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诊治进展要点

合集下载

肥大性骨关节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肥大性骨关节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肥大性骨关节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肥大性骨关节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肥大性骨关节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肥大性骨关节病如何诊断鉴别,肥大性骨关节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肥大性骨关节病常见检查:常见检查: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一、检查实验室检查除血沉可因原发病增快外,一般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关节液检查为少量黏稠液体,呈非炎性改变。

1、X线检查本病主要的X线改变是程度不等的长骨及短骨对称性骨膜新骨形成。

可表现为平行状或层状,与皮质有一线状透亮带分隔,或表现为骨膜新骨与原有皮质融合,其间无透亮带,呈波浪状或广泛的棘状骨膜性骨赘。

多见于胫骨、腓骨、桡骨、尺骨、掌骨、跖骨等处骨干,最终累及除颅骨以外的所有骨骼,并发展至韧带及骨间膜广泛骨化,偶有导致关节和脊柱强直的报道。

网状骨骨皮质变薄,骨质疏松。

蝶鞍等无异常。

原发性和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是一致的。

2、放射性核素检查 99mTc-MDP骨显像比X线照片更灵敏,往往显示四肢远端骨骼对称性骨盐代谢增强。

*以上是对于肥大性骨关节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肥大性骨关节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肥大性骨关节病易混淆疾病。

*肥大性骨关节病如何鉴别?:*一、鉴别肥大性骨关节病出现典型的杵状指,不存在诊断上的问题,有时肥大性骨关节病的其他表现包括皮肤表现出现于杵状指之前,此时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肢端肥大症本病可有手足粗大,皮肤肥厚,面部粗陋等,易与肥大性骨关节病混淆,但本病不存在长骨和短骨的骨膜新骨形成,手足粗大仅是增粗、加宽,无明显加大现象,头围无明显增加,活动期生长激素和血清无机磷多升高,由于垂体瘤所致者大多数蝶鞍扩大,可作鉴别。

2、甲状腺性肢端肥厚有杵状指(趾)、恶性突眼及胫前黏液性水肿,X线检查示掌骨骨膜下新骨形成,多发于甲亢治疗引起甲状腺功能减低时。

本症有明显的甲亢病史,可资鉴别。

3、骨内膜性骨肥厚症主要表现为骨内膜增生造成皮质增厚及髓腔变窄,骨横径不增加,常累及颅骨引起颅板增厚及板障封闭,且无杵状指及皮肤改变,与肥大性骨关节病不同。

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如所有保守治疗均无效,必须考虑外科治疗,如椎板切除术,切骨术,全关节置换术等。在脊柱,膝,第一掌指骨关节炎,不同的支持器可使其减少负重,但必须继以特殊训练。其他辅助治疗有经皮神经刺激和局部摩擦(如用辣椒素)。而用于保护软骨或软骨移植的实验性治疗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醋氯芬酸肠溶胶囊参考价:0.00
原发性全身性骨关节炎(primary generalized osteoarthritis)常发生于绝经期妇女,有多数关节累及,常影响指关节和第一掌指关节,一般均有急性疼痛阶段,有时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混淆,急性症状缓解后,关节功能保持。
弥漫性原发性骨肥大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多见于老年男性,骨赘大量增生,有时融合一起,临床症状不若X线表现严重,病人诉述轻度疼痛和关节强硬感,但能保持较好活动。 X线诊断有三项标准:连续四个椎体前侧部位钙化或骨化;无严重的椎间盘病变;椎体边缘硬化;有时可见脊柱外钙化,尤其是鹰嘴突及跟骨部位可见大的骨刺。
骨关节炎应该如何治疗?
骨关节炎大多发病缓慢,关节软骨退形性变为主,大多经过积极治疗可改善关节功能,极小数形成功能障碍。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时,最主要的治疗是休息,特别强调受累关节充分休息。一旦关节炎症状消除,应尽快恢复受累关节锻炼。
由于骨关节炎与肥胖、脱钙、维生素A和D缺乏有关,因此,在饮食起居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2)进高钙食品,必要时补充钙剂。(3)超体重者宜控制饮食,减轻体重,以利于减轻关节负重。(4)蛋白质的摄入要有限度。(5)要增加多种维生素摄入,如维生素A、B、B1、B12、C和D等。
(三)脊柱脊柱有两套关节装置,即椎间盘和上下关节突关节,在颈椎2~7尚有钩椎关节(Lushka关节)。原发性者多由于中年后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脱水、致椎间隙狭窄,骨质磨损有骨赘增生,大多无临床表现,如有症状亦轻重不一,多数为慢性病程,但有时因损伤、举重、突然活动脊柱等外因而导致急性发作。在颈椎,钩椎关节边缘的骨赘可使颈神经根穿离椎间孔时受挤压而出现反复发作的颈局部疼痛,可放射至前臂和手指,且可有手指麻木及活动欠灵等。椎体后缘的骨赘可突向椎管而挤压脊髓,引起下肢继而上肢麻木、无力,甚而有四肢瘫痪。椎动脉受压时可出现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胸椎的退行性变较少发生。在腰椎,腰 4~5,腰5~骶1是最易发生椎间盘突出之处,主要症状为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常于扭伤、抬重物、弯腰用力后发生,体检局部压痛,直腿高举试验阳性,可有感觉、肌力和腱反射的改变。

