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合集下载

当代西方学者眼中的马克思

当代西方学者眼中的马克思

代表人物——吉登斯 总之, 吉登斯既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的诸多观点, 将其运用和渗透 到晚期现代性批判理论之中, 又批判地吸取了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中大量的 研究成果, 得出了诸多独树一帜的深刻创见。这无疑彰显了马克思思想的 当代价值。不可否认的是, 马克思的确几乎没有预见到或系统论。
总结
从英国学者吉登斯对马克思的解读与理性批判可以看出,当代西方很多 学者虽然在对马克思进行各类解读与批判,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些 学者在解读与批判的过程有意识无意识地接受了马克思的许多思想,当 然同时也就马克思的一些思想、分析问题的方法、框架进行理性的解读 和提出了自认为的应该改进的地方。马克思以消灭剥削和压迫为宗旨的 人类解放思想仍然是人们今天探索替代资本主义社会模式、构建人类理 想社会的最为宝贵的思想资源。尽管西方各界对马克思有着不同的态度, 但总体上来看马克思的很多理论或多或少的被西方学者接受!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代表人物——吉登斯在这里以英国学者吉登斯对马克思的理性解读和批判来说明当代 西方学者眼中的马克思。
吉登斯对马克思的批判和反思, 服从于吉登斯晚期现代性批 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经历了一个从 早期侧重于解读到后期侧重于批判的过程, 在总体上包含了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资本主义理论和社会主 义学说三个层面。在多年潜心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 主义者( 吉登斯指属于自认为是马克思之追随者的学说和行 动的团体) 的重要著作及其思想观点的基础上, 吉登斯紧密联 系马克思所处的社会及历史背景, 参考了西方诸多学者的研 究成果, 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作出一个简明而内容广泛的概括。 吉登斯勾勒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些最重要的主题。
代表人物——吉登斯 在当时西方社会学主流学界忽视、贬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大背景下, 吉 登斯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理性的解读与评判!虽然吉 登斯没有从马克思全部理论的整体背景去批判唯物史观, 然而, 吉登斯的 批判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之中, 而 且反映了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所作的反思。吉登斯 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并断言虽然 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积极特征, 但是, 马克思低估了有知识的人类主体!。

西方人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西方人眼中的马克思主义

西方人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在现当代西方,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也有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学者。

比如马赫,反对黑格尔意义上的“逻辑学”,简单点说就是反对辩证法;波普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也是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名著;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等等,也是这方面的经典。

在学术上肯定马克思主义,不代表会在政治上实践它。

西方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肯定,不同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他们只是吸取他们认为的马克思主义中有价值的成分,至于社会主义运动,他们当然是不支持的。

众所周知,一些西方人对自己的民主制度深感骄傲。

西方的社会思想是人这个概念的本身才是社会的最基本元素,所以人本身的权力和基本利益,它的自治性是一个社会能够存在的前提,除非能够在大家约定的规则下确保这些最基本的权力,否则一个社会必定是压抑奴役其他个体的社会。

这些游戏规则现代意义称为法律,当成为一个国家的行为准则时,就称为宪法。

无论是那一种,游戏规则,法律,宪法是共同同意并约定的,才能成立。

注意,并不是多数就是成立,除非少数服从多数这个规则本身就早就成为公同认同的更基本的基本规则。

在人以上是社区,不同的人以共同约定共同同意的原则参与社区,并最终组成自治体,并由自治体作为代理人,制定各自治体的共同行为规则,就成为联邦共和国。

自治,共约,是共和国中的共和的含义。

因此,西方整个社会观念是权力是由下而上,向最终政治委托人授权,就象公司请总经理一样,而不是由上而下搞授权,象家族企业请总经理一样。

这也可以解答一些人对象美国这样的国家,天天喊人权,但对印第安人就不那么客气,原因就在于,此人权非彼人权;在那个时代,美国人认为进入它那个社会认可它的宪法并得到主要国民认可的才是有人权,而印弟安人即没有实力和美国人讨价还价,也没有遵守临时的或永久的条约,所以,在美国人看来,是外人。

原因就在于,人权和法律,需要共约。

马克思主义和它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违反了这一套价值观念,它强调中央集权的先进性,回避了总经理很可能也是贪官这一实际的操作性,所以,这类国家总是先天性地强调统治者的先天统治的合法性,象什么的代表一类。

