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关于对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目前中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期间,*省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落实绿色产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等都是*省十四五规划中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近些年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环境问题等也在制约着*的发展。
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引领力,如何转变传统生产发展方式,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省经济发展探索的重点。
一、*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较低能源转换率是一个能考察能源加工设备、生产技术及管理制度的关键指标。
它主要反映一段时间内,能源经过加工后,产出的产品数量与投入的原料数量的比率。
随着加工设备的更新,技术水平的提高,*省的能源加工转换率也一直在增长,2023年是近些年的最高值,达到了75.03%。
从1995年至今,能源加工转换率提升幅度不大,而且2023年之后不进反退,一路回落,到2023年为69.59%,相比1995的59.73%,仅增长16.5%。
能源加工转换率主要有发电及供热效率、炼焦效率、炼油效率。
纵观数据可以发现,虽然炼焦效率、炼油效率比率增长缓慢,但是到了2023年,它们的效率都在95%以上。
反而是发电及供热效率较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到2023年才超过45%,至今仍然低于50%。
因此想要提高*省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影响最大也最见成效的应该是尽量提高发电及供热的效率(表1)。
与中国整体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相比,2023年中国的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3.3%,*省为69.75%,效率相对偏低。
从1995年至今,*省增长速度比中国整体要快,不过还是达不到整体水平。
同属于中原地区的*省,起点很低,1995总效率仅为38.73%。
但是后来居上,2023年达到了74.8%,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之后继续提升,与*省相比,*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表2)。
探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吴 丽艳 ( 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 司)
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 1 % , 7 天然 气约 占 3 , 能、 能、 能约 占 6 。我 国 的 % 水 核 风 % 议和对策。 油气 资源相  ̄ - 煤炭较 少 , 种 能源结 构在 相 当长 的一段 t- T 这
, , , ,
以 的 业 命 比意 更 大, 向 深 。 于 处 现 化 设 初 阶 对 国 先 技 我 主 往 工 革 相 ,义 力 更 远 由 尊 于 代 建 的 级 段,于 外 进 术, 国 消 结 中 ,气 的 源 点,炭的 量 能 我 “煤,油 少 ” 能 特 煤 费 车 源 要 过 业 道 行 买而 市 建 等 面 需 大 费 构 国富 贫 通 商 渠 进 购 ,城 化 设 方 都 要 比重较 大 , 环境 污 染十 分严 重。低 碳 经济 是我 量 的资金 投入 所 在 术 发 购 国 先聂 方 以 技 研和 买 外 进 术 面
国外 先进 技 术 很难 流 出 国 内 , 关键 技 术 20 0 6年 , 前世 银 行首 席经 济 学家 尼古 拉斯 ・ 斯特 恩 很难控 制 这一, r A因严 重制 约 了低 碳 经济 的发展。 做出的《 斯特恩报告》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 转型。2 0 O 7年 23 城市 化进 程加 快 , 阻碍 了低 碳经 济 的发展 7月 , 国参 议 院 颁布 了《 碳经 济 法 案》 表 明低 碳 经 济 美 低 , 城市 化是 社 会生 产力 发展 的 必然结 果 是 产 业 结 构 调 发展 道路 将成 为 美国 的重 要选择 。2 0 0 7年 1 2月 , 合 国 整和 社 会 进 步 的最 终 归宿 随着 改 革开 放 的进 程 不 断加 联 气 候 变化 大会 制 度 了巴厘 岛路 线 图 , 目的在 于针 对气 候 快 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体 制 不 断完 善 , 国 城市 化 进 程 也 其 我 变化 全 球 变暖 而寻 求国 际共 同解 决措 施。 2 0 0 8年世 界环 不断加 快
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受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短期内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要从政策支持、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和对企业的引导方面来加速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标签:低碳經济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对策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实质在于提升和应用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温室气体减排和储存技术,以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这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并可能发展成为规制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新规则。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对我们的一个巨大挑战,更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良好机遇。
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近期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的根本途径。
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1.1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
继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设立目标后,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本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和政策,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
1.2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与灾害的频率与强度明显增大,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
低碳经济现状及问题分析

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案》,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同时科技部等 13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落 实国家方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 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贡献。 ”同年 11 月,中国启 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合作计划” 。2008 年 10 月 2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 动白皮书》,阐明了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 的影响、应对气候战略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 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 、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和各种积 极措施。2009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家已着手制定《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全国各地都在探索 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模式,纷纷制 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并以低碳经济理念来指导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
而技术瓶颈的存在也使得清洁能源替代火电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交通部门通过制定尾气排放标准来限制汽 车CO2排放,各大汽车企业加紧研制新能源如混合动 力汽车还普遍存在成本较高和推广困难,其中最大的 制约因素是技术成本问题,虽然在许多情况下,中国 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但大量的引进费用是 一个沉重的负担,也是制约中国由“高碳经济”向“ 低碳经济”转移的关键。
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艰巨 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浪费 和降低废气排放 国家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 少10%。但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 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 不仅浪费大,污染严重,而且资源利用率低。2006年 全年万元GDP能耗实现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 污染物排放增幅减缓,全年全国未能完成年初确定的 节能减排目标。虽然 2007 年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 碳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同比下降,但在经济增长情 况下,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紧迫。2009 年初,面对 世界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保经济增长、促就业的政 策,很多地方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强劲,
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在全球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以及各国对环境保护的共识下,低碳经济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同时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然而,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1. 能源转型困难: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能源结构的转变,从高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转型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
然而,现实中,传统的高碳能源如煤炭、石油仍然占据了世界能源消耗的主导地位,能源转型面临着技术、经济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困难。
2. 技术创新不足:低碳经济需要依赖于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装备,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然而,当前的技术创新进展相对缓慢,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能源储存和碳捕捉利用等领域,需要更多的研发投入和支持。