膝骨关节病讲解

膝骨关节病讲解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定义: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骨质增生,肥大性关节病。

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质囊性变为特点,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2。

多累及手指关节,膝、髋、脊柱等,膝关节是骨关节炎最常见受累的外周关节。

属中医“膝痹”的范畴。

二分类:膝关节骨关节病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最常见,又称特发性骨性关炎, 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血压高者,妇女,50岁以上及体型肥胖的患者。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通常进展缓慢,而且不太严重。

继发性骨性关节炎也很常见,常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损伤、关节炎症或其它伤病,又称创伤性关节炎。

三病因:尽管对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明确以下许多因素可以造成关节软骨破坏:1.年龄因素:从中年到老年,随年龄增长,常发生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是重要因素。

有些退变磨损很明显而症状不重;反之有些人软骨退行性改变不重而症状却很明显。

2.性别因素:男女均可受累,但以女性多见,尤其是闭经前后的妇女。

说明该病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

3.遗传因素:临床见到末端指间关节骨关节炎,有Heberden结节者,家族中姑姨、姐妹常患同样病,因此推测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4.饮食因素:营养不良也是致病因素之才。

关节软骨内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从关节液中吸取。

软骨的修复是靠外层的软骨细胞分裂繁殖和软骨细胞分泌基质来完成的,由于营养和氧供应不足,影响到软骨细胞的增殖时,就会导致软骨基质减少,软骨新生不足而变软弱,极易在负重部位发生磨损。

5.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多有症状。

与温度低,引起血运障碍有关。

6. 一般易感因素:包括肥胖、性激素、骨密度、过度运动、吸烟以及存在其他疾病等。

7. 机械因素:如创伤、关节形态异常、长期从事反复使用膝关节的职业或剧烈的文体活动等。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陈志慧
【 要】 目的 摘 探讨原发忭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和 X线特点 , 以提高对该病 的认 识。方法 报 告 1例
原发 性 肥 大 性 骨 关 节 病 的 临 床 表 现 、 验 室 检 查 、 实 x线 改 变 , 复 习 相 关 文 献 。结 果 原 发 性 肥 大 性 骨 关 节 病 是 一 种 并 与遗 传 有 关 的疾 病 , 临 床 表 现 呈 多 样 性 , 诊 断 及 分 型 相 关 的 临 床 表 现 为 骨膜 成 骨 亢 进 、 状 指 ( ) 面 部 肥 厚 及 其 与 杵 趾 、
v le n s c n a y PHOA s o l e e c u e o e tb i h i g o i ,a d P o v d i e o d r h u d b x l d d t sa ls t e d a n ss n HOA h u d d f r n it o a r me a y h s o l i e e tae f m c o g l , f r t y o d h p rrp y o x r miis a d r e mao d at rt .Co c u i n P h r i y e to h fe t e t n h u t i rh ii e s n l so HOA n Ch n n h o d i a r r ie s i i a a d a r a s a e d s a e,wi t h
c a g s o e d n mi s I p t ft ep lmo h c c i ia n f sai n ,t e fa u e n ov d i ig ssa d c a sf a h n e fh mo y a c n s i o h o y p i ln c l e ma i t t s h e t r si v l e n d a no i n ls i c — e o i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亦称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增生,是一个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它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是一种无菌性、慢性、进行性侵犯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由于膝关节的疼痛与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外对其病因病理及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广泛研究。

