 —1 4 7 . 【 6】 鲁 梅 花 . 糖 尿 病 慢 性 牙 周 炎 与 血 管 病 变 相 关 性 的 研 究
性干预, 帮助 维 持 最基 本 的 口腔功 能 状 态 , 从 而 达 到 控 制 疾 病 的 目的 。
4 小 结
[ J ] . 中国综合 临 床 , 2 0 0 6 , 2 2 ( 8 ) : 7 0 4 ~ 7 0 6 .
I 7 ] 张代 杰 , 刘洁, 赵先 芝 . 冠 心 病 和 牙 周 病 相 互 关 系 的 临 床观察 【 J ] . 牙体 牙髓牙 周病学 杂 志 , 2 0 0 6, 1 6 ( 1 ) : 3 8 — 4 0. [ 8 ] 秦 明群 , 黄 甲清 , 于健 . 2型 糖 尿 病 合 并 牙 周 炎 经 胰 岛 素 强化 治疗 后 的牙 周状 况 分析 [ J ] . 山西 医药 , 2 0 0 8, 5 7
[ 9] 曹 采 方 . 牙周 病 学 【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7:
1 4 3.

眼底照相的技术与技巧

眼底照相的技术与技巧

眼底照相的技术与技巧导读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是我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很重要的一个检查内容,通过对眼底照相所获得的眼底片的阅读,可以了解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展情况,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眼病,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了解以及疾病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眼底照相的技术要求1瞳孔应4mm以上,最好在暗室.1) 标准位置:以视盘与黄斑的中间点为中心进行照相(相机自带定点标)。

2) 影像质量:要求位置正确,对焦清晰,曝光适中。

如果没有间质混浊的影像,要求能够清晰显示视网膜及视盘的结构(视网膜血管管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视盘盘沿表面微血管及视杯内筛板结构清晰可见)。

3) 照相顺序:先右眼后左眼。

通常情况下,单视野免散瞳眼底照相所获得眼底影像资料可以满足眼病筛查的需要,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多视野眼底照相:1) 如果单视野照相不能涵盖病变范围时,可根据情况进行多个视野照相。

2) 在视网膜曝光恰当的情况下,如果视盘曝光过强,影响视盘细节结构的观察,应补照以视盘为中心、以视盘曝光正确为标准的照相。

如果存在视盘扩大、可疑视盘扩大或盘沿不规整,应补照以视盘为中心、以视盘曝光正确为标准的视盘立体照相。

3) 如果存在可疑黄斑病变的患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补照以黄斑为中心的立体照相。

免散瞳眼底照相时,如果无法获得清晰的眼底照相图像,应进行外眼及眼前节照相。

外眼及眼前节照相的要求是:1) 照相范围恰当,可见泪阜部位;2) 图像清晰:要求可以清晰显示虹膜纹理及球结膜血管;3) 确保照相时分开上下睑,可见完整角膜;4) 在存在眼底红光反射时,应可以清晰地显示眼底反射背景。

5) 先右眼后左眼,双眼影像放大比例基本一致。

如果小瞳孔眼底照相的影像模糊不清,影响眼底结构观察,并且不存在散瞳检查禁忌症,可进行进一步散瞳眼底照相检查。

但是,照相技术人员一定要特别注意,对于是否需要进行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必须由经治眼科医生进行决定;照相技术人员一定不能在没有眼科医生决定的情况下自行为患者进行散瞳。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58例均来自我院2011年4月~2011年6月筛检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8例患者中共106眼。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36~76岁,平均5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病程3个月~5年6个月,平均3.6年。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过内分泌科确诊,眼科医生常规眼部检查,检查视力和免散瞳眼底照相[5]。使用日本免散瞳托普3000型眼底照相机,拍摄60°眼底后极部的彩色照片。先照1只眼,休息几分钟,待瞳孔恢复后再照第2只眼,每1只眼获得一至数张45°视野眼底照片,并将图像输入电脑,由专业医师阅片,作出诊断报告,即时打印输出。资料在电脑进行处理、保存和检索。对诊断为DR期及以上的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进一步明确分期。
[4]Jehanara A, Thomas P, Sven Eric B, et al.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Nonmydriatic Digital Stereoscopic Retinal Imaging n Detecting Diabetic Retinopathy. Diabetes Care 2006;29(10):2205-2209
2结果
本组158例糖尿病患者经彩色眼底照相诊断结果为: DR 65例, DR患病率41.1%%。
3讨论
DR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在很大程度上DR的神经血管所导致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的。因此,早期发现DR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以DR期为筛查阈值,黄斑为中心单视野45°眼底照相筛查诊断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具有显著一致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6],可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诊断方法。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临床眼底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临床眼底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X 2 检验, 以百分率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
检验, 以( 露± ) 表示。P< 0 . 0 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二、 结果 1 . 两组 患者 的有效检 查率 比较 : 实 验组误诊 率 高于对 照
作者单位 : 5 1 8 0 0 0 深圳市 阳光医院眼科
2 . 1 8 6例糖尿病患者 眼底 照相 结果 : 7 4 . 7 3 % 的糖尿病患

