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技术

合集下载

康复治疗学Bobath技术

康复治疗学Bobath技术
果最大化。
Bobath技术的操作技巧
01
02
03
姿势控制
通过调整患者的姿势,控 制异常运动模式,促进正 常运动模式的形成。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保持肌肉正常长度和张 力的基础上,进行关节的 被动和主动活动,以恢复 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肌力训练
通过抗阻训练和等长收缩 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 力,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05
Bobath技术的未来发展
Bobath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1 2
引入现代科技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 Bobath技术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治疗效果。
深入研究神经生理机制
深入探讨Bobath技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机制,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拓展应用范围
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需求,拓展Bobath技术的 应用范围,提高其在康复治疗领域的适应性和有 效性。
姿势控制理论关注于保持身体平衡和 姿势稳定,通过调整肌肉活动和感觉 输入,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
02
Bobath技术的应用范围
Bobath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Bobath技术主要应用于中枢神 经系统损伤的康复,如脑卒中、 脑外伤等。
通过Bobath技术的运用,可以 帮助患者改善肌肉张力、平衡 能力、协调性和步行能力等方 面的问题。
Bobath技术的操作方法
Bobath技术的操作流程
评估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运动功能 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Bobath技术治疗方案。
实施治疗
按照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 Bobath技术操作,包括姿势控 制、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 练等。治疗效

第三篇 专业知识 bobath技术

第三篇 专业知识 bobath技术

第三篇专业知识第二十五节Bobath技术一、概述1、定义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性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是神经发育技术方式之一。

2、目的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运动功能。

3、途径①维持正常姿势控制;②抑制异常病理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③控制痉挛。

4、特点①遵循人体发育的规律,制定的针对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关键点的控制是此技术手法操作的核心。

②利用各种反射促进或抑制肌肉张力和平衡反应,增加运动功能。

③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整。

5、原则①关键点的选择与施用。

②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控制肢体的张力。

二、治疗原理1.利用反射性抑制模式脑损伤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原始反射延期消失(脑瘫)或再次出现(偏瘫),或出现病理反射。

利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抑制紧张的肌张力,诱发拮抗肌张力增加。

2.利用基本反射模式正确的运动感觉对改善和提高运动能力十分重要,而且各种功能性技能都是以姿势控制、翻正反射、平衡反射和其它保护性反射以及伸手、抓握和松开等基本反射模式为基础的。

3.按照运动发育顺序训练基于人体的正常运动发育过程,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缓解痉挛也应先从运动控制的中心点,头和躯干开始,再遵循上肢由肩到手,下肢由髋到足的由近端到远端发育顺序进行。

第二十六节Brunnstrom技术一、概述1、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初期,利用协同运动等病理运动模式和反射模式作为促进手段,然后再把这些运动模式逐步修整成功能性运动,以恢复运动控制能力的方法。

2、目的(1)早期通过健侧抗阻随意运动而使兴奋扩散,以引出患侧联合反射,使较弱肌肉发生收缩;(2)使患者体验运动感觉,将与随意用力相结合,产生半随意运动;(3)应用于功能性活动中,以便反复训练,使控制能力得到增强,动作渐趋完善;(4)利用各种感觉刺激增强治疗作用;(5)通过大脑皮质水平来调节运动和提高控制能力,训练患者主动参与随意用力,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第一篇:Bobath技术简介Bobath技术,又称为NDT(神经发展治疗),是一种用来治疗运动和姿态障碍的康复技术。

该技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和Karel Bobath夫妇创立,主要针对儿童麻痹、脑瘫等病症的康复治疗。

Bobath技术主要通过改善患者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该技术旨在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动作和姿势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Bobath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临床神经肌肉评估。

该步骤旨在了解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反应和运动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

2. 提高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通过练习运动、平衡和协调等活动,帮助患者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进而恢复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

3. 促进患者参与社会生活。

帮助患者掌握日常生活基本活动如洗漱、穿衣、吃饭等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总的来说,Bobath技术是一项帮助患者从神经肌肉障碍中恢复的综合性技术,对于治疗脑瘫、中风、多发性硬化症等病症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第二篇:Bobath技术的训练方法Bobath技术是一种通过康复训练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技术,该技术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训练。

该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通过不断反复练习,帮助患者提高肢体的运动、平衡和协调能力。

2. 感觉训练。

针对患者神经系统中的感觉问题,在治疗中加入感觉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对身体的感觉和协调能力。

3. 动作训练。

让患者通过实际动作练习来恢复肢体的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例如坐立、站立、行走等活动。

4. 姿势控制训练。

这种训练旨在通过改变患者的姿势,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逐渐恢复正常的肌肉功能。

