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 逻辑与推理教学案 精品

2020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 逻辑与推理教学案 精品
2020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 逻辑与推理教学案 精品

2020年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逻辑与推理

考纲指要:

掌握常用的逻辑用语,包括命题与量词,基本逻辑联结词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理科)等内容。

考点扫描:

1.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推理与证明:(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考题先知:

例1。已知p |1-

3

1-x |≤2,q :x 2-2x +1-m 2

≤0(m >0),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分析:利用等价命题先进行命题的等价转化,搞清晰命题中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再去解不等式,找解集间的包含关系,进而使问题解决

解由题意知

命题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1-

31-x |≤2?-2≤31-x -1≤2?-1≤31

-x ≤3?-2≤x ≤10 q :x 2-2x +1-m 2

≤0?[x -(1-m )][x -(1+m )]≤0 *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不等式|1-3

1-x |≤2的解集是x 2-2x +1-m 2

≤0(m >0)解集的子集

又∵m >0

∴不等式*的解集为1-m ≤x ≤1+m

∴?

??≥≥????≥+-≤-91

10121m m m m ,∴m ≥9,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9,+∞)

点评:对四种命题以及充要条件的定义实质理解不清晰是解此题的难点,对否命题,学生本身存在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

例2.已知函数()(),02

32

32≠++-=a cx x a x a x g (I )当1=a 时,若函数()x g

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c 的取值范围;

(II )当2

1

≥a 时,

(1)求证:对任意的[]1,0∈x ,()1/

≤x g 的充要条件是4

3≤c ;

(2)若关于x 的实系数方程()0/

=x g 有两个实根βα,,求证:,1≤α

且1≤β的

充要条件是.4

1

2a a c -≤≤-

解:(1)当1=a 时,cx x x x g ++-=2

32

131)(,c x x x g ++-='2)( )(x g Θ在(—1,1)上为单调递增函数,0)(≥'∴x g 在

(—1,1)上恒成立02

≥++-∴c x x 在(—1,1)上恒成立2≥∴c

(2)设)()(x f x g =',则

复习智略:

例3.如图,F 是定直线l 外的一个定点,C 是l 上的动点,

有下列结论:若以C 为圆心,CF 为半径的圆与l 交于A 、B 两

点,过A 、B 分别作l 的垂线与圆C 过F 的切线交于点P 和点

Q ,则P 、Q 必在以F 为焦点,l 为准线的同一条抛物线上. (Ⅰ)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该抛物线的方程; (Ⅱ)对以上结论的反向思考可以得到另一个命题: “若过抛物线焦点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P 、Q 两点, 则以PQ 为直径的圆一定与抛物线的准线l 相切”请

问:此命题是否正确?试证明你的判断;

(Ⅲ)请选择椭圆或双曲线之一类比(Ⅱ)写出相应的命题并证明其真假. 解:(Ⅰ)过F 作l 的垂线交l 于K ,以KF 的中点为原点,KF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并设|KF|=p ,则可得该该抛物线的

方程为 )0(22

>=p px y .

(Ⅱ)该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如下:

如图2,设PQ 中点为M ,P 、Q 、M 在抛物线准线l 上的射影分别为A 、B 、D ,

∵PQ 是抛物线过焦点F 的弦,∴ |PF|=|PA|,|QF|=|QB|,又|MD|是梯形APQB 的中位线, ∴

2

|

|)||||(21)||||(21||PQ QF PF QB PA MD =

+=+=

. ∵M 是以PQ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圆M 与l 相切. (注:也可利用方程及坐标证明).

(Ⅲ)选择椭圆类比(Ⅱ)所写出的命题为: “过椭圆一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P 、Q 两点,则以PQ 为直径的圆一定与椭圆相应的准线l 相离”. 此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如下:

证明:设PQ 中点为M ,椭圆的离心率为e ,

则0

e PA PF =||||,∴e PF PA ||||=; 同理得 e

QF QB |

|||=. ∵|MD|是梯形APQB 的中位线, ∴2

|

|2||)||||(212||||||PQ e PQ e QF e PF QB PA MD >=+=+=

.

∴圆M 与准线l 相离.

选择双曲线类比(Ⅱ)所写出的命题为:

“过双曲线一焦点F 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P 、Q 两点,则以PQ 为直径的圆一定与双曲线相应的准线l 相交”. 此命题为真命题,证明如下:

证明:设PQ 中点为M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e ,则e >1,P 、Q 、M 在相应准线l 上的 射影分别为A 、B 、D ,

e PA PF =||||,∴e PF PA ||||=; 同理得 e

QF QB |

|||=. ∵|MD|是梯形APQB 的中位线, ∴2

|

|2||)||||(212||||||PQ e PQ e QF e PF QB PA MD <

=+=+=

. ∴圆M 与准线l 相交.

检测评估:

1函数f (x )=x |x +a |+b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A ab =0

B a +b =0

C a =b

D a 2+b 2

=0

2 “a =1”是函数y =cos 2ax -sin 2

a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3. 现代社会对破译密码的难度要求越来越高.有一种密码把英文的明文(真实文)按字母分解,其中英文的z c b a ,,,,Λ的26个字母(不论大小写)依次对应1,2,3,…,26这26个自然数(见下表):

现给出一个变换公式:

??????

