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 精品导学案:世界陆地和海洋
6高二世界陆地和海洋导学案

陆地和海洋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地表面的海陆面貌,能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界线。
2.结合地图,能描述各个大洲的地形特点【学习重难点】1.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2.各个大洲的地形特点。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热身】:一、世界陆地和海洋1.地球上海洋面积占%,陆地占%,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半球。
二、世界陆地1.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概念一般把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做,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称为。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___________。
2.七大洲及其分界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半球(东或西)北美洲、南美洲在半球,南极洲跨半球(东或西)亚、欧——山脉、河、山脉、海峡亚、非——运河、海、海峡南、北美——运河亚、北美——海峡南美、南极——海峡欧、非——海峡、海三、世界的海洋1.四大洋太平洋:面积(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四、陆地和海底地形【合作探究】1.结合地图,描述七大洲地形特征··欧洲大陆·洲名地形主要特征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2.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 m 海底地形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课堂检测】选择题分布界线大洲1、位于两个大洲之间的海峡有()A、麦哲伦海峡B、土耳其海峡C、英吉利海峡D、马六甲海峡2、①②③所在的大洲分别是()A、非洲、大洋洲、南美洲B、南美洲、非洲、大洋洲C、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D、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3、④⑤⑥三个大洋排序正确的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4、读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与陆地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

《海洋与陆地》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海洋和陆地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它们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理解海洋和陆地对人类的影响,认识到珍爱海洋和陆地环境的重要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海洋和陆地资源的利用与珍爱问题。
二、导学内容:1. 海洋和陆地的观点及特点2. 海洋和陆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海洋和陆地对人类的影响4. 海洋和陆地资源的利用与珍爱三、导学重点:1. 海洋和陆地的区别和联系2. 海洋和陆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3. 海洋和陆地资源的利用与珍爱四、导学难点:1. 如何理解海洋和陆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如何认识海洋和陆地资源的利用与珍爱问题五、导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海洋和陆地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和陆地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海洋和陆地有什么区别?它们又有什么联系?”2. 进修新知:讲解海洋和陆地的观点及特点,介绍它们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3.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讨论海洋和陆地资源的利用与珍爱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平衡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珍爱。
4.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海洋和陆地资源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资源珍爱工作。
六、教室练习:1. 请学生就海洋和陆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一段总结性文字。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海洋和陆地资源的利用与珍爱问题,并撰写小组报告。
3.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资源利用与珍爱的案例,并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七、课后反思:1. 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学生进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判和指导,鼓励他们对海洋和陆地环境珍爱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
《世界的海陆分布导学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2. 掌握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3. 理解海陆分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2.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3. 海陆分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导学重点:1.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2. 海陆分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问题1.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情况是怎样的?2.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第二步:进修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1. 地球表面约70%是海洋,30%是陆地;2. 大洋主要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洲际洋和北冰洋;3. 陆地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
第三步:探讨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1. 海洋的分布特点:海水辽阔,深度不一,生物种类繁多;2. 陆地的分布特点:地形各异,气候差别大,植被丰富。
第四步:探讨海陆分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1.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影响着举世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2. 陆地生态系统:陆地上的植被和动物对地球气候和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
五、导学延伸:1.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2. 你认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六、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了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理解了海陆分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关注地球的环境珍爱和生态平衡,为构建美好的地球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洋和陆地导学案》

《海洋和陆地》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海洋和陆地在地球上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海洋和陆地的特点和区别;3. 理解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干系。
二、导学内容:1. 海洋和陆地的定义和特点;2. 海洋和陆地的作用和重要性;3.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互相影响。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海洋和陆地的壮丽和美丽,引起学生对海洋和陆地的兴趣。
2. 进修海洋和陆地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分别描述海洋和陆地的特点,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探讨海洋和陆地的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思考海洋和陆地在地球上的作用和重要性,如海洋对调节气候、供给水源、提供食物等方面的作用,陆地对提供居住空间、种植农作物、建设城市等方面的重要性。
4. 分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互相影响:让学生探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互相影响,如陆地上的降雨会影响海洋的盐度和温度,海洋的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陆地的生态系统等。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海洋和陆地在地球上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思考如何珍爱海洋和陆地资源,增进海洋和陆地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室练习: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洋和陆地的特点和区别;2. 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和陆地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互相影响,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海洋和陆地》相关知识的阅读和进修;2. 撰写一篇关于海洋和陆地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短文;3. 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资源珍爱的资料,并撰写一份关于如何珍爱海洋和陆地资源的建议书。
六、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或地质博物馆,深入了解海洋和陆地的奥秘;2. 鼓励学生自主进修,探索海洋和陆地之间更多的联系和干系;3. 开展海洋和陆地资源珍爱的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海洋和陆地在地球上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增进海洋和陆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和陆地的变迁》 导学案