3. 经济保障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能源转型、节能环保领域。
然而,目前仍有许多国家面临着经济困境,难以承担低碳经济发展所需的高额成本。
二、机遇1. 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保政策的支持,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无论是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品还是碳交易市场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商机与发展潜力。
2. 创新模式出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创新的机会。
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够为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3. 政策支持力度增强: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鼓励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为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将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结论低碳经济发展既面临着挑战,又蕴藏着机遇。
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为此,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迈向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培养低碳经济人才。
建立低碳经济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励人才不断进步。
实施人才奖励政策
设立低碳经济人才奖励制度,对在低碳经济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 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
为低碳经济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如晋升机会、岗位轮 换等,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加强低碳经济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项目
积极加入国际低碳经济合作组织,参与相关项目,提高我国在国际 低碳经济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低碳经济经验和技术,促 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
开展示范活动
02
通过开展示范活动,展示低碳经济的成果和效益,推动低碳经
济的发展。
加强媒体宣传
03
通过媒体宣传,扩大低碳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低碳经
济的发展。
03
政策建议二:加强能源结构调 整
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
减少煤炭消费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 逐步降低煤炭消费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通过制定明确的碳排放强 度目标,推动企业和个人 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 济的发展。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 碳排放,推动低碳经济的 发展。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
培养国际化低碳经济人才
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我国低碳经济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 交流能力。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必须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要加强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和能效标准,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推动能源产品生态化和循环利用,加强环保和生态建设。
为实现低碳经济,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低碳发展目标和规划,建立环保和能源管理制度,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提高污染治理和环保标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推广可行性和经济性较好的低碳产品和技术。
2. 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认识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广节能环保的理念和方式,营造低碳意识和全民参与的氛围,使低碳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3. 加强能源结构调整。
实行能源多元化战略,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传统能源消费,同时建立清洁能源基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能源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研发和应用新型环保技术和产品,加强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行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提高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素质。
5. 深化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和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支持和推动跨国和全球性的环保和低碳经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加强合作,推动环保和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严峻, 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热点。
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1]。
1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1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较高, 低能耗的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目前, 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中煤炭所占比例达2/3, 电力结构中, 燃煤发电约占80%, 这与我国的“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密切相关[2]。
建材、钢铁、电力和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过热, 部分行业仍存在工艺和装备缺陷。
1.2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加剧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加剧, 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我国高碳经济特征十分明显, 作为出口大国, 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能源和消耗快速增长。
单位GDP能耗虽然有所下降,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具有很大的差距。
部分地区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经济生产方式依然存在, 部分企业工艺陈旧, 设备老化, 节能技术应用不广, 造成资源、能源浪费严重, 环保设施落后甚至缺少, 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
1.3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低可再生的能源在消耗后可以得到恢复和补充, 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清洁能源。
但由于技术条件、区域限制、前期经济投入等因素的制约, 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普及率很低。
1.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 大部分人普遍认为低碳环保是政府的行为, 与个人没关系, 一些人甚至认为低碳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关系, 制约经济的发展, 公众的节约意识不高、绿色消费意识淡薄, 过度消费现象较为普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和要求。
但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
一、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据统计,我国消耗一单位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
2. 大部分企业低碳能力弱:当前,我国企业大部分缺乏低碳意识和技术,无法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难以迅速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3. 能源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处于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的状态,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较小。
这使得减少碳排放的难度加大。
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许多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盲目扩大了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使得环境污染严重。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制定国家能源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投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低碳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降低低碳技术成本,提高企业低碳环保意识和能力。
3. 完善环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制度,加强对环保领域的执法力度,将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4. 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进行限制:政府应该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采取限制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推动发展绿色产业,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
5.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将低碳环保设备纳入国家节能补贴名录,鼓励使用低碳环保产品。
综上所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我们总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强研究和实践,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