5. 家庭训练。

康复治疗结束后,患者也需要在家中继续认真地练习,巩固治疗效果。

Bobath培训师需要对每个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调整训练强度和效果,确保康复训练的效果。

Bobath技术完整版

Bobath技术完整版

者将控住的肢体由此位
的控制,能随时保持上肢 置向上或向下运动,然
处于外旋及伸肘位。
后再返回原位。
手膝跪位和双膝脆位的训练1
手膝跪位训练 患者手膝跪位,患侧上肢 处于抗痉挛体位并进行充 分负重,手指伸展、拇指 外展支撑在床面上,治疗 师给予支撑保护,让患者 向前后左右重心转移,移 动躯干保持平衡。难度逐 渐加大,可三点支撑等
第三节 临床应用
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1
痉挛型 此型儿童肌张力过高,严重限制患儿的主
动活动。特别是重度痉挛的儿童其身体 近端的张力往往大于远端的肌张力,应 以减轻躯干、骨盆以及肩胛带的张力为 主要目标,然后再进行恢复功能的其他 练习。
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2
手足徐动型 改善其头部和躯干的控制力,促进手的功
12/14/2019
28
刺激固有感受器 体表感受• 器2
位置反应
指肢体反应性的短暂 的保持某种体位的能 力,是肢体的重量刺 激引发出的正常姿势 反应
保持反应
29
指身体对所处体位的 有意识的控制能力
12/14/2019
29
刺激固有感受器 体表感受• 器3
30
拍打 利用刺激固有感受器、体表感受器来提高
体位摆放2
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前伸,肘关节伸 展,腕、指关节伸展放在 胸前软枕上。患侧下肢半 屈曲向前置于枕上。健侧 肢体自然放置。为防止躯 干稳定性差而出现向后倾 倒,可在患者身后放置软 枕,维持侧卧位
体位摆放3
患侧卧位 患侧上肢前伸,前臂 后旋,肩拉出,防止 受压和后缩。患侧下 肢稍屈曲
体位摆放4
站起和坐下训练
站起训
坐下训练
患者坐位,Bobath握拳 向前方伸展,躯干屈曲,

BOBATH神经发育技术课件

BOBATH神经发育技术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48
体位摆放 1
▪ 仰卧位
▪ 患侧肩关节前伸,上 肢伸直、外旋、稍抬 高,并将患侧上肢放 在体旁的枕头上,掌 心向上,手指分开。 骨盆前挺,大腿稍内 收并内旋,膝关节稍 弯曲,下面垫一支持 枕
2024/10/31
人民卫生出版社
49
体位摆放2
▪ 健侧卧位 ▪ 患侧上肢前伸,肘关
节伸展,腕、指关节 伸展放在胸前软枕上。 患侧下肢半屈曲向前 置于枕上。健侧肢体 自然放置。为防止躯 干稳定性差而出现向 后倾倒,可在患者身 后放置软枕,维持侧 卧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47
弛缓期的康复训练
▪ 偏瘫患者的弛缓期一般可持续几天、 几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主要表现为 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不能进行自 主性的运动
▪ Bobath疗法强调在此期应及早进行良 好体位的摆放,有助于预防或减轻痉 挛,抑制日后痉挛模式的出现,维持 关节活动度并防止关节出现挛缩
2024/10/31
25
刺激固有感受器 体表感受器 1
▪ 关节负重
▪ 是一种利用体位使重力通过关节, 刺激本体感受器使关节周围肌肉产 生共同收缩来提高关节稳定性的方 法
2024/10/31
人民卫生出版社
26
刺激固有感受器
体表感受器2
▪ 位置反应
▪ 指肢体反应性的 短暂的保持某种 体位的能力,是 肢体的重量刺激 引发出的正常姿 势反应
疗。尤其要注意患儿是如何代偿运 动功能不足的
2024/10/31
人民卫生出版社
46
脑卒中偏瘫的治疗
▪ 弛缓期,以加强高级姿势反应和患 侧肢体的负重训练来刺激运动功能 的恢复
▪ 痉挛期,主要应用反射抑制性模式 来抗痉挛以缓解肢体的肌张力