《海洋和陆地的变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2、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板块的划分、运动方式以及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3、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常见的海陆变迁现象,如山脉的形成、火山地震的分布等。
4、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增强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2)板块运动与海陆变迁的关系。
2、难点(1)理解板块运动的机制和原理。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复杂的海陆变迁现象。
三、知识梳理(一)海陆分布1、地球表面约 71%是海洋,约 29%是陆地。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
(二)大陆漂移假说1、提出者:魏格纳。
2、主要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证据:(1)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2)非洲和南美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3)非洲和南美洲生物的相似性,如都有鸵鸟和海牛。
(三)板块构造学说1、主要内容:(1)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板块运动方式(1)碰撞挤压:在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张裂拉伸:在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例如,东非大裂谷是由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形成的;红海的形成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四)海陆变迁的实例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海洋。
2、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是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
第一节世界陆地和海洋 导学案

《世界地理》第三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一节世界陆地和海洋导学案第一课时七大洲,四大洋【预习案】(一)世界海陆分布读图,掌握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分析海陆分布的特点:(二)七大洲1、概念:写出并掌握以下概念,举出面积最大的实例。
大陆:岛屿:群岛:半岛:2、大洲:(1)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成为大洲(2)掌握各大洲的分界线(读图册,并在空白图上描绘)亚、欧—亚、非——南、北美——亚、北美——南美、南极——欧、非——3、大洲面积:(阅读,并记住排序)亚洲4400万km2(最大)非洲3000万km2北美洲2400万km2南美洲1800万km2南极洲1400万km2欧洲1000万km2大洋洲900万km2(最小)(三)四大洋1、概念:简写出并掌握以下概念,并读图册找出重要实例,填写在空白图上。
洋:海:边缘海内海海峡:(初步了解英吉利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莫桑比克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台湾海峡、朝鲜海峡等连接的海洋及其地理位置。
)2、大洋特征比较:阅读并能区分出以下四大洋。
18000万km2,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9300万km2,呈“S”形,航运发达。
——7500万km2,热带海洋面积大,北部为季风洋流。
——1300万km2,面积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地处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3、大洋分界线:阅读并知道。
一般把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的67°W经线作为_____和太平洋的分界线;把通过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作为_____和印度洋的分界线;把通过塔斯马尼亚岛(澳大利亚)146°E经线作为_______和印度洋的分界线。
【探究案】1、画大洲大洋分布略图2、总结以下内容,巩固空间概念。
六大陆地七大洲四大洋全部位于北半球全部位于南半球跨南北半球全部位于东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跨东西半球【练习案】(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A 组(基础题)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A、各占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是陆地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四分之—是海洋2、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组合是:()A、大洋洲、北冰洋B、大洋洲、印度洋C、欧洲、印度洋D、南美洲、印度详3、下列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A、大洋洲B、南美洲C、非洲D、南极洲4、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5、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A、亚洲与欧洲B、亚洲与非洲C、南、北美洲D、亚洲与大洋州B 组(深度题)读图,回答(1)~(3)题。
1.1世界的陆地与海洋(导学案)