?≤∈+≤∈+=整除能被整除不能被2,26,(132

)2,26,(21**

'x x N x x x x N x x x 将明文转换成密文,如17132

88=+→,即h 变成q ; 32

1

55=+→

,即e 变成c .按上述规定,若将明文译成的密文是shxc ,那么原来的明文是

A . lhho

B .love

C .ohhl

D .eovl

4.命题p :“有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 是( ) A .有些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B .所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 .所有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D .所有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5、给出如下两个命题:命题A :函数(1)y a x =-为增函数。 命题B :不等式2

(1)40()x a x a R +++≤∈的解集为?。

若命题“A 或B ”为真命题,而命题“A 且B ”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最新高考-2018届高考数学逻辑推理与证明 精品

《新课标》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逻辑、推理与证明、复数、框图 一.课标要求: 1.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及其关系 ①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②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或"、"且"、"非"逻辑联结词的含义。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①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2.推理与证明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①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②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③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①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②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数学归纳法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4)数学文化 ①通过对实例的介绍(如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马克思《资本论》、杰弗逊《独立宣言》、牛顿三定律),体会公理化思想; ②介绍计算机在自动推理领域和数学证明中的作用; 3.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体会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数的运算规则、方程理论)在数系扩充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3)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4)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4.框图 (1)流程图 ①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 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 ③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结构图 ①通过实例,了解结构图;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 ②结合作出的结构图与他人进行交流,体会结构图在揭示事物联系中的作用。 二.命题走向 常用逻辑用语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常用的逻辑用语,包括命题与量词,基本逻辑联结词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预测18年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形式如下:考查的形式以填空题为主,考察的重点是条件和复合命题真值的判断。

趣味逻辑推理100题第41-50题及答案

趣味逻辑推理100题 第41-50题答案 某电子商场销售量最高的三款相机分别产自美国、中国和德国。 已知:B相机不是中国生产的;中国生产的相机在销售时赠送了一张大容量存储卡;C相机在销售中没有任何赠品,它与产自德国的那款相机同是金属外壳。请问,这三款相机分别产自哪里? 解: 已知: 1、B相机不是中国生产的; 2、中国生产的相机在销售时赠送了一张大容量存储卡;

3、C相机在销售中没有任何赠品,它与产自德国的那款相机同是金 属外壳。 推理: 一、根据已知条件1、2、3推出,中国生产的相机不是B和C,只能是A; 二、根据已知条件3知道,C相机不是德国产的,从推理一也知道不是中国产的,推出是美国生产的; 三、综上,余下的B相机是德国生产的。 结论:A相机产自中国 B相机产自德国 C相机产自美国

里奥去旅行,在森林里迷了路。他终于找到一座小木屋,门口有一个孩子在玩耍,“你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里奥问孩子。“哎呀,我可不知道,你可以去问问我的爸爸妈妈。不过,我爸爸在星期一、二、三说谎话,妈妈在星期四、五、六说谎话,星期日他们倒都说真话。”小孩回答。 里奥问小孩的父母询问今天是星期几,孩子爸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孩子妈也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里奥想了一会儿同,终于正确地判断出了这一天是星期几。 解: 已知: 1、孩子爸爸在星期一、二、三说谎话, 2、孩子妈妈在星期四、五、六说谎话, 3、星期日他们倒都说真话。 4、孩子爸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5、孩子妈也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

推理 一、根据已知条件1――3,如果这天是星期一,那么昨天是星期日,爸妈都说真话,根据已知条件5,孩子妈妈星期一、二、三说真话,她说昨天说谎,但是星期日她是说真话,与此有矛盾,不成立; 二、如果这天是星期二,那么昨天是星期一,孩子的妈妈星期一、二、三说真话,她说昨天说谎,与此有矛盾,不成立; 三、同理,星期三也不成立; 四、如果这天是星期五,孩子的爸爸星期四、五、六说真话,他说昨天说谎,与此有矛盾,不成立; 五、同理,星期六也不成立; 六、如果这天是星期日,孩子的爸爸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说真话,他说昨天说谎,与此有矛盾,不成立; 七、只有星期四,孩子的爸爸星期三说谎,星期四说真话,他说昨天说谎是相符的;孩子的妈妈星期三说真话,星期四说谎话,他说昨天说谎,说谎的负判断就是真话,也相符,因此成立。 结论:这天是星期四。

高考数学 简易逻辑与推理

高考数学简易逻辑与推理1.命题“所有实数的平方都是正数”的否定为() A.所有实数的平方都不是正数 B.有的实数的平方是正数 C.至少有一个实数的平方是正数 D.至少有一个实数的平方不是正数 D[该命题是全称命题,其否定是特称命题,即存在实数,它的平方不是正数,故选项D正确.为真命题,故选D.] 2.(2019·石家庄模拟)“x>1”是“x2+2x>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由x2+2x>0,得x>0或x<-2,所以“x>1”是“x2+2x>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已知命题p:?x0∈R,tan x0=1,命题q:?x∈R,x2>0,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命题“p∧q”是真命题 B.命题“p∧(q)”是假命题 C.命题“(p)∨q”是真命题 D.命题“(p)∧(q)”是假命题 D[取x0=π 4,有tan π 4=1,故命题p是真命题;当x=0时,x 2=0,故命 题q是假命题.再根据复合命题的真值表,知选项D是正确的.] 4.命题“对任意x∈[1,2),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 A.a≥1 B.a>1 C.a≥4 D.a>4 D[命题可化为x∈[1,2),a≥x2恒成立. ∵x∈[1,2),∴x2∈[1,4).∴命题为真命题的充要条件为a≥4,∴命题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为a>4,故选D.]