当代四大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当代四大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 英国的吉登斯: • 吉登斯作为社会理论家,始 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 究,在苏东剧变后,他说: 虽然不再时髦,但我仍看重 马克思。
安东尼· 吉登斯,1938年生于英国。当代最重 要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曾提出“第三条
道路”“全球化”“乌托邦现实主义”等重要理论。 被媒体称为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精神导师,目 前为英国上议院议员。
• 四大思想家法国的德里达、美国的 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英国的 吉登斯的共同点——在共产主义运 动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受到冷落 的时候,他们却明确地指出马克思 主义的当法国的德里达: • 德里达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在苏东剧变后, 当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声浪甚嚣尘上的时候,他 却毅然举起了捍卫马克思的大旗,一再强调: 我挑了一个好时候向马克思致敬。 •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 中指出:不能没有马克思, 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 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 也就没有将来 。
• 德国的哈贝马斯: • 哈贝马斯早年曾受苏联模 式的马克思主义影响,后来 又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 代表人物与非马克思主义者 展开论战,但在形成自己理 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产 生了一些误解,在苏东剧变 后重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 研究,向世人宣布:我仍然 是马克思主义者。
哈贝马斯,生于1929年,任德国 海德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哲学 教授。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重要 的理论社会学家、哲学家。
德里达(1930-2004),法国哲学 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 美国的詹姆逊: • 詹姆逊一向以马克思主义者 自居,在苏东剧变以后,他更 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站到马克 思主义立场上,他说:我同马 克思的联系出于兴趣。 • 詹姆逊在《论现实存在的马 克思主义》一书中讲道:马克 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内 在矛盾的科学。……这意味着, 庆贺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决定性 詹姆逊(1934-),美国著 胜利的做法是不合逻辑。庆贺 名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 马克思主义的死亡正像庆贺资 理论家 本主义的胜利一样是不能自圆 其说的。

国外四位“马克思学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国外四位“马克思学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国外四位“马克思学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马克思学”代表着20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种特殊的思路和方式,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它旨在从文本、文献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

本文介绍了国外四位最著名的马克思学家的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吕贝尔严格区分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诺曼·莱文最引人注目的观点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奥伊泽尔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探讨;弗罗洛夫的人学研究、生态问题研究及对苏联哲学的反思,体现了前苏联和俄罗斯两个不同时期哲学发展的状况及其转型的艰难过程。

对他们所做过的工作,我们应当给予客观的评价。

旨在从文本、文献的角度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马克思学”,尽管没有产生诸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那样巨大的社会影响,但它代表着20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种特殊的思路和方式。

过去由于国内学者对这一派别或所知甚少,或评价过低,甚至把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混为一谈,所以,对它所做过的工作缺乏全面的理解和客观的评判。

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

为此本文特介绍法国的吕贝尔、美国的诺曼·莱文、前苏联的奥伊则尔曼和弗罗洛夫四人的情况及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以期引起国内同行的注意。

一、吕贝尔及其对“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思考“马克思学”一词是因1959年由法国学者吕贝尔主编的杂志《马克思学研究》创刊而流传开来的。

马科斯米里安·吕贝尔(Maximilien Rubel,1905—1996 ),出生于奥匈帝国的捷尔诺维茨市,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罗马尼亚完成大学本科学习,于1928年和1930年分别获得法学、哲学学士学位,1931年到法国留学,1937年申请移民,成为法国公民,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曾被动员加入法军救护队。

1941年,吕贝尔在地下抵抗运动中开始接近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并决心自己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著作。

二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二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A. 美洲大陆的发现――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

美洲大陆的发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拓了新的活动场所,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

B. 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C. 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

资本原始积累为建立机器大工业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财富。

工场手工业的长时间发展,分工的日益发达和深化,为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统治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

D. 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地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

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

完整版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doc

完整版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doc

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西方一些学者关于现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论述: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写道:“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几乎还在童年;它好象刚刚在发展。

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被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

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只有在这块沃土上才能形成;我们的思想应当把自己约束在这块沃土所提供的范围以内,否则就会落空或者后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R·L ·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中写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需要’的哲学。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历史观,同时,它也是作为历史创造的指南,尽管世态多变,但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的著作仍然不失其效用,⋯⋯在我们时代和今后,世界的改变是肯定无疑的,而且大部分将是在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鼓舞和指导下进行的。

⋯⋯要探索人类发展的前景,就势必要求教于马克思主义。

”西方一些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地位、作用、影响的评价: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戈兰·泰尔博恩说:“在我们的时代,任何思想家的影响都不能与卡尔·马克思相比,只有这样讲才是正确的和适宜的。

⋯⋯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科学和历史编纂学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这不仅表现在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上,而且表现在其影响的持续时间上。

现在,哲学家、美学家以及研究艺术和文学的学者也需要大量地求助于他的著作。

的确,若不充分地认识马克思的重要性,那么,就不能理解 21 世纪的思想史。

”联邦德国学者J·巴茨昂说:“马克思主义是现代世界上的强大因素,是对我们世界命运发生决定性影响的政治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历史作用确实巨大。

”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难以攻破和它的时代影响难以动摇的论述:美籍奥地利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著名学者约瑟夫·熊彼特说:“伟大这个词无疑适用于马克思的道理。