Ⅲ.我的疑问和收获
请将自主学习中的疑问和收获写下来与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
2、七大洲的最高峰:
①亚洲: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m。
②欧洲:厄尔布鲁士西峰(俄罗斯、格鲁吉亚交界处),海拔5642m。
③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坦桑尼亚),海拔5895m。④北美洲:麦金利南峰(美国阿拉斯加),海拔6194m。
⑤南美洲:汉科乌马山(玻利维亚),海拔7110m。
A.最大的大洲分布在最大的大洋的东岸
B.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不相邻
C.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是北冰洋
D.最大的大洲和北美洲之间是最大的大洋
★(3)下列各大洲中只濒临两大洋的是()
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
A.①②③④B.③⑤⑥⑦C.②④⑥⑦D.②③④⑦。
读下图,回答(4)~(5)题。
③好望角航线:西亚(阿巴丹等,途经霍尔木兹海峡)、东亚、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东非(达累斯萨拉姆)—莫桑比克海峡—好望角(开普敦)—大西洋—西非(达咯尔)—西欧,载重量在25万吨以上的巨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需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④北太平洋航线:亚洲东部、东南部—太平洋—北美西海岸(旧金山、洛杉矶、温哥华、西雅图等)是亚洲同北美洲各国间的国际贸易航线,随着东亚经济的发展,这条航线上的贸易量不断增加。
拓展案
1、地跨两大洲的国家(9个)
①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俄罗斯(欧洲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亚洲国家)。
20-21版:学案4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学案4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核心素养目标] 1.借用世界海陆状况分布图,利用区域认知方法识记主要大洲、大洋的分布特点。
2.根据地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正确说出一些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和大洋。
3.学会运用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学说等理论,解释七大洲的形成及其地形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认识地理学科的实践价值。
4.借用海底地形剖面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熟知海底地形的分布及特点。
[图表填绘]一、大洲与大洋1.世界海陆分布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占29%,约1.49亿平方千米;海洋占71%,约3.61亿平方千米。
世界大陆和大洋比例图陆地大多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北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世界大陆和大洋分布图2.陆地、大陆、半岛、岛屿、大洲的概念【读图思考】大陆和大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请举例说明。
提示大洲的范围比大陆要大,大洲是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
如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大洋洲是澳大利亚大陆加上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及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三大群岛共同组成的。
3.洋、海、海峡、海湾及内海和陆间海欧洲西部及其附近海域4.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面积大小、特点及分界线(1)七大洲、四大洋A北美洲,B南美洲,C南极洲,D非洲,E欧洲,F亚洲,G大洋洲。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
(2)大洲分界线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④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中,完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
知识拓展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格鲁吉亚;地跨亚洲和大洋洲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是埃及;地跨南、北美洲的国家是巴拿马;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国家是美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海陆分布的基本状况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点及主要特点3.陆地与海底基本地形类型4.岛屿、半岛、海域、海峡名称及分布【重点、难点】1.重点:海陆分布的基本状况. 陆地与海底基本地形类型2.难点:利用世界海陆轮廓特点和经纬网把握世界海陆的区域空间位置.【课前预习发现问题】一、海洋和陆地(一)海陆相间,海洋包围陆地,陆地分割海洋,全球海洋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无论是全球还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占__________,海洋占___________。
陆地集中分布在_______半球,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
(二)陆地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概念备注陆地由大陆、岛屿组成大陆全球共分六块大陆,它们是亚欧大陆(世界最大)、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世界最小,768.2万平方千米)半岛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岛屿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岛屿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大洲全球分为七大洲,他们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洋、海、海峡、海湾、内海、陆间海的概念洋____________________海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间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四大洋的名称和名称位置面积(/万平方千米)主要特征主要边缘海和内海主要岛屿、群岛、半岛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州、南极洲和南、18000白令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珊瑚海等台湾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西亚群北美洲之间岛、美拉尼西亚群岛、朝鲜半岛等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9300比斯开湾、几内亚湾、墨西哥湾、加勒比海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西印度群岛等印度洋位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7500波斯湾、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等斯里兰卡岛、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半岛等(五)四大洋的有关排序:(1)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度(单位:m)由深到浅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面温度(单位:℃)由高到低排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4)四大洋的分布太平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西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度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冰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世界海洋最深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二、世界地形(一)陆地地形地形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势的概念:地表起伏的趋势地貌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地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表起伏特征著名地形(二)七大洲地形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起势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说明欧洲:为主、地势低平、平均海拔最低。
单一非洲:为主、称为“______”,由于高原不高,平均海拔低于南极洲和亚洲。
南极洲:冰雪覆盖、海拔最高的大洲。
北美洲:西部___________、中部___________、东部_______三大地形区南美洲:西部___ 、山脉以东、相间分布。
澳大利亚:西部____ 、中部___ 、东部____复杂:亚洲中部、四周、高原山区面积广、平均海拔次于南极洲。
(三)海底地形海底地形特点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部海盆(洋盆)海岭(大洋中脊)海沟(一)大陆漂移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板块构造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课堂活动合作研究】洲名南北范围及通过的主要纬线东西范围及中部通过的经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二、大洲的分界线三、七大洲的最高峰①亚洲:珠穆朗玛峰(中国、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m。
②欧洲:厄尔布鲁士西峰(俄罗斯、格鲁吉亚交界处),海拔5642m。
③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坦桑尼亚),海拔5895m。
④北美洲:麦金利南峰(美国阿拉斯加),海拔6194m。
⑤南美洲:汉科乌马山(玻利维亚),海拔7110m。
⑥大洋洲:新几内亚岛上雪山山峰查亚峰(印度尼西亚),海拔5030m。
⑦南极洲:文森峰,海拔5140m。
四、在下图画出板块交界处【当堂训练】一、在下图写出各大洲和大洋二、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三、地图册上找出以下重要的海峡①是海峡。
②是海峡,沟通________湾和_______海。
③是海峡,沟通了海和洋。
④是海峡,沟通了洋和洋⑤是海峡。
⑥是海峡,A是洲,B是洲。
⑦是海峡,北通________海,南通________海。
⑧是海峡,沟通了_____ __海和___ _洋。
⑨是海峡。
⑩是海峡,沟通了海和洋。
四、读下面所示的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1)E 代表 ______(高原)F 代表______(洲)C 代表________(岛)D 代表_______(国) (2)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_______ ,代号是______;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________ ,图中代号是______;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是_______ ,图中代号是___。
五、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板块边界 −−←板块运动方向 (1)世界的海陆分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台湾和西南边疆地区多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扩大,印度半岛将消失。
这可信吗?为什么?(5)在图上表出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并说出成因EF六、读下图回答并完成下列要求A B C D E海平面图中代号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A ___B ____CD E 。
教学反思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