5.若命题“?x 0∈R ,x 20+(a -1)x 0+1<0”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是( ) A .[-1,3] B .(-1,3) C .(-∞,-1]∪[3,+∞) D .(-∞,-1)∪(3,+∞) D [因为命题“?x 0∈R ,x 20+(a -1)x 0+1<0”是真命题等价于x 20+(a -1)x 0+1=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所以Δ=(a -1)2-4>0,即a 2-2a -3>0,解得a <-1或a >3,故选D.] 6.已知命题p :若α∥β,a ∥α,则a ∥β; 命题q :若a ∥α, a ∥β, α∩β=b, 则a ∥b, 下列是真命题的是( ) A .p ∧q B .p ∨(q ) C .p ∧(q ) D .(p )∧q D [若α∥β,a ∥α,则a ∥β或a ?β,故p 假,p 真;若a ∥α,a ∥β,α∩β=b ,则a ∥b ,正确, 故q 为真,q 为假,∴(p )∧q 为真,故选D.] 7.已知f (x )=3sin x -πx ,命题p :?x ∈? ?? ??0,π2, f (x )<0,则( ) A .p 是假命题, p :?x ∈? ????0,π2,f (x )≥0 B .p 是假命题, p :?x 0∈? ????0,π2,f (x 0)≥0 C .p 是真命题, p :?x 0∈? ????0,π2,f (x 0)≥0 D .p 是真命题,p :?x ∈? ?? ??0,π2,f (x )>0 C [因为f ′(x )=3cos x -π,所以当x ∈? ?? ??0,π2时,f ′(x )<0,函数f (x )单调递减,即对?x ∈? ?? ??0,π2,f (x )

逻辑推理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柯南图片 师:同学们,认识他吗?那喜欢他吗?为什么喜欢他? 师:是的,名侦探柯南就是靠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你想成为名侦探吗?今天我们先当当数学小侦探,有信心当好吗? 2、出示:A、 B 、C 代表爷爷、爸爸、孙子三人,你能确定A、B 、C分别代表谁吗?﹙不能确定,如果学生说了也只是猜测,并不是推理﹚师:如果C是7岁,现在能确定了吗?为什么? 生:只能确定C是孙子,因为当爷爷和爸爸的不可能只有7岁,A和B分别是谁还不能确定。 师:A的年龄更接近C的年龄,现在可以确定了吗?说说理由? 3、引出课题 像这样,借助有力的信息或依据,一步一步的作出判断,推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数学上称之为“推理”,这类判断推理问题叫做“逻辑推理”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逻辑推理问题。 二、活动体验,内化新知 1、体验简单的逻辑推理 ⑴玩趣味抢答游戏。﹙我说一句话,请你们根据我所说的话进行推理,说出你想到的结论。﹚ A、小红不是女生。 B、不是男生的同学请站起来。 C、数学考试考了前三名的小红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名。 D、小华是明明的哥哥,但是明明却不是小华的弟弟。 师:同学们对简单的推理问题分析的有理有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节课我们学习较复杂的推理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做出正确的推断。 2、探究复杂一点的逻辑推理 ⑴出示题目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⑵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谁知道答案,怎么没有人举手?(较前面的题条件多一些,复杂一些,都还没有看懂题目的意思,不能一下得出答案。)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题。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说明开会时候同一个班级的两位班长不同时参加。一共有6名班长。。。)谁能告诉我答案!(如果能答上来就让学生口述一遍,答不上来就出示学习指南)师:没听出头绪,有点乱的原因是因为题中反应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都孤立的放在那里,不便于观察和思考,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使复杂的条件一目了然呢?(画图,列表格) 师:可以,下面我们根据学习指南利用表格进行学习探索。 (2)合作探究 出示学习指南

趣味逻辑推理

趣味逻辑推理100题第81-90题答案 律师所里有托尼、鲍勃、詹姆斯、史密斯四位律师,他们一年接手的案件数如下: 史密斯比詹姆斯接手的案件多;托尼、鲍勃两位律师接手的案件数量合在一起,史密斯、詹姆斯两位接手的案件数量合在一起,恰好一样多;鲍勃、詹姆斯两位律师接手的案件数量合起来,比托尼、史密斯两位律师合起来的要多。 请问:哪位律师接手的案件最多?谁第二?谁第三? 解:

已知: 1、史密斯比詹姆斯接手的案件多; 2、托尼、鲍勃两位律师接手的案件数量合在一起,史密斯、詹姆斯两位接手的案件数量合在一起,恰好一样多; 3、鲍勃、詹姆斯两位律师接手的案件数量合起来,比托尼、史密斯两位律师合起来的要多。 推理: 一、从已知条件1――3推出,鲍勃比史密斯多,因为只把鲍勃与史密斯对调后,就由原来的一样多变成不一样多,鲍勃在多的一边,因此,鲍勃比史密斯多; 二、根据推理一,由于鲍勃比史密斯多,推出詹姆斯比托尼多,否则,托尼比詹姆斯多,鲍勃+托尼就比史密斯+詹姆斯多了,与已知条件2“一样多”相矛盾。 三、从已知条件1知道,史密斯比詹姆斯多。 结论:第一:鲍勃 第二:史密斯 第三:詹姆斯 第四: 托尼

