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活说课稿
细胞的生活_说课稿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说课稿(一)说教材“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通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理解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其他微生物(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结构成的。
既然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基础和相对应的功能特点,那么细胞是怎样实行正常的生活的?本节以通俗的类比、演示实验和典型的事例让学生实行自主性探究,主要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能量转换器。
本节课是前三节的延续,而且为下一章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教材特点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对教材实行了重新的整合,将本节课分两个课时完成,所以,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理解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描述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以问题探讨“生活中拌凉菜为什么会有水渗出的“为切入点,通过“燃烧头发”演示实验、多媒体动画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课堂习题反馈,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2)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转换器。
教学难点:(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2)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好奇心强,富有探索的热情和欲望,通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已经具有的一定的细胞知识,日常生活中对于物质和能量及生命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这些对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本节的能量转换等内容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教学中要注重借助生活实例、演示实验、比喻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实例或资料实行观察、分析、讨论,完成概念的学习过程。
(三)说教法和学法我们都知道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重要学科。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说课稿

4.创设情境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案。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5.结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教学和情境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来发现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合作学习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情境教学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在于它们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2.细胞质的作用: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包括细胞器的功能。
3.细胞核的作用:储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
4.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包括营养物质、氧气、水分等。
5.细胞的代谢:包括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作用。
-掌握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4.可能对生物学专业术语感到陌生,影响理解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生动展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细胞的生活》 说课稿

《细胞的生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胞的生活》。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生活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包括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是控制中心这两个重要内容。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为后续学习细胞的分裂、分化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观察能力,但对于细胞内部的微观世界还比较陌生。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阐明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2、能力目标(1)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2)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处理信息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2、教学难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胞结构、物质进出细胞的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2)问题导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归纳总结法: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细胞生活的基本内容。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4细胞的生活说课稿

③使学生理解细胞的生活过程,包括营养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废物排出。
④使学生了解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观察细胞模型、图片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1.绘制细胞结构图:要求学生绘制并标注细胞结构图,加深对细胞结构的记忆。
2.撰写小论文: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细胞在生物体中作用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细胞功能的理解。
3.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②细胞的功能:维持生命活动、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的分裂与生长。
③细胞的生活过程:营养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废物排出。
2.教学难点:
①细胞膜的作用和功能。
②细胞质中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③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④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12至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具有以下特点:
-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探究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通过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合作学习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集体智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媒体资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4细胞的生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生活》说课稿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生活》说课稿新人教版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生活》说课稿新人教版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初一年级16——20班的生物老师,朱玉荣。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的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接下来,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创意、反思等六个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一、说教材:《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的第四节,该单元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题,第一章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为题,第二章以“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为题。
这节课作为第一章的结尾同时又为下一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做下铺垫,同时为第三单元第三章和第四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到无论植物、动物还是其他微生物(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既然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基础和相应的功能特点,那么细胞是怎样进行正常的生活的?本节从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统一的角度,以通俗的类比和典型的事例进行了说明。
任何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因此细胞的生活也离不开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机物,一类是有机物。
物质进出细胞,需要细胞膜进行控制。
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
教材采用类比的方式,通过汽车需要加油,人体活动需要食物实例来让学生初步理解细胞的生活也需要能量,细胞中存在两个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核的控制,细胞核中有遗传信息。
细胞核中有一种物质DNA,在它的上面有指导生物发育的全部信息。
另外本节最后一段话非常重要,它既是对本节重要内容的总结,又是从“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这个视角,再次升华了学生对构成生物体基本单位的细胞的认识。
这节课在中考题中的题型是选择或填空题,分值2分左右,结合中考考点及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大量的类比及直观演示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
2022细胞的生活说课稿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细胞膜限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细胞核是细胞的限制中心;
3.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思引学
展示植物组织培育一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技术吗?这是植物组织培育技术,用分别出来的一个或几个细胞就能培育出一株完整
(二)重点、难点的确立
1..教学重点
①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以及细胞膜限制物质进出。
②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③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2.教学难点
①细胞膜具有限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②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三)如何进行取材的分析和处理
本节内容多、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并且学生不具备一些物理、化学学问,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大胆尝试利用,强化直观效果,比如:导入新课,我通过一段“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录像,再配以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如:糖溶解于水的过程和细胞膜如何限制物质的进出都制作成动态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和细胞膜是怎样限制物质进出的相识。另外学生对分子和原子这些微观粒子难于理解,我通过水分子与原子的结构模型的展示,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详细化,以便于学生对学问的驾驭。关于细胞中所含物质的分类,我采纳学生分组探究的方式学习,并通过学生试验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有机物和无机物能否燃烧的相识。为了解决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对能量的转换这个难点,我采纳了举实例、演示试验(手摇式发电机的转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亲自参加活动,深切感受到能量的转换过程,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爱好。让学生在爱好中学到了新学问,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人教版细胞的生活说课稿