西方人眼中的马克思

西方人眼中的马克思
既然要了解西方人眼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怎样的,那就要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说起。14、15世纪欧洲的工场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工人走上历史舞台,18世纪后半期的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变化,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凸显出来,例如1842的英国宪章运动,当时维多利亚女王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收入是 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正是由于如此大的收入差距,再加上工人们的工作时间、生活状态的无法保障,使得工人们不得不为了自己的权益而与政府抗争,于是爆发了著名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正是工人们斗争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则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迫切要求。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随后又爆发多次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危机阶段性的爆发,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制度但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们了解资本社会和解决经济危机提供理论基础。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西方人是既喜又怕,喜的是西方人找到了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但他(她)们知道,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只能采取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政府介入,才能延缓经济危机的到来,怕的是有一天工人阶级真会从他(她)们的手中夺取政权。20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苏联的建立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夺取政权的学说,苏联的建立,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使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范围更广,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每一个渴望解放、渴望自由的人获得了思想武器,1991年苏联解体,很多人持悲观的观点,甚至怀疑马克思主义,这时苏联的隔壁,一个叫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在慢慢悄然起步,21世纪,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西方国家眼中的香饽饽,中国的成功,使中国模式成为一些国家竞相模仿的范本,而中国模式到底为何会成功,恐怕和它运用马克思主义脱不了关系。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西方人是既羡慕又恨,羡慕的是西方人渴望马克思主义能给它们带来财富,恨的是马克思主义终是自己的掘墓人。

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评价和研究200911694602

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评价和研究200911694602

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评价和研究邓春玲《资本论》问世百余年来,西方经济学界对它的评价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每一个阶段对这部巨著的态度和观点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的评价明显地发生了变化。

概括起来说,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评价和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沉默——抵制阶段早在《资本论》问世之前,马克思于1859年就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他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

这一著作的问世是马克思系统发表自己的经济学巨著的开始。

1867年《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问世了,西方经济学家仍然企图用沉默置《资本论》于死地。

这种沉默的结果给《资本论》第一版的销售造成了很大困难。

为了打破这一沉默的阴谋,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挺身而出,担当起粉碎敌人的缄默阴谋、传播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任,并与马克思一道通过他们的知心朋友,设法把《资本论》的书评刊登在资产阶级的报纸上。

恩格斯的第一篇书评于1867年1O月21日发表在德国资产阶级民主党派人民党的机关报《未来报》上。

1868年3月李卜克内西主编的《民主周报》又连续两期刊登了恩格斯的书评。

与此同时,李卜克内西在《民主周报》上也进行了《资本论》的宣传。

1869年9月,第一国际代表大会按照恩格斯的提议精神,建议所有国家的工人阶级都来学习《资本论》。

此后,《资本论》就广泛传播开来,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二、批判——反对阶段随着《资本论》的传播和影响的不断扩大,资产阶级学者以沉默对待《资本论》已经不再适合时势了,他们就转而公开对《资本论》进行批判,掀起了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逆流。

当《资本论》逐渐为各国工人阶级接受时,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洛贝尔图斯散布谣言诽谤马克思,声称自己在四十年代就说明了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

为了戳穿这一谎言,恩格斯连续写了《马克思和洛贝尔图斯(卡尔·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一书德文第一版序言)》和《(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两篇文章,彻底回击了洛贝尔图斯对马克思的恶毒攻击,并公开向洛贝尔图斯及其追随者们提出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西方一些学者关于现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写道:“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几乎还在童年;它好象刚刚在发展。

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被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

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只有在这块沃土上才能形成;我们的思想应当把自己约束在这块沃土所提供的范围以内,否则就会落空或者后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R·L·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中写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需要’的哲学。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历史观,同时,它也是作为历史创造的指南,尽管世态多变,但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的著作仍然不失其效用,……在我们时代和今后,世界的改变是肯定无疑的,而且大部分将是在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鼓舞和指导下进行的。

……要探索人类发展的前景,就势必要求教于马克思主
义。


西方一些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地位、作用、影响的评价:
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戈兰·泰尔博恩说:“在我们的时代,任何思想家的影响都不能与卡尔·马克思相比,只有这样讲才是正确的和适宜的。

……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科学和历史编纂学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这不仅表现在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上,而且表现在其影响的持续时间上。

现在,哲学家、美学家以及研究艺术和文学的学者也需要大量地求助于他的著作。

的确,若不充分地认识马克思的重要性,那么,就不能理解21世纪的思想史。


联邦德国学者J·巴茨昂说:“马克思主义是现代世界上的强大因素,是对我们世界命运发生决定性影响的政治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历史作用确实巨大。


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难以攻破和它的时代影响难以动摇的论述:
美籍奥地利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著名
学者约瑟夫·熊彼特说:“伟大这个词无疑适用于马克思的道理。

……我们不必相信一个伟大的成就,必须是光明的源泉,或者在根本宗旨上在细节上必然都是无过失的。

正相反,我们可以认为它是黑暗的动力;我们可以认为它是根本错误的,也可以在不论多少论点上不同意它,对于马克思理论来说,这种非难或甚至精确的反驳,由于不能致命地毁损它,只能起了显示这个理论力量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教授萨缪尔森在《经济学》教科书第九版《序言》中写道:“最近,就连专攻经济学的学生一提到马克思,除了说他是个不健全的人物之外,就说什么也学不到,这实在是不体面的事。

……在这一版中,我将努力做到,既不是把马克思看成神,也不是把他看成恶魔,而是把他作为受到全世界人口半数的人重视的当代学者来看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