火车上有六位乘客坐在一起聊天。他们的名字分别为阿强、阿力、阿文、阿明、阿虎和阿亮,分别来自河北、山东、江西、安徽、海南和辽宁(名字顺序与籍贯顺序不一定一致)。其中,阿强和河北人是推销员;阿虎和海南人是工人;阿文和山东人是司机;阿力和阿亮曾经当过兵,而山东人从没当过兵;安徽人比阿强年龄大;辽宁人比阿文年龄大;阿力同河北人下周要到江西去旅行;阿文同安徽人下周要到北京去度假。 您知道他们六人分别都是哪里人吗? 解: 已知: 1、阿强和河北人是推销员; 2、阿虎和海南人是工人; 3、阿文和山东人是司机; 4、阿力和阿亮曾经当过兵,而山东人从没当过兵;

高考数学第二轮备考指导及复习建议

2019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备考指导及复习建 议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为什么要进行高考第二轮复习?也就是高考数学复习通常要分三轮(有的还是分四轮)完成,对于第二轮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 将我们学过的基础知识梳理和归纳,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以两个方面作为参考。第一个是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第二个以教学大纲以及当年的考试说明,作为我们参考的依据,然后做到尽量不遗漏知识,因为这也是作为我们二轮三轮复习的基础。 对于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来说,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高三数学第二轮的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是考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关键阶段,我们学校此阶段的复习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就大多数同学而言,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把巩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强化知识的系统与记忆;完善,就是通过此轮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建立数学思想、知识规律、方法

运用等体系并不断总结完善;综合,就是在课堂做题与课外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试题,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就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对数学问题的阅读与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三数学第二轮的复习,对于课堂听讲并适当作笔记,课外训练、自主领悟并总结等都有较高要求,有“二轮看水平”的说法!是最“实际”的一个阶段。 要求学生就是“四个看与四个度”:一看对近几年高考常考题型的作答是否熟练,是否准确把握了考试要求的“度”--《考试说明》中“了解、理解、掌握”三个递进的层次,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看在课堂上是否紧跟老师的思维并适当作笔记,把握好听、记、练的“度”;三看知识的串连、练习的针对性是否强,能否使模糊的知识清晰起来,缺漏的板块填补起来,杂乱的方法梳理起来,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控制好试题难易的“度”;四看练习或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哪些内容应稍微拔高,哪些内容只需不降低,主次适宜,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注重适时反馈的“度”。在高考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二轮复习即将开始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往往是有40天左右时间(我们学校是3月中旬到4月底)。如何做到有条不紊地复习呢?现结合我最近的学习及多年的做法谈下面几点意见,供同行们参考。

最新高考-高考数学逻辑推理与证明复数框图 精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高三新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讲座41—逻辑、推理与证明、复数、 框图) 一.课标要求: 1.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及其关系 ①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②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通过数学实例,了解"或"、"且"、"非"逻辑联结词的含义。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①通过生活和数学中的丰富实例,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2.推理与证明 (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①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②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③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①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②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数学归纳法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4)数学文化 ①通过对实例的介绍(如欧几里德《几何原本》、马克思《资本论》、杰弗逊《独立宣言》、牛顿三定律),体会公理化思想; ②介绍计算机在自动推理领域和数学证明中的作用; 3.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体会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数的运算规则、方程理论)在数系扩充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3)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4)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4.框图 (1)流程图 ①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 ②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

逻辑推理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柯南图片 师:同学们,认识她不?那喜欢她不?为什么喜欢她? 师:就是的,名侦探柯南就就是靠她敏锐的观察力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您想成为名侦探不?今天我们先当当数学小侦探,有信心当好不? 2、出示:A、 B 、C 代表爷爷、爸爸、孙子三人,您能确定A、B 、C分别代表谁不?﹙不能确定,如果学生说了也只就是猜测,并不就是推理﹚师:如果C就是7岁,现在能确定了不?为什么? 生:只能确定C就是孙子,因为当爷爷与爸爸的不可能只有7岁,A与B分别就是谁还不能确定。 师:A的年龄更接近C的年龄,现在可以确定了不?说说理由? 3、引出课题 像这样,借助有力的信息或依据,一步一步的作出判断,推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数学上称之为“推理”,这类判断推理问题叫做“逻辑推理”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逻辑推理问题。 二、活动体验,内化新知 1、体验简单的逻辑推理 ⑴玩趣味抢答游戏。﹙我说一句话,请您们根据我所说的话进行推理,说出您想到的结论。﹚ A、小红不就是女生。 B、不就是男生的同学请站起来。 C、数学考试考了前三名的小红既不就是第一名也不就是第三名。 D、小华就是明明的哥哥,但就是明明却不就是小华的弟弟。 师:同学们对简单的推理问题分析的有理有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节课我们学习较复杂的推理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做出正确的推断。 2、探究复杂一点的逻辑推理 ⑴出示题目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就是同班的? ⑵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 :谁知道答案,怎么没有人举手?(较前面的题条件多一些,复杂一些, 都还没有瞧懂题目的意思,不能一下得出答案。)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题。您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说明开会时候同一个班级的两位班长不同时参加。一共有6名班长。。。) 谁能告诉我答案!(如果能答上来就让学生口述一遍,答不上来就出示学习指南) 师: 没听出头绪,有点乱的原因就是因为题中反应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都孤立的放在那里,不便于观察与思考,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使复杂的条件一目了然呢?(画图,列表格) 师:可以,下面我们根据学习指南利用表格进行学习探索。 (2)合作探究 出示学习指南