一、病因病理本病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最常见,又称特发性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有人提出骨性关节炎是滑膜关节对各种刺激(包括衰老)所进行的修复过程。

继发性骨性关节炎也很常见,常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损伤、关节炎症或其它伤病,又称创伤性关节炎。

尽管对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明确以下许多因素可以造成关节软骨破坏:1、个体因素:本病男女均可受累,但以女性多见,尤其是闭经前后的妇女。

从中年到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多年积累性劳损,导致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

肥胖和粗壮体型的人中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为体重超重,关节负重增加,促成本病发生。

2、饮食因素:关节软骨内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从关节液中吸取。

营养不良可导致和加重本病的进展。

3、免疫学异常:关节软骨原是一个无血管的封闭的屏障,软骨组织大多处于机体自身免疫监视系统相隔离的状态,在原发性骨关节炎病人的滑膜中,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大量具有细胞因子分泌功能的滑膜细胞增生。

骨关节炎可能是一种依赖 T细胞的局部炎症反应过程。

有学者在骨关节炎的髋关节软骨表层发现了IgG、IgM和IgC,这种病人中产生多发性关节炎的频率较高。

4、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发病率高。

这主要是由于温度低,引起局部血运减慢甚至障碍有关。

另外因遗传因素所致的关节各组成结构异常,特别是软骨细胞的病理性老化亦是发生此病的一重要因素。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诊治进展重点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诊治进展重点

瞯内分泌代谢论坛瞯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6.02.001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794);上海市卫生计划委员会(2014ZYJB0009);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4JC1405000)作者单位: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骨代谢病和遗传研究室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诊治进展章振林 张增 李珊珊 【提要】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HO)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硬化症,临床表现以杵状指、头面部皮肤增厚及长骨骨膜增生为主。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PHO的致病基因得以阐明,进而明确了前列腺素E2在其发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本文就PHO的发病机制和诊疗进展做重点讨论,并结合临床研究发现为将来研究开拓新思路。