资 料 与方 法
者无视 网 膜 病 变 , 其 中 I期 病 变 较 多 , 占1 0 . 2 2 % ,1 1期 5 . 9 1 %, Ⅲ期 4 . 8 4 %, V期 3 I . 7 6 %, V期 0 . 5 4 %, 详细 结果见
分期 , 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 关键词 】 免散瞳眼底 照相技术 ; 眼底检查 ; 应用效果 ; 视 网膜病变
眼底检查是一项可 以无创 、 直接观 察 了解 全身血 管情况 的一项技术 , 该项检查不仅可 以发现影 响视功 能的眼科疾病 , 同时也可 以了解 全身 微血 管疾 病 的发生 、 发 展 , 临床应 用 较为广泛 。该检查可在小 瞳孔下 实现眼底 后极部 4 5度 范 围 拍摄 , 操作 简便 , 检查快速 , 可直 接打 印结 果 , 便于 临床工 作。 组, 漏诊率小 于对照 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两组 有效检查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见表 1 。 表 1 两组 患者的有 效检查率 比较 例( %)
表2 。
1 . 一般资料 : 选取 2 0 1 1 年 l 2月至 2 0 1 2年 2月来 我院眼 科做 眼底检 查 的 2 6 6例 患者 , 其 中男 1 3 0例 , 女 1 3 6例 , 年龄

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手段对老年群体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手段对老年群体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手段对老年群体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发布时间:2021-07-22T15:54:05.7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作者:朱霈[导读] 观察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手段对老年群体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朱霈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红河邮编 661100摘要:目的:观察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手段对老年群体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0年1月~2020年8月眼科接收的正常体检的100例老年人,所有老年人均使用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手段检查以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检查后患者的眼底疾病发生情况以及检查方式使用价值。

结果:对本次体检患者进行眼底病筛查后,共检查出8种眼底病,其中患病种类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硬化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居多,同时还有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炎,青光眼以及可疑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疾病,而且年龄越高眼底疾病发生情况越多(P<0.05)。

结论:老年群体眼底病实施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手段检查,更有利于疾病检出情况,值得在疾病筛查过程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老年群体;眼底病;筛查;应用价值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重,导致我国老年人群体患有眼底疾病数量逐渐增加,而且对疾病预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眼部疾病在发病初期很难表现出相应的症状,这就导致疾病初期疾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只能等到疾病出现明显症状后才能医治[1]。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老年人眼底病的筛查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极为重要。

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手段是老年人眼底疾病筛查的一种新型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20年1月~2020年8月眼科接收的正常体检的100例老年人,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最小年龄患者65岁,最大年龄患8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14±2.36)岁,患者疾病情况,患有糖尿病患者20例,患高血压疾病30例高脂血症患者30例,患有眼部家族史20例。

免散瞳眼底相操作方法

免散瞳眼底相操作方法

免散瞳眼底相操作方法
一、调整双眼视线
在进行眼底照相时,需要调整双眼的视线,使其对准相机,并保持稳定不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让被摄者坐在摄像机前方的椅子上,调整好相机的高度和角度,让被摄者将目光集中在相机前方的点上。

二、控制瞳孔大小
为了让眼底照相的效果更好,需要控制被摄者的瞳孔大小,可以通过给被摄者点亮房间的环境光或者使用特殊的照相灯来实现。

这些光源通常会刺激瞳孔缩小,这样可以让照相机更好地捕捉到眼底的细节。

三、注意呼吸
在进行眼底照相时,被摄者需要放松身体,保持呼吸平稳,避免任何剧烈的动作或者呼吸急促。

这样可以减少眼底照片的模糊和抖动现象,提高照片质量。

四、调整相机参数
在进行眼底照相时,需要根据被摄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相机的曝光时间、灯光亮度、对焦位置、快门速度等参数,确保照片清晰明亮,能够展示眼底的细节。