经典逻辑推理题附答案

经典逻辑推理题(你能做起几道)(附答案) 2008年12月27日星期六下午 11:32 一、 Q先生和S先生、 P先生在一起做游戏。 Q先生用两张小纸片,各写一个数。这两个数都是正整数,差数是1。他把一张纸片贴在S先生额头上,另一张贴在P先生额头上。于是,两个人只能看见对方额头上的数。 Q先生不断地问:你们谁能猜到自己头上的数吗? S先生说:“我猜不到。” P先生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又说:“我还是猜不到。” P先生又说:“我也猜不到。” S先生仍然猜不到; P先生也猜不到。 S先生和P先生都已经三次猜不到了。 可是,到了第四次, S先生喊起来:“我知道了!” P先生也喊道:“我也知道了!” 问: S先生和P先生头上各是什么数? 二、 有一个牢房,有3个犯人关在其中。因为玻璃很厚,所以3个人只能互相看见,不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有一天,国王想了一个办法,给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戴了一顶帽子,只叫他们知道帽 子的颜色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叫他们知道自己所戴帽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在这种情况下,国王宣布两条如下:

1.谁能看到其他两个犯人戴的都是白帽子,就可以释放谁; 2.谁知道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释放谁。 其实,国王给他们戴的都是黑帽子。他们因为被绑,看不见自己罢了。于是他们3个 人互相盯着不说话。可是不久,心眼灵的A用推理的方法,认定自己戴的是黑帽子。您想,他是怎样推断的? 三、 有一个很古老的村子,这个村子的人分两种,红眼睛和蓝眼睛,这两种人并没有什 么不同,小孩在没生出来之前,没人知道他是什么颜色的眼睛,这个村子中间有一个广场,是村民们聚集的地方,现在这个村子只有三个人,分 住三处。在这个村子,有一个规定,就是如果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并且在晚上自杀的话,他就会升入天堂,这三个人不能够用语言告诉对方眼睛的颜色,也不能用任何方式提示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而且也不能用镜子, 水等一切有反光的物质来看到自己眼睛的颜色,当然,他们不是瞎子,他们能看到对方的眼睛,但就是不能告诉他!他们只能用思想来思考,于是他们每天就一大早来到广场上,面对面的傻坐着,想自己眼睛的颜色,一天天过去了 ,一点进展也没有,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地人,他到广场上说了一句话,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说,你们之中至少有一个人的眼睛是红色的。说完就走了。这三个人听了之后,又面对面的坐到晚上才回去睡觉,第二天,他们又 来到广场,又坐了一天。当天晚上,就有两个人成功的自杀了!第三天,当最后一个人来到广场,看到那两个人没来,知道他们成功的自杀了,于是他也回去,当天晚上,也成功的自杀了! 根据以上,请说出三个人的眼睛的颜色,并能够说出推理过程!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推理与证明》题型归纳与训练

福利:本教程由捡漏优惠券(https://www.360docs.net/doc/3b2437711.html, )整理提供 领红包:支付宝首页搜索“527608834”即可领取支付宝红包哟 领下面余额宝红包才是大红包,一般都是5-10元 支付的时候把选择余额宝就行呢 每天都可以领取早餐钱哟!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推理与证明》题型归纳与训练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题型一 归纳推理 1 与数字有关的等式的推理 【易错点】 例1观察下列等式: ????sin π3-2+????sin 2π3-2=43 ×1×2; ????sin π5-2+????sin 2π5-2+????sin 3π5-2+????sin 4π5-2=43×2×3; ????sin π7-2+????sin 2π7-2+????sin 3π7-2+…+????sin 6π7-2=43×3×4; ????sin π9-2+????sin 2π9-2+????sin 3π9-2+…+????sin 8π9-2=43 ×4×5; … 照此规律,????sin π2n +1-2+????sin 2π2n +1-2+????sin 3π2n +1-2+…+??? ?sin 2n π2n +1- 2=__________. 【答案】 4 3 ×n ×(n +1) 【解析】观察等式右边的规律:第1个数都是4 3,第2个数对应行数n ,第3个数为n +1. 2 与不等式有关的推理 例2已知a i >0(i =1,2,3,…,n ),观察下列不等式: a 1+a 2 2≥a 1a 2; a 1+a 2+a 33≥3 a 1a 2a 3; a 1+a 2+a 3+a 44≥4 a 1a 2a 3a 4; … 照此规律,当n ∈N *,n ≥2时,a 1+a 2+…+a n n ≥______. 【答案】 n a 1a 2…a n

趣味逻辑推理题

趣味逻辑推理题 您的脑袋是不是被一些问题卡住了? 开心点!这证明了你有脑。 灯泡 logic-puzzles-1.gif 想象一下您自己身在一个有三个电开关的房间里。在与之比邻的房间里有三个灯泡(或者说放 在普通桌子上的台灯)- 他们是不亮的。每一个开关控制一盏台灯。您是不可能从一个房间看 到另一个房间的。如果你只可以开着电灯进入房间一次,你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开关配哪个灯呢? 你的任务就是去确定所有三个开关(就是什么灯泡是连接着开关1,2和3的)。 把第一盏灯泡开亮几分钟。它会慢慢变热,对吧?然后你只需要。。。把它关掉,开亮另一盏,走进房间,摸摸哪一盏灯是暖的(就是之前先开的那盏),其他的就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开了。 洞里的球 一个乒乓球掉在了一个很深很紧的管里-大概有30厘米长,管子埋在了水泥地里,只有1厘米 露出地上面,所以你不可以移动它。管子只是比乒乓球宽那么一点点,所以你不能把手伸进去。 你怎样才能把它完好无损地拿出来呢? 你只需要往管里灌点水,乒乓球就会浮上来了。 在电梯里的男人 有个男人住在十楼。每天他会乘电梯下到大堂,然后离开。晚上,他会乘电梯上楼,如果有人 在电梯里-或者那天下雨,他会直接坐到他的那层。否则,他会坐到第七层,然后他会走三层 到他的公寓。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这个可能是最有名的一条从侧面入手的逻辑推理题。) 这个男人是个侏儒。他够不到电梯上层的按钮,但是他可以叫其它人帮他按。他也可以用他的 雨伞按。 球 你怎样才能把一个球尽量大力地抛出去,然后球又会折回来,甚至它没有碰到任何东西,也