【关键词】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前列腺素E2;发病机制;性腺激素Progressindiagnosisandmanagementofprimary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ZhangZhenlin,ZhangZeng,LiShanshan.MetabolicBoneDiseaseandGeneticResearchUnit,DepartmentofOsteoporosisandBoneDiseases,ShanghaiKeyClinicalCenterforMetabolicDiseases,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AffiliatedtheSixthPeople′sHospital,Shanghai200233,China【Summary】 Primary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PHO)isarareinheritedosteopetrosischaracterizedbydigitalclubbing,pachydermaandperiostosis.Inthelastdecade,hugebreakthroughingeneticdetectiontechnologyhasfacilitatedthediscoveryofthemolecularcauseofPHO.Thisarticlewillcentreontheadvanceinpathogenesis,diagnosis,andmanagementofPHO,andprovidenewideasforfurtherresearch.【Keywords】 Primary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ProstaglandinE2;Pathogenesis;Gonadalhormones(ChinJEndocrinolMetab,2016,32:89-92) 肥大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以杵状指和管状骨骨膜增生为特征,按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临床症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据有无局部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与遗传和体质有关,多见于肥胖的老年人;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局部其他原因基础上继发,包括:1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膝内外翻,致关节面结构异常;2长期机械性刺激, 如某些职业或工种的膝关节反复轻微机械性磨损刺激;3损伤如关节内骨折或膝关节半月软骨破裂等;4关节疾病使软骨损伤,如关节感染、血友病等;5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造成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性关节的损害;临床表现:1、继发于某些疾病:①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膝内外翻,致关节面结构异常;②长期机械性刺激, 如某些职业或工种的膝关节反复轻微机械性磨损刺激;③损伤如关节内骨折或膝关节半月软骨破裂等;④关节疾病使软骨损伤,如关节感染、血友病等;⑤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造成包括膝关节在内的全身性关节2、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上、下楼或从坐位站立时明显;3、可有“晨僵”或“静息痛”,如有游离体则有关节交锁;体征:1、髌骨及关节周围有压痛;2、有时可触及关节摩擦感;3、急性发作时,可有膝关节肿胀,股四头肌痉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沉正常,胶乳试验一,关节滑液为非炎性,淡黄清亮,粘度高,粘蛋白凝块试验好,白细胞一般不超过1000个,以单核细胞为主;2、骨关节X射线分级:0 级:正常;Ⅰ级:轻微,关节间隙狭窄;Ⅱ级:轻微~~中等,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侵蚀;Ⅲ级:中等,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侵蚀;Ⅳ级:中等~~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轻到中度侵蚀和/ 或囊变,偏位;Ⅴ级:严重,关节间隙狭窄或不规则,软骨下硬化,肥大性结节,中到重度侵蚀和/ 或囊变,半脱位;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首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其次是阻止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根据药物作用方式,分为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包括镇痛剂,非类固醇消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和软骨保护剂等局部用药包括关节表面外用及关节腔内注射用药,前者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乳胶,消炎痛药膏等,后者主要包括关节腔内的注射糖皮质激素及透明质酸盐,常用于关节剧痛或传统止痛药无效时;每周一次,五周为一个疗程;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血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常用的疗法有超短波疗法,低中频电刺激疗法,超声波疗法,脉冲磁疗法及光疗等;3、运动疗法一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无需卧床休息,一旦出现关节肿胀,则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病变关节局部需短期固定,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4、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可以行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术后可根据病情积极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延缓病情发展;5、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骨性关节炎的晚期患者,保守及关节镜手术无效,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可以积极人工关节置换;术前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手术前半小时继续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开始下肢正规康复训练,12~24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用7-10天;抗生素应用3~5天,术后14天拆线;1 常规医嘱:①骨科护理常规②二级护理③普通饮食2 检查医嘱:①入院系列②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③凝血四项④胸透、心电图⑤X线标准片⑥双下肢血管超声⑦CT⑧必要时检查MRI。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X线与核素骨显像诊断要点及实际病例展示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X线与核素骨显像诊断要点及实际病例展示
❖ 临床上具有慢性病程,表现很典型。可见骨骼增大及自觉沉重感, 也可出现运动障碍,关节疼痛,积液,肿大及僵直。易出现在上、 下肢的远侧1/3及其邻近关节,常两侧对称。
参考文献: 【1】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83-384。
影像表现
X线表现:早期只显杵状指,以后出现明显骨骼改变。 ❖ 长骨骨干骨膜下不规则新骨沉着,因而骨骼边缘变不规则。前臂及
参考文献: 【3】晋江华,杨红,胡光等. 核素骨显像在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华核医学杂志,1999(2):81-81
小结
❖ HPO是一种临床多发病。 ❖ 对于长期患有慢性肺部或胸膜疾病的患者,若出现四肢远侧骨关节
肿大,疼痛,即应尽早行相应部位X线或核素骨显像检查。若X线发 现四肢远侧骨关节周围有明显骨膜增生,局部骨皮质及髓质无任何 改变,结合病史,就可考虑本病。 ❖ 而对于临床症状典型,但X线表现阴性者,可行全身核素骨显像。 若发现四肢骨远端对称性分布的“车轨”状放射性浓集,亦可考虑 本病。 ❖ 必要时联用两种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提高HPO的诊断率,并有利于 本病的鉴别诊断。
X线与核素骨显像 诊断肺性肥大性骨
关节病
病例
病例1: ❖ 男性,65岁,间断咳嗽、气短6个月,头痛2个月,脚踝痛10天。
支气管镜查确诊为左肺肺泡癌。查双踝关节无压痛,活动受限。 ❖ 入院诊断肺癌并脑转移,骨转移瘤可疑。
病例
病例1双踝X线片:双侧胫腓骨下段有花边状、波浪状骨膜增生,局部骨皮 质及髓腔无任何变化,也无骨质疏松,邻近关节无异常表现,病变范围广泛。
谢谢!欢迎交流指导
病例
病例3双踝关节X线示:双侧胫腓骨下段皮质旁骨膜增生,呈花边状或多层 葱皮状,轮廓不光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瞯内分泌代谢论坛瞯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6.02.001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794);上海市卫生计划委员会(2014ZYJB0009);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4JC1405000)作者单位: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骨代谢病和遗传研究室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诊治进展章振林 张增 李珊珊 【提要】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HO)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硬化症,临床表现以杵状指、头面部皮肤增厚及长骨骨膜增生为主。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PHO的致病基因得以阐明,进而明确了前列腺素E2在其发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本文就PHO的发病机制和诊疗进展做重点讨论,并结合临床研究发现为将来研究开拓新思路。