神经促通疗法之Bobath技术

神经促通疗法之Bobath技术
如果有改善
则重新选择新 的功能障碍
如果没有改善
则进一步进行干预并 探讨该功能障碍与其 他功能障碍的关系
基本观念(脑卒中)
❖异常的肌张力可以通过抑制与促进的手法得到调整 ❖运动感觉对脑卒中恢复起重要作用 ❖现代Bobath观念
基本技术及操作
❖关键点的控制 ❖促进姿势反射 ❖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
最普遍及最有效的康复治疗技术之一。PS:IBITA
理论基础(现代)
❖系统论(新的运动模式理论) ❖神经、肌肉可塑性 ❖中枢性姿势控制与运动控制
临床推理(假设演绎法)
明确功能限制
假设困难的原因
观察和分析现 在的功能障碍
明确最重要 的功能障碍
对最重要的功能障 碍通过专门的干预 手段进行检测
评估功能障碍和活 动的水平并于预期 效果相比较
关键点的控制
关键点的控制 治疗师通过操作患者身体的某些部 位,以达到抑制痉挛和异常姿势反射、促进正常姿势 反射的目的。中部: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 肩部、骨盆;远端:上肢的拇指、下肢的拇趾。PS: 头部、胸椎、肩胛及上肢、躯干、下肢及骨盆。
促进姿势反射
① 促进调正反应 ② 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 ③ 促进平衡反应
神经促通疗法之 Bobath技术
应用(脑卒中)
简介
Bobath
理论基础(现代)
技术及操作(脑卒中)
基本观念(脑卒中)
临床推理
简介
Bobath技术是由英国的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 和她的 丈夫精神学家Karel Bobath 在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立的,最 初源于Berta 与Karel Bobath 的临床经验及当时的“运动发育 控制理论”模型,主要是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反射 或异常运动,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是一种治疗小儿脑瘫和成人脑卒中后偏瘫的

bobath技术名词解释

bobath技术名词解释

bobath技术名词解释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这神奇的 Bobath 技术!你知道吗,Bobath 技
术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很多人身体康复的大门呢!比如说,就像一个迷路的人突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Bobath 技术主要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
治疗的。

它可不是简单地让你动一动胳膊腿儿哦!这就好比盖房子,
不是随便堆几块砖就行,得有规划、有技巧。

在 Bobath 技术里,治疗师会特别关注患者的姿势和运动控制。

哎呀,就像一个细心的裁缝,要把每一针每一线都缝得恰到好处。

他们
会通过各种手法和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的不平衡,让身体重新找
回协调和控制。

我曾经见过一个中风后的患者,一开始连坐都坐不稳呢,后来经过Bobath 技术的治疗,慢慢地能站起来,还能走几步了!这多让人惊喜啊!这就像一颗原本黯淡的星星又重新亮起来了。

Bobath 技术还强调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可不是那种一刀切的做法哦!这就跟做菜一样,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得按照个人的喜好来调味。

而且啊,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自己也要积极参与,不能光等着治疗
师来摆弄你。

这就好像划船,治疗师是那个掌舵的,患者自己也得用
力划桨啊!
总之,Bobath 技术真的是太重要啦!它能让那些因为疾病或损伤而陷入困境的人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难道你不想深入了解一下它吗?Bobath 技术就是这样神奇又实用,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认识和探索啊!。

Bobath技术(运动疗法课件)

Bobath技术(运动疗法课件)

康复目标
具有重要影响。 ➢ 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者的身体的关键点,可改
变其运动模式、肌张力、运动质量的方法 等。 ➢ 作用:抑制异常的肌张力 。
➢ 中心控制点:胸骨中下段→躯干 ➢ 近端控制点:头部→全身 ➢ 肩部→肩胛带,骨盆→骨盆 ➢ 远端控制点:手指→上肢、手部 ➢ 足→下肢、足
➢ 远端和近端关键点相互配合可控制肢体 的运动
治疗原则
(1)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 • Bobath认为运动的感觉可通过后天的学习、
训练而获得。 • 反复学习的方式及运动可促进患者获得正
常运动的感觉。 • 只有反复刺激和重复动作才可促进和巩固
动作的学习。
治疗原则
(2)强调患者学习基本运动模式
每一种技能活动均是以姿势控制、翻正反应、平 衡反应及其他保护性反应等模式为基础而发生的。
治疗原则
(4)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 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还
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 掌握肢体在进行正常运动时的感觉结合
ADL进行训练。 训练下肢时候,要抑制上肢痉挛的出现。
四、常用治疗技术
➢ 反射性抑制模式 ➢ 关键点的控制 抑制痉挛 ➢ 良肢位的摆放 ➢ 患侧肢体的负重 ➢ 促进正常姿势反应 ➢ 拍打叩击 ➢ 空间的定位放置和控制等
病例
• 患者,男性,60岁,因左侧肢体瘫痪入院 治疗28天,CT显示右侧基底核区有 0.5×1.0cm的高密度灶,诊断为右侧基底 核区脑出血。
• 患者目前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呼吸、血 压、脉搏正常,左侧偏瘫体征不再进展。
病例
• 运动功能检查: • 患肢肌张力增高,至于耳旁的上肢仅能触
碰到脐,不能触及对侧腰,坐位手不能转 及背后; • 手呈钩状抓握; • 下肢仰卧位膝关节伸展状态下屈髋达10度, 坐位髋膝屈曲90度足平放地面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