没 有任何牵制物,也没有人接到再抛回来。 castle solution 把球向上抛。 磁铁 这是一个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逻辑推理题。 你在一个除了两根铁针就没有其它金属的房间里。只有一根铁针是磁铁。 你怎样鉴定呢? 你可以把铁棒用一根绳子吊起来看看哪一根指向北面(或者只挂一根铁棒)。 嘉德讷给出另外一个方法:拿起一根铁棒用它的一头去触碰另一根铁棒的中间。如果它们互相 吸引,那么拿在你手上的就是磁铁。 一块真的磁铁的磁场会在它的两级,而不在它的中间。所以就像刚才所说的,如果你拿着的是 一根铁条,去触碰磁铁的中心,那么铁条是不会被吸引的。这就是假定磁铁的两级在它的两头。 如果它的两级在整条磁铁上,那么这种方法就比较难了。 如果是这样,那你可以抓住一根铁棒,用它的一头去靠近另一根绕着它的轴线旋转着的铁棒的 中心。如果旋转着的铁棒是磁铁,那么磁力会随着它的旋转而变化。如果旋转着的那根不是磁 铁,那么磁力的大小会保持不变(前提是你可以保持它们的位置不要移动)。 城堡 有一座正方形的中世纪的城堡坐落在一个正方形的岛上,被包围了。岛的周围有10米宽的护 城河。但是征服者只能造出9. 5米宽的脚桥。虽然如此,一个智者还是想出了怎样过那座护城河。你知道他的主意吗?(对面有一个地方可以搭桥不对着陡峭的城墙。护城河是方角的-那里有14.1米宽。) 你可以把一条脚桥架在正方形的一个角那里(这样做出一个三角形)。然后从这个脚桥的中间 搭另一条脚桥到对岸。你可以用几条简单的等式去证明这样长度是足够的。

2020高考数学第二轮通用(文)板块二专题五 第2讲

第2讲圆锥曲线的方程与性质(小题) 热点一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 1.圆锥曲线的定义 (1)椭圆:|PF1|+|PF2|=2a(2a>|F1F2|). (2)双曲线:||PF1|-|PF2||=2a(0<2a<|F1F2|). (3)抛物线:|PF|=|PM|,点F不在定直线l上,PM⊥l于点M. 2.求圆锥曲线标准方程“先定型,后计算” 所谓“定型”,就是确定曲线焦点所在的坐标轴的位置;所谓“计算”,就是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方程中的a2,b2,p的值. 例1(1)(2019·梅州质检)已知双曲线C:x2 a2-y2 b2=1(a>0,b>0)一个焦点为F(2,0),且F到双曲线C的渐近线的距离为1,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x2 3-y 2=1 解析根据题意,双曲线C的中心为原点,点F(2,0)是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即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且c=2, 双曲线C:x2 a2-y2 b2 =1(a>0,b>0), 其渐近线方程为y=±b a x,即ay±bx=0,

又点F 到渐近线的距离为1,则有|-b ×2|a 2 +b 2 =1, 解得b =1,则a 2=c 2-b 2=3,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x 23 -y 2 =1. (2)(2019·南充模拟)P 是双曲线x 23-y 2 4=1的右支上一点,F 1,F 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则△PF 1F 2的内切圆的圆心横坐标为( ) A. 3 B .2 C.7 D .3 答案 A 解析 如图所示F 1(-7,0),F 2(7,0), 设内切圆与x 轴的切点是点H ,与PF 1,PF 2的切点分别为M ,N ,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 1|-|PF 2|=2a =23, 由圆的切线长定理知,|PM |=|PN |,|F 1M |=|F 1H |,|F 2N |=|F 2H |, 故|MF 1|-|NF 2|=23, 即|HF 1|-|HF 2|=23, 设内切圆的圆心横坐标为x ,即点H 的横坐标为x , 故(x +7)-(7-x )=23, ∴x = 3. 跟踪演练1 (1)(2019·银川质检)已知P 是抛物线y 2=4x 上一动点,定点A (0,22),过点P 作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带答案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带答案 公务员备考考生想要在逻辑推理部分中取得高分,试题练习尤为重要,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一) 1、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办理了暂住证;所有办暂住证的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有些河南来京的打工人员当 上了门卫;有些武术学校的学员当上了门卫;所有的武术学校的学员都未获得就业许可证。 如果上述情况是真的,无法断定为真的选项是( )。 A、有些河南来京打工人员是武术学校的学员 B、所有河南来京打工人员都获得了就业许可证 C、有些门卫有就业许可证 D、有些门卫没有就业许可证 2、某公司在选派与外商谈判的人员时,有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为了组成最佳谈判阵容,公司有如下安排:如果派甲去,而且不派乙去,那么丙和丁中至少要派一人去。 如果公司没有派甲去,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派乙去,不派丙和丁去 B、不派乙去,派丙和丁去 C、乙、丙、丁都没派去 D、乙、丙、丁都派去 3、S市一所小学的学生户籍情况比较复杂,所有三 年级学生的户籍都在本市,有些二年级学生的户籍也在本市,有些一年级学生是农民工子弟,而农民工子弟的户籍都不在本市。