【关键词】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前列腺素E2;发病机制;性腺激素Progressindiagnosisandmanagementofprimary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ZhangZhenlin,ZhangZeng,LiShanshan.MetabolicBoneDiseaseandGeneticResearchUnit,DepartmentofOsteoporosisandBoneDiseases,ShanghaiKeyClinicalCenterforMetabolicDiseases,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AffiliatedtheSixthPeople′sHospital,Shanghai200233,China【Summary】 Primary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PHO)isarareinheritedosteopetrosischaracterizedbydigitalclubbing,pachydermaandperiostosis.Inthelastdecade,hugebreakthroughingeneticdetectiontechnologyhasfacilitatedthediscoveryofthemolecularcauseofPHO.Thisarticlewillcentreontheadvanceinpathogenesis,diagnosis,andmanagementofPHO,andprovidenewideasforfurtherresearch.【Keywords】 Primary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ProstaglandinE2;Pathogenesis;Gonadalhormones(ChinJEndocrinolMetab,2016,32:89-92) 肥大性骨关节病(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以杵状指和管状骨骨膜增生为特征,按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secondary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SHO)在临床上更为常见,约占95%,主要继发于心肺疾病、恶性肿瘤或类癌综合征等。

VonBamburger和Marie分别在1889年和1890年阐述了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与心肺疾病之间的关联,因此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又称为PierreMarie-Bamberger综合征[1-3]。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primary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PHO;OMIM167100),又称厚皮骨膜增生症(pachydermoperiostosis,PDP),仅占5%,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骨骼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

1935年,Touraine、Solente和Gole首次将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从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中区分出来,因此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又称为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4]。

在遗传性骨骼疾病分类中,将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归类为骨密度增加累及干骺端和(或)骨干一类的骨硬化症。

根据受累组织不同,临床上可以将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分为3种亚型:(1)完全型(completeform),表现为典型的杵状指、进行性皮肤增厚和骨膜增生(图1);(2)不完全型(incompleteform),表现为骨膜增生明显而皮肤增厚不明显;(3)非典型(frusteform),表现为皮肤增厚明显而骨膜增生不明显[5]。

该病在中国没有确切的发病率,虽然属于少见或罕见病,但是中国有庞大的人口数,根据我们骨质疏松和骨病科从2010年以来临床诊治患者量近百例来看,我国患病数应该不少[2,6-7]。

图1 SLCO2A1纯合突变23岁男性患者脸面皮肤、杵状指和关节膨大以及骨膜增厚表现 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直到2008年,英国Uppal等[8]利用几个近亲婚配家系,通过连锁定位方法,在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家系中鉴定到HPGD基因纯合突变。

HPGD基因编码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hydroxyprostaglandindehydrogenase15-(NAD),HPGD],是一种广泛表达于细胞内的前列腺素降解酶。

2012年,我们对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家系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溶质载体有机阴离子转运家族成员2A1(solutecarrierorganicaniontransporterfamily,member2A1,SLCO2A1)基因纯合突变[9],并在其他家系中得到了验证,在国际上首报了SLCO2A1是该病的又一致病基因。

为此,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依据Uppal和我们的研究发现,将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分为:常隐1型(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primary,autosomalrecessive,type1;PHOAR1;OMIM259100),由HPGD基因突变导致;常隐2型是SLCO2A1基因突变导致(hypertrophicosteoarthropathy,primary,autosomalrecessive,type2;PHOAR1;OMIM614441)(http://omim.org/entry/614441)。

SLCO2A1基因编码前列腺素转运体(prostaglandintransporter,PGT),也叫前列腺素转运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负责将细胞外前列腺素,主要是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主动转运入细胞内[10]。

体内前列腺素降解需要两个步骤[11-12],第一步:前列腺素转运体将胞外前列腺素主动转运入细胞;第二步:进入细胞的前列腺素由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降解(图2)。