人教版细胞的生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细胞的生活”。
这一课程是生物学中的基础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现象的情感。
接下来,我们来看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在细胞的结构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
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含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在细胞的功能部分,我们将探讨细胞如何进行物质的摄取和排泄、能量的转换和利用、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细胞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合成蛋白质,通过线粒体进行能量的转换,并通过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在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部分,我们将讨论不同类型细胞之间的差异和它们共同的基本结构。
虽然细胞有多种形态和功能,但它们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体现了生命的统一性。
为了更好地传授这些内容,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的三维结构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细胞的组成部分。
其次,我将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实验,让他们亲自观察细胞的结构。
此外,我还会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来探究细胞功能的实际应用。
最后,关于评价方式,我将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在课堂上,我会通过提问和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细胞的生活》生物说课稿

教师面试优选说课稿(生物)
《细胞的生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3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生活》。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把握。
《细胞的生活》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主要内容是“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和“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本节课是对上节课进一步的学习,又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这里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但是并不了解其功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细胞。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胞生活需要哪些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细胞核和线粒体,叶绿体的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1页共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生活》说课稿
包钢十五中许晋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胞的生活》,我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的,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细胞内的物质,细胞膜的作用,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因此,本课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作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细胞中到底有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如何进出细胞,细胞是怎样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却了解,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本节课以学生常见的食物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观察,动手实验,观看动画演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标准
1.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四)说教学目标:
“学历案”是指导学生学习经历的方案,它的使用者是学生,所以学历案中的学习目标是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从学生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置的,语言表达尽可能清晰,通俗明了,使绝大多数学生看得懂,能操作,会使用。
目标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
1、观察几种常见的食物,推测它们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尝试推测,分析,培养科学探
究精神)
2、做一做蓝墨水在水中溶解的实验,仔细观察,体会分子的扩散作用;观看蔗糖在水中
扩散的动画演示,进一步理解分子的扩散作用(增强分析,比较,推理能力和动手能
力)
3、通过观察花生种子的燃烧,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提升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
目标二:回顾学过的细胞膜的功能,观看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动态演示,体会细胞膜能选择性的控制物质的进出。
(提升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
目标三:观看汽油中的化学能通过发动机转化成汽车的动能、蜡烛燃烧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的演示图及动、植物细胞内能量转化的过程演示图,类比说出细胞质中的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
(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设定的三个教学目标分别设定了教学过程的三个模块,每个模块都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方式,评价镶嵌于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学习目标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
1、观察几种常见的食物,推测它们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尝试推测,分析,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针对这个小目标首先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带食物,探究食物中有哪些物质。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探究时,我不急于让学生先动手,而是先让学生想用什么办法去了解食物中有哪些物质?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进行探究,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加快这个环节的速度,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完成探究任务的基础上,我还安排了一个评价任务,让学生对了解到的食物中的物质归纳,总结,交流,把评价镶嵌于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对学生的环节学习给予及时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2、做一做蓝墨水在水中溶解的实验,体会分子的扩散作用;观看蔗糖在水中扩散的动画演示,
进一步理解分子的扩散作用;(提高分析,比较,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原子分子非常小,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们没有化学基础,所以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特别抽象难懂,为了让学生明白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它们不停的运动的,我设计了蓝墨水滴入水中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更直观的理解分子的运动。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又播放了蔗糖在水中溶解的动画。
在这个基础上,我把书上的相关文字,有设置成填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回归课本,让学生重视对课本研读。
3、通过花生种子燃烧的实验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提升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能力。
)
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做花生燃烧的实验,明白能够燃烧的是有机物,不能燃烧的,剩下的物质是无机物即可,对于化学知识不做进一步的研究。
学习目标二:回顾学过的细胞膜的功能,观看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动态演示,体会细胞膜能选择性的控制物质的进出。
提升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细胞膜的作用在讲细胞结构的时候学生已经接触过,学习新知识之前,先让学生回顾已有的关于细胞膜的知识,在这个模块的学习中我设置了1、复习交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观看物质进出细胞的动画,体会细胞膜的作用;看完动画演示,再让学生表达交流,进一步理解细胞膜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还设置评价任务,了目标二的检测,以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
学习目标三:观看汽油中的化学能通过发动机转化成汽车的动能、蜡烛燃烧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
和热能的演示图及动、植物细胞内能量转化的过程演示图,类比说出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
提升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三是这节课的难点,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物理知识,能量转换对他们来说抽象难懂,所以在这个模块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的几种能量转换的实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能量的转换。
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并能按照设置的填空理清细胞中能量转化。
有了这样的铺垫,让学生分组,看图类比说出细胞中的能量转化,把抽象知识进一步具体化。
可能也有些学生还会有一些疑问,所以在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在做进一步的释疑,尽可能的做到使绝大多数学生都理解。
同样,目标三这个模块的学习最后一个环节也安排了检测,检验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完成学习目标三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
在此基础上,完成当堂检测。
教学反思:
我设计学历案,无论是从课程的标准的分解,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尽可能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中求知,并利用同龄人之间交流的的优势,采取兵教兵的形式,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尽量自己去学,学生能自己教会的自己去教,只有学生在弄不明白时,教师才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把时间充分还给学生,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历案已经使用一段时间了,大多数学生已经真正学会使用学历案了,他们反应,学历案在他们学习的过程,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一看教学目标,就知道该怎么学习这节课的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也特别容易操作,课后还可以利用学历案很好的复习!
学历案的使用确实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课堂基本无死角,但是,课堂的进度相对以前还是有点慢,有时候完不成教学任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