据此,可以推出( )。 A、所有二年级学生都不是农民工子弟 B、有些农民工子弟是三年级学生 C、有些户籍在本市的学生是三年级学生 D、有些一年级学生不是农民工子弟 4、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与他同去,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单位有急事,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刘就不去郊游。 假设以上说法正确,那么,如果小刘去郊游,则不能判定下述哪项正确?( ) A、老婆与小刘同去郊游 B、天气晴朗 C、小刘单位没有急事 D、今天是星期六 5、所有甲公司的员工上班时都穿制服,小李上班时穿制服,所以小李是甲公司的员工。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 )。 A、所有得病的同学都没参加此次运动会,小明没得病,所以小明参加了此次运动会 B、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不高,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C、所有的鸡都不会飞,会飞的动物都是鸟类,所以鸡不属于鸟类 D、所有的酒类喝多了都对身体有害,可乐不属于酒类,所以可乐喝多了对身体无害 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题答案 1、答案: A

2020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 逻辑与推理教学案 精品

2020年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逻辑与推理 考纲指要: 掌握常用的逻辑用语,包括命题与量词,基本逻辑联结词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理科)等内容。 考点扫描: 1.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推理与证明:(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考题先知: 例1。已知p |1- 3 1-x |≤2,q :x 2-2x +1-m 2 ≤0(m >0),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分析:利用等价命题先进行命题的等价转化,搞清晰命题中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再去解不等式,找解集间的包含关系,进而使问题解决 解由题意知 命题若?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的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1- 31-x |≤2?-2≤31-x -1≤2?-1≤31 -x ≤3?-2≤x ≤10 q :x 2-2x +1-m 2 ≤0?[x -(1-m )][x -(1+m )]≤0 *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不等式|1-3 1-x |≤2的解集是x 2-2x +1-m 2 ≤0(m >0)解集的子集 又∵m >0 ∴不等式*的解集为1-m ≤x ≤1+m ∴? ??≥≥????≥+-≤-91 10121m m m m ,∴m ≥9,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9,+∞) 点评:对四种命题以及充要条件的定义实质理解不清晰是解此题的难点,对否命题,学生本身存在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 例2.已知函数()(),02 32 32≠++-=a cx x a x a x g (I )当1=a 时,若函数()x g 在区间()1,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c 的取值范围; (II )当2 1 ≥a 时,

逻辑推理教学设计

逻辑推理教学设计-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逻辑推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1页《数学思考--逻辑推理》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讨和交流,初步学习掌握利用列表法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 2、会初步搜集信息并借助列表法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与应用。 3、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并在体验问题与信息间的的逻辑关联中感受事物间的辨证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自觉运用表格法进行逻辑推理。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表达的自己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示课题 上课前,我们前来玩一个小游戏,我说一句话,你们根据我所说的话进行推理,说出你想到的结论。 A明明不是女生。 B王叔叔上班从不走路。 C数学考试考了前三名的小红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名。 D小华是明明的哥哥,但是明明却不是小华的弟弟。 这个游戏考验的是大家的推理能力,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逻辑推理(板书)。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呢,想不想挑战一下更难问题。 二、合作探索新知?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师:通过读题你能判断出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把题意给整理、表示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把题意表示出来。 如:用“1”表示到会,用“○”表示没到会。 用“√”表示到会,用“×”表示没到会。 分析表格: 师:从第一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看出什么? 师:从第二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判断出什么? 师:从第三次到会的情况,你可以判断出什么 教师示范A和谁同班,同桌讨论B和谁同班,独立叙述C和谁同班。 学生借助表格展开推理过程,借助表格口述思路,让学生体会表格的重要性。 阶段小结:回顾刚才的过程 三、巩固形成能力? 1.模仿练习:教材第101页做一做? 王阿姨、刘阿姨、丁叔叔、李叔叔分别是工人、教师、军人。王阿姨是教师;丁叔叔不是工人;只有刘阿姨和李叔叔的职业相同。请问他们的职业各是什么 2.综合推理:练习二十二第7题? 在学校运动会上,1号、2号、3号、4号运动员取得了800m赛跑的前四名。小记者来采访他们各自的名次。1号说:“3号在我们3人前面冲向终点。”另一个得第3名的运动员说:“1号不是第4名。”小裁判说:“他们的号码与他们的名次都不相同。”你知道他们的名次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参与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心得体会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五、课堂作业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2019年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数学第二轮复习阶段是考生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提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策略和应试技巧为主线。老师的讲解,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首先,着重提高考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数学模型”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其次,考生要注意用一些解题的特殊方法,特殊技巧,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应对策略。要在这一阶段得到提高,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内化。由于第一轮复习时间比较长,范围也比较广,前面复习过的内容容易遗忘,而临考前的强化训练,对遗忘的基本概念,基本思维方法又不能全部覆盖,加上一模的试题起点不会很高,这就要求同学们课后要抽出时间多看课本,回顾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回顾基本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回顾疑点,查漏补缺;回顾老师教学时或自己学习时总结出来的正确结论,联想结论的生成过程与用法;回顾已往做错的题目的正确解法以及典型题目,以达到内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联系的目的。 其次,要紧跟老师的复习思路与步骤。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力图当堂课内容当堂课消化;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同时要重视课本中的典型习题。做练习时,遇到不会的或拿不准的题目要打上记号。不管对错都要留下自己的思路,等老师讲评时心中就有数了,起码能够知道当时解题时的思维偏差在何处,对偶尔做对的题目也不会轻易放过,还能够检测出在哪些地方复习不到位,哪些地方有疏忽或漏洞。