Uppal等和我们以及随后的遗传学研究[7-10,13-15]均显示:编码前列腺素转运体的SLCO2A1基因或编码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的HPGD基因突变均可导致前列腺素降解障碍,从而导致发病。

刚刚发表的2015年版遗传性骨骼疾病分类尚未将该疾病的致病基因修改为HPGD和SLCO2A1[16]。

图2 前列腺素E2降解中HPGD和SLCO2A1的作用示意图 前列腺素是一类全身广泛表达的具有多种生理作用的活性物质。

其作用极为广泛复杂,各类型的前列腺素对不同的细胞可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17]。

按其结构,前列腺素分为A、B、C、D、E、F、G、H、I等类型,人体绝大多数细胞均合成基础水平的各类型前列腺素,其中以前列腺素E2水平最高。

前列腺素的半衰期极短(1~2min),除前列腺素I2外,其他的前列腺素主要经肺脏迅速降解,故前列腺素不像典型的激素,通过循环影响远距离靶组织的活动,而是在局部产生和释放,对产生前列腺素的细胞本身或对邻近细胞的生理活动发挥调节作用。

当HPGD基因或SLCO2A1基因突变时,机体无法降解前列腺素,局部前列腺素水平显著升高导致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之发生。

根据我们与其他学者近年对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1型和2型患者PGE2的检测,均发现HPGD或SLCO2A1突变患者的尿PGE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家庭成员及正常人对照组[7-9,15],这些证据支持PGE2是导致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关键激素。

然而,其他类型前列腺素也是通过SLCO2A1编码的前列腺转运体主动转运以及HPGD编码的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降解,因此其他类型前列腺素也可能参与导致某些特定表型的发生。

PGE2的生物学作用主要取决于其在微环境中的浓度以及靶细胞的前列腺素E受体(E-prostanoidreceptors,EPreceptors)类型[18]。

PGE2在不同组织或细胞发挥不同作用[17-22],在中枢神经系统,PGE2参与体温调节、睡眠-觉醒活动以及痛觉过敏;在骨组织,PGE2能促进骨形成和骨修复,成骨细胞中具有EP1-4,但PGE2主要通过EP4起作用,部分借助于EP2;在皮肤组织,PGE2促进角质细胞增殖,油脂腺、汗腺肥大。

血管舒张作用是PGE2最重要的生理作用之一,通过这一作用,PGE2参与胚胎着床和肾血流动力学的调节。

而且,PGE2有收缩和舒张平滑肌细胞的功能,因此还参与分娩、血压控制以及胃肠蠕动等。

此外,PGE2还参与胃肠道分泌和黏膜屏障功能的维持。

在炎症中,PGE2参与了导致炎症症状的所有过程,PGE2使动脉舒张和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加炎症组织的血流供应,并通过作用于炎症部位的周围感觉神经元产生痛觉过敏。

然而,PGE2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更加复杂。

EP受体敲除的小鼠模型研究显示,PGE2不仅是一个促炎症介质,而且也有抗炎作用[23]。

PGE2在维持造血干细胞的稳态和增加干细胞的数量上均具有显著作用[24]。

从上所见,不同类型前列腺素对不同组织不同细胞具有不同作用,因此前列腺素代谢障碍可引起全身多系统出现临床表型。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无论是1型或2型皆由前列腺素转运或降解的酶基因突变所致,使前列腺素在不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水平显著增高,PGE2起关键作用,正是由于PGE2对骨骼、皮肤和骨髓等多种组织具有明确的作用,随之出现“肥大性骨关节病”之不同系统的临床表现和症状。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一般在婴幼儿和青春期发病,几乎都是男性。

随着我们对该疾病确诊病例的增多,结合尿PGE2及其代谢产物(PGE-M)水平的分析,发现1型和2型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Uppal等和我们均证实1型患者,尿PGE2水平显著增高,PGE-M水平不增高,而2型患者尿PGE2和PGE-M水平均显著增高[7-9]。

临床表现方面的差异包括:1型多在出生后发病,发病年龄中位数是8.5岁,而2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15岁,多数在青春期发病;2型患者头和脸面皮肤表现重、1型无脸面表现或轻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