通常情况下,这些参数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和调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五、保持合作态度
在进行眼底照相时,与被摄者的合作态度和心理状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
面部表情、语言表达等方式,让被摄者感到舒适和放松,避免产生紧张或者焦虑情绪,从而影响照相效果。

眼底照相机技术参数

眼底照相机技术参数

眼底照相机技术参数预算:55万1.★免散瞳拍摄模式:彩色眼底摄影,无赤光、中蓝光、荧光素血管造影,自发荧光、立体感摄影模式2.视野:散瞳:50度、43度3.2X放大倍率:2X数位式放大倍率:面板式按键设计,可直接面板按钮控制;4.主机和医用EOS单反相机同一品牌。

5.最小瞳孔摄影大小:散瞳摄影模式Ø 5. 1mm,在小瞳孔模式Ø 4.3mm免散瞳4.3mm,小瞳孔3.8mm6.影像大小:Ø 15.1mm x 13.7mm7.数字相机:医疗专用EOS相机8.传感器:≥1800万像素9.工作距离≤35mm10.病人度数范围无矫正度数:-10D ~ +15D近视矫正度数:-7D ~ -31D远视矫正度数:+11D ~ +33D11.对焦方式: 劈裂线对焦调整12.距离调整: 工作距离小圆点调整13.电动下巴架控制升降11.使用灯源:散瞳:Halogen卤素灯(观察用),Xenon氙气灯(眼底摄影用)免散瞳:红外观察,Xenon拍摄12.内固视灯:≥LED48点13.底座位移距离:前后位移65mm,左右位移110mm,垂直位移30mm,左右移动角度:30度。

14.上下移动角度:向上15度,向下10度。

15.内建式一体成型倾角器可控制高低倾斜角度。

16.DICOM标准格式:适用DICOM Storage Service Class (SCU)DICOM Worklist Management Service Class (SCU)DICOM Modality Performance Procedure Step (SC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海拾贝: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通过先进的电子设备提升诊断精度与效率,已经成为医患双方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眼底照相技术在国内的起步和成熟,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相比采用眼底镜检查眼底病变的方式,眼底照相机具有直观、准确、易用等优势,能够为眼科医生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作为诊疗的关键一步,眼底检查在眼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意义又不仅局限于对眼科疾病的诊断。

由于眼底富有各种动静脉血管,眼底检查已经成为监测多种全身性疾病的重要依据。

在传统诊断方式中,医生们通过肉眼和主观判断,很难对眼底病变作出准确客观的分析。

因此,在临床中引入先进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辅助系统,逐渐成为新的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医师都对最新的眼底照相技术及器材投入了极高关注,眼底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也引起了各界学科兴趣。

临床最常见的就是糖尿病,国内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现在的糖尿病检查都装备了常规的眼底照相机,效率非常高。

此外,内科、神经科、妇产科等,很多病人也需要做眼底筛查。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的研究报告,在糖尿病发病最初的20年内,几乎所有的Ⅰ型糖尿病人和超过60%的Ⅱ型糖尿病人都会发生视网膜病变,及早的观测和筛查意义重大。

此外,动脉硬化、高血压、肾炎、妊娠、白血病、贫血等都会引起眼底变化,高水准的眼底照相设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应对现实需求,眼底照相机的普及对于医疗机构、医生和患者都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免散瞳眼底照相机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快速完成双眼检查,也避免了药物敷瞳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成为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的首选。

人们形象地将人眼比喻为照相机,而眼底检查就像用另一台照相
机帮人眼照相机看病一样。

眼底筛查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为防止眼底病变,上述患者应该根据病程定期进行眼底筛查。

随着技术进步,免散瞳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效率高的优势提高了眼底疾病筛查的可及性,同时也适用于青光眼、高血压等不适于进行散瞳检查的患者。

以前由于散瞳剂的作用,可能高血压病人使用后血压会更高。

现在免散瞳照相检测一般只需要1.9分钟,很适合于急诊病人。

这一技术对临床治疗模式、检查模式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而我个人接触较多的是佳能眼底照相机,其利用人眼的暗光顺应原理,无需散瞳剂即可在短时间内获取眼底微循环影响,且成像清晰,能够看到更多细节,极大地缩短了诊断周期,并减轻了散瞳剂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与发达国家相比,眼底照相技术在国内临床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作为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疾病的多发国家,国内医疗体系对高水准眼科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旺盛。

国内医改越来越趋向于将病人留在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眼科能在社区接受治疗。

眼底照相设备对于提高效率和整体治疗水平至关重要。

随着光学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步,在积极推进临床诊断和预防医学的过程中,领先医疗设备技术如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等将发挥独特优势,为医生和病人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