另外,在做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几点:1、不片面追求解题技巧,如果基础不好,则不要过多做难题,而要把常用的解法掌握熟练。2、提高准确率,优化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质量,这关系考试的成败。 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指导思想是全面、系统、灵活,在抓好单元知识、夯实“三基”的基础上,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 第二轮复习则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数学能力及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学习成果,强化知识系统的记忆;完善是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强化知识体系;综合,是减少单一知识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接点,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是培养、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同学们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复习的计划性。由于第二轮复习的前后跨越性比较大,这就要求同学们要事先回顾基础知识,回顾第一轮中的相关内容,抓住复习的主动权,以适应大跨度带来的不适应。 2.提高听课的效率。深刻体会老师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密切注意老师解决问题时的“突破口,切入点”,及时修正自己的不到之处,在纠正中强化提高。 3.加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要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的是加强理论的内化,通过第二轮的复习,进一步有意识地强化对书本上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理解,对这些东西理解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能否灵

小学奥数 逻辑推理 题集含答案

小学奥数逻辑推理题集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甲、乙、丙三人进行跑步比赛.A、B、C三人对比赛结果进行预测.A说:“甲肯定是第一名.”B说:“甲不是最后一名.”C说:“甲肯定不是第一名.”其中只有一人对比赛结果的预测是对的.预测对的是 . 2. A、B、C、D、E和F六人一圆桌坐下. B是坐在A右边的第二人. C是坐在F右边的第二人. D坐在E的正对面,还有F和E不相邻. 那么,坐在A和B之间的是 . 3. 甲、乙、丙、丁与小明五位同学进入象棋决赛.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每胜一盘得2分,和一盘得1分,输一盘得0分.到现在为止,甲赛了4盘,共得了2分;乙赛了3盘,得了4分;丙赛了2盘,得了1分;丁赛了1盘,得了2分.那么小明现在已赛了盘,得了分. 4. 曹、钱、刘、洪四个人出差,住在同一个招待所.一天下午,他们分别要找一个单位去办事.甲单位星期一不接待,乙单位星期二不接待,丙单位星期四不接待,丁单位只在星期一、三、五接待,星期日四个单位都不接待. 曹:“两天前,我去误了一次,今天再去一次,还可以与老洪同走一条路.” 钱:“今天我一定得去,要不明天人家就不接待了.” 刘:“这星期的前几天和今天我去都能办事.” 洪:“我今天和明天去,对方都接待.” 那么,这一天是星期 ,刘要去单位,钱要去单位,曹要去单位,洪要去单位. 5. 四位外国朋友住在十八层高的饭店里,他们分别来自埃及、法国、朝鲜和墨西哥. (1)A住的层数比C住的层数高,但比D住的层数低; (2)B住的层数比朝鲜人住的层数低; (3)D住的层数恰好是法国人住的层数的5倍; (4)如果埃及人住的层数增加2层,他与朝鲜人相隔的层数,恰好和他与墨 西哥人相隔的层数一样; (5)埃及人住的层数是法国人和朝鲜人住的层数的和. 根据上述情况,请你确定A是人,住在层;B是人,住在层;C是人,住在层;D是人,住在层. 6. 小赵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五位数,它由五个不同的数字组成.小张说:“它是84261.”小王说:“它是26048.”小李说:“它是49280.”小赵说:“谁说的某一位上的数字与我的电话号码上的同一位数字相同,就算谁猜对了这个数字.现在你们每人都猜对了位置不相邻的两个数字.”这个电话号码是 . 7. 小赵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五位数,它由五个不同的数字组成.小王说:“它是93715.”小张说:“它是79538.”小李说:“它是15239.”小赵说:“谁说的某一位上的数字与我的电话号码上的同一位数字相同,就算谁猜对了这个数字.现在你们三人猜对的数字个数都一样,并且电话号码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有人猜对.而每个人猜对的数字的数位都不相邻”.这个电话号码是 .

高中数学演绎推理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高中数学演绎推理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选修2-2 2.1.2 演绎推理 一、选择题 1.“∵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补充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 A.正方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B.矩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C.等腰梯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矩形都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答案] B [解析] 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的关系,知大前提是:矩形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故应选B. 2.“①一个错误的推理或者前提不成立,或者推理形式不正确,②这个错误的推理不是前提不成立,③所以这个错误的推理是推理形式不正确.”上述三段论是() A.大前提错 B.小前提错 C.结论错 D.正确的 [答案] D [解析] 前提正确,推理形式及结论都正确.故应选D. 3.《论语学路》篇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

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所以,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上述推理用的是() A.类比推理 B.归纳推理 C.演绎推理 D.一次三段论 [答案] C [解析] 这是一个复合三段论,从“名不正”推出“民无所措手足”,连续运用五次三段论,属演绎推理形式.4.“因对数函数y=logax(x0)是增函数(大前提),而y=log13x是对数函数(小前提),所以y=log13x是增函数(结论)”.上面推理的错误是() A.大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B.小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C.推理形式错导致结论错 D.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导致结论错 [答案] A [解析] 对数函数y=logax不是增函数,只有当a1时,才是增函数,所以大前提是错误的. 5.推理:“①矩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三角形不是平行四边形,③所以三角形不是矩